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本章共 8.9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唐纪 【十七】
昭宗一
○昭宗 【一】
昭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僖宗同母弟也 【新书作母曰恭宪皇太后王氏后妃传惠安皇后生僖宗而恭宪皇后自生昭宗旧书后妃
传有惠安无恭宪而昭宗追上尊号亦云加惠安为恭宪则祇是一人今从之】 始封寿王名杰干符三年授开府仪同三司领幽州大都督幽
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僖宗遇乱再出奔寿王握兵符侍左右尤见倚信文德元年三月僖宗疾大渐羣臣以吉王长
欲立之观军容使杨复恭率兵迎寿王于六王宅入居少阳院立为皇太弟改名敏乙巳即皇帝位于柩前韦昭度摄冢宰帝体貌明粹有英气
喜文学以僖宗威令不振朝廷日卑有恢复前烈之志尊礼大臣号令天下践阼之始中外皆忻忻焉朱全忠败魏军于内黄李克用攻河阳夏
四月庚午追尊帝母惠安太后曰恭宪以韦昭度为中书令孔纬为司空壬午孙儒陷扬州自称淮南节度使复攻宣州朱全忠遣其将救河阳
河东军引去以丁会为河阳留后张全义复为河南尹成汭陷江陵自称留后辛卯朱全忠及秦宗权战于蔡州败之五月壬寅赵德諲以襄州
降以德諲为忠义军节度使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李茂贞加检校侍中六月阆州防御使王建陷汉州遂寇成都征陈敬瑄为龙武统军以韦
昭度检校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充剑南西川节度两川招抚制置使秋七月李罕之引河东兵攻河阳丁会击却之以凤州防御使满存为节
度使同平章事以魏博留后罗弘信为节度使八月戊辰朱全忠克蔡州南城冬十月孟方立袭辽州李克修击败之辛卯葬僖宗皇帝于靖陵
陈敬瑄拒命十一月朱全忠及时溥战于吴康镇败之全忠取宿州丙申秦宗权陷许州辛酉奉国军将申丛执泰宗权十二月丁亥以韦昭度
为行营招讨使永平军节度使王建充行营都指挥使讨陈敬瑄 【时以卭州置永平军】 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厚陷夔州
龙纪元年春正月癸巳朔大赦改元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刘崇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宣武军将郭璠杀其留后申丛自称留后二
月己丑秦宗权伏诛三月以孔纬为司徒杜让能为司空丙申钱镠取苏州加蔡州节度使赵犨同平章事充忠武军节度使夏四月壬戌以朱
全忠为检校太尉中书令进封东平王六月李克用取磁洺二州邢磁洺节度使孟方立卒其弟迁自称留后李克用进攻邢州杨行密攻宣州
取之杀宣歙观察使赵锽诏以行密为宣歙观察使庐州刺史蔡俦叛附于孙儒冬十月己卯平卢军节度使王敬武卒其子师范自称留后以
太子少师崔安潜检校太傅兼侍中充平卢军节度使王师范杀棣州刺史张蟾 【案张蟾之败旧书在大顺二年二月 又案新书于此等
争杀之事例云某陷某州某官死之意谓合春秋之法其实当藩镇吞噬之时一彼一此惟力是视失守殒命本无节烈之可言即如此张蟾之
事第以青帅已死子又甚少觊觎建节力屈就毙初非有忠君奉国之心他如克用全忠等争城争地类多得自攘夺者而新书例以寇若陷书
之此正如刘知几所谓以此而拟春秋貌同心异者也兹故曰拔曰取曰杀皆据事直书而着其说于此】 杨行密取常州杀其刺史杜棱钱镠
取润州十一月己酉有事于南郊帝更名曰晔大赦十二月壬申眉州刺史山行章叛附于王建壬午孙儒陷常州及润州以孔纬为太保杜让
能为司徒
大顺元年春正月戊子朔羣臣上尊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大赦改元李克用克邢州孟迁降之壬寅简州将杜有迁执其刺史员
