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本章共 6.2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刑法畧 【四】
厯代刑制 【元】
○厯代刑制四
元
△元
元五刑之目凡七下至五十七谓之笞刑凡五等六十七至一百七谓之杖刑凡五等其徒法自一年至三年凡五等杖数与年数相附丽
为加减盐徒盗贼既决而又镣之流则南人迁于辽阳迤北之地北人迁于南方湖广之乡死刑则有斩而无绞恶逆之极者又有凌迟处死之
法焉元初未有法守百官断理循用金律太祖初颁条画刑狱惟重罪处死其余杂犯量情笞决太宗六年五月大会诸王百僚谕条令凡当会
不赴而私宴者斩诸出入宫禁各有从者男女止以十人为朋出入毋得相杂军中凡十人置甲长听其指挥专擅者论罪其甲长以事来宫中
即置权摄一人甲外一人二人不得擅自往来违者罪之诸公事非当言而言者拳其耳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论死诸千户越万户前行者以木
镞射之百户甲长诸军有犯罪同不遵此法者斥罢凡来会用善马五十匹为一羁守者五人饲羸马三人守克哷苏噜克三人但盗马一二者
即论死诸人马不应绊于克哷苏噜克内者辄没与畜虎豹人诸妇人制积苏燕服不如法者及妒者乘以骣牛狥部中论罪即聚财为更娶世
祖中统二年九月谕诸王驸马凡民间词讼毋得私自断决皆听朝廷处置四年二月诏诸路私造军器者处死凡民间所有不输官者与私造
同至元二年五月诏军中犯法不得擅自诛戮罪轻断遣重者奏闻六月敕行院及诸军将校卒伍须正身应役违者罪之四年始禁僧官侵理
民讼五年三月禁民间兵器犯者验多寡定罪十二月诏谕四川行省沿边屯戍军士逃役者处死禁市毒药如附子乌头巴豆砒霜之类及不
通医理妄行针灸或与妇人堕胎戕害人命者加等治罪 【按毒药之禁刑志及纪传皆不载今据元典章增入】 八年二月敕凡讼而自匿
及诬告人罪者以其罪罪之是岁始禁行金泰和律十年五月诏主守失陷官钱者杖而释之十月谕安图及巴延等曰近史天泽姚枢纂定新
格朕已亲览皆可行之典也汝等亦当留心参考岂无一二可增减者各令纪录促议行之置宗正府扎尔固齐十员掌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
目人所犯一切公事及汉人奸盗等罪十一年诏凡盗皆杀无赦寻敕革之十二年二月禁民间赌博犯者流之十一月中书省臣议断死罪诏
今后杀人者死罪状已白即行刑其奴婢杀主者具五刑论又枢密院言新附郡县有既降复叛及纠众为盗犯罪至死者既巳欵伏乞听权宜
处决从之十四年五月申严大都酒禁犯者籍其家赀散之贫民十五年正月禁官吏军民卖所娶江南良家子女及为娼者卖买者两罪之官
没其直人复为良敕官吏隐匿及擅易马匹私配妇人者没其家又诏军官不能抚治军士及役扰致逃亡者没其家赀之半五月定诸职官犯
罪处置法受宣者闻奏受敕者从行台处之受省札者按察司治之其宣慰司官吏应有死罪有司勘问明白提刑按察司覆审无冤依例结案
类奏待命十月又敕御史台凡军官私役军士者视数多寡定其罪十六年三月敕中书省凡掾吏文移稽缓一日二日者杖三日者死八月诏
汉军出征逃者罪死没其家十一月敕诸路所捕盗初犯赃多者死再犯赃少者从轻罪论十七年十一月诏有罪配役者量其程远近 【按
