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本章共 7.1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元纪 【九】
英宗 【一】
○英宗一
英宗皇帝讳硕迪巴拉仁宗嫡子也母庄懿慈圣皇后鸿吉哩氏初武宗即位立仁宗为太子约以次传己子和实拉既而仁宗即位议立
太子丞相特们德尔请立帝帝入谒太后固辞曰臣幼无能且有兄和实拉在宜立太后不许遂立为皇太子诏百司庶务先启太子然后奏闻
帝谓中书省臣曰至尊委我以天下事日夜寅畏惟恐弗堪卿等亦当洗心涤虑恪勤乃职勿有隳坏以贻君父忧延佑七年春正月戊戌 【
仁宗纪作丁酉】 仁宗不豫帝忧形于色夜则焚香泣曰至尊以仁慈御天下庶职顺成四海清晏今天降大厉不如罚殛我身使至尊永为民
主辛丑仁宗崩帝哀毁过礼素服寝于地日歠一粥甲辰太子太师特们德尔以太后命为右丞相丙午遣使分谳内外刑狱戊申禁巫祝日者
交通宗戚大臣二月壬子罢造永福寺以江浙行省左丞相赫噜为中书平章政事辛酉以平章政事齐勤特穆尔御史大夫托欢罢为集贤大
学士甲子特们德尔阿萨尔请捕逮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赵世延赴京参议中书省事青沙津坐鬻官刑部以法当杖太后命笞之帝曰不可法
者天下之公徇私而轻重之非示天下以公也卒正其罪丙寅以陕西行省平章政事赵世荣为中书平章政事江西行省右丞茂巴尔为中书
右丞参知政事张思明为中书左丞中书左丞和卓罢为岭北行省右丞丁卯白云宗总摄沈明仁以不法坐罪诏籍江南冒称白云僧者为民
癸酉括勘崇祥院地冒以官地献者追其直以民地献者归其主丙子定京城环卫更番法准五卫汉军岁例丁丑夺前中书平章政事李孟所
受秦国公制命仍仆其先墓碑戊寅中书平章政事额卜德哷勒罢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阿尔哈雅罢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特们德尔以前
御史中丞杨多尔济中书平章政事萧拜珠违太后旨矫命杀之并籍其家徽政院使实勒们以太后命请更朝官帝曰此岂除官时耶且先帝
旧臣岂宜轻动俟予即位议于宗亲元老贤者任之邪者黜之可也司农卿鄂勒哲布哈言先帝以土田颁赐诸臣者宜悉归之官帝问赐者为
谁对曰左丞相阿萨尔所得为多帝曰予常谕卿等当以公心辅弼卿于先朝常请海舶之税以阿萨尔奏而止今卿所言乃复私憾耳非公议
也岂辅弼之道耶遂出之为湖南宣慰使夺僧年扎克策喇实等所受司徒国公制仍销其印三月戊子征诸王驸马流窜者给侍从遣就分邑
庚寅帝即位于大明殿大赦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壬辰太皇太后受百官朝贺于兴圣宫特们德尔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敕羣臣超授
散官者朝会毋越班次壬寅降前中书平章政事李孟为集贤侍讲学士悉夺前所受制命御史台臣请降诏谕百司以肃台纲帝曰卿等但守
职尽言善则朕当服行否亦不汝罪也丙午有事于南郊告即位夏四月乙卯申诏京师势家与民均役己未绍庆路洞蛮为寇命四川行省捕
