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本章共 5.0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艺术传
宋 【二】
○宋二
柴通玄
甄栖真
僧志言
僧怀丙
许希
庞安时
钱乙
僧智缘
郭天信
魏汉
津
王老志
王仔昔
林灵素
皇甫坦
王克明
莎衣道人
孙守荣
柴通玄
甄栖真
僧志言
僧怀丙
许希
庞安时
钱乙
僧智缘
郭天信
魏汉津
王老志
王仔昔
林灵素
皇甫坦
王克明
莎衣道人
孙守荣
△柴通玄
柴通玄字又玄陕州阌乡人为道士住承天观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唯饮酒言唐末事厯厯可听太宗召至阙求归本观真宗即位屡来
京师召对语无文饰多以修身慎行为说祀汾阴召至行在命坐问以无为之要所居观即唐轩游宫有明皇诗及所书道德经二碑帝作诗赐
之诏为修道院蠲其田租度弟子二人明年春通玄作遗表自称罗山太一洞主遣弟子张守元李守一诣阙以龟鹤为献又召官僚士庶言生
死之要夜分盥濯然香庭中望阙而坐迟明卒 【按宋史本传之前有贺兰栖真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甄栖真
甄栖真字道渊单州单父人博涉经传长于诗赋举进士不第遂弃其业读道家书以自乐初访道于牢山华华先生久之游京师入建隆
观为道士周厯四方以药术济人不取其报大中祥符中寓居晋州性和静无所好恶晋人爱之以为紫极宫主年七十五还异人语之曰汝风
神秀异有如李筌虽老尚可仙也因授炼形养元之诀行之二三年渐返童颜攀高摄危轻若飞举干兴元年秋谓其徒曰此岁之暮吾当逝矣
即宫西北隅自甃殡室室成不食一月与所知叙别以十二月二日衣纸衣卧砖榻卒岁久形如生众惊传以为尸解栖真自号神光子与隐人
海蟾子者以诗往还论养生秘术目曰还金编凡两卷 【按宋史此下有楚衍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僧志言
僧志言自言姓许寿春人相貌奇古直视不瞬落发东京景德寺事清璲为弟子然动止轩昂语笑无度时从屠酤游饮啖无所择众以为
狂璲独曰此异人也人有钦为斋施辄先知王公士庶召即赴然莫与交一言者或阴卜休咎后多验仁宗春秋渐高嗣未立默遣内侍至志言
书十三郎字以对莫测何谓后英宗以濮王第十三子入继众始悟大宗正守节请书志言书润州字未几守节薨赠丹阳郡王见寺童义怀抚
其背曰德山临济怀既落发住天衣说法大为学者所宗其前知多类此有具斋荐鲙者并食之临流而吐化为小群羣泳而去海客遇风且没
见僧操絙引舶而济客至都下遇志言记其貌即引舟者也与曹州士赵棠善后棠弃官隐居番禺人传棠与志言数以偈颂相寄万里间辄数
日而达志言死亡宗遣内侍以真身塑像置寺中榜曰显化禅师后见其额上荧然有光就视之得舍利
△僧怀丙
僧怀丙真定人性多巧思真定构木为浮图十三级久而中级大柱坏欲西北倾他匠莫能为怀丙度短长别作柱命众工维而上已而欲
众工以一介自从闭户良久易柱下不闻斧凿声赵州洨河凿石为桥镕铁贯其中自唐以来大水不能坏岁久乡民多盗凿铁桥欹倒怀丙不
役众工以术正之使复故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数万斤后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
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紫衣寻卒
△许希
许希开封人以医为业补翰林医学景佑元年仁宗不豫希诊曰针心下包络之闲可亟愈左右争以为不可诸黄门袛以身试试之无所
害遂以针进而帝疾愈命为翰林医官希拜谢请建扁鹊庙帝为筑庙于城西隅因立太医局于旁希至殿中省尚药奉御卒着神应针经要诀
行于世
△庞安时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幼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脉书治之未久能通其说时出新
意辨诘不可屈已而病瞶乃益读灵枢太素毋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尝曰世所谓医书惟扁鹊之言精深其所谓难经
者子以之视浅深决死生若命符节又欲以术告后世着难经辨数万言主对集一卷补仲景论及本草补遗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
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飦粥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谢以金帛不尽取也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
将产七日而子不下安时任视之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膓胃微痛呻吟闲生一男子其家惊喜问故安时曰儿已出
