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本章共 7.6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唐 【五十八】
○唐五十八
归崇敬【登融】
奚陟
张荐【读】
赵涓
李纾
郑云逵
徐岱
王仲舒
冯伉
卢景亮【王源中】辥苹【膺】
卫次公【洙】
辥戎放
胡证
崔弘礼
崔元亮
王质
殷侑【盈孙】
王彦威
庾敬休
归崇敬
奚陟
张荐
赵涓
李纾
郑云逵
徐岱
王仲舒
冯伉
卢景亮
辥苹
卫次公
辥戎
胡证
崔弘礼
崔玄亮
王质
殷侑
王彦威
庾敬休
△归崇敬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客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
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再迁起居郎赞善大夫史馆修撰兼集贤殿校理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厯同州长史润州别驾未几有
事桥陵建陵召还参仪典改主客员外郎复兼修撰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所建礼典如百
官朝朔望不宜服袴褶东都太庙不当置木主驳方士巨彭祖建言四季月郊祀天地议五人帝祭毋称臣春秋释奠祝版皇帝署行东面之礼
事皆施行大历初授仓部郎中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谋以单舸免曰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少选风息还授国子司业
兼集贤学士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小欲临国学行齿冑礼
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为太师氏司业为左师右师议格不行坐吏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
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充皇太子侍读又兼晋王元帅参谋封余姚郡公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表归上冢宠赐
缯帛儒生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 【按旧书作年八十】 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子登
归登
归融
归登
登字冲之事继母笃孝大历中举孝廉高第贞元初策贤良为右拾遗裴延龄得幸德宗欲遂以相右补阙熊执易疏论之以示登登动容
曰愿窜吾名雷霆之下君难独处同列有所谏止辄联署无所回讳转右补阙起居舍人凡十五年退然远权势终不以淹晚槩怀迁兵部员外
郎顺宗为皇太子登父子侍读及即位以东宫恩超拜给事中迁工部侍郎复为皇太子诸王侍读献龙楼箴以讽徙左散骑常侍宪宗问政所
先登知帝睿而果于断劝以纳谏后判国子祭酒事进工部尚书累封长洲县男卒年六十七赠太子少师谥曰宪子融
归融
