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本章共 8.1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后妃传
宋 【三】
○宋三
高宗宪节邢皇后
宪圣慈烈吴皇后潘贤妃
张贤妃刘贵妃
刘婉仪张贵妃
孝宗成穆郭皇后成恭夏皇后
成肃谢皇后蔡贵妃
李贤妃光宗慈懿李皇后
黄贵妃寍宗恭淑韩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理宗谢皇后
度宗全皇后杨淑妃
△高宗宪节邢皇后
高宗宪节邢皇后开封祥符人父焕朝请郎高宗居康邸以妇聘之封嘉国夫人金兵犯京师从三宫北迁上皇遣曹勋归后脱所御金环
使内侍持付勋曰幸为吾白大王愿如此环得早相见也王怜之及即位遥册为皇后绍兴九年崩于五国城金人秘之高宗虚中宫以侍者十
六年显仁太后回銮始知后崩谥懿节祔主于别庙绍兴十二年八月后梓宫至攒于圣献太后梓宫之西北淳熙末改谥宪节祔高宗庙
△宪圣慈烈吴皇后
宪圣慈烈吴皇后开封人父近以后贵累官武翼郎后年十四岁高宗为康王被选入宫王即帝位后常以戎服侍左右后颇知书从幸四
明卫士谋为变入问帝所在后给之以免未几帝航海有鱼跃入御舟后曰此周人白鱼之祥也帝大悦后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由是宠遇日
至与张氏并为婉仪寻进贵妃绍兴十三年诏立为皇后显仁太后性严肃后身承起居顺适其意尝绘古列女图置坐右为鉴又取诗序之义
扁其堂曰贤志初伯琮以宗子召入宫命张氏育之后时为才人亦请得育一子于是得伯玖更名璩张氏卒并育于后后视之无闲伯琮性恭
俭喜读书帝与后皆爱之封普安郡王后尝语帝曰普安真天日之表也帝意决立为皇子出璩居绍兴高宗内禅手诏后称太上皇后迁居德
寿宫孝宗即位上尊号曰寿圣太上皇后干道七年加号寿圣明慈淳熙二年复加寿圣齐明广慈之号十二年加尊号曰备德上皇崩遗诏改
称皇太后帝欲迎还大内太后以上皇几筵在德寿宫不忍舍去因名所御殿曰慈福居焉光宗即位更号寿圣皇太后以寿皇故不称太皇太
后也尝言及用人曰宜崇尚旧臣绍熙四年加尊号曰隆慈备福孝宗崩始正太皇太后之号时光宗疾未平不能执丧宰臣请垂帘主丧事后
代行祭奠礼寻用枢密赵汝愚请于梓宫前垂帘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皇帝翌日撤帘庆元元年加号光佑迁居重华宫三年崩遗诏太
上皇帝疾未痊愈宜于宫中承重皇帝服齐衰五月以日易月诏服期年丧谥曰宪圣慈烈攒祔于永思陵
△潘贤妃
潘贤妃开封人元懿太子母也父永寿直翰林医局官高宗居康邸时纳之邢后北迁妃未有位号帝即位将立为后吕好问谏止之立为
贤妃太子薨从隆佑太后于江西踰年还绍兴十八年薨
△张贤妃
张贤妃开封人建炎初为才人有宠进婕妤帝欲择宗室子养禁中辅臣问帝以宫中可付托者帝曰已得之矣已而伯琮入宫年尚幼帝
因命婕妤母之是为孝宗寻迁婉仪十二年卒赠贤妃
△刘贵妃
刘贵妃临安人入宫为红霞帔迁才人累迁婕妤婉容绍兴二十四年进贤妃 【高宗纪作贵妃】 颇恃宠骄侈尝因盛夏以水晶饰脚
踏帝见之命取为枕妃惧撤去之淳熙十四年薨
△刘婉仪
