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本章共 4.7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独行传
(臣)等谨按独行传唐书宋史俱作卓行五代史作一行今依郑志改称独行其有自他类移八诸人亦取其立志孤行而名实相副者
金元两史则仍其阙云
唐
五代
○唐
元德秀【李■〈山上咢下〉等】
权皋
甄济【逢】
吴保安【郭仲翔 】
阳城【何蕃】
司空
图
元德秀 【李■〈山上咢下〉等】
权皋
甄济 【甄逢】
吴保安 【郭仲翔】
阳城 【何蕃】
司空图
△元德秀 【李■〈山上咢下〉等】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旧唐
书于此下载有刺血画像写佛经等事李华所撰元鲁山墓碣亦同谨附识】 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及
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母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目湩流能食乃止既长将
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元宗
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只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瓌谲光丽德秀惟乐工数十人 【通鉴作数
人】 联袂歌于蒍于 【按通鉴考异引明皇杂录作于蒍未详其义今考权德舆诗云且读鲁山于蒍于可为传文之证】 于蒍于者德秀
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余一缣驾柴
车去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是时程休邢宇
宇弟宙张茂之李■〈山上咢下〉■〈山上咢下〉族子丹叔惟岳乔潭杨拯房垂柳识皆号门弟子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贼以自况房管见
而叹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潭时为陆浑尉
庀其葬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大夫弱无固性无专老无在死无余人情所躭溺喜爱可恶者大
夫无之生六十年未尝识女色视锦绣未尝求足无苟辞俄色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尺之舍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
戒荒淫贪佞绮执膏梁之徒耳李华兄事德秀及卒华谥之曰文行先生 【旧书作门人谥新书作华谥案李华兄事德秀则非门人也】 天
下高其行不名谓之元鲁山休字士美广平人宇字绍宗宙字次宗河闲人茂之字季丰南阳人■〈山上咢下〉字伯高丹叔字南惟诚岳字
谟道赵人潭字子源梁人垂字翼明清河人拯字齐物隋观王雄之后举进士终右骁卫骑曹参军■〈山上咢下〉擢制科迁南华令大水他
县饥人至相属■〈山上咢下〉为具■〈衍上食下〉鬻及去糗粮送之吏为立碑安禄山乱■〈山上咢下〉客清河为乞师平原太守颜
真卿一郡获全厯庐州刺史拯与■〈山上咢下〉名最着潭识以文传后
△权皋
权皋字士繇秦州略阳人徙润州丹徒晋安邱公翼十二世孙父倕与席豫苏源明以艺文相友终羽林军参军皋擢进士第为临清尉安
禄山籍其名表为蓟尉署幕府皋度禄山且叛欲行虑祸及亲天宝十四载使献俘京师还密与妹婿昌尉仲謩约以疾召之謩来皋阳喑直视
謩而瞑謩为尽哀自舍敛之皋逸去人无知者吏以诏书还皋母母谓实死恸哭感行路故禄山不之虞归其母皋潜候于淇门奉侍昼夜南奔
客临淮为驿亭保以诇北方既渡江而禄山反天下闻其名争取以为属高适表试大理评事淮南采访判官永王举兵胁士大夫皋诡姓名以
免元宗在蜀闻之拜监察御史会母丧得风痹疾客洪州南北梗否踰年诏命不至有中人过州颇求取无厌南昌今王遘欲按之谋于皋皋良
久不答泣曰今何由致天子使而遽欲治之遘悟厚谢浙西节度使颜真卿表为行军司马召拜起居舍人固辞尝曰吾洁身乱世以全吾志欲
持是受名邪李季卿为江淮黜陟使列其高行以著作郎召亦不就自中原乱士人率渡江李华柳识韩洄王定皆仰皋节与友善洄定常评皋
可为宰辅师保华亦以为分天下善恶一人而巳卒洄等制服行哭诏赠秘书少监元和中谥为贞孝子德舆至宰相别传
△甄济 【甄逢】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宗属以伉侠相矜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服其仁环山
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安禄山入朝求济于元宗授大理评事范阳掌书记
济不得已为起居府中论议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具告以诚伪作欧血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
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嗟叹以实病告后庆绪复使弥舆至东都安
国观会广平王平东都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使污贼官罗拜以媿其心授秘书郎更拜太子舍人来瑱辟为陕西
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 【旧书宝应初拜刑部员外郎】 大厯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子逢幼孤及长耕宜城野
自力读书不谒州县岁饥节用以给亲里大穰则振其余于乡党贫狭者朋友有缓急辄出家赀周赡以义闻逢常以父名不得在国史欲诣京
师自言元和中袁滋表济节行与权皋同科宜载国史有诏赠济秘书少监逢友人元稹与史馆修撰韩愈并称济之忠与逢之行由是父子俱
显名
△吴保安 【郭仲翔】
吴保安字永固魏州人气挺特不俗睿宗时姚嶲蛮叛拜李蒙为姚州都督宰相郭元振托以弟之子之子仲翔蒙表为判官时保安罢义
安尉未得调与仲翔同里仲翔力荐之蒙表掌书记保安后往蒙已深入与蛮战没仲翔被执蛮厚责千缣以赎会元振物故保安留嶲州营赎
仲翔十年得缣七百妻子客遂州闲关求保安所在困姚州不能进都督杨安居知状贷以官赀始满千得仲翔以归始仲翔为蛮所奴三逃三
获乃转鬻远酋严遇之昼役夜囚役凡十五年乃还安居嘉保安之谊厚礼仲翔檄领近县尉迁代州户曹母丧服除喟曰吾赖吴公生吾死今
亲殁可行其志乃求保安时保安以彭山丞客死其妻亦没丧不克归仲翔为服缞绖囊其骨徒跣负之归葬魏州庐墓三年乃去后为岚州长
史迎保安子为娶而让以官 【案吴保安弃家拯友诚为卓行郭仲翔亦能报德新书列之忠义今改正】
△阳城 【何蕃】
阳城字亢定定州北平人徙陕州夏县好学贫不能得书求为集贤院吏窃书读之六年无所不通及进士第乃去隐中条山兴弟阶域常
易衣出年长不肯娶谓弟曰吾与若孤惸相育既娶则闲外姓虽共处而益疏我不忍弟义之亦不娶遂终身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
募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寡妹依城居其子年四十余痴不知人城常负以出入始
妹之夫客死远方城与弟行千里负其柩归葬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城固辞使者委
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俶愿为奴以偿德城教以书俶不能业惭缢而死城惊哭自咎为服
