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本章共 5.2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唐 【四十】
○唐四十
房管
崔圆
苗晋卿
裴冕
裴遵庆【向枢】
吕諲
房管
崔圆
苗晋卿
裴冕
裴遵庆
吕諲
△房管
房管字次律河南河南人父融武后时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贬死高州管少好学风度沈整以荫补弘文生与吕向
偕隐陆浑山十年开元中作封禅书说宰相张说说奇之奏为校书郎举任县令科授卢氏令拜监察御史坐讯狱非是贬睦州司户参军复为
县所至上德化兴长利以治最显天宝五载试给事中封漳南县男坐善李适之韦坚斥为宜春太守厯琅邪邺扶风三郡频迁宪部侍郎十五
载帝狩蜀管驰至普安上谒帝喜甚即拜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至成都赐一子官俄与韦见素崔涣奉册灵武见肃宗具言上皇所
以传付意因道当时利病箝索敌情辞吐华畅帝为改容管既有重名帝倾意待之机务一一与管参决诸将相莫敢望于是第五琦以言财利
幸管谏曰往杨国忠聚敛产怨天下陛下即位人未见德今又宠琦是一国忠死一国忠生无以示远方帝曰六军之命方急无财则散卿恶琦
可也何所取财管不得对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自河南至诏摄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入谢帝曰朕语管除正大夫何为摄邪进明衔之因曰晋
任王衍为宰相祖尚浮华不事天下事故至于败方唐中兴当用实才而管性疏阔大言无当非宰相器且管讵肯为陛下用者帝曰何哉对曰
陛下顷为皇太子太子出曰抚军入曰监国而管为圣皇议遣诸王为都统节度乃谓陛下为元子而付以朔方河东河北空虚之地永王丰王
乃统四节度此于圣皇似忠于陛下非忠也管意诸子一得天下身不失恩又多树私党以副戎权推此而言岂肯尽诚于陛下乎帝入其语始
恶管以进明为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会管请自将平贼帝犹倚以成功乃诏管持节招讨西京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得自择参佐乃
以兵部尚书王思礼御史中丞邓景山为副户部侍郎李揖为行军司马中丞宋若思起居郎知制诰贾至右司郎中魏少游为判官给事中刘
秩为参谋管分三军趋京师杨希文将南军自宜寿入刘悊 【通鉴作刘贵哲】 将中军自武功入李光进将北军自奉天入十月庚子次便
桥辛丑中军北军遇贼陈涛斜战不利管欲持重有所伺中人邢延恩促战故败癸卯率南军复战遂大败希文悊皆降贼初管用春秋时战法
以车二千乘缭营骑步夹之既战贼乘风鼓噪牛悉髀栗贼投刍而火之人畜大乱官军死伤者四万残众才数千不能军管还走行在帝大怒
赖李泌营救乃宥之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车战或宜于古而实不宜于今房管用之取败燎原只轮不返自当绳以丧师之律泌何以
复为营救耶】 使裒夷散复图进取管雅自负以天下为己任然用兵本非所长其佐李楫刘秩等皆儒人未尝更军旅管每诧曰彼曳落河虽
多能当我刘秩乎帝虽恨管丧师而眷任未衰崔圆自蜀来最后见帝管易之圆以金畀李辅国不淹日被宠遂怨管管数称疾不入琴工董延
兰出入管所管眤之廷兰藉管势数招赇谢为有司劾治管诉于帝帝因震怒叱遣之管惶恐就第罢为太子少师从帝还都封清河郡公管之
废朝臣多言管谋包文武可复用而管方日引刘秩严武与宴语移病自如帝以管虚言浮诞内鞅鞅挟党背公非大臣体干元元年出为邠州
刺史逐秩武等因下诏陈其比周状喻敕中外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管之得罪皆其自取徒以与杜甫交藉其膻芗世遂有以管为冤
者可谓阿其所好而失正道矣】 管治邠人便安之政声流闻召拜太子宾客迁礼部尚书为晋汉二州刺史宝应二年召拜刑部尚书道卒赠
大尉管有远器好谈老子浮屠法喜宾客高谈有余而不切事时天下多故急于谋略攻取帝以吏事绳下而管为相遽欲从容镇静以辅治之
