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本章共 9.4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宋纪 【九】
徽宗 【二】
钦宗
○徽宗二
宣和元年春正月壬子进封建安郡王枢为肃王文安郡王■〈木巳〉为景王并为太保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僊余为僊人大士僧为
德士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丁巳金遣使来聘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是时宋政虽衰国体未损书法于来聘诸例自
当仍从续纲目原文至靖康以后称侄称臣几与石晋事辽无异既自失其一统之尊岂可复拘内外之说则宋在所应贬改书正所以深戒建
中立极者慎毋失其统也】 遣赵有开报之至登州还戊午以余深为太宰兼门下侍郎王黼为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癸酉封子栋为温国公
侄有恭为永寍郡王乙亥躬耕藉田二月庚辰改元戊戌以邓洵武为少保三月庚戌蔡京等进安州所得商六鼎己未以冯熙载为中书侍郎
范致虚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张邦昌为尚书右丞诏天下知宫观道士与监司郡县官以客礼相见童贯遣知熙州刘法攻统安城夏人击之
法败殁夏人进围震武军甲子知登州宗泽坐建神霄宫不虔除名编管夏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庚寅童贯以鄜延环庆兵大破夏人平其三
城己亥曲赦陕西河东路辛丑进辅臣官一等五月丙辰童贯败夏人于震武壬申班御制九星二十八宿朝元冠服图甲戌虑囚六月壬午诏
西边武臣为经略使者改用文臣甲申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仍行册命配享混元皇帝己亥夏国遣使纳欵诏
六路罢兵秋七月甲寅以童贯为太傅封泾国公八月戊寅诏诸路未方田处并令方量均定租课丁酉以神霄宫成降德音于天下范致虚以
母忧去位九月甲辰燕蔡京于保和新殿辛酉大飨明堂丁卯以淮康军节度使蔡攸为开府仪同三司冬十月甲戌以绍述熙丰政事书布告
天下十一月癸丑朝献景灵宫甲寅飨太庙乙卯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大赦甲子以东南诸路水灾令监司郡守悉心振救戊辰以张邦昌为尚
书左丞翰林学士王安中为尚书右丞十二月甲戌诏京东东路盗贼窃发令东西路提刑督捕之丙申编管正字曹辅于郴州
二年春正月癸亥追封蔡确为汝南郡王甲子罢道学二月乙亥遣赵良嗣使于金约攻辽唐恪罢庚辰以寍远军节度使梁子美为开府
仪同三司戊子令所在赡给淮南流民谕还之夏六月癸酉诏开封府振济饥民戊寅蔡京致仕仍朝朔望辛巳诏自今有动改元丰法制者以
大不恭论丁亥复寺院额秋七月壬子罢文臣起复丙寅封子穗为英国公九月壬寅金遣使者来乙巳复德士为僧辛亥大飨明堂丙辰遣马
政使于金癸亥余深加少傅冬十月戊辰朔日有食之以河东节度使梁师成为太尉建德军清溪妖贼方腊反命谭稹讨之十一月己亥余深
罢仍以少傅授镇西军节度使知福州庚戌以王黼为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己未两浙都监蔡遵颜坦击方腊死之十二月丁亥改谭稹为两
浙制置使以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讨方腊己丑以少傅郑居中权领枢密院是月方腊陷建德又陷歙州东南将郭师中死之又陷杭州廉
访使者赵约死之
三年春正月壬寅邓洵武卒戊午以安康郡王栩为太保进封济王镇国公模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乐安郡王辛酉罢苏杭州应奉局及
花石纲运乙丑罢西北兵更戍罢木石彩色等场务是月方腊陷婺州又陷衢州守臣彭汝方死之二月庚午罢方田甲戌诏招抚方腊癸巳大
