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本章共 8.7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宋纪 【十六】
帝■〈显,去页〉 【二王附】
○帝■〈显,去页〉二王附
帝■〈显,去页〉度宗皇帝子也母全皇后初授左卫上将军封嘉国公咸淳十年七月癸未度宗崩贾似道入宫议所立众以时方多
难而建国公是年长欲立之似道主立嫡乃称遗诏奉帝即皇帝位于柩前年五岁谢太后临朝称诏甲申以兄昰为保康军节度使进封吉王
弟昺保寍军节度使进封信王并开府仪同三司加食邑命平章贾似道依文彦博故事独班起居丙戌尊皇太后日寿和圣福太皇太后皇后
曰皇太后戊子命临安府振赡细民辛卯以朱禩孙为京湖四川宣抚使兼知江陵府壬寅诏抚三边将士命州郡举遗逸求直言除浙西安抚
司两浙转运司临安府见进赃赏钱八月甲辰诏乞言于老臣江万里叶梦鼎马廷鸾留梦炎赵顺孙王爚甲寅太皇太后以老不能御正衙命
暂以慈元殿为后殿戊辰以全清夫为昭信军节度使谢堂检校少保谢屋保康军节度使马廷鸾乞归诏趣之任九月丁丑王爚乞致仕诏不
允戊寅振余杭临安两县水灾己卯似道乞免答拜从之癸未元兵大会于襄阳丙戌分道并进丁亥薄郢州戊子免被水州县今年田租丁酉
以天瑞节免征临安府公私房赁钱十日以金银符给夏贵激赏奇功壬寅复州副将翟国荣与元兵战于烂泥湖死之冬十月丙午元兵破渠
州礼义城知州张资自杀癸丑广西经略司权参议官邢友龙击潮州漳州寇破之乙卯令州县行义田义役丁巳元兵至郢州都统制张世杰
力战却之遂去由藤湖入汉戊午郢州副都统赵文义追之与战于全子湖死之壬戌以钱给郢城屯戍将士甲子诏以明年为德佑元年乙丑
以章鉴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陈宜中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元兵徇沙洋城京湖宣抚使遣总管王虎臣援之丙寅城破虎臣
与守隘官王大用皆被执元兵至新城戊辰总制黄顺出降己巳副总制仁寍出降都统制边居义力战城陷死之知复州翟贵以城降十一月
癸酉以朱禩孙为京湖四川宣抚使丁丑命沿江制置使赵溍巡江策应仍赐钱激赏战功戊寅马廷鸾力辞浙东安抚使诏依旧观文殿大学
士提举洞霄宫庚辰以陆秀夫为淮东安抚制置司参议官丙戌以王爚为左丞相章鉴为右丞相并兼枢密院以张晏然兼京湖四川宣抚司
参议官甲午括邸第戚畹及御前寺观田令输租是月元人拔云安罗拱高阳诸城堡十二月癸卯振建康府太平州池州避难民赐京湖及沿
江戌守将士甲辰以淮西四郡水旱免去年屯田未输之租丙午元兵次汉口遂入江丁未提举兴国宫吕师夔募兵江州癸丑元兵攻阳逻堡
武定军都统制王达战死乙卯元兵渡青山矶丙辰都统程鹏飞与战不利都统高邦宪被执元兵复攻夏贵于阳逻堡都统制刘成战死夏贵
遁归庐州朱禩孙至鄂州闻夏贵败夜奔江陵府己未权知汉阳军王义以城降吕文焕以元兵攻鄂州庚申程鹏飞及权守张晏然以城降癸
亥诏似道都督诸路军马以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总统诸军所辟官属皆先命后奏诏天下勤王甲子起李芾为湖南提刑乙丑以高达为湖北
制置使兼安抚知江陵府诏核贵戚释道田租以助边费庚午程鹏飞以元兵徇黄州知州陈奕叛降于元李庭芝以兵勤王辛未命州郡节制
驻戍经从兵
德佑元年春正月癸酉元兵入黄州甲戌陈奕陷蕲州丁未知州管景模叛降于元戊寅诏出浙东邸第米减粜壬午葬度宗皇帝于永绍
