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本章共 9.9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唐纪【二】
太宗
太宗皇帝讳世民髙祖次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嵗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髙祖曰公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鳯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髙祖因采其语名之曰世民大业中突厥围炀帝于鴈门炀帝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屯卫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突厥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昼则幡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彼必谓救兵云集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彼众我寡使悉军来战胜负未可知也定兴从之师至崞县突厥候骑果驰告始毕曰救兵大至矣由是解围而遁髙祖击魏刁儿深入贼阵太宗以轻骑突围拔髙祖于万众之中又奋击大破之时年十八太宗为人聪明英武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是时天下已乱盗贼蜂起太宗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徳刘宏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与晋阳令刘文静尤善文静坐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数万人文静为令乆知其豪杰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髙祖髙祖已起兵建大将军府太宗乃率兵徇西河尅之拜右领军大都督右三军皆隶焉封炖煌郡公大军西上将至霍邑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会乆雨粮尽髙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髙祖不纳促令引发太宗哭于军门髙祖大惊召问之对曰还则众散于前敌乗于后死亡须臾是以悲耳髙祖乃曰起事者汝也今成败惟汝时左军已先返即与陇西公建成分追之夜半太宗失道入山谷间弃其马步而及左军与俱还髙祖乃将而前迟明至霍邑宋老生不出太宗从数骑傅其城举鞭指麾若将围之者老生怒出兵背城而阵髙祖与建成合阵于城东太宗及柴绍阵于城南老生麾兵疾进先薄髙祖而建成坠马老生乗之髙祖与建成军咸却太宗自南原驰下峻坂断其军为二而出其阵后老生败走遂斩之进至河东闗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进师入闗取永丰仓粟以振穷乏收羣盗以圗京师髙祖称善太宗以前军济河先定渭北三辅吏民及诸豪猾诣军门请自効者日以千计扶老携防满于麾下收纳英俊以备僚列逺近闻者咸自托焉师次于泾阳击胡贼刘鹞子破之大军攻长安太宗屯金城坊攻其西北遂克之髙祖辅政为光禄大夫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薛举攻扶风太宗击败之追斩万余级遂略地于陇坻义宁元年十二月为右元帅总兵十万攻东都及将旋师设三伏于三王陵败隋将逹兵万余人因于宜阳新安置熊谷二州戍之而还徙封赵国公髙祖受襌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屯于髙墌城【段开山传作折墌薛举及仁果传作髙墌吴缜曰髙墌析墌皆城名髙墌属宁州安平县折墌属泾州安定县地既近而名相类故易于舛误 折墌杜佑作折墌】已而举死其子仁果率其众求战太宗按兵不动乆之仁果粮尽其将牟君才梁胡郎来降太宗曰可矣乃遣行军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以诱之仁果将宗罗防并军击实太宗遣将军厐玉救之玉军几不能支太宗率兵出其后奋击之罗防败走太宗率左右二千余骑追奔直趣其城已而大军继至四面围之仁果乃出降师还髙祖令李密驰传劳之于豳州密见太宗不敢仰视退而叹曰真英主也凯旋献防于太庙拜太尉使持节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镇长春宫闗东兵马并受节度寻加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是时刘武周据并州宋金刚陷浍州【新书作沧州旧书作浍州吴缜曰地理志沧州本绛州冀城县武徳元年置四年废时刘武周方竹乱河东绛浍正其境也若沧州则大逺矣 