虔嵩叛附于王建二月丁巳率百官料钱修国学己未资州将侯元绰执其刺史杨戡叛附于王建乙丑加朱全忠守中书令朱全忠将庞师古
及孙儒战于陵亭败绩三月戊申昭义节度使李克修卒李克用表其弟克恭知留后事夏四月丙辰李克用将安金俊攻云州防御使赫连铎
求援于幽州李匡威以兵赴之战于蔚州河东军大败宿州将张筠逐其刺史张绍光附于时溥溥军于砀山全忠击败之乙丑蜀州刺史任从
海与王建战于卭州败绩丙寅嘉州刺史朱实叛附于王建丙子戎州人文武坚执其刺史谢承恩叛附于王建五月削李克用官爵属籍以张
浚为河东行营都招讨宣慰制置使京兆尹孙揆副之镇国军节度使韩建为北面行营招讨都虞候兼供军粮料使朱全忠为南面招讨使王
镕为东面招讨使李匡威为北面招讨使赫连铎副之以讨李克用 【谨案通鉴辑览
御批克用固非始终忠于唐室之人然既有兴复
功岂宜首议削除况尔时朝命本不能致讨特欲藉力三镇徒快其并吞私计耳然使克用果灭则三镇益强仍为国患矧克用又未易即灭而
徒授之口实卒之一战不胜转不得不屈体调停使诸藩效尤胁制是直甘心沥鸩自毙范祖禹死疾庸医之喻犹不足尽之】 壬寅昭义军乱
杀其节度使李克恭将其安居受自称留后附于朱全忠壬子都招讨使张浚率神策诸军五十二都及邠寍鄜夏师合五万人发京师癸丑剑
南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卒其弟彦晖自称留后削李罕之官爵六月以孙揆为昭义军节度使仍充招讨副使辛酉雅州将谢从本杀其刺史张
承简叛附于王建辛未以朱全忠兼领宣义军节度使充河东东面行营招讨使以沧州刺史卢彦威为义昌军节度使河东将安知建以邢洺
磁三州叛附于朱全忠秋七月官军至阴地关朱全忠将葛从周入潞州以从周权充兵马留后戊申李克用袭执昭义军节度使孙揆揆死之
杨行密取润州八月孙儒复夺取之钱镠杀苏州刺史杜儒休杨行密取苏州九月李克用取潞州杨行密取润常二州闰月孙儒复取常州进
围苏州壬戌卭州将任可知杀其刺史毛湘冬十月癸未蜀州将李行周逐其刺史徐公鉥附于王建加邠寍节度使王行瑜侍中佑国军节度
使张全义同平章事 【时于东都置佑国军】 韩建袭河东军于赵城败绩李克用取邢洺磁三州十一月丁卯李匡威取蔚州张浚及李克
用战于阴地败绩孙儒取苏州十二月李克用取晋州朱全忠击魏博取黎阳临河淇门卫县庚午尚书右仆射王徽卒
二年春正月丙辰朱全忠及罗弘信战于内黄败之弘信与和全忠军还庚申孔纬张浚罢以翰林学士承旨崔昭纬为兵部侍郎御史中
丞徐彦若为户部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李克用检校太师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再贬太保荆南节度使孔纬为
均州刺史鄂岳观察使张浚为连州刺史甘露镇使陈可言取常州钱镠取苏州二月加李克用守中书令再贬张浚绣州司户复李罕之官爵
乙巳赦陈敬瑄丁未诏王建罢兵不受命三月辛亥以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李克用表以李存孝为邢洺磁节度使夏四月甲申以星变大赦
避正殿减膳彻乐赐两军金帛赎所略男女还其家民年八十以上及废疾不能自存者长吏存恤访武德功臣子孙庚子韦昭度以王建知剑
南西川节度留后兼行营招讨使昭度归京师癸卯王建攻成都以武安军节度使周岳为岭南西道节度使 【时改钦化军为武安军】 李
克用攻云州五月孙儒取滁和二州六月杨行密复夺取之丙午封子佑为德王 【案吴缜曰昭宗诸子德王名裕不名佑也况干寍四年立
为皇太子时名裕即可见此误也考旧书光化三年刘季述幽帝东宫矫诏命太子即皇帝位明年昭宗反正制皇太子裕降为德王改名佑吴
缜云不名佑者误也但新书于始封时名佑立皇太子时名裕纪传皆不载改名始末是其阙略耳】 秋七月李克用克云州表其将石善友为
大同防御使孙儒焚扬州以逃八月朱全忠攻宿州入其郛辛丑王建克成都执陈敬瑄九月乙卯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左神策军中尉杨复