融字章之元和中及进士第累迁左拾遗事文宗为翰林学士进至户部侍郎开成初拜御史中丞湖南观察使卢周仁以南方屡火取羡
钱亿万进京师融劾奏周仁陈小利假异端公违诏书徇私希恩请重责违所进代贫民租入诏不从置钱河阴院以虞水旱寻迁京兆尹李固
言为相恶之徙秘书监固言罢擢权知兵部侍郎岁间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徙东川还厯兵部尚书累封晋陵郡公会昌后儒臣少朝廷礼典
多本融议辞疾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大中七年卒赠尚书左仆射
△奚陟
奚陟字殷卿其先自谯亳西徙故为京兆人少笃志通羣书大历末擢进士文辞清丽科授宏文馆校书郎德宗立谏议大夫崔河图持节
使吐蕃表陟自副以亲老辞不拜杨炎联政召授左拾遗居亲丧毁瘠过礼朱泚反间道及车驾于兴元拜起居郎翰林学士不就职贼平改太
子司议郎厯金部吏部员外会左右丞缺转左司郎中贞元八年迁中书舍人于是江南淮西皆大水诏陟劳问循慰所至人人便安迁刑部侍
郎京兆尹李充有美政裴延龄恶之诬劾充比陆贽数遗金帛又干没京兆钱六十八万缗请付比部钩校时郎中崔元翰怨贽揣延龄指逮系
搒掠甚急陟持平具狱上且言京兆钱给县馆传余以度支符用度略尽充既免元翰不得意以恚死陟寻知吏部选事迁侍郎铨综平允卒年
五十五赠礼部尚书子敬元位左补阙
△张荐
张荐字孝举深州陆泽人祖鷟字文成早慧书无不览为儿时梦紫文大鸟五色成文止其庭大父曰吾闻五色赤文凤也紫文鸑鷟也若
壮殆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调露初登进士第骞味道见所对称天下无双授岐王府参军入以制举皆甲科再调长安尉迁鸿胪丞四参
选判策为铨府最员半千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证圣中天官侍郎刘奇以鷟为御史性褊躁不持士行姚崇尤薄之
开元初御史李全交劾鷟多口语讪短时政贬岭南刑部尚书李日知讼斥太重得内徙鷟属文下笔辄成浮艳少理致然大行一时武后时中
人马仙童陷默啜问文成在否答曰近自御史贬官曰国有此人不用无能为也 【吴缜纠谬云证圣元年至开元元年相去一十九年而鷟
仍为御史此巳可疑且鷟既于开元初以御史贬官矣何缘武后时马仙童有近自御史贬官之语此一节前后乖舛全不可考今按武后时贬
官开元初贬岭南自是二事史叙默啜问答于后取与新罗日本之文相次耳若以先后言之则鷟证圣元年为御史自御史贬官中间复跻朝
列至开元初又为李全交所劾坐贬岭南旧闻脱畧史失其厯官之详故新旧二书俱以梗概之辞言之而吴氏联缀上下以为事实因有十九
年为御史之疑且谓开元初以御史贬官与马仙童所称牵合为一事皆未免以辞害意今附正之】 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之终司门员
外郎荐敏锐有文辞初为颜真卿叹赏大历中李涵表荐才任史官母丧阕于邵以闻召充史馆修撰兼阳翟尉真卿为李希烈所拘遣兄子岘
及家仆奏事五辈皆留内客省荐上疏请以所逮捕希烈幼弟及妻祖母郭妻妹封寘境上赎真卿卢杞持之不报朱泚反诡姓名匿城中着史
遁先生传京师平擢左拾遗诏复用杞为刺史荐与陈京赵需等论杞奸恶不当用入对挺确德宗纳之贞元元年帝亲郊时更兵乱礼物残替
荐为太常博士参缀礼仪略如旧章四年关播送咸安公主入回纥荐为判官还迁工部员外郎十一年拜谏议大夫仍充史馆修撰裴延龄用
事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奏以荐领史职不宜兼谏议改秘书少监延龄排摈不巳会遣使蕃域屡充册命吊祭二十年至赤岭东殁于纥壁驿