刘武周独孤懐恩尉迟敬徳传俱作浍州】王行本据蒲州而吕崇茂反于夏县髙祖惧诏诸将弃河东以守闗西【新书作闗中误今依旧书改正 胡三省曰关西谓蒲津关以西也】太宗以为不可表言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精兵三万必可破贼髙祖于是悉发闗中兵以益之武徳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闗履氷而渡进屯柏壁与贼将宋金刚相持而永安王孝基败于夏县太宗遣殷开山秦叔寳邀贼于美良川大破之悉虏其众复归柏壁于是诸将咸请战太宗曰金刚悬军深入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据太原倚金刚为捍蔽军无蓄积利在速战我闭营蓄鋭以挫其锋粮尽计穷自当遁走三年二月金刚果以众馁而遁太宗追之一日夜驰至二百里宿于雀鼠谷之西原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行至浩州乃得食而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皆来降刘武周惧奔于突厥于是并汾悉平高祖遣使即军中拜太宗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七月总率诸军攻王世充于洛邑师次谷州世充率精兵三万阵于慈涧太宗以轻骑挑之时众寡不敌陷于重围左右咸惧太宗命左右先归独留后殿世充骁将单雄信以数百骑夹道来逼几为所败太宗左右射之无不应而倒获其大将燕颀世充乃拔慈涧之镇归于东都太宗遣行军总管史万寳自宜阳南据龙门刘德威自太行东围河内王君廓自洛口断其饷道又遣黄君汉夜从孝水下舟师袭廻洛城尅之黄河以南莫不响应城堡相次来降大军进屯邙山九月太宗以五百骑先观战地卒与世充万余人相遇会战复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获大将陈智畧世充仅以身免其所署筠州总管杨庆驰使请降遣李世勣率师出轘辕道安抚其众荣汴洧豫等州相继来降世充乃求救于窦建徳四年二月窦建德以兵十余万援世充至于酸枣萧瑀屈突通封德彞皆以腹背受敌恐非万全请退师谷州以观之太宗曰世充粮尽内外离心我当不劳攻击坐收其敝建徳新破孟海公将骄卒隋吾当进据虎牢扼其襟要贼若冒险与我争锋破之必矣如其不战旬日间世充当自溃若不速进贼入虎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二贼并力将若之何通又请解围就险以候其变太宗不许于是留通辅齐王元吉以围世充亲率步骑三千五百人趣虎牢建徳自荥阳西上筑垒于板渚太宗屯虎牢相持二十余日谍者曰建德伺官军刍尽牧马河北因将袭虎牢太宗知其谋遂牧马河北以诱之诘朝建徳果悉众而至陈兵汜水世充将郭士衡阵于其南绵亘数里诸将大惧太宗将数骑升髙丘以望之谓诸将曰贼起山东未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政令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兵不出彼廼气衰阵乆卒饥必将自退追而击之无不尅矣吾与公等约必以午时后破之建徳列阵自辰至午兵士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逡巡敛退太宗曰可击矣亲率轻骑追而诱之众继至建德廻师而阵未及整列太宗先登击之所向皆靡俄而众军合战嚣尘四起太宗率史大奈程防金秦叔寳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突出其阵后张唐旗帜建徳将士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徳于阵乃将建徳至洛阳城下以示世充世充大惧率其官属二千余人诣军门请降山东悉平太宗入据宫城令萧瑀窦轨等封守府库一无所取令记室房龄收隋图籍于是诛其同恶段逹等五十余人枉被囚禁者悉释之非罪诛戮者祭而诔之大飨将士班赐有差髙祖令尚书左仆射裴寂劳于军中六月凯旋太宗披金甲陈铁骑一万甲士三万人前后部鼓吹俘二伪主及隋氏乗舆御物献于太庙髙祖大悦行饮至礼以享焉髙祖以太宗功髙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加号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増邑二万户