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本章共 4.6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逆臣传
金
○金
秉德
唐古辩
乌达
大兴国
图克坦额哷楚克
布萨思恭
图克坦贞
李老僧
完颜元宜
赫舍哩执中
崔立
秉德
唐古辩
乌达
大兴国
图克坦额哷楚克
布萨思恭
图克坦贞
李老僧
完颜元宜
赫舍哩执中
崔立
△秉德
秉德本名伊逊秦王宗翰孙也累拜参知政事皇统八年拜平章政事与左司郎中萨哈主议徙辽阳渤海人屯燕南近侍高寿星在徙中
诉于悼后后白帝帝怒杖秉德而杀萨哈时悼后干政继嗣未立帝无聊屡杀宗室棰辱大臣秉德怀忿谋废立九年十二月九月遂与唐古辩
乌达乌尔图额哷楚克大兴国李老僧塔斯弒熙宗于寝殿秉德初意不在海陵巳弒熙宗未有所属乌尔图奉海陵坐秉德等皆拜称万岁海
陵以是衔之既立进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帅封萧王赐铁券久之为乌达所谮出领行台尚书省事海陵欲除太宗诸子并除秉德乌达因言
秉德与宗本谋反状海陵遣使杀秉德以家财尽赐乌达
△唐古辩
唐古辩本名翁鄂罗尚熙宗女代国公主累官参知政事尚书左丞与右丞相秉德谋废立十二月九月代国公主为其母悼后作佛事居
寺中故海陵秉德等俱会于辩家至夜辩等以刀藏衣下相随入宫门者以辩驸马不疑皆内之至殿门直宿护卫觉之辩举刀呵之使无动既
弒熙宗立海陵辩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封王赐铁券进拜左丞相初辩与海陵谋逆辩尝言其家奴多可用者海陵固己怀之及行弒之夕
会于辩家设馔众皆恇惧不能食辩独饱食自若海陵由此畏忌之及即位尝与辩观太祖画像海陵指示辩曰此眼与尔相似辩色动海陵亦
色动由是疑忌益深及与萧裕谋致宗本罪并致辩即杀之
△乌达
乌达阿里布子秉德唐古辩谋废立乌达即诣海陵启之遂与俱弒熙宗海陵即位拜平章政事封许国王赐铁券并如其党妻唐古氏旧
与海陵通秉德尝对熙宗斥其事乌达衔之未发也时海陵多忌会有疾少闲乌达遂诬奏秉德有指斥语杀之以秉德世袭明安穆昆授乌达
乌达与宗本有亲海陵以乌达告秉德事故宗本之祸乌达独免进司空左丞相兼侍中居数月乌达早朝以曰阴晦将雨意海陵不视朝先趋
出朝百官皆随之去已而海陵慕唐古氏容色因侍婢来候问起居许立为后使杀乌达纳唐古氏于宫中封贵妃
△大兴国
大兴国事熙宗为寝殿实达尔最见亲信每逮夜就寝兴国时从主者取符钥归家主者即付之听其出入以为常皇统九年海陵生日熙
宗使兴国以宋司马光画像及他珍翫赐海陵悼后亦以物附赐熙宗不悦杖兴国一百海陵谋弒意先得兴国乃可伺闲入宫因李老僧结兴
国召至卧内动以危言兴国兴约定至期取符钥开门矫诏召海陵入遂行弒海陵既立以为广宁尹赐铁券进金紫光禄大夫改崇义军节度
使赐名邦基再授绛赐武宁节度使改河闲尹世宗即位废于家后磔于思陵之侧
△图克坦额哷楚克
