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本章共 6.1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艺术传
唐
五代
○唐
(臣)等谨按艺术一门唐以后诸史多作技传今从郑志改归画一闲有擅长制器名著考工虽执艺甚微而匠心独造未容偏没亦依
史例登之至释老之徒旧史或并归方技或别立门目今亦并从删并以省支赘焉
李淳风
甄权【许胤宗 张文仲】
袁天纲【客师 张憬藏 乙弗宏礼 金梁凤 王远知】
薛颐【叶法善】
李嗣真
明崇俨
严善思
张果【罗思远】
桑道茂
李淳风
甄权 【许胤宗 张文仲】
袁天纲 【袁客师 张憬藏 乙弗宏礼 金梁凤 王远知】
薛颐 【叶法善】
李嗣真
明崇俨
严善思
张果 【罗思远】
桑道茂
△李淳风
李淳风岐州雍人父播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撰自见淳风幼爽秀通羣书明步天历算贞观初与傅仁均争历法议者多
附淳风授将士郎直太史局制浑天仪考前世得失着法象书七篇上之擢承务郎迁太常博士改太史丞预撰晋书及五代史其天文律历五
行志皆淳风作也又预撰文思博要 【据旧书增辑】 迁太史令太宗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以问淳风对曰其兆既成巳在宫中踰
三十年当王夷唐子孙且尽帝曰甫而杀之如何对曰天之所命不可去也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有慈
心为祸或浅若杀之复生壮者多杀而逞则陛下子孙无遗种矢帝采其言而止淳风占侯吉凶若符契当世意有神相终不能测也以劳封昌
乐县男奉诏与算博士梁述助教王真儒等刊注五曹孙子等书立于学官撰麟德厯代戊寅厯术者推为最密自秘阁郎中复为太史令卒所
撰典章文物志乙巳占 【按旧书作乙巳占考新书艺文志亦作乙巳占本传误作己巳今改正】 等书多传于世子该 【旧书作予谚】
孙仙宗并擢太史令
△甄权 【许胤宗 张文仲】
甄权许州扶沟人以母病与弟立言究习医书得其旨趣仕隋为秘书省正字称疾免鲁州刺史库狄嵚风痹不得挽弓权使彀矢向堋立
针其肩隅一进曰可以射矣果如言贞观中权已百余岁太宗幸其舍访问其术擢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寻卒所撰脉经针方明堂等图传于
世立言仕为太常丞杜淹苦流肿帝遣视还奏曰去此十日午时必死如之有道人患心腹胀懑弥二岁诊曰腹有虫误食发而然令饵雄黄少
选吐一蛇如小指无目烧之有发气乃愈后以医显者清漳宋侠义兴许胤宗洛阳张文仲李虔纵京兆韦慈藏胤宗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
柳太后 【按新传作王太后旧传作柳太后考陈书废帝王皇后降为妃无太后之称高宗柳皇后实生后主后主立尊为皇太后据此称太
后当从旧传作柳为是】 风病不能言脉沈而噤医家告术穷胤宗以黄耆防风煮汤数十斛置床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擢义兴太守武德
