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本章共 6.3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唐 【四十七】
○唐四十七
令狐彰【建】
张孝忠【茂宗 茂知茂昭 陈楚】
康日知【志睦承训】 李洧
刘澭
田宏正【布羣牟
】 王承元
牛元翼【傅良弼】
史孝章【宪忠】
令狐彰
张孝忠
康日知
李洧
刘澭
田宏正
王承元
牛元翼
史孝章
△令狐彰
令狐彰字伯阳京兆富平人志胆沈果知书传大义射命中从安禄山天宝中署左卫郎将禄山叛与张通儒入长安伪署左街使二京平
走河朔史思明署博滑二州刺史屯滑台既而反正因监军杨万定以闻自禄山构逆未有举州向化者肃宗大悦拜滑亳魏博节度使河朔平
加兼御史大夫封霍国公检校尚书右仆射始滑当寇冲城邑墟榛彰躬训吏下检军力农遣士防秋自赍粮所过无秋毫犯然猜阻忮忍忤者
辄死与鱼朝思有隙及用事彰不敢入朝会母丧失明卒方疾甚敕子建通运归东都私第悉上军府兵仗财用簿最表吏部尚书刘宴工部尚
书李勉堪大事请以自代代宗得表咨悼下诏褒美阊赠太傅
令狐建
令狐建
建累官右龙武军使德宗幸奉天建方肄射遂以四百人殿擢行在中军鼓角使左神武军大将军其妻成德节度使李实臣女也建将弃
之诬与门下客郭士伦通榜杀士伦而逐其妻宝臣请劾案无状建会赦免俄起为右领军大将军复坐专杀以勋贷坐妄自陈贬施州别驾卒
赠右领军大将军又加赠扬州大都督宪宗时讨蔡用李吉甫言以彰前遣子受代授建弟通赞善大夫运徙寿州团练使以昭彰之忠且风蔡
通惧贼不敢战贬昭州司户参军事终左卫大将军运为东都留守将为杜亚所陷流死归州
△张孝忠
张孝忠本奚种世为乙失活酋长父谧纳款授鸿胪卿孝忠以勇闻燕赵闲性宽裕事亲孝天宝末以善射供奉仗内安禄山奏为偏将破
九姓突厥以功擢漳源府折冲安史再陷河洛常为贼前锋朝义败乃自归授左领军将军以兵属李宝臣累加左金吾卫将军宝臣待之厚奏
为易州都督分精骑七千当幽州擢大子宾客封符阳郡王宝臣晚节稍忌刻召欲杀之孝忠不往会病死子惟岳擅立诏朱滔以幽州兵讨之
滔忌孝忠善战虑师出为己思使判官蔡雄说以顺逆孝忠即遣将程华报滔连和遣录事参军事董稹入朝德宗嘉之擢检校工部尚书成德
军节度使令与滔并力败惟岳于朿鹿滔欲乘胜袭恒州孝忠乃引军西北壁义丰滔疑之孝忠将佐谏曰尚书推赤心于朱司徒可谓至矣今
逆贼已溃元功不终后且悔之孝忠曰本求破贼贼已破矣而恒州多宿将追之则死鬬缓之则改图且滔言大而识浅可以虑始难与守成故
吾坚壁于此以待贼之灭耳滔亦止屯朿鹿月余王武俊果斩惟岳以献已而定州刺史杨政义以州降孝忠遂有易定时三分成德地诏定州
置军名义武以孝忠为节度易定沧等州观察使后滔与武俊叛复遣蔡雄说之答曰吾业已效忠不复助恶矣乃浚沟垒修器械厉士乘城固
守滔悉兵攻之帝诏李晟窦文场率师援孝忠滔解去孝忠因与晟结婚天子出奉天孝忠遣将赴难佐晟收京师兴元初诏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贞元二年河北蝗民饿死如积孝忠与共下同粗淡日膳裁豆■〈豆昔〉而已人服其俭推为贤将明年检校司空诏其子茂宗尚义章公
主卒年六十二追封上谷郡王赠太师谥曰贞武子茂昭茂宗茂和
张茂宗
张茂和
张茂昭
陈楚
张茂宗
茂宗擢累光禄少卿左卫将军元和中厯闲厩使宝厯初迁兖海节度使终左龙武统军
张茂和
茂和厯左武卫将军裴度讨蔡奏为都押衙茂和数以胆勇求自试谓度无功辞不行度请斩之以令军宪宗曰予以其家忠且孝为卿远
