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本章共 5.9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元 【四十八】
○元四十八
王都中
王克敬
任苏克
陈思谦
崔敬
吕思诚
汪泽民
王都中
王克敬
任苏克
陈思谦
崔敬
吕思诚
汪泽民
△王都中
王都中字符俞福宁州人父积翁仕宋为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宋主纳土乃以全闽图籍来降除参知政事行省江西后以为国信使
使日本宣谕遇害 【按纪事本末云积翁取道庆元般海帝以其俗尚佛命普陀僧如智同往舟人不愿行其谋杀之时至元二十一年正月
】 都中生三岁以恩授顺昌县尹县平江田八十亩宅一区已而世祖追念其父授都中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十七僚吏见其年少颇易之
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目咢〉眙不敢欺学舍久坏不治募大家合钱新之秩满除浙东道宣慰副使武宗诏更钞法行铜钱除都中
江淮泉货监凡天下为监者六惟江淮所铸钱最精迁郴路总管郴民染于蛮俗喜鬬争都中大治学舍作笾豆簠簋笙盘琴瑟之属使其民识
先王礼乐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寻移饶州路总管年饥米价翔踊都中出官仓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行省谓须粜以下
等价民乃可得食又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行省怒其专都中曰饶去杭二千里往还定议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
待乎郡岁贡金而金户贫富不常都中考得其实乃更定包银之法户不过二两州县征加十倍都中责之一以诏书为断俄以内忧去服阕除
两浙都转运盐使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都中曰为政者使皆避谤何以集事徧厯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
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迁福建道宣慰使后改浙东天历初又徙广东三易镇皆有声元统初朝廷以两淮盐法久坏仍命都中理其事既至参
酌前所行于两浙者次第施之寿拜河南行省参政以疾归至正元年卒谥清献
△王克敬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幼奇奇颖大宁习尚少文克敬独孜孜为儒者事由江浙行省照磨累迁左右司都事延佑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
先是往监者惧番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克敬至悉屏去抚以恩信皆帖然无敢哗吴人有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
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来归而不之纳耶事闻朝廷遂还之鄱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鄱
阳距此千里比待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用故事监吏部选有履厯当升者吏故抑之问其故吏曰有过
克敬曰法笞四十七以上不升今至不是吏曰责轻罪重曰失出在刑部铨曹安知其罪重卒升之寻迁左司都事时英宗方厉精图治丞相拜
珠请更前政不便者会议中书堂克敬首言江南包银民贫不能输者有司责之役户当罢之两浙煎盐户牢盆之役其重者尤害民当免其它
役诏从之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揭蕃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贷有
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众不能夺商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