赦是月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江北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夏四月甲戌清溪令陈光以贼发弃城伏诛庚寅忠州防
御使辛兴宗擒方腊于清溪诏两浙江东被贼州县给复三年五月戊戌以郑居中领枢密院丙午金人再遣使来戊申以兴寍军节度使刘宗
元为开府仪同三司癸亥安置御史中丞陈过庭于黄州闰月甲戌复应奉司命王黼及内侍梁师成领之戊寅虑囚秋七月丁卯振温处等八
州戊子童贯等俘方腊以献八月甲辰曲赦两浙江东福建淮南路乙巳以童贯为太师谭稹加节度使九月丙寅以王黼为少傅郑居中为少
师庚午进执政官一等辛未大飨明堂冬十月甲寅诏自今赃吏狱具论决勿贷童贯复领陕西两河宣抚十一月丁丑冯熙载罢以张邦昌为
中书侍郎王安中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李邦彦为尚书右丞辛巳封子桐为仪国公壬午张商英卒十二月壬子进封广平郡王构为康
王乐安郡王模为祁王并为太保
四年春正月丁卯以蔡攸为少保梁师成为开府仪同三司癸酉金破辽中京辽主北走二月丙午以吴国公植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信
都郡王三月丙子辽立燕王淳为帝金人来约夹攻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屯兵于边以应之且招谕幽燕夏五月壬戌以高俅为开府
仪同三司丁卯封子柄为昌国公甲戌嗣濮王仲御薨乙亥以蔡攸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庚辰以常德军节度使谭稹为太尉童贯至雄州癸
未辽人击败前军统制杨可世于兰沟甸乙酉封开府仪同三司江夏郡王仲爰为嗣濮王丙戌虑囚杨可世与辽战于白沟败绩丁亥辛兴宗
败于范村六月己丑种师道退保雄州辽人追击之至城下帝闻兵败惧诏班师壬寅以王黼为少师是月辽燕王淳死萧干等立其妻萧氏秋
七月壬午王黼以耶律淳死复命童贯蔡攸治兵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为都统制甲申贬种师道为右卫将军致仕九月戊午朝散郎宋
昭上书谏北伐除名勒广南编管己未金使来议师期甲戌遣赵良嗣报聘于金己卯辽将郭药师等以涿易二州来降冬十月庚寅改燕京为
燕山府涿易八州并赐名癸巳刘延庆与郭药师等统兵出雄州戊戌曲赦所复州县己亥耶律淳妻萧氏上表称臣纳欵甲辰师次涿州己酉
郭药师与高世宣杨可世等袭燕萧干援之药师等屡败癸丑以蔡攸为少傅判燕山府甲寅刘延庆自卢沟河烧营遁众军大溃十一月丙辰
朔行新玺戊辰朝献景灵宫己巳飨太庙庚午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大赦东南官吏缘寇盗贬责者次第移放上书邪上等人特与磨勘戊寅金
人遣使来许山前六州以彰德军节度使郑详为太尉十二月丁亥郭药师败萧干于永清县戊子遣赵良嗣报聘千金庚寅以郭药师为武泰
军节度使辛卯金人入燕萧氏出奔壬辰使来告捷丙申贬刘延庆为率府率安置筠州壬寅进封植为莘王是月万岁山成更名曰艮岳
五年春正月戊午金使来议所许六州代租钱己未遣赵良嗣报聘求西京等州辛酉以王安中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
抚使知燕山府甲申录富弼后二月乙酉以李邦彦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赵野为尚书右丞丁酉进封雍国公朴为华原郡王徐国公棣为高
平郡王并开府仪同三司三月乙卯金再遣使者来己未遣卢益报聘夏四月癸巳金人遣使以誓书及燕京涿易檀顺景蓟州来归庚子童贯
蔡攸入燕乙巳童贯奏抚定燕城庚戌曲赦河北河东燕云路是日班师五月己未以收复燕云赐王黼玉带庚申以王黼为太傅郑居中为太
保进宰执官二等辛酉以王黼总治三省事癸亥童贯落节钺进封徐豫国公以蔡攸为少师癸酉祭地于方泽是月金人许归朔武蔚三州金
主旻殂弟乌奇迈立六月乙酉郭药师加检校少傅丙戌辽将张觉以平州来附己丑仲爰薨丁酉以安国军节度使仲理为开府仪同三司进
