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本章共 7.6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唐 【六十】
○唐六十
穆寍【赞 质员】 崔邠【郾 鄯郸】
柳公绰【仲郢 璞 珪 璧玭 公权 子华】 杨于陵
马总
穆寍
崔邠
柳公绰
杨于陵
马总
△穆寍
穆寍怀州河内人父元休开元闲献书 【旧书撰洪范外传十篇献之】 擢偃师丞寍以明经授盐山尉禄山反署刘道元景城守寍募
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寍摄东光令御之贼遣使诱寍寍斩以徇郡守恐怒贼即夺其兵罢所摄始寍与平原太守颜真
卿揣禄山必叛及闻真卿拒贼即遗真卿书曰夫子为卫君乎真卿喜署寍河北采访支使寍以息属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既
而贼攻平原寍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寍言故至此帝异之驰驿召寍将拜谏议大夫会真卿以直忤
旨寍亦罢上元二年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住埇桥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寍不与光弼召寍欲杀之寍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
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答曰命寍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寍专馈寍求兵而公亦专与
乎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
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征商贾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与寍夹淮为治惮寍威略刼为衰漕贾得通坐杖死沔州别驾薛彦伟
再贬至昭州平集尉大厯四年起授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诬以逋亡多坐贬泉州
司户参军子赞守阙三年告冤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寍性不能事权右故执政者处之散位寍默默不得志且曰时不
我容我不时徇又可以进乎移疾满百日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德宗幸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兴元初改右庶子帝还京师乃曰可以
行吾志矣即罢归东都以秘书监致仕贞元十年十月卒年七十九寍居家严事寡姊恭甚尝譔家令训诸子人一通又戒曰君子事亲养志为
大直道而已慎无为谄疾病不尝药时称知命四子赞质员赏赞为御史中丞质右补阙员侍御史赏监察御史皆以守道行谊显先是韩休家
训子姓至严贞元闲言家法者尚韩穆二门云
穆赞
穆质
穆员
穆赞
赞字相明 【旧书云释褐济源主簿时父寍被诬赞上诉得雪由是知名】 累擢侍御史分司东都陕虢观察使卢岳妻分资不及妾子
妾裴氏诉之中丞卢佋欲重裴罪赞不听佋与宰相窦参共诬赞受金 【旧书侍御史杜伦希参佋意诬赞受裴之金鞭共使以成其狱】 狱
甚急弟赏上冤状诏三司覆无验出为郴州刺史参败召为刑部郎中对延英擢御史中丞裴延龄判度支属吏受赇具狱欲曲贷吏赞执不可
延龄白赞深文贬饶州别驾 【旧书云丁母忧再转虔常二州刺史】 宪宗立进宣歙观察使永贞元年十一月卒于官年五十八赠工部尚
书
穆质
质性强直举贤良方正条对详切自补阙至给事中时政得失未尝不尽言元和时盐铁转运诸院擅系囚笞掠严楚人多死质奏请与州
县吏参决自是不冤后论吐突承璀不宜为将宪宗不悦改太子左庶子坐与杨凭善出为开州刺史卒
穆员
员字与直工为文章杜亚留守东都署佐其府蚤卒兄弟皆和粹世以珍味目之赞少俗然有格为酪质美而多入为酥员为醍醐赏为乳
腐云
△崔邠
崔邠字处仁贝州武城人父倕至德初献赋行在肃宗异其文位吏部侍郎邠第进士复擢贤良方正授渭南尉迁补阙上疏论裴延龄奸
以鲠亮知名由中书舍人再迁吏部侍郎性温裕沈密尤敦清俭宪宗器之裴垍亦荐邠材可宰相会病遂不拜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故
事太常始视事大阅四部乐都人纵观邠自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见者皆避道都人荣之以母忧解元和十年三月卒于丧年六十 【旧书
作六十二】 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简弟酆郾郇鄯郸
崔郾
崔鄯
崔郸
崔郾