胞一手误执母肠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有
问以华佗之事者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吾察之审愚气已绝死矣遂屏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
△钱乙
钱乙字仲阳本吴越王俶支属祖北迁为郓州人父颍善医嗜酒喜游东之海上不返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
告以家世即泣请往寻凡八九反积数岁迎父以归时已三十年矣其事吕如事父吕没无嗣为收葬行服乙始以颅■〈囱页〉方著名至京
师视长公主女疾授翰林医学皇子病瘈瘲乙进黄土汤而愈神宗召问黄土所以愈疾状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帝悦擢太医丞
由是公卿宗戚家延致无虚日广亲宗子病诊之曰此可毋药而愈有幼子在帝指之曰是且暴疾后三日过午可无恙明日幼果发痫甚急召
乙治之三日愈问其故曰火色直视心与肝俱受邪过午者所用时当更也王子病呕泄他医与刚剂加喘焉乙曰是本中热脾且伤复燥之将
不复前后溲与之石膏汤王不信谢去信宿寖剧竟如言而效孕妇病医言胎且堕乙曰娠者五藏传养率六旬乃更诚能候其月偏补之何必
堕己而母子皆全又乳妇因悸而病既愈目张不得瞑乙曰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胆衡不下令煮郁李酒饮之郁李能去结随酒入胆结去
胆下则目能瞑矣饮之果验乙本有羸疾自以意治之益甚叹曰此所谓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既而曰吾将移之使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
之左手足忽挛不能用喜曰可矣所亲登东山得茯苓大踰斗以法噉之尽由是虽偏废而风骨悍坚如全人以病免归不复出乙为方不名一
师于书无不窥不专守古法而卒与法会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云
△僧智缘
僧智缘随州人善医嘉佑末召至京师舍于相国寺每察脉知人贵贱祸福休咎诊父之脉而能道其子吉凶所言若神士大夫争造之王
珪疑古无此王安石曰昔医和诊晋侯而知其良臣将死夫良臣之命乃见于其君之脉则视父知子亦何足怪熙宁中王韶谋取青唐上书蕃
族重僧而僧结吴叱腊部帐甚众请智缘与俱至边神宗召见遣乘传而西遂称经略大师智缘有辩口径入蕃中说话吴叱腊归化他族俞龙
珂禹藏讷令支等皆因以输款韶颇忌之言其挠边事召还以为右街首坐卒
△郭天信
郭天信字佑之开封人以技隶太史局徽宗为端王尝退朝天信密摭白曰王当有天下既而即帝位因得亲昵不数年至枢密都承旨节
度观察留后政和初拜定武军节度使佑神观使颇与闻外里政事见蔡京乱国每托天文以撼之且云日中有黑子帝甚惧言之不已京由是
黜张商英方有时望天信往往称于内朝商英亦欲借左右游谈之助阴与相结商英劝帝节俭稍裁抑僧寺帝始敬畏之而近侍积不乐闲言
浸润眷日衰京党因是告商英与天信漏泄禁中语言商英遂罢御史中丞张克公复论之诏贬天信昭心军节度副使单州安置再贬行军司
马窜新州数月死京已再相犹疑天信挟术多能死未必实令宋康年选吏发棺验视焉
△魏汉津
魏汉津本蜀黥卒尝从范镇窥见其制作而托言师事唐仙人李良授以鼎乐之法尝过三山龙门闻水声谓人曰其下有玉即投水抱石
而出果玉也皇佑中与房庶俱以善乐荐时阮逸方定黍律不获用崇宁初犹在朝廷方协考锺律得召见献乐议言得黄帝夏禹声为律身为
度之说谓人主禀赋与众异请以帝指三节三寸为度定黄锺之律师中指之径围则度量权衡所自出也 【按魏汉津本以庸妄小人依托
蔡京恣为异论假声律身度之文取帝指节寸裁定律管谆诞己甚伏读通鉴辑览
御批人之身体长短不齐将易一帝遂易一律乎诚足
破汉津之妄而九鼎大晟乐之荒谬不经不辨而明矣今录识于此】 当时以为迂怪蔡京独神之于是请先铸九鼎次铸帝座大钟及二十四
气钟四年三月鼎成赐号冲显处士八月大晟乐成徽宗御大庆殿受羣臣朝贺加汉津虚和冲显宝应先生颁其乐书天下汉津晓阴阳术数
多奇中尝语所知曰不三十年天下乱矣未几死后即铸鼎之所建宝成殿祀黄帝夏禹成王周召而良汉津俱配食谥汉津为嘉晟侯
△王老志
王老志濮州临泉人事亲以孝闻为转运小吏不受赂遇异人于丐中自言锺离先生予之丹服之而狂遂弃妻子结草庐田闲时为人言
林咎政和三年太仆卿王亶以其名闻召至京师馆于蔡京第尝缄书一封至帝所徽宗启视乃昔岁秋中与乔刘二妃燕好之语也帝由是稍
信之封为洞微先生朝士多从求书初若不可解后卒应者十八九故其门如市尝献乾坤鉴法命铸之既成谓帝与皇后他日皆有难请时坐
鉴下思所以儆惧消变者明年见其师责以擅处富贵乃丐归至濮而死赠正议大夫
△王仔昔
王仔昔洪州人始学儒自言遇许逊得大洞隐书豁落七元之法出游嵩山能道人未来事政和中徽宗召见赐号冲隐处士帝默视为宫
妃疗赤目者遣小黄门持纸来仔昔篆符其上细书焚符汤沃而洗之一沃立愈进封通妙先生居上清宝箓宫仔昔资倨傲又少戆帝常待以