封嗣濮王己亥虑囚戊申郑居中卒辛亥以蔡攸领枢密院秋七月戊午以梁师成为少保己未童贯致仕起复谭稹为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
抚使庚午太傅楚国公王黼等上尊号曰继天兴道敷文成武睿明皇帝不允禁元佑学术八月辛巳朔日当食不见辛丑命王安中作复燕云
碑是月萧干寇燕山郭药师败之干寻为其下所杀传首京师九月辛酉大飨明堂冬十一月乙卯以郑绅为太师丁卯王安中谭稹并加检校
少傅郭药师为太尉华原郡王朴薨是月金人取平州张觉走燕山王安中杀之函其首送于金十二月乙巳金人遣使告哀复遣使来贺正旦
戊申以高平郡王棣为太保进封徐王是岁秦凤旱河北京东淮南饥遣官振济
六年春正月乙卯为金主辍朝戊寅遣连南夫如金吊祭二月丁亥以冀国公■〈木咢〉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河闲郡王韶州防御使
令荡为婺州观察使封安定郡王李邦彦以父忧去位三月己酉以钱景臻为少师金人来索赵良嗣所许粮不与夏四月丁己李邦彦起复五
月壬寅虑囚癸卯金人遣使来告嗣位六月壬子诏以收复燕云京东两河之民困于调度令京西淮浙江湖四川闽广并纳免夫钱秋七月戊
子遣许亢宗使于金贺嗣位八月乙卯谭稹罢复以童贯领枢密院事壬戌以复燕云大赦九月乙亥以白时中为特进太宰兼门下侍郎李邦
彦为少宰兼中书侍郎丁亥以赵野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宇文粹中为尚书右丞开封尹蔡懋同知枢密院庚寅以金芝产于艮岳万寿
峰改名寿岳庚子金人遣使致其先主遗留物冬十月庚午诏有收藏苏轼黄庭坚之文者并焚毁犯者以大不恭论十一月丙子王黼致仕乙
酉罢应奉司十二月甲辰以蔡京领讲议司诏百官遵行元丰法制癸亥蔡京落致仕领三省事是岁河北山东盗起命内侍梁方平讨之
七年春正月癸酉朔诏赦两河京西流民为盗者仍给复一年是月金灭辽二月庚戌诏京师运米五十万斛振燕山令工部侍郎孟揆亲
措置己巳进封广国公栻为南康郡王福国公榛为平阳郡王并开府仪同三司壬申京东转运副使李孝昌招安羣盗张万仙等三月甲申知
海州钱伯言奏招降山东寇贾进等丙戌以惠国公楧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安郡王夏四月丙辰降德音于京东河北路庚申蔡京复致仕
复州县免行钱戊辰诏行元丰官制五月壬午封子枞为润国公六月丙午封童贯为广阳郡王戊申诏臣僚辄与内侍来往者论罪辛亥虑囚
己未以蔡攸为太保乙丑罢减六尚岁贡物秋七月庚午诏士庶毋以天王君圣为名字乃以壬戌日辅臣焚香甲戌以河闲郡王■〈木咢〉
为太保进封沂王是月河东义胜军叛九月壬辰金人以擒辽主遣使来告是月河东言金将纳罕至云中诏童贯复往宣抚冬十月戊午罢京
畿和籴十一月乙亥遣使如金贺得辽主甲申朝献景灵宫乙酉飨太庙丙戌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大赦庚寅以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为河东
河北路制置使十二月乙巳童贯自太原遁归京师己酉金将沃哩布纳罕分两道来侵郭药师以燕山叛金人陷北边诸郡又陷忻代等州围
太原府太常少卿傅察奉使不屈死之丙辰罢浙江诸路花石纲延福宫西城租课及内外制造局金兵犯中山府戊午以皇太子桓为开封牧
己未下诏罪己令中外直言极谏郡邑率师勤王募草泽异才有能出奇计及使疆外者罢道官及大晟府行幸局暨诸局务以保和殿大学士
宇文虚中为河北东路宣谕使庚申以吴敏为门下侍郎诏内禅皇太子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帝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皇后为太上皇后退居
龙德宫靖康元年正月己巳如亳州遂如镇江府四月己亥还京师明年二月丁卯金人胁帝北行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四
江南遥上尊谥曰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加谥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庙号徽宗权攒于永佑陵
