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本章共 5.7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宋 【一百一】
○宋一百一
赵方
贾涉
扈再兴
孟宗政
张威
赵方
贾涉
扈再兴
孟宗政
张威
△赵方
赵方字彦直衡山人父棠少从胡宏学慷慨有大志尝见张浚于督府浚雅敬其才欲以右选官之棠不为屈累以策言兵事浚奇之命子
栻与棠交方遂从栻学淳熙八年举进士调蒲圻尉疑狱多所委决授大寍监教授俗陋甚方择可教者亲训诱之人皆感励自是始有进士知
青阳县告其守史弥远曰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刑罚无差是刑罚中教化人以为名言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京湖帅李大性辟知随
州南北和议成诸郡寖弛备方独招兵择将拔土豪孟宗政等补以官提举京西常平兼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时刘光祖以耆德为帅方事以师
礼自言吾性太刚每见刘公使人更和缓尝请光祖书勤谨和缓四字揭坐隅以为戒以兵部员外郎召寻加直秘阁改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
州升直焕章阁兼权江陵府增修三海八匮以壮形势进秘阁修撰知江陵府主管湖北安抚司使兼权荆湖置司时金偪于兵计其必南徙日
夜为备荆门有东西两人险要方筑堡其上增戍兵以遏其冲进右文殿修撰金樊快明谋归宋追兵至襄阳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
杀千余人金人遁去权工部侍郎宝谟阁待制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谍知金人决意来攻乃下防夏之令金相高琪及其枢密乌库嘿庆寿
侵陈光化随枣阳信阳均州方夜半呼其子范葵曰朝廷和战之说未定观此益乱人意吾策决矣惟有提兵临边决战以报国耳遂抗疏主战
亲往襄阳金人围枣阳急方遣宗政再兴等援枣阳仍增戍光化信阳均州以联声势己而枣阳守赵观败金人于城外再兴宗政至与观夹击
又败之枣阳围解方申饬诸将当遏于境上不可使入而后拒时麦正熟方遣兵护民刈之令清野以俟再疏力陈不可和者七战议遂定金将
完颜萨布入境兵号十万方部分诸将金人攻枣阳者宗政败之于尚家川攻随州者刘世兴败之于磨子平相持踰年方调世兴移师与许国
再兴援枣阳张兴李雄韬援随州随州围解再兴等转战入枣阳时宗政守城伏兵城东金人遇伏败走未几再至再兴又败之自是无日不战
金人三面来攻宗政出东门再兴出南门世兴出北门大合战败之金人朝进莫退力不能捍诸将表里合谋国自南山进张威自瀼河进世兴
李琪出城与国会再兴出城与威会掎角追击金人遂溃光化守潘景伯亦设伏败金人于赵家桥孟宗德又破之于随州鸭儿山擒萨布妻弟
王绰哈金人遂诛萨布方以功迁龙图阁待制封长沙县男赐食邑金人复大举命额尔克围枣阳堑其外绕以土城方计其空国而来若捣其
虚枣阳围自解乃命国东向唐州再兴西向邓州又命子范监军葵后殿时宗政在城中日夜鏖战焚其攻具金人不敢近城西师由光化境出
砦于三尖山拔顺阳县金人率众仰攻大败再兴与国两道并进掠唐邓境焚其城栅粮储枣阳城坚金顿兵八十余日方知其气己竭乃召国
再兴还并东师隶于再兴克期合战再兴败金人于瀼河又败之城南宗政自城中出夹击杀其众三万金人大溃额尔克单骑遁获其赀粮器
甲不可胜计进方焕章阁直学士奏乞均官民军兵廪给自备马者倍之又奏使民兵夏归以省月绐秋复诣屯守御从之方料金人数不得志