通前三万户赐金辂一乗衮冕之服白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劔四十人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鋭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以行台司勲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更直阁下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五年正月讨刘黒闼于洺州败之黑闼走突厥悉虏其众时徐圆朗阻兵徐兖廻师讨平之于是河济江淮诸郡邑皆平十月加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七年突厥寇邉太宗与遇于豳州从百骑与其可汗语乃盟而去八年进位中书令初髙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徳等太宗功益髙而髙祖屡许以为太子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武门之事昔人聚讼纷纷惟我圣祖断以髙祖不能早定大计优游致祸太宗不能善全骨月相残固由其谋之未臧匪独其所遭之不幸为万世不刋定论书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髙祖既不早见及此传曰行一不义圣人不为太宗亦岂能无深疚斯言也哉】髙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八月癸亥髙祖传位于皇太子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徳殿遣裴寂告于南郊大赦武德以来流人还之赐文武官勲爵免闗内及蒲芮虞泰陜鼎六州二嵗租给复天下一年癸酉放掖庭宫女三千余人甲戌突
厥寇泾州乙亥进宼武功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己夘突厥寇髙陵癸未进至便桥乙酉及突厥颉利盟于便桥九月壬子禁私家妖神淫祀占卜非龟易五兆者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癸亥立中山郡王承干为皇太子庚辰萧瑀陈叔逹罢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非有功者爵为公【按旧书淮安王神通传云于时宗室率以属疏降爵为郡公新旧书本纪俱作县公者误也今据吴缜纠谬则县字】十二月癸酉虑囚是嵗进封子长沙郡王恪为汉王宜阳郡王祐楚王
贞观元年春正月乙酉改元辛丑燕郡王李艺反于泾州伏诛三月癸巳皇后亲蚕丙午诏齐仆射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以极言防难季舒子刚遵子云孝琰子君遵并及淫刑宜免内侍量才别叙闰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夏四月癸巳凉州都督长乐郡王防良有罪伏诛五月癸丑敕中书令侍中朝堂受讼辞有陈事者悉上封六月辛丑封徳彛薨甲辰太子少师萧瑀为尚书左仆射是夏山东旱免今嵗租秋七月壬子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八月宇文士及检校凉州都督戊戌贬髙士亷为安州大都督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辛酉遣使诸州行损田赈问下户御史大夫杜淹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宇文士及罢辛未幽州都督王君廓奔于突厥冬十月丁酉以嵗饥减膳十二月壬午萧瑀罢戊申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徳裕谋反伏诛
二年春正月辛亥长孙无忌罢兵部尚书杜如晦检校侍中总监东宫兵马事癸丑吐谷浑寇岷州都督李道彦败之丁巳徙封恪为蜀王泰越王祐燕王庚午刑部尚书李靖检校中书令二月丙戌靺鞨内属三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壬子命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尚书议决死罪壬戌李靖为闗内道行军大总管以备薛延陀己巳遣使巡闗内诸州出金寳赎饥民鬻子者还之庚午以旱蝗责躬大赦癸酉雨夏四月己夘瘗隋人暴骸初诏天下并置义仓壬寅朔方人梁洛仁杀梁师都以降六月庚寅子治生赐是日生子者粟辛夘辰州刺史裴防通以弑隋炀帝削爵流驩州秋七月戊申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长史唐奉义虎牙郎将髙元礼以宇文化及之党皆除名徙边八月甲戌省寃狱于朝堂辛丑立二王后是月河南河北大霜人饥九月丁未简出掖庭宫人前后所出三千余人【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太宗即位已放宫女三千矣今又放三千果尔其淹留永巷者又复何限白居易诗怨女三千放出宫乃词臣榆扬溢美之言唐史不知其失寳而书之此不足以美太宗而适足以诬太宗耳何可为训】冬十月庚辰杜淹薨戊子杀瀛州刺史卢祖尚十一月辛酉有事于南郊十二月壬辰黄门侍郎王珪守侍中
