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本章共 6.7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唐纪 【七】
玄宗二
○玄宗二
开元二十二年春正月己巳如东都辛未遣太府卿严挺之户部侍郎裴宽于河南存问振给乙酉怀卫邢相等州乏粮遣中书舍人裴敦
复巡问量给种子二月壬寅秦州地震给复压死者家一年三人己上者三年夏四月甲辰降死罪以下甲寅北庭都护刘涣反伏诛五月戊子
裴耀卿为侍中中书侍郎张九龄为中书令黄门侍郎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夏帝于苑中种麦率皇太子己下躬自芟之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耕耤己足劝农事必伛偻自芟斯过甚矣且帝既云此所以荐宗庙则当岁以为常不见其继此而行也子夏曰虽
小道必有可观致远恐泥葢谓此耳】 六月壬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俘奚契丹以献 【考异曰实录守珪大破林胡按会要契丹事二十二
年大破之葢实录以契丹即战国林胡故云然】 张九龄充河南开稻田使冬十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乙巳张守珪大破契丹斩其王屈烈及
其大臣可突干传首东都
二十三年春正月乙亥耕耤田 【旧书作己亥然前年十二月戊子朔则此不应是己亥也兹从新书】 大赦赐文武官及朝集采访使
阶爵其才有王霸之畧学究天人之际及堪将帅牧宰者令五品己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赐酺三日秋七月丙子皇太子鸿改名瑛庆王直
以下十四王并改名封子琪为恒王璇凉王璥汴王 【按封皇子玭为义王珪为陈王珙为丰王己见于二十一年九月旧书重出新书并不
载封琪璇璥事亦属脱误】 八月戊子免鳏寡惸独今年地税之半冬十月戊申突骑施寇北庭及安西拨换城闰十一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考异曰旧纪作十一月壬申朔按长厯十一月壬子朔今从实录唐厯】 十二月乙亥册故蜀州司户杨元琰女为寿王瑁妃
二十四年春正月北庭都护葢嘉运击突骑施败之三月乙未移考功贡举于礼部夏五月丙午醴泉人刘志诚反伏诛秋七月辛丑李林
甫为兵部尚书依旧知政事八月戊申加亲舅小功服舅母缌麻服堂舅袒免冬十月戊申车驾发东都甲子次华州降所过处系囚丁丑至自
东都十一月壬寅裴耀卿张九龄罢李林甫兼中书令朔方军节度副大使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二月戊申庆王琮为司徒
二十五年春二月乙酉张守珪及契丹战于捺禄山败之辛卯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及吐蕃战于青海败之夏四月辛酉杀监察御史
周子谅乙丑废皇太子瑛及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皆杀之秋七月庚申封李林甫为晋国公牛仙客为豳国公九月壬申颁新定令式格及事
类一百三十卷于天下冬十一月壬申如温泉宫乙酉至自温泉宫己丑开府仪同三司广平公宋璟薨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追谥为贞顺
皇后葬于敬陵
二十六年春正月乙亥牛仙客为侍中丁丑迎气于东郊降死罪流以下原之以京兆府新开稻田给贫人赐百官勋绢天下州县每乡一
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诸乡贡每年令就国子监谒先师明经加口试内外八品己下及草泽有博学文辞之士各委本司本州岛闻荐壬辰李林
甫兼陇右节度副大使二月乙卯牛仙客兼河东节度副大使三月癸未吐蕃寇河西崔希逸败之夏四月己亥朔始令有司读时令于宣政殿
五月乙酉李林甫兼河西节度副大使六月庚子立忠王玙为皇太子秋七月己巳册皇太子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赐文武官子为父
后者勋一转民酺三日九月丙申朔日有食之庚子益州长史王昱及吐蕃战于安戎城败绩冬十月戊寅如温泉宫壬辰至自温泉宫
二十七年春正月壬寅荣王琬巡按陇右二月己巳羣臣上尊号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免百姓今年租赐文武阶爵酺五日夏四月
