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本章共 4.3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载记 【十二】
西夏 【下】
○西夏下
秉常 干顺 仁孝 纯佑 安全 遵顼
德旺 睍
李秉常
李干顺
李仁孝
李纯佑
李安全
李遵顼
李德旺
李睍
△李秉常
秉常谅祚长子母曰恭肃章宪皇后梁氏袭位时年七岁梁氏摄政改元干道辽为为夏国王熙宁二年朝廷遣使用为夏国主秉常入攻
秦州陷刘沟堡杀守将范愿既而进誓表乞班誓诏及请以安远塞门二砦易绥州朝廷赐誓诏约绥州待得二砦乃还秉常受册而二砦不归
朝廷遂城绥州秉常寻表请去汉仪复用蕃礼从之明年改元天赐礼盛国庆师众号十万筑诺果堡宋知庆州李复圭合蕃汉兵纔三千偪遣
偏将李信刘甫种咏等出战宋师大败郭贵复出兵邛州堡夜入栏浪市掠老幼数百又袭金汤无所得惟杀老幼一二百人以功告捷秉常遂
大举入环庆攻大顺城柔远砦荔原堡淮安镇东谷西谷二砦业乐镇兵多者号二十万少者不下一二万屯榆林距庆州四十里游骑至城下
九日乃退宋钤辖郭庆高敏魏庆宗秦勃等俱战死种谔谋取横山领兵先城罗古进筑永乐川桑布镇二砦分遣都监赵璞燕达筑抚宁故城
及分荒堆三泉口浑川开光岭葭芦川四砦与河东路修筑各相去四十余里秉常遂遣将攻顺宁砦复围抚宁悉陷新筑诸堡将士没者千余
人朝廷遂弃罗古城秉常寻遣使入贡且以二砦易绥州乞如旧约不许复改元大安有李清者本秦人说秉常以河南地归宋秉常母梁氏知
之遂诛清而夺秉常政宋鄜延总管种谔乃疏秉常遇弒国内乱宜兴师问罪朝廷诏熙河经制李宪与种谔王中正高遵裕刘昌祚五路进师
又诏吐蕃首领董戬集兵会伐宪总七军及董戬兵三万至新市城 【通鉴作西市新城】 与战为宪所败又为昌祚败于磨脐隘又为谔败
于无定川谔遂克米脂进攻夏州兵乏食会大雪遂溃入塞者纔三万人 【按宋史沈括传种谔师次五原会大雪粮饷不继殿直刘归仁率
众南奔士卒二万人皆溃入塞】 中正至宥州奈王井粮尽亦引还遵裕王清远军攻灵州决黄河灌遵裕营复抄绝饷道遵裕兵溃追败之宪
营于天都山下焚南牟内殿并馆库袭败统军实都喇卜丹擒百人未至灵州而还初秉常闻宋大举母梁氏问策于廷诸将少者尽请战一老
将独曰不须拒之但坚壁清野纵其深入聚劲兵于灵夏而遣轻骑抄绝馈运兵无食可不战困也梁氏从之宋师卒无功时宋元丰四年也明
年沈括又请城古乌延城以包横山朝廷遣侍中徐禧内侍押班李舜举来议禧遂于银夏宥之界筑永乐城秉常帅师号三十万与禧战大败
之遂围永乐城中乏水凿井不得泉渴死者大半括等援兵及馈运皆绝城遂陷将校死者数百人士卒役夫二十余万乃耀兵米脂城下而还
宋自灵州永乐之役官军熟羌义保死者六十万人钱粟银绢以万数者不可胜计而秉常国中亦困獘矣未几复大举围兰州为宋钤辖王文
郁所败又攻德顺军定西城静边清远葭芦等城砦亦多为宋诸路守将所败秉常复改元天安礼定时哲宗初即位又遣阿尔班求所侵兰州
米脂等五砦朝廷许之秉常以元佑元年七月卒谥曰康靖皇帝庙号惠宗
△李干顺
干顺秉常长子母曰昭简文穆皇后梁氏袭位时年三岁以父丧遣使告哀于宋诏自元丰四年用兵所得城砦待归永乐陷执民当画以
给还元佑二年干顺改元天仪治平朝廷遣使册为夏国主仍节度西平王辽亦遣使册为夏国王寻攻镇戎军诸堡及德靖龛谷等砦四年始
稍归永乐所获人朝廷遂以葭芦米脂浮图安强四砦与之复改元天佑民安宋几围麟府三日大纵杀掠又屡攻绥德城以重兵压泾原境留
五旬大掠筑垒没烟峡口以自固复遣使请以兰州一境易塞门二砦不许遂大举入鄜延西自顺宁招安砦东自黑水安定中自塞门龙安金
明以南二百里闲相继不绝至延州北五里忽自长城一日驰至金明列营环城干顺母子亲督桴鼓纵骑四掠知麟州有备复还金明而后骑
之精锐者留龙安宋边将悉兵淹击不退遂破金明守兵二千八百人惟五人得脱城中粮五万石草千万束皆尽将官皇城使张俞战没时宋
