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本章共 8.7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唐纪 【十四】
文宗
武宗
○文宗
文宗皇帝讳昂穆宗第二子也母曰贞献皇后萧氏初名涵长庆元年封江王宝厯二年十二月敬宗崩刘克明等矫诏以绛王悟勾当军
国事壬寅内枢密使王守澄中尉梁守谦等率禁军讨贼诛之并杀绛王乃迎文宗于江邸癸卯见羣臣于紫宸外庑下教处分军国事以裴度
摄冢宰羣臣三上表劝进乙巳皇帝即位于宣政殿更名昂丙午赴西宫成服丁未宰臣百寮上表请听政三表许之道士纪处玄杨冲虚伎术
人李元戢王信等并配流岭南戊申尊母为皇太后己酉放凤翔淮南所进女乐二十四人庚戌以韦处厚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
巳为绛王举哀废朝三日庚申出宫女三千人省教坊乐工技术冗员千二百七十人纵五坊鹰犬停贡纂组雕镂金筐宝饰床榻停诸司新加
衣粮御马坊场及近岁别贮钱谷所占陂田悉归有司太和元年春二月乙巳大赦改元诏免京兆今岁夏税之半赐九庙陪位者子孙及立功
将士阶爵有差三月壬戌右军中尉梁守谦致仕以枢密使王守澄代之夏四月己未忠武军节度使王沛卒庚申以太仆卿高瑀为忠武军节
度使五月丙子以乌重胤为横海军节度使以前横海节度副使李同捷为兖海沂密等州节度使加史宪诚同平章事六月癸巳以淮南节度
使兼诸道盐铁转运使王播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御史大夫段文昌为淮南节度使甲寅以旱降京畿
死罪以下秋七月癸酉葬敬宗皇帝于庄陵李同捷反八月庚子削李同捷官爵命乌重胤王智兴史宪诚李载义李听等各帅本军讨之复以
张茂宗为兖海沂密节度使辛丑邠寍节度使高崇简卒壬寅以刑部尚书柳公绰为邠寍节度使九月癸亥以左神策将军何文哲为鄜坊丹
延节度使甲戌以左神策大将军李泳为单于都护充振武麟胜节度使丙戌以谏议大夫萧裕为桂管观察使冬十一月丙寅乌重胤卒庚辰
以保义军节度使李寰为横海军节度使十二月庚戌以王智兴为沧州行营招讨使加同平章事
二年春三月己卯王智兴攻棣州焚其三门夏四月壬午以邕管经略使王茂元为容管经略使六月辛巳以灵武节度使李进诚为邠寍
节度使以天德军使李文悦为灵武节度使秋七月辛丑史宪诚及李同捷战于平原败之 【旧书无此一条新书有之而于八月辛巳又复
载之今去彼存此】 王廷凑反八月壬申义武军节度使柳公济与战于新乐败之己卯刘从谏败之于临城癸未又败之于昭庆九月丁亥王
智兴拔棣州以李寰为夏州节度使甲午削王廷凑官爵命诸军讨之以前夏州节度使傅良弼为横海军节度使庚戌安南军乱逐其都护韩
约冬十月庚申史宪诚克平原 【新书作史宪诚及李同捷战于平原败之而于下戊寅又载其语今据通鉴改辑】 辛未以江西观察使李
宪为岭南节度使癸酉窦易直罢以李逢吉为宣武军节度使十一月乙酉以右金吾卫大将军李佑为横海节度使壬辰给复棣州一年十二
月乙丑魏博行营兵马使丌志沼反 【考异曰实录或作于志沼或作开志沼或作亓志绍旧纪作亓志绍新纪传作丌志沼今从之 胡三
省曰幵苦坚反丌渠之反二音皆姓也】 壬申韦处厚薨戊寅以翰林学士路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年春正月丌志沼与王廷凑合兵掠贝州史宪诚告难诏沧州行营兵赴之庚子李听击败之志沼奔镇州甲辰以太常卿李绛检校司
空兼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己酉以前山南西道节度使王涯为太常卿二月辛亥以兵部尚书崔羣为荆南节度使三月乙酉罢教坊日直
乐人壬辰义武军节度使柳公济卒乙巳以太原兵马使傅毅为义武军节度使义武军不受其兵马使张璠自称节度使戊申以璠为节度使
夏四月戊辰李佑克德州李同捷降乙亥沧德宣慰使柏耆斩之于将陵五月庚寅加李载义同平章事辛卯给复横海军四州一年丙申横海
军节度使李佑卒以泾原节度使李岵为齐德等州节度使改名有裕丁酉以前义武军节度使傅毅为横海军节度使辛丑以右金吾卫大将
军张惟清检校司空充泾原节度使以左金吾卫大将军刘遵古为邠寍节度使六月辛亥以魏博节度使史宪诚检校司徒兼侍中为河中尹
充河中晋绛节度使以义成军节度使李听兼魏博节度使以魏博节度副使史孝章为相卫节度使甲戌魏博军乱杀其节度使史宪诚兵马
使河进滔自称留后秋七月李听至魏州进滔出兵击之听大败走归滑州乙未岭南节度使李宪卒丁酉以京兆尹崔护为岭南节度使八月
壬子诏以何进滔为魏博节度使复以相卫澶三州归之癸丑以卫尉卿殷侑为齐德沧节度使辛酉以旱免京畿九县今岁租壬申赦王廷凑
复其官爵甲戌以吏部侍郎李宗闵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壬辰以兵部侍郎李德裕检校户部尚书兼义成军节度使冬十一月甲午有事
于南郊大赦禁献难成非常之物焚丝布缭绫机杼乙巳以王智兴守太傅进封雁门郡王云南蛮寇巂邛二州十二月丁未癸鄂岳襄邓陈许
