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本章共 5.4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宦者传
宋 【三】
○宋三
陈衍
高居简
程昉
童贯
梁师成
杨戬【李彦】
邵成章
蓝珪【康履】
冯
益
甘升
阙礼
董宋臣
陈衍
高居简
程昉
童贯
梁师成
杨戬 【李彦】
邵成章
蓝珪 【康履】
冯益
甘昪
阙礼
董宋臣
△陈衍
陈衍开封人以内侍给事殿廷累官供备库使梁惟简荐诸宣仁皇后主管高韩王宅领御药院寻为按行宣仁山陵使进左藏库使为真
定路都监御史来之邵方力诋元佑政事首言衍在垂帘日怙宠骄肆交结戚里进退大臣力引所私稗居耳目之地张商英亦论衍交通宰相
结托词臣衍坐贬监郴州酒税务惟简以援引张士良梁知新以荐附皆得罪衍复徙配朱崖章惇起狱诬元佑诸臣云结衍辈以谋废王士良
尝与衍同在宣仁后合自郴州召之使实其说士良至锻炼无所得但言宣仁弥留之际衍尝可否二府事及用御宝付外而已安惇蔡京乃奏
衍疏隔雨宫斥随龙内侍十余人于外以翦除人主腹心羽翼意在动摇大逆不道遂诏处死 【按宋史此下有冯世宁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
△高居简
高居简字仲路番禺人为入内黄门护作温成原庙奉神物以精办称超转殿头领后苑事坐奉使梓夔路多占驿兵降高品厯领内东门
司干当御药院居简每闻外廷议论必以入告省中目为高直奏神宗即位御史张唐英言其资性憸巧善迎合取容中丞司马光亦言其久处
近职罪恶巳多顷在先朝依凭城社物论切齿及陛下继统复先自结纳愿明治其罪以解天下之惑于是罢为供备库使稍迁带御器械进内
侍押班以文思使领忠州刺史卒
△程昉
程昉开封人以小黄门积迁西京左藏库副使熙宁初为河北屯田都监河决枣强酾二股河导之使东为锯牙下以竹落塞决口加带御
器械河决商湖北流与御河合为一及二股东流御河遂浅淀昉以开浚功迁宫苑副使塞漳河作浮梁于洺州兼外都水丞诏相度兴修水利
河决大名第五埽昉议塞之因疏塘水溉深州田又道葫芦河自乐寿之东至沧州二百里塞孟家口开干宁军直河作桥于真定之中渡河自
卫州王供埽导沙河入御河以广运路累迁达州防御使制置河北河防水利御史盛陶言昉挟第五埽之功假朝廷威福恐动州县所开共城
河颇废人户水硙久无成功又议开沁河因察访官按行始知不便漳河滹沱之役水占邢洺赵深祁五州之田王广廉孔嗣宗钱勰赵子几皆
论奏其奸欺多置挞口指决河所浸便为淤田举官废吏惟其所欲又悖慢豪横违拒圣旨者三提点刑狱司牒者十二愿遣官代还仍行究治
神宗曰王安石以昉知河事故加任使令开漳河用工七百万滹沱八九百万巳议体量矣始安石欲兴水利骤用昉昉挟安石势而慢韩琦后
安石觉其虚诞亦疏之以忧死赠辉州观察使遂罢都大制置河防水利司 【按宋史此下有苏利涉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童贯
童贯少出李宪之门性巧媚自给事宫掖即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顺承徽宗立置明金局于杭贯以供奉官主之始与蔡京游京进贯力也
京既相赞策取青塘因言贯尝十使陕石审五路事宜与诸将能否力荐之遂命王厚领兵十万以贯监其军至湟川适禁中火帝下手札驿止
贯毋西贯发视遽纳鞾中厚问故实曰上趣成功耳师竟出复四州擢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内侍寄资转两使自兹始未几为熙河兰湟秦凤
路经略安抚判置使累迁武康军节度使诗齐格藏征复积石军洮州加检校司空颇恃功骄恣选置将吏皆捷取中旨不复关朝廷寖咈京意
帝欲除贯开府仪同三司京曰使相岂应援宦官不奉诏政和元年进检校太尉副郑允中使契丹或言以宦官为止介国无人乎帝曰契丹闻