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四年扎尔固齐奏去岁所录囚数南京济南两路应死者一百九十人若总校诸路为数必多宜留扎尔固齐数人分道行
刑帝曰囚非羣羊岂可遽杀耶宜悉配隶淘金据此则配役之法亦不一辙也】 十二月敕擅据江南逃亡民田者有罪十九年九月始定官吏
受贿及仓库官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凡中外官吏赃罪自五十贯以上皆杖决除名不叙百贯以上者处死言官缄默与受
赃者一体论罪十一月耶律铸言前奉诏杀人者死仍征烧埋银五十两后止征钞二锭其事太轻臣等议依蒙古人例犯者没一女入仇家无
女者征钞四锭从之中书省臣言天下重囚除谋反大逆杀祖父母父母妻杀夫奴杀主并正典刑外余犯死罪者令充日本占城缅国军从之
定势家为商贾阻遏官民船者没其家二十年正月敕自今敢以匿名书告事重者处死轻者流远方能发其事者给犯人妻子仍以钞赏之又
敕自今管民官凡有灾伤过时不申及按察司不即行视者皆罪之四月申严酒禁有私造者财产女子没官犯人配役五月诏云南重囚先令
便宜处决恐滥及无辜自今凡大辟罪仍须待报九月浙西道宣慰使史弼陈弭盗之策为首及同谋者死余屯田淮上帝然其言诏以其事付
弼贼党耕种内地其妻奴送京师以给鹰坊人等二十一年五月括天下私藏天文图谶太乙雷公式七曜厯推背图苗太监厯有私习及收匿
者罪之二十三年诏百官集议至元钞计赃论罪时议欲计至元钞二百贯赃满者死赵孟俯曰始造钞时以银为本虚实相权今二十余年间
轻重相去至数十倍故改中统为至元又二十年后至元必复如中统使民计钞抵法疑于太重古者以米绢民生所需谓之二实银钱与二物
相权谓之二虚四者为直虽升降有时终不大相远也以绢计赃最为适中况钞乃宋时所创施于边郡金人袭而用之皆出于不得巳乃欲以
此断人死命似不足深取也四月中书省臣言比奉旨凡为盗者毋释今窃钞数贯及佩刀微物与童幼窃物者悉令配役臣窃议一犯者杖释
再犯者依法配役为宜二十四年御史中丞叶李奏宪臣以绳愆纠缪为职苟不自检于击搏何有其有贪惏败度之人宜付法司增条科罪以
惩欺罔制曰可二十六年十月禁内外百官受人馈酒食者没其家赀之半二十八年五月颁行至元新格其书所载有名例四条卫禁八条职
制三百七条祭令五条学规十三条军律十二条户婚七十一条食货三十六条大恶五十条奸非五十八条盗贼一百四十条诈伪五十一条
诉讼二十一条鬬殴四十二条杀伤一百六条禁令一百十条杂犯十四条捕亡九条恤刑十五条平反四条狱具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阔
一尺四寸以上一尺六寸以下死罪重二十五斤徒流二十斤杖罪一十五斤皆以干木为之长关轻重各刻志其上手纽长一尺六寸以上二
尺以下横三寸厚一寸脚缭长八尺以上一丈二尺以下连环重三斤笞大头径三分七厘小头径一分七厘罪五十七以下用之杖大头径三
分二厘小头径一分七厘罪六十七以上用之讯杖大头径四分五厘小头径三分五厘长三尺五寸并刊削节目无令筋胶诸物装钉应决者
并用小头其决笞及杖者臀受拷讯者臀若股分受务令均停七月敕江南重囚依旧制闻奏处决十月诏严益都般阳泰安寍海东平济寍畋
猎之禁犯者没其家赀之半二十九年二月除问刑官鞭背法三月制赃罚十三等枉法者五自一贯至十贯笞四十七不满贯者量情断罪除
名一十贯以上至二十贯笞五十七二十贯以上至五十贯杖七十七一百贯以上杖一百七不枉法者八自一贯至二十贯笞四十七不满贯