绍圣三年也宋泾原都钤辖王文振卒诸将破没烟峡新砦干顺复以七万众攻绥德为鄜延守将所却又为泾原折可适袭获西寿统军威明
阿密监军穆尔图卜 【按宋史章楶传干顺奉其母合将兵数十万围平夏疾攻十余日不克一夕遁去其统军威明阿密监军穆尔图卜皆
骁勇善战楶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史谓干顺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遂属请命乞和宋史本传于平夏之战所载
从略兹为附识】 干顺复改元永安时兰会正钤辖格乌讷尔以部落降于宋环州种朴又徼赤羊川获桑多鄂特家属百五十余口擒监军鄂
特巴拉及首领喇卜丹鄂特裕勒干顺因上表谢过己而复以二千骑出浮图岔来攻时宋熙河将王愍率兵掩击古邈川部族干顺率兵数万
围之为愍等所败擒钤辖威明雅奇又与统制苗履战于青唐峗复大败遂遣凌囊威明节等进誓表朝廷诏答之岁赐仍旧干顺建国学设弟
子员三百立养贤务以廪食之复改元贞观崇宁二年蔡京使熙河王厚招卓鲁克右厢监军日木多保忠干顺乃点兵延渭庆三路各数千骑
出没声言假兵于辽辽亦以成安公主嫁干顺而朝廷用京计令陶节夫在延州大加招诱干顺遣使巽请皆不纳又多杀牧放者干顺遂攻镇
戎略数万口执知廓州高永年以归又攻湟州自是兵连者三年大观初始遣使入贡环州定远大首领李额页以书遗统军梁多凌曰我居汉
二十年每见春廪既虚秋庾未积士有饥色若径捣定远唾手可取定远既得则旁十余城不攻而下矣我储谷累岁阙地而荿之兵来可坐饱
也多凌遂以万人迎之宋转运使任谅先知其谋募民尽发窖谷以凌围定边失所藏多阿克遂以其部万余众来归干顺筑臧底河城复改元
雍宁朝廷诏河东节度使童贯为陕西经略来讨熙河经略刘法将步骑十五万出湟州秦凤经略刘仲武将兵五万出会州贯以中军驻兰州
为两路声援仲武至清水河筑城屯守而还右厢军与法战于古骨龙兵败仲武王厚复合泾原鄜延环庆秦凤之师攻臧底河城与战仲武等
大败干顺以数万骑略萧关而还法等复率师十万屠仁多泉城种师道亦以十万众克臧底河城干顺遂大举攻泾原靖夏城时久无雪先使
数万骑绕城践尘涨天乃潜穿壕为地道入城中城陷遂屠之童贯复逼遣刘法取朔方至统安城干顺弟察克率步骑为三阵以当法前军别
遣精骑登山出其后大战宋师败绩法乘夜遁追斩其首察克见法首恻然语其下曰刘将军失在恃胜轻出不可不戒遂乘胜围震武震武在
山峡中熙秦两路不能饷诸将欲拔之察克曰勿破此城留作南朝病块乃引还宋诸路所筑城砦皆不毛人所不争之地而关辅为之萧条果
如察克言干顺复改元元德金太祖破辽兵辽天祚帝走阴山 【辽史作夹山与金史异】 干顺使李良辅将兵三万救之为金将斡鲁等败
于宜水辽册干顺为夏国皇帝金寻遣使议和干顺遂遣巴勒恭凌奉誓表以事辽之礼称藩于金请受割赐地宗翰承制割下寨以北阴山以
南伊锡伊喇部图噜泺西之地与之时宋宣和六年也明年金灭辽尼堪遣使许割天德云内金肃河清四军及武州等八馆地约攻麟州以牵
河东之势干顺遂由金肃河清渡河取天德云内武州河东八馆地陷震威城继而金将固新以数万骑阳为出猎掩至天德悉夺取其地干顺
乃请和于金建炎元年干顺改元正德金帅乌珠回云中遣使约侵宋干顺许之宋通问使傅雱见金左监军希尹于云中希尹以国书授雱为
干顺请熙宁以来侵地盖金既夺其地乃责偿于宋以报之宋以主客员外郎谢亮为陕西抚谕使兼宣谕使从事郎何洋为太学博士持诏书
赐干顺留居几月始与约和罢兵亮归而干顺兵已蹑其后袭取定边军金帅洛索连陷长安凤翔陇右大震干顺谍知关陕无备遂檄延安府
言大金割鄜延以隶本国须当理索敢违拒者发兵诛讨之宋师臣王庶因遣谍闲其用事臣李遇乃止宋开封尹宗泽及知枢密使事张浚谋
北伐请通书干顺为援诏从之绍兴初川陕宣抚副使吴玠始遣使通书干顺亦屡遣使至宋复改元大德伪齐知同州李世辅谋执金帅萨里