顺宗即位讣至诏赠礼部尚书谥曰宪荐自拾遗至侍郎二十年皆兼史馆三使绝域皆兼宪职以该洽多能敏于占对被选初贞元时京师旱
帝避正殿减膳荐白限日以应古制及定昭德皇后庙乐迁献懿二祖定太仪号大臣祔庙鼓吹法莫不参裁诸儒谓博而详有文集三十卷及
所撰五服图宰辅略灵怪集江左寓居录并传于时子又新希复皆登进士第又新自有传
张读
张读
孙读字圣用 【旧书云希复子】 幼颖解大中时第进士郑熏辟署宣州幕府累迁礼部侍郎中和初为吏部选牒精允调者丐留二年
诏可榜其事曹门后兼宏文馆学士判院事卒
△赵涓
赵涓冀州人幼有文天宝时第进士补郾城尉稍厯台省河南副帅王缙奏充判官德宗初为衢州刺史永泰时禁中火近东宫代宗疑之
涓以监察御史为巡使迹火所来乃出宦人直舍者帝在东宫颇德之及治衢不为观察使韩滉所容奏免官帝以名问宰相曰是岂永泰时御
史乎对曰然即拜尚书左丞典吏部选从狩梁兴元元年卒赠户部尚书子博宣登进士第藻翰豪迈沈于酒傲忽少检陈许曲环辟署于府久
不能堪为所诬奏流康州时人冤之
△李纾
李纾字仲舒天宝末为校书郎大历初李季卿荐为左补阙累迁中书舍人德宗居奉天选为同州刺史帝次梁纾委城趋行在擢兵部侍
郎高邑伯反正兼知选事李怀光诛河东节度及诸军会河中诏往宣劳还奏合旨拜礼部侍郎建言享武成王庙不宜与文宣王等制从之纾
性乐易喜接后进其自奉颇华裕不龊龊崖检官虽贵而游纵自如奉诏为兴元纪功述及他郊庙乐章论譔甚多进吏部侍郎年六十二卒贞
元八年赠礼部尚书
△郑云逵
郑云逵荥阳人父昈为郾城尉州刺史移职民之暴謷者遮道留昈诛杀六七人采访使奇之言状擢北海尉安禄山反县民孙俊殴市人
以应昈率众击杀之改登州司马李光弼表为武宁府判官迁沂州刺史谕降贼李浩五千人终滁州刺史云逵为人诞谲敢言大历初举进士
去客燕朔以画干朱泚泚表为掌书记妻以滔女泚将朝使云逵先入奏同府蔡廷玉谮于泚奏贬为平州参军 【旧书作莫州】 滔代泚将
复为判官廷玉与朱体微谮滔于泚云逵漏其语以怒滔故滔论廷玉等得罪死滔助田悦云逵谏不从遂弃室归长安擢谏议大夫帝在梁云
逵依李晟晟表以礼部侍郎为军司马时时咨逮戎略元和元年拜右金吾卫大将军改京兆尹五年卒弟方逵悖悍结徒剽劫父欲杀之不克
云逵自劾不能教恐赤臣家诏锢死黔州
△徐岱
徐岱 【旧书在儒学传】 字处仁苏州嘉兴人世农家子于学无所不通辨论明锐座人常屈大历中刘晏表为校书郎观察使李栖筠
署岱所居为复礼乡荐为偃师尉礼仪使蒋镇荐为太常博士专掌礼事从德宗幸奉天以膳部员外郎兼博士贞元初为太子诸王侍读迁给
事中兼史馆修撰帝以诞日岁诏佛老者大论麟德殿并召岱及赵需许孟容韦渠牟讲说始三家若矛楯然卒而同归于善帝大悦赉予有差
两宫恩遇无比性笃慎未尝泄禁中语亦不谈人短宗族遗孤皆为婚嫁惟吝啬持家管钥为世所讥云卒年五十上赙以帛绢皇太子遗绢百
匹赠礼部尚书
△王仲舒
王仲舒 【旧书在文苑传】 字弘中并州祁人少孤贫事母孝嗜学工文不就乡举所友皆知名士与梁肃杨凭友善贞元十年贤良方
正高第拜左拾遗德宗欲相裴延龄与阳城交章言不可元和五年自职方郎中知制诰仲舒文思温雅制诰出人皆传写杨凭得罪斥去无敢
过其家仲舒屡存问将直凭冤贬峡州刺史除母丧为婺州刺史先是州疫旱人徙死几空居五年里闾增完加金紫徙苏州堤松江为路变屋
瓦绝火灾赋调与民期不扰自办穆宗立思其文宜为诰召为中书舍人既至视同列率新进少年居不乐曰岂可复治笔研于其间哉吾久弃
外周知俗病利得治之不自愧宰相闻除江西观察使江西榷酒利多他州十之八民私酿岁抵死不绝仲舒罢酤钱九十万吏坐失官息钱五
十万悉产不能偿仲舒焚簿书脱械不问水旱民赋不入出钱二千万代之有为佛老法兴祠屋者皆驱出境长庆三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左散