徽宗建中靖国二年崇寍五年大观四年政和七年重和一年宣和七年凡二十六年
○钦宗
钦宗皇帝谭桓徽宗长子也母曰恭显皇后王氏初名亶封韩国公进京兆郡王寻更名烜旋又改今名进封定王政和三年加太保五年
二月乙巳立为皇太子宣和七年十二月戊午除开封牧庚申徽宗下诏禅位于太子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服泣涕固辞因得疾又固辞不许
辛酉即皇帝位以少宰李邦彦为龙德宫使太保领枢密院事蔡攸门下侍郎吴敏副之是时金人已分道入境壬戌大赦进百官秩一等赏诸
军立妃朱氏为皇后以太子詹事耿南仲签书枢密院事遣给事中李邺使于金告以内禅且请修好诏非三省枢密院所得旨有司勿行甲子
沃哩布陷信德府纳罕围太原诏京东淮西两浙募兵入卫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数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罪谓之六贼请诛之诏改
明年元
靖康元年春正月丁卯朔帝御垂拱殿受羣臣朝贺退诣龙德宫贺道君皇帝诏中外臣庶实封言得失金人破相州戊辰破浚州威武军
节度使梁方平师溃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何灌退保滑州己巳灌师亦溃金人济河破滑州帝下诏亲征以侍郎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吴敏副
之以蔡攸为太上皇帝行宫使尚书左丞宇文粹中副之奉上皇东行以避敌诏自今除授黜陟及恩数等事并参酌祖宗旧制罢内外官司局
所一百五处以门下侍郎吴敏知枢密院事吏部尚书李梲同知枢密院事贬太傅致仕王黼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永州寻杀之赐安德军
承宣使李彦死并籍其家放寍远军节度使朱勔归田里庚午道君皇帝如亳州宰相欲奉帝出襄邓李纲谏止之以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
辛未以李纲为亲征行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曚副之太宰兼门下侍郎白时中罢李邦彦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守中书侍郎张邦昌
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尚书左丞赵野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王孝迪为中书侍郎同知枢密院事蔡懋为尚书左丞壬申金人济汴遣使督
诸道兵入援癸酉诏两省枢密院官制一遵元丰故事金人逼京师命尚书驾部员外郎郑望之康州防御使高世则使其军诏从官举文武臣
僚堪充将师有胆勇者是夜金人攻宣泽门李纲御之至旦始退甲戌金人遣吴孝民来议和命李梲使金军遂与金使萧三宝努耶律忠张愿
恭偕来以吏部尚书唐恪同知枢密院事乙亥金人攻通津景阳等门武泰节度使何灌拒战死之丙子避正殿减常膳括借都城金银及倡优
家财庚辰以张邦昌为计议使副康王构往金军为质以求成诏称金国加大字辛巳道君皇帝幸镇江以兵部尚书路允迪签书枢密院事金
人陷阳武知县事蒋兴祖死之壬午封子谌为大寍郡王甲申都统制马忠以京西募兵至击金人于顺天门外败之乙酉路允迪使纳罕军于
河东平阳府将刘嗣初以城叛丁亥靖难军节度使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督泾原秦凤兵入援以师道同知枢密院事为京畿河北河东
宣抚使统四方勤王兵及前后军乙未贬少保淮南节度使梁师成为彰化军节度副使旋赐死二月丁酉朔都总制姚平仲夜袭金师不克而
遁戊戌罢李纲以谢金人废亲征行营司金人复来议和庚子命驸马都尉曹晟使金军辛丑又命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知东上合门事王
俅副之许割三镇地太学诸生陈东等及都民数万人伏阙上书请复用李纲及种师道乃复纲右丞充京城防御使壬寅除元佑党籍学术之