恭以上将军致仕冬十月壬午朱全忠取宿州癸未以王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杨复恭谋反命天威都将李顺节神策军使李守节攻讨之玉
山军使杨守信拒战军溃复恭奔兴元复恭假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武定军节度使杨守忠龙剑节度使杨守贞绵州刺史杨守厚同举
兵反十一月己未曹州将郭铢杀其刺史郭词附于朱全忠辛未全忠取寿州十二月乙酉朱全忠将丁会及朱瑾战于金乡败之戊子杀李顺
节以顾彦晖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景福元年春正月己未朱全忠逐河阳节度使赵克裕以张全义兼领河阳节度使丙寅大赦改元王镕李匡威合兵攻尧山李克用败之
二月刘崇望罢以李茂贞为山南西道招讨使甲申朱全忠攻郓州天平军节度使朱宣败之三月以户部尚书郑延昌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乙巳杨行密取楚州又取常州杀陈可言丙辰杨守忠守贞等攻梓州丙寅福建观察使陈岩卒其将范晖自称留后庚午泉州刺史
王潮攻福州夏四月西川将李简击杨守忠等败之辛巳以杜让能为太尉乙酉以钱镠为武胜军防御使 【旧书在龙纪元年七月考方镇
表龙纪元年置杭州防御使景福元年赐杭州防御使号武胜军意钱镠当龙纪时巳为防御使而赐军号后则为武胜军防御也旧书葢误而
以武胜军为武威军更误矣】 加王行瑜兼中书令六月杨行密及孙儒战于扬州擒斩之秋七月己巳李茂贞攻凤州感义军节度使满存奔
于兴元茂贞进攻兴洋二州皆取之八月壬申攻兴元杨守亮及满存奔阆州以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同平章事丙戌降京畿关辅囚罪免淮
南浙西宣州逋负李茂贞以其子继密知兴元府事九月加成汭同平章事冬十月淮南将蔡俦以庐州河东将李存幸以邢州皆附于朱全忠
十一月辛丑武寍军将张燧张谏以濠泗二州附于朱全忠乙巳朱全忠取濮州孙儒将王坛攻婺州取之十二月壬午王建击杨守亮于阆州
破之
二年春正月时溥攻宿州刺史郭言战死以李茂贞为山南西道兼武定军节度使以徐彦若同平章事充凤翔节度使茂贞不受命二月
杨行密取常州加王建同平章事李克用攻邢州辛巳及王镕战于叱日岭败之朱全忠败朱瑾兵于徐州李匡威败李克用兵于元氏克用还
攻邢州三月辛酉卢龙军兵马留后李匡筹逐其兄匡威自称节度留后夏四月乙亥王建杀陈敬瑄及田令孜丁亥王镕杀李匡威 【考异
曰实录杀匡威在五月恐约奏到旧纪六月乙卯幽州李匡威谋害王镕恒州三军攻匡威杀之旧传唐太祖纪年录皆云五月新纪四月丁亥
案匡筹奏云四月十九日是月己巳朔十九日丁亥也】 戊子朱全忠徐州时溥自焚死朱全忠以宋州刺史张廷范知感化军留后五月庚子
王潮破福州杀范晖自称留后闰月以钱镠为苏杭观察使以扈跸都头曹诚为黔中节度使耀德都头李鋋为镇海军节度使宣威都头孙惟
晟为荆南节度使六月以捧日都头陈佩为岭南东道节度使并同平章事秋七月王镕救邢州李克用与战于平山败之壬申进攻镇州镕请
助攻邢州克用合镕兵进屯任县丁亥杨行密取庐州杀蔡俦加天雄军节度使李茂庄同平章事 【时以秦州为天雄军】 八月丙申以嗣
覃王嗣周为京西路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鐬副之以讨李茂贞杨行密取歙州九月丙寅以钱镠为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移
军额于杭州乙亥覃王率禁军三万送徐彦若赴镇壬午及李茂贞王行瑜战于兴平败绩李茂贞进逼京师甲申杀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