骑常侍谥曰成仲舒尚义概所居急民废置自为科条始若烦密久皆称其便
△冯伉
冯伉 【旧书在儒学传】 本魏州元城人父玠家京兆大历初登五经秀才科建中四年登博学三史科三迁膳部员外郎充睦王等侍
读李抱真卒伉持节临吊归之帛不受德宗以此擢为醴泉令县百姓多猾着谕蒙书十四篇劝之务农进学而教以忠孝每乡给一卷居七年
韦渠牟荐为给事中皇太子诸王侍读对殿中赐金紫进兵部侍郎出为同州刺史以散骑常侍召领国子祭酒者再元和四年卒年六十六赠
礼部尚书着三传异同三卷子药擢进士第又第制科仕尚书郎
△卢景亮
卢景亮字长晦幽州范阳人少孤学无不览第进士宏辞授秘书郎张延赏节度荆南表为枝江尉掌书记入迁右补阙景亮志义崒然多
激发与穆质同在谏争地书数上鲠毅无所回帝怒贬为郎州司马质亦斥去废抑二十年至宪宗时由和州别驾召还再迁中书舍人景亮善
属文根于忠仁有经国志尝谓人君足食足兵而又得士天下可为也乃起轩顼以来至唐剟治道之要著书上下篇号三足记又作答问言挽
运大较及陈西戎利害元和初卒赠礼部侍郎宪宗时以直谏知名者又有王源中
王源中
王源中
王源中字正蒙擢进士宏辞累迁左补阙是时中官领禁兵数乱法捕台府吏属系军中源中上言台宪者纪纲地府县责成之所设吏有
罪宜归有司无令北军乱南衙麾下重于仗内帝纳之累转户部郎中侍郎擢翰林学士进承旨学士以疾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入拜刑部郎
中未几领天平节度使开成三年卒赠尚书右仆射
△辥苹
辥苹河中宝鼎人父顺为奉天尉与杨国忠有旧及用事将引之辄谢绝苹以吏最拜长安令厯虢州刺史宪宗时奏最擢湖南观察使徙
浙东以治行迁浙西加御史大夫累封河东郡公所居守法度务在安人居三镇声乐不闻于家所得禄即分散亲属故人而无余藏除左散骑
常侍年七十致仕卒赠工部尚书谥曰宣
辥膺
辥膺
子膺太和初为右补阙内供奉其弟齐左佐兴元李绛幕府绛遇害齐死于难膺闻不及请驰赴之哀甚闻者垂泣后厯工部员外郎
△卫次公
卫次公字从周河中河东人举进士第调渭南尉严震在兴元辟佐其府累迁殿中侍御史贞元中擢左补阙翰林学士德宗崩与郑絪皆
召至金銮殿时皇太子久疾禁中或传更议所立众失色次公曰太子虽久疾冢嫡也内外系心久矣必不得巳宜立广陵王絪随赞之议乃定
顺宗立王叔文等用事次公与絪多所持正知礼部贡举斥华取实不为权力侵挠由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改兵部侍郎絪以宰相罢坐与善
下除太子宾客久乃为陕虢州观察使蠲横租钱岁三百万复入为兵部侍郎进尚书左丞时方讨蔡数建请罢兵帝将相之制稾具而蔡捷书
至乃追止以检校工部尚书为淮南节度使久之召还道病卒年六十六赠太子少傅谥曰敬次公本善琴未显时京兆尹李齐运使子请授之
次公拒绝因终身不复鼓
卫洙
卫洙
子洙举进士尚临真公主检校秘书少监驸马都尉文宗曰洙起名家以文进宜谏官宠之乃为左拾遗厯义成节度使咸通中卒
△辥戎
辥戎字符夫河中宝鼎人客毗陵阳羡山年四十余不仕江西观察使李衡辟署幕府三返乃应故宰相齐映代衡奏留之府罢复归阳羡
福建观察使柳冕辟佐其府先是马总佐郑滑府监军宦人诬劾之贬泉州别驾冕欲除总以附幸家即使戎摄刺史按置其罪戎不肯从还白
其状冕怒囚之它馆环兵胁辱之累月戎终不为屈淮南节度使杜佑闻之书责冕会冕亦病死得解自放江湖间复为藩府交奏稍迁河南令
吐突承璀讨镇州所过吏治道前驱惟戎境内按故无所治迓留府卒犯令缚置狱留守怒遣将略出之不与累迁浙东观察使所部州触酒禁
者罪当死橘未贡先鬻者死戎弛其禁卒年七十五赠左散骑常侍
辥放
辥放