己丑牛仙客为兵部尚书兼侍中李林甫为吏部尚书依旧兼中书令总文武选事秋八月乙亥北庭都护葢嘉运击突骑施可汗吐火仙于碎
叶城擒之壬午吐蕃寇边河西节度使萧炅败之甲申制追赠孔宣父为文宣王颜回为兖国公余十哲皆为侯后嗣褎圣侯改封为文宣公九
月皇太子改名绍冬十月辛巳改修东都明堂丙戌如温泉宫十一月辛丑至自温泉宫
二十八年春正月癸巳如温泉宫庚子至自温泉宫三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壬子益州长史章仇兼琼败吐蕃克安戎城夏五月乙未太子
少师韩休卒秋七月壬寅追尊宣皇帝陵名曰建初光皇帝陵名曰启运仍置官员九月庚寅封皇孙俶等十九人为郡王冬十月甲子如温泉
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辛巳至自温泉宫十一月牛仙客停兼朔方河东节度使
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如温泉宫庚子至自温泉宫立玄元皇帝庙秋七月乙亥北州刺史王斛斯为幽州节度使八月乙未幽州节度副
使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充平卢军节度副使押两番渤海黑水四府经畧使冬十月丙申如温泉宫戊戌遣使分往诸道黜陟官吏十一月庚戌
司空邠王守礼薨辛酉至自温泉宫辛未太尉寍王宪薨谥为让皇帝葬于惠陵十二月癸未吐蕃陷廓州达化县及振武军石堡城
天宝元年春正月丁未朔大赦改元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免百姓诸色逋税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辞秀英及军谋武艺者
具以名荐甲寅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玄元皇帝降于丹凤门通衢告赐灵符在尹喜之故宅帝遣使就函谷故关尹喜台西发得之乃置玄
元庙于太寍坊辛未陕郡凿三门渠成二月丁亥羣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辛卯享玄元皇帝于新庙甲午享于太庙丙申合祭
天地于南郊大赦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天下诸州改为郡刺史为太守赐文武官阶爵庚子平卢节度副使
安禄山进骠骑大将军秋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辛未左相牛仙客薨八月丁丑刑部尚书李适之为左相壬辰右相李林甫加尚书左仆射李
适之兼兵部尚书左仆射裴耀卿为尚书左仆射九月丙寅改玄元庙为太上玄元皇帝宫冬十月丁酉如温泉宫作长生殿成名曰集灵台以
祀天神十一月己巳至自温泉宫十二月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及奚契丹战于桑干河败之
二年春正月乙卯作升仙宫丙辰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三月壬子享于玄元宫追号大圣祖父周上御大夫敬曰先天太皇
母益寿氏号先天太后尊咎繇曰明德皇帝凉武昭王曰兴圣皇帝江淮租庸等使韦坚引浐水开广济潭以聚运船丙寅帝幸广运楼以观之
秋七月丙辰裴耀卿薨冬十月戊辰太子太保信安王祎卒戊寅如温泉宫十一月乙卯至自温泉宫 【考异曰旧纪十月戊寅幸温泉宫十
一月乙卯还宫与实录同十二月戊申又幸温泉宫丙辰还宫实录无按十二月丙寅朔无戊申丙辰唐厯十一月戊申幸温泉宫丙辰还宫又
与实录本纪不同今皆不取】
三载春正月丙申朔改年曰载赦见禁囚徒壬寅如温泉宫二月己巳至自温泉宫丁丑封让皇帝男琳为嗣寍王邠王守礼男承寍为嗣
邠王让皇帝男璹为嗣申王惠宣太子男珍为嗣岐王■〈王员〉为嗣薛王庚寅皇太子绍改名亨三月己巳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庚午武
威郡上言番禾县天宝山有醴泉涌出岭石化为瑞麰远近贫乏者取以给食癸酉降死罪流已下原之秋八月丙午九姓拔悉密叶护攻杀突
厥乌苏米施可汗来献其首冬十月癸巳如温泉宫十一月丁卯至自温泉宫十二月甲寅祠九宫贵神于东郊大赦纳女道士杨太真于宫中
四载春正月丙戌王忠嗣及突厥战于萨河内山败之秋八月壬寅册杨大真为贵妃九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吐蕃战于石堡城副
将褚誗死之 【按旧书作褚直廉直廉切即誗字也】 冬十月丁酉如温泉宫十二月戊戌至自温泉宫