等道兵伐之以剑南东川节度使郭钊为西川节度使仍权东川事庚戌云南蛮寇成都府己未以右领军大将军董重质为神策西川行营节
度使蛮寇梓州壬戌寇蜀州乙丑以东都留守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己巳郭钊奏蛮兵退辛未以太子少师李听为邠寍节度使
四年春正月丙戌以左神策大将军邱直方为鄜坊节度使戊子封子永为鲁王辛卯以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癸巳以前邠寍节度使刘遵古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甲午王播薨辛丑以尚书左丞元稹为武昌军节度使二月乙卯兴元军乱杀其节
度使李绛庚申以左丞温造为兴元节度使辛未夏州节度使李寰卒壬申以董重质为夏绥银宥节度使三月乙亥以河东节度使李程检校
左仆射同平章事兼河中尹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以刑部尚书柳公绰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丁丑以前河中节度使薛平为太子
太保癸卯以淮南节度使段文昌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前太子宾客崔从为淮南节度使夏四月丁未
奚寇边李载义击败之五月丁丑以旱命京城诸司虑囚六月丁未以守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裴度为司徒平章军国重事秋七月癸未以尚
书右丞宋申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戊辰幸梨园亭会昌殿奏新乐九月壬午以裴度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冬十月戊申以东都留守崔元
略为义成军节度使以李德裕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甲寅以前剑南西川节度使郭钊为太常卿十一月癸巳以左丞康承宣为兖海沂
密等州节度使十二月己酉崔元略卒壬子以左金吾卫大将军段嶷为义成军节度使闰月壬申太常卿郭钊卒
五年春正月庚申幽州军乱逐其节度使李载义兵马使杨志诚自称留后载义赴京师二月壬辰以为守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丙申
以桂管观察使李谅为岭南节度使三月庚子贬宋申锡为太子右庶子癸卯降封漳王凑为巢县公再贬宋申锡为开州司马夏四月巳丑以
李载义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志诚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六月戊寅以霖雨诏诸司虑囚秋八月庚午武昌军节度使元稹卒壬申以河阳三城
节度使杨元卿为宣武军节度使以李逢吉检校司徒充东都留守以温造为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九月李德裕奏收复吐蕃所陷维州冬十
月戊寅蛮寇巂州十一月己未以王承元检校司空充平卢军节度使癸亥以尚书左仆射窦易直检校司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
六年春正月壬子降死罪以下甲寅司徒薛平卒二月甲子以前义昌军节度使殷侑为天平军节度使以令狐楚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
东节度使戊寅以苏湖二州水发米二十二万石振之三月辛丑以王智兴兼侍中充忠武军节度使以李听为武寍军节度使以金吾卫大将
军孟友亮为邠寍节度使辛酉以前忠武军节度使高瑀为武寍军节度使夏四月戊寅以新除武寍军节度使李听为太子太保五月甲辰西
川修卭崃关城又移巂州于台登城丁巳以盐州刺史王晏平为灵盐节度使庚申给疫死者棺十岁以下不能自存者粮秋七月癸丑以李文
悦为兖海沂密节度使己未以户部尚书判度支王起为河中晋慈隰节度使八月辛酉吏部尚书崔羣卒九月庚寅淄青初定两税额五州一
十九万三千九百八十九贯自此淄青始有上供壬子以右金吾卫将军史孝章为鄜坊丹延节度使冬十月甲子立鲁王永为皇太子 【按
旧书十月皆在十月甲子新书作十一月甲子十二月有乙丑则十一月不应有甲子当是十月也】 壬午以左金吾卫将军李昌言为夏绥银
宥节度使十一月丁未淮南节度使崔从卒乙卯以荆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十二月乙丑牛僧孺罢丁未以前西川节度使李
德裕为兵部尚书 【此据旧书然旧书是月己未朔厯乙丑戊辰乙亥不得又有丁未疑有误也】
七年春正月壬辰罢吴蜀冬贡新茶甲午加刘从谏同平章事乙亥以太府卿崔珙为岭南节度使 【此据旧书然乙亥不应在甲午之