密使李周潼段诩茂贞陈兵临皋驿贬太尉平章事晋国公杜让能为梧州刺史壬辰以东都留守韦昭度为司徒御史中丞崔胤为户部侍郎
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州刺史冯弘铎以州附于杨行密冬十月乙未杀杜让能及户部侍郎杜弘徽十一月以李茂贞守中书令进封秦王
兼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赐王行瑜号尚父仍赐铁券以徐彦若为御史大夫以泉州刺史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十二月以韦昭度为太傅邵
州刺史邓处讷攻潭州克之杀周岳处讷自称留后是岁建州刺史徐归范汀州刺史锺全慕并附于王潮
干寍元年春正月乙丑朔大赦改元李茂贞以兵来朝以李光筹为卢龙节度使二月以右散骑常侍郑綮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以邓处讷为武安军节度使彰义军节度使张钧卒其兄鐇自称留后朱全忠及朱宣朱瑾战于东阿败之三月甲申李克用克邢州执李存
孝杀之克用以马师素权知邢洺团练使夏五月孙儒将刘建锋袭潭州杀邓处讷自称留后王建克彭州杀威戎节度使杨晟辛卯郑延昌罢
武冈指挥使蒋勋取邵州六月壬辰李克用克云州杀赫连铎甲午以张廷范为感化军节度使戊午以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李磎为户部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申磎罢以徐彦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秋七月李茂贞克阆州杨复恭杨守亮杨守信出走以雨霖避
正殿减膳郑綮罢杨守厚卒其将常再荣以绵州附于王建八月杨复恭杨守亮杨守信走至干元韩建捕献之伏诛癸巳减京畿兴元洋金商
等州赋役九月庚申李克用杀其昭义军节度使康君立 【新书作李克用陷潞州昭义军节度使康君立死之案君立本克用将克用以君
立攻取潞州即令镇之则潞州久为克用所据此以李存孝之死杀君立而新书乃以陷潞州及死之为文殊失事实】 冬十月封子祤为棣王
禊虔王禋沂王祎遂王十一月李克用取武州以张鐇为彰义军节度使十二月李克用取新州壬子及李匡筹战于居庸大败之甲寅匡筹奔
沧州卢彦威杀之丙辰克用取幽州是冬杨行密取黄州
二年春正月己巳以给事中陆希声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申护国军节度使王重荣卒其子珂自称留后二月乙未以太子
太傅李磎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克用表刘仁恭为卢龙军兵马留后三月崔胤李磎罢以户部侍郎王抟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加王镕兼侍中杨行密取濠州浙东节度使董昌僭号建年钱镠请以本军讨之夏四月陆希声韦昭度罢朱瑾及朱全忠战于高梧
败绩庚寅杨行密取寿州又袭涟水军取之戊戌以刘建锋为武康军节度使五月削董昌官爵甲子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等各以兵犯京师杀
太保致仕韦昭度太子少师李磎是月李克用克绛州杀其刺史王瑶六月庚寅以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壬辰以太子宾客孔纬为吏部尚
书守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秋七月丙辰李克用以兵屯河中戊午匡国军节度使王行约奔于京师庚申神策军护军中尉骆全
瓘刘景宣指挥使王行实李继鹏反帝闻乱登承天门楼遣诸王率禁兵御之捧日都头李筠以本军于楼前侍卫李继鹏率凤翔兵攻筠帝乃