禁禁伏阙上书废苑囿宫观可以与民者金人使王汭来癸卯以肃王枢为质于金以观文殿学士大名尹徐处仁为中书侍郎宇文虚中签书
枢密院事蔡懋罢乙巳宇文虚中王俅复使金军康王及张邦昌至自金军金人遣韩光裔来告辞遂退师京师解严丙午以康王构为太傅静
江奉寍军节度使戊申大赦诏自今庶事并遵用祖宗旧制凡蠹国害民之事一切寝罢己酉罢宰执兼神霄玉清万寿宫使诏用祖宗故事择
武臣得军心者为同知签书枢密院边将有威望者为三衙庚戌李邦彦罢以张邦昌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吴敏为少宰兼中书侍郎李纲知枢
密院事耿南仲为尚书左丞李梲为尚书右丞辛亥宇文粹中罢知江寍府癸丑种师道罢为中太一宫使甲寅贬蔡京为秘书监分司南京童
贯为左卫上将军池州居住蔡攸为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纳罕攻太原不克分兵趣京师权威胜军李植以城降乙卯陷隆德府知府张
确通判赵伯臻司录张彦遹死之辛酉梁方平坐弃河津伏诛王孝迪罢以给事中王云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曚使于金以镇洮军节度
使中太一宫使种师道为河南河东路宣谕使保静军节度使前副都指挥使姚古为制置使丙寅下哀痛诏于陕西河东是月金人攻泽州之
高平知州高世由往犒之乃去三月丁卯朔遣徽猷阁待制宋焕奉表道君皇帝行宫诏侍从言事诏非三省枢密院所奉旨诸司不许奉行戊
辰李梲罢为鸿庆宫使己巳张邦昌罢为中太一宫使徐处仁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唐恪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何■〈〈卤,仌代乂〉上木
下〉为尚书右丞御史中丞许翰同知枢密院事庚午宇文虚中罢知青州癸酉以赵野为道君皇帝行宫奉迎使己卯以燕王俣越王偲为太
师壬午诏金人叛盟深入其元主和议之李邦彦奉使许地之李梲李邺郑望之悉行罢黜诏太原中山河闲三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于
是以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姚古为河北制置使种师中副之癸未遣李纲迎道君皇帝于南京以徐处仁为礼仪使丙戌以知中山府詹
度知太原府张孝绳知河闲府陈遘并为资政殿学士知泽州高世由直龙图阁庚寅以肃王枢为太傅姚古复隆德府辛卯复威胜军壬辰以
太保景王■〈木巳〉济王栩为太傅甲午康王构为集庆建雄军节度使尚书户部侍郎钱盖为陕西制置使命陈东初品官赐同进士出身
辞不拜籍朱勔家丙申贬蔡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是春夏人取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夏四月戊戌夏人陷镇威城摄知城事朱昭死之
己亥迎太上皇帝入京壬寅朝于龙德宫癸卯立子谌为皇太子耿南仲为门下侍郎戊申置详议司于尚书省讨论祖宗法庚戌赵野罢壬子
金使贾霆冉企弓来癸丑封太师沂国公郑绅为乐平郡王贬童贯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郴州减宰执俸三之一及支赐之半令吏部稽考
庶官凡由杨戬李彦之公田王黼朱勔之应奉童贯西北之师孟昌龄河防之役夔蜀湖南之开疆关陕河东之改币及近习所引献颂特试之
流所得爵赏悉夺之甲寅种师道加太尉同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乙卯诏自今假日特坐百司毋得休务以平凉军节度使范讷为
右金吾卫上将军丙辰诏有告奸人妄言金人复至以恐动居民者赏之戊午进封南康郡王栻为和王平阳郡王榛为信王壬戌诏亲擢台谏
官宰执勿得荐举着为令追政和以来道官处士先生封赠奏补等敕书甲子东兵正将占沆与金人战于交成县死之乙丑诏三衙并诸路帅
司各举谙练边事智勇过人并豪俊奇杰众所推服堪充统制将领者各五名贬蔡攸节度副使安置朱勔于循州五月丁卯诏天下有能以财
谷佐军者有司以名闻以少傅镇西军节度余深为特进观文殿大学士戊辰罢王安石配享孔子庙庭庚午少傅安武军节度使钱景臻镇安