者量情断罪解任别行求仕二十贯以上至五十贯笞五十七注边远一任五十贯以上至一百贯杖六十七降一等一百贯以上至一百五十
贯杖七十七降二等一百五十贯以上至二百贯杖八十七降三等二百贯以上至三百贯杖九十七降四等三百贯以上杖一百七除名罪入
死者以闻三十年二月禁戢军官无纵禽扰民违者论罪成宗即位师京犯赃罪者三百人帝命事无疑者准世祖所定十三等例决之元贞元
年二月诏贷鄂托克钱而逃隐者罪之仍以其钱赏首告者七月立擒盗格又诏职官坐赃论罪再犯者加二等仓库官吏盗所守钱粮一贯以
下决五十七至十贯杖六十七每二十贯加一等一百二十贯徒一年每三十贯加半年二百四十贯徒三年满三百贯者死计赃以至元钞为
则诸物以当时价估折计之二年正月诏诸王公主驸马非奉旨毋罪官吏五月诏诸徒役者限一年释之毋杖六月御史台臣言官吏受赂初
既辞伏继以审核而有司徇情致令异辞者乞加等论罪从之又降官吏受赇条格凡十有三等八月定告捕盗例强盗一名赏钞五十贯窃盗
半之应捕者又半之皆征诸犯人无可征者官给十月诏职官坐赃经断再犯者加本罪三等诏禁军将擅易侍卫军蒙古军以家奴代役者罪
之仍令其奴别入兵籍以其主赀产之半畀之军将敢有纵之者罢其职大德元年五月诏强盗奸伤事主者首从悉诛不伤事主止诛为首者
从者剌配再犯亦诛六月诏僧道犯奸盗重罪者听有司鞫问其军民相讼者令军民官同听之二年七月诏诸王驸马及诸近侍自今奏事不
经中书辄传旨付外者罪之又诏禁辉和尔僧阴阳巫觋道人咒师自今有大祠祷必请而行远者罪之三年命何荣祖更定法令 【初成宗
之即位也翰林学士王晖上书请将累朝圣训与中统迄今条格通行议拟参而用之与百姓更始帝曰善至是始命修之】 四年正月申严京
师恶少不法之禁犯者黥剌杖七十拘役五年正月御史台臣言官吏犯赃及盗官钱事觉避罪逃者宜同狱成虽经原免亦加降黜庶好伪可
革从之二月诏凡军士杀人奸盗者令军民官同鞫七月又诏军官受赃者与民官同例量罪大小殿黜十二月又定强窃盗条格凡盗人孳畜
者取一偿九然后杖之六月正月诏千户百户等军中先事而逃者罪死败而后逃者杖而罢之没入其男女又诏自今僧官僧人等犯罪御史
与内外宣政院同鞫宣政院官徇情不公者听御史台治之十二月更定畧卖良人罪例七年正月定诸改补钞罪例为首者杖一百有七从者
减二等再犯从者杖与首同为首者流三月定大都南北兵马司奸盗等罪笞罪付本路杖罪付伊克扎尔固齐更定赃罪为十二章又定货卖
茔地罪凡子孙或因贫困或听师巫邪说诳诱擅发祖父坟墓移弃尸骸货卖茔地者与逆恶同罪 【按此条志及纪传皆缺今据元典章增
入】 五月禁诸王驸马毋辄杖州县官吏违者罪王府官十一月命依十二章断僧官罪八年二月敕军人奸盗诈伪悉归有司三月诏军官擅
离所部者悉遣还翼违者论如律军人不告所部私归者杖而遣之敕军民逃奴有获者即付其主主在他所赴所在官司给之仍追逃奴钞充
获者赏逃及诱匿者论罪有差十一月诏内郡江南人凡为盗黥三次者谪戍辽阳诸色人及高丽人三次免黥谪戍湖广盗禁籞马者初犯谪
戍再犯者死十年四月诏凡匿鹰犬者没家赀之半笞三十大德间王约上言国朝之制笞杖十减为七今之杖一百者宜止九十七不当又加
十也武宗即位中书省言刑法者譬之权衡不可偏重世祖已有定制自元贞以来以作佛事之故放释有罪失于太宽故有司无所遵守今请
凡内外犯法之人悉归有司依法裁决又奏律令重事未可轻议请自世祖即位以来所行条格校雠归一遵而行之制可又用御史大夫塔斯
