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本章共 5.3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宗室传
辽 【二】
○辽二
太祖诸子
太宗诸子
世宗诸子
景宗诸子
圣宗诸子
兴宗诸子
道宗一子
天祚诸子
△太祖诸子
义宗倍【隆先道隐】 章肃皇帝鲁呼【喜隐】
雅勒呼
太祖四子淳钦皇后生倍次太宗次鲁呼宫人萧氏生雅勒呼 【按原史旧无标题今依皇子表补】
义宗倍
章肃皇帝鲁呼
雅勒呼
义宗倍
义宗倍小字托云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
佛对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尝从征乌尔克党项为先锋都统及经略燕地太祖西征留守
京师因陈取渤海计天显元年从征拔扶余城帝欲括户口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乘破竹之势径造辉罕城克之必矣太祖从之
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夜围城大諲譔降复叛太祖破之改其国曰东丹名其城曰天福以倍为人皇王主之仍赐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称制
置左右大次四相百官一用汉法岁贡布十万端马千匹谕之曰此地濒海非可久居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驾将还倍作歌以献陛辞号
泣而出遂如仪坤州未几诸部多叛大元帅讨平之太祖讣至奔赴山陵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与羣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太宗既立见疑
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阴伺动静倍既归国起书楼于西宫作乐田园诗唐明宗闻之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倍因畋海
上使再至倍谓左右曰我以天下让主上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泰伯之名立木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
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唐以天子仪卫迎倍至汴明宗以庄宗后宫 【原作庄宗后考五代会要夏氏实庄宗昭容封虢国夫人
非后也契丹国志作后宫今据改】 夏氏妻之赐姓东丹名之曰慕华改瑞州为怀化军拜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复赐姓李名赞华
移镇滑州遥领虔州节度使倍虽在异国常思其亲问安之使不绝后从珂弒其君自立倍报太宗请讨之及太宗立石敬瑭为晋主加兵于洛
从珂欲自焚召倍与俱倍不从遣壮士李彦绅害之时年三十八敬瑭入洛丧服临哭以王礼权厝后太宗改葬于医巫闾山谥曰文武元皇王
世宗即位谥让国皇帝陵曰显陵统和中更谥文献重熙二十年增谥文献钦义皇帝庙号义宗又谥二后曰端顺曰柔贞 【按柔贞后实生