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刘宗元并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保信军节度使刘敷武成军节度使刘敏向德军节度使张楙岳阳军节度使王舜臣
应道军节度使朱孝孙泸川军节度使钱忱并为右金吾卫上将军监察御史余应求坐言事迎合大臣罢知卫州甲戌曲赦河北路乙亥申销
金禁丁丑诏以俭约先天下授监司郡县奉行所未及者凡十有六事姚古至威胜师溃河东大震种师中与金人战于榆次死之己卯借外任
官职田一年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卒辛巳损太官日进膳追削高俅官甲申罢详议司己丑以河东经略安抚使张孝纯为检校少保武当军节
度使壬辰诏天下举习武艺兵书者乙未诏姚古援太原六月丙申朔诏谏官极论阙失戊戌令中外举文武官才堪将帅者以李纲代种师道
为宣抚使往援太原辛丑以资政殿学士刘韐为宣抚副使陕西制置司都统制解潜为制置副使壬寅封郓国公楃为安康郡王韩国公楗为
广平郡王并开府仪同三司癸卯以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镇西军承宣使王禀为建武军节度使甲辰路允迪罢为醴泉观使乙巳左司
谏陈公辅以言事责监合州酒务癸丑虑囚辛酉承授内侍官熙河都统制焦安节坐不法李纲斩之壬戌姚古坐拥兵逗遛贬为节度副使安
置广州秋七月乙丑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乙亥安置蔡京于儋州攸雷州童贯吉阳军己卯免借河北河东陕西路职田乙酉诏蔡京子孙己
分窜远地遇赦不许量移是日京死于潭州丁亥令侍从官议改修宣仁圣烈皇后谤史辛卯遣监察御史张澄诛童贯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
诛赵良嗣并窜其子孙于海南是月解潜与金人战于南关败绩刘韐自辽州引兵与金人战败绩八月丙申复命种师道以宣抚使巡边召李
纲还庚子以星变避殿减膳令从臣具民闲疾苦以闻河东察访使张灏与金人战于文水败绩辛丑诏求民之疾苦者十七事悉除之丁未沃
哩布复攻广信军保州不克遂攻真定戊申都统制张思正等夜袭金人于文水败之己酉复战师溃思正奔汾州都统制折可求师溃于子夏
山金人乘胜攻太原复分道进军乙卯遣徽猷阁待制王云合门宣赞舍人马识远使于金秘书著作佐郎刘岑太常博士李若水分使其军议
和戊午许翰罢知亳州己未太宰徐处仁罢知东平少宰吴敏罢知扬州以唐恪为少宰兼中书侍郎何■〈〈卤,仌代乂〉上木下〉为中
书侍郎礼部尚书陈过庭为尚书右丞开封尹聂昌同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李回签书枢密院事庚申遣王云使金军许以三镇赋税是月福
州军乱杀其知州事柳庭俊九月丙寅金人陷太原执安抚使张孝纯副都总管王禀通判方笈等死之辛未贬吴敏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
涪州移蔡攸于万安军寻与弟修及朱勔皆赐死丁丑以礼部尚书王寓为尚书左丞戊寅李纲罢知扬州壬午枭童贯首于都市丙戌建三京
及邓州为都总管府分总四道兵庚寅以知大名府赵野为北道都总管知河南府王襄为西道都总管知邓州张叔夜为南道都总管知应天
府胡直孺为东道都总管又罢李纲提举洞霄宫辛卯遣给事中黄锷由海道使金议和是月夏人陷西安州冬十月癸巳贬李纲为保静军节
度副使安置建昌军丁酉金人陷真定都钤辖刘竧死之戊戌金人使杨天吉王汭来庚子金人陷汾州知州张克戬兵马都监贾亶死之又攻
平定军辛丑下哀痛诏命河北河东都路帅臣传檄所部得便宜行事甲辰诏用蔡京王黼童贯所荐人丙午集从官于尚书省议割三镇召种
师道还丁未以礼部尚书冯澥知枢密院事己酉阅炮飞山营庚戌以范讷为寍武军节度使河北河东路宣抚使辽故将小■〈革胡〉■〈
革彔〉陷麟州建寍砦知砦杨震死之壬子诏太常礼官集议金主尊号命尚书左丞王寓副康王使沃哩布军寓辞丙辰金人陷平阳府又陷
威胜隆德泽州戊午贬王■〈宀禹〉为单州团练副使以冯澥代行庚申侍御史胡舜陟请援中山不省辛酉种师道薨十一月丙寅夏人陷
怀德军知军事刘铨通判杜翊世死之籍谭稹家戊辰康王未至金军而还冯澥罢己巳集百官议三镇弃守癸酉右谏议大夫范宗尹以首议