刘婉仪初入宫封宜春郡夫人寻进才人与刘婉容俱被宠进婉仪颇恃恩招权尝遣人讽广州番商献明珠香药许以爵官金人将败盟
刘锜主战侍医王继先从中沮之因谋诛锜帝不怿一日婉仪见帝有忧色阴访得其言以宽帝意帝怪与继先言合诘之婉仪急具以实对帝
大怒托以他故废之
△张贵妃
张贵妃开封祥符人初入宫封永嘉郡夫人干道六年进婉容淳熙中封太上皇淑妃进贵妃绍熙元年薨美人冯氏才人韩氏吴氏李氏
王氏俱被宠后皆废吴氏中宫近属也绍兴三十年复故封李氏王氏俱明艳上皇爱之及崩宪圣后见二才人每感愤孝宗即追告命许自便
盖非常制云
△孝宗成穆郭皇后
孝宗成穆郭皇后开封祥符人奉直大夫直卿之女孙其六世祖为章穆皇后外家孝宗为普安郡王时纳焉封咸寍郡夫人生光宗及庄
文太子愭魏惠宪王恺邵悼肃王恪绍兴二十六年薨追封淑国夫人三十一年用明堂恩赠福国夫人既建太子追封皇太子妃及受禅追册
为皇后谥恭怀寻改安穆及营阜陵又改成穆祔孝宗庙父瑊累官昭庆军承宣使
△成恭夏皇后
成恭夏皇后袁州宜春人曾祖令吉为吉水簿夏氏初入宫为宪圣太后合中侍御普安郡王夫人郭氏薨太后以夏氏赐王封齐安郡夫
人即位进贤妃踰年奉上皇命立为皇后干道三年崩谥安恭寍宗时改谥成恭初后之生也父协奇之及长以姿纳宫中久之父益困及归僦
居袁之僧舍号夏翁翁亡后始贵访得其弟执中补承信郎执中与其徽时妻至京宫人讽使出之择配贵族执中弗为动他日后亲为言执中
诵宋弘语以对颇工书复善骑射尝为馆伴副使连射皆命中孝宗闻其才将召用之谢曰他日无累陛下保全足矣人以此益贤之
△成肃谢皇后
成肃谢皇后丹阳人幼孤鞠于翟氏因冒姓焉及长被选入宫宪圣太后以赐普安郡王封咸安郡夫人王即位进婉容踰年进贵妃成恭
皇后崩中宫虚位淳熙三年妃侍帝过德寿宫上皇谕以立后意寻遣张去为传旨立贵妃为皇后复姓谢氏光宗受禅上尊号寿成皇后孝宗
崩尊为皇太后庆元初加号惠慈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后开禧三年崩 【按寍宗纪开禧三年五月太皇太后谢氏崩本传脱开禧二字
蒙上作嘉泰三年今增入】 谥成肃攒祔于永阜陵后性俭慈减膳羊每食必先以进御服澣濯衣有数年不易者弟渊以后贵授武翼郎后尝
戒之曰主上化行恭俭吾亦躬服澣濯尔宜崇谦抑远骄侈后厯迁至保信军节度使封和国公
△蔡贵妃
蔡贵妃初入宫为红霞帔封和义郡夫人进婉容淳熙十年拜贵妃十二年薨父滂宜春观察使
△李贤妃
李贤妃初入宫为典字转通义郡夫人进婕妤淳熙十年卒赠贤妃
△光宗慈懿李皇后
光宗慈懿李皇后安阳人庆远军节度使赠太尉道之中女道帅湖北闻道士皇甫坦善相人出诸女拜坦坦见后曰此女当母天下言于
高宗遂聘为恭王妃封荣国夫人进定国干道四年生嘉王七年立为皇太子妃性妒悍尝诉太子左右于高孝二宫高宗不怿谓吴后曰是妇
将种吾为皇甫坦所误孝宗亦屡训后宜以皇太后为法不然行当废汝后疑其说出于太后及太子即位册为皇后光宗欲诛宦者近习皆惧
遂谋离闲三宫会帝得心疾孝宗购良药欲因帝至宫授之宦者诬诉于后后心衔之顷之内宴后请立嘉王为太子孝宗不许后曰妾六礼所
聘嘉王妾亲生也何为不可孝宗大怒后退持嘉王泣诉于帝谓寿皇有废立意帝惑之遂不朝上皇黄贵妃有宠因帝亲郊宿斋宫后杀之以
暴卒闻是夕风雨大作黄坛烛尽灭不能成礼帝疾由是益剧不视朝政事多决于后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光宗事多决于后视唐高