郾字广略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厯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母丧服阕为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褎黜必当寒远无留才 【旧书再迁
左司郎中元和十三年郑余庆为礼仪详定使选礼学者共事以郾为判官吏部郎中】 十五年为谏议大夫穆宗荒于禽酒坐朝常晚郾与同
列郑覃等延英切谏帝为畋游稍简长庆中转给事中敬宗嗣位拜侍讲学士进中书舍人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半载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
副厚恩帝曰朕机务稍闲即当请益高釴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不知有向儒意帝深引咎咸赐锦币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
十卷上之迁礼部侍郎 【旧书东都试举人凡两岁掌贡士平心阅试赏拔艺能所擢无非名士至大中咸通之代为辅相名卿者十数人】
出为虢州观察使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俸助输岁率八十万郾曰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即以府常费代之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
困于输则又辇而致之河郾乃傍流为大廒受粟窦而注诸艚民悦忘输之劳改鄂岳等州观察使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郾修
治铠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又观察浙西迁检校礼部尚书开成元年卒官年六十九赠吏部尚书谥曰德郾不藏赀有辄
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居家怡然子弟自化室庳漏无步庑至霖淖则客葢而屐以就外位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
贷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不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五子瑶瑰瑾佩璆
瑶任浙西鄂岳观察使瑾任湖南观察使瑰佩俱达官
崔鄯
鄯擢进士累迁至左金吾卫大将军暴卒以韩约代之不阅旬李训乱约死于难世谓鄯之亡崔氏积善报也赠礼部尚书
崔郸
郸登进士第补渭南尉累擢监察御史迁刑部郎中出副杜元颖西川节度府召入为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权知礼部真拜兵部侍郎本
官判吏部东铨事文宗勤于政道每苦选曹讹弊延英谓宰臣曰吏部殊不选才安得摭实无滥可厘革否李石对曰令录可以商量他官且宜
循旧帝曰循旧如配官耳贤不肖安能甄别因召三铨谓之曰卿等比选令录如何注拟郸对曰资叙相当问其为治之术视可否拟之帝曰依
资合得而才劣者何授对曰与边远慢官帝曰如以不肖之才治边民则疾苦可知也凡朝廷求理远近皆须得人苟非其材人受其弊矣寻拜
吏部侍郎开成二年出为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宣歙观察使四年入为太常卿七月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加中书侍郎银青光禄大
夫会昌初李德裕用事与郸兄弟素善郸在相位累年厯方镇太子师保卒崔氏四世缌麻同爨兄弟六人至三品邠郾郸凡为礼部五吏部再
唐兴无有也居光德里构便斋宣宗闻而叹曰郸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因题曰德星堂后京兆民即其里为德星社云
△柳公绰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始生三日伯父子华曰兴吾门者此儿也因小字起之幼孝友性质严重属文典正不读非圣书贞元元年年十
八应制举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校书郎四年再登其科授渭南尉岁饥每饭不过一器岁稔复初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
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吾同恶耶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迁侍御史吏部员外郎时武元衡节度剑南与裴度俱为判