斥后终诸卫将军
张茂昭
茂昭本名升云德宗时赐今名字丰明少沈毅颇通书传孝忠时累擢检校工部尚书孝忠卒帝拜邕王谅为义武军节度大使以茂昭为
留后封延德郡王后二年为节度使久之入朝为帝从容言河朔事帝竦听曰恨见卿晚召宴麟德殿赐良马甲第器币优具诏其子克礼尚晋
康郡主帝方倚之经置北方会崩故茂昭每入临辄哀不自胜顺宗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遣之镇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
许加兼太子太保既还王承宗叛诏河东河中振武义武合军为恒州北道招讨茂昭治廪厩列亭候平易道路以待西平军承宗以骑二万踰
木刀沟薄王师茂昭躬擐甲为前锋令其子克让从子克俭与诸军分左右翼绕贼大败之会有诏班师加检校太尉兼太子太傅乃请举宗还
朝表数上帝乃许北镇遣客闲说皆不纳诏左庶子任迪简为行军司马乘驿往代茂昭奉两州符节管钥图籍归之先敕妻子上道戒曰吾使
而曹出易庶后世不为污俗所染未半道迎拜兼中书令充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至京师双日开延英对五刻罢又表迁坟墓于京兆许之明
年疽发于首卒年五十册赠太师谥曰献武
陈楚
陈楚者茂昭甥也字材卿定州人有武干事茂昭厯牙将常统精卒从征伐茂昭入朝擢诸卫大将军封晋寍郡王元和末义武节度使浑
镐丧师定州乱拜楚节度使驰传赴军及郊无迎者左右劝无入楚曰定军不来迎以试我今不入正堕计中乃冒雪行四十里夜入其州众心
乃定徙河阳三城入为左羽林统军检校司空卒年六十一赠司空子君奕亦凤翔节度使
△康日知
康日知灵州人少事李惟岳擢累赵州刺史惟岳叛日知与别驾李濯及部将百人啐牲血共盟固州自归惟岳怒遣先锋兵马使王武俊
攻之日知使客谢武俊陈顺逆形势劝自拔武俊悟引兵还斩惟岳以献德宗美其谋擢为深赵观察使赐实封户二百会武俊拒命遣将张锺
葵攻赵州曰知破之上俘京师兴元元年以深赵益成德徙日知奉诚军节度使又徙晋绛累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贞元初卒赠太
子太师
康志睦
康承训
康志睦
子志睦字得众资趫伟工驰射隶右神策军迁累大将军讨张部以功兼御史大夫进平卢军节度使李同捷反略千乘志睦挫其锐遂下
薄台尽夺其械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徙泾原封会稽郡公卒年五十七赠司空
康承训
子承训字敬辞推门功累进左神武军将军宣宗擢为天德军防御使军中服其威政诏检校工部尚书封会稽县男擢义武节度会南诏
破安南诏徙岭南西道城邕州合容管经略使隶之遂统诸军行营兵马南诏深入承训分兵六道出战不利士死十八唯天平卒二千还屯阖
军震副使李行素帅众治濠栅甫毕南诏围之四日或请夜出兵袭蛮承训意索不听天平裨将阴募勇儿三百夜缒烧蛮屯斩首五百 【按
通鉴诸将请分道斫蛮承训不许有天平小校再三力争乃许之】 南诏恐明日解而去承训谬言大破贼告于朝加检校尚书右仆射籍子弟
婣昵冒赏而士不及怨言嚾流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承训先事无料敌之智临事无应变之才赖天平小校力争出奇致胜顾冒功掠
