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本章共 5.0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循吏传
宋
○宋
陈靖
张纶
邵晔
崔立
鲁有开
张逸
吴遵路
赵尚宽
高赋
程师孟
韩晋卿
叶康直
陈靖
张纶
邵晔
崔立
鲁有开
张逸
吴遵路
赵尚宽
高赋
程师孟
韩晋卿
叶康直
△陈靖
陈靖字道卿莆田人父仁璧丘陈洪进为泉州别驾洪进称臣豪猾有负险为乱者靖徒步谒转运使杨克巽陈讨贼策授阳翟县主簿契
丹侵边宋师数不利靖上五策曰明赏罚抚士众持重示弱待利而举帅府许自辟士而将帅得专制境外太宗异之改将作监丞未几为御史
台推勘官父丧起复秘书丞累遣太常博士太宗务兴农事诏有司议均田法靖议曰法未易行也宜先命大臣为租庸使或兼屯田制置乃择
三司判官通知民事者二人为之贰两京东西千里检荒地及逃民产募人耕作赐以室庐牛犁种食不足则给以库钱别其课为十分责州县
劝课给印纸书之分殿最为三等凡县管垦田三岁得课九分为下最三岁十分为中最未及三岁盈十分为上最其最者令佐免选或超资殿
者即增选降资每州通以诸县田为十分视殿最行赏罚候数岁尽罢官屯田悉用赋足然后量入授田度地均税约井田之制为定以法颁行
四方不过如此矣议上与帝意合于是诏盐铁使陈恕等各选判官二人与靖议以靖为京西劝农使命大理寺丞皇甫选光禄寺丞何亮副之
选等言其功难成帝犹谓不然既而靖欲假缗钱二万试行之陈恕等言钱一出后不能偿则民受害矣帝以羣议不同始罢之出靖知婺州再
迁尚书刑部员外郎真宗即位复列前论且言国家御敌西北仰食东南东南食不足则误国大计请自京东西及河北诸州大行劝农之法以
殿最州县官吏岁可省江淮漕百余万复诏条士请刺史行春县令劝耕孝悌力田者赐爵置五保以检察奸盗籍游惰之民以供役作下三司
议皆不果行厯度支判官为京畿均田使出为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司公事徙河南转运使极谕前李氏横赋于民凡十七事诏为罢其尤甚
者徙知潭州厯度支盐铁判官累迁左谏议大夫初靖与丁谓善谓贬赏人皆逐去侍御史王耿言靖老疾于是以秘书监致仕卒靖平生多建
画而于农事尤详尝取淳化咸平以来所陈表章目曰劝农奏议录上之然其说泥古多不可行
△张纶
张纶字公信颍州汝阴人少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从雷有终讨王均有蜀有降寇数百据险叛使纶击之纶驰
报曰此穷寇急之则生患不如谕以向背有终从之贼果弃兵来降以功迁右侍禁厯益彰简等州都巡检使所部卒纵酒掠居民纶斩首恶数
人众乃定溪峒彭氏蛮内寇以纶知辰州纶至筑蓬山驿路贼不得通乃遁去徙知渭州改内殿崇班知镇戎军蛮复入寇为辰州澧鼎等州缘
边五溪十峒巡检安抚使谕蛮酋祸福购还所掠民遣官与盟刻石境上久之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纶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
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十万居二岁增上供米八十万疏五渠导太湖入于
海复租米六十万开长芦西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筑漕河堤二百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十■〈石达〉以泄横流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
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议修复论者以涛患息而潦患兴难之纶曰涛患十九而潦患十一获多而亡少岂不可邪表三请愿身自
临役命兼权知泰州堰成复逋户二千六百民利之为立生祠居淮南六年累迁东上合门使真拜干州刺史徙知颍川卒纶有材略所至兴利
除害性宽恕喜施子在江淮见漕卒冻馁道死因推奉钱市絮襦千数衣不能自存者
△邵晔
邵晔字日华其先京兆人唐末曾祖岳挈族之荆南谒高季兴不见礼遂之湖南彭玗刺全州辟为判官遂家桂阳祖崇德道州录事参军
父简连山令晔幼嗜学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第授邵阳主簿改大理评事知蓬州录事参军时知州杨全性悍诬部民张道豊等三人为盗悉
置于死狱己具晔察其枉不署牍白全当核其实全不听既而捕获正盗道丰等释全坐削籍为民晔代还引对太宗嘉之授光禄寺丞使广南
采访刑狱厯监察御史以母老乞就养得知朗州累迁淮南转运使景德中假光禄卿充交址安抚国信使会黎桓死其子龙钺龙全龙廷明护
等互相攻杀晔驻岭表以事上闻改命为缘海安抚使许以便宜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明护等实时听命奉龙廷主军事初诏晔
俟其事定即以黎桓礼物改赐新帅晔上言怀抚外夷当示诚信不若俟龙廷贡奉别加封爵而宠赐之帝甚嘉纳使还改兵部员外郎赐金紫
尝上邕州至交州水陆路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俄判三司三勾院坐所举季随犯赃当削一官帝以其远使之勤止令停任大中
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就命为京东转运使封禅礼毕起拜刑部郎中复判三勾院出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四年改右谏议大夫
知广州州城濒海每蕃舶至岸常苦飓风晔凿内濠通舟飓不能害俄遘疾卒
△崔立
崔立字本之开封鄢陵人 【东都事略作许州长葛人】 祖周度仕周为泰宁军节度判官慕容彦超叛周度责以大义遂见杀立中进
士第为果州团练推官役兵辇官物道险率众钱佣舟载归知州姜从革论如率敛法当斩三人立曰此非私己罪杖尔从革不听卒论奏诏如