初进散骑侍郎关中多骨苏疾转相染得者皆死胤宗疗视必愈或劝其著书答曰医特意耳思虑精则得之脉候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
宣也古之上医要在视脉病乃可识病与药值直用一药攻之故力纯而愈速今人不善为脉以情度病多其物以幸有功术亦疏矣一药偶得
而以它味相制弗能专力此难愈之验也脉之妙处不可传虚着方剂终无益于世此吾所以不著书也文仲仕武后时至尚药奉御特进苏良
嗣方朝矢作仆庭中文仲诊曰忧愤而成若胁痛者殆未可救顷告胁痛又曰及心则殆俄心痛而死文仲论风与气尤精后集诸言方者与共
著书诏王方庆监之文仲曰风状百二十四气状八十治不以时则死及之惟头风与上气足气药可常御病风之人春秋末月可使洞利乃不
困剧自余须发则治乃着四时轻重诸方凡十八种上之
△袁天纲 【袁客师 张憬藏 乙弗宏礼 金梁凤 王远知】
袁天纲益州成都人工相术仕隋为盐官令 【旧书作大业中为资官令】 在洛阳与杜淹王珪韦挺游天纲谓淹曰公兰台学堂全且
博将以文章显谓珪法令成天地相临不十年官五品谓挺面如虎当为武职然三君久皆得谴吾且见之淹以侍御史入为天策府学士珪太
子中允挺善隐太子荐为左卫率武德中俱以事流巂州见天纲曰公等终且贵杜位三品难与言寿王韦亦三品后于杜而寿过之但晚节皆
困见窦轨曰君伏犀贯玉枕辅角完起十年且显立功其在梁益闲轨后为益州行台仆射复见天纲曰赤脉千瞳方语而面浮赤如为将必多
杀愿自戒轨果坐事被征天纲曰公毋忧右辅泽而动不久必还果还为都督武后之幼天纲见其母曰夫人当生贵子乃见二子元庆元爽曰
官三品保家主也见韩国夫人曰此女贵而不利夫后最幼姆抱以见绐以男天纲视其步与目惊曰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贞
观八年太宗召见令视岑文本曰学堂莹夷眉过目故文章振天下首生骨未成法三品肉不称骨非寿兆也张行成马周见曰马君伏犀贯脑
背若有负贵验也近古君臣相遇未有及公者然面赤而耳无根后骨不隆寿不长也张晚得官终位宰相其术精类如此高士廉曰君终作何
官谢曰仆及夏四月数尽矣如期以火山令卒子客师传其术为廪牺令常度江叩舟而还左右请故曰舟中人鼻下气皆墨不可以济俄有一
男子跛而负直就舟客师曰贵人在吾可以济江中风忽起几覆而免跛男子乃娄师德也时有长社人张憬藏技与天纲埒太子少詹事蒋俨
尝问禄命答曰公厄在三尺土下尽六年而贵六十位蒲州刺史无有禄矣俨使高丽为莫敌支所囚居土室六年还及为蒲州岁如期召掾史
妻子告当死俄诏听致仕刘仁轨与乡人靖贤 【旧书作靖思贤】 请占憬藏答曰刘公当五品而谴终位冠人臣谓贤曰君法客死后仁轨
为尚书仆射贤丧三子尽鬻田宅寄死友家魏元忠尚少往见憬藏问之久不答元忠怒拂衣去憬藏遽起曰相君怒时位必卿相姚崇李迥秀
杜景佺从之游憬藏曰三人者皆宰相然姚最贵裴光廷当国憬藏以纸大署台字投之光廷曰吾既台司矣尚何事后三日贬台州刺史隋末
又有高唐人乙弗宏礼当炀帝居藩召见宏礼贤曰大王为万乘主所戒在得而巳及即位悉召术家置坊处之使宏礼总摄海内寖乱帝曰而
皆言朕既验然终当柰何宏礼逡巡帝知之乃曰不言且死宏礼曰臣观相书凡人臣相与陛下类者不长然圣人不相故臣不能知由是敕有
司监视母得与外语薛大鼎坐事没为奴及贞观时有诸于宏礼答曰君奴也欲何事请解衣视之宏礼指腰而下口位方岳玄宗时有金梁凤
者颇言人贵贱千寿裴冕为河西留后梁凤辄言不半岁兵起君当以御史中丞除宰相又言一日向雒一日向蜀一日向朔方此时公当国冕