宗令后决百司奏事何异至断臂擅杀之惨亦复相同然李后之毒悍实皆光宗闇懦不振有以酿成之而不朝寿皇失子道其罪更浮于高宗
矣】 后益骄奢封三代为王家庙逾制卫兵多于太庙后归谒家庙爵赏益滥下至李氏门客亦奏补官是时帝久不朝上皇中外疑骇绍熙四
年九月重明节宰执侍从台谏连章请帝过宫给事中谢深甫切谏帝感悟遂趣命驾朝重华宫百官列俟帝出至御屏后挽留帝入曰天寒官
家且饮酒百僚侍卫相顾莫敢言中书舍人陈傅良引帝裾请母入因至屏后后叱退之遂传旨罢过宫 【谨案通鉴辑览
御批晨昏定
省天性自然固非作而致之者至于侍从连章力谏台臣恸哭殿庭即勉强往朝而本心已不可问矣乃甫趣驾欲行旋以李后挽留即止忽而
感悟天良忽而澌灭殆尽光宗既非失心狂易之疾何昧于父子之亲受制悍后恬不知耻此诚咸邱蒙所云天下殆哉岌岌乎之时矣】 寍宗
即位尊后曰太上皇后上尊号曰寿仁庆元六年崩
△黄贵妃
黄贵妃淳熙末在德寿官封和义郡夫人光宗为皇太子傍无侍姬上皇以夫人赐之遂专宠即位拜贵妃绍熙二年为皇后李氏所杀又
有张贵妃亦旧侍东宫次婕妤符氏后出嫁于民闲
△寍宗恭淑韩皇后
寍宗恭淑韩皇后相州人其六世祖为忠献王琦初后与姊俱被选入宫后能顺适两宫意遂归平阳郡邸封新安郡夫人进崇国王受禅
册为皇后后父同卿由知泰州升扬州观察使庆元六年崩谥恭淑同卿累迁庆远军节度使同卿季父侂冑声势熏灼同卿每惧满盈不敢干
政同卿没一年而后崩侂冑竟败人始服其善远权势云
△恭圣仁烈杨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少以姿容选入宫忘其姓氏或云会稽人 【按周密齐东野语云后养母张于仪真长芦寺前僦居主僧善相知其女
当贵假之资如杭入慈福宫寍宗至后所必目之因以为赐语异本传】 庆元元年封平乐郡夫人进婕妤有杨次山者亦会稽人后自谓其兄
也遂姓杨氏五年进婉仪六年进贵妃恭淑皇后崩中宫未有所属后与曹美人俱有宠韩侂冑见后任权术而曹美人性柔顺劝帝立曹而后
颇涉书史知古今性复机警帝竟立之次山客王梦龙知其谋密以告后后深衔之与次山欲因事诛侂冑会侂冑议用兵中原俾皇子曮入奏
侂冑再启兵端将不利于社稷帝不答后从傍赞之甚力亦不答恐事泄俾次山择廷臣可任者与共图之礼部侍郎史弥远素与侂冑有隙遂
欣然奉命开熙三年十一月三日侂冑方早朝弥远密遣中军统制夏震伏兵六部桥侧率健卒拥侂冑至玉津园搥杀之赴延和殿以闻后既
诛侂冑弥远日益贵用事嘉定十四年帝以国嗣未定养宗室子贵和立为皇子赐名竑弥远专政竑渐不能平弥远惧阴蓄异志欲立他宗室
子昀为皇子遂阴与昀通十七年闰八月帝大渐弥远夜召昀入宫遣后兄子谷及石以废立事白后后不可凡七往反后终不听谷等乃拜泣
曰内外军民皆已归心苟不立之祸变必生杨氏无唯类矣遂矫诏废竑为济王立昀为皇子即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加尊号寿明绍
定元年复加慈睿四年加尊号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五年十二月崩于慈明殿谥恭圣仁烈
△理宗谢皇后
理宗谢皇后讳道清天台人宰相深甫之孙父渠伯早卒初深甫为相有援立杨太后功太后德之帝即位议择中宫太后命选谢氏诸女