又知人不明以取败挠故功名隳损云
△崔圆
崔圆字有裕贝州武城人后魏尚书左仆射亮八世孙少孤贫志向卓迈喜学兵家开元中诏举遗逸以钤谋对策甲科厯京兆府参军尹
萧炅荐之迁会昌丞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引圆为左司马知留后玄宗西出次扶风迁御史中丞剑南节度副大使圆锐功名初闻难刺国忠
意乃治城浚隍列馆宇储什具帝次河池圆疏具陈蜀土腴谷羡储供易办帝省书泣下曰世乱识忠臣即日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仍兼剑南节度使天子至朝廷百司殿宇帷幔皆具益嗟赏之肃宗立命与房管韦见素赴行在所 【按通鉴至德元载七月己亥上皇临轩
命韦见素房管崔涣奉传国宝玉册诣灵武传位二载正月命崔圆奉诰赴彭原据此则圆赴行在不与管见素同往且管传亦云崔圆自蜀来
最后见帝本传非也】 帝为制遗爱碑于蜀以宠之至德二载迁中书令封赵国公实封户五百干元元年罢为太子少师留守东都于是上皇
所置宰相无在者玉师之败相州也军所过皆纵剽圆惧委东都奔襄阳诏削阶封寻诏拜济王传李光弼表为怀州刺史改汾州以治行称徙
淮南节度使在镇六年请朝京师吏民乞留诏检校尚书右仆射还之久乃检校左仆射入知省事大历中卒年六十四赠太子太师谥曰昭襄
△苗晋卿
苗晋卿字符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久之进侍郎积宽纵吏下因缘作
奸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天宝二年 【按唐会要天宝元年冬选六十四人判入等至来年正月
于勤政楼下帝亲自重试惟二十人比类稍优余并下第史以其事相首尾总叙入二年】 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奭为第
一奭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奭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安禄山因闲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奭持纸终
曰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
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以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釂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改河东
郡兼河东采访使徙扶风郡封高平县男迁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召为宪部兼左丞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忌其有望即奏东道
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致仕车驾入蜀搢绅多陷贼晋卿闲道走金州肃宗至扶风召赴行在
拜左相平京师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既而乞骸骨罢为太子太傅未几复拜侍中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固让曰大行遗诏皇
帝三日听政且稽祖宗故事无冢宰之文帝不听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固辞乃免时年老蹇甚乞闲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阁不趋为
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吐蕃犯京师晋卿以病卧家贼舆致胁之噤不肯语贼不敢害帝还拜太保罢政事永泰初薨年八十