世宗天禄初加尊皇太后察克反同遇害】 倍初市书至万卷藏于医巫闾绝顶之望海堂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焫之术工辽汉文章善画
然性刻急好杀婢妾微过常加刲灼夏氏惧而求削发为尼五子长世宗次隆科舒隆先道隐各有传
隆先
道隐
隆先
平王隆先字团隐母大氏景宗即位封平王未几兼政事令留守东京薄赋税省刑狱恤鳏寡数荐贤能之士后与统军耶律实鲁同讨高
丽有功还薨葬医巫闾山之道隐谷平王博学能诗有阆苑集行于世保寍之季其子辰格与渤海官属谋杀其父举兵作乱帝命轘裂于市
道隐
晋王道隐字留隐母高氏道隐生于唐人皇王遇害时年尚幼洛阳僧匿之因名道隐太宗灭唐还京赐外罗山地居焉性沈静有文武才
时人称之景宗即位封蜀王为上京留守干亨元年迁守南京号令严肃民获安业徙封荆王统和初薨追封晋王
章肃皇帝鲁呼
章肃皇帝鲁呼一名鸿观字奚隐少勇悍多力而性残酷太祖尝观诸子寝鲁呼缩项卧内曰是必在诸子下又尝大寒命三子采薪太宗
不择而取最先至人皇王取其干者束而归后至鲁呼取少而弃多太祖曰长巧而次成少不及矣而母笃爱鲁呼天显五年遣徇地代北攻寰
州多俘而还遂立为皇太弟 【按太宗纪册为寿昌皇太子与此互异】 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宗亲征留守京师世宗即位镇阳太后遣鲁
呼将兵击之至泰德泉为安图瑠格所败耶律乌哲入谏太后鲁呼在侧作色曰我在乌云安得立乌哲曰柰公酷暴失人心何太后顾鲁呼曰
昔我与太祖爱汝异于诸子谚云偏怜之子不保业难得之妇不主家我非不欲立汝汝自不能矣和约既定趋上京会有告鲁呼与太后谋废
立者徙鲁呼祖州禁其出入穆宗时其子喜隐谋反辞连鲁呼囚之死狱中年五十葬玉峰山西谷统和中追谥钦顺皇帝重熙二十一年更谥
章肃后曰和敬二子宋王喜隐卫王完
喜隐
喜隐
喜隐字完德雄伟善骑射封赵王应历中谋反事觉以亲释之未几复反下狱景宗即位闻有赦自去其械而朝帝怒诛守者复置于狱保
寍改元乃宥之妻以皇后之姊复爵宋王喜隐轻僄无恒小得志即骄帝尝召不时至怒而鞭之由是愤怨谋乱贬而复召适是帝与刘继元书
辞意卑逊谏曰本朝于汉为祖书旨如此恐亏国体帝寻改之授西南面招讨使命之河东索吐蕃户稍见进用复诱羣小谋叛上命械其手足
筑圜土囚祖州宋降卒二百余人欲劫立喜隐以城坚不得入立其子留礼寿上京留守楚实勒擒之留礼寿伏诛赐喜隐死
雅勒呼
雅勒呼字达年性沉默善骑射天显三年救耶律刷于定州为李嗣源所获石晋立始得还为特哩衮薨子迪里南府宰相希达北院大王
△太宗诸子
雅斯哈
天德
迪里
必舒
太宗五子靖安皇后生穆宗次雅斯哈宫人萧氏生天德次迪里次必舒
雅斯哈
天德
迪里
必舒
雅斯哈
雅斯哈会同初封太平王世宗立诏许与晋主往还以昆弟礼穆宗委以国政应历三年与鲁呼子完谋乱令司天魏璘卜日事觉贬戍西
北边景宗即位亡入沙陀召还释其罪封齐王保寍四年薨赠皇太叔谥钦靖
天德
天德字必伞猛悍趫捷人望而畏之太宗讨石重贵至望都晋将杜重威率兵十万先据河梁上募能断粮道者天德请以五千骑行从闲
道击走卫送之军火其辎重重威穷蹙乃降会同三年与邸用和使晋世宗即位遣天德护太宗梓宫赴上京太后遣鲁呼拒世宗遇于泰德泉
战甚力败之太后不悦后不复用天禄二年与萧翰瑠格等谋反系狱伏诛
迪里
迪里字博斯济多力善射应历八年与宣徽使耶律哈斯谋反释之保寍初封冀王宋人侵汉与南府宰相耶律刷往援却敌而还干亨元
年复与宋人战于白马岭先锋渡涧未半宋军迎击师溃没于阵子斡格并死焉
必舒
必舒穆宗时族人和特及萧卓琳有罪欲亡必舒密以闻帝以为忠常命侍从帝轻杀左右会欲诛监鹿官必舒谏而免保寍初封越王 【
按皇子表作穆宗时封考穆宗纪不载景宗纪保寍元年实始封越王今据改】 讨党项有功后以疾薨
△世宗诸子
扎木
世宗三子怀节皇后生和尔鄂博 【按皇子表原注云旧史皇族传书在第三且云未详所出按景宗纪云景宗皇帝世宗第二子又旧