陵癸未贾似道以吕师夔权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军事任中流调遣乙酉以陈宜中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吕师夔钱真孙遣人请降于
蕲州丙戌元兵徇江州知安东州陈严遁邳州降戊子知南康军叶阎遣人请降于江州贾似道出师知德安府来兴国叛降于元夔路安抚张
起岩攻开州取之己丑知安庆府范文虎遣人以酒馔迎元师于江州乙未以孙虎臣为寍武军节度使戊戌赦京畿罪池州都统张林遣人请
降于江州元兵入安庆范文虎降通判夏椅死之是月知达州鲜汝忠以城降元二月癸卯似道以宋京为都督府计议官使干元军甲辰以黄
万石为江南西路制置使加湖北制置副使高达检校少保庚戌元兵入池州权守赵卯发死之乙卯五郡镇抚吕文福遣所部淮兵入卫丙辰
诏劳贾似道命都督府岁举改官如史嵩之故事己未加张起岩福州观察使庚申孙虎臣与元兵战于丁家洲败绩似道虎臣奔扬州诸军尽
溃翁应龙以都督府印奔还临安壬戌元兵徇饶州知州唐震死之故相江万里赴水死通判万道同以城降元沿江制置大使赵溍知镇江府
洪起畏知寍国府赵与可知隆兴府吴益皆弃城遁知和州王喜以城降元建康都统翁福出迎元师甲子元兵至临江军知军鲍廉死之似道
上书请迁都乙丑下公卿杂议王爚去位张世杰将兵入卫道饶州复攻取之其将谢元王海李旺袁恩吕再兴战死江西提刑文天祥起兵勤
王丙寅以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贑州趣入卫诏募兵以谢堂为两浙镇抚使谢至保寍军节度使全永坚谢垕并检校少保戊辰征两浙福
建诸郡厢禁兵之半入卫湖南提刑李芾以兵勤王知江阴军郑■〈立需〉弃城遁知无为军刘权知太平州孟之缙皆以城降元已巳元兵
攻嘉定九顶山都统侯兴战死以陈宜中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曾渊子同知枢密院事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文及翁签书枢密
院事倪普同签书枢密院事召王爚为浙西江东宣抚招抚大使使居京师以备咨访遣元使人郝经等归庚午加夏贵开府仪同三司令以所
部兵入卫令长吏给经过兵民钱米免一切征税应编配拘锁人除伪造关会势盗放火者悉纵之放免浙西公田逋米及诸处见监赃文武官
在谪籍者并放自便与叙复加张珏寍远军节度使昝万寿保康军节度使张世杰和州防御使令将兵入卫罢贾似道平章都督予祠招似道
溃兵辛未右丞相章鉴遁三月壬申朔诏复茶盐市舶法除似道诸不恤民之政以公田给佃主率其租户为兵陈宜中杀殿前指挥使韩震震
所部兵叛攻嘉会门急发兵捕之皆散走癸酉都统徐旺荣迎元兵入建康府镇江统制石祖忠请降于建康命浙西提刑司准备差遣刘经戍
吴江两浙转运司准备差遣罗林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张濡戍独松关山阴县丞徐垓正将郁天兴戍四安镇起赵淮为大府寺丞戍银树东坝
湖北安抚司计议官吴继明复通城县遣使召章鉴还朝甲戌以贾似道为醴泉观使元兵至无锡知县阮应得出战死之乙亥诏谕吕文焕陈
奕范文虎使通和议息兵以王爚为左丞相兼枢密使丙子下诏罪己以陈宜中为特进右丞相兼枢密使罢章鉴官予祠侍御史陈过请窜贾
似道并治其党人翁应龙等不俟报而去丁丑知滁州王应龙以城降元己卯杖翁应龙刺配吉阳军命王爚陈宜中并都督诸路军马加吕文
福福州观察使壬午知常州赵与鉴遁常州陷甲申元兵至西海州安抚丁顺降乙酉知东海州施居文乞降于西海州知平江府潜说友通判
胡玉林镗以城降元加张世杰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诸军丙戌知广德军令狐槩以城降元张世杰遣其将阎顺李存进军广德谢洪永进
