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本章共 4.8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奸臣传
(臣)等谨案唐以前各史于权奸之臣统归列传通志因之自新唐书始分许敬宗诸人别为奸臣传凡蠹国窃权偾辕阶乱之迹并以
次胪叙厥后宋辽元史各有奸臣传使人晓然于奸慝之徒不独身罹祸谪败不旋踵即千秋万世不免斧钺之诛允足以儆官邪而垂炯戒揆
诸史裁厘然有当今并仍各史与逆臣叛臣各为类传至五代史金史无奸臣传其一二大憝已列入叛逆此从其阙焉
唐 【一】
○唐一
许敬宗
李义府
傅游艺
李林甫
陈希烈
许敬宗
李义府
傅游艺
李林甫
陈希烈
△许敬宗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父善心仕隋为给事中 【旧书作礼部侍郎】 敬宗幼善属文大业中举秀才调淮阳书佐俄直遏者台奏
通事舍人事善心为宇文化及所杀敬宗哀请得不死去依李密为记室武德初补涟州别驾太宗闻其名召署文学馆学士贞观中除著作郎
兼修国史喜谓所亲曰仕宦不为著作无以成门户俄改中书舍人文德皇后丧羣臣衰服率更令欧阳询貌丑敬宗见而大笑被劾贬洪州司
马累转给事中复修国史以劳封高阳县男检校黄门侍郎高宗在东宫迁太子右庶子高丽之役太子监国定州敬宗与高士廉典机要岑文
本卒帝驿召敬宗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驻跸山破贼命草诏马前以词藻见赏由是专掌诰令初太子承干废官属皆除名敬宗表言张元素
令狐德棻赵宏智裴宣机萧钧等并砥节励操有雅望今一槩被罪疑洗宥有所未至帝悟多所甄复高宗即位迁礼部尚书敬宗饕沓以女嫁
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初劾下除郑州刺史俄复官为弘文馆学士帝将立武昭仪大臣切谏敬宗与李义府阴揣帝旨赞成之王后废敬宗
皆削后家官爵废太子忠而立代王遂兼太子宾客顷拜侍中监修国史爵郡公进中书令敬宗以立后有助力欲倚后以固宠乃阴连后谋逐
韩瑗来齐褚遂良杀梁王长孙无忌上官仪威宠炽灼当时莫与亢改右相辞疾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年老不任趋步特诏与司空李绩
朝朔日听乘小马至内省初高祖太宗实录敬播所撰信而详及敬宗掌国史窜改不平专出已私始虞世基与善心同遭贼害封德彝常曰昔
吾见世基死世南匍匐请代善心死敬宗蹈舞求生世为口实敬宗衔愤至立德彝传盛诬以恶敬宗子娶尉迟敬德女孙 【旧书大唐新语
并作敬德字宝琳孙女】 而女嫁钱九陇子九陇本高祖隶奴也为虚立门阀功状至与刘文静等同传太宗赐长孙无忌威凤赋敬宗猥称赐
敬德蛮酋庞孝泰从讨高丽贼袭破之敬宗受其金乃称屡破贼其虚美隐恶类如此敬宗贪淫僭侈至造连楼置诸奴走马其上纵酒奏乐自
娱嬖其婢以为继室假姓虞子昂烝之敬宗怒黜虞奏斥昂岭外久乃表还咸亨初以特进致仕卒帝为举哀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陪
葬昭陵太常议谥博士袁思古曰敬宗弃子荒徼嫁女蛮落当谥曰缪其孙彦伯诉思古有嫌诏更议太常博士王福畤曰何曾忠而孝以日食
万钱谥丑缪况敬宗忠孝两弃饮食男女之累又过之乎执不改有诏尚书省杂议更谥曰恭彦伯昂子也颇有文敬宗末年文笔多彦伯为之
又纳婢谮奏流岭表遇赦还累官太子舍人
△李义府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其祖为射洪丞因家永泰贞观中李大亮巡察剑南表义府才对策中第补门下省典仪刘洎马周更荐之太宗召见
转监察御史诏侍晋王王为太子除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与司议郎来济俱以文显尝献承华箴末云佞谀有类邪巧多方其萌不绝其害必彰
义府方谄事太子而文若谠直者太子表之优诏赐帛高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司马诏未下
义府用许敬宗甥舍人王德俭计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武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武后巳立义府与敬宗德俭及御史大
夫崔义元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相推毂济其奸诛弃骨鲠大臣故后得肆志攘取威柄天子敛袵矣义府貌柔恭而阴贼褊忌忤意者皆
中伤之时号笑中刃又以柔而害物号曰李猫永徽六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按新书纪表皆作参知政事与本传异】 封广平
县男又兼太子右庶子爵为侯洛州女子淳于氏以奸系大理义府闻其美属寺丞毕正义出之纳以为妾大理卿段宝元以状闻诏给事中刘
仁轨等鞫治义府且穷逼正义缢狱中以绝始谋侍御史王义方极陈其恶帝阴德义府贷不问贬义方莱州司户未几进义府中书令检校御
史大夫加太子宾客更封河闲郡公诏造私第诸子虽褓负皆补清官初杜正伦为黄门侍郎义府纔典仪及是同辅政正伦恃先进不相下密