贯破羌故欲见之因使觇敌策之善者也使还益展奋庙谟兵柄皆属焉遂请进筑夏国横山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俄开府仪同三司签书
枢密使不三岁领院事更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进太傅封泾国公时人称蔡京为公相贯为媪相将秦晋锐师深入
河陇谓可制夏人死命遣大将刘法取朔方法不可贯逼之法不得已出塞遇伏而死诸军恟惧贯隐其败以捷闻百官入贺皆切齿然莫敢言
关右大困旧制熟羌不授汉官贯故引拔之有至节度使者弓箭手失其分地而使守新强禁卒逃亡不死而得改隶他籍军政尽坏初贯使辽
得燕人马植归荐诸朝遂造平燕之谋选健将劲卒刻日发命会方腊起睦州势甚张改江浙淮南宣抚使即以所聚兵帅诸将讨平之方腊者
睦州青溪人世居县堨村托左道惑众阴聚贫乏游手之徒于宣和二年十月作乱旬日聚众数万雨浙都监蔡遵颜坦击之皆败死于息坑十
一月陷青溪遂陷睦歙二州南攻衢北掠新城桐庐富阳诸县进逼杭州郡守弃城走州陷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纵火六曰死者不胜计
警奏至京师王黼匿不以闻于是凶焰日炽东南大震发运使陈遘请调京畿兵及鼎澧枪牌手兼程以来使不至滋蔓徽宗始大惊亟遣童贯
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旅及秦晋蕃汉兵十五万以东且谕贯使作诏罢应奉局三月正月腊陷衢州郡守彭汝方死之 【按宋史本传误
作二年十二月事今据徽宗本纪及宋史纪事本末改】 二月腊将方七佛引众六万攻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已而大军至合击之斩首
九千筑京观五贼还据杭贯稹前锋至青河堰水陆并进腊复焚官舍府库民居乃宵遁诸将刘廷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王渊相继而尽
复所失城四月王渊裨将韩世忠入贼巢擒腊以出并取腊妻子及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四年三月余党悉平进贯
太师徙国楚腊既平而北伐之役遂起后以复燕山功诏解节钺为真三公加封徐豫两国越两月命致仕而代以谭稹明年复起领枢密使宣
抚河北燕山七月诏用神宗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士锡以王爵遂封广阳郡王是年尼堪南侵贯在太原遣马扩辛兴宗往聘以尝金金人
以纳张觉为责且遣使告兴兵贯厚礼之使者劝贯速割两河以谢贯气褫不能应谋遁归太原守张孝纯诮之曰金人渝盟王当令天下兵悉
力枝梧今委之而去是弃河东与敌也河东入敌手柰河北何贯怒叱之曰贯受命宣抚非守土也遂奔入都钦宗已受禅下诏亲征以贯为东
京留守贯不受命而奉上皇南巡贯在西边募长大少年号胜捷军几万人以为亲军环列第舍至是拥之自随上皇过浮桥卫士攀望号恸贯
恐行不速使亲军射之中矢而踣者百余人于是谏官御史议者蠭起初贬左卫上将军连谪昭化军节度副使窜之英州吉阳军行未至诏数
其十大罪命监察御史张徽迹其所至莅斩之及于南雄既诛函首赴阙枭于都市贯握兵二十年权倾一时尝有论其过者诏方邵往察邵一
动一息贯悉侦得之先密以白且陷以他事邵反得罪逐死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后宫自妃嫔以下皆献饷
结纳左右妇寺誉言日闻宠煽翕赫庭户杂沓成帝岳牧辅弼多出其门厮养仆圉官诸使者至数百万穷奸稔祸流毒四海虽葅醢不偿责也
△梁师成
梁师成慧黠习文法稍知书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主出外传旨政和闲得君贵幸至窜名进士籍中积迁晋州观察吏兴德军留后厯护国