下又旧书上年十二月己未朔则此正月当是己丑朔而书乙丑且若是己丑朔则是月中不得又有乙亥疑俱有误】 壬子振京兆府粟十万
石河南府河中府绛州各七万石同华陕虢晋等州各十万石甲寅以新除岭南节度使崔珙为武寍军节度使右金吾卫将军王茂元为岭南
节度使二月丙戌以兵部尚书李德裕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月辛卯杨志诚执春衣使边奉鸾及送奚契丹使尹士恭己亥岭南节度使李谅
卒癸卯以京兆尹杜悰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夏四月癸亥前凤翔节度使检校司空窦易直卒五月丁酉以李听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六月乙巳
以李载义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乙亥李宗闵罢己卯以右神大策将军李用为邠寍节度使秋七月丁亥以右龙武统军康志睦为
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壬寅以尚书右仆射诸道盐铁转运使王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使如故乙巳以左丞杨嗣复为剑南东川节度
使己酉以旱命诸司虑囚癸丑以左仆射李程检校司空兼宣武军节度使甲寅以旱徙市宋申锡卒诏许归葬闰月乙卯以旱避正殿减膳彻
乐出宫女千人纵五坊鹰犬停修造事非急务者八月庚寅降死罪以下赐文武及诸州府长官子为父后者勋两转戊申以刑部尚书高瑀为
忠武军节度使九月甲寅以前忠武军节度使王智兴为河中尹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冬十一月己卯以左神策长武城使朱叔夜为泾原节
度使十二月癸卯天平军节度使王承元卒丁未以河南尹严休复为平卢军节度使
八年春正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庚寅以疾愈降囚罪放税赋移流人三年庚午以裴度充东都留守依前守司徒兼侍中丙子以华州刺史
崔戎为兖海观察使夏四月丙戌诏笞罪毋鞭背六月甲午以旱诏诸司虑囚丙申以前凤翔节度使杜悰为忠武军节度使秋九月庚申右军
中尉王守澄宣召郑注对于浴堂门赐锦彩银器冬十月辛巳幽州军乱逐其节度使杨志诚兵马使史元中自称留后庚寅以山南西道节度
使李宗闵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辰召国子四门助教李仲言对于思正殿赐绯甲午李德裕罢以李仲言为翰林侍讲学士丙午
以新除兴元节度使李德裕为兵部尚书十一月辛亥以左金吾卫大将军萧洪为河阳三城节度使癸丑以礼部尚书王源中为山南西道节
度使成德军节度使王廷凑卒军中奉其子元逵为留后乙亥以李德裕检校右仆射充镇海军节度使丙子李仲言请改名训十二月己卯以
昭义节度使郑注为太仆卿降京畿死罪以下癸未以通王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以史元忠为留后 【此通王当是德宗子通王谌然旧书不
书其名恐有误】
九年春正月乙卯以王元逵为成德军节度使太常卿陈承宣为天平军节度使癸亥巢县公凑薨追封齐王壬申司徒李逢吉卒二月甲
申以司农卿王彦威为平卢军节度使三月丙辰以史元忠为卢龙节度使丁巳剑南节度使段文昌卒庚申以杨嗣复为成都尹西川节度使
乙丑以岁饥赐魏博六州粟五万石陈许郓曹濮等州各二万石夏四月丙戌以桂管观察使李从易为岭南节度使以李德裕为太子宾客分
司东都丙申路随罢戊戌以新浙西观察使贾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子贬李德裕为袁州长史五月戊辰以尚书左丞王璠为
户部尚书判度支辛未王涯册拜司空癸酉以河中节度使王智兴为宣武军节度使六月乙亥以前宣武军节度使李程为河中节度使丁亥
以左神策大将军刘沔为泾原节度使壬辰贬李宗闵为明州刺史秋七月辛亥以御史大夫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戌镇
海军节度使路随卒戊辰以刑部尚书殷侑为天平军节度使以吉州刺史裴泰为邕管经略使八月甲戌以户部侍郎李翱为山南东道节度
使丁丑以太仆卿郑注为工部尚书充翰林侍讲学士鄜坊节度使史孝章为义成军节度使甲申以左神策大将军赵儋为鄜坊节度使九月
乙卯以泾原节度使刘沔为振武麟胜节度使庚申以凤翔节度使李听为忠武军节度使癸卯杀陈宏志丁卯李固言罢以翰林侍讲学士工
部尚书郑注检校右仆射充凤翔陇右节度使戊辰以右军中尉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己巳以御史中丞舒元舆为刑
部侍郎翰林学士李训为礼部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申以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李孝本权知御史中丞冬十月乙亥杜悰复为陈