妖其言绝之俄而禄山反冕以御史中丞召肃宗即位而冕遂相荐梁凤于帝拜都水使者梁凤谓吕諲曰君且辅政须大怖乃得后諲责驿史
搒之史突入射谭几中走而免明年知政事李揆卢允毁服绐谒梁凤曰二公已至清望官矢乃语以情梁凤使二人行乃曰李自舍人阅岁而
相卢不过郎官揆巳相擢允吏部郎中王远知扬州人父昙选为陈扬州刺史远知少警敏通书博事陶弘景传其术为道士又从臧兢游陈后
主闻其名召入重阳殿甚见咨挹隋炀帝为晋王镇扬州邀见少选白发俄复鬓帝惧遣之后幸涿郡诏远知见临朔宫帝执弟子礼咨质仙事
作玉清玄坛处之及幸扬州远知谓帝不宜远京国不省高祖尚微远知密语天命武德中平王世充秦王与房玄龄微服过之远知未识迎语
曰中有圣人非王乎乃谂以实远知曰方为太平天子愿自爱太宗立欲官之苦辞贞观九年诏润州即茅山为观俾居之远知多怪言谓其弟
子潘师正曰吾今署少室伯将行即沐浴加衣冠若寝者遂卒或言寿盖百二十六岁云
△薛颐 【叶法善】
薛颐滑州人隋大业时为道士解天文武德初追直秦王府密语曰德星舍秦分王当帝天下王表为太史丞稍迁令贞观时太宗将封泰
山彗星见颐因言考之天象未可东封会大臣上议帝遂罢固丐为道士帝为筑观九嵏山号曰紫府拜颐太中大夫往居之即祠建清台候辰
次灾祥以闻所上与太史李淳风合数岁卒高宗时又有叶法善者括州括苍人世为道士传阴阳占繇符箓之术能厌劾怪鬼显庆中帝闻之
召诣京师欲宠以官不受留内斋扬礼赐殊厚时帝悉召方士化黄金治丹法善上言丹不可遽就徒费财与曰请核真伪帝许之凡百余人皆
罢尝在东都凌空观为坛醮祭都人悉往观有数十人自奔火中众大惊救而免法善笑曰此为魅所凭吾以法摄之耳问而信病亦皆巳厯高
中二宗朝五十年往来山中数召入禁内雅不喜浮图法常力诋毁议者讥其好憎然以术高卒莫之测睿宗立或言有冥助力先天中拜鸿胪
卿封越国公舍景龙观追赠其父歙州刺史宠映当世开元八年卒赠越州都督
△李嗣真
李嗣真 【按唐书李嗣真入列传今改归艺术编于明崇俨之前】 字承冑赵州柏乡人多艺数举明经中之累调许州司功参军贺兰
敏之修譔东台表嗣真直弘文馆与学士刘献臣徐昭皆少有名号三少高宗东封还诏赠孔子太师命有司为祝文不称旨更命嗣真帝览称
善诏加两阶敏之倚恩骄溢嗣真策其必败乃求补义乌令敏之败学士多连坐嗣真独免调露中为始平令风化大行时章怀太子作宝庆曲
阅于太清观嗣真谓道人刘槩辅俨曰宫商不和君臣乖也角征失次父子疑也死声多且哀若国家无事太子任其咎俄而太子废槩等奏其
言擢太常丞知五礼仪注封常山县子嗣真常曰隋乐府有堂堂曲明堂再受命比曰有侧堂堂挠堂堂之谣侧不正也挠危也皇帝病日侵事
皆决中宫持权与人数之不易宗室虽众居中制外势且不敌诸王殆为后所蹂践吾见难作不久矣太常铸黄锺不能成嗣真居崇义里疑土
中有之弗得其所道逢一车有铎声甚厉嗣真日宫声也市以归振于空地若有应者掘之得钟众乐遂和永昌初以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来
俊臣狱方炽嗣真上书谏以为昔陈平事汉祖谋疏楚君臣行反闲项羽遂亡今殆有如平者谋闲陛下君臣恐为社稷祸不纳出为潞州刺史
俊臣诬以反流藤州久得还自筮死日豫具棺敛如言卒桂阳有诏州县护丧还乡里赠济州刺史谥曰昭武后尝问嗣真储贰事对曰程婴杵
曰存赵氏孤古人嘉之后悟中宗乃安神龙初赠御史大夫撰明堂新礼十卷孝经指要诗品书品书品各一卷
△明崇俨
明崇俨洛州偃师人少随父恪令安喜吏有能召鬼神者尽得其术干封初应岳牧举调黄安丞以奇技自名高宗召见甚悦擢冀王府文