后就道时贾涉女有殊色同在选中及入宫帝意欲立贾太后曰谢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宫帝不能夺宝庆三年册为皇后后既立贾贵妃专宠
妃薨阎贵妃又以色进后处之裕如太后深贤之开庆初元兵渡江议迁都平江庆元后谏不可恐动民心乃止帝崩度宗立尊为皇太后号寿
和圣福度宗崩帝■〈显,去页〉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垂帘同听政太后以兵兴费繁痛自节省裁汰慈元殿提举已下官省泛索钱月万缗
京朝官闻难往往避匿遁去太后命揭榜朝堂曰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
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凡负国逃者御史觉察以闻德佑元年六月朔日食既太后削圣福以应
天变张世杰兵败于焦山陈宜中弃官去太后遗书宜中母勉之还朝太后又亲为书召夏贵等兵贵等亦罕有至者元兵破常州太后遣陆秀
夫等请和不从宜中即率公卿请迁都太后不许明年正月更命宜中使军中约用臣礼宜中难之太后涕泣曰苟存社稷臣非所较也未几元
兵薄皋亭山驻钱塘帝■〈显,去页〉与全后北去太后以疾留杭是年八月至京师越七年崩
△度宗全皇后
度宗全皇后会稽人理宗母慈宪夫人侄孙女也父昭孙知岳州帝为忠王时议纳妃理宗以慈宪故乃诏后入宫问曰尔父昭孙昔在宝
佑闲没于王事每念之令人可哀后对曰妾父可念淮湖之民尤可念也帝深异之语大臣曰全氏女言辞甚令宜配冢嫡以承祭祀景定二年
册为皇太子妃度宗立册为皇后生帝■〈显,去页〉十年度宗崩帝■〈显,去页〉立册为皇太后后入燕京为尼正智寺而终
△杨淑妃
杨淑妃初选入宫为美人咸淳三年进封淑妃生益王昰昰即位于福州尊妃为太后 【续通鉴作太妃】 封弟昺卫王昺修容俞氏所
生也是卒昺代立踰年投海死妃闻之大恸曰我闲关忍死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尚有可望尔今天命至此夫复何言遂赴海死其将张世杰葬
之海滨
△公主
宣祖一女
秦国公主 【按宋传英宗以上诸女称大长公主神宗哲宗女称长公主徽宗女称帝姬今依郑志概称皇女唐书概称公主例删归一
律帝姬则仍其旧云】 太祖同母妹也初适米福德福德卒太祖即位封燕国长公主再适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开宝六年十月薨谥恭懿真
宗追封大长公主元符三年改秦国政和三年 【按徽宗纪政和三年改公主为帝姬本传误作四年今改正】 改公主为帝姬太祖以下诸
女尽易之封恭懿大长帝姬有姊一人未笄而夭建隆三年追封陈国长公主元符末改荆国大长公主政和中改封恭献大长帝姬
太祖六女
申国公主蚤薨
成国公主蚤薨
永国公主蚤薨
魏国公主开宝三年封昭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 【王承衍传作右卫将军】 王承衍太宗即位进封郑国淳化元年改秦国真宗至道
三年进长公主大中祥符元年薨谥贤肃元符末改封魏国大长公主