美亲昵皆滥膺爵赏而首庸转不晋一阶其何以使军士奋勇效命然彼时懿宗独何为者哉】 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白宰相承训惭移疾授
右武卫大将军分司东都咸通中南诏复盗边武寍戍兵作乱推粮料判官庞勋为长还陷徐州乃拜承训检校尚书右仆射义成军节度使徐
四行营都招讨使率魏博鄜延义武凤翔沙陀吐浑兵二十万讨之凡一年庞勋平 【按彭门之乱为唐季大事宿兵年余仅乃授首王仙芝
黄巢即继之以起唐书不传庞勋而附见于承训传内事伙文繁不分客主猝难寻究今别于叛臣内为勋专传采承训传及通鉴之文以成之
】 承训迁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徙节度河东于是宰相路岩韦保衡劾承训讨贼逗挠贪卤获不时上功贬蜀王傅分司东都再贬
恩州司马僖宗立授左千牛卫大将军卒年六十六子传业尝从父征伐终鄜坊节度使
△李洧
李洧者淄青节度使正已从父兄也始署徐州刺史建中初正己卒子纳叛攻宋州洧挈州自归加兼御史大夫封潮阳郡王实封户二百
充招谕使初洧遣巡官崔程入朝且白宰相徐州不足独抗贼得海沂为节度可与成功洧素与二州刺史有约且不肯为贼守程先咨张镒而
卢■〈木巳〉怒不先白故中格及纳攻徐刘玄佐与诸将击退之既贼方张乃加洧徐海沂密观察使时海密为贼守不受命洧未大以取之
迁检校户部尚书会疽发背少闲肩舆过市市人呌欢洧惊疽溃卒赠尚书左仆射以洧将高承宗代之其弟淡险人也耻居下阴约纳攻徐为
内应并说滕将翟济济执以闻擢济沂州刺史召淡入京师以洧赦不罪
△刘澭
刘澭卢龙节度使怦之次子济母弟也涉书史有材武好施爱士能得人死力始事朱滔常陈君臣大义裁抑其凶及怦得幽州不三月病
且死澭侍汤液未尝离以父命召济于莫州济嗣总军事故德澭之让以为瀛州刺史许代已久之济自用其子为副大使澭因请以所部为天
子戍陇悉发其兵千五百驰归京师无一卒敢违令者 【德宗纪贞元八年十一月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刘济及其弟瀛州刺史澭战于瀛州
澭败奔于京师吴缜曰与本传全异未知孰是】 德宗甚宠之拜秦州刺史屯普润军中不设音乐士卒病亲存问所欲死则哭之宪宗立方士
罗令则诣澭营妄言废立澭械送阙下杀之录功号其军曰保义蕃戎畏慑不敢入寇常忾然有复河湟志屡为朝廷言未见省累封彭城郡公
及病籍士马求代既还卒于道年四十九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景
△田宏正
田宏正字安道父廷玠尚儒学不乐军旅与承嗣为从昆弟仕为平舒丞迁乐寿清池束城河闲四县令以治称迁沧州刺史李宝臣朱滔
与承嗣不协合兵围沧州廷玠固守连年食尽无叛者朝廷嘉其节徙相州承嗣盗磁相廷玠无所回染及悦代立忌廷玠之正召为节度副使
珽玠至称疾不出悦过谢之杜门不纳愤而卒宏正幼通兵法善骑射承嗣爱之以为必兴吾宗名之曰兴季安时为衙内兵马使同节度副使
封沂国公后忌其正出为临清镇将欲因罪诛之宏正阳痹痼卧家不出乃免季安死子怀谏袭召还旧职怀谏委政于家奴蒋士则措置不平
众怒咸曰兵马使吾帅也牙兵即诣其家迎之宏正拒不纳众哗于门宏正出众拜之胁还府宏正顿于地度不免即令于军曰尔属不以吾不
肖使主军今与公等约能听命否皆曰唯公命因曰吾欲守天子法举六州版籍请吏于朝苟天子未命敢有请吾旗节者死杀掠人者死皆曰
诺遂到府杀士则及支党十余人于是图魏博相卫贝澶之地籍其入以献不敢署僚属而待王官宪宗美其诚诏检校工部尚书充魏博节度