官尤相引重召为吏部郎中宪宗喜武功且数出游畋元和五年十一月公绰奏太医箴以讽帝高其才遣使谓曰卿爱朕深当置之座隅踰月
拜御史中丞公绰与裴垍善李吉甫复当国以怨垍故出公绰为湖南观察使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八年徙鄂岳观察使时讨吴
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公绰曰朝廷谓吾儒生不知兵耶即请自行许之引兵度江抵安州听以军礼迎谒公绰谓曰公所以
属鞬负弩非兵事耶若褫戎容则两郡守耳何所统壹哉以公世将晓兵吾且欲署职以兵法从事听曰唯命即以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
都虞候三牒授之选兵六千属焉戒诸校曰行营事一决都将听被用畏威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妇人
冶容不谨者投之江军中感服曰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故鄂军每战必克十一年入为给事中李师道平公绰宣谕郓州还拜京兆尹方
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实时榜死帝怒其专杀公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乎公绰曰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
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跃马冲导罪之细者即平民有犯予校已足蔽辜京兆虽以肃清辇毂为任亦岂可
因冲巳导而遽毙军将公绰此举非惟草菅人命几于弁髦王章及帝怒诘犹饰辩不巳是但知唐突者之无礼而不知专擅者之更非礼也或
犹以公绰为风厉真不知政衡者】 母丧服除为刑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转兵部兼御史大夫长庆元年复为京兆尹时幽镇用兵补置诸将
使驿系道公绰奏曰比馆递匮乏驿置多阙敕使衣绯紫者所乘至三四十骑黄绿者不下十数吏不得视券随口辄供驿马尽乃掠夺民马怨
嗟惊扰行李殆绝请着定限以息其弊有诏中书条检定数由是吏得纾罪宦官共恶疾之累迁礼部尚书以祖讳换左丞三年五月检校户部
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县令以公绰守法必杀赃吏狱具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文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
其厩马害圉人公绰杀之或言良马可爱曰安有良马而害人乎敬宗宝厯元年加检校左仆射入为刑部尚书二年出为邠寍节度使先时神
策诸镇列屯部中不听本道节制故虏得窥间公绰论所宜因诏屯营缓急悉受节度三年复为刑部尚书京兆狱有姑鞭妇至死者府断偿死
公绰议曰尊殴卑非鬬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减死太和四年为河东节度使岁恶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
以马万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防袭夺至太原公绰独遣牙将祖考恭单骑劳问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以常礼畅市马而还不敢侵犯陉北
有沙陀部勇武喜鬬为九姓六州所畏公绰召其酋朱邪执宜治废栅十一募兵三千留屯塞上其妻母来太原者令夫人饮食问遗之沙陀感
恩故悉力保障六年以病乞代三月授兵部尚书征还京师四月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保谥曰元 【旧书作成】 公绰居丧毁慕三年不澡
沐事后母薛氏谨甚虽姻属不知非薛所生外兄薛宫早卒为育其女嫁之尝曰吾莅官未尝以私喜怒加于人子孙其昌乎与钱徽蒋乂杜元
颖薛存诚善取士如许康佐郑朗卢简辞崔玙夏侯孜李拭韦长皆知名显贵云子仲郢
柳仲郢
柳璞
柳珪
柳璧
柳玭
柳公权
柳子华
柳仲郢
仲郢字谕蒙母韩氏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长工文着尚书二十四司箴为韩愈柳宗元咨赏元
和十三年进士擢第为校书郎牛僧孺辟武昌幕府以仲郢有父风矩叹为非积习名教不及此入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有禁卒诬里人斫父
墓柏射杀之法司以专杀论而中尉护免其死仲郢与右补阙蒋系御史萧杰前后执奏朝廷嘉其守会昌中三迁吏部郎中武宗诏减冗官仲
郢条简浃日损千二百五十员议者厌伏迁左谏议大夫帝延方士筑望仙台累谏谆切帝为惭谢御史崔元藻以覆按吴湘狱得罪仲郢上疏