图克坦额哷楚克会宁人徙懿州与布萨呼图俱为护卫十人长海陵将弒用宗欲得二人为内应许以女妻额哷楚克子而告以遂谋额
哷楚克喜甚曰阿家此言何晚也主上不能保天下人望所属惟在阿家今日之谋乃我素志遂与呼图俱以十二月九曰直禁中熙宗之弒额
哷楚克先进刃呼图次之海陵既立以为右副点检子珠苏尔尚荣国公主天德二年为河闲尹世袭明安改太原尹封王自谓有佐立功受铁
券凶很益甚奴视僚属尝问休咎于卜者高鼎遂以鼎所占问张王乞王乞谓当有天命复以王乞语告鼎鼎上变额哷楚克伏诛使珠苏尔焚
其尸投骨水中
△布萨思恭
布萨思恭本名呼图上京人本微贱宗干尝周恤之擢宿卫十人长海陵谋逆谓之曰我有一言欲告君久矣恐泄于人未敢也呼图曰肌
肉之外皆先太师所赐苟有补于国王死不敢辞海陵曰主上失道吾将行废立事必得君为助乃可呼图许之十二月九日夜直宿海陵因之
入宫至寝殿熙宗闻步屣声咄之众皆却立不敢动呼图曰事至此不进得乎乃相与排闼入既弒熙宗秉德等尚未有所属呼图曰始者议立
平章今复何疑乃奉海陵坐众称万岁遂召曹国王宗敏至即使呼图杀之既即位赐铁券转都点检改名思恭封正拜枢密使进右丞相太尉
赐汴京第一区邻宁德宫时时入见图克坦太后契丹萨巴反命与萧怀忠北伐入辞太后语久之海陵疑与太后有异谋是时萨巴闻大军且
至乃谋归大石沿龙驹河西去思恭至临潢追之不及海陵使枢密副使白彦敬等讨萨巴召思恭还至则戮于市遂族灭之
△图克坦贞
图克坦贞本名塔斯娶海陵女弟与海陵俱弒熙宗海陵既立封贞妻平阳长公主贞为驸马都尉殿前都点检兼太子少保封王改大兴
尹正隆二年迁枢密副使海陵将伐宋诏朝官除三国人使宴饮其余饮酒者死六年正月立春节益都尹京安武节度使爽金吾上将军阿苏
饮于贞第海陵召贞责之杖七十贬安武军节度使京等三人各杖一百皆贬降无何拜贞御史大夫为左监军从伐宋海陵死北还见世宗于
中都诏以贞女为皇太子妃除贞威平尹贪污不法累赃巨万使大理卿李国图鞫之贞即引伏降博州防御使顷之迁震武节度使徙临潢尹
初与弒熙宗凡九人至是贞与大兴国尚在世宗虑久远终不以私恩曲庇久之诏诛贞及妻与二子而宥其诸孙俄而兴国亦诛皇统逆党尽
矣章宗即位尊母皇太子妃为皇太后赠贞太师广平郡王谥庄简贞妻进封梁国公主
△李老僧
李老僧与大兴国有亲海陵秉政以为省令史使结兴国终成弒逆海陵既立以为同知广宁尹事海陵欲杀韩王亨求其罪不可得以亨
为广宁尹使老僧伺察之亨常与老僧博待之甚厚老僧不忍致亨死海陵促老僧老僧乃与亨家奴禄锦诬亨杀之海陵以老僧于亨有迟回
意降易州刺史久之迁同知大兴尹赐名惟忠改延安府同知大定二年与兵部尚书克实谋反诛
△完颜元宜
完颜元宜本名阿里姓耶律氏便骑射善击球皇统元年充护卫累迁符宝郎海陵篡立为兵部尚书正隆六年代宋领神武军都总管前
锋渡淮拔昭关至和州宋兵十万来拒元宜麾军力战宋人乘夜袭营元宜击走之黎明追及宋兵斩首数万迁银青光禄大夫领浙西路都统
制督诸军渡江时世宗己即位于辽阳海陵军令惨急众欲亡归决计于元宜明安唐古乌页曰前阻淮渡皆成擒矣比闻新天子即位不若共
行大事然后举军北还 【按大金国志载总管万载首倡逆谋与此异】 元宜曰待王祥至谋之王祥者元宜子为骁骑副都指挥使在别军