与中书侍郎李友益图去义府反为所诬帝两黜之正伦为横州刺史义府普州刺史流友益峰州明年召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母丧
免夺丧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更葬其先永康陵侧役三原牛车输土筑坟助役者凡七县高陵令不胜劳而死公卿争赗遗其羽仪导
从轜輴器服并穷极僭侈而会葬车骑祖奠供帐自濡桥属三原七十里不绝殷王出阁又兼府长史稍迁右相义府巳贵乃言系出赵郡与诸
李叙昭穆嗜进者往往尊为父兄行给事中李崇德引与同谱既谪普州亟削去义府衔之及复当国傅致其罪使自杀于狱初贞观中高士廉
等修氏族志天下允其议于是州藏副本以为长式时许敬宗以不载武后本望义府亦耻先世不见叙更奏删正委孔志约等定其书以仕唐
官至五品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进者悉入书限更号姓氏录奏悉收前志烧绝之既主选无品鉴才惟贿是利人多怨讪又母妻诸子卖
官市狱门如沸汤帝颇知其罪尝从容戒义府曰闻卿儿子女壻挠法多过失可少勖之义府勃然变色徐曰谁为陛下道此帝曰何用问我所
从得邪义府謷然不谢徐引去帝由是不悦会术者杜元纪为义府望气云所居第有狱气发积钱二千万可以厌胜义府信之裒索殊急居母
丧朔望给告辄微服与元纪出野凭高窥觇灾眚众疑其有异谋又遣子津召长孙延索钱七十万为授司津监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白其
赃诏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噪声李绩监按有状诏除名流巂州子津流振州洽洋及壻柳元贞并流延州朝野相贺干封元年大赦独流
人不许还义府愤恚死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内外乃安
△傅游艺
傅游艺卫州汲人载初初由合宫主簿再迁左补阙帅关中百姓九百余人诣阙上表请后改国号曰周赐皇帝姓武氏 【据通鉴增辑
】 后说擢给事中于是百官宗室百姓合释道六万余人俱上表如游艺所请后乃黜唐称周废唐宗庙自称皇帝赐游艺姓武氏阅三月进同
凤阁鸾台平章事即拜鸾台侍郎期年中厯衣青绿朱紫人号四时仕宦游艺尝梦登滋露殿既寤以语所亲为其所告下狱自杀初游艺采后
皆诬杀宗室复请发六道使后卒用其言而万国俊等出天下被其酷矣
△李林甫
李林甫小字哥奴长平肃王叔良曾孙初为千牛直长舅姜皎爱之开元初迁太子中允源干曜执政与皎为姻家而干曜子絜为林甫求
司门郎中干曜素薄之曰郎官应得才望哥奴岂郎中材耶授以谕德累擢国子司业宇文融为御史中丞引与同列稍厯刑吏二部侍郎时武
惠妃宠倾后宫子寿王盛王尤爱林甫因中人白妃愿护寿王为万岁计妃德之侍中裴光庭卒林甫觑代为相而帝因萧嵩言自用韩休林甫
闻便为休请 【按旧书作方草诏时力士漏言于裴光廷妻武氏武氏与林甫私乃令林甫白休休既相甚德林甫云云所载与此互异】 休
既相重德林甫而与嵩有隙乃荐林甫有宰相才妃阴助之既拜黄门侍郎寻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再进兵部尚书初帝之在藩也赵
丽妃生太子瑛皇甫德仪生鄂王瑶刘才人生光王琚及即位幸武惠妃丽妃等爱皆弛太子与瑶琚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驸马都尉杨洄尚
惠妃女咸宜公主常伺三子过失以告惠妃惠妃泣诉于帝曰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帝大怒欲皆废之张九龄曰陛下享国
长久子孙蕃昌天下方为庆幸今三子不闻大过柰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尽废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帝不
悦林甫初无所言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帝犹豫未决惠妃密使宫奴牛贵儿谓九龄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
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以其语入奏帝为之动容故讫九龄罢相太子得无动而林甫阿附惠妃日夜短九龄于帝帝浸疏之 【据通鉴增辑
】 始九龄繇文学进守正持重而林甫特以便佞得大任帝欲进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实封九龄要林甫固争林甫然许及进见九龄极论而林
甫抑嘿退又漏其言仙客明日仙客见帝泣且辞帝滋欲常之九龄持不可林甫为人言天子用人何不可者帝闻善林甫不专也由是益疏薄
九龄俄与裴耀卿俱罢政事专任林甫相仙客矣于是林甫进兼中书令帝卒用其言杀三子天下冤之大理卿徐峤妄言刑部断死岁纔五十
八乌鹊巢狱户几至刑措羣臣贺帝推功大臣封林甫晋国公仙客豳国公及帝将立太子林甫探帝意数称道寿王语秘不传而帝意自属忠