申理宰相李德裕知其无私奏拜京兆尹置权量东西市禁私制以便贸易北司吏入粟违约仲郢杀而尸之自是无敢犯中书舍人纥干臮诉
甥刘诩殴其母诩为禁军校仲郢不待奏即捕取死杖下宦官以为言改右散骑常侍知吏部铨德裕颇抑进士科仲郢无所徇时进士无受恶
官者又当调者持阙簿令自阅即拟唱吏无能为奸宣宗初德裕罢政事坐所厚善出为郑州刺史周墀镇滑郑为属郡高其绩及入相荐授河
南尹召拜户部侍郎墀罢他宰相恶仲郢左迁秘书监数月复尹河南以宽惠为政或言不类京兆时答曰辇毂之下先弹压郡邑之治本惠养
乌可类乎擢剑南东川节度使杀贪吏边章简官下肃然居五年征为吏部侍郎改兵部领盐铁转运使大中十二年辞疾以刑部尚书罢使转
户部封河东县男山南西道节度使凤州刺史卢方乂以轻罪决部民数日而毙其妻列诉又旁引他吏械系满狱仲郢召其妻谓之曰刺史科
小罪诫人但本非死刑虽未出辜其实病死罚方乂百直系者皆释郡人深感之南郑令权奕有罪仲郢杖之六日死贬雷州刺史起为虢州刺
史以检校尚书左仆射东都留守会盗发父墓弃官归华原徙华州刺史不拜咸通五年起为天平军节度使卒于镇仲郢方严尚气义李德裕
贬死家无禄不自振及领盐铁遂取其兄子从质为推官知苏州院事宰相令狐绹持不可乃移书开谕绹绹感悟寻与从质正员官仲郢每私
居内斋束带正色厩无名马衣不熏香父子更九镇皆不奏祥瑞不度浮屠急于摘贪济弱每旱潦必贷匮蠲负里无逋家衣冠孤女不能自归
者斥禀为婚嫁在朝非庆吊不至宰相第家藏书必三本上者贮库其副常所阅下者幼学焉仲郢退公布卷不舍昼夜九经三史皆一钞魏晋
及南北史再钞又类所钞他书三十卷号柳氏自备旁录仙佛书甚众皆楷小精真无行字子璞珪璧玭
柳璞
璞字韬玉学不营仕着春秋三氏异同义又述天祚长历断自汉武帝纪元为编年以大政大祥异侵叛征伐随着之闰位者附见其左常
谓杜征南春秋后序述纪甲厯为得实自余史家皆差蒋系以为然终著作郎
柳珪
珪字交元 【旧书字镇方】 大中中与璧继擢进士皆秀整而文杜牧李商隐称之杜悰镇西川表置幕府久乃至会悰徙淮南归其积
俸珪不纳以蓝田尉直宏文馆迁右拾遗萧仿郑裔绰谓珪不能事父封还其诏仲郢诉其子冒处谏职为不可谓不孝则诬请勒就养诏可初
公绰治家埒韩滉及珪被废士人愧怅终卫尉少卿
柳璧
璧字宾玉马植镇陈许辟管书记又从植汴州李瓒镇桂管表为判官璧规止其不法瓒不听乃拂衣去未几军乱擢右补阙再转屯田员
外郎僖宗幸蜀授翰林学士累迁右谏议大夫
柳玭
玭以明经授秘书正字由书判拔萃累转左补阙高湜再镇昭义皆表为副 【旧书李蔚镇襄阳辟掌书记】 擢刑部员外郎湜贬高要
尉玭三疏申理湜后见藳叹曰吾自辨析亦不及此出为岭南节度副使廨中橘熟既食乃纳直于官黄巢陷交广逃还 【旧书郡人邓承勋
以小舟载玭脱祸】 除起居郎贼陷长安为刃所伤出奔行在再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文德元年以吏部侍郎修国史拜御史大夫直清有父
风昭宗欲倚以相中官谮玭烦碎非廊庙器乃止坐事贬泸州刺史卒光化初帝自华还诏复官爵玭常述家训以戒子弟其略言门地高可畏
不可恃所以承世冑在修己为学以无能望他人用无善望他人爱犹农夫卤莽种而冀幸天泽祇自馁也又言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
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夫行道之人德行文学为根株正直刚毅为柯叶有根无叶
或可俟时有叶无根膏雨所不能润也至于孝慈友悌忠信笃行乃食之酰酱可一日无哉
柳公权
公权字诚悬年十二工词赋元和初擢进士第李听镇夏州辟掌书记因入奏事穆宗谓之曰朕尝于佛庙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拜右拾
遗侍书学士再迁司封员外郎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帝改容知其以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公绰在太
原尝寓书李宗闵言家弟本志儒学先朝以侍书见用颇类工祝愿徙散秩乃徙右司郎中弘文馆学士文宗复召侍书迁中书舍人充翰林书
诏学士尝夜召对子亭烛穷而诏未尽宫人以蜡液濡纸继之从幸未央宫帝驻辇曰朕有一喜边戍赐衣久不时今中春而衣巳给公权为数
十言称贺帝曰卿可贺我以诗宫人迫之公权应声成文婉切而丽诏令再赋复无停思帝悦曰子建七步尔乃三焉常与六学士对便殿帝称
汉文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澣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衣末节耳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公权以敢言着闻文宗亦嘉其风采然彼时宦寺弄权朝臣植党未闻有所纠弹则亦杜钦谷永之流耳区区不谀澣衣托词笔谏亦
所云末节而巳】 异日与周墀同对论事不阿墀为恺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乃自舍人下迁仍为学士知制诰
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召问得失因言郭旼领邠寍而议者颇有臧否帝曰旼尚父从子太皇太后季父官无玷邮自大金吾位方镇何所更议