密召之至约诘旦卫军番代即行事元宜先欺其众曰有令尔辈皆去马诘旦渡江众皆惧乃以举事告之皆许诺十月乙未黎明元宜王祥与
武胜军都总管图克旦守素明安唐古乌页穆昆干喇布罗索温都长寿等率众犯御营海陵闻乱以为宋兵奄至揽衣遽起箭入帐中取视之
愕然曰乃我兵也大庆善曰事急矣当出避之海陵曰走将安往方取弓中箭仆地延安少尹纳哈塔干喇布先刃之手足犹动遂缢杀之焚其
尸收李通大庆善等皆杀之元宜行左领军副大都督事使使杀皇太子光英于南京大军北还大定二年春入见拜御史大夫进平章政事封
冀国公往泰州路规措讨契丹事元宜使忠勇校尉李荣招干罕干罕杀荣诏追赠荣官契丹平元宜还朝久之罢为东京留守致仕卒
△赫舍哩执中
赫舍哩执中本名呼沙呼阿万裔孙明昌中为右副点检肆傲不奉职降肇州防御使累迁开远军节度使俄知大名府事承安二年召为
签枢密院事从左丞相襄征伐不欲行奏曰臣与襄大隙且杀臣矣帝怒其言不逊下有司赦为永定军节度使坐夺部军马解职泰和元年起
知大兴府事御史中丞孟铸奏弹执中贪残专恣不奉法令释罪之后累过不悛既蒙恩贷转生跋扈改武卫军都指挥使六年伐宋执中为山
东两路兵马都统驻金城朐山宋兵犯金城遣巡检周奴穆昆萨哈合击大破之执中率兵二万出清口宋以步骑万余列南岸战舰百艘拒上
流相持累日执中以舟兵二千搏战遗副统伊喇固尼率精骑四千自下流径渡宋兵望骑兵登南岸水陵俱溃遂克淮阴进围楚州迁元帅左
监军宋人请和诏罢兵除西京留守大安元年授世袭穆昆出知太平府复守西京与元兵战于安定北薄暮先以麾下遯去众遂溃行次蔚州
擅取官库银币夺官民马与从行私人入紫荆关杖杀涞水令至中都朝廷皆不问迁右副元帅权尚书左丞执中益无忌惮自请步骑二万屯
宣德州与三千令驻妫川崇庆元年乞移屯南口移文尚书省言元兵来必不能支十二关建春万宁宫且不保朝廷恶其言下有司按问诏数
其十五罪罢归田里明年复召至谏议张行信丞相图克坦镒参政■〈王堂〉奏其奸恶不可用执中善结近幸交口称誉诏给留守半俸预
议军事行信复谏帝终以执中为右副元帅 【本传原作权右副元帅按本纪云复起为右副元帅今据改】 将武卫军五千人屯中都城北
执中乃与其党谋作乱时元兵在近执中止务驰猎不恤军事帝使奉职即军中责问方饲鹞怒掷杀之遂遣人召城北别将福海至执之八月
二十五日未五更分军由彰义门入自将一军由通元门入 【通元二字原文倒误今据地理志改正】 召知大兴府图克坦南平及其子刑
部侍郎默哷杀之符宝袛候珊延护卫十人长完颜实古纳 【本纪作都统实古纳】 闻乱率众与战皆死之执中至东华门呼门者许以官
不应命聚薪焚东华门护卫实哷奇尔亲军春山拱掊鏁开门执中入宫尽以其党易宿卫自称监国都元帅居大兴府陈兵自卫急召都转运
使孙椿年取银币赏将士以兵逼帝出居卫邸杀左丞完颜纲图克坦镒劝立宣宗不得己许之召符宝郎图克坦福寿取符宝陈于大兴府露
阶上盗用御宝出制除其党完颜酬努乌库哩道拉富察禄锦图克坦金寿等官数十人虽除外官皆留之左右遣奉御完颜和色哩迎宣宗于
彰德使宦者李思忠杀帝于卫邸尽撤沿边诸军赴中都平州骑兵屯蓟州以自重边戍皆不守矣九月甲辰宣宗即位执中自为太师封泽王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金史载宜宗即位拜执中太师封泽王考执中跋扈专恣念出惟己晋爵增秩岂由上命泽王之封固所自为宣宗