之祭遁甲神于香山命平章政事王毅等征理在京诸仓库粮帛亏额申严和琳酒禁庚申降百官越阶者并依所受之职以太常礼仪院使拜
珠为中书平章政事以西僧雅布达勒为元永延教三藏法师壬戌特们德尔请参决政务禁诸臣毋隔越擅奏从之乙丑仁宗丧卒哭作佛事
七月戊辰车驾如上都议祔仁宗以阴阳拘忌权结彩殿于太室东南以奉神主戊寅有献七宝带者因近臣以进帝曰朕登大位不闻卿等荐
贤而为人进带是以利诱朕也其还之五月庚辰上都留守贺巴延坐便服迎诏弃市籍其家己丑中书省臣请禁擅奏除拜帝曰然恐朕遗忘
或乘闲奏请滥赐名爵汝等当复以闻复置青海五条河屯田左丞相阿萨尔罢为岭北行省平章政事以拜珠为中书左丞相鼐喇呼塔斯哈
雅并为中书平章政事济尔噶朗为中书参知政事辛卯参知政事奇彻罢为集贤学士壬辰和琳民阎海瘗殍死者三千余人旌其门戊戌有
告岭北行省平章政事阿萨尔中书平章政事赫噜及御史大夫图塔哈徽政使实勒们等与故约苏穆尔妻伊哷萨巴谋废立拜珠请鞫状帝
曰彼若借太皇太后为词奈何命悉诛之籍其家追封陇西公汪世显为陇右王辛丑以知枢密院事特穆尔图为中书平章政事壬寅监察御
史请罢僧道工伶滥爵及建寺豢兽之费丁未以贺巴延实勒们阿萨尔家赀田宅赐特们德尔等六月丁巳以江西行省左丞相托克托为御
史大夫宗正扎尔古齐特穆尔布哈知枢密院事戊午罢广东采珠提举司以有司领其事封知枢密院事达实特穆尔为蓟国公庚申赐角抵
百二十人钞各千贯辛酉诏免僧人杂役壬戌敕诸使至京者大事五日小事三日遣还乙丑新作太祖幄殿甲戌修寍夏奇彻埒佛事给钞二
百一十二万贯秋七月戊寅命玄教宗师张留孙修醮事于崇真宫壬午立普定路屯田运和琳粮于扎昆仓以便边军甲申车驾将北巡调左
右翊军赴北边浚井以知枢密院事玛鲁哈坦并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乙未以甘肃行省平章奇彻知枢密院事丙申中书平章政事鼐喇呼
罢降封安王温都逊布哈为顺阳王禁献珍宝初制衮冕戊戌敕中外希赏自请者勿予庚子以江南行御史台中丞廉恂为中书平章政事乙
巳以知枢密院事额尔吉讷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八月丁未朔岭北省臣实都坐以官钱犒军免官诏复其职丙辰祔仁宗皇帝庄懿慈圣皇
后于太庙 【按元史仁宗皇后本传作至治二年崩祔庙纪未书崩而于此己书祔庙与传不符传又有英宗即位尊为皇太后之文纪亦未
载】 戊午特们德尔以赵世延尝劾其奸诬以不敬下狱请杀之并究省台诸臣不允丁卯宫人官奴坐用日者请太皇太后禜星杖之籍其赀
九月甲申建寿安山寺给钞千万贯括兴和马以赡北部贫民禁五台山樵采罢上都岭北甘肃河南诸郡酒禁壬辰土番利族阿俄等五种寇
成谷遣巩昌总帅以兵讨之循州溪蛮秦元吉为寇遣守将捕之庚子常澧州洞蛮贞公合诸洞为寇命土官追捕之甲辰遣茂扎木等使占城
占腊龙牙门索驯象冬十月丁巳酉阳耸侬洞蛮田谋远为寇命守臣招捕之戊午车驾还大都诏太常院臣曰朕将以四时躬祀太室宜与羣
臣集议其礼此追远报本之道毋以朕劳于对越而有所损其悉遵典礼庚申敕译佛书乙丑如大护国仁王寺帝师请以卓特巴嘉勒灿为土
番宣慰司都元帅从之丙寅定恭谢太庙仪式丁卯为皇后作盝顶殿于上都己巳罢玉华宫祀睿宗登歌乐敕翰林院译诏关白中书庚午命
拜珠督造寿安山寺癸酉流诸王阿拉克特穆尔于云南十一月戊寅造至元钞五千万贯中统钞二百五十万贯 【按元典章造至元中统