军平江李山进军常州己丑滁人执王应龙归于扬州杀之加吕文福保康军承宣使趣入卫文福杀使者入江州降于元庚寅左司谏潘文卿
右正言季可同知枢密院曾渊子两浙转运副使许自浙东安抚王霖龙相继遁去签书枢密院文及翁同签书枢密院倪普讽台臣劾己章未
上亟出关遁知安东州孙嗣武以城降元辛卯命在京文武并转两官其畔官而遁者令御史台觉察以闻阎顺战安吉县复取凤平张濡杀元
使者严忠范于独松关执廉希贤送临安 【谨案通鉴辑览
御批元兵既巳渡江其局固非乞和可了两军相对使行其闲乃行人甫入
境遽以兵刃相加实非情理所宜使宋度有良将劲卒可以制胜或者犹可今并无可自恃者而冒昧横挑敌怒旋又思饵以甘言更与儿戏何
异元人岂肯为宋所愚谋国者错谬若此尚何所恃以图存】 壬辰元兵攻洞庭安抚使高世杰降癸巳元人攻岳州总制孟之绍以城降常德
鼎沣诸州皆降乙未免安吉县今年夏田租丙申顾顺复广德军以陈合同签书枢密院事戊戌赦边城降将罪能自拔归者录之复一州者予
知州复一县者予知县所部僚吏将卒及土豪立功者同赏罢章鉴祠官并夺宰辅恩数曾渊子削两官夺执政恩数陈过陈坚徐卿孙各削两
官夺侍从恩数赵与鉴追两官罢之遇赦永不收叙罢许自王霖龙夏四月壬寅统制洪福复镇巢军乙巳元兵入广德知县王汝翼与寓居官
赵时晦路分孟唐老与其二子死之丙午元兵破沙市城都统孟纪死之监镇司马梦求自经死戊申京湖宣抚朱禩孙湖北制置副使高达以
江陵降元京湖北路相继皆陷张起岩保飞山己酉命刘师勇戍平江府壬子以高斯得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总统张敏与元兵战于
丰城死之乙卯以福王与芮为武康寍江军节度使判绍兴府丙辰王爚至令如文彦博故事自朝参起居外并免拜以枢密副使召夏贵提兵
入卫丁巳总制霍祖胜复溧阳县乙未及翁倪普并削一官夺执政恩数潜说友削三官夺侍从恩数庚申令狐槩除名配郁林州牢城籍其家
知金坛县李成大率义局官舍山县尉胡传心阳春主簿潘大同濠梁主簿潘大楍进士潘文孙潘应奎复金坛县镇江统制侯岩县尉赵嗣滨
复以元兵攻之成大二子及大同等皆死成大被执死之壬戌元兵攻真州知州苗再成宗子赵孟锦与战于老鹳觜败绩癸亥加知思州田谨
贤知播州杨邦宪并复州团练使趣兵入卫丁卯加李庭芝参知政事戊辰诏宜兴溧阳民兵助战有功特免今年田租庚午元兵趣扬州都拨
发官雷大震出战死是月常德鼎澧皆陷五月辛未朔命宰执曰赴朝堂治事以旌德县城守有功免其民今年田租癸酉元兵至寍国知县赵
与■〈禾唐〉山战死之甲戌淮安总制李宗荣知庆远府仇子真将兵来勤王乙亥加苗再成濠州团练使赵孟锦扬州都统司计议官以洪
福知镇巢军丁丑诏赵溍统军民船屯江阴刘师勇复常州戊寅淮东兵马铃辖阮克己将兵来勤王加左骁骑中郎将己卯诏与婺州处士何
基王柏赠谥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是时宋之君臣救亡之不暇尚从容为崇儒重道之举此与宋襄临战谈古何异真可笑可哀耳】
加张珏检校少保四川制置副使知重庆府辛巳加刘师勇濠州团练使辛卯贬潜说友南安军吴益汀州并籍其家罢李珏送婺州籍吕文焕
孟之缙陈奕范文虎家甲午饶信州饥令民入粟补官丙申诏张世杰张彦阮克己仇子真四道出兵遣使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宫观己亥劳
军吴继明复蒲圻通城崇阳三县加带行带御器械权知鄂州令择险为寓六月庚子朔日有食之昝万寿以嘉定及三龟九顶紫云城降于元
知叙州李演援嘉定战于羊雅江兵败被执辛丑太皇太后诏削尊号圣福字以应天戒命侍从官巳上各举才堪文武者五人余各举三人虽