使又遣司封郎中知制诰裴度宣慰度明辩具陈朝廷厚意宏正不觉自失乃深相结纳奉上益谨复请度徧行其部宣示天子恩诏因令节度
佥谋布衣崔欢奉表陈谢且言欲变山东承袭旧风然后退归邱园避贤者路死不恨制诏褒答且赐今名天子讨蔡宏正遣子布以兵三千进
战数有功李师道疑其袭已不敢显助蔡故元济失援王师得致诛焉王承宗叛诏宏正以全师压境破其众南宫承宗惧归穷于宏正宏正表
诸朝遂献德棣二州以谢纳二子为质俄而李师道拒命诏宏正与宣武等五节度兵进讨宏正自杨刘渡河距郓四十里坚壁师道大将刘悟
率精兵屯河东战阳谷再遇再北斩万余级贼势蹙悟乃反兵斩师道首诣宏正降取十有二州以献以功加宏正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是岁来朝对麟德殿眷劳殊等引见僚佐将校二百余人皆有班赐进兼侍中实封户三百擢其兄融为太子宾客东都留司宏正数上表固
请留阙下帝不许遂还悉遣子姓仕朝廷帝皆擢任之穆宗立王承元以成德军请帅帝诏宏正兼中书令为节度使宏正以新与镇人战有父
兄怨取魏兵二千自卫入其军时天子赐钱一百万缗不时至军有怨言宏正亲加抚喻乃安仍请留魏兵为纪纲以持众心度支崔倰吝其禀
沮却之长庆元年七月归卫兵于魏是月军乱并家属将吏三百余人皆遇害年五十八帝闻震悼册赠太尉谥曰忠愍子布羣牟
田布
田羣
田牟
田布
布字敦礼幼机悟宏正戍临清布知季安且危密白父请以众归朝宏正奇之及得魏使布总亲兵王师诛蔡以军隶严绶屯唐州凡十八
战破凌云栅下郾城以功授御史中丞蔡平入为左金吾卫将军谏官尝论事帝前同列将麾却之布止曰使天子容直臣毋轻进宏正徙成德
以布为河阳节度使父子同日受命布所至必省冗将募战卒宽赋劝穑人皆安之长庆初徙泾原宏正遇害魏博节度使李愬病不能军公卿
议以魏强而镇弱且魏人素德宏正以布之贤而世其官可以成功穆宗遽召布解缞拜检校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乘传以行布号泣固辞不
听乃出伎乐与妻子宾客决曰吾不还矣未至魏三十里跣行披发号哭而入居垩室屏节旄凡将士老者兄事之禄奉月百万一不入私门又
发家钱十余万缗颁士卒以牙将史宪诚出麾下可任乃委以精锐时中人屡趣战而度支馈饷不继布辄以六州租赋给军引兵三万进屯南
宫破贼二垒于是朱克融据幽州与王廷凑唇齿河朔三镇旧连衡桀骜自私而宪诚蓄异志阴欲乘衅又魏军骄惮格战会大雪师寒粮乏军
中谤沸宪诚得闲因以摇乱会有诏分布军合李光颜救深州兵怒不肯东众遂溃皆归宪诚唯中军不动布以中军还魏明日会诸将议事众
哗曰公能行河朔旧事则生死从公不然不可以战布度众且乱叹曰功无成矣即为书谢帝曰臣观众意终且负国臣无功不敢忘死哭授其
从事李石讫乃入至几筵引刀刺心曰上以谢君父下以示三军言讫而绝年三十八赠尚书右仆射谥曰孝子鐬在宥鐬宣宗时厯银州刺史
坐以私铠易边马论死宰相崔铉奏布死节可贷鐬以劝忠烈故贬为州司马在宥大中年为安南都护颇立边功
田羣
羣会昌中厯蔡州刺史坐赃且抵死兄肇闻之不食卒宰相李德裕奏汉河闲人尹次颍川人史玉坐杀人当死次兄初玉母浑诣官请代
因缢于时皆赦其死于是武宗诏减死一等
田牟
牟宽厚明吏治为神策大将军开成初盐州刺史王宰失羌人和诏牟代之累迁鄜坊节度使再徙天平三为武寍一为灵武军至检校尚
书左仆射卒诸子皆有方面功以忠义为当世所高
△王承元
王承元者承宗弟也有沈谋年十六劝承宗亟引兵共讨李师道承宗少之不用然军中往往指目之承宗死未发丧大将谋取帅他姓参