弃地罢金人至河外宣抚副使折彦质拒之甲戌师溃金人济河知河阳燕瑛西京留守王襄弃城遁乙亥命刑部尚书王云副康王使沃哩布
军许割三镇奉衮冕车辂尊其主为皇叔且上尊号丙子金人渡河提刑许高兵溃于洛口金人来言欲尽得河北地京师戒严遣资政殿学士
冯澥及李若水使纳罕军丁丑何■〈〈卤,仌代乂〉上木下〉罢以尚书左丞陈过庭为尚书侍郎兵部尚书孙傅为尚书右丞命成忠郎
郭京领选六甲兵命签书枢密院事李回以万骑防河众溃而归是日塞京城门戊寅以康王构为安国安武军节度使壬午沃哩布使杨天吉
王汭贝勒色勒默来命耿南仲使沃哩布军聂昌使纳罕军许画河为界康王至磁州州人杀王云王复还相州甲申尚书右丞孙傅同知枢密
院事御史中丞曹辅签书枢密院事以京兆府路安抚使范致虚为陕西五路宣抚使令督勤王兵入援乙酉金军逼京城丁亥李回罢戊子金
人攻通津门己丑南道总管张叔夜将兵勤王至玉津园以叔夜为延康殿学士沃哩布遣刘晏来庚寅帝如东壁劳军诏三省长官名悉依元
丰旧制以领开封府何■〈〈卤,仌代乂〉上木下〉为门下侍郎闰月壬辰金人攻善利门唐恪罢以何■〈〈卤,仌代乂〉上木下〉
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刘韐坐弃军降五官予祠癸巳京师大寒用日者言借土牛迎春知泽州高世由以城降于金都民杀东壁统制官
辛亢宗罢民乘城代以保甲甲午帝被甲登城驿召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金人破怀州知州霍安国通判林渊钤辖张彭年都监赵
士詝张谌死之乙未金人入青城攻朝阳门冯澥与金人萧庆杨真诰来丙申帝如宣化门以张叔夜为资政殿学士金人执胡直孺又破拱州
丁酉以冯澥为尚书左丞戊戌殿前副都指挥使王宗濋与金人力战于城下统制官高师旦死之庚子以张叔夜签书枢密院事金人攻宣化
门辛丑金人攻南壁壬寅诏河北守臣尽起军民兵倍道入援癸卯金人攻南壁张叔夜范琼分兵袭之大溃奔还甲辰大雨雪金人破亳州遣
闲使召诸道兵勤王乙巳大寒士卒噤战不能执兵有僵仆者帝徒跣祈晴时勤王兵不至金人攻城急丁未避正殿己酉遣冯澥曹辅与宗室
仲温士■〈言布〉使金军请和命康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速领兵入卫辛亥金人来议和要亲王出盟壬子金人攻通津宣化门范琼以千
人出战渡河冰裂兵多没者甲寅大风俄大雨雪连日夜不止乙卯金人复使刘晏来趣亲王宰相出盟丙辰郭京用六甲法尽令守御人下城
大启宣化门出攻金人兵大败京引余兵遁金兵登城焚南熏诸门姚仲友死于乱兵统制官何庆言陈克礼中书舍人高振力战死之秦元领
保甲斩关遁京城陷卫士入都亭驿执刘晏杀之丁巳奉道君皇帝寍德皇后入居延福宫命何■〈〈卤,仌代乂〉上木下〉及济王栩使
金军辛酉帝如青城十二月壬戌朔帝在青城萧庆入居尚书省是日康王开大元帅府于相州癸亥帝至自青城甲子大索金帛丙寅遣陈过
庭刘韐使两河割地辛未定京师米价劝籴以振民癸酉斩行门指挥使蒋宣李福乙未康王如北京庚寅康王如东平
二年春正月辛卯朔命济王栩景王■〈木巳〉出贺金军金人亦遣使入贺壬辰金人趣召康王还遣聂昌耿南仲陈过庭出割两河地
甲午诏两河民开门出降庚子金人索金银急何■〈〈卤,仌代乂〉上木下〉及吏部侍郎李若水劝帝亲至军中以太子监国而行乙巳
籍梁师成家丙午刘韐自经于金军太学生徐揆上书金帅请帝还阙金人取至军中死之是夜金人劫神卫营二月辛酉朔帝在青城丙寅金
人堑南熏门路丁卯金人要上皇如青城尽取诸王孙入军中辛未金人偪上皇召皇后皇太子入青城李若水死之庚辰康王如济州癸未观
文殿大学士唐恪自杀乙酉金人杀户部尚书梅执礼侍郎陈知质刑部侍郎程振给事中安扶三月辛卯朔帝在青城丁酉金人立张邦昌为
楚帝合门宣赞舍人吴革死之丁巳金人胁上皇北行夏四月庚申朔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行五月庚寅朔康王即泣于南京遥上尊号
曰孝慈渊圣皇帝绍兴三十一年五月辛卯帝崩于五国城年六十四谥曰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遥上陵名曰永献陵
钦宗靖康二年
右宋九主合一百六十七年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