弟放端厚寡言第进士累擢兵部郎中穆宗为太子拜侍读及即位参赞机命进工部侍郎集贤学士改刑部侍郎终江西观察使谥曰简
△胡证
胡证字启中河东人举进士第浑瑊美其才又以乡府奏寘幕下繇殿中侍御史为韶州刺史以母老辞为太子舍人更从襄阳于頔署掌
书记入为户部郎中田弘正以魏博内属请自副诏兼御史中丞为副使入迁谏议大夫元和九年拜振武军节度使居四年召仕金吾大将军
又充京西京北巡边使太和公主降回鹘以检校工部尚书为和亲使旧制行人有私觌礼县官不能具召富人子纳赀于使而命之官证请俭
受省费以绝其滥还拜工部侍郎改京兆尹左散骑常侍宝历初以户部尚书判度支固辞拜岭南节度使卒年七十一赠尚书右仆射 【按
旧书赠左仆射】 广有舶贝奇宝证厚殖财号京师高訾素与贾餗善李训败卫军利其财声言餗匿其家争入剽劫执其子溵内左军至斩以
徇
△崔弘礼
崔弘礼字从周系出博陵北齐左仆射怀远六世孙 【旧书作怀远七世孙按世系表博陵第二房昂字怀远北齐礼部尚书生液液生
洽洽生治治生预预生育育生孚孚生弘礼自昂至宏礼凡七世旧书是也又按崔昂在北齐为右仆射坐事除名后终礼部尚书新书以为左
仆射亦误】 磊磊有大志通兵略及进士第平判异等灵武林栾表为判官以亲老不应更署东都留守吕元膺参谋时天子讨蔡李师道谋袭
洛胁沮朝廷以释蔡危弘礼为箝揣贼情部分设张东都卒无患迁留守判官擢忻汾二州刺史田弘正请朝表弘礼徙卫州兼魏博节度副使
伐李师道弘正多所咨逮又表为相州刺史长庆初张弘靖镇幽州诏弘礼往副未及行军乱改绛州刺史李■〈宀介〉反于汴诏徙河南尹
迁河阳节度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徙华州刺史改天平节度使李同捷叛与李听合师讨之击贼禺城破之时徐泗节度使王
智兴檄兖海郓曹淄青当徐道者出车五千乘转覆馈军弘礼度道远乃自兖开盲山故渠自黄队抵青邱师人大济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徙东
都留守召还以病自乞改刑部尚书复为留守卒年六十五赠司空
△崔玄亮
崔玄亮字晦叔磁州昭义人贞元初擢进士第累署诸镇幕府父丧客高邮卧苫终制地下湿因得痹病不乐进取元和初召为监察御史
累转驾部员外郎稍迁密歙二州刺史歙人马牛生驹犊官籍蹄噭吏得为奸玄亮焚其籍厯湖曹二州太和四年繇太常少卿改谏议大夫拜
右散骑常侍每迁官辄让形于色郑注构宋申锡捕逮仓卒内外震骇玄亮率谏官叩延英苦诤反复数百言文宗未谕玄亮置笏在陛曰孟轲
有言众人皆曰杀之未可也卿大夫皆曰杀之未可也天下皆曰杀之然后察之乃真于法今杀一凡庶当稽典律况欲诛宰相乎臣为陛下惜
天下法不为申锡言也俯伏流涕帝感悟繇此名重朝廷顷之移疾归东都召为虢州刺史卒年六十六赠礼部尚书
△王质
王质字华卿五世祖通为隋大儒质少孤客寿春力耕养母讲学不勌诸生从者甚众举进士中甲科繇秘书省正字累佐帅府五迁侍御
史繇山南西道节度副使再转谏议大夫宋申锡之得罪质与谏官伏阁文宗开延英召见泣涕陈谏帝稍寤申锡得不死为宦竖所恶出虢州
刺史李德裕素器之擢给事中河南尹徙宣歙观察使卒年六十八赠左散骑常侍谥曰定
△殷侑
殷侑陈州人幼志学不治赀产长通经术贞元末及五经第长于礼擢太常博士元和八年回鹘请和亲朝廷以费剧欲纾期诏侑副宗正
少卿李孝诚使回鹘 【按旧书李孝诚奉使回鹘以侑为副新书诏侑下脱副字】 可汗骄甚盛陈甲兵欲臣使者侑不为屈还迁虞部员外
郎王承宗叛遣侑招谕承宗听命进谏议大夫侑论朝廷治乱得失前后凡八十四通以语切出为桂管观察使宝历元年徙江西所至以洁廉
称入为卫尉卿文宗即位李同捷叛而王廷凑阴为唇齿兵久不解诏五品以上官议尚书省帝锐欲讨贼侑请舍廷凑而专事同捷帝不纳然
内嘉尚同捷平以侑尝为沧州行军司马遂拜义昌军节度使时痍荒之余侑单身之官安足麤淡与下共劳苦以仁惠为治岁中流户襁属而