三年春正月丙午以旱避正殿戊午享于太庙癸亥耕耤田辛未裴寂罢二月戊寅房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征为秘书监参议朝政三月己酉虑囚夏四月乙亥太上皇徙居于太安宫甲午始御太极殿戊戌赐孝义之家粟五斛八十以上二斛九十以上三斛百嵗加绢二匹六月戊寅以旱虑囚遣
使慰抚闗内诸州壬午诏文武官言事秋八月己巳朔日有食之丁亥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九月丁巳华州刺史柴绍为胜州道行军总管冬十一月庚申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幽州都督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十二月癸未杜如晦罢闰月癸丑为死兵者立浮屠祠辛酉虑囚是嵗中国人归自塞外及开四夷为州县者百二十余万人
四年春正月丁夘朔日有食之二月己亥幸温汤甲辰李靖及突厥战于隂山败之丙午至自温汤甲寅大赦赐酺五日御史大夫温彦博为中书令王珪为侍中民部尚书戴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太常卿萧瑀为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丁巳以旱诏公卿言事三月甲申杜如晦薨甲午李靖俘突厥颉利可汗以献夏四月戊戍西北君长请上号为天可汗六月乙夘发卒治洛阳宫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癸酉萧瑀罢甲戌太上皇不豫废朝辛夘疾愈赐都督刺史文武官及民年八十以上孝子表门闾者有差八月甲寅李靖为尚书右仆射九月庚午瘗长城南隋人暴骨己夘如陇州壬午禁刍牧于古明君贤臣烈士之墓者冬十月壬辰赦岐陇二州免今嵗租赋降咸阳始平武功死罪以下辛夘猎于贵泉谷甲辰猎于鱼龙川乙夘免武功今嵗租赋十一月壬戌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甲子至自陇州戊寅除鞭背刑十二月甲辰猎于鹿苑乙巳至自鹿苑辛亥淮安王神通薨是嵗天下断死罪者二十九人
五年春正月癸酉猎于昆明池丙子至自昆明池癸未朝集使请封襌不许二月己酉封弟元裕为郐王元名谯王灵防魏王元祥许王元晓密王庚戌封子愔为梁王贞汉王恽郯王治晋王慎申王嚣江王简代王夏四月以金帛赎还中国人没突厥者秋八月甲辰遣使诣髙丽祭隋人战亡者戊申杀大理丞张蕴古冬十一月丙子有事于南郊十二月丁亥诏决死刑京师五覆奏诸州三覆奏其日尚食毋进酒肉壬寅幸温汤癸夘猎于骊山赐新丰髙年帛戊申至自温汤癸丑赦闗内六年春正月乙夘朔日有食之癸酉静州山獠反右武卫将军李子和败之三月侯君集罢戊辰如九成宫丁丑降雍岐豳三州死罪以下赐民八十以上粟帛夏五月魏征检校侍中秋七月己巳诏天下行乡饮酒九月己酉幸庆善宫冬十月侯君集起复乙夘至自庆善宫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是嵗诸羌内属者三十万人七年春正月戊子斥宇文化及党人之子孙勿齿辛丑赐京城酺三日二月丁夘雨土三月戊子王珪罢庚寅魏征为侍中癸巳直太史李淳风铸浑天黄道仪夏五月癸未如九成宫六月辛亥戴胄薨秋八月辛未东西洞獠寇边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龚州道行军总管以讨之以山东河南大水遣使赈之九月纵囚来归凡三百人皆赦之【谨按】
【御制读欧阳修纵囚论大宗好名之事不一而足而莫过于纵囚之特甚太宗多术人也意彼时必有以密示司理期三百人以必来而必免苟其不来必大索天下而诛之且及其父母妻子夫三百人者原在此域中也其敢不来以冀幸免而不来以累及其父母妻子乎史官无识未求其详而载之反以为盛徳之感有识者观之实不值一噱之儿戏耳而欧阳氏犹以为可偶一为之予以为即偶一为之亦不可】冬十月庚申至自九成宫十一月丁丑颁新定五经壬辰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为司空十二月甲寅幸芙蓉园丙辰猎于少陵原戊午至自少陵原