学盛夏帝思雪崇俨坐顷取以进自云往阴山取之四月帝忆瓜崇俨素百钱须臾以瓜献曰得之缑氏老人圃中帝召老人问故曰埋一瓜失
之土中得百钱累迁正谏大夫帝令入阁供奉每谒见陈时政多托鬼神为言至为武后作厌胜事又言章怀太子不德仪凤四年为盗所刺好
事者或言崇俨役鬼劳苦为鬼所杀 【按唐书此下有尚献甫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严善思
严善思名譔同州朝邑人以字行父延与河东裴玄证陇西李真蔡静皆通儒术该晓图谶善思传延业褚遂良上官仪等奇其能高宗封
泰山举销声幽薮科及第调襄阳尉居亲丧庐墓因隐居十年武后时擢监察御史兼右拾遗内供奉数言天下事方酷吏构大狱以善思为详
审使平活八百余人原千余家长寿中按囚司刑寺罢疑不实者百人来俊臣等疾之诬以罪谪交趾五岁得还时李淳风死候家皆不效乃诏
善思以著作佐郎兼太史令圣历二年荧惑入舆鬼后问其占对曰商姓大臣当之是年王及善卒长安中荧惑入月镇犯天关善思曰法当乱
臣伏罪且有下谋上之象岁余张柬之等起兵诛二张后崩将合葬干陵善思建言尊者先葬卑者不得入今启干陵是以卑动尊术家所忌且
玄关石门冶金锢隙非攻凿不能开神道幽静多所惊黩若别攻隧以入其中即往昔葬时神位前定今更改作为害益深景营干陵国有大难
易姓建国二十余年今又营之难且复生合葬非古也况事有不安岂可复循伏见汉世皇后别起陵墓魏晋始合葬汉积祀四百魏晋祚率不
长亦其验也山川精气上为列星葬得其所则神安而后嗣昌失其宜则神危而后嗣损愿更择吉地附近干陵取从葬之义使社稷长久中宗
不纳景龙中迁礼部侍郎求出为汝州刺史尝语姚崇曰韦氏祸且涂地相王所居有华葢紫气必位九五公善护之及睿宗立崇以语闻召拜
右散骑常侍初为汝州谯王重福徙均州过汝及谋反伪除礼部尚书重福败坐关通论死给事中韩思复固请乃流静州始善思为御史中书
舍人刘允济为酷吏所陷善思力讼其冤得免死户部尚书王本立曰祁奚之救叔向严公有之后见允济语未尝及思复解善思亦不自德时
称长者之报后遇赦还开元十六年卒 【按唐书此下有杜生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张果 【罗思远】
张果晦乡里世系以自神善息气能累日不食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闲自云数百岁武后召之佯死不赴后人复见居恒州山中开元二十
一年刺史韦济以闻玄宗令通事舍人裴晤往迎果见晤辄气绝良久乃苏晤不敢逼还白帝更遣中书舍入徐峤赍玺书邀之乃至东都帝亲
问治道神仙事语秘不传时有邢和璞者知人夭寿师夜光者善视鬼帝令和璞推果生死懵然莫知其端帝召果密坐使夜光视之不见果所
在帝谓高力士曰吾闻饮堇无苦者奇士也时天寒因取以饮果三进颓然曰非佳酒也乃寝顷之齿焦顾左右取铁如意击堕之藏带中更出
药傅其断良久齿生帝益神之欲以玉真公主降果未言也果忽谓秘书少监王迥质太常少卿萧莘 【旧书作萧华】 曰谚谓娶妇得公主
可畏也二人怪其语不伦俄有使至传诏曰玉真公主欲降先生果笑固不奉诏有诏图形集贤院恳辞还山诏可擢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
生至恒山蒲吾县未几卒或言尸解又罗思远能自隐帝学之不肯尽其术帝怒褁以幞压杀之数日有中使自蜀还逢思远驾而西笑曰上为