史本传云景宗立亲祭于墓追册为太子当是世宗嫡长子也今从之】 宗妃甄氏生扎木
和尔鄂博蚤薨景宗立追册为皇太子谥庄圣墓号太子院
扎木
扎木
扎木字呼喇济敏给好学通契丹汉字能诗尝与宫人私通穆宗怒搒掠系狱景宗立释之封为宁王保寍八年妻造蛊毒夺爵贬乌尔古
部赋放鹤诗征还统和初皇太后称制命赋芍药诗复旧爵
△景宗诸子
隆庆
隆佑
景宗四子长圣宗次隆庆次隆佑皆睿智皇后生次药师努未详所出
隆庆
隆佑
隆庆
隆庆字燕隐小字普贤努八岁封恒王兼侍中统和中拜南京留守徙梁王十七年南征为先锋至瀛州遇宋将范廷召列陈以待隆庆遣
萧柳击败之十九年复败宋人于行唐开泰初加守太师兼政事令更封晋国王寻拜大元帅南京留守赐金券进封秦晋国王五年入觐帝亲
出迎劳因同猎于松山还至北安州薨追赠皇太弟子扎喀魏国王 【按契丹国志云扎洛名宗懿少有气局干量过人圣宗时封中山王改
封晋王所载颇详其封国之号亦与此异】 苏克豳王释嘉努陈王埒富辽西郡王苏色漆水郡王
隆佑
隆佑 【通考作隆裕】 小字果勒齐一字和多沁干亨初封郑王统和中伐宋留守京师二十一年拜西南面招讨使徙王吴及征高丽
复为留守权知北院枢密使事出守东京更王楚开泰初改王齐薨赠太师谥仁孝重熙闲改谥孝靖子呼图克封周王临海军节度使合禄封
魏王塔卜陈王西京留守后为重元所胁削爵流镇州
△圣宗诸子
布古德【博诺】
圣宗六子钦哀皇后生兴宗及重元次布古德未详所出普尔氏生吴格次格尔姜氏生海古勒重元见逆臣传
布古德
布古德
布古德字萨兰圣宗第三子明敏善射太平七年遥领彰信军节度使为王子郎君班详衮重熙中累迁契丹行宫都部署封柳城郡王讨
夏国督战有功军还薨
博诺
博诺
博诺字和多沁特哩衮尼噜古之孙景宗时为乌尔古部详衮政尚严急民苦之有司以闻诏曰博诺任方面寄以细故究问恐损威望寻
迁马羣太保统和十六年奏核燕军之不任事者汰之二十八年驾征高丽博诺为先锋至铜州高丽将康肇分兵为三以抗辽军博诺率耶律
鸿果击破三水营擒肇李玄蕴等军望风溃会大军至斩三万余级追至开京破敌于西岭高丽王询遁去博诺入开京焚其王宫抚慰其民人
以功迁北院大王薨 【本传旧在列传第十八卷今移附于此】
吴格字洪隐开泰二年为特哩衮出为南京留守薨封燕王
格尔字图勒珲太平元年为南府宰相薨
海古勒字额勒本重熙初为王子郎君班详衮七年封饶乐郡王咸雍中徙混同郡王为上京留守薨
△兴宗诸子
和啰噶【淳】 阿林
兴宗三子长道宗次和啰噶次阿林皆仁懿皇后生
和啰噶
阿林
和啰噶
和啰噶字阿尼雅兴宗第二子与阿林皆道宗同母弟重熙十七年封越王清寍初徙鲁王拜上京留守改南京加宋魏国王干统初以为
天下兵马大元帅加守太师免拜不名三年册为皇太叔加号曰义和仁寿六年兼特哩衮复守南京重元乱夜赴战初天祚立未几诏弛围场
之禁和啰噶奏曰天子以巡狩为大事虽居谅阴不可废也帝于是复命有司促备春水之行十年从猎庆州薨子实笃漆水郡王次远匡义军
节度使次湻 【按太宗世宗景宗圣宗兴宗诸子原史无传今并依皇子表增辑唯穆宗之子表亦不载阙之】
湻
湻
湻小字聂埒自幼太后鞠育之既长好文学昭怀太子废后欲立为嗣帝怒耶律拜萨巴知与湻善出湻为彰圣军节度使天祚即位封郑
王干统二年加越王六年拜南府宰相首议制两府礼仪徙王魏其父和啰噶薨袭守南京天庆五年东征都监章努济鸭子河与湻子阿萨尔
等三百余人亡归先遣迪里等以废立之谋报湻湻斩迪里首以献进封秦晋国王拜都元帅赐金券许自择将士乃募燕云精兵东至锦州队
长武朝彦作乱劫湻湻匿而免收朝彦诛之会金兵至聚兵战于阿喇扎图败绩复收散卒拒之保大二年天祚入夹山奚王和勒博林牙耶律
达实等引唐灵武故事议欲立湻遂即位百官上号天锡皇帝改保大二年为建福元年大赦放进士李宝信等一十九人遥降天祚为湘阴王
以燕云平上京中京辽西六路湻主之沙漠以北南北路两都招讨府诸蕃部族等仍隶天祚自此辽国分矣封其妻普贤女为德妃以和勒博