缌麻瘗之陕虢观察使李泌数礼饷城欲辟致之府不起乃荐诸朝以著作佐郎召城固辞泌不敢强及为宰相又言之德宗拜右谏议大夫 【
按旧书作观察使李泌闻其名诣访之及为相荐为著作郎遣杨宁朿帛召赴京持章服衣之迁谏议大夫与新书稍异】 初城未起搢绅想见
风采及受命它谏官论事纷纷而城犹未肯言韩愈作争臣论讥切之城不屑意方与二弟及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既强饮之或醉仆席
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无得关言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八而可度月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
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举授之居位八年人不能窥其际及裴延龄诬逐陆贽张滂李充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
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归登右补阙熊执易崔邠守延英合上疏极论延龄罪申直贽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
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良久得免然帝意不巳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按通鉴城尽疏延
龄过罪欲密论之与李泌之子繁使之缮写繁径以造延龄延龄先一一自疏上以为妄言之罪】 帝不相延龄城力也坐是下迁国子司业引
诸生告之曰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明日谒城还养者二十辈有三年不归侍者斥之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沈酗不
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
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太学诸生何蕃李偿王鲁卿李谠等二百人 【按柳宗元阳公遗爱碣作百六十人韩愈顺宗实录作二百七十人
互异】 顿首阙下请留城柳宗元遗蕃等书怂惥之蕃等守阙下数日为吏遮抑不得上 【按柳宗元阳城遗爱碣云翌日会徒北向如初行
至延禧门公使追夺其章遮道愿罢遂不果献葢饰辞耳】 既行皆泣涕立石纪德至道州治民如治家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己官收其
余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州人感之以阳名子前刺史坐罪下狱吏有幸于刺史者拾不法事告
城欲自脱城辄榜杀之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城自署其考曰抚字心劳追科政拙考下下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城先自囚于狱判官惊
驰入谒城不敢归判官遽辞去府复遣他判官来按判官载妻子中道逃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己卒赠左散骑常侍赐其家钱二十万官护丧
归葬蕃和州人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父母不许凡五岁慨然以亲且老不自安揖诸生去乃共闭蕃空舍中众其状蕃义行白城请留会城
罢亦止初朱泚反诸生将从乱蕃正色叱不听故六馆之士无受污者蕃居太学二十年有死丧无归者皆身为治丧偿鲁人鲁卿第进士有名
△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 【旧书作本临淄人】 父舆有风干当大中时为安邑两池榷盐使立条约众以为宜以劳再迁户部郎中
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已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炙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
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属于陕虢观察使卢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
寻迁郎中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图不肯往遂奔咸阳闲关至河中 【
按旧书本传故相王徽与图厚数年徽受诏镇潞表图为副使以徽不赴镇而止新传未载】 僖宗次凤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衵舍人后狩
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
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诏图入朝图徉堕笏趣意野耄乃听还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
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瞶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
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知非子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
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
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未全忠己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弒图闻不食而卒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五代
石昂
程福赟
石昂
程福赟
△石昂
石昂青州临淄人家有书数千卷喜延四方之士士无远近多就昂学问食其门下者或累岁昂未尝有怠色而昂不求仕进节度使符习
高其行召为临淄令习入朝京师监军杨彦朗知留后事昂以公事至府上谒赞者以彦朗讳石更其姓曰右昂趋于庭仰责彦朗曰内侍奈何
以私害公昂姓石非右也彦朗大怒拂衣起去昂即趋出解官还家语其子曰吾本不欲仕乱世果为刑人所辱子孙其以我为戒昂父亦好学
平生不喜佛说父死昂于柩前诵尚书曰此吾先人所欲闻也禁其家不可以佛事污吾先人晋高祖时诏天下求孝悌之士户部尚书王权等
相与上昂行义诏昂至京师召见便殿以为宗正丞迁少卿出帝即位晋政日坏昂数上疏极谏不听乃称疾东归终于家
△程福赟
程福赟者不知其世家为人沈厚寡言而有勇少为军卒以战功累迁洺州团练使晋出帝时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开运中契丹入侵出
帝北巡奉国军士乘闲夜纵火焚营欲因以为乱福赟身自救火被伤火灭而乱者不得发福赟以为契丹且大至而天子在军京师虚空不宜
以小故动摇人听因匿其事不以闻军将李殷位次福赟下利其去而代之因诬福赟与乱者同谋不然何以不奏出帝下福赟狱人皆以为冤
福赟终不自辨以见杀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