鲁国公主开宝五年封延庆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石保吉 【按石保吉传保吉尚延庆公主在开宝四年】 太宗即位进封许国淳化元
年改晋国真宗初进长公主大中祥符二年进大长公主薨谥贤靖元符末改封鲁国
陈国公主开宝五年封永庆公主下嫁右卫将军魏咸信太宗即位进封虢国淳化元年改齐国真宗初进许国长公主咸平二年薨谥贞
惠后改恭惠景佑三年追封大长公主元符末改封陈国
太宗七女
滕国公主蚤薨
徐国公主太平兴国九年封蔡国下嫁左卫将军吴元房 【按吴元扆传太平兴国八年选尚太宗第四女与本传互异】 淳化元年改
魏国薨谥英惠至道三年追封燕国长公主景佑三年进大长公主元符末改徐国
邠国公主太平兴国七年为尼号员明大师八年卒至道三年追封曹国长公主景佑三年进大长公主元符末改邠国
杨国公主至道三年封宣慈长公主咸平五年进鲁国下嫁左卫将军柴宗庆宗庆禹锡之孙帝命主以妇礼谒禹锡第厯徙韩魏徐福四
国仁宗立进邓国大长公主 【按宗庆传云累封楚国大长公主本传不载岂邓国为楚国之讹欤】 明道二年薨进封晋国谥和靖元符末
封杨国主性妒宗庆无子以兄子为后
雍国公主至道三年封贤懿长公主咸平六年下嫁右卫将军王贻永进封郑国景德元年薨谥懿顺景佑三年追封大长公主皇佑三年
改韩国徽宗改封雍国
卫国公主至道三年封寿昌长公主大中祥符二年进封陈国改吴国号报慈正觉大师改楚国又改邠国天禧二年改建国干兴元年封
申国大长公主天圣三年薨谥慈明徽宗改卫国
荆国公主幼不好弄未尝出房闼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欲以观其志主独无所取真宗即位封万寿长公主改隋国下嫁驸马都
尉李遵朂旧制尚者降其父为兄弟行时遵朂父继昌生日主以舅礼谒之遵朂宾客皆一时贤士每燕集主必亲视饔饎厯封越宿鄂冀四国
明道元年进魏国遵朂出守许州暴得疾主亟欲驰视之左右白须奏得报乃可行主不待报而往其后居夫丧衰麻未尝去身服除不复御华
丽尝燕禁中帝亲为簪花辞曰誓不复为此久矣主善笔札喜图史尤善女工尝诫诸子以忠义自守无恃吾以速悔尤视他子与己出均及病
目帝挟医诊视亲舐其目曰先帝伯仲之籍十有四人今独存大主疾傥可移于朕亦所不避也主虽丧明平居隐几冲澹自若诫诸子曰汝父
遗令柩中无藏金玉吾殁后当亦如是皇佑三年薨追封齐国大长公主谥献穆徽宗改封荆国
真宗二女
惠国公主蚤薨
升国公主初入道明道二年封卫国长公主号清虚灵照大师庆历七年追封鲁国谥昭怀徽宗改封升国大长公主
仁宗十三女
周陈国公主帝长女也宝元二年封福康嘉佑二年进封兖国 【按李焘长编载嘉佑二年进封兖国公主为福康公主则是先封兖国
也与本传异】 主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帝隆爱之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养故择其兄子李玮使尚主玮朴陋
与主积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惶惧自劾后数年不复协诏出玮于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久之复召玮为驸马都尉如初英宗立进