于枣阳必将同时并攻诸城当先发以制之命国宗政出师向唐再兴向邓戒之曰毋深入毋攻城第溃其保甲毁其城砦空其赀粮而己宗政
进破湖阳县擒其千户赵兴尔国遣部将耶律均与金人战于北阳戮其将李提控再兴破高头城大败金兵遂薄邓州唐州兵来援迎败之降
者踵至己而金兵至樊城 方命再兴阵以待之方视其师金人三日不动遂遁金将驸马阿哈侵淮西枢密完颜硕啰屯唐州为后继方先攻
唐伐其谋及使再兴发枣阳兵击其西国发桐柏兵击其东再兴败金人于唐城斩硕啰围其城五匝垂下会蕲黄继陷诏趣方遣救方亟命国
保鄂再兴援淮西国还鄂州保江再兴军至蕲之灵山伺金人归而击之土豪祝文蔚横突入阵金人大败国遣张宝将兵来会李全等兵亦至
金人遂溃再兴追逐六十里擒其监军哈达进方显谟阁直学士大中大夫权刑部尚书俄得疾进徽猷阁学士京湖制置大使归还力疾犒师
第其功上之病革曰未死一日当立一日纪纲引再兴卧内勉以协心报国贻书宰相论疆场大计寻卒是夕有大星陨于襄阳以端明殿学士
正议大夫致仕赠银青光禄大夫累赠太师谥忠肃方起自儒生帅边十年以战为守合官民兵为一体通制总司为一家持军严每令诸将饮
酒勿醉当使日日可战淮蜀沿边屡遭兵祸而京西一境独全尝问相业于刘清之清之以留意人才对故知名士如陈晐游九功辈皆拔为大
吏诸名将多在其麾下若扈再兴孟宗政皆起自土豪推诚擢任致其死力藩屏一方使朝廷无北顾之忧故其没也人皆惜之子董薿范葵范
葵有传
△贾涉
贾涉字济川天台人幼好读古书慷慨有大志以父任高邮尉改万安丞宝应择令堂差涉至邑请城之役兴以忧去金人侵光州起涉竟
前役通判真州改大理司直知盱眙军淮人季先沈铎说楚州守应纯之以招山东人纯之令铎遣周用和说杨友刘全李全等以其众至先招
石珪葛平杨德广通号忠义军珪等反毙铎于涟水纯之罢通判梁丙行守事欲省其粮使自溃珪德广等以涟水诸军渡淮屯南渡门焚掠几
尽谓朝廷欲和金置我军何地丙遣李全季先拒之不止事甚危涉时在宝应上书曰降附踵至而金乃请和此正用高澄间侯景遗策恐山东
之祸必移于两淮况金人所乏惟财与粮若举数年岁币还之是以肉啖馁虎啖尽将反噬至若忠义之人源源而来不立定额自为一军处之
北岸则安能以有限之财应无穷之须饥则噬人饱则用命其势然也授淮西提点刑狱兼楚州节制本路京东忠义人兵涉亟遣傅翼谕珪等
逆顺祸福自以轻车抵山阳德广等郊迎伏地请死誓以自新金太子及布萨万忠卢国瑞等数十万大入且以计诱珪等涉虑珪等为金用亟
遣陈孝忠向滁州珪与夏全时青向濠州先平德广趋滁濠李全李福要其归路以傅翼监军数日孝忠捷至珪屡破金人遂与先及李全趋安
丰时金人环百余砦攻具甫毕珪等解其围李全挟布萨万忠以归见李全传金人不窥淮东者六七年南渡门之变平德广等实预涉既受降
置弗问平等尚怀异志涉密使先以计杀之而先之势亦孤忠义诸军在涟水山阳者既众涉虑其思乱因滁濠之役分珪孝忠夏全为两屯李
全军为五砦又用陕西义勇法涅其手合诸军汰者三万有奇涅者不满六万人正军常屯七万余使主胜客朝廷岁省费十三四涉又遣李全
以万人取海州复取密潍王琳以寍海州归遂收登莱二州青州守张林以滨棣淄州降又取济沂等州自是恩博景德至邢洺十余州相继请
降涉传檄中原以地来归及反戈自效者朝廷裂地封爵无所吝仍厉诸将图未下州郡擢太府少卿制置副使兼京东河北节制金十余万众
侵黄州淮西帅赵善湘请援于朝涉遣李全等赴之翟朝宗等为后继丞相史弥远拟升全留后涉曰始全贫窭无聊能轻财与众同甘苦故下
乐为之用逮为主帅所为反是积怨既多众皆不平近弃西城免死为幸若无故升迁以骄其志非全之福亦岂国家之福曷若待事定与诸将
同升可也金人破黄陷蕲安庆甚危全驰至遂定全至久长镇与京湖制置使赵方二子范葵遇掎角连战俱胜遣彭义斌等追至下湾渡尽掩
金人于淮迁权吏部侍郎金人再侵淮西先是蕲州受围余晖往援乃鼓众宵遁涉斩晖以徇诸将畏惧无不用命淮西之势大振初翟朝宗得
玉玺献诸朝至是赵珙还又得玉印文与玺同而加大 【按周密癸辛杂识载贾涉遣都统司计议官赵珙往河北蒙古军前议事得皇帝恭