许节度使李听为太子太保分司王涯献榷茶之利以涯为榷茶使以吏部尚书令狐楚为左仆射以刑部尚书郑覃为右仆射辛巳杀王守澄
癸未以前广州节度使王茂元为泾原节度使己亥以前河阳节度使萧洪为鄜坊节度使庚子裴度进位中书令余如故十一月乙巳杀武寍
军监军使王守涓丙午以大理卿郭行余为邠寍节度使丁巳以户部尚书判度支王璠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戊午以京兆尹李石
为户部侍郎判度支以京兆少尹罗立言权知府事己未以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壬戌李训及王璠郭行余郑注罗立言李孝本韩
约等谋诛中官不克训奔于凤翔甲子以尚书右仆射郑覃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乙丑以户部侍郎李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神策军中尉仇
士良捕杀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李孝本罗立言王璠郭行余凤翔少尹魏逢皆族诛丁卯以左神策大将军陈君奕为凤翔节度使戊辰凤翔
监军使张仲清杀其节度使郑注己巳仇士良杀韩约十二月壬申杀左金吾卫将军李贞素翰林学士顾师邕丙子以刑部尚书王源中为天
平军节度使丁丑降京师死罪以下
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按旧书云丙辰望日有蚀之厯法日食在朔月食在望望安得有日食旧书误】 大赦改元免太和
五年以前逋负京畿今岁税赐文武官阶爵丁未以银州刺史刘源为夏绥银宥节度使二月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表请王涯等罪名丙申加
从谏检校司徒夏四月癸酉以亳州刺史裴宏泰为义成军节度使甲午以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左仆
射令狐楚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闰五月甲申以河中节度使李程为左仆射判太常卿事乙酉以李听为河中节度使巳丑以神策大将军魏仲
卿为朔方灵盐节度使六月癸亥以河南尹李绅为宣武军节度使秋七月辛未以左金吾卫将军傅毅为鄜坊节度使癸酉宣武军节度使王
智兴卒辛卯以刑部尚书殷侑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甲午以金吾卫大将军陈君赏为平卢军节度使九月庚辰诏复宋申锡官爵冬十二月丙
申以京兆尹薛元赏为武寍军节度使庚戌以华州刺史卢钧为岭南节度使癸丑以兵部侍郎杨汝士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二年春三月丙寅以彗星见减膳壬申素服避正殿彻乐降死罪流以下原之纵五坊鹰犬禁京畿采捕甲戌以左仆射李程为山南东道
节度使己丑以金吾大将军李直臣为邠寍节度使夏四月戊戌以工部侍郎陈夷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申太原节度使李载义卒五月乙
丑以东都留守裴度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丙寅以浙西观察使李德裕为淮南节度使辛未以前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检校司空东
都留守六月丙午河阳军乱逐其节度使李泳戊申以左金吾卫将军李执方为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秋七月乙亥以久旱徙市闭坊门乙酉
以蝗旱诏诸司虑囚八月庚戌封敬宗皇帝子休复为梁王执中襄王言扬■〈木巳〉王成美陈王封子宗俭为蒋王 【■〈木巳〉王旧
纪作汜王传又作纪王此从新书】 冬十月癸卯宰臣判国子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刊碑列于太学戊申李固言罢十一月壬戌
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殷侑为忠武军节度使丁丑兴元节度使令狐楚卒丁亥以刑部尚书郑澣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三年春正月甲子盗击李石诏大索京城丁卯追赠齐王凑为怀懿太子戊辰以诸道盐铁转运使户部尚书杨嗣复户部侍郎李珏并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 【此日新旧书及通鉴皆作戊申然上有下卯下有丙子则非戊申可知此据宰相表】 丙子李石罢夏五月乙亥禁诸道