下楼与亲王公主内人出启夏门趣南山宿莎城镇以薛王知柔权知中书事及置顿使壬戌李克用入同州徐彦若王抟崔昭纬至莎城甲子
帝次石门镇遣知枢密院刘光裕薛王知柔还京师制置守卫宫禁丙寅李克用遣使奉表问起居丁卯帝遣中使赉诏诣克用军令与王珂各
起兵赴新平又诏张鐇以泾原兵控扼凤翔以前护国军节度使崔胤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午李克用发河中八月己丑至渭桥
癸巳败邠寍军于棃园擒其将王令陶以献又诏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以本军进讨丁酉削王行瑜官爵以李克用为邠寍四面行营都招讨
使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充北面招讨使彰义军节度使张鐇充西面招讨使护国军节度留后王珂充行营粮料使李茂贞斩李继鹏传首行
在诏赦茂贞罪辛丑改授李克用邠寍四面行营都统又以河中都监袁季贞充邠寍四面行营兵马都监押辛亥帝至自石门壬子崔昭纬罢
以王珂检校司空充护国军节度使幽州兵马留后刘仁恭检校司空充卢龙军节度使丙辰以徐彦若为司空与王抟崔胤并赐号扶危匡国
致理功臣癸亥孔纬薨以前昭义军节度使李罕之为邠寍四面副都统冬十月丙戌贬右仆射崔昭纬为梧州司马李克用及王行瑜战于棃
园败之庚寅王行约焚寍州以逃克用奏以匡国军节度使苏文建为静难军节度使癸卯朱全忠围兖州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卒其子郜自
称留后以京兆尹孙偓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克用攻龙泉寨李茂贞救之李罕之击败茂贞十一月丁巳李克用入邠州王行瑜
伏诛朱全忠败泰寍军于巨野丁丑王建取利州李克用旋军渭北加苏文建同平章事十二月癸未赦京师复大顺以来削夺官爵非其罪者
甲申李克用进封晋王改赐忠贞平难功臣阆州防御使李继雍蓬州刺史费存渠州刺史陈璠附于王建乙未加李罕之兼侍中丙申王建攻
梓州戊戌通州刺史李彦昭附于王建辛亥李克用旋师太原李茂贞以其将胡敬璋为河西节度使加钱镠兼侍中安州防御使宣晟袭桂州
杀静江军节度使周元静晟自称知军府事
三年春正月癸丑王建取龙州以户部尚书兼京兆尹嗣薛王知柔检校司徒充清海军节度使闰月丁亥兼州刺史周雄附于王建李克
用遣兵救兖郓军于莘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击败之二月壬子以通王滋为开府仪同三司判侍卫诸军事三月以天雄留后李继徽为节度使
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致仕以其弟思敬为保大留后朱全忠伐郓州败其兵于马颊夏四月壬子武安军乱杀其节度使刘建锋其将马殷自
称兵马留后滑州河溢朱全忠因决为二渠李克用攻魏州五月董昌去帝号复称节度使辛巳赐崔昭纬自尽癸未杨行密取苏州又取光州
庚寅成汭取黔州甲午钱镠攻越州乙未克之己亥董昌伏诛加钱镠检校太尉中书令朱全忠救魏州六月与李克用战于洹水败之克用引
军还庚戌李茂贞犯京师嗣延王戒丕率禁军御之丙寅及茂贞战于娄馆败绩秋七月壬辰茂贞进逼京师诸王率禁军奉车驾以如太原癸
巳次渭北韩建表请驻华州以建为京畿都指挥安抚制置催促诸道纲运等使甲午次富平韩建来朝乙未次下邽丙申至华州以府署为行
宫乙巳崔胤罢丙午以翰林学士承旨陆扆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癸丑以王建为凤翔四面行营招讨使甲寅王抟罢以钱镠
权领浙江东道军州事乙丑以国子毛诗博士朱朴为左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己卯朱全忠张全义表请建都洛阳庚辰以王潮