布哈言凡受赃为御史所劾者不得托言事入觐以避其罪至大元年正月中书省臣言近盗贼充斥苟不严治将至滋蔓宜遣使巡行遇有罪
囚即行决遣与随处官吏共议弭盗方畧明示赏罚或匿盗不闻或典会不至或踰期不获者官吏连坐二年八月尚书省臣言往者大辟狱具
尚书省议定令中书裁酌以闻宜依旧制从之九月尚书省言国家地广民众古所未有累朝格例前后不一执法之吏轻重任意请自太祖以
来所行政令九千余条删除繁冗使归于一编为定制从之十月三宝努言养豹者害民为甚帝禁之有复犯者虽贵幸亦加罪三年十月敕省
部官晨集暮退怠弛者罪之仁宗即位谕省臣曰卿等裒集中统至元以来条章择晓法律老臣斟酌轻重折中归一颁行天下俾有司遵行则
抵罪者庶无冤抑于是以格例条画有关风纪者类集成书号曰风宪宏纲始罢诸王断事官其蒙古犯盗诈者命所隶千户鞫问汉人刑名俱
归刑部诏罢总统所及各处僧录等司凡僧人诉讼悉归有司敕商税官盗税课者同职官赃罪又诏谕省臣曰朕前戒近侍毋辄以文记传旨
中书自今敢有犯者不须奏闻直捕其人付刑部究治皇庆元年正月敕诸僧犯奸盗诈伪鬬讼仍令有司专治之二年六月诏谕僧俗辩讼有
司与主僧同问延佑元年三月敕奸民宫其子为阉宦谋避徭役者罪之三年六月敕大辟罪临刑敢有横加刲割者以重罪论凡鞫囚非强盗
毋加酷刑四年十一月谕诸宿卫入直各居其次非有旨不得上殿敢有阑入禁中者坐罪五年十一月禁冒籍贯宿卫及巧受远方职官不赴
任求别调者隐匿不自首者罪之六年九月用御史台臣言诸犯赃罪巳欵伏及当鞫而幸免者悉付原问官以竟其罪七年英宗即位禁宗戚
权贵作奸犯科六月定边地盗孳畜罪犯者给各部力役如不悛断罪如内地法至治二年三月禁捕天鹅犯者籍其家时漳州路推官上言律
徒者不杖今杖而又徒非恤刑之意宜加徒减杖遂定为令五月敕匿蒙古子女者罪之三年正月禁故杀子孙诬平民者四川行省平章赵世
延为其弟讼不法事系狱待对其弟逃去诏出之仍着为令逃者百日不出则释待对者二月命宰执儒臣取至元新格及风宪宏纲而损益焉
定为格例凡二千五百三十九条内断例七百一十七条格千一百五十一诏制九十四令类五百七十七名曰大元通制颁行天下 【按刑
志脱令类五百七十七一条与二千五百三十九条总数不合今据本纪增入】 泰定帝即位诏凡有罪自首者原其罪泰定元年八月敕以刑
狱复隶宗正府依世祖旧制刑部勿与置扎尔固齐四十二员理之又敕武官坐罪制授者以闻敕授者从行省处决二年八月敕诸部曲宿卫
私入京者罪之九月禁饥民结扁担社伤人者杖一百着为令十二月京师多盗达实特穆尔请处决重囚增调逻卒仍立捕盗赏格从之申禁
图谶私藏不献者罪之四年九月禁僧道买民田违者坐罪没其直文宗天历元年敕军中逃归及京城游民敢攘民财者斩十月中书省臣言
凡有罪者既籍其家赀请勿没其妻子制可二年正月省臣又言近籍没奇彻家其子年十六请令与其母同居仍请继今臣僚有罪致籍没者
其妻其子他人不得陈乞亦不得没为官口从之二月诏诸佣雇者主家或犯恶逆及侵损已身许诉官余非干已不许告讦着为令六月陕西
行台御史孔思迪言人伦之中夫妇为重比见内外大臣得罪就刑者其妻妾即断付他人似与朝廷旌表贞节之旨不侔夫亡终制之令相反
况以失节之妇配有功之人又与前贤所谓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已失节之意不同今后凡负国之人籍没奴婢财产不必罪其妻子当典刑者
则孥戮之不必断付他人使妇人均得守节请着为令从之八月敕自今有以朝贺敛钞者依枉法论罪十月敕刑部察民之无赖者惩治之至