王寿王不得立太子既定林甫恨谋不行且畏祸乃阳善韦坚坚太子妃兄也使任要职将覆其家以摇东宫及构坚狱而太子绝妃自明林甫
计黜杜良娣之父有邻与壻柳绩不协绩浮险欲助林甫乃上有邻变事捕送诏狱赐死逮引裴敦复李邕等皆林甫素忌恶者株连杀之太子
亦出良娣为庶人未几嗾济阳别驾魏林使诬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欲拥兵佐太子帝不信然忠嗣犹斥去林甫数白太子宜知谋帝曰吾儿在
内安得与外人通此妄耳林甫数危太子未得志一日从容曰古者立储君必先贤德非有大勋力于宗社则莫若元子帝久之曰庆王往年猎
为豽伤面甚答曰破面不愈于破国乎帝颇惑之然太子自以谨孝闻内外无惎言故飞语不得入时帝春秋高听断稍怠厌绳检重接对大臣
及得林甫任之不疑林甫善养君欲自是帝深居燕适沈蛊袵席主德衰矣林甫每奏请必先饷遗左右审伺微旨故天子动静必得性阴密忍
诛杀面柔若可亲而崖穽深阻卒不可得也公卿不由其门必被罪附离者虽厮役且为引重同时相若九龄李适之皆遭逐至杨慎矜张瑄卢
幼临柳升等缘坐数百人并相继诛以王錤吉温罗希奭为爪牙数兴大狱衣冠累息适之子霅尝召宾客皆畏林甫无一人往者林甫有堂如
偃月号月堂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喜而出即其家碎矣时帝诏天下士有一艺者得诣阙就选林甫恐士对诏或斥巳即建言
士皆草茅未知禁忌徒以狂言乱圣听请悉委尚书省长官试问使御史中丞监总而无一中程者林甫因贺以为野无留才俄兼陇右河西节
度使改右相罢节度累加开府仪同三司实封户三百咸宁太守赵奉璋得林甫隐恶二十条将言之林甫讽御史捕系奉璋劾妖言抵死于时
有以材誉闻者林甫皆能得于天子抑远之故独专恩宠凡御府所贡远方珍鲜使者传赐相望尝诏百僚阅岁贡于尚书省既而举贡物悉赐
林甫辇致其家从幸华清宫给御马武士百人女乐二部嶭王别墅胜丽甲京师以赐林甫他邸第田园水硙皆便好上腴车马衣服侈靡尤好
声伎侍姬盈房自以结怨者众忧刺客窃发其出入广驺骑金吾为清道公卿辟易所居重关复壁一夕再徙家人亦莫知也或帝不朝羣司要
官悉走其门台省为空久之又兼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使俄兼单于副大都护以朔方副使李献忠反让还节度举安思顺以自代初杨国忠
登朝林甫薄其才不之忌之以贵妃故善之及是权益盛贵震天下始交恶若仇敌然国忠方兼剑南节度使而南蛮入寇林甫因建言遣之镇
欲离闲之国忠入辞帝曰处置且讫亟还指日待卿林甫闻之忧懑是时巳属疾会帝辛温汤诏以为轝从病益剧俄而国忠至自蜀谒林甫床
下垂涕托后事因不食卒诸子护柩还京赠太尉扬州大都督林甫居相位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阙杜
琎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邽令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使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
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贞观以来任蕃将者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皆以忠力奋然犹不为上将皆大臣总制之故上有余
权以制于下先天开元中大臣若嶭讷郭元振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等皆自节度使入相林甫疾儒臣以方略积边劳且大任欲
杜其本以久已权即说帝曰文吏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蕃将彼生长行阵天性然也帝然之因以安思顺代林甫领节度而擢安禄山高仙芝
哥舒翰等专为大将林甫利其不识文字无入相之资故禄山得专三道劲兵处十四年不徙卒称兵荡覆天下唐室遂微国忠素衔林甫及未
葬阴讽禄山使阿布思降将告林甫与阿布思约为父子同构逆谋事下有司其壻杨齐宣惧妄言林甫厌呪上国忠劾其奸帝怒诏悉夺官爵
斲棺剔取含珠金紫更以小槥用庶人礼葬之诸子■〈山上咢下〉屿岫等悉徙岭南黔中籍其家至德中两京平大赦唯禄山支党及林甫
杨国忠王錤子孙不原
△陈希烈
陈希烈者宋州人博学尤深黄老工文章开元中帝留思经义自褚无量元行冲卒而希烈与康子元冯朝隐常进讲禁中累迁中书舍人
十九年为集贤院学士进工部侍郎知院事帝有所譔述希烈必助成之选门下侍郎俄兼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李林甫颛朝以希烈柔易
且帝眷之厚乃引与甘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左丞相兼兵部尚书许国公又兼秘书省图书使宠与林甫侔林甫居位久甚阴诡虽足自
固亦希烈左右焉杨国忠执政素忌之即荐韦见素代相罢希烈为太子太师希烈失职颇怏怏及禄山盗京师遂与达奚珣等皆相贼后论罪
当斩肃宗以上皇素遇赐死于家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