为威武军节度使 【时升福建观察使为威武军】 乙未以武安军节度使崔胤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崔远为兵部侍郎并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丁酉贬陆扆为硖州刺史己亥以孙偓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静难军节度使李思谏副之李思敬为保大军节度使以韩建检校太
尉兼中书令充修复宫阙京畿制置催促诸道纲运等使李克用及朱全忠战于宗城败之冬十月壬子加孙偓为凤翔行营节度招讨使丁巳
以韩建权知京兆尹兼把截使戊午以威胜军节度使王搏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茂贞上表请罪仍献助修京阙钱师遂不行以
钱镠为镇海威胜两军节度使李克用及罗弘信战于白龙潭败之王珂同平章事十一月戊子忠国军节度使李师悦卒其子继徽自称留后
【时以湖州置忠国军】
四年春正月甲申韩建以兵围行宫勒诸王归十六宅散遣所领军士其甲兵并归收掌杀扈跸都将李筠丙申朱全忠克郓州天平军节
度使朱宣出走追获之朱全忠以庞师古为天平军留后己亥孙偓罢都统以李思谏为寍塞军节度使二月戊申朱全忠克兖州泰寍军节度
使朱瑾奔于淮南朱全忠以葛从周为泰寍军留后全忠又取沂海密三州保义军节度使王珙攻河中韩建杀太子詹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
士以杨行密为江南诸道行营都统癸丑王建取泸州己未立德王佑为皇太子更名裕大赦享于行庙辛酉王建取渝州乙亥孙偓朱朴罢 【
宰相表作己亥是年正月丁丑朔二月丙午朔则二月不应有己亥兹据通鉴】 三月丙子朱全忠表朱友裕为天平留后庞师古为武寍留后
宣武军将杨师厚败王珂兵于猗氏河东将李嗣昭败王珙兵于猗氏又败之于张店以苏文建为昭武军节度使夏四月以同州防御使李继
塘为匡国军节度使五月壬午朱全忠取黄州执其刺史瞿章 【新书纪误作矍璋】 六月甲寅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乙卯以李茂贞为西川
节度使嗣覃王嗣周为凤翔节度使茂贞不受命嗣周及茂贞战于奉天败绩秋七月加成汭兼侍中以李继徽为静难军节度使庚寅钱镠取
苏州八月韩建杀通王滋仪王韶王彭王惕嗣韩王嗣陈王嗣覃王嗣周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睦王济王 【新书无睦王济王旧书只八王
有睦济而无覃延丹兹依唐书纠缪所列又新书仪王作沂王禋纠缪亦同考昭宗子沂王禋于天顺二年为朱全忠所杀则此合从旧纪作仪
王也】 九月癸酉王建围梓州李克用伐幽州辛巳攻安塞军刘仁恭击败之钱镠取湖州以彰义军节度使张琏为凤翔西北行营招讨使李
思谏副之以讨李茂贞削茂贞官爵复其姓名为宋文通复以王建为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加义武节度使王郜同平章事李继塘弃同州奔
于凤翔冬十月以韩建充匡国军节度使壬子遂州刺史侯绍乙卯合州刺史王仁威并附于王建庚申王建克梓州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自杀
王建以卭州刺史王宗涤为东川留后甲子封子秘为景王祚为辉王祺为祁王 【旧书在二月又有祯封雅王祥封琼王之文考诸王传雅
王琼王于光化元年封不在是年又旧书祁王祺作禖雅王正作祯考祯封端王在天佑元年非雅王也 又案唐诸王封国大率系地为号光
化二年始于砀山置辉州而此已有辉王岂特取美名而不以地系者欤】 加张琏同平章事十一月癸酉杨行密及朱全忠战于清口败之丁
巳钱镠取台州朱全忠奏以检校司空泰寍军留后葛从周为泰寍军节度使颍州刺史王敬荛为武寍军节度使十二月丁未威武军节度使
王潮卒其弟审知自称留后贬右拾遗张道古为施州司户
光化元年春正月以徐彦若为司徒加王师范同平章事以兵部尚书刘崇望同平章事充剑南东川节度使以昭信防御使冯行袭为节