钞在四月与此异】 庚辰禁京城诸寺邸舍匿商税丁亥作佛事于光天殿戊子如隆福宫丁酉诏各郡建帝师帕克斯巴殿其制视孔子庙有
加戊戌交趾蛮侬志德寇脱零那乞等六洞命守将讨之遣使阅实各行省戍兵己亥计京官俸钞给米三分甲辰太常礼仪院拟进时享太庙
仪式十二月乙巳朔诏以明年为至治元年减天下租赋二分包银五分免大都上都兴和三路差税三年优复煮盐炼铁等户二年开燕南山
东河泊之禁听民采取命官家属流落边远者有司资给遣之其子女典鬻于人者听还其家监察御史廉访司岁举可任守令者二人七品以
上官有伟画长策可以济世安民者实封上之士有隐居行义明治体不求闻达者有司具状以闻丁未播州蜑蛮的羊笼等来降癸丑以天寿
节预遣使修醮于龙虎山翰林学士呼图克都哩译进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帝曰修身治国无踰此书赐钞五万贯河南饥帝问其故羣臣莫
能对帝曰良由朕治道未洽卿等又不尽心乃职委任失人致阴阳失和灾害荐至自今各务勤恪以应天心毋使吾民重困壬戌召西僧年扎
克策喇实赴京师敕所过郡县肃迎乙丑禜星于回回司天监四十昼夜丙寅以典瑞院使库春贝知枢密院事修秘密佛事于延春阁丁卯特
们德尔拜珠言比者诏内外言得失今上封事者或直进御前乞令臣等开视乃入奏闻帝曰言事者直至朕前可也如细民辄诉讼者则禁之
以大学衍义印本颁赐羣臣己巳敕罢明年二月八日迎佛中书右丞茂巴尔罢为江西行省右丞以中书参知政事济尔噶朗为右丞江南浙
西道廉访使薛处敬为中书参知政事辛未拜珠进卤簿图帝以唐制用万二千三百人耗财乃定大驾为三千二百人法驾二千五百人癸酉
帝闻贺巴延母老悯之以所籍京兆田硙还其家
至治元年春正月丙戌帝服衮冕享太庙以左丞相拜珠亚献知枢密院事库春贝终献诏羣臣曰一岁惟四祀使人代之不能致如在之
诚实所未安岁必亲祀以终朕身廷臣言祀事毕宜赦天下帝谕之曰恩可常施赦不可屡下遂命中书陈便宜事行之丁亥帝欲以元夕张灯
宫中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上书谏帝遽命罢之曰有臣若此朕复何忧自今朕凡有过岂独台臣当谏人皆得言赐养浩帛二匹二月丁巳监
察御史观音保索约勒哈陶默色成珪李谦亨谏造寿安山佛寺杀观音保索约勒哈陶默色杖珪谦亨窜于尼噜罕地甲子置承徽寺割常州
宜兴四万户隶之丁卯以僧法洪为释源宗主授荣禄大夫司徒禁越台省诉事三月辛巳车驾如上都遣使赐西番萨斯嘉地僧金二百五十
两银二千二百两袈裟二万币帛旛茶各有差壬午遣呪师多尔济往伊济巴勒布二国取佛经癸未制御服珠袈裟乙酉宝集寺金书西番波
若经成置大内香殿辛丑以特克实为御史大夫佩金符领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夏四月己未造象驾金脊殿戊辰敕赐特们德尔父祖碑
命宦者博啰台为太常署令太常官言刑人难与大祭遂罢之五月丙子毁上都回回寺以其地营帝师殿壬午迁武宗子图卜特穆尔于琼州
禁日者毋交通诸王驸马掌阴阳五科者毋泄占候辛卯作行殿于缙山流杯池乙未命世家子弟成童者入国学辛丑太常礼仪院进太庙制
图六月癸卯朔日有食之作金浮屠于上都藏佛舍利乙卯以特们德尔领宣政院事丁巳参知政事敬俨罢为陕西行御史台中丞辛酉赵弘
祚等以言事勒归乡里仍禁妄言时政乙丑遣使往铨江浙江西湖广四川云南五省边郡官选己巳以上都留守济尔噶朗为中书平章政事