顺元年八月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奉旨裁省卫士奏自裁之后各宿卫有容匿汉人南人高丽及奴隶滥充者集赛官与其长杖五十七犯者
与典给散者皆杖七十七没家赀之半以籍入之半为告者赏仍令监察御史察之制可九月敕诸人非其本俗敢有弟收其嫂子收庶母者坐
罪十月御史台臣言内外官吏令家人受财以其干名犯义罪止四十七解任今贪污者缘此犯法愈多请依十二章计赃多寡论罪从之二年
六月诏诸官吏在职役或守代未任为人行赇关说即有所取者官如十二章论赃吏罢不叙终其身虽无所取讼起灭由巳者罪加常人一等
十二月河南河北道廉访副使僧嘉努言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今官于朝者十年不省觐者有之非无思亲之心实由朝廷无给假省亲
之制而有擅离官次之禁古律诸职官父母在三百里于三年听一给定省假二十日无父母者五年听一给拜墓假十日以此推之父母在三
百里以至万里宜计道里远近定立假期其应省觐匿而不省觐者坐以罪若诈冒假期规避以掩其罪与诈奔丧者同科御史台臣以闻命中
书省等议之寍宗即位定妇人犯私盐罪 【先是英宗时王克敬为两淮盐运使温州逮犯盐者以一妇人至怒曰岂有逮妇人千百里外与
吏卒杂处者污教甚矣自今毋得带妇人建议着为令至是始定妇人犯私盐罪】 顺帝元统二年三月诏蒙古色目人犯奸盗诈伪之罪者隶
宗正府汉人南人犯者属有司七月诏蒙古色目人犯盗者免刺至元二年六月中书省员外郎陈思谦言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
从而加功之人与鬬而杀人者例杖一百七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是视人与牛马等也法应加重因奸杀夫所奸妻妾同罪律有明
文今止坐所犯似失推明遂令法曹议者为定制八月诏凡强盗皆死盗牛马着劓盗驴骡者黥额再犯劓盗羊豕者墨项再犯黥三犯劓劓后
再犯者死盗诸物者照其数估价省院台五府官三年一次审决着为令三年七月又诏除人命重事之外凡盗贼诸罪不须俟五府官审录有
司依例决之四年三月命中书平章政事阿齐拉监修大元通制 【按监修大元通制顺帝纪作监修至正条格考此时乃至元四年尚未改
元至正何得以至正名书史取后日始定之名冠先时方修之稿殊误今改正】 六年七月又命翰林学士承旨达哈奎章阁学士库库等删修
大元通制九月又诏今后有罪者毋籍其妻女以配人至正三年三月诏作新风宪内官不法者监察御史劾之外官有不法行台监察御史劾
之岁以八月终出巡次年四月中还司五年十一月库库等所修书成名曰至正条格六年四月颁行天下
(臣)等谨按元史刑志第撮录至元新格条例而于历朝因革不具载今谨采拾元史纪传参以元典章次其前后勒为一卷以为一代
之刑制焉考元制刑罚惟尚轻典其立意未始不厚然末流以是滋獘史称其得在仁厚其失在弛缓而不知检信夫君临天下者建极驭民当
以无党无偏大公至正昭示海宇岂可以一毫私意存乎其间若其于蒙古殴汉人不得施报殴西僧者截其手詈者断其舌而蒙古人犯法概
勿许拷掠收禁此岂足以服舆情垂后世而为明法敕罚者训乎信如斯也又寍止失在弛缓而已哉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