度使以韩建为修宫阙使二月赦李茂贞复其姓名官爵三月己丑以王审知为威武留后以朱全忠兼领宣义天平军节度使以马殷为武安
留后卢龙节度使刘仁恭袭沧州卢彦威出走仁恭以其子守文为义昌军留后夏四月丁未朱全忠及李克用战于巨鹿加王珂兼侍中丙寅
立淑妃何氏为皇后丁卯朱全忠拔洺州杀其刺史邢善益五月已巳朔大赦辛未朱全忠拔邢州杀其刺史袁奉韬以葛从周为邢洺磁留后
以武定节度使李继密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刘崇望还为兵部尚书以王宗涤为东川留后马殷取邵衡永三州六月以濠州刺史赵珝为忠武
军节度使秋七月加武贞军节度使雷满同平章事镇南军节度使锺传兼侍中丙申朱全忠取唐州又取随州八月庚戌改华州为兴德府戊
午朱全忠取邓州已未车驾发华州壬戌至自华州甲子大赦改元九月戊辰以韩建守太傅中书令充兴德尹封颍川郡王赐铁券建辞王爵
改封许国公加王镕兼中书令罗弘信加侍中进封临清郡王甲申钱镠取苏州冬十月罗弘信卒其子绍威自称留后癸卯以王审知为威武
军节度使张全义加侍中以王宗涤为东川节度使朱全忠杀安州刺史武瑜十一月甲寅封子祯为雅王祥为琼王以罗绍威为魏博节度使
衢州刺史陈岌附于杨行密十二月癸未潞州节度使薛志勤卒泽州刺史李罕之袭潞州取之附于朱全忠全忠表罕之为昭义军节度使李
克用取泽州
二年春正月乙未给复绵剑二州二年丁未兵部尚书陆扆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胤罢李罕之取沁州刘仁恭拔贝州屠之
进攻魏州二月朱全忠取蔡州三月朱全忠救魏州丁未及刘仁恭战于内黄大败之己未朱全忠取泽州夏五月李克用攻潞州朱全忠击败
之六月以李罕之为河阳三城节度使以河阳节度使丁会为昭义军节度使丁丑李罕之卒保义军乱杀其节度王珙其将李璠自称留后秋
七月壬辰海州戍将陈汉宾以州附杨行密马殷取道州八月李克用取泽潞怀三州冬十一月徐彦若为太保王搏为司空马殷取郴连二州
辛丑保义军将朱简杀李璠自称留后附于朱全忠十二月加罗绍威同平章事
三年春二月庚申加王建兼中书令壬申加王审知同平章事壬午以吏部尚书崔胤充清海军节度使夏四月戊午朱全忠罗绍威合兵
攻沧州辛未皇后及皇太子谒九庙六月丁巳朱全忠表以朱简为保义军节度留后仍改名友谦丁卯以崔胤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抟罢再贬崖州司户寻赐死秋七月以昭义留后孟迁为节度使兵部尚书刘崇望卒戊申以雷满检校太保封冯翊郡王
武泰军节度使赵崇封天水县开国子乙卯以王建兼剑南东川武信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八
月己巳以前归义军节度副使张承奉为归义节度使庚辰李克用攻洺州克之葛从周邀击于青山口大败之从周进攻镇州壬午成汭检校
太师中书令甲申以崔胤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魏国公九月朱全忠取洺州钱镠取婺州衢州刺史陈岌附于钱镠乙巳徐彦若罢丙午崔远
罢戊申以刑部尚书裴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寅朱全忠克瀛州冬十月丙辰克景州辛酉克莫州辛巳克祁州癸未以朱友谦
为保义军节度使甲申朱全忠克定州义武军节度使王郜奔于太原十一月庚寅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内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偓
作乱皇帝居于少阳院辛卯季述等以皇太子裕为皇帝奉皇帝为太上皇皇后为太上皇后杀睦王倚十二月戊辰朱全忠自定州还汴州遣
使与崔胤谋讨贼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