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谓脱在当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
所漕而还登得巳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擢参议中书省事有以飞语中大臣者克敬持古八议之法谓罪状不明而轻罪
大臣何以白天下宰相传旨大长公主为皇外姑赐钱若干平云南军还赐钱若干英后入觐赐钱若干克敬乞覆奏曰用财有道大长公主供
馈素优今贴出无名是不当也自诸军征讨以来赏格未下云南独先受赏是不均也英后远迁徒御众多非大赉恩意不能洽今赐物鲜少是
不周也宰相以闻帝是其议除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又迁淮东廉访使以正纲纪为已仕声誉益着人为吏部尚书元统初授江浙行省参知
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有松江大姓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死子孙且贫有司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
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且国用宁乏此耶奏免之视事五月请老克敬历官所至俱有
政绩可纪二年卒追封梁郡公谥文肃子时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任苏克
任苏克渤海人幼事父母以孝称性倜傥义之所在必亟为之有古侠士风初袭父官为右卫千户公卿以其贤荐于朝英宗召见与语大
奖赏将择重职处之未几特克实与都尔苏谋逆遂引去不得出居常扼腕或醉归恸哭过市时人目以为狂莫知其意也泰定中都尔苏用事
天变数见苏克乃密与平章苏苏谋曰先帝之雠孤臣朝夕痛心而不能报者以未有善策也今武宗长子周王正统所属然远居朔漠难以达
意次子怀王人望所归近在金陵易于传命若能同心推戴以图大计则先帝之雠可雪矣苏苏深然之时雅克特穆尔佥枢密院事握兵柄二
人深结纳之告以所谋雅克特穆尔闻之矍然因徐说之曰天下事性顺逆两涂以顺讨逆何患不克况公国家世臣与国同休戚今国难不恤
他日有先我而谋者祸必及矣于是雅克特穆尔许之致和元年怀王自金陵迁江陵俄而泰定帝崩都尔苏踰月不立君物情汹汹苏克乃与
苏苏从雅克特穆尔奉豫王令以八月四日执居守省臣发兵塞居庸诸关召文武百寮集阙下谕以翊戴大义遣使迎怀王于江陵怀王至京
师羣臣请正大统遂即帝位是为文宗擢苏克为礼部尚书苏克辞曰臣曩备宿卫南坡之变不能效一死以报主知今日之举皆诸将相之力
在臣未足赎罪又曷敢言功乎帝慰勉之乃拜命厯迁寿福府总管又为都水使者居官恂恂无几微自伐意或询以翊戴往往逊谢终无所言
人以是多之
△陈思谦
陈思谦字景让浙东宣慰使佑之孙也少孤警敏好学文宗天历初为丞相高昌王伊都呼所举授典宝监经厯改礼部主事首言教坊仪
凤二司请并入宣徽以清礼部之选其官属不当与文武臣并列朝会宜置百官之后大乐之前诏从之而二司隶礼部如故至顺元年拜西行
台监察御史建明八事一曰正君道二曰结人心三曰崇礼让四曰正纲纪五曰审铨衡六曰厉孝行七曰纾民力八曰修军政先是关陕大饥
民多鬻产转徙及来归皆无地可耕思谦令听民倍直赎之使富者收兼人之利贫者获己弃之业监察御史李扩行部甘肃金州民刘海延都
其男元元自称本流民非海延都之子告父掠其财扩听之以酷法抑其思思谦劾扩逆父子之天坏朝廷之法遂抵扩罪明年拜监察御史建
言户部赐田诸集贤支请海青狮豹肉食及局院工粮好事施舍一切泛支以至元三十年前较之动增数十倍至顺经费阙二百三十九万余
锭宜节无益之费备军国之用又言军站消乏一有征行必括民闲之马方今西越流沙北际大漠东及辽海地气高寒水甘草美无非牧养之
地宜设置羣牧使司统领十监专治马政并畜牛羊数年之后马大蕃息或给军以收兵威或给站以优民力牛羊之富又足以给国用亦其一
助又以铨衡之弊入仕之门太多黜陟之法太简州郡之任太淹朝省之除太速欲设三策以救四弊一曰至元三十年以后增设衙门冗滥不
急者从实减并其外有选法者并入中书二曰参酌古制设辟举之科令三品以下各举所知得才则受赏失实则受罚三曰古者刺史入为三
公郎官出宰百里盖使外职识朝廷治体内官知民闲利病今后历县尹有能声善政者授郎官御史历郡守有奇才异绩者任宪使尚书其余
各验资品通迁在内者不得三考连任京官在外者须历两任迁内职绩非出类守不败官者则循以年劳处以常设凡朝阙官员须二十月之