立议真宗记之特改大理寺丞知安豊县大水坏期斯塘立躬督缮治踰月而成进殿中丞厯通判广州许州会滑州塞决河调民出刍楗命立
提举受纳立计其用有余而下户未输者尚二百万悉奏弛之知江阴军属县有利港久废立教民浚治既成溉田数千顷及开横河六十里通
漕运累迁太常少卿厯知棣汉相潞兖郓泾七州兖州岁大饥募富人出谷十余万石赈之全活甚众立性淳谨尤喜论事大中祥符闲帝既封
禅士大夫争上待瑞立独言水发徐州旱连江淮无为烈风金陵火天所以警骄惰戒淫泆也前后上四十余事以右谏议大夫知耀州改知濠
州迁给事中进尚书工部侍郎致仕卒识韩琦于布衣以女妻之人服其鉴云
△鲁有开
鲁有开字符翰参知政事宗道从子也 【按宋史鲁宗道传不载其子而宏简录则称有开为宗道子与此异】 事亲以孝闻好礼通左
氏春秋用宗道荫知韦城县曹濮剧盗某行闻有开名相戒遁去知确山县大姓把持官政有开治其最甚者兴废陂溉民田数千顷飞蝗不入
境富弼守蔡荐之以为有古循吏风知金州有蛊狱当死者数十人有开曰欲杀人衷谋之足矣安得若是众邪讯之果诬天方旱狱白而雨知
南康军代还以言新法行患在异日出通判杭州知卫州水灾人乏食擅贷常平钱粟与之且奏乞蠲益息徙冀州增堤或谓郡无水灾何以役
为有开曰豫备不虞古之善计也卒成之明年河决水至堤而止朝廷遣使河北民遮诵有开功状召为膳部郎中元佑中厯知信阳军洺滑冀
等州官至中大夫卒
△张逸
张逸字大隐郑州荥阳人进士及第为校书郎知邓城县有能名知州谢泌荐之引对真宗问所欲何官逸对曰母老愿得近乡幕职归奉
甘旨授澶州观察推官数日以母丧去服除特改大理寺丞知长水县徙青神贫不自给西京留守王嗣宗雅重之假奉半年使办装既至兴学
校教生徒后邑人陈希亮杨异相继登科县东南有松柏滩夏秋暴涨多覆舟逸祷江神不踰月滩为徙五里时人异之再迁太常博士知尉氏
县擢监察御史提点益州路刑狱累迁尚书兵部郎中知开封府有僧求内降免田税逸固执不许又言顷禁命妇干禁中恩比来稍通女谒愿
令官司纠劾从之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逸凡四至蜀谙其民风华阳驺长杀人诬道旁行者县吏受财狱既具乃使杀人者守囚逸曰囚色冤
守者气不直岂守者杀人乎囚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诛之蜀人以为神岁旱逸使作堰壅江水溉民田自出公租减价以振民初民饥多杀耕
牛食之犯者皆配关中逸奏民杀牛以活将死之命与盗杀者异请一切放还复其业报可未几卒于官
△吴遵路
吴遵路字安道父淑见文苑传遵路性敏博学善笔札第进士累官秘阁校理章献太后称制条奏十余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
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己而果大乏民赖以济自他州流至者亦全十八九厯为淮南转运副使兼江淮发运司事尝于真楚泰州高邮军置斗
门十九以备蓄泄又广属郡常平仓储蓄至二百万以待凶岁凡所规画后皆便之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
召修起居注元昊反建议复民兵受诏料拣河东乡民可为兵者诸路视以为法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严肃属县无追逮雅与宋庠郑
戬叶清臣善宰相吕夷简不悦出知宣州上御边要略边防杂事二十篇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被病犹决事不辍手自
作奏及卒仁宗悼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遵路夷雅慎默知大体母丧庐墓蔬食三年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平居廉俭既没室
无长物其友范仲淹分奉赒其家
△赵尚宽
赵尚宽字济之御史中丞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易取也趣尉亟往
捕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知忠州俗盖蛊杀人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索为蛊者置于理其俗大化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课民易白
金期会甚促尚宽发官帑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嘉佑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士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
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可垦辟民可招徕奈何废之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发卒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
转相浸灌四方来者云布复请计日授田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效异等三司使包拯与部
使者交上其事仁宗下诏褒奖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为画象以祀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讨以美之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