客礼遇巨阉殆若童奴又欲羣道士皆宗已林灵素忌之与宦者冯浩陷以事下狱死未死时书示其徒曰上蔡遇冤人其后浩南窜至上蔡被
诛
△林灵素
林灵素温州人少从浮屠学苦其师笞骂去为道士善妖幻往来淮泗闲丐食僧寺政和末王仔昔等宠衰徽宗访方士于左道录徐知常
以灵素对既见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于世其弟青
华帝君主东方摄领之巳乃府仙卿褚慧下降佐帝君之治又谓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使盛章王革为园苑宝华使郑居中童贯及诸
巨阉皆为之名贵妃刘氏方有宠曰九华玉真安妃帝心喜其事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建上清宝箓宫密连禁省天下皆建神霄万寿宫又造为
青华正昼临坛及火龙神剑夜降内宫之事假帝诰天书云篆务以欺世惑众其说妄诞不可究质寔无所能闲祷雨有小验而已每设大斋辄
费缗钱数万谓之千道会帝设幄其侧而灵素升高正坐问者皆再拜以请所言无殊异时杂嘲诙以资媟笑无复君臣礼其徒美衣玉食几二
万人遂用灵素言立道学自元士至志士凡十二品岁大比许襕幞就试 【按续通鉴及宋史纪事本末林灵素以政和六年召见其置诸殿
侍晨以挺待制修撰直阁之名系在四年于灵素无涉至六年闰月立道学自元士至志士凡十二品岁大比许襕幞就试乃系从灵素之言而
为之宋史本传以置诸殿侍晨系于立道学之下宝为讹误今据删正】 寻加灵素元妙先生张虚白通元冲妙先生并视中大夫 【据续通
鉴及宋史纪事本末增辑】 出入呵引至与诸王争道都人称曰道家两府本与道士王允诚共为怪神后忌其相轧毒之死宣和初都城暴水
遣灵素厌胜方率其徒步虚城上役天争举梃将击之走而免帝知众怨始不乐然灵素恣横不悛道遇皇太子弗敛避太子入诉帝怒以为太
虚大夫斥还故里命江端本通判温州几察之端本廉得其居处过制罪诏徙置楚州而灵素已死遗奏至犹以待从礼葬焉
△皇甫坦
皇甫坦蜀之夹江人善医术显仁太后苦目疾坦应募召见高宗问何以治身坦曰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为则天下治引至慈宁殿治太
后目疾立愈帝喜厚赐之无所受令持香祷青城山还复召问以长生久视之术坦曰先禁诸欲勿令放逸丹经万卷不如守一帝叹服书清静
二字以名其庵且绘其像禁中坦又善相人尝相李道中女必为天下毋后果为光宗后
△王克明
王克明字彦昭乐平人徙乌程县绍兴干道闲名医也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
其法而自治之病遂愈因以术行江淮苏湖针炙尤精诊脉有难疗者必沈思得其要然后子药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有以为非药之
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言无不验士大夫皆屈与游庐州守王安道风禁不语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置安道于上须臾而苏金使黑鹿谷
过姑苏病伤塞垂死克明治之明日愈及从徐度聘金黑鹿谷适为先排使待克明厚甚由是名闻北方后再从吕正己使金金接伴使忽被危
疾克明立起之却其谢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立辞之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
人之急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后迁至额内翰林医痊局绍熙五年卒 【按宋史本传称克明为绍兴干道闲名医考干道为李宗年号若
克明以绍兴五年卒安得有名干道闲耶又考张子葢救海州据宋史高宗本纪系绍兴三十二年事于时克明尚在其非卒于绍兴五年可知
兴字为熙字之讹今改】
△莎衣道人
莎衣道人姓何氏淮阳军朐山人避乱渡江尝举进士不中绍兴末来平江一日自外归倏若狂者衣白襕匄食于市夜止天庆观久之衣
益敝以莎缉之尝游妙严寺临池见影豁然大悟人无贵贱问休咎罔不奇中会有瘵者乞医命持一草去旬日而愈由是远近异之孝宗时遣
使召之不至帝尝默祝数事遣中官致贽不言所以道人俱对如旨赐号通神先生为筑庵观中赐衣数袭皆不受光宗即位召之又不至庆元
六年卒
△孙守荣
孙守荣临安富阳人生七岁病瞽遇异人教以风角鸟占之术守荣既悟异人授以铁笛遂去不复见守荣因号富春子吹笛市中人初不
识也宝庆闲游吴兴闻谯楼鼓角声惊曰旦夕且有变士人当有典郡者见王元春即贺之曰必君也越两月潘丙作乱元春以告变功果典郡
自是淮南帅李曾伯荐诸朝既至谒丞相史嵩之阍者以昼寝辞守荣曰丞相方钓鱼园池何得云尔阍者惊异入白一见颇喜之嵩之得李金
檄藏神中询其事守荣曰此李全诈假布囊二十万耳剥封果如其说士大夫咸询履厯守荣不尽答后为嵩之所忌诬以他罪贬死远郡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