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本章共 6.5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忠义传
宋 【二】
○宋二
傅察
李翼【李耸 王唐臣 刘子英 阎城 折可与】
张忠辅
孙益【孙谷】
史抗稽古 稽哲
蒋兴祖
张确
李震
李涓
黄友
王士言
祝公明
刘士英【王禀 方笈】
李邈【刘翊】
张克戬
阮骏
姜绶
陈遘【适】
霍安国【林渊 张彭年 赵士詝 张谌 于潜
沈敦张行中】
欧阳珣
刘韐
徐揆
李若水
吴革
滕茂实
赵士跋
傅察
李翼 【李耸 王唐臣 刘子英 阎城 折可与】
张忠辅
孙益 【孙谷】
史抗 【史稽古 史稽哲】
蒋兴祖
张确
李震
李涓
黄友
王士言
祝公明
刘士英 【王禀 方笈】
李邈 【刘翊】
张克戬
阮骏
姜绶
陈遘 【陈适】
霍安国 【林渊 张彭年 赵士詝 张谌 于潜 沈敦 张行中】
欧阳珣
刘韐
徐揆
李若水
吴革
滕茂实
赵士跋
△傅察
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从孙也年十八登进士第蔡京在相位欲妻以女拒弗答累官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接伴金国
贺正旦使将及燕闻金人来侵或劝母遽行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行抵境上金人拥之东北去遇斡里雅布领兵至驿导使拜
察曰吾奉使大国见国主当致敬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又止见太子太子虽贵亦人臣也当以宾礼见何用拜为斡里雅布怒曰吾兴师南向
何使之称凡尔国得失为我道之否则死察曰主上仁圣与大国讲好信使往来项背相望未有失德太子千盟而动意欲何为还朝当具奏斡
里雅布曰尔尚欲还朝耶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顾反复论辨斡里雅布曰尔今不拜后日虽欲拜可得耶麾
令去察知不免谓官属侯彦等曰我死必矣尔等若万一得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无穷之悲也众皆泣既次燕山强之不屈
遂见杀副使蒋噩及彦辈归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后谥忠肃
△李翼 【李耸 王唐臣 刘子英 阎城 折可与】
李翼麟州新秦人宣和末为代州西路都巡检使屯崞县金人取代遣来谕降翼射却之帅士卒守城义胜军统领崔忠杀都监张洪辅夜
引金兵入城翼挺身搏战达旦被执尼堪欲臣之骂不屈与县令李耸丞王唐臣尉刘子英监酒阎城将官折可与同死之
△张忠辅
张忠辅宣和末为将同崔中 【按崔忠杀张洪辅事见李翼传考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及李翼行状所载并同本传讹洪作忠讹忠作
中均误】 折可与守崞县金人来攻中有二心忠辅宣言于众曰必欲降请先杀我中设伏绐与议事斩忠辅首掷陴外建炎中官可与子五人
而忠辅不与士论惜之
△孙益 【孙谷】
孙益不知其所以进宣和末以福州观察使知朔宁府被命救太原时敌势张甚或言不若引兵北捣云中彼之将士室家在焉所谓攻其
所必救也益曰此策固善奈违君命因跃马冒围至城下张孝纯不肯启门遂死之 【按封有功编年载孙翊为金人所杀事与传同张汇金
国节要载孙翊为麾下所害事与传异而皆作孙翊本传作益恐误】 初益在朔宁察郡人孙谷可用奏为掾属益出师属以后事益死敌骑来
攻众议欲开关迎之谷争弗得叹曰吾身巳许国且不忍负孙公之托也或举刃胁之无慑容遂见杀
△史抗 【史稽古 史稽哲】
史抗济源人宣和末为代州沿边安抚副使金人围代急抗夜呼其二子稽古稽哲谓曰吾昔语用事者择帅增戍雁门以谋未形之患言