戏何虐也 【按唐书此下有姜抚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桑道茂
桑道茂者寒人失其系善太一遁甲术言无不中建中初上言国家不出三月有厄奉天有王气宜高垣堞为王者居使可容万乘德宗素
验其数 【按旧书道茂请高垣墙德宗不省及幸奉天始思其言与此所载互异】 诏京兆尹严郢发众数千及神策兵城之及朱泚反帝蒙
难奉天赖以济李晟为右金吾大将军道茂赍一缣见晟再拜曰公贵盛无比我命在公手求见赦晟惊其言道茂出怀中一书自具姓名署其
右曰为贼逼胁固请晟判曰第言准状赦之晟勉从道茂果污朱泚伪官昨收长安与逆徒缚旗下将就刑出晟书以示晟为奏原其死时藩镇
擅地无宁时道茂曰年号元和寇盗翦灭矣至宪宗乃验杜佑与杨炎善卢■〈木巳〉疾之佑惧以问道茂答曰君岁中补外则福寿叵涯矣
俄拜饶州刺史后终司徒李鹏为盛唐令道茂曰君位止此而冢息位宰相次息亦大镇子孙百世鹏卒后石至宰相福厯七镇诸孙通显云
○五代
(臣)等谨按五代史无艺术传今取杂传中马重绩赵延义二人改入以符郑例
马重绩
赵延义
马重绩
赵延义
△马重绩
马重绩字洞微居太原少学数术明太乙五纪八象三统大历唐庄宗镇太原每用兵必以问言无不中拜大理司直明宗时废不用晋高
祖据太原废帝遣兵围之势甚危急因命重绩筮之遇同人曰干健而离明健者君之德明者南面而治之象也同人者人所同也必有同我者
焉易传曰战乎干干西北也又曰相见乎离离南方也其同我者自北而南乎干西北也战而胜其九月十月之交乎是岁九月契丹助晋击败
唐军晋遂有天下拜重绩太子右赞善大夫迁司天监明年张从宾拒命重绩筮之遇随曰南瞻析木木不自续虚而动之动随其覆岁将秋矣
无能为也七月而从宾败天福四年 【按传文原作三年五代会要作四年考晋高祖天福元年系丙申岁据本传下文言明年庚子推之当
从四年为是今改】 重绩上言古今历象考审多差宣明之气朔虽正而星度不验崇玄之五星虽得而岁差一日以宣明气朔合崇玄五星二
历相参然后符合自前世诸历皆起天正十一月为岁首用太古甲子为上元积岁愈多差阔愈甚臣辄合二历创为新法以唐天宝十四载乙
未为上元雨水正月中气为气首诏下司天监赵仁琦张文皓等以新历与宣明崇玄考覆得失仁琦等言明年庚子正月朔用重绩历考之无
舛诏班行之号调元历行之数岁辄差遂不用重绩又言漏刻之法以中星考昼夜为一百刻八刻六十分刻之二十为一时时以四刻十分为
正此自古所用也今失其传以午正为时始下侵未四刻十分而为午由是昼夜昏晓皆失其正请依古改正从之寻卒
△赵延义
赵延义字子英秦州人曾祖省躬通数术避乱于蜀父温珪事蜀王建为司天监每为建占吉凶小不中辄加诘责临卒戒其子孙勿为也
然延义少亦以此仕蜀为司天监蜀亡仕唐为星官延义兼通三式颇善相人契丹灭晋延义随至镇州李筠白再荣谋逐麻答归汉犹豫未决
延义假述数术赞成之周太祖自魏以兵入京师召延义问汉祚短促者天数邪延义言王者抚天下当以仁恩德泽而汉法深酷刑法枉滥天
下称冤此其所以亡也时太祖方以兵围苏逢吉刘铢第闻延义言遽命贷之 【按宋史王处讷传载周太祖举兵入汴召处讷问刘氏祚短
事对以汉祖报雠杀人结怨天下所以运祚不长时周祖方欲族诛苏逢吉刘铢等遽命止之与此所载语正相似而二史所系之人不同当属
传闻异辞谨识】 二族获全延义事周为太府卿判司天监以疾卒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