上方许迁除帝命中书议行之时居忧者多夺情起复思谦言三年之丧谓之达礼自非金革不可从权遂着于令有诏起报严寺思谦曰兵荒
之余当罢土木以纾民力帝嘉之曰此正得祖宗立台宪意未几迁右司都事历御史台都事重纪至元元年出为淮西道廉访副使未期月引
疾归召为中书省员外郎上言强盗但伤事主者皆得死罪而故杀从而加之人与鬬殴杀人者例杖一百七下得不死与私宰牛马之罪无异
是视人与牛马等也法应加重因奸杀夫所奸妻妾同罪律有明文今止坐所犯似失推明遂令法曹议着为定制至正中累迁淮西廉访使卢
州盗起思谦言于宣让王特穆尔布哈曰承平日久民不知兵王以帝室懿亲镇抚淮甸岂得坐视思谦愿与王戮力殄寇王曰此吾责也如鞍
马器械未备何思谦括官民马置兵甲与王分道并进遂平庐州既而颍寇将渡淮又言于王亟调芍陂屯卒用之王曰非奉诏不敢思谦言非
常之变理宜从权擅中发之罪愿自坐王从之其侄立本为屯田万户召语曰汝职乃先人力战所致今国家有难汝当身先士卒以图报劾寻
召为集贤侍讲学士十二年拜御史中丞上章乞老不允特旨进一品授荣禄大夫仍御史中丞及命下翼日卒追封鲁国公谥通敏
△崔敬
崔敬字伯恭大宁惠州人通刑名法律之学初由刑部令史擢中书掾累迁监察御史时既毁文宗庙主削文宗后皇太后之号徙置东安
州皇弟雅克特古斯文宗子也亦放之高丽敬上疏曰文皇获不轨之愆已撤庙祀叔母有阶祸之罪亦削洪名尽孝正名斯亦足矣惟念雅克
特古斯太子年方在幼罹此播迁天理人情有所不忍明皇当上宾之日太子在襁褓庂闲尚未有知义当矜悯盖武宗视明文二帝皆亲子也
陛下与太子皆嫡孙也以武皇之心为心则皆子孙固无亲疏以陛下之心为心未免有彼此之见常人有百金之产尚置义田宗族困阨者为
之教养不使失所况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今以同气之人置之度外倘生他变良可寒心望陛下遣近臣迎归太后太子以全母子之情尽骨肉
之义则天意回人之心悦矣不报又疏谏天子巡幸上都宜御内殿其畧曰世祖以上都为清暑之地车驾行幸岁以为常阁有大安殿有鸿禧
睿思所以保养圣躬适起居之宜存思敬之心也今实唎别尔多斯乃先皇所以备宴游非常时临御之所今国家多故天道更变愿大驾早还
大内居深宫严宿卫与宰臣谋治道万几之暇命经筵谁讲究古今盛衰之由缉熙圣学乃宗社之福也时帝数以历代珍宝分赐近侍敬又上
疏曰臣闻世皇时大臣有功所赐不过鞶革重惜天物为后世虑至远也今山东大饥燕南亢旱海潮为灾天文示儆地道失宁京畿南北蝗飞
蔽天正当圣主恤民之曰近侍之臣不知虑此奏禀承请殆无虚日甚至以府库百年所积宝物遍赐仆御阉寺之流乳稚童孩之子帑藏或空
万一国有大事人有大功又将何以为赐乎乞追回原赏以示恩不可滥庶允公论是年出佥山北廉访司事按部全宁狱有李秀以坐造伪钞
连数十人敬疑而谳之廉知始谋者为大同王浊有司误执秀以塞责移文至大同果得浊乃出秀至正中累迁至同知大都路总管府事直沽
河淤中书省委敬浚治之不三月告成除刑部侍郎迁中书左司郎中厯刑部尚书广东宪府雠杀处以大逆敬曰宪府以私相攻致有是变非
大逆坐一家者比议始定十五年改兵部尚书兼济宁军民屯田使朝廷给钞十万锭散于有司招至军民立营屯种岁收百万斛以给边防居
岁余其法井井十七年召为大司农少卿盗据齐鲁敬与平章政事达兰参知政事温普分省陵州命便宜行事敬与温普密议曰我军强且胜
彼将败而降如得仗义之士直抵其巢穴而招安亦方面之幸也有国子生王恪等愿往敬授以官俾之行至郓城见李秉彝田丰等谕以逆顺
祸福之理丰与秉彝皆悔过自新山东郡邑皆复敬以军马供给浩繁民力不继请行纳粟补官之令诏从之于是河北燕南士民踵至积粟百
万石民获少苏十八年迁江浙行省左丞卒谥忠敏
△吕思诚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先世皆仕金为望族 【按一统志云父允官汉中廉访司佥事】 思诚登泰定元年进士第授景州蓨县尹差
民户为三等均其徭役刻孔子象令社学祀事每岁春行田树畜勤者赏以农器人争趋事地无遗利印识文簿畀社长季月报县不孝弟不事
生业者悉书之罚其输作天历兵兴豫贷钞于富民令下造军器事皆先集民用不扰于后得官价亟以还民天旱道士持青蛇曰卢师谷小青
谓龙也祷之即雨思诚以其惑众杀蛇逐道士雨亦随至县多淫祠刑牲以祭者无虚曰思诚悉命毁之唯存江都相董仲舒祠擢翰林国史院
编修官文宗在奎章阁有旨取阅国史左右舁匮以进思诚独跪阁下争曰国史纪当代人君善恶自古天子无亲阅之者事遂寝擢国子司业
顺帝即位拜监察御史与鄂伦图等劾中书平章政事彻尔特穆尔变乱朝政章上留中不下思诚纳印绶殿前遂出佥广西廉访司事巡行郡
县土官有于元帅者恃势鱼肉人恐事觉阴遣其子迓思诚于道思诚缚之悉发其阴私痛惩其罪一道震肃后移浙西达实特穆尔时为南台
御史大夫与江浙省臣有隙嗾思诚劾之思诚曰吾为天子耳目不为台臣鹰犬闻行省平章左右贪墨浙民怨其即疏其罪流之海南复召为
国子司业迁中书左司员外郎盗杀河南省臣以伪檄呼廉访使段辅入行自事及事败诖误者三十余人