答曰旼诚勋旧然人谓献二女乃有是除信乎帝曰女自参太后非献也公权曰瓜李之嫌何以户晓因引王珪谏庐江王妃事帝即令南内使
张日华送二女还旼家其忠益多类此迁学士承旨武宗立罢为右散骑常侍宰相崔琪引为集贤学士知院事李德裕不悦左授太子詹事改
宾客累封河东郡开国公复为常侍进至太子少师咸通初以太子太保致仕六年卒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公权博贯经术于诗书左氏春秋
国语庄周书尤邃每解一义必数十百言通音律而不喜奏乐曰闻之令人骄怠其书法结体劲媚自目一家文宗尝召与联句帝曰人皆苦炎
热我爱夏日长公权属曰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他学士亦属继帝独讽公权者以为词清意足不可多得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字方圆五寸
帝叹曰锺王无以尚也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外夷入贡者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尝书上都西明寺金刚经有锺王欧
虞褚陆诸家法最为得意凡公卿以书贶遗葢巨万而主藏奴或盗用惟研笔图籍自鐍秘之
柳子华
子华永泰初辟严武剑南府累迁池州刺史代宗将幸华清宫先命完葺欲以子华为京兆少尹尹恶其刚方沮解之遂为昭应令 【旧
书云知府东十三县捕贼】 检校金部郎中修宫使设棘围于市徇邑中曰民有得华清宫瓦石材用投围中三日不还者死不终日巳山积矣
营办略足宰相元载有别墅以奴主务自称郎将怙势纵暴租赋未尝入官子华因奴入谒收狱欬发宿罪杖杀之一邑震伏载不敢怨遣吏厚
谢子华预知其终自为墓铭子公器公度公度善摄生年八十余有强力自云吾不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位光禄少卿公器生遵遵生璨
别有传
△杨于陵
杨于陵字达夫汉太尉震之裔父太清 【旧书宋州单父尉】 倦宦客河朔死安禄山之乱于陵始六岁间关至江左逮长好学有奇志
年十八擢进士释褐句容主簿韩滉刚严少许可独奇于陵以女妻之辟鄂岳江西使府滉居宰相权震中外于陵避亲不肯调退庐建昌以文
书自娱滉卒贞元八年入为膳部员外郎以吏部判南曹时选者与宰相亲文书不如式于陵驳其违宰相怒以南曹郎出使吊宣武军迁右司
郎中换吏部出为绛州刺史德宗雅闻名留拜中书舍人京兆尹李实恃恩暴横于陵与许孟容不附为所谮短徙秘书少监帝崩宣遗诏于太
原幽州节府献遗无所纳拜华州刺史迁浙东观察使越人饥请出米三十万石振赡贫民政声流闻入为京兆尹先是编氓多窜北军籍中倚
以横闾里于陵请限丁制减三丁者不得着籍奸人无所影赖京师豪右大震迁户部侍郎元和初牛僧孺等以贤良方正对策于陵被诏程其
文居第一执政怒出为岭南节度使辟韦词李翱等在幕府咨访得失教民陶瓦易蒲屋以绝火患监军许遂振悍戾肆贪惮于陵不敢挠以私
则为飞语闻京师有诏罢归遂振领留事笞吏剔决其赃吏呼曰杨公尚拒他方赂遗肯私官钱耶宰相裴垍亦为帝别白言之乃授吏部侍郎
而遂振终得罪初吏部程判别诏官参考齐抗当国罢之至是尚书郑余庆移疾乃循旧制 【旧书以兵部员外郎韦顗屯田员外郎张仲素
太学博士陆亘等为之】 于陵言他官但第判能否不知限员有司计员为留遣之格事不相谋莫如勿置因诏三考官止较科目选至常调悉
还吏部又请修甲厯南曹置别簿相检实吏不能为奸治奏选者纳直给符告居四年凡调三千员时称平允九年妖人杨叔高自广州来干于
陵请为己辅于陵执奏杀之改兵部兼御史大夫判度支王师讨淮西于陵用所亲为供军使主唐邓而高霞■〈宀禹〉腾牒度支以饷道乏
及战败诏责之指以为言帝怒贬于陵彬州刺史徙原王傅复以吏部侍郎知吏部选李师道平分其地为三镇以于陵兼御史大夫充淄青十
二州宣慰使还奏合旨穆宗即位迁户部尚书长庆初拜太常卿充东都留守数上疏乞身不许宝厯二年授太子少傅 【旧书作太傅】 封
弘农郡公俄以尚书左仆射致仕诏给实俸让不受于陵器量方峻进止有常度节操坚明始终不失其正太和四年十月卒年七十八册赠司
空谥曰贞孝四子景复仕至同州刺史绍复中书舍人师复大理卿中子嗣复位宰相自有传
△马总
马总字会元扶风人少孤窭不妄交游贞元中姚南仲辟署滑州幕府监军薛盈珍诬南仲不法总坐贬泉州别驾盈珍入用事福建观察
使柳冕希旨欲诛之会刺史穆赞保护乃免徙恩王傅元和中以虔州刺史迁安南都护廉清不挠用儒术教其俗政事嘉美獠夷安之建二铜
柱汉故处劖着唐德以继伏波之迹徙桂管经略观察使入为刑部侍郎十二年兼御史大夫副裴度宣慰淮西吴元济禽为彰义节度留后蔡
人习伪恶相掉讦犷戾有夷貊风总为设教令明赏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始奏改彰义为淮西寻擢拜淮西节度使徙忠武改华州防御镇国
军使李师道平析郓曹濮等为一道除总节度赐号天平军长庆初刘总上幽镇地诏刘总徙天平召总还将大用之会刘总卒穆宗以郓人附
赖总复诏还镇二年检校尚书左仆射入为户部尚书三年卒赠右仆射谥曰懿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