在谪籍亦听举之己酉免广德军今年田租及诸郡县未纳纲解庚戌削章鉴一官放归田里曾渊子再削一官徙吉州诛翁应龙籍其家甲寅
留梦炎入朝王爚请相梦炎乞以经筵备顾问陈宜中请相梦炎乞祠诏以爚为平章军国重事一月两赴经筵五日一朝宜中左丞相兼枢密
使都督诸路兵梦炎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乙卯诏求言知叙州郭汉杰以城降元丙辰疏决在京罪囚戊午知泸州梅应春以城降元
己未以李庭芝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庚申知富顺监王宗义以城降元丙寅扬州都统姜才袭元兵于扬子桥败绩秋七月庚午江西制置
黄万石移治抚州诏还隆兴府辛未张世杰督诸军与元人战于焦山下败绩壬午以饶州被兵令免今年田租路钤刘用调兵入靖州和州康
玉刼之通判张起岩杀玉复靖州癸未括内司局钱饷兵丙戌令权籴公田庚寅谪贾似道为高州团练使贬循州籍其家籴浙西邸第寺观田
米十之三监司郡守避事不即到官者令御史台觉察以闻辛卯京学生刘九皋等上书劾陈宜中宜中径去遣使四辈召之不至谢堂乞罢两
浙镇抚司不从张世杰乞济师不报壬辰下刘九皋等于临安狱罢王爚为醴泉观使癸巳以夏贵知扬州朱焕知庐州甲午遣使召陈宜中还
朝乙未以陈文龙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戊戌遣使召宜中还朝八月己亥总制毛献忠将衢州兵入卫辛丑疏决临安府罪囚壬寅
右正言徐直方遁加夏贵枢密副使两淮宣抚大使李芾湖南镇抚大使乙巳吴继明复平江县己酉拘阎贵妃集庆寺贾贵妃演福寺田还安
边所庚戌刘师勇攻吕城破之丁巳遣使召陈宜中还朝加张世杰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总都督府诸兵戊午加刘师勇和州防御使甲子以
文天祥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九月己巳陈宜中授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辛未加田谨贤福州观察使杨邦宪利州观察
使趣入卫己卯陈宜中乞任海防不允辛巳有事于明堂大赦丙戌命文天祥为都督府参赞官总三路兵会稽县尉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漳州
元兵陷泰州知州孙虎臣死之庚寅免靖州今年田租乙未冬十月己亥加张世杰沿江招讨使刘师勇福州观察使总统出戍兵壬寅陈宜中
至丁未以留梦炎为左丞相陈宜中为右丞相并兼枢密使都督城临安辛亥以张世杰为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阴军兼浙西策应使戊午领
户部财用常楙中书舍人王应麟请立济王后壬戌元兵发建康癸亥张全尹玉麻士龙援常州士龙战死全奔五牧朱焕至庐州夏贵不纳复
以焕为淮东制置副使甲子尹玉兴元兵战于五牧死之张全遁丙寅趣赵溍赵与可郑■〈立需〉所募兵诏中外官有习兵略者各以书来
上是月李世修以江阴降于元十一月丁卯铜关将贝宝胡岩起攻溧水死之庚午以陈文龙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黄镛同签书枢密
院命诸制司各举才堪将帅者十人不限偏裨士卒不隶军中者许投匮自荐辛未起居舍人曾唯辞官不允径去戊寅元兵破广德军己卯破
四安镇正将胡明等死之召文天祥入卫壬午元兵至隆兴府黄万石弃抚州遁转运判官刘盘以城降元癸未元兵破兴化县知县胡拱辰自