越国长公主神宗治平四年进楚国大长公主熙寍三年薨辅臣议谥帝以主事仁祖孝命曰庄孝追封秦国徽宗加周陈国政和闲改谥庄孝
明懿大长帝姬
徐国公主蚤薨
邓国公主蚤薨
郑国公主蚤薨
楚国公主蚤薨
商国公主蚤薨
鲁国公主蚤薨
唐国公主蚤薨
陈国公主蚤薨
豫国公主蚤薨 【按文献通考载仁宗十三女周国汉国秦国魏国鲁国吴国燕国楚国八公主俱蚤夭封国人数皆与史不合】
秦鲁国贤穆明懿公主母周贵妃嘉佑五年封庆寿进惠国治平四年进鲁国大长公主下嫁吴越忠懿王曾孙右领军卫大将军钱景臻
改韩周燕国徽宗朝进秦魏两国政和三年更封令德景行大长帝姬靖康二年诸帝姬北徙姬以先朝女金人不知留于汴建炎初复公主号
改封秦鲁国绍兴三年请入见因留居焉帝以公主行尊年高甚敬之每内见必先揖靖康中戚里例纳节至是公主为其子忱请还旧官帝以
忱为泸州节度使久之又为忱请优赐推恩加忱开府仪同三司时主有三子愐恺非己出故独厚于忱帝戒之曰长主寿考如此乃仁宗皇帝
深仁厚泽所锺长主待遇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主感服薨谥贤穆后加谥明懿
兖国公主嘉佑六年封永寿进荣国长公主治平四年进祁国大长公主熙寍九年改鲁国下嫁左领军卫大将军曹诗主性俭节于池台
苑囿一无所增饰十年夏旱曹族以主生日将盛具为寿主曰上方损膳彻乐吾何心能安悉屏之元丰六年薨追封荆国谥贤懿徽宗追封兖
国又改贤懿恭穆大长帝姬
燕舒国公主嘉佑六年封宝寿 【按文献通考不载燕舒国公主且云庆寿宝寿二公主史不言其所适今据庆寿即前秦鲁国公主宝
寿即燕舒国公主也通考所纪恐误】 八年进封顺国长公主治平四年进冀国大长公主元丰五年改魏国下嫁开州团练使郭献卿八年进
楚国徽宗改吴国进吴越国改秦兖国政和二年薨追封燕舒国谥懿穆
英宗四女
舒国公主蚤薨
魏楚国公主嘉佑八年封德寍治平三年进封徐国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四年进陈国长公主元丰八年薨追封燕国大长公主谥惠和
元佑四年追封秦国徽宗追封魏国加韩魏国改魏楚国
魏国公主母宣仁圣烈皇后嘉佑八年封宝安公主神宗立进舒国长公主改蜀国下嫁左卫将军王诜诜母卢寡居主处之近舍日致膳
羞卢病自和汤剂以进以不得日侍宣仁于宝慈宫居常悒然闲遇旱暵帝降损以祷主亦如之曰我奉赐皆出公上固应同其休戚帝居慈圣
光献皇后丧毁甚主曰吾与上同体视此亦复何聊立散遣歌舞三十辈元丰三年病笃主性不妒忌王诜以是自恣尝贬官至是帝命还诜官
以慰主意薨追封越国谥贤惠后进封大长公主累改秦荆魏三国韩魏国公主与魏国同生始封寿康公主改祁国卫国下嫁张敦礼进冀国
大长公主改秦越楚国加今封政和三年改贤德懿行帝姬宣和五年薨
神宗十女
楚国 【文献通考作吴国】 公主蚤薨
郓国公主蚤薨
潞国公主蚤薨
邢国公主蚤薨
邠国公主蚤薨
兖国公主蚤薨
周国公主 【文献通考作周国淑怀公主】 母钦圣宪肃皇后封延禧公主生而警悟自羁□宛如成人年十二卒追赠燕国元符末改
封周国
唐国公主 【文献通考作唐国贤穆公主】 始封淑寿公主初帝念韩琦功德欲与为婚姻故哲宗缘先帝意以主降琦之子嘉彦厯封
温曹冀雍越燕六国 【按韩琦传嘉彦尚神宗女齐国公主本传载厯封六国而不及齐疑有脱误】 政和元年薨追封唐国长公主潭国贤
孝公主母宋贵妃始封康国绍圣四年下嫁王遇厯韩鲁陈郓四国大观二年薨追加封谥