亦从其志耳故书曰呼沙呼自为太师封泽王今谨遵改正】 授中都路世袭明安弟特默子准并进官余党升授有差执中侍朝赐之坐不辞
奏请降卫绍王为庶人奏再上诏百官议于朝堂太子少傅鄂屯忠孝侍读学士富察思忠附执中议众相视莫敢言独文学田延芳奋然曰先
朝素无失德尊号在礼不当削于是从之者礼部张敬甫谏议张信甫户部武文伯庞才卿舒穆噜晋卿等二十四人宣宗曰朕徐思之数日诏
降为东海郡侯元游骑至高桥宰臣以闻宣宗使人问执中执中曰计划已定提点近侍局庆善努副使惟弼奉御惟康请除执中宣宗不许珠
格高琪以战败惧执中诛己颇闻庆善努诸人谋遂率所将乣军入中都围执中第斩之持首诣阙待罪赦以为右副元帅既以谏议张行信言
下诏暴执中过恶削其官爵
△崔立
崔立将陵人少贫无行尝为寺僧负钹鼓乘兵乱从上党公开为都统提控天兴元年冬十二月帝亲出师授西面元帅性淫妓常思乱以
快其欲二年正月遂与其党富珠哩长格韩铎药安国等为变帅甲卒撞省门入杀副枢纳绅参政阿巴驰往东华门道遇点检温都阿里见其
衷甲亦杀之即谕百姓曰吾为二相闭门无谋今杀之为汝一城生灵请命众皆称快是日御史大夫费摩阿古岱谏议大夫左右司郎中乌克
逊纳绅左副点检完颜阿萨尔奉御莽格讲议富察琦户部尚书完颜珠赫皆死立还省集百官议以太后命召梁王监国遂遣送二相所佩虎
符诣元帅苏布持纳款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出入御乘舆称其妻为王妃弟倚为平章政事侃为殿前都点检其党富珠哩长格
等授官有差苏布特至青城立服御衣仪卫往见之既还托以军前索随驾官吏家属聚省中乱之迁梁王及宗室近族置宫中限其出入以荆
王府为私第取内府珍玩实之又括在城金银搜索讯掠惨酷备至郕国夫人死杖下博索夫人右丞李蹊妻子皆被掠死人人窃相谓曰攻城
之后七八日诸门出葬者计百余万人恨不早预其数而值此不幸也立时与其妻入宫因讽太后作书陈天时人事遣皇乳母招归德冒进之
徒争援刘齐故事以冀非分三月以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皆赴青城北行元兵入城立时在城外兵先入家取其妻妾宝玉以出立归大恸
无如之何宝坻人李伯渊本安平都尉司千户深沈有谋每愤立不道欲使义杀之与都尉李琦等合谋三年六月甲午传近境有宋军伯渊等
阳与立谋备御之策翌曰晚烧外封邱门以警动立立一夕百卧起比明伯渊等约视火立从数骑往还及梳行街伯渊就马上抱立即出匕首
横刺之坠马死伯渊系立尸马尾至内前号于众曰立杀害劫夺烝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当杀之不万口齐应曰寸斩之未称也乃枭首
望承天门祭哀宗军民皆恸或剖其心生噉之遂籍其家以其妻王花儿赐丞相镇海帐下士 【按崔立原归列傅今改入逆臣】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