杀元兵陷常州屠之知州姚訔通判陈照都统王安节皆死刘师勇奔平江乙酉礼部侍郎陈景行辞官不允径去丁亥独松关告急趣文天祥
入卫戊子调民兵出守余杭钱塘己丑独松关破冯骥死之张濡遁通判平江府郑畴遁庚寅通判王矩之都统制王邦杰遣人迎降于常州辛
卯元兵趋抚州都统密佑逆战于璧邪兵败死之癸巳以张世仔为浙西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甲午权礼部尚书王应麟遁乙未左丞相留梦
炎遁丙申遣使召梦炎还朝赐余杭武康长兴县民钱并免今年田租通判抚州施至道以城降元十二月丁酉诏许贾似道归葬庚子以吴坚
签书枢密院事黄镛兼权参知政事遣柳岳奉书诣元军乞班师修好癸卯以陈文龙为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谢堂同知枢密院事甲辰
嘉兴府告急给封椿库钱为兵备命赵兴侲戍缙云县复季可官令如龙泉县募兵乙巳以陈景行为浙东安抚副使戍处州起方逢辰戍淳安
县丙午追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丁未出安边封桩库金付浙东诸郡为兵备元兵入平江府起吴君棹为太府少卿提点临平民兵遣使召留
梦炎王应麟皆不至戊申张世杰入卫加检校少保王爚薨乙酉括临安府州县马庚戌柳岳还癸丑遣宗正少卿陆秀夫刑部尚书夏士林兵
部侍郎吕师孟使军前且敕吕文焕令通好罢兵己未方兴丁广赵文礼兵皆败归庚申以柳岳为工部侍郎洪儒震为右正言使如元祈请以
文天祥为签书枢密院事黄万石叛降于元元兵破大洪山知随州朱端履降于元权吏部尚书丁应奎左侍郎徐宗仁遁癸亥遣使召留梦炎
不至
二年春正月丁丑元兵陷潭州湖南安抚兼知州李芾死之郡人知衡州尹谷亦举家自焚帅司参议杨霆及幕属陈亿孙颜应焱等皆从
芾死守将吴继明刘孝忠以城降于元元复陷宝庆通判曾如骥死之戊辰陆秀夫等自元军还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是时敌兵深入
临安巳在掌握之中宋君臣即欲屈节图存元人安肯舍垂成之功遽为返旆乃始则抗请班师继则求封小国惟冀苟延残喘甘于含垢包羞
而不顾徒辱其名而终归无益直当谥为至愚而巳独惜陆秀夫后既有负海之节而此时嘿无一言自奉称侄孙之约以往见巴延何哉】 己
巳嘉兴守刘汉杰以城降于元庚午同签书枢密院事黄镛参知政事陈文龙遁以谢堂为两浙镇抚大使文天祥知临安府金永坚浙东抚谕
使辛未以吴坚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常楙参知政事曰午宣麻文班止六人诸关兵尽溃遣监察御史刘岊奉表称臣上元主尊号岁奉银绢癸
酉左司谏陈孟虎监察御史孔应得遁甲戌元兵至瑞州知州姚岩弃城走乙亥以贾余庆知临安府丙子命吉王昰信王昺出镇丁丑以夏士
林签书枢密院事己卯参知政事常楙遁三学生誓死不去特与放释褐出身以杨亮节为福州观察使提举吉王府行事俞如珪为环卫官提
举信王府行事元兵入安吉州知州赵良淳自经死庚辰签书枢密院夏士林遁癸未进封吉王昰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信王昺为广
王判泉州以留梦炎为江东西湖南北宣抚大使甲申元兵至皋亭山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进降表是夜丞相陈宜中遁张世杰苏刘
义刘师勇各以所部兵去乙酉元兵次临安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丙戌命同吴坚使如元军以家铉翁签书枢密院事贾余庆同