八年春正月辛丑张士贵及獠战败之壬寅遣使循省天下二月乙巳皇太子加元服丙午降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民酺三日三月庚辰如九成宫夏五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吐谷浑寇凉州六月左骁卫大将军段志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以伐之秋七月山东河南淮南大水遣使赈恤冬十月作永安宫辛丑段志击吐
谷浑大破之甲子至自九成宫十一月辛未李靖罢己丑吐谷浑寇凉州执行人鸿胪丞赵徳楷十二月辛丑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胶东公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髙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以伐吐谷浑【吐谷浑传在九年新旧纪俱在八年】丁夘从太上皇阅武于城西九年春正月党项羌叛二月长孙无忌罢三月庚辰洮州羌杀刺史孔长秀附于吐谷浑壬午大赦乙酉髙甑生及羌人战败之夏闰四月丙寅【旧书作丁夘】朔日有食之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五月长孙无忌起复庚子太上皇崩皇太子聴政壬子李靖及吐谷浑战大败之秋七月庚子盐泽道行军副总管刘徳敏及羌人战败之冬十月庚寅髙祖皇帝于献陵十一月壬戌特进萧瑀参豫朝政
十年春正月甲午帝复亲聴政壬子左仆射房龄侍中魏徴上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癸丑徙封元景为荆王元昌汉王元礼徐王元嘉韩王【元嘉传贞观九年徙封韩】元则彭王元懿郑王元轨霍王元鳯虢王元庆道王灵防燕王恪吴王泰魏王祐齐王愔蜀王恽蒋王贞越王慎纪王三月癸丑出诸王为都督夏六月壬申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太常卿杨师道为侍中魏徴罢为特进知门下省事参议朝章国典己夘皇后崩冬十一月庚寅【通鉴作庚午考旧书次年正月丁亥朔则此当作庚寅为是】文徳皇后于昭陵十二月萧瑀罢庚辰虑囚
十一年春正月丁亥徙封元裕为邓王元名舒王庚子颁新律令于天下作飞仙宫【旧书仙作山下同】甲寅房龄进所修五礼乙夘免雍州今嵗租赋二月丁巳营九嵕山为陵赐功臣密戚陪茔地及秘器甲子如洛阳宫乙丑给民百嵗以上侍五人壬午猎于鹿台岭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癸夘降洛州囚见徒免一嵗租调辛亥猎于广成泽癸丑如洛阳宫夏六月甲寅温彦博薨丁巳幸明徳宫己未以诸王为世封刺史【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唐室之袭由方镇跋扈不驯得自专世袭故耳太宗令元景等世袭刺史虽行之逾年旋即停罢然已有以闻其端矣】戊辰以功臣为世封刺史己巳徙封元祥为江王秋七月癸未大雨水谷洛溢乙未诏百官言事丁酉还洛阳宫壬寅废明徳宫及飞仙宫之圃院给遭水者丙午给亳州老子庙兖州孔子庙户各二十以奉享复凉武昭王近墓户二十以守卫九月丁亥河溢壊陜州河北县毁河阳中潬幸白司马坂以观之赐濒河遭水家粟
帛冬十月癸丑赐先朝谋臣武将及亲戚亡者茔陪献陵十一月辛夘如懐州乙未猎于济源麦山丙午还洛阳宫以故荆州都督武士彠女为才人
十二年春正月乙未吏部尚书髙士亷等上氏族志二月乙夘发洛阳宫癸亥如河北县观底柱甲子巫州獠反防州都督齐善行败之乙丑次陜州丁夘至栁谷观盐池庚午至蒲州甲戌如长春宫免朝邑今嵗租赋降囚罪乙亥猎于河濵戊寅赠隋尧君素蒲州刺史闰月
庚辰朔日冇食之丙戌至自洛阳宫秋七月癸酉髙士亷为尚书右仆射八月壬寅吐蕃寇松州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之九月辛亥阔水道行军总管牛进逹及吐蕃战于松州败之冬十月己夘猎于始平赐髙年粟帛乙未至自始平钧州山獠反桂州都督张寳徳败之十一月己巳明州山獠反交州都督李道彦败之十二月辛巳壁州山獠反右武候将军上官懐仁讨之
十三年春正月乙巳谒献陵赦三原县及行从大辟罪免县人今嵗租赋丁未至自献陵王珪薨二月丙子【新书作庚子】停世封刺史夏四月戊寅如九成宫甲申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反伏诛五月甲寅以旱避正殿诏五品以上言事减膳罢役理囚赈乏乃雨六月丙申封弟元婴为滕王秋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冬十月甲申至自九成宫十一月辛亥杨师道为中书令戊辰尚书左丞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十二月壬申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髙昌乙亥封子福为赵王壬辰猎于咸阳癸巳至自咸阳诏洛相幽徐齐并秦蒲等州并置常平仓