镇东河东三节度至检校太傅遂拜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换节淮南时徽宗留意礼文符瑞之事师成善逢迎希恩宠命入处殿中凡御书号令
皆出其手多择书吏习仿帝书杂诏旨以出外廷莫能辨师成实不能文而高自标榜自言苏轼出子时天下禁诵轼文师成诉于帝曰先臣何
罪自是轼之文稍出以翰墨为巳任四方儁秀士必招致门下多寘书画卷轴于外舍邀宾客纵观得其题识合意者辄密加汲引王黼父事之
蔡京父子亦谄附焉都人目为隐相黼造伐燕议师成赞决又荐谭稹为宣抚燕山平策勋进少保益通贿赂士人入钱数百万以献颂上书为
名令赴廷试唱第之日侍于帝前嗫嚅升降其小吏储宏亦豫科甲而执厮养之役如初李彦括民田于京东西所至倨坐堂上监司郡守不敢
抗礼有言于帝师成适在旁抗声曰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岂足为过言者惧而止师成貌若不能言然阴贼险鸷遇闲即发家居与黼邻帝
幸黼第见其交通状朱勔因乘隙攻之帝罢黼相师成由是益绌郓王楷宠盛有动摇东宫意师成力保护钦宗立嬖臣多从上皇东巡师成以
旧恩留京师于是太学生陈东布衣张炳力疏其罪帝迫于公议诏暴其罪责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开封吏护至贬所行次八角镇缢杀之以暴
死闻籍其家
△杨戬 【李彦】
杨戬少给事掖庭主掌后苑善伺人主意自崇宁后日有宠知入内内侍省政和四年为彰化军节度使首建期门行幸事以固其权厯镇
安清海镇东三镇由检校少保至太傅遂谋撼东宫有胥吏杜公才者献策于戬立法索民田契自甲之乙乙之丙展转究寻至无可证则度地
所出增立赋租始于汝州浸淫于京东西淮西北括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流之处皆勒民主佃额一定后虽冲荡回复不可减号为西
城所又筑山泺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立租算船纳直一邑率于常赋外增租钱至十余万缗水旱蠲税此不得免擢
公才为观察使宣和三年戬死赠太师吴国公李彦继其职彦天资狠愎密与王黼表里置局汝州凡民闲美田使他人投牒告陈指为天荒虽
执印券皆不省鲁山阖县尽括为公田焚民故券使田主输租佃本业诉者辄加威刑致死者千万公田既无二税转运使亦不为奏除悉均诸
别州京西提举官及京东州县吏刘寄任辉彦李士渔王浒毛孝立王随江惇吕坯钱棫宋宪皆助彦为虐如奴事主民不胜忿痛发物供奉大
抵类朱勔凡竹数竿用一大车牛驴数十头辇致龙鳞薜荔一本费踰巨万皆责办于民经时阅月农不得耕财殚力竭或自缢辕轭闲颖昌兵
马钤辖范寥不为取竹诬以刊苏轼诗文于石为十恶竟令勒停靖康初诏追戬所赠官爵彦削官赐死籍其家刘寄以下十人皆停废复范寥
官
△邵成章
邵成章钦宗朝内侍也帝入青城命成章卫皇太子赴宣德门称制行事太子北去成章留汴康王将即位佑太后遣成章奉乘舆服御
至南京从幸扬州金人掠陕西京东诸郡羣盗起山东黄潜善汪伯彦匿不以闻及张遇焚真州去行在六十里帝亦不之知也成章疏奏二人
罪恶曰必误国且申潜善等使闻之帝怒除名编管南雄州侍御史马伸言成章缘上书得罪今是何时以言为讳久之帝思成章忠直召赴行
在其徒忌之谮于帝曰邵九伯来陛下无欢乐矣遂止之洪州金人入洪闻其名访求得之谓之曰知公忠正能事吾主可坐享富贵成章不应
胁之以威亦不从金人曰忠臣也吾不忍杀遗之金帛而去
△蓝珪 【康履】
蓝珪康履初皆为康王府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尝从康王使金营及开元帅府并主管机宜文字既即位二人俱恃恩用事履尤妄作威
福刘光世等多曲意事之帝知之诏内侍不许与统兵官相见违者停官编隶履终无所忌惮与内侍曾择凌忽诸将俄迁内侍省押班金州观