还遂为营田丐耕牛三万诏度支赐帛四万匹佐其市初州兵三万仰禀度支侑始至一岁自以赋入赡其半二岁则周用乃奏罢度支所赐户
口滋饶以劳加检校吏部尚书六年徙天平节度裁制经费岁以钱十五万缗粟五万石归有司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温造劾侑违制
擅赋敛民为无名之献诏以庾承宣代还帝终嘉侑进刑部尚书复用为天平节度开成元年再召为刑部尚书时李训郑注巳诛帝问侑治安
术侑言朝廷宜任耆德毋轻用新进帝善之赐彩三百匹初盐铁度支使属官悉得以罪人系在所狱或私置牢院而州县不闻知岁千百数不
时决侑奏许州县纠列所系申本道观察使并具狱上闻许之泾原节度使朱叔夜坐侵牟赃家畜兵器罢为左武卫大将军侑薄其罪天子由
是疏之赐叔夜死出侑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坐减兵不先论启左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俄领忠武军节度卒年七十二赠司空孙盈孙
殷盈孙
殷盈孙
盈孙广明初为成都诸曹参军僖宗至蜀闻有礼学擢太常博士光启三年帝将还京而七庙焚残告享无所盈孙创定其礼龙纪元年昭
宗郊祠两中尉及枢密皆以宰相服侍盈孙言先世典令无内官朝服侍祠必欲之当随所摄资品虽无援据犹免僭逼诏可时丧乱后制度雕
紊追补容典皆盈孙折衷焉终大理卿赠吏部尚书
△王彦威
王彦威其先出太原少孤家无赀自力于学淹识古今典礼举明经甲科未得调求为太常散吏卿知其经生补检讨官彦威采隋以来讫
唐凡礼沿革皆条次汇分号元和新礼上之有诏拜博士宪宗以正月崩有司议葬用十二月下宿彦威言天子之葬七月愆期非礼有诏更用
五月淮南李夷简上言大行皇帝功高宜称祖穆宗下其议彦威言宜称宗制可累擢司封郎中弘文馆学士谏议大夫李师道既平其十二州
赋法未均诏彦威为勘定两税使差量纤悉人不为烦还兼史馆修撰下迁河南少尹俄改司农卿李宗闵执政雅善之进拜平卢节度使开成
初召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彦威亦善吏事但经总财用出入米盐非所长也始神策军多以禀缣于度支取直吏私增贾厚给之经用益耗开成
初有诏禁止时宦者仇士良鱼弘志方用事彦威乃奏复与直悦媚士良等又劾王播贡羡赢以冀速进会边兵诉所赐不时缣皆敝恶贬卫尉
卿俄检校礼部尚书为忠武节度使毁山房三千余所盗无所容徙节宣武封北海县子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靖
△庾敬休
庾敬休 【旧书在忠义传】 字顺之邓州新野人祖光烈与弟光先不受禄山伪官遁去光烈终大理少卿光先吏部侍郎父何 【旧
书作河】 当朱泚反又与季弟倬逃山谷何终兵部郎中敬休举进士又中宏辞辟宣州幕府入拜右补阙起居舍人建言天子视朝宰相羣臣
以次对言可传后者承旨宰相示左右起居则载录季送史官如故事诏可既而执政以几密不可露罢之文宗将立鲁王为太子慎选师傅以
户部侍郎 【旧书作工部】 兼鲁王傅初剑南西川山南西道岁征茶及除陌钱户部自遣巡院主之募贾人入钱京师太和元年崔元略奏
责本道主当岁上度支四万缗久之逗留多不至敬休始请置院秭归收度支钱乃无逋没又奏两川米价腾踊百姓请粜本道阙官职田禄米
以救贫民从之再为尚书左丞太和九年三月卒于家赠吏部尚书敬休姿容温雅襟抱夷旷不饮酒茹荤不迩声色着谕菩录七卷弟简休亦
至工部侍郎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