五载春正月癸酉刑部尚书韦坚贬括苍太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贬播川太守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朔方河东军事三月
丙子遣使黜陟官吏夏四月庚寅李适之罢丁酉门下侍郎陈希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月壬子朔日有食之秋七月丙子韦坚为李林甫所
构配流临封郡赐死坚妹皇太子妃听离太子少保李适之贬宜春太守到官饮药死八月户部侍郎郭虚己为御史大夫剑南节度使九月壬
子刻石为李林甫陈希烈像于太清宫冬十月丁酉如温泉宫十一月己巳至自温泉宫十二月辛未杀赞善大夫杜有邻著作郎王曾左骁卫
兵曹柳绩等
六载春正月辛巳杀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丁亥享于太庙戊子有事于南郊大赦于京城置三皇五帝庙其章怀节愍惠庄惠
文惠宣等太子与隐太子懿德太子同为一庙三月甲辰陈希烈为左相秋七月乙酉以旱命宰相台寺府县虑囚冬十月戊申如温泉宫改为
华清宫十一月乙亥杀户部侍郎杨慎矜及其兄少府少监慎余弟洛阳令慎名十二月癸亥至自华清宫
七载春三月乙酉大同殿柱产玉芝有神光照殿羣臣请加皇帝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许之夏四月辛丑以高力士为骠骑大
将军五月壬午帝御兴庆宫受册徽号大赦免百姓来载租庸赐酺三日六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赐实封及铁券秋八月己亥朔改千秋节为
天长节冬十月庚戌如华清宫封贵妃姊二人为韩国虢国夫人 【按杨贵妃传封韩虢秦三国夫人国忠传亦同旧书无秦国新书不载】
十二月戊戌或言玄元皇帝见于华清宫之朝元阁乃改为降圣阁会昌县为昭应县会昌山为昭应山辛酉至自华清宫
八载夏四月杀咸寍太守赵奉璋李林甫陷之也六月大同殿又产玉芝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拔之闰月丙寅谒太清宫加
上玄元皇帝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皆加大圣皇帝之字太穆文德则天和思昭皇后皆加顺圣皇后之字
羣臣上皇帝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按七载五月己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旧书新书并同至此复
加二字而旧书于此仍前文而无所加应属脱误】 大赦戊辰太子太师徐国公萧嵩薨冬十月丙寅如华清宫十一月丁巳幸御史中丞杨钊
庄
九载春正月己亥至自华清宫丁巳诏以十一月封西岳三月辛亥西岳庙灾以久旱停封西岳夏五月庚寅虑囚乙卯安禄山进封东平
郡王秋九月辛卯以商周汉为三恪废韩介酅公冬十月庚申如华清宫十一月辛卯幸杨国忠亭子十二月乙亥至自华清宫
十载春正月壬辰朝献于太清宫癸巳享于太庙甲午有事于南郊大赦酺三日丁酉李林甫兼安北副大都护朔方节度使二月丁巳安
禄山兼河东节度使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及云南蛮合罗凤战于泸川大败大将王天运死之五月丁亥改诸卫幡旗绯色者为
赤黄以符土运冬十月壬子如华清宫十一月乙未幸杨国忠宅丙午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
十一载春正月丁亥至自华清宫二月庚午突厥寇边三月安禄山伐契丹其副阿布思叛归漠北禄山顿兵不进夏四月户部郎中王焊
京兆人邢縡谋反伏诛丙戌杀御史大夫兼京兆尹王鉷以杨国忠兼京兆尹六月壬午杨国忠奏剑南兵败吐蕃于云南国忠又奏有凤皇见
冬十月戊寅如华清宫十一月乙卯李林甫薨庚申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十二月甲申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卢龙军使
丁亥至自华清宫
十二载春二月癸未追削李林甫官爵夏五月己酉复魏周隋三恪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伐吐蕃克洪济大莫门城秋八月戊戌哥舒翰封
西平郡王冬十月戊寅如华清宫
十三载春正月己亥安禄山入朝加左仆射丙午至自华清宫二月壬申朝献于太清宫加上玄元皇帝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