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晋卿宽厚所至以惠化称魏人为营生祠立石颂美
再秉政出入七年小心谨畏不甚斥是非得失故能安保宠名然练达事体百官簿最一省无遗议者比汉胡广肃宗欲以李辅国为常侍奏曰
常侍近密非贤不可居岂宜任等辈罢之朝廷欲论陈希烈等死晋卿曰陛下得张通儒安守忠孙孝哲等何以加罪帝不从俄而史思明乱持
是以诱众大历七年配享肃宗庙庭
△裴冕
裴冕字章甫河中河东人本冠族仕家以荫再调渭南尉王鉷为京畿采访使表署判官厯殿中侍御史冕少学术然明锐果于事号称职
鉷雅任之及鉷得罪有诏廷辨冕位甚下而抗言其诬鉷死李林甫方用事僚属惧皆引去独冕为敛葬由是寖知名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辟行
军司马玄宗入蜀诏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拜冕御史中丞兼左庶子副之初冕在河西方召还而道遇太子平凉遂从至灵武与杜鸿渐崔
漪同辞进曰主上南狩宗社神器要须有归今天意人事属在殿下宜正位号有如逡巡失亿兆心则大事去矣太子曰我平寇逆奉迎乘舆还
京师退居储贰以侍膳左右岂不乐哉公等何言之过对曰殿下居东宫二十年今多难启圣以安社稷而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
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凡五请卒见听太子即位进冕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贾官度僧道士收赀济军兴肃宗
至凤翔罢冕政事拜尚书右仆射两京平封冀国公实封五百户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复为右仆射待制集贤院俄充山陆使于是中书舍人
刘烜为李辅国所昵冕表为判官烜扺法坐降施州刺史徙澧州大历中郭子仪言于代宗曰冕首佐先帝驰驱灵武有社稷勋程元振忌其贤
遂加诬构海内冤之陛下宜还冕于朝复俾辅相必能致治成化时元载秉政冕早所甄引载德之又贪其衰瘵遂拜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入见拜不能兴载自扶之代为赞谢俄兼江南江淮副元帅东都留守不踰月卒有诏赠太尉冕以忠勤自将然不知宰相大体性豪侈枥马
直数百金者常十数每广会宾客不能名其馔领使既众吏白俸簿月二千缗冕顾视喜见颜闲世訾其嗜利云始肃宗庙惟苗晋卿配享冕卒
后二十余年有苏正元者奏言肃宗为元帅时师纔一旅冕于草创中甄大义以劝进收募骁勇几十余万既逾月房管来又一年而晋卿至今
晋卿从祀而冕乃不与有诏冕配享肃宗庙
△裴遵庆
裴遵庆字少良绛州闻喜人幼强学该综图传外晦内明不干当世以仕家推荫为兴寍陵丞调大理丞边将萧克济督役苛暴役者有丑
言有司以大逆论遵庆曰财不足聚人力不足加众焉能反由是全救数十族频擢吏部员外郎判南曹天宝时选者岁万计遵庆性强敏视簿
牒详而不苛世称吏事第一肃宗时为吏部侍郎萧华辅政屡荐之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宗初仆固怀恩反帝以遵庆忠厚大臣
故奉诏宣慰怀恩听命将入朝既而为将范志诚沮止时帝在陕遵庆脱身赴行在帝还迁太子少傅罢为集贤院待制改吏部尚书以尚书右
仆射复知选事朝廷优其老听就第注官时以为荣性惇正老而弥谨每荐贤有来谢者以为耻谏而见从即内益畏虽亲近但记其削稾疏数
而莫知所言大历十年薨年九十余初为郎时着王政记述今古治体识者知其有公辅器云子向
裴向
裴枢
裴向
向字傃仁建中初李纾为同州刺史奏署判官李怀光叛河中使其将赵贵先筑垒于同州纾奔奉天而向领州务贵先胁吏督役不及期
将斩以徇民皆骇散向独诣贵先垒开谕之贵先乃降同州不陷向力也累为栎阳渭南令奏课皆第一擢户部员外郎德宗末方镇之副多自
选于朝以待有变次授之故向以选为太原少尹行军司马历陕虢观察使以吏部尚书致仕向能以学行持门户内外亲属百余口禄俸必均
世称其孝睦卒年八十赠太子少保子寅官累御史大夫寅子枢