十四年春正月庚子有司读时令甲寅幸魏王泰第赦雍州长安县免延康里今嵗租赋二月丁丑亲释奠于国学赐学官髙第生帛赦大理万年县系囚壬午幸温汤辛夘至自温汤乙未诏求梁皇偘褚仲都周熊安生沈重陈沈文阿周正张机隋何妥刘焯刘炫之后三月罗窦二州獠反广州总管党仁败之夏五月壬寅徙封灵夔为鲁王秋八月庚午作襄城宫癸酉侯君集克髙昌以其地为西州置安西都防府九月癸夘赦髙昌部及士卒父子犯死朞犯流大功犯徒小功缌麻犯杖皆原之冬闰十月乙未如同州甲辰猎于尧山庚戌至自同州十一月甲子有事于南郊十二月丁酉侯君集俘髙昌王以献赐酺三日癸夘猎于樊川乙巳至自樊川
十五年春正月辛巳如洛阳宫次温汤卫士崔卿刁文懿谋反伏诛三月戊辰如襄城宫庚午罢襄城宫分赐百姓夏四月辛夘诏以来嵗二月有事于泰山乙未免洛州今嵗租还户故给复者加给一年赐民八十以上物惸独鳏寡疾病不能自存者米二斛虑囚丙辰诏停封泰山避正殿减膳秋七月丙寅宥周隋名臣及忠烈子孙贞观以后流配者冬十月辛夘猎于伊阙壬辰如洛阳宫十一月癸酉薛延陀寇边兵部尚书李世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以伐之十二月戊子至自洛阳宫庚子命三品以上嫡子事东宫辛丑虑囚甲辰李世勣及薛延陀战于诺真水败之乙巳赠战亡将士官三转
十六年春正月乙丑遣使安抚西州戊辰募戍西州者前犯流死亡匿聴自首以应募辛未徙天下死罪囚实西州中书舎人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夏六月辛夘诏复隐王建成曰太子改封海陵刺王元吉曰巢刺王秋七月戊午长孙无忌为司徒房龄为司空冬十一月丙辰猎于武功辛酉使祭隋文帝陵壬戌猎于岐山之阳甲子赐所过六县髙年孤疾氊衾粟帛遂幸庆善宫庚午至自庆善宫十二月癸夘幸温汤甲辰猎于骊山乙巳至自温汤
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魏征薨代州都督刘兰谋反伏诛二月己亥虑囚戊申图功臣于凌烟阁三月壬子禁送终违令式者丙辰齐王祐反李世勣讨之甲子以旱遣使覆囚决狱乙丑齐王祜伏诛给复齐州一年夏四月乙酉废皇太子为庶人汉王元昌侯君集等伏诛丙戌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大赦赐文武官及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民八十以上粟帛酺三日丁亥杨师道罢己丑特进萧瑀为太子太保李世勣为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庚寅谢承干之过于太庙癸巳降封魏王泰为东莱郡王六月己夘朔日有食之壬辰【旧书竹壬午】改隋恭帝甲午以旱避正殿减膳诏京官五品以上言事丁酉髙士亷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政事闰月丁巳诏皇太子典左右屯营兵丙子徙封泰为顺阳郡王秋七月丁酉房龄罢八月庚戌工部尚书张亮为刑部尚书参豫朝政冬十月丁未建诸州邸于京城丁巳房龄起复十一月己夘有事于南郊壬午赐酺三日以凉州获瑞石曲赦凉州并虑京城及诸州系囚多所原宥十二月庚申幸温汤庚午至自温汤
十八年春正月乙未如钟宫城庚子如鄠壬寅幸温汤二月己酉如零口乙夘至自零口丁巳给复突厥髙昌部人诸州者二年夏四月辛亥如九成宫秋七月甲午营州都督张俭率幽营兵及契丹奚以伐髙丽八月壬子安西都防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以伐焉耆甲子至自九成官丁夘刘洎为侍中岑文本为中书令中书侍郎马周守中书令九月黄门侍郎褚遂良参豫朝政辛夘郭孝恪及焉耆战败之执其王突骑支送行在所冬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癸夘宴雍州父老于上林苑赐粟帛甲寅如洛阳宫己巳猎于天池十一月戊寅虑囚庚辰遣使巡问郑汝懐泽四州髙年宴赐之甲午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马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马周为行军大总管宰相表误作十一月甲子以十月辛丑朔推之十一月不应有甲子也】率十六总管兵以伐髙丽十二月壬寅庶人承干卒【常山王承干传云卒于贞观十九年】戊午李思摩部落叛