奏祥瑞其朝享宫庙及元日受朝所奏皆停秋七月甲子以卫尉卿王彦威为忠武军节度使右金吾卫大将军史孝章为邠宁节度使九月壬
戌移太子于少阳院杀太子宫人左右数十人辛未义武军节度使张璠卒其子元益自称留后壬申以易州刺史李仲迁为义武军节度使冬
十月乙酉李仲迁至定州不得入壬辰以右金吾卫将军高霞寓为夏绥银宥节度使庚子皇太子暴薨乙巳以左金吾将军郭旼为邠寍庆节
度使十一月壬戌降死罪以下以沧州节度使李彦佐为郓曹濮节度使以德州刺史刘约为义昌军节度使丁卯张元益去定州壬申以蔡州
刺史韩威为义武军节度使十二月辛丑以河东节度使裴度守司徒中书令以兵部侍郎狄兼谟为河东节度使
四年春闰正月甲申以吏部侍郎郑肃为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丙申以前河中节度使李听为太子太保二月辛酉以吏部侍郎归
融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三月丙戌司徒中书令裴度薨 【裴度之死新纪不书而传系之开成三年考白居易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
原龙泉忆去岁禊洛之作是开成三年诗则度实以四年死新传以为三年误也宰相表载度于三年十二月为中书令却又不误兹据旧书又
旧纪是日系丙申兹则改从通鉴云】 夏四月壬子以右羽林统军李昌言为鄜坊节度使五月丙申郑覃陈夷行罢丙午邠寍节度使郭旼卒
六月辛亥以长武城使符彻为邠寍节度使秋七月壬寅以河南尹韦长为平卢军节度使甲辰以太常卿崔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癸亥
以左仆射牛僧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九月甲辰以京兆尹郑复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冬十月丙寅立陈王成美为皇太子
丁丑太子太保李听卒十一月己亥曲赦京城系囚
五年春正月戊寅帝不豫己卯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鱼弘志仇士良立颍王瀍为皇太弟权勾当军国事废皇太子成美复为陈王辛巳
皇帝崩于太和殿年三十三谥曰元圣昭献皇帝庙号文宗陵曰章陵
文宗太和九年开成五年凡十四年
○武宗
武宗皇帝讳炎穆宗第五子也母曰宣懿皇后韦氏始封颍王本名瀍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正月文宗疾甚宰相
李珏杨嗣复面奉旨以皇太子监国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以太子之立功不归己乃言太子幼有疾更议所立遂矫诏迎颍王于十六宅立
为太弟辛巳即皇帝位于柩前杨嗣复摄冢宰癸未杀陈王成美安王溶及贤妃杨氏甲午追尊穆宗妃韦氏为皇太后二月乙卯大赦庚申开
府右军中尉仇士良封楚国公左军中尉鱼弘志封韩国公夏五月己卯杨嗣复罢以刑部尚书崔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旧书在二月此
据新书及通鉴】 秋八月壬戌葬文宗皇帝于章陵庚午李珏罢义武军乱逐其节度使陈君赏君赏讨诛之九月甲戌以淮南节度使李德裕
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兼门下侍郎以宣武军节度使李绅为淮南节度使召道士赵归真等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箓道场帝亲受
法箓冬十月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卒其子重霸自称留后
会昌元年春正月辛巳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三月甲戌以御史大夫陈夷行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旧书在开成五年七
月此据新书及通鉴】 夏六月以何重霸为天雄军节度使仍赐名重顺秋九月癸巳卢龙军将陈行泰杀其节度使史元忠自称留后闰月牙
将张绛杀行泰自称主军务雄武军使张仲武起兵讨绛冬十月以仲武知卢龙后仲武寻克幽州 【考异曰旧纪十月幽州雄武军使张绛
言行泰惨虐请以镇军加讨许之是月诛行泰以绛知兵马事二年正月以绛知留后仍赐名仲武以两人为一人误也】 十一月癸亥崔郸罢
二年春正月以张仲武为卢龙节度使己亥李德裕进位司空回鹘寇天德及振武军二月丙寅太子太师萧俛卒丁丑以淮南节度使李
绅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旧书纪传俱在元年】 三月以振武节度使刘沔为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夏四月丁亥羣臣