徐国公主母钦成皇后始封庆国进益冀蜀徐四国年及笄犹处圣瑞宫侍母疾昼夜不暂去药饵非经手弗以进迨疾革号恸屡绝左右
不忍视崇寍三年下嫁郑王潘美曾孙意事姑修妇道潘故大族夫党数千百人宾接皆尽礼无里外言服玩不为纷华岁时简嬉游媵妾侍女
拊视如己出政和三年改称柔惠帝姬五年薨追封贤静长帝姬
哲宗四女
邓国公主蚤薨
扬国公主蚤薨
陈国公主始封德康公主进瀛国荣国大观四年下嫁石端礼徙陈国改淑和帝姬政和七年薨秦国康懿公主始封康懿进嘉国庆国政
和二年改韩国公主出降潘正夫改淑慎帝姬靖康末与令德景行 【原文作贤德懿行考前传当是令德景行之误今改正】
大长公主俱以先朝女留于汴建炎初复公主号改封吴国避地至婺州绍兴四年入见奏言祖宗以来驸马都尉皆除使相今正夫厯事
四朝在汴京曾建议迎陛下至杭州又言禁卫未集预宜防变乞除开府不许八年再入见又为正夫求恩数帝曰官爵岂可私与人况今日多
事未暇及此时赵鼎当国颇抑正夫鼎去位正夫始得开府之命十九年又入朝子长卿粹卿端卿皆自团练使升观察使从所请也孝宗即位
进封秦国大长公主隆兴二年薨谥康懿
徽宗三十四女
嘉德帝姬建中靖国元年封德庆公主改封嘉福再封嘉德下嫁左卫将军曹夤
荣德帝姬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再封荣德下嫁左卫将军曹晟从帝北迁至燕京晟卒改适习古国王
顺淑帝姬初封顺庆公主薨追封益国追谥顺淑帝姬
安德帝姬初封淑庆公主改封安福再封安德下嫁左卫将军宋邦光
茂德帝姬初封延庆公主改封康福再进茂德下嫁宣和殿待制蔡鞗
寿淑帝姬初封寿庆公主薨追封豫国复封寿淑
惠淑帝姬初封惠庆公主薨追封邓国复封惠淑
安淑帝姬初封安庆公主改封隆福薨追封蜀国复封安淑
崇德帝姬初封和庆公主改封崇福下嫁左卫将军曹湜再封崇德宣和二年薨
康淑帝姬初封康庆公主改封承福薨追封商国复封康淑
荣淑帝姬初封崇庆公主改封懿福薨追封蔡国复封荣淑
保淑帝姬初封保庆公主薨追封鲁国复封保淑
成德帝姬初封昌福公主再封成德下嫁向子房
洵德帝姬初封衍国公主寻改封洵德下嫁田丕
悼穆帝姬初封徽福公主薨追封悼穆
显德帝姬初封显福公主寻改封显德下嫁刘文彦
熙淑帝姬初封熙福公主薨追封华国复封熙淑
敦淑帝姬初封寿福公主薨追封泾国复封敦淑
顺德帝姬初封顺德公主寻改号帝姬下嫁向子扆
柔福帝姬初封柔福公主北迁五国城适徐还而薨绍兴闲追封和国长公主
申福帝姬薨追封冲慧
寍福帝姬政和四年封
保福帝姬追封庄懿
贤福帝姬追封冲懿
仁福帝姬追封顺穆
和福帝姬
永福帝姬
惠福帝姬
令福帝姬
华福帝姬
庆福帝姬
仪福帝姬
纯福帝姬
恭福帝姬靖康之变帝姬生纔周晬留于汴建炎三年薨封隋国公主
孝宗二女
嘉国公主绍兴二十四年封硕人进永嘉郡主蚤薨干道三年追封次女生五月而夭未及封
光宗三女
文安公主蚤薨
和政公主蚤薨
齐安公主蚤薨
寍宗一女
祁国公主生六月而夭追封祁国
理宗一女
周汉国公主母贾贵妃蚤薨帝无子公主生而甚钟爱初封瑞国公主改升国景定二年帝以杨太后拥立功乃选太后侄孙镇尚主进封
周国帝欲时时见之乃为主起第嘉会门飞楼阁道密迩宫苑帝常御小辇从宫人过公主第薨谥端孝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