天皇大帝癸酉享于太庙增祖宗谥甲戌羣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大赦左降官遭父母丧者听归赐内外官阶
爵民酺三日丁丑杨国忠为司空三月哥舒翰伐吐蕃败之复河源九曲夏五月北庭都护程千里俘阿布思以献六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剑南
留后李宓及云南蛮战于西洱河死之 【洪迈曰天宝十三载李宓击南诏粮尽引还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国忠隐其事更以捷闻此
通鉴所纪旧唐书云李宓粮尽军旋为所擒新书亦云败死于西洱河焉按高适有李宓征蛮诗序云天宝十一载诏伐西南夷丞相杨公兼节
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自交址击之往复数万里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而李公效节因赋是诗其畧曰饷道忽
己远县军垂欲穷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收兵列亭候拓地弥西东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其所述如此虽诗人所言未必皆实然当时明
赋其事不应虚言则宓葢归至长安未尝败死其年又非十三载也味掘鼠餐僮之语则粮尽危急师非胜归明甚 按高适所云在十二载或
者李宓于十二载先得生还至十三载复率兵伐蛮全军皆没而纪事者止据后事书之欤】 秋八月丙戌陈希烈罢文部侍郎韦见素为武部
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秋霖雨人多乏食出太仓米一百万石贱粜以济之瀍洛水溢冬十月乙酉如华清宫十二月戊午至自华清宫是
载户部计见管府三百二十一县一千五百三十八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十四载春正月丙寅宴羣臣于勤政楼奏九部乐辛巳遣使宣慰河北夏四月安禄山奏破奚契丹秋八月辛卯免百姓今载租庸壬辰虑
囚冬十月庚寅如华清宫十一月甲子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蕃汉之兵十余万自幽州南向诣阙以诛杨国忠为名杀太原尹杨光翙庚午闻
于行在所壬申伊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以讨安禄山丙子至自华清宫九原郡太守郭子仪为朔方军节度副大使右羽林军
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采访使右金吾大将军程千里为上党郡长史并令讨贼丁丑以京兆牧荣王琬为东讨
元帅高仙芝副之十二月丁亥禄山陷灵昌郡渡河辛卯陷陈留郡执太守郭纳张介然死之癸巳陷荥阳郡太守崔无诐死之丙申封常清及
安禄山战于罂子谷败绩丁酉禄山陷东京河南尹达奚珣叛降于禄山留守李憕中丞卢弈判官蒋清死之高仙芝弃陕郡西保潼关常山太
守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贾深等杀禄山将李钦凑执何千年高邈送于京师辛丑诏皇太子统兵东讨以永王璘为山南节度使江陵长史源
洧副之颍王璬为剑南节度使蜀郡长史崔圆副之二王不出合丙午斩封常清高仙芝于潼关以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守潼关甲辰郭子仪
及禄山将高秀岩战于河曲败之戊申荣王琬薨济南太守李随单父尉贾贲平原太守颜真卿饶阳太守卢全诚并起兵讨禄山
十五载春正月乙卯东平太守嗣吴王祇以兵讨安禄山其日禄山僭号于东京丙辰以李随为河南节度使庚申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
壬戌安禄山陷恒山执颜杲卿袁履谦癸亥哥舒翰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南阳太守鲁炅为南阳节度使乙丑安庆绪寇潼关哥
舒翰击败之丁丑真源令张巡以兵讨安禄山二月己亥李光弼郭子仪将兵东出井陉与禄山将史思明战大破之庚子贾贲战于雍邱死之
三月壬午以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为范阳节度使颜真卿克魏郡以真卿为河北采访使夏四月丙午赞善大夫来瑱为颍州太守兼招讨使五
月戊午鲁炅及禄山将武令珣战于滍水败绩贼寇南阳嗣虢王巨为河南节度使自蓝田出师救南阳六月癸未颜真卿及禄山将袁知泰战