谋崔燧与诸校计以祖母凉国夫人李氏命承元嗣承元泣拜不受诸将牢请承元曰帝使中贵人监军盍先请监军至又如命乃谢曰诸君不
忘王氏以及孺子苟有令其从我乎众曰惟所令遂于衙门都将所视事约左右不得称留后事一关参佐密表请帅于朝穆宗诏起居舍人栢
耆宣慰授承元检校工部尚书义成军节度使北镇以两河故事胁诱承元不纳诸将皆悔耆至士哭于军承元令曰诸君不欲我去意固善虽
然格天子诏我获罪奈何前李师道有诏赦死欲举族西诸将止弗遣他曰乃共杀之今君等幸置我无与师道比乃徧拜诸将诸将语塞承元
即出家赀尽赐之斩不从命者十辈军乃定入朝昆弟拜刺史者四人位于朝者四十人祖母入见帝命中宫礼赉异等徙承元鄜坊丹延节度
俄徙凤翔凤翔右袤泾原地平少岩险吐蕃数入盗承元据胜地为鄣置守兵千诏号临汧城以劳封岐国公五年徙节平卢淄青始盐禁未尝
行两河承元请归有司由是兖郓诸镇皆奉法承元资仁裕所至爱利卒年三十三赠司徒
△牛元翼
牛元翼赵州人材果而谋王承宗时倚其计为强雄与傅良弼二人冠诸将王廷凑叛穆宗以元翼在成德名出廷凑远甚自深州刺史擢
为深冀节度使以携其军廷凑怒遣部将王位以锐兵攻元翼不胜乃合朱克融共围之诏进元翼成德军节度使以宣武兵五百进援元翼固
守长庆二年诏赦廷凑罪徙元翼山南东道以深州赐廷凑使中人促元翼南廷凑恨之巳受诏兵不解招讨使裴度诒书诮让克融解而归廷
凑退舍诏并加检校工部尚书两悦之淹月元翼率十余骑冒围出朝京师廷凑入尽杀元翼亲将臧平等百八十人元翼见延英赉问优缛命
中人杨再昌取其家廷凑辞以须秋遣元翼闻平等死愤恚卒悉还所赐于朝廷凑遂夷其家
傅良弼
傅良弼
傅良弼字安道清河人以射冠军中初瀛之博野乐寿介范阳成德闲每兵交先薄二城故常为剧屯德宗以王武俊破朱滔功皆隶成德
故以良弼守乐寿李寰守博野廷凑之叛两贼交诱之而坚壁为国固守有诏以乐寿为左神策行营拜良弼为都知兵马使寰所领士隶右神
策号沂州营亦以寰为都知兵马使赐第京师俄以良弼为沂州刺史良弼率众出力战乃得去寰引兵三千趋沂州廷凑邀之寰斩三百级追
者不敢前天子以良弼寰忠有状乃更赐奴婢服马召良弼为左神策军将军宝厯初擢夏绥银节度使异时蕃帐亡命来者必偿马乃与良弼
至皆执付其部酋种欢怀终横海节度使寰累擢保义军节度使后授夏绥宥节度使卒
△史孝章
史孝章字得仁资修谨退让如诸生魏博节度使李愬奇之檄试都督府参军父宪诚得魏迁士曹参军孝章见父数奸命内非之尝雪涕
陈逆顺朝廷闻而喜之授孝章节度副使累迁检校左散骑常侍进检校工部尚书寻入朝劳予蕃厚宪诚亦上书求觐帝知非宪诚意特录孝
章悟发故分相卫澶而授孝章节度使未至魏人乱父死于军帝念史氏祸而恤孝章故夺丧拜右金吾卫将军徙节度鄜坊进检校户部尚书
久之自邠寍以病丐还卒于行年三十九赠尚书右仆射孝章本名唐后改今名
史宪忠
史宪忠
宪诚弟宪忠字符贞少为魏牙门将田宏正讨齐蔡常为先锋阅三十战中流矢酣鬬不解由是著名宪诚表为贝州刺史魏乱奔京师加
累检校右散骑常侍陇州刺史增亭鄣徙客馆于外戎谍无所伺会昌中筑三原城吐蕃因之数犯边拜宪忠泾原节度使吐蕃遣使来请堕城
且愿以尝役使者之人置塞上宪忠知其黠遣使谢之吐蕃情得而服会党项羌内寇又徙朔方有诏驰驿赴屯宪忠请徐行许之乃移书与羌
人示要约羌人乃皆喜奉酒湩迎道宪忠廉俭少所欲故所至莫不怀德累封北海县子检校尚书左仆射兼金吾大将军以病自丐改左龙武
统军卒年七十一赠司空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