秋七月辛巳盩厔县僧圆明作乱遣枢密院判官章台督兵捕之丙申禁服色踰制庚子修上都城合阳道士刘志先以妖术谋乱命章台捕之
八月壬寅修都城戊申上都盝顶殿戊乙卯中书平章政事特穆尔图罢为上都留守壬戌车驾驻跸兴和左右以寒甚请还京师帝曰兵以牛
马为重民以稼穑为先朕迟留盖欲马得刍牧民得刈获一举两得何计乎寒九月丁酉车驾还大都冬十月辛丑朔修佛事于大内妖僧圆明
等伏诛癸丑敕翰林集贤官年七十者毋致仕以内郡水罢不急工役敕蒙古子女鬻为回回汉人奴者官收养之禁中书掾曹毋泄机事命枢
密遣官整视各郡兵马己巳遣雅克特穆尔巡边十一月乙亥如大护国仁王寺戊寅羣臣上尊号曰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辛巳命
御史大夫特克实领左右阿苏卫癸巳以营田提举司征酒税扰民命有司兼榷丙申敕立故丞相安图碑于保定新城十二月辛丑立伊奇哩
氏为皇后甲寅如西僧灌顶寺己未封索诺木藏布为白兰王甲子命帝师恭噶诺尔布喇实罝勒灿巴勒藏布诣西番受具足戒赐金千三百
五十两银四千五十两币帛万疋钞五十万贯复以马嘉努为司徒乙丑冶铜五十万斤作寿安山寺佛像二年春正月甲戌禁汉人执兵器出
猎及习武艺丁丑亲祀太庙始陈卤簿赐导驾耆老币帛戊寅敕有司存恤孔氏子孙贫乏者辛巳敕台宪用人勿拘资格癸未建行殿于柳林
封塔齐尔为兰国公癸巳以西僧罗卜藏为司徒二月庚子置左右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命拜珠总之罢上都歇山殿及帝师寺役癸卯以
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奇彻为中书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参政王居仁为中书参知政事 【按宰相表奇彻拜平章政事在五月王居仁为参知
政事在闰五月与纪异】 薛处敬罢为河南行省左丞甲寅以太庙役军造流杯池行殿广海郡邑官旷员敕愿往任者升秩二等乙卯以辽阳
行省平章政事玛鲁为中书平章政事 【按玛鲁为平章政事宰相表作四月与纪异】 西僧伊实拉默特藏布疾诏为释大辟囚一人笞罪
二十人三月己巳中书省臣言国学废弛请令中书平章政事廉恂参议中书事张养浩都事富珠哩翀董之外郡学校仍命御史台翰林院国
子监同议兴举从之敕四宿卫兴圣宫及诸王部勿用南人辛未禁捕天鹅违者籍其家壬申复张珪司徒丙戌以亲祀礼成赐与祭者币普减
内外官吏一资复置市舶提举司于泉州庆元广东三路禁子女金银丝绵下番己丑命有司建穆呼哩祠于东平仍树碑庚寅命将作院更制
冕旒辛卯遣御史录囚壬辰给宗仁卫蒙古子女衣粮丁酉如柳林驸马许纳之子苏克诉曰臣父谋叛臣母私从人帝曰人子事亲有隐无犯
今有过不谏乃复告讦命诛之夏四月戊戌朔车驾如上都乙丑中书省臣请节赏赉以纾民力帝曰朕思所出倍于所入出纳之际卿辈宜慎
之朕当撙节其用五月己巳修滹沱河堤庚辰置营于永平收养蒙古子女遣使谕四方匿者罪之癸未以御史大夫托克托为江南行台御史
大夫置宗仁卫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甲申车驾如五台山以济尔噶朗为御史大夫乙酉以拜珠领宗仁卫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事佩三珠虎符戊子禁民集众祈神丙申以吴全节为玄教大宗师特进上卿闰月戊戌封诸葛忠武侯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癸卯禁白莲