膺天命之宝玉玺以归及翟朝宗所得宝检并缴进于朝与本传所载朝宗得者为玉玺珙受命之宝后诸圣嗣服皆自为一宝以皇帝恭膺天
命之宝为文京城破自定命宝外悉为金营所得而大宋受命之宝邵泽民侍郎取而藏之张邦昌遣使奉迎高宗于山东因以为献定命者宣
和内禅藏龙德宫金人不知故不取】 朝廷喜璧之归行庆赏涉遗书弥远谓天意隐而难明人事切而易见当思今日人事尚未有可答天意
者昔之患不过金今之患又有山东忠义与北边宜亟图之弥远不怿李全卒以玺赏为节度使涉又言盗贼血气正盛官职过分将有后忧弥
远不以为然涉曰朝廷但知官爵可以得其心寍知骄则将至于不可劝耶 【按宋史李全传全忌季先谮于涉诱杀之先党迎石珪为统帅
全因请讨珪其后珪降蒙古涟水军遂并属于全是涉之处全皆为失策涉知庆赏过分足长其骄心不知全之骄涉有以成之也】 涉时己疾
力辞事任直金人大入强起视事金将时全赫林富珠哩达格率细军及众军三道渡淮涉以赫林善战乃命张惠当之惠金骁将所谓赛张飞
者既归宋金人杀其妻所部花帽军有纪律他军不及也惠率诸军出战自辰至酉金人大败达格溺死陷失大半细军丧者几二千涉既病乃
以所获京河版籍及金银牌铜印之属上于朝卒超赠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涉父伟尝守开江贻书丞相赵雄极论武兴守吴挺之横他日陛
对又乞裁抑郭棣郭杲兵权孝宗嘉纳后反为所挤以殁涉弱冠直父冤不避寒暑泣愬十年至伏书阙下子似道有传
△扈再兴
扈再兴字叔起淮人也有膂力善机变每战被发肉袒徒跣挥双刃奋呼入阵人马辟易金人侵襄阳枣阳京西制置使赵方檄再兴等御
之金人来自团山势如风雨再兴同孟宗政陈祥分三阵设伏以待既至再兴中出一陈佯却金人逐之宗政与祥合左右两翼掩击之金人三
面受敌大败血肉枕藉山谷间授神劲统制金人又侵枣阳再兴率师赴援金人闻风夜溃既而益兵数万复围城相持九十日再兴夜以铁蒺
藜密布地黎明佯遁金人驰中蒺藜者十踣七八遂却走追至十五里冈己而金兵攻城东隅薄南门北角再兴与宗政刘世兴各当一面战数
十合大败金兵金帅完颜额尔克拥步骑数万傅城再兴与宗政纵之涉濠半渡击之又令守坝者佯走金人争坝急击之多堕水中金人剙对
楼鹅车革洞决濠水运土石填城下再兴募死士着铁面具披毡列阵以待之金人计无所施而去弃旗甲辎重满野大战于范家庄金人败追
之至泊湖禽其巡检杭实礼酒都监纳喇福昌降其壮丁获牛马甚众自是与宗政世兴无日不战再兴又破顺昌县夺甲马三千破浙川镇杀
金人三百追至马磴砦焚其城栅又败其护驾骑军于瀼河入邓州破高头败其步军五千骑军五百焚其积聚遂营于高头进攻唐州至三家
河金骑军二千步军七千出城迎战又败之死者十七八追及城下金将从义者收残骑三百奔城再兴据门拒战斩从义遂围唐州分兵焚荡
州境截其归路砦于久长严阵以待之搜剿残兵获其副统军广威将军纳达塔寻以病卒子世达亦以名将称官至都统制
△孟宗政
孟宗政字德夫绛州人父林从岳飞至随州因家焉宗政自幼豪伟有胆略常出没疆场间开禧二年金将完颜董侵襄郢宗政率义士据
险邀击夺其辎重宣抚使吴猎奇之补承节郎枣阳令京西路分赵方吴柔胜皆荐其才转秉义郎京西钤辖驻札襄阳嘉定十年金人侵襄阳
枣阳方檄宗政节制神劲报捷忠义三军宗政与统制扈再兴陈祥分为三军设伏三所蹀血以战金兵败走寻报枣阳围急宗政午发岘首迟
明抵枣阳驰突如神金人大骇宵遁方时移帅京西闻捷大喜差权枣阳军初眂事一爱仆犯新令立斩之军民股栗于是筑堤积水修治城堞
简阅军士十一年金帅完颜萨布拥步骑围城宗政与再兴合兵角敌厯三月大小七十余战宗政身先士卒金人战辄败忿甚周城开濠四面
控兵列濠外飞锋镝以绹铃自警铃响则犬吠宗政厚募壮士乘间突击金人不能支盛兵薄城宗政随方力拒随守许国援师至白水鼓声相
闻宗政率诸将出战金人奔溃转武德郎十二年金帅完颜额尔克布拥步骑傅城宗政囊糠盛沙以覆楼棚列瓮潴水以堤火募炮手击之一