苦大校贪虐刑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巳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
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
△高赋
高赋字正臣中山人父尹右卫将军 【据东都事略增辑】 赋以父任为右班殿直复举进士改奉礼郎四选太常博士厯知衢州民毛
氏柴氏二十余家世蓄蛊毒值闰岁害人尤多与人忿争辄毒之贼悉擒治伏辜蛊患遂绝徙唐州州田经前守赵尚宽菑垦而榛莽者尚多赋
继其后募两河流民计日给田筑陂堰四十四处再满再留比去田增辟三万一千三百余顷户增万一千三百八十岁益税二万二千二百五
十七玺书褒谕宣布治状以劝天下衢唐两郡为立生祠擢提点河东刑狱加直龙图阁知沧州程昉欲于境内开西流河绕州城而北注三塘
泊赋曰沧城近河岁增堤防犹惧奔溢矧妄有开凿乎昉执不从后竟不成厯蔡潞二州入同判太常寺进集贤院学士请诸道提点刑狱司置
检法官庶专平谳使民不冤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
△程师孟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远在万州有警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
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饥者尽死矣意发之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
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可溉灌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溉良田万八千顷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为度支判官知洪州积石为江堤
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判三司都磨勘司接伴契丹使萧惟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日而以北人海界河为罪何
理也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滕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
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加直招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称最徙广州州城为侬寇所毁方伯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
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时师孟己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贺契丹生辰至涿州契丹命
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价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
向明日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师孟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
吏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必痛惩艾之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立生祠 【按宋史程师孟传两见一载列传第九十一载循吏传中考师孟居
官所至皆有惠政治行称最以为循吏固无愧也今删彼存此】
△韩晋卿
韩晋卿字伯修密州安邱人幼诵书日数千言长以五经中第厯肥乡嘉兴主簿通判应天府知同州寿州奏课第一擢刑部郎中初开封
民争鹑杀人王安石以为盗拒捕杀之无罪晋卿争之曰是鬬杀也登州妇人谋杀夫郡守许遵执为按问即承当减等论安石复主之晋卿以
谋杀罪当死终持之不肯变用是知名元丰置大理狱多内庭所付晋卿持平考核无所上下神宗称其才尝被诏按治宁州狱故事当入封晋
卿曰奉使有指三尺法具在岂应伺候主意轻重其心乎受命即行诸州请谳大辟执政恶其多将劾不应谳者晋卿曰疑狱上请求所以生之
也苟请谳而获谴后不来矣议者又引唐日覆奏欲令天下庶狱悉奏决晋卿言祖宗之制可疑可矜者乃许上请若四方庶狱俱系以听命恐
自今瘐死多于伏辜者矣朝廷皆行其说故士大夫闲推其忠厚不可以法家名之元佑初为两浙转运使时差役法复行诸道处画多失叙晋
卿独视民所宜而不戾法指 【按元佑复差役法炙哲宗朝事宋史本传误载干元丰之前今更正】 入为大理卿卒于官
△叶康直
叶康直字景温建州人擢进士第知光化县县多竹民编为屋康直教用陶瓦以宁火患凡政皆务利民时丰稷为谷城令亦以治绩显人
歌之曰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会布行新法以为司农属厯陕西转运副使五路兵西征康直领泾原粮道承受内侍梁同以饷恶妄奏
神宗怒械康直将诛之王安礼力救得归故官元佑初加直龙图阁知秦州中书舍人曾肇苏辙劾康直谄事李宪免官究实无状改知河中府
徙秦州夏人侵甘谷康直戒诸将设伏以待歼其二酋自是不敢犯境进宝文阁待制陕西都运使以疾请知亳州通浚积潦民获田数十万亩
召为兵部侍郎卒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