佛事戊申以特们德尔子同知枢密院事巴勒丹知枢密院事壬子作紫檀殿丙寅封公主苏喀巴拉乳母为顺国夫人六月丁卯朔车驾如五
台山禁扈从宿卫毋践民禾癸酉申禁日者妄谈天象丙子修浑河堤秋七月壬子遣亲王色彻图总兵北边戊午车驾次应州曲赦金城县囚
徒辛酉次浑源州中书左丞张思明坐罪杖免籍其家甲子录京师诸役军匠病者千人各赐钞遣还南康路及庐州大水命有司赈之八月甲
戌帝次奉圣州戊寅诏画蚕麦图于盝顶殿壁曰以时观之可知民事庚寅特们德尔死九月 【按王圻续通考九月丙申朔日食元史纪未
载天文志亦阙书】 辛亥幸寿安山寺赐监役官钞人五千贯丙辰太皇太后崩庚申敕停今年冬祀南郊冬十月丙子江南行台大夫托克托
坐请告未得旨辄去职杖谪云南己丑以拜珠为中书右丞相十一月甲午朔日有食之己亥以立右丞相诏天下流民复业者免差税三年站
户贫乏鬻卖妻子者官赎还之凡差役造作先科商贾末技富实之家以优农力戊申御史李端言朝廷虽设起居注所录皆臣下闻奏事目帝
之言动宜悉书之以付史馆从之乙卯遣西僧果尔卓斡迎帝师己未置八番军民安抚司改长官所二十有八为州县十二月丁卯中书平章
政事玛鲁罢为大司农廉恂罢为集贤大学士以集贤大学士张珪为中书平章政事 【按宰相表廉恂罢在十一月张珪为平章政事在三
年正月与纪异】 甲戌特们德尔子宣政院使巴尔斯济苏坐受刘夔冒献田地伏诛仍籍其家庚辰以知枢密院事奇彻台为宣政院使参知
政事苏苏为中书左丞宗仁卫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玛喇勒为参知政事癸未以御史大夫济尔噶朗知枢密院事封色彻图为武寍王受金印
以地震日食命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翰林集贤院集议国家利害之事以闻弛河南陕西等处酒禁禁近侍奏取没入钱物辛卯西僧灌顶疾
请释囚帝曰释囚祈福岂为师惜朕思恶人屡赦反害善良何福之有宣徽院臣言世祖时鸿吉哩岁输尚食羊二千成宗时增为三千今请增
五千帝不许曰天下之民皆朕所有如有不足朕当济之若加重赋百姓必致困穷国亦何益命遵世祖时旧制三年春正月壬寅以行中书行
省平章政事兼总军政军官有罪重者以闻轻者就决罢上都云州兴和宣德蔚州奉圣州及鸡鸣山房山黄芦三义诸金银冶听民采炼以十
分之三输官授前枢密院副使吴元珪王约集贤大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韩从益昭文馆大学士并商议中书省事拜珠言前集贤侍讲学士赵
居信直学士吴澄皆有德老儒请征用之帝喜曰卿言适副朕心更当搜访山林隐逸之士遂以居信为翰林学士承旨澄为学士甲辰遣诸王
呼喇珠镇云南辛亥申命特克实振举台纲壬子静江邕柳诸郡獠为寇命湖广行省督兵捕之甲寅以宗仁卫蒙古女子额足万户命罢收之
乙卯征东摩济地沃济户以貂鼠水獭海狗皮来献诏存恤三岁丙辰泉州民留应总作乱命江浙行省遣兵捕之丁巳定封赠官等秩辛酉四
川行省平章政事赵世延为其弟讼不法事系狱待对其弟逃去诏出之仍着为令逃者百日不出则释待对者敕常调官外不次铨用者但升