不吾省今重围既固外援不至吾用六壬术占之明日城必陷吾将死事汝辈能听吾言当令家属自裁然后同赴义二子泣曰唯父命明日城
果破父子三人突围力战死于城隅
△蒋兴祖
蒋兴祖常州宜兴人之奇之孙也以荫累调饶州司录迁知开封府武阳县治为畿邑最靖康初金兵逼京师道过县或勤使走避兴祖曰
吾当死于是与妻子留不去监兵与贼通斩以徇金数百骑来攻不克明日师益至死焉妻及长子相继死诏赠朝散大夫
△张确
张确字子固邠州宜禄人元佑中擢进士第徽宗即位应诏上书列上籍宣和二年召至京师青溪盗起确言此皆王民但庸人援之耳愿
下哀痛之诏省不急之务敢以花石淫巧供上者死抚绥胁附母以多杀为功浃旬之闲可以殄灭忤王黼意通判杭州摄睦州事以方略告诸
将用其言盗平徙知坊汾解三州七年又徙隆德府金兵围太原确表言河东天下根本安危所系若得秦兵十万人犹足以抗敌不然惟有一
死报陛下耳书累上不报明年二月金兵至确乘城拒守或献谋自东城溃围出确怒叱曰确守士臣头可断步不可移也乃战而死事闻赠述
古殿直学士
△李震
李震汴人也靖康初金人逼京师震时为小校率所部三百人出战杀人马七百余巳而被执金人曰南朝皇帝安在震曰我官家非汝所
当问金人怒而脔割之肤肉垂尽犹骂不绝口
△李涓
李涓字浩然驸马都尉遵勖曾孙也以荫为殿直召试中书易文阶至通直郎知鄂州崇阳县靖康元年京城被围羽檄召天下兵涓以所
募六百锐士请行而募士多市人不能军涓出家钱买牛酒激犒之即日引而东比过淮蒲圻嘉鱼二县之兵始至合而前至蔡敌游骑巳集涓
驰马先犯其锋步卒蒙盾径进颇杀其骑且走涓乘胜追北十余里与敌遇飞矢猬集二县兵亟舍去涓创甚犹血战大呼叱左右负己遂死焉
朝廷录其忠赠朝奉郎官其三子
△黄友
黄友字龙友温州平阳人登进士第调永嘉瑞安二县主簿方腊窃发友同诸将所至数复婺寇复作守留友摄兵曹为殄灭计友请往谕
之既次浦江贼望风解去复单骑次武义贼众持钉一榼置其前友正色叱之曰汝等何速死耶贼首李德壮之亟麾退一境贴然通判澶州金
人败盟郭药师以常胜军叛燕山响应友独出战躬犯矢石裂唇落齿钦宗初制置使詹度言友久服武事筹略过人丞相何□更荐之召对问
视友唇齿破裂状为之称叹赉予甚渥进直徽猷阁制置司参谋官同种师中解太原围友遣兵三千夺榆次得精万余斛明日大军进榆次十
里而止友亟白师中此地三面受敌不利军不听友仰天叹曰事去矣迨晓兵果四合益以铁骑士卒奔溃敌执友谓曰降乎友厉声曰男儿死
耳遂遇害帝书忠节传家四字旌其闾官其后八人
△王士言
王士言武举进士累立战功宣和初擢河东廉访使方腊为寇冯熙载荐为东南第三将首解嘉兴之围端康元年诏以浙西兵往河东防
秋金人攻泽州毕力扞御他将守城西南隅者陷士言巷战而死赠拱卫大夫忠州团练使官其后五人
△祝公明
祝公明处州丽水人太原府盂县主簿靖康闲金人逼河东令弃官去公明摄县事围守踰年城陷不屈子陶为唐州司户中原失守陶亦
死官所建炎中赠公明承事郎
△刘士英 【王禀 方笈】
刘士英宣和闲为温州教授方腊陷处州州人争具舟钦遁士英独奋身任责推州诸生石砺为谋主分其地为八隅以钟为约令民闻钟
声则趋所守堞未几贼来攻拒守凡四十余日官军既至贼溃去靖康初通判太原府金人入境帅臣张孝纯欲避之士英率通判方笈将官王
禀力止孝纯及城陷禀赴火死士英持短兵接战死之笈在金因谐和使附书言二人死节 【按钦宗纪载金人克太原副总管王禀通判方
笈皆死之是笈乃与禀同时死节与本传所载互异】 后刻石于温衢二州
△李邈 【刘翊】
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以父阴为太庙斋郎初调安州司理用荐改京官擢通判河闲府以迕蔡京童贯换右列由承议郎换庄宅副
使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使附巳邈不从上书言契丹不可灭都转运使沈积中捃邈罪五十有三条
鞠治一无所得乃以建神霄宫不如诏免官贯收复燕山奏邈知涿州改易州皆辞不赴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金人逼京师诏趣入见邈慨