于堂邑败之北海太守贺兰进明克信都丙戌哥舒翰及禄山将崔干佑战于灵宝西原败绩是日李光弼及忠思明战于嘉山大败之辛卯蕃
将火拔归仁执哥舒翰叛降于禄山遂陷潼关及河东华阴上洛郡甲午诏亲征乙未黎明出延秋门西行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
太子亲王妃主皇孙扈从其妃主皇孙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丁酉次于马嵬杨国忠为禁军所杀贵妃杨氏赐死 【谨按通鉴辑览
御
批纲目书杨国忠及贵妃伏诛说者谓二人之罪宜诛书法所以正名定罪殊不知是时众叛亲离威柄不出玄宗且玄宗亦无诛之之意安得
谓之伏法惟据事直书则罪名既着而元礼嗾众劫君之恶亦自彰杜甫一生忠恳独于北征诗褎美元礼太过不可为训且彼时玄宗颠沛流
离杨氏又安能更为人患哉若谓宜诛则当于禄山未叛杨氏方盛之时舍身固争方可谓之忠臣元礼所为正韩愈所为又下石焉者在朋友
尚不可而况君臣乎若元礼者直乱臣贼子其去禄山葢一间耳】 以韦见素子京兆府司录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然未知所适军士或言
河陇或言灵武太原或言还京为便韦谔曰还京须有捍贼之备兵马未集恐非万全不如且幸扶风徐图所向上询于众咸以为然及行百姓
遮路乞留皇太子愿戮力破贼收复京城因留太子己亥次扶风郡军士各怀去就会益州贡春彩至上悉命置于庭召诸将谕之曰卿等多国
家功臣陈力久矣朕之优奖常亦不轻逆胡背恩事须回避甚知卿等不得别父母妻子朕亦不及亲辞九庙言发涕流又曰朕须幸蜀路险狭
人多恐难供承今有此彩卿等即宜分取各图去就朕自有子弟中官相随便与卿等诀别众咸俯伏涕泣曰死生愿从陛下上曰去住任卿自
此悖乱之言稍息己亥禄山陷京师庚子以司勋郎中剑南节度留后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颍王璬为剑南节度大使监察御史
宋若思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韦谔充巡阁道使并令先发辛丑次陈仓壬寅次散关分部下为六军颖王璬先行寿王瑁等分统六军前后左
右相次丙午次河池郡崔圆奏剑南岁稔民安储供无阙帝大悦授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如故秋七月甲子次
普安郡宪部侍郎房管自后至以为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卯诏以皇太子充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使永
王璘江陵府大都督统山南东路黔中江南西路节度大使盛王琦广陵郡都督统江南东路淮南河南等路节度大使丰王珙武威郡都督领
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大使庚午次巴西郡以太守崔涣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见素为左相庚辰车驾至蜀郡八月壬午
大赦皇太子即皇帝位于灵武癸巳以闻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曰诰庚子上皇临轩册肃宗遣韦见素房管使于灵武授册命明年九月
郭子仪收复两京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上皇丁卯上皇发蜀郡十一月丙申次凤翔郡肃宗遣精骑三千至扶风迎卫十二月丙
午肃宗具法驾至咸阳望贤驿奉迎上皇御宫之南楼肃宗拜于楼下鸣咽不自胜上皇启行肃宗骑马前导丁未至京师御大明宫之含元殿
见百寮上皇亲自抚问人人感咽时太庙为贼所焚权移神主于大内长安殿上皇谒庙请罪遂幸兴庆宫三载肃宗奉上尊号曰太上至道圣
皇帝上元元年七月徙居于西内之甘露殿元年建巳月甲寅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 【按上元二年九月去上元号改元诏十一月为岁首
至次年四月改元年为宝应元年诏以正月为岁首故新书云元年建巳月也而旧书云上元二年四月崩于神龙殿玄宗生于垂拱元年是年
己酉至宝应元年壬寅年七十八旧书云上元二年似误】 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陵曰泰陵
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天宝十五载凡四十四年
钦定续通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