上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五月丙申回鹘嗢没斯降太子太师郑覃卒六月陈夷行罢秋七月以尚书左丞李
让夷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回鹘寇大同川九月诏发河东卢龙振武之师以刘沔为回鹘南面招抚使张仲武为回鹘东面招
抚使李思忠为河西党项都将西南面招抚使冬十月封子岘为益王岐兖王十一月猎于白鹿原十二月丙戌封子峄为德王嵯为昌王
三年春正月庚子天德军行营副使石雄及回鹘战于黑山败之二月庚申朔日有食之甲戌崔珙罢夏四月乙丑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
卒其弟之子稹自称留后丁亥以忠武节度使王茂元为河阳节度使邠寍节度使王宰为忠武节度使五月辛丑削刘从谏及刘稹官爵以成
德军节度使王元逵为泽潞北面招讨使魏博节度使何宏敬为泽潞东面招讨使与刘沔王茂元河中节度使陈夷行合兵进讨壬寅以翰林
学士承旨崔铉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武寍军节度使李彦佐为晋绛行营诸军节度招讨使六月辛酉李德裕为司徒秋七月以
山南东道节度使卢钧为昭义军节度兼招抚使庚子免河东今岁秋税九月辛卯以王宰兼河阳行营攻讨使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卒戊申以
河南尹敬昕为河阳节度使庚戌以晋绛行营节度副使石雄为行营节度使冬十月己巳石雄及刘稹战于乌岭败之以河东节度使刘沔检
校司空为义成军节度使以荆南节度使李石检校司空平章事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党项寇盐州以前武寍军节度使李颜佐为
朔方灵盐节度使十一月党项寇邠寍以兖王岐为灵夏六道元帅安抚党项大使御史中丞李回副之安南军乱逐其经略使武浑十二月丁
巳王宰克天井关
四年春正月乙酉河东将杨弁逐其节度使李石壬子监军使吕义忠讨平之二月甲寅朔日有食之丁巳以河中节度使崔元式为太原
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辛酉杨弁伏诛三月戊寅以刘沔为河阳节度使夏四月以左仆射王起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六月追削左
军中尉仇士良官爵己未令中书门下御史台虑囚秋闰七月壬戍李绅罢以汝南节度使检校司空杜悰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仍判度支充盐铁转运等使 【杜悰入相通鉴从实录在七月甲辰今从新书】 丙子昭义军将裴问及邢州刺史崔嘏洺州刺
史王钊磁州刺史安玉以城降八月乙未昭义军将郭谊杀刘稹以降进封何宏敬卢江郡公王元逵检校司空进封太原郡公戊戌给复昭义
军五州一岁免太原河阳及怀陕晋绛四州秋税戊申李德裕为太尉进封魏国公河东节度使陈夷行卒九月以石雄为河中尹河中晋绛慈
隰等州节度使以王宰检校司空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党项寇边以子愕为开府仪同三司朔方军节度使冬十月如鄠县十二月
猎于云阳
五年春正月己酉朔羣臣上尊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辛亥有事于南郊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文宣公二王三恪
予一子出身作望仙台于南郊庚申义安皇太后崩夏五月壬戌杜悰崔铉罢以户部侍郎李回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秋七月丙午
朔日有食之敕并省天下佛寺以山南东道节度使郑肃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壬午大毁佛寺复僧尼为民冬十月以衡
山道士刘玄静为银青光禄大夫乙亥作昭武庙于虎牢关十二月如咸阳
六月春正月癸酉以旱降京城死罪以下免今岁夏税庚辰以夏州节度使米暨为东北道招讨党项使壬辰以邠寍节度使高承恭为西
南面招讨党项使三月壬戌帝不豫改御名曰炎帝药发不能言左神策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怡为皇太叔权句当军国政事甲子皇帝崩
于大明宫年三十三谥曰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陵曰端陵
武宗会昌六年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