裴枢
枢字纪圣咸通中第进士杜审权镇河中奏署幕府再迁蓝田尉宰相王铎知之遂直弘文馆从僖宗入蜀擢殿中侍御史中和初铎为都
统表署郑滑掌书记龙纪初进给事中改京兆尹与孔纬厚善纬以罪贬故枢改右庶子出为歙州刺史迁右散骑常侍为汴州宣谕使枢素与
朱全忠相结纳故全忠听命修贡献不绝昭宗悦迁兵部侍郎俄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在凤翔罢为工部尚书己还宫拜检校尚
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出为清海节度使全忠言枢有经世才不宜弃外复拜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累进右仆射诸道盐铁转运使哀帝嗣
位柳璨方用事全忠以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枢以为廷范勋臣自宜任方镇何用为卿恐非王意持不下全忠怒谓宾佐曰吾常器枢不浮薄
今乃尔璨闻即罢枢政事拜左仆射俄贬登州刺史又贬泷州司户参军至滑州全忠遣人杀之白马驿投尸于河年六十五初全忠佐吏李振
曰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浊流全忠笑而许之
△吕諲
吕諲河中河东人少力于学志行整饬开元末第进士调寍陵尉采访使韦陟署为支使哥舒翰节度河西表支度判官历太子通事舍人
性静慎勤总吏职诸僚或出游諲独颓然据案钩视簿最翰益亲之累兼殿中侍御史翰败潼关諲西趋灵武肃宗才之拜御史中丞所陈事无
不顺纳从至凤翔迁武部侍郎干元二年九节度兵败帝忧之擢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门下省翌日复以李岘李揆第五琦为宰相而苗晋
卿王玙罢会母丧解三月复召知门下省事兼判度支还执政累讨须昌县伯迁黄门侍郎上元初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当赐门戟或劝諲以凶
服受吉赐不宜諲释缞拜赐人讥其失礼諲引妻之父楚宾为卫尉少卿楚宾子震为郎官中人马尚言者素昵于諲为人求官諲奏为蓝田尉
事觉帝怒命敬羽穷治杀尚言以其肉赐从官罢諲为太子宾客数月拜荆州长史澧朗峡忠等五州节度使諲始建请荆州置南郡诏可于是
更号江陵府以諲为尹置永平军万人遏吴蜀之冲以湖南之岳潭郴道邵连黔中之涪凡七州隶其道 【按旧书亦作七州新书方镇表上
元二年荆南节度增领涪衡潭岳郴邵永道连九州岛通鉴载吕諲奏请以江南之潭岳郴邵永道连黔中之涪皆隶荆南则止有八州考旧书地
理志贞观十七年废永州并入道州上元二年复析置永州或者是年增置在前析置在后故新旧书本传皆不及永至旧书有衡无岳新书有
岳无衡则未知何者为是】 初荆州长史张惟一以衡州蛮酋陈希昂为司马督家兵千人自防惟一亲将牟遂金与相忤希昂率兵至惟一所
捕之惟一惧斩其首以谢悉以遂金兵属之乃退自是政一出希 昂后入朝迁常州刺史过江陵入谒諲伏甲击杀之诛党偶数十人积尸府
门内外震服妖人申泰芝用左道事李辅国擢谏议大夫置军邵道二州闲以泰芝总之纳羣蛮金赏以绯紫出褚中诏书赐衣示之羣蛮怵于
赏而财不足更为剽掠吏不敢制潭州刺史庞承鼎疾其奸因泰芝过潭缚付吏劾赃巨万得左道谶记并奏之辅国矫追泰芝还京既召见反
谮承鼎陷不辜诏諲按罪諲使判官严郢具狱暴泰芝之恶帝不省赐承鼎死流郢建州后泰芝终以赃徙死諲为治不急细务决大事刚果不
挠始在河西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諲之相与李揆不平既斥乃用善治闻揆恐帝复用即妄奏置军湖
南非便又阴遣人刺諲过失諲上疏讼其事帝怒逐揆出之显条其罪諲苦嬴疾卒年五十一赠吏部尚书諲在朝不称任职及为荆州号令严
明赋敛均一其治尚威信故军士用命阖境无盗贼民歌咏之自至德以来处方面数十人諲最有名荆人生构房祠及殁吏裒钱十万徙祠府
西始諲知杜鸿渐元载才荐于朝后皆为宰相永泰中严郢以故吏请谥博士独孤及谥曰肃郢以故事宰相谥皆二名请益曰忠肃及执奏谓
谥在义美恶不在多名宜如前谥遂不改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