然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帝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请以诸道兵畀种师道视敌为
进退时耿南仲方主和议不合金人犹驻毛驼冈乃以邈为京城西壁守御使邈言姚平仲败绩而敌犹不敢留是畏我也不以种师道再战巳
失机会尚可尾其行及河半渡击之议复格三上章致仕不允及金兵再至猝令守真定邈谕民出财共为死守又募民为勇敢数千人而新集
之兵皆无鬬志闲道走蜡书上闻不报被围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执见斡里雅布胁之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
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天下强弱之势何常汝不以此时归二帝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
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韪其言复命之降终不屈愤诋甚力至挝其口犹吮血噀之遂遇害高宗时赠招人军节度使谥忠壮当邈之守真定也
府路都钤辖刘翊 【三朝北盟会编作刘竧】 率众昼夜同心力拒城陷犹集左右巷战已而其下稍亡去翊挺身溃围不得出乃之孙氏山
亭中自缢死
△张克戬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累官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踰年起知祥
符县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逼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宁珠贝勒来攻纵兵四京克戬毕力扞御数选劲卒挠敌营出
不意焚其栅敌遂引去论功加直秘阁靖康元年进直龙图阁右文殿修撰太原不守克戬下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愿与此城终始
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身帅将士擐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十
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克戬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不
利归索朝服南向再拜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事闻诏赠廷康殿学士绍兴中谥忠确
△阮骏
阮骏兴化军人绍圣元年进士为河南府少尹金人入京师率所隶兵拥护神御殿抱神御死特赠朝议大夫
△姜绶
姜绶处州丽水人金人再围京师朝廷募忠勇士赍蜡书往南京总管司调兵赴援绶以忠翊郎应募刲股藏书缒下南壁为逻骑所获厉
声叱骂遂被害建炎中官其子特立承信郎
△陈遘 【陈适】
陈遘字亨伯其先自江宁徙永州遘登进士第累官广西转运判官忤蔡京罢归起知商州兴元府入为驾部金部员外郎累迁给事中请
外以直秘阁为河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徙淮南帝将易置发运使命选诸道计臣有阀阅者执政以遘言蔡京曰职卑不可帝曰可除集英殿
修撰使往京乃不敢言遂为副使未几升为使时运渠壅涩遘使决吕城陈公两塘达于渠漕路甫通而朱勔花石纲塞道遘捕系其人而上章
自劾帝为黥勔人进遘徽猷阁待制宣和二年冬方腊乱诏以属遘加龙图阁直学士经制七路治于杭时县官用度百出遘创议度公私出纳