察使帝在扬州金兵卒至帝驰马出门百官不戒备从行者惟履等五六人自是履等益自衒愈有轻外朝心及幸吴江其党竞以射鸭为乐临
浙观潮供帐遮道统制苗傅私切齿曰此辈使天子至此犹敢尔耶傅慕客王世修亦疾中官恣横以告武功大夫刘正彦正彦曰会当共除之
王渊跻枢筦正彦以为由宦者所荐愈不平谋遂决伏兵斩渊遣兵围履家分捕中官皆杀之履驰入白帝傅等至厉声曰陛下信任中官凡中
官所主者皆得美官王渊遇贼不战交康履得枢密中官在外者巳诛更乞诛康履蓝珪曾择等以谢三军帝不忍除傅等官以安之傅等不退
帝不得已遣人执履付之傅即腰斩履枭其首寻捕珪择等皆编置远州择行一程追还斩之傅等诛赠履官谥荣节召珪等还中书舍人季陵
言中官复召其赏与相贺气焰益张中外切齿不报珪至自武功大夫擢内侍省押班寻升内侍省都知珪初与履同进而骄横不及履故幸以
寿终
△冯益
冯益康王邸旧人王即位自入内东头供奉官迁干办御药院兼皇城司恃旧恩骄恣帝幸浙东益与御前右军都统制长俊争渡以语侵
俊且诉于帝事下御史台侍御史赵军言明受之变起于内侍覆辙不可不戒事乃已绍兴三年授武功大夫康州防御使带御器械时帝用侍
御史常同言诏皇城司并隶台察益言非祖宗旧制帝为追寝前诏特迁宣政使益自言藩邸旧吏乞加恩遂升明州观察使内厩旧有骐骥院
官益请别置御马院自领其事又擅穿皇城便门侍御史沈与求以为言赵军等皆患之会刘豫揭榜山东言益遣人收买飞鸽因有不逊语张
浚请斩益以释谤帝不许鼎言事关国体当解职加罚乃与祠放归益自是家居廪祠者十四年先是伪柔福帝姬之来自称为王贵妃季女益
自言尝在贵妃合遣之验视遂以真告及事觉益坐验视不实送昭州编管寻以与皇太后连婣得免卒于家 【按宋史此下有张去为陈源
二传俱无事迹可录今删】
△甘昪
甘昪内侍省押班泽之养子泽死升累迁亦至押班干道中升颇用事临安尹胡与可为小官时丐贷于临安富民马氏不如欲衔之至是
马以鬻官盐踰格系狱与可讽有司以私盐论御史陈升卿决狱平反之升之子妇与可女也乃阴为典可地谮升卿为豪民脱罪所得至万缗
帝疑遂罢升卿马流严州时升为入内押班与曾觌王抃相盘结士大夫无耻者争附之既而觌死抃逐独升在朱熹力言之帝曰升乃德寿宫
所荐谓有才耳熹曰奸人无才何以动人主升用事二十年招权市贿黄由对策亦颇及之后帝察其奸遂抵之罪籍其赀竟以废死 【按宋
史此下有王德谦传无事迹可录今删】
△阙礼
阙礼高宗朝宦者淳熙末积官至保信军承宣使孝宗颇亲信之后命提举重华宫孝宗崩光宗疾不能执丧枢密赵汝愚等请建储以安
人心光宗御批有念欲退闲语丞相留正惧纳禄去人心愈摇汝愚再遣戚里韩侂冑因内侍张宗尹以禅位之议奏太皇太后未获命而侂冑
退与礼遇礼知其意问之侂冑不以告礼指天自誓不言侂冑白其事礼即入宫泣告太后且曰留丞相巳去所恃者赵知院耳今欲定大计而
无太皇太后之命计无所出亦将去矣太后悟遂命礼传旨侂冑以谕汝愚约明日太后垂帘上其事又明日嘉王入行禫祭汝愚即帘前进呈
御批太后遂命即皇帝位寻除礼入内内侍省都知又差兼重华慈福宫承受充提举皇城司迁中侍大夫礼不以功自居乞致仕不许乞免推
恩又不许南渡后内侍可称者惟邵成章与礼云
△董宋臣
董宋臣理宗朝宦者淳佑中以睿思殿只候特转横行官宝佑三年兼干办佑圣观逢迎上意起梅堂芙蓉阁香兰亭强夺民田引倡优入
宫招权纳贿无所不至奸人丁大全因缘以进人以董阎罗目之 【自逢迎上意至此据续通鉴及宋史纪事本末增辑】 侍御史洪天锡劾
之不报天锡坐左迁大理少卿开庆初元兵驻江上京师大震宋臣赞帝迁幸宁海军签判文天祥上疏乞诛宋臣又不报景定四年自保康军
承宣使除入内内侍省押班寻兼主管景献太子府事会天祥以著作佐郎兼景献府教授义不与宋臣联事上书求去天祥出知瑞州言者论
宋臣不置帝曲为庇之秘书少监汤汉上封事言宋臣十余年来声焰熏灼其力能去台谏排大臣至结凶渠以致大祸中外惶惑切齿愿收还
押班等除命不胜宗社之幸疏入帝亦不之省命主管御前马院及酒库既卒犹命特转节度使其见宠爱如此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