十九年春正月庚戌帝自将诸军发洛阳以伐髙丽癸丑射虎于武徳北山乙夘诏皇太子监国于定州申国公髙士亷摄太子太傅与侍中刘洎中书令马周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髙季辅五人同掌机务丁巳赐所过髙年鳏寡粟帛赠比干太师諡忠烈三月丁丑次定州壬辰车驾发定州长孙无忌摄侍中吏部尚书杨师道摄中书令夏四月癸夘誓师于幽州大飨军丁未岑文本薨癸亥李世勣克盖牟城五月己巳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克沙卑城庚午次辽泽瘗隋人战亡者乙亥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君乂有罪伏诛丁丑车驾渡辽水军于马首山甲申克辽东城六月丁酉克白岩城己未大败高丽于安市城东南山左武卫将军王君愕死之辛酉赐酺三日秋七月壬申死事官加爵四级以一子袭九月癸未班师冬十月丙午次营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丙辰皇太子迎谒于临渝闗戊午次汉武台刻石纪功十一月癸酉大飨军于幽州癸未平壤道行军总管张文干有罪伏诛丙戌次定州丁亥贬杨师道为工部尚书十二月戊申次并州己未薛延陀寇夏州左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败之庚申杀刘洎
二十年春正月辛未夏州都督乔师望及薛延陀战败之丁丑遣使二十二人以六条黜陟于天下庚辰赦并州起义时编户给复三年后附者一年二月甲午从伐髙丽无功者皆赐勲一转乙未发并州庚申赐所过髙年鳏寡粟三月己巳至自髙丽庚午不豫皇太子聴政己丑张亮谋反伏诛闰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夏六月乙亥江夏郡王道宗李世勣伐薛延陀秋七月辛亥疾愈李世勣及薛延陀战败之八月甲子封孙忠为陈王己巳如灵州庚辰次泾州赐髙年鳏寡粟帛丙戌逾陇山闗次瓦亭观牧马丁亥许陪陵者子孙从九月辛夘遣使巡察岭南甲辰铁勒诸部请上号为可汗冬十月贬萧瑀为商州刺史丙戌至自灵州十一月己丑诏祭祀表疏藩客兵马宿卫行鱼契给驿授五品以上官及除解决死罪皆以闻余并取皇太子处分
二十一年春正月壬辰髙士亷薨丁酉诏以来嵗二月有事于泰山甲寅以铁勒诸部为州县赐京师酺三日虑囚降死罪以下二月丁丑皇太子释菜于太学三月戊子左武卫大将军牛进逹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髙丽夏四月乙丑作翠防宫五月戊子幸翠防宫壬辰命百司决事于皇太子庚戌李世勣克南苏木防城六月丁丑遣使于铁勒诸部购中国人陷没者秋七月乙未牛进逹克石城丙申作玉华宫庚戌至自翠防宫八月壬戌诏以河北大水停封泰山九月丁酉封子明为曹王冬十月癸丑褚遂良罢十一月癸夘进封泰为濮王十二月戊寅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龟兹
二十二年春正月庚寅马周薨戊戌幸温汤己亥中书舎人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丙午右【新书作左今据薛万彻及髙丽传改正】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髙丽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戊申至自温汤二月褚遂良起复乙夘见京城父老劳之蠲今嵗半租畿县三之一丁夘诏度辽水有功未酬勲而犯罪者与成官同乙亥幸玉华宫己夘猎于华原崔仁师除名流连州三月丁亥赦宜君给复县人自玉华宫苑中迁者三年夏四月丁巳松州蛮叛右武候将军梁建方败之六月丙寅遣张行成存问河北从军者家令州县为营农癸酉萧瑀薨丙子薛万彻及髙丽战于泊汋城【新纪及髙丽传皆云泊灼城而薛万彻传作泊汋吴缜曰地理忘载贾耽考邉州入四夷之路营州西北路冇泊汋城登州东北路有泊汋口似泊汋是也】败之秋七月壬辰杀华州刺史李君羡癸夘房龄薨八月己酉朔日有食之辛未执失思力伐薛延陀余部于金山九月庚辰昆丘道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尒及薛延陀余部处月处蜜战败之己亥褚遂良为中书令壬寅眉卭雅三州獠反茂州都督张士贵讨之冬十月癸丑至自玊华宫己巳阿史那社尒及龟兹战败之十二月辛未降长安万年徒罪以下闰月癸巳虑囚
二十三年春正月辛亥阿史那社尒俘龟兹王以献三月己未自去冬旱至是始雨辛酉大赦丁夘不豫命皇太子聴政于金液门夏四月己亥幸翠防宫五月戊午贬李世勣为叠州都督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二【新书作五十三考太宗生于隋开封十八年戊午至是年己酉得五十二年今据旧书作二】庚午奉大行御马舆还京师礼部尚书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兼侍中髙季辅兼中书令壬申发防諡曰文庙号太宗陵曰昭陵上元元年改諡文武圣皇帝天宝八载諡文武大圣皇帝十三载增諡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太宗贞观二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