知北院枢密使事军旅之事悉委达实又遣使报宋免岁币结好宋人发兵问罪击败之寻遣使奉表于金乞为附庸事未决湻病死年六十百
官伪谥曰孝章皇帝庙号宣宗 【按三朝北盟会编云湻守燕十二年得人心号燕王又谓九大王又谓覃湘大王本传不载】 葬燕西香山
永安陵遗命遥立秦王定以存社稷德妃为皇太后称制改建福为德兴元年时宋兵来攻李处温父子惧祸欲挟德妃纳土于宋复欲北通于
金以拥立大功自陈德妃骂曰误秦晋国王者皆汝父子何功之有悉数其过恶数十赐死金兵入居庸关德妃奔天德军天祚诛之降湻庶人
除其属籍 【按本传及天祚子雅里传旧附天祚纪末今改归宗室】
阿林
阿林字额勒本重熙十七年封许王清寍中徙陈王秦王出为辽兴军节度使进封秦越国王咸雍闲厯西京上京留守从车驾秋猎薨追
封秦魏国王谥钦正
△道宗一子
顺宗浚
道宗一子浚宣皇后生
顺宗浚
顺宗浚
顺宗名浚小字伊啰斡幼而能言好学知书道宗尝曰此子聪慧殆天授欤六岁封梁王明年从帝猎遇十鹿射获其九帝喜设宴八岁立
为皇太子太康元年兼领北南枢密院事及母后被害太子有忧色耶律伊苏为北院枢密使不自安副点检萧实沙谓伊苏曰臣民心属太子
一日若立吾辈措身何地乃与同知北院宣徽事萧特尔格谋构陷太子阴令护尉太保扎拉诬告都宫使萨喇知院苏色护卫肃和克谋废立
诏按无迹不治伊苏复令牌印郎君萧额都温等言扎拉前告非妄臣实与谋若不言恐事发连坐帝信之幽太子于别室以雅克鞠案太子具
陈枉状曰吾为储副尚何所求公当为我辨之雅克乃伊苏之党易其言为款伏帝大怒废太子为庶人将出曰我何罪至是实沙叱登车遣卫
士阖其扉徙于上京囚圜堵中伊苏寻遣达噜噶萨巴往害之太子年方二十上京留守萧达德以疾薨闻帝哀之命有司葬龙门山欲召其妃
伊苏阴遣人杀之后知其冤悔恨无及谥曰昭怀太子以天子礼改葬玉峰山干统初追尊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妃萧氏贞顺皇后一子延
禧即天祚皇帝
△天祚诸子
晋王额噜温 雅里
天祚六子文妃生额噜温元妃生雅里次塔鲁次实讷埒次定次寍未详所出
晋王额噜温
雅里
晋王额噜温
晋王小字额噜温甫髫齓驰马善射出为大丞相耶律隆运后封晋王乐道人善而矜人不能时宫中见读书者辄斥去额噜温尝入寝殿
见实达尔扎拉阅书因取观会诸王至阴袖而归之曰勿令他人见也一时号称长者及长积有人望内外归心保大元年南军都统耶律伊都
与其母文妃密谋立之事觉伊都降金文妃伏诛额噜温不与谋免二年耶律萨巴等复谋立不克帝知额噜温得人心不忍加诛令缢杀之或
劝之亡额噜温曰安忍为蕞尔之躯而失臣子之大节就死闻者伤之
雅里
雅里字萨兰七岁封梁王欲立为皇太子别置禁卫保大三年金师围青冢雅里在军中太保特默格挟之出走闲道至阴山闻天祚趋云
内趋赴行在时扈从者千余人多于天祚天祚虑特默格生变欲诛之责以不能金救诸王仗剑召雅里问曰特默格教汝何为雅里对曰无他
言乃释之天祚渡河奔夏队帅耶律迪里劫雅里北走至沙岭见蛇横道而过识者以为不祥后三日羣僚共立雅里为主遂即位改元神历雅
里性宽大恶诛杀获亡者笞之而已有自归者即官之因谓左右欲附来归不附则去何须威逼每取唐贞观政要及林牙资忠所作治国诗令
侍从读之乌尔古节度使吉勒展迪里部都统托卜嘉都监图鲁卜各率众来附自是诸部继至而雅里日渐荒怠好击鞠特默格切谏乃不复
出以耶律迪里为枢密使特默格副之从行人有疲困者辄赈给之直长保德谏曰今国家空虚赐赉若此将何以给雅里怒曰若无诸部我将
何取不纳初令羣牧运盐泺仓粟而民盗之议籍以偿雅里乃自为直每粟一车偿一羊三车一牛五车一马八车一驼左右曰今一羊易粟二
斗且不可得乃偿一车雅里曰民有则我有若令尽偿民何堪后猎扎拉山一日而射黄羊四十狼二十一因致疾卒年三十
塔鲁封燕国王蚤薨
实讷埒封赵王
定封秦王
寍封许王俱为金师所获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