干归宋不克遂奔夏世辅父母亲族在延安者金杀之无遗类干顺以世辅为静难军承宣使鄜延岐雍等路经略安抚使世辅请兵将报延安
之役干顺俾先讨别种酋豪号青面夜叉者世辅擒之以报干顺乃为出兵遣文臣王枢武臣伊特恭等随之世辅军至延安萨里干走耀州世
辅购得害其父母者杀之东城闻金归宋河南地乃说枢等降宋伊特恭不从世辅抽刀斫之不中遂命王晞韩执送枢 【建炎以来朝野杂
记王晞韩作晞颜】 以其众三千人归宋干顺以绍兴九年六月卒谥曰圣文皇帝庙号崇宗
△李仁孝
仁孝干顺长子袭位时年十六尊其母曹氏为国母改元大庆枢密使慕洧弟慕浚谋反伏诛宋绍兴十三年仁孝改元人庆始建学校于
国中立小学于禁中尊孔子为文宣帝复改元天盛策举人立唱名法又建内学立通济监铸钱封其相任得敬为楚王立翰林学士院以焦景
颜王佥等为学士移置中书枢密于内门外大禁者侈封制蕃字师雅哩克仁荣为广惠王俄闻金南侵以骑兵二千至蔡园川及马家巉秃头
岭将分道入攻宋宣抚使吴璘命镇戎军守将秦弼说谕及金兵败乃还仁孝复改元干佑任得敬以谋篡伏诛初仁孝之袭位也国内多乱得
敬抗御有功遂为相专政二十余年阴蓄异志诬杀宗亲大臣其势渐逼仁孝不能制分西南路及灵州啰庞岭地与得敬自为国乃上表于金
为得敬求封不许得敬始有惧心至是诛之仁孝以绍熙四年九月卒谥曰圣德皇帝庙号仁宗
△李纯佑
纯佑仁孝长子母曰章献钦慈皇后罗氏袭位时年十七改元天庆以开禧二年正月废遂卒谥曰昭简皇帝庙号桓宗
△李安全
安全干顺孙越王仁友子初封镇夷郡王废其主纯佑自立使纯佑母罗氏奉表于金金遣使册为夏国王改元应天复改天皇建为元兵
所攻求救于金不许遂侵金葭州为金将庆善努所败 【按金史本传侵葭州作崇庆元年事考金卫绍王本纪及续通鉴安全以金大安三
年八月卒明年乃改元崇庆侵葭州在大安二年八月安全未卒之先金大安二年乃宋嘉定三年也今补辑于此】 安全以嘉定四年八月卒
谥曰敬穆皇帝庙号襄宗
△李遵顼
遵顼齐国宗武王彦宗子始以宗室策试进士及第为大都督府主既袭位改元光定金遣使册为夏国王遵顼取金泾州未几又攻环庆
河兰积石等州既而深入临洮金总管图们和搏不能御陕西宣抚副使完颜呼达来援大败之于渭源涂遂陷临洮后复屡为金兵所败先是
左枢密使万庆义勇遣二僧赍蜡书至宋欲共图金复侵地宋四川制置使黄谊不报 【续通鉴作董居谊】 及金宣宗南迁议徙都长安遣
元帅迟嘉以重兵宿巩州遵顼畏其侵迫乃遣枢密使都招讨宁子宁钟音赴蜀阃议夹攻秦巩制置使聂子述俾利西安抚丁焴答书饬将吏
严兵以待时宋嘉定十二年三月也及子述罢焴持议不可轻动时安丙再开宣阃许之寻宁子宁率众二十万围巩州丙命诸将分道进兵利
州副都统制程信引兵会攻金元帅迟嘉等逆战一日十余战城不能下子宁威明公辅等乃率众引归未几取金来羌大通等城复屡为金兵
所败十六年遵顼传位于其子德旺自号上皇以宝庆二年三月卒谥曰英文皇帝庙号神宗
△李德旺
德旺遵顼子袭位改元干定自干顺与金议和不交兵者八十余年至金贞佑初小有侵掠遂至构难十年不解一胜一负精锐俱尽至是
遣吏部尚书李仲谔修好于金称弟而不称臣各用本国年号金亦遣礼部尚书鄂搏良弼报之 【按金史本传载德旺与金议和事未晰今
据金史交聘表补辑】 德旺以宝庆二年七月卒庙号献宗
△李睍
睍清平郡王子初封南平王既袭位城邑俱为元兵所破其民穿凿土石以避锋镝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睍力屈出降时宋宝庆三年
也国遂亡 【按西夏自拓跋赤辞纳款于唐阅于代迄宋据有西土厯年久远宋史载其厯世二百五十八年止自彝兴入宋以后槩之锺渊
暎建元考断自元昊称帝为始自元昊以景佑元年甲戌改元鑋元戌寅称帝至宝庆三年丁亥国灭凡一百九十四年】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