签书枢密院事知临安府戊子知建德军方回知婺州刘怡知处州梁椅知台州扬必大皆叛降元是月知临江军滕岩瞻遁二月辛丑诏谕郡
县使降壬寅遣贾余庆吴坚谢堂刘岊家铉翁充祈请使三月丁丑帝北行五月丙申至元都元主以帝为开府仪同三司封瀛国公是月陈宜
中等立益王昰于福州遥上帝尊号曰孝恭皇帝
○益王 广王
益王昰广王昺皆度宗庶子是初封吉王昺信王德佑二年正月文天祥尹临安请以二王镇闽广不从洎元兵迫临安乃徙封昰为益王
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昺为广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事以驸马都尉杨镇及杨亮节俞如珪为提举镇等奉二王走婺州元帅巴延入临安
遣范文虎趣婺召镇令以王还镇得命即行曰我将就死于彼以缓追兵亮节等遂负王徒步匿山中七曰其将张全以兵数十人追及之遂同
走温州陆秀夫苏刘义继至遣人召陈宜中于清澳张世杰于定海世杰以所部兵同至温之江心寺奉是为天下兵马都元帅昺副之以秀王
与睪为福建察访使兼安抚知西外宗正赵吉甫知南外宗正兼福建同提刑先入闽中抚谕吏民太皇太后寻遣内侍召二王于温宜中等沈
之江中遂入闽时汀建诸州方欲从黄万石降闻二王至即闭城却使者万石将刘俊宋彰周文英等亦多来归夏五月乙未朔宜中等乃奉昰
于福州即皇帝位改元景炎尊杨淑妃为太后同听政进封信王昺为卫王宜中为左丞相兼都督李庭芝为右丞相陈文龙刘黻为参知政事
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命吴浚赵溍傅卓李班翟国秀等分道出兵改福州为安福府温州为瑞安府行郊祀礼大赦文
天祥自镇江亡归庚辰以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遣其将如江淮招豪杰并如温州募兵广东经略使徐直谅遣梁雄飞请降于元军乃假雄
飞招讨使使徇广州既而直谅闻昰立命权通判李性道摧锋军将黄俊等拒雄飞于石门俊与雄飞战而败奔广州直谅弃城遁六月丙子雄
飞入广州俊死之吴浚聚兵于广昌取南丰宜黄寍都三县翟国秀取秀山傅卓至衢信诸县民多应之以文天祥为同都督秋七月丁酉开府
南剑州进取江西巳而吴浚兵败于南丰翟国秀引还傅卓兵败降于元八月漳州乱命陈文龙为闽广宣抚使以讨之甲戌秀王与睪围婺州
丙子闻元兵至遂解归以王积翁为福建提刑招捕使知南剑州备御上三郡黄恮为同提刑招捕使知漳州备御下三郡张世杰遣兵助吴浚
与元兵战于兜零败绩奔寍都兴化石手军乱九月复以陈文龙知兴化军东莞人熊飞守潮惠二州闻赵溍至即以兵攻梁雄飞于广州壬寅
雄飞遁熊飞遂复韶州壬子赵溍入广州是月元将吕师夔张荣实将兵趣梅岭冬十月壬戌文天祥入江州赵溍遣曾逢龙熊飞御元兵于南
雄逢龙战死熊飞奔韶州元军围韶州守将刘自立以城降飞巷战兵败赴水死十一月元兵至处州李珏以城降甲辰秀王与睪与元兵战于
瑞安观察使李世达死之与睪及其弟与虑子孟备监军赵由■〈王葛〉察访使林温被执皆死元兵至建寍府守臣赵崇鐖被执知邵武军
赵时赏知南剑州王积翁皆弃城去乙巳益王入海癸丑元兵至福安州知州王刚中以城降益王欲入泉州招蒲寿庚而寿庚有异志初寿庚
提举泉州舶司擅蕃舶利者三十年至是王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可不令自随也世杰不从纵之
归继而舟不足乃掠其舟并没其赀寿庚怒乃杀诸宗室从官及淮兵之在泉者而降于元益王遂移潮州是月福兴化皆降元英德守臣凌弥
坚等亦降十二月辛酉赵溍弃广州遁乙丑吴浚走瑞金乙酉兴化军通判曹澄孙以城降知军事陈文龙被执不屈死之益王舟次于惠州之