炮辄杀数人金人选精骑二千号弩子手拥云梯天桥先登又募凿银矿石工昼夜埳城运茅苇直抵圜楼下欲焚楼宗政先毁楼掘深坑防地
道剙战棚防城陨穿穽才透即施毒烟烈火鼓鞴以熏之金人窒以湿毡析路以刳土城頺楼陷宗政撤楼益薪架火山以绝其路列勇士以长
枪劲弩备其冲距楼陷所数丈筑偃月城袤百余尺翼傅正城深坑倍仞躬督役五日成金人摘强兵披厚铠毡衫铁面而前又湿毡濡革蒙火
山覆以冰雪拥云梯径抵西北圜楼登城城中军以长戈舂其喉杀之敢勇军自下夹击金兵兵坠死燎焰自昕至夕死伤踵接梯桥尽毁金人
俄乘顺风渡濠飞脂革烧战棚宗政激将士血战凡十五阵金兵死者千余弩子手十七八射其都统殪天水风金人愈忿炮愈急会王大任领
锐卒一千冒重围转鬬入城内外合战士气大振贾勇入金营自晡至三更金人横尸徧地夺其铜印十有六额尔克弃帐走获辎重牛马万计
捷至朝廷方录前战守功升武功大夫兼阁门宣赞舍人重赐金带制置司以湖阳县金兵迫境檄宗政图之宗政一鼓而拔燔烧积聚夷荡营
砦俘掠以归金人自是不窥襄汉枣阳许国移金陵宗政代为荆鄂都统制仍知枣阳宗政以迫濠而阵乃于西北濠外潴水为泞以限骑中原
遗民来归者以万数宗政发廪赡之为给田剙屋与居籍其勇壮号忠顺军俾出没唐邓间威振境外俄病疽卒转右武大夫团练使防御使宗
政于有功者怨必赏有罪者亲必罚好贤乐善出于天性未尝学兵法而暗与之合死之日边城为罢市恸哭子珙有传
△张威
张威字德远成州人策选锋军骑兵也隆庆府后军效用威贫甚卖药自给或言其才勇乃令戍边开禧用兵威与金人战辄捷累功补本
军将领吴曦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天水县当金人西入路乃升县为
军命威为守屡立奇功擢充利州副都统制调荆鄂都统制襄阳府驻札改沔州都统制嘉定十二年金人分道入蜀侵狄池堡又侵白环堡威
部将石宣董照连却之既而金人侵成州威自西和退保仙人原时兴元都统制吴政战死黄牛堡李贵代政亟走武休金人己破武休遂陷兴
元又陷大安军先是利州路安抚使丁焴闻金人深入亟遣书招威东入救蜀又檄忠义总管李好古北上捍御好古出鱼关与统领张彪遇以
彪弃述竹关故斩之彪威弟也威闻彪死按兵不进焴闻之谓僚佐曰吴政身死李贵复以兵败金人所惮惟威今好古擅杀其弟失威心柰何
且金人在东非威地分今可无好古不可无威遂因好古入见数其擅杀彪罪斩之遣书速威进救蜀且使进士田遂往说之威感激夜半调发
鼓行而前破金人于金斗镇金人虽败未退威顿兵不动潜遣石宣等袭于大安军大破之金人之来也择两齿马及精兵凡三千人至是歼焉
俘其将巴图鲁大将包长寿闻之宵遁兴元叛兵张福莫简作乱以红帕蒙首号红巾队焚利州杀总领杨九鼎破阆果入遂寍游骑在潼汉界
将窥成都制置司谓贼势欲西非威不可御乃遣威提精兵六千人自剑绵至广汉盛夏暑剧休士三日俄安丙檄威东进时贼自遂寍入普州
茗山威进兵重围绝其粮道未几擒福等十七人戮之简自杀贼遂平西夏来约夹攻金人丙许之遣王仕信会夏人于巩又命威与利帅程信
兴帅陈立等分道并进威向秦州议初起威谓金人尚强夏人反复未可轻动丙不听卒遣威威黾勉而行令所部毋得轻发诸将至城下无功
而还丙怒奏罢其兵柄是岁卒于利州终扬州观察使威初在行伍以勇见称进充偏将每战辄克金人闻其名畏惮之临阵战酣精采愈奋两
眼皆赤时号张红眼又号张鹘眼威立净天鹘旗以自表每战不操他兵有木棓号紫大虫圜而不刃长不六尺挥之掠阵敌皆靡荆鄂多平川
广野威曰是骑兵之利也铁骑一冲吾步穷矣蜀中战法不可用乃意创法名撒星陈分合不常闻鼓则聚闻金则散骑兵至则声金一军分为
数十簇金人随而分兵则又鼓而聚之倏忽之间分合数变金人失措然后纵击之以此辄胜威御军纪律严整兵行常若衔枚罕闻其声每遇
百姓避路买食物则贾倍于市迄无敢喧云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