以职勿升其阶二月癸亥朔定军官袭职嫡长子孙幼者令诸兄弟侄摄之丙寅遣嘉珲等往西番征畜牧治邮传癸酉畋于柳林辛巳造五辂
格例成凡二千五百三十九条名曰大元通制颁行天下丙戌京师饥发粟二万石赈粜造五辂旗丁亥敕金书藏经二部命拜珠等总之戊子
封鹰师布哈为赵国公辛卯以太子宾客巴图廉贫赐钞十万贯三月壬辰朔车驾如上都丁未西番藏布凌诸族叛敕镇西武靖王绰斯本等
发兵讨之辛亥以圆明王道明之乱禁僧道度牒符箓丙辰敕医卜匠官居丧不得去职七十不听致仕子孙无荫叙能绍其业者量材录用夏
四月壬戌朔敕天下诸司饭僧诵经十万部己巳浚金水河甲戌命张珪及右司员外郎王士熙勉励国子监学敕都功德使科尔罗至京师释
囚大辟三十一人杖五十七以上者六十九人放笼禽十万令有司偿其直己卯诏行助役法遣使考视税籍高下出田若干亩使应役之人更
掌之收其岁入以助役费官不得与敕京师万安庆寿圣安普庆四寺扬子江金山寺五台万圣佑国寺作水陆佛事七昼夜丁亥故罗罗斯宣
慰使述古妻漂末权领司事遣其子娑住邦来献方物五月辛丑以特克实独署御史大夫事壬寅诏中外开言路戊申监察御史葢继元宋翼
言特们德尔奸险贪污请毁所立碑从之仍追夺官爵及封赠制书戊午奉行行宫正殿灾上都利用监库火帝语羣臣曰世皇始建宫室垂数
十年至朕而毁皆朕不能图治之故也有钦察卫戍卒累功请赏以官帝曰名爵岂赏人之物命赐钞三千贯六月戊辰毁特们德尔父祖碑追
收原受制书告谕中外赠乳母呼图克台定襄郡夫人其夫阿拉追封定襄王谥忠愍癸酉置太庙夹室赠杨珠济达台吉为襄安王太常请纂
修累朝仪礼从之乙酉诸王彻伯尔遣使来降帝曰朕非欲彼土地人民但吾民不罹边患军士免于劳役斯幸矣今既来降当厚其赐以安之
秋七月辛卯朔宣政使奇彻台自传旨署事中书以体制非宜请通行禁止从之乙巳招谕左右两江黄胜许岑世兴巳酉封诸王呼图克特穆
尔为威远王 【按诸王表威远王名巴图特穆尔与纪异】 授金印减海道岁运粮二十万石并免江淮增科粮丙辰籍特们德尔家赀诸王
齐齐克图入朝请印帝以其政绩未着不允赐钞二十五万贯御史台请降旨开言路帝曰言路何尝不开但卿等选人未当尔八月癸亥车驾
南还驻跸南陂是夕御史大夫特克实知枢密院事额森特穆尔等谋逆以特克实所领阿苏卫兵为外应杀丞相拜珠遂弒帝于行幄年二十
一从葬诸帝陵谥曰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国语曰格根皇帝英宗性刚明尝以地震减膳彻乐避正殿近臣有称觞贺者叱曰朕方修德不
暇汝为大臣不能匡辅反为谄耶拜珠进曰地震乃臣等失职宜求贤以代帝曰毋多逊此朕之过也尝戒羣臣曰卿等居高位食厚禄当勉力
图报苟或贫乏朕不惜赐汝若为不法则必刑无赦巴尔斯济苏下狱谓左右曰法者祖宗所创非朕所得私巴尔斯济苏虽事朕日久今有罪
当论如法尝御盝顶殿谓拜珠曰朕以幼冲嗣承大业锦衣玉食何求不得惟我祖宗栉风沐雨戡定万方曾有此乐耶卿元勋之裔当体朕至
怀毋忝尔祖拜珠顿首曰创业惟艰守成不易陛下睿思及此亿兆之福也其明断多类此然以果于刑戮奸党畏诛遂构大变云 【伏读通
鉴辑览
御批谓英宗当特们德尔结党肆恶之时并未稍加诘究仅于其身后夺爵籍产而其党亦槩不为穷治未免姑息养奸以致酿成
祸乱史臣无识转以果于刑戮为辞其何以垂按法惩恶之道乎谨录识之】
英宗至治三年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