甲子门至元十四年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宋自建炎南渡巳属偏安然德佑以前尚有疆域可凭朝廷规模未失犹可比之东晋至临
安既破帝■〈显,去页〉见俘宗社成墟宋统遂绝则自丙子三月以后正统即当归之于元若昰昺二王崎岖海岛虽诸臣徇国苦心而残
喘苟延流离失据不复成其为君且奉表乞降于元正与明唐桂二王之窜迹闽滇者无畏朕近于国史传凡斥唐桂二王诸臣为伪者槩令更
正为明葢以其犹存一线虽不足称正统然谓之为伪实不可此万世之公论也今续纲目于景炎祥兴仍用大书纪年则又阿徇不伦乖史笔
之正即如元自顺帝北迁沙漠未尝无子孙继立苗裔屡传然既委弃中原编年者即不大书故号此正也则知昰昺之巳失中原而仍大书故
号之非正矣夫废兴嬗代其书法自有一定不可稍存偏袒之私因为改正书法而阐其大旨如此】 正月元兵破汀关癸巳知循州刘兴降于
元壬寅文天祥走漳州吴浚以汀州降元潮州梅州皆降二月元兵下广州广东诸郡皆降三月文天祥复梅州陈文龙从子瓒复兴化军夏四
月文天祥复兴国县广东制置使张镇孙袭广州取之五月张世杰复潮州文天祥入会昌县淮民张德兴亦起兵杀太湖县丞王德容据司空
山攻下黄州寿昌军六月辛酉文天祥取雩都己卯入兴国县秋七月取吉贑诸县围贑州衡山人赵璠抚州人何时起兵应之乙巳张世杰围
泉州遣将高曰新复邵武军元将攻文天祥于兴国八月天祥与战败绩乃引兵即邹■〈氵凤〉于永丰■〈氵凤〉兵亦溃壬申文天祥又
败于兴国己卯元兵破司空山张德兴败走甲申天祥至空坑兵溃遂挺身走循州九月元兵援泉州戊申益王舟次广州浅湾元兵入大庾岭
又取邵武入福州冬十月甲辰破兴化军陈瓒死之进攻潮州又攻惠州十一月元将达春围广州庚寅张镇孙以城降元将刘深以舟师攻浅
湾益王舟走秀山陈宜中入占城遂不反十二月丙子舟至井澳飓风大作舟败几溺益王惊悸成疾旬余兵士稍集死者过半丁丑刘深袭井
澳益王走七州洋至元十五年春正月张世杰攻雷州不克己酉元兵克涪州二月破潮州知州马发死之三月文天祥取惠州广州都统凌震
转运判官王道夫复广州益王欲往占城不果驻碙洲曾渊子至自雷州以为参知政事广西宣谕使夏四月戊辰益王殂于碙洲年十一称端
宗皇帝庚午众立卫王昺为帝以陆秀夫为左丞相五月癸未朔改元祥兴乙酉升碙洲为翔龙县遣张应科王用取雷州应科三战不利用降
于元六月丁巳应科再战死之知高州李象祖降于元已未卫王徙居新会厓山升广州为翔龙府己卯元将张弘范李恒趣厓山冬十一月癸
巳琼州民执安抚赵与珞降于元闰月庚戌王道夫弃广州遁壬戌凌震遁癸亥元兵入广州十二月壬午王道夫攻广州兵败被执凌震兵继
至亦败文天祥走海丰壬寅被执于五坡岭元兵破南安县守将李梓发死之至元十六年正月壬戌元将张弘范兵至厓山庚午李恒兵亦来
会张世杰以舟师碇海中四周起楼如城堞居王于中元兵攻之舰坚不动二月戊寅世杰部将陈宝降己卯都统张达夜袭元军营亡失甚众
癸未元兵急攻之世杰殊死战巳而军溃翟国秀及团练使刘俊等解甲降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夺港而去陆秀夫负卫王投海中溺死年九
岁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杨太后亦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巳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帝■〈显,去页〉德佑二年益王昰广王昺共三年
右宋十六帝合三百二十年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