量增其赢号经制钱其后总制使翁彦国仿其式号总制钱于是天下有经总制钱名自两人始也又言妖贼陵暴州县搜求官吏备极惨毒葢
贪污嗜利之人倚法侵牟骚动不知艺极不平之气结于民心一旦乘势如此臣愿采摭官吏奸赃尚仍旧习者按治以闻乞重寘于理许之杭
经巨寇后河渠堙窒水潦为病遘以冬月治河不两月毕杭人利焉徙河北都转运使进延康殿学士厯知中山真定河闲府钦宗立加资政殿
学士积官至光禄大夫复徙中山金人再至遘冒围入城坚壁拒守诏康王领天下大元帅命遘为兵马元帅受围半年外无援师京都既陷割
两河求和遘弟光禄卿适至中山临城谕旨遘遥语之曰主辱臣死吾兄弟平居以名义自处宁当卖国家为囚孥乎适泣曰兄但尽力勿以弟
为念遘呼总管使尽括城中兵出战总管辞遂斩以徇又呼步将沙振往振素有勇名亦辞遘固遣之振怒且惧衷刃入府害遘于堂及其子锡
并仆妾十七人长子巨以官淮南获免振出帐下卒噪而前曰大敌临城汝安得杀吾父执而捽裂之身首无余城中无主将乃开门出降金人
入见其尸曰南朝忠臣也敛而葬诸铁柱寺建炎初赠特进适由开封少尹卫尉少卿至光禄卿是役也金人执之以北后十年死于云中
△霍安国 【林渊 张彭年 赵士詝 张谌 于潜 沈敦 张行中】
霍安国不详其家世靖康元年以右文集英殿修撰知怀州金骑再至被围安国与鼎澧兵共守扞御不遗力拜徽猷阁待制城陷将官王
美投濠死尼堪引安国以下分为四行问不降者为谁安国曰守臣安国也问余人通判州事直徽猷阁林渊兵马钤辖济州防御使张彭年都
监赵士詝 【范仲熊北记作士谔】 张谌于潜鼎澧将沈敦张行中及队将五人同辞对曰渊等与知州一体皆不肯降乃解衣面缚杀十三
人而释其余安国一门无噍类明年赠延康殿学士
△欧阳珣
欧阳珣字全美吉州庐陵人崇宁五年进士累官将作监丞金人逼京师朝议割河北绛磁深三镇地讲和珣率其友九人上书极言不可
及事急会议珣复抗论当力战战败而失地他日取之直不战而割地他日取之曲时宰怒欲杀珣乃遣珣奉使割深州珣至深州城下恸哭谓
城上人曰朝廷为奸人所误至此吾己办一死来矣汝等宜勉为忠义报国金人怒执送燕焚死之
△刘韐
刘韐字仲偃建州崇安人第进士累官陕西转运使刘法死夏人攻震武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解其围夏人来言顾纳款谢罪皆以为
诈韐曰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此情实也密疏以闻诏许之西边自是遂安韐求东归拜徽猷阁待制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方腊陷
衢婺越大震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韐曰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不为动益厉战守备寇至城下击败之拜述古殿直学士召为河北河东宣抚
参谋官时边臣言燕民思内附童贯蔡攸方出师而种师道之军溃韐意边报不实即驰白贯攸请班师又论燕蓟不可得正使得之屯兵遣饷
经费无艺必重困中国还次莫州会郭药师以涿州降戎车再驾以韐议异徙知真定府药师入朝韐密奏乞留之不报徙知建州改福州加延
康殿学士或言其过阙时见御史中丞有所请遂罢起知荆南河北盗起复以守真定韐单骑赴镇招贼首夏宏服罪奏以官纵其党归田里一
路遂平金人谋南牧韐阴治城守以待变是冬金兵长驱内向及还治梯冲设围示欲攻击韐发强弩射之金人乃退自金兵之来诸郡皆塞门
民坐困韐独从樵牧如平日以时启开钦宗善之拜资政殿学士时诸将救太原种师中姚古败以韐为宣抚副使太原陷以韐为宣抚使 【
按东都事略云拜韐河北河东宣抚副使又云太原陷以韐为宣抚使盖韐始为宣抚副使后又为宣抚使也宋史脱去为宣抚使事今补入】
召入觐为京城四壁守御使宰相沮罢之京城不守始遣使金营金人命仆射韩正馆之僧舍正曰国相知君今用君矣韐曰偷生以事二姓有
死不为也正曰军中议立异姓欲以君为正代得以家属行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韐仰天大呼曰有是理乎书片纸使亲信持归报诸子
沐浴更衣酌巵酒而缢建炎元年赠资政殿大学士后谥忠显
△徐揆
徐揆衢州人靖康元年以太学生试开封府进士为举首未及大比而遭国难钦宗诣金营不归揆帅诸生扣南熏门以书白守门者乞达
二帅请车驾还阙二帅见书使以马载揆至军诘难揆厉声抗论为所杀建炎二年追录死节赠宣教郎而官其后
△李若水
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元名若冰上舍登第靖康元年累官太常博士 【按东都事略云靖康初为太常博士宋史误作靖康元年
为太学博士今改正】 钦宗将遣使至金国议以赋入赎三镇召若水赐今名迁著作佐郎为使见尼堪于云中纔归兵己南下复假徽猷阁学
士副冯澥以往甫次中牟守河兵相惊以金兵至左右谋取闲道去澥问何如若水曰戍卒畏敌而溃奈何效之今止有死耳令敢言退者斩众
乃定既行迭具奏言和议必不可谐宜申饬守备至怀州遇馆伴萧庆挟与俱还及都门拘之于冲虚观独庆与澥入既所议多不从尼堪急攻
城乃使若水入见帝帝幸金营成议而归擢若水礼部尚书固辞改吏部侍郎金人再邀帝出郊若水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
持而哭愤诋金人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
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后旬日尼堪召计事且问不肯立异姓状若水曰上皇为生灵计罪己内禅主上仁孝慈
俭未有过行岂宜轻议废立尼堪指宋朝失信若水曰若以失信为过汝其尤也尼堪令拥去反顾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噀血骂愈甚至
以刃裂颈断舌而死高宗即位特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
△吴革
吴革字义夫华州华阳人国初勋臣廷祚七世孙也少好学喜谈兵再试礼部不中乃从泾原军以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金人南牧使
尼堪军庭揖不拜责其食利败约词直气劲尼堪少屈为追回威胜诸屯兵授书使归钦宗问割地与否利害对曰金人有吞噬之意愿悉起关
中士马赴都为备诏以为武功大夫合门宣赞舍人持节谕陕西行至朱僊闻金人围京师复还与张叔夜同入城请于帝乞幸秦州又乞出城
劫之使不敢近又乞诸门同出兵牵制衡突尾袭应援可一战而胜时众言巳入皆不果车驾幸金营革以为堕其计往请叔夜欲身见其大师
计事又不果行上皇妃后太子出郊革白孙傅乞留之不得乃与傅谋于启圣僧院置赈济局募士民就食阴以军法部勒所合巳至数万多两
河骁悍之士既而有立张邦昌之议革谋先诛范琼辈以三月八日起兵 【按续通鉴时同谋者马伸张所吴伦等又有内亲事官数百人皆
杀妻孥焚所居共谋举义传未详载附识于此】 谋既定前期二日有班直甲士排闼入言邦昌以七日受册请急起事革乃披甲上马至咸丰
门四面皆琼党绐革入帐被执革骂之极口引颈受害颜色不变其麾下百人皆死
△滕茂实
滕茂实字秀颖杭州临安人政和八年进士靖康元年以工部员外郎假工部侍郎副路允迪出使为金人所留钦宗自离都城旧臣无敢
候问起居者茂实闻钦宗将至即自为哀词且篆宋工部侍郎滕荿实墓九字以授其友人钦宗及郊茂实具冠帻迎谒拜伏号泣金人迫令易
服茂实力拒请从旧主俱行金人不许忧愤成疾卒云中绍兴二年赠龙图阁直学士官其家三人
△赵士跋
赵士跋濮王曾孙也靖康末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吉州团练使金人驱宗室北行士跋闲道遁之邢州结土豪将举事有告者金人执而杀
之事闻赠保宁军节度使谥忠果 【按士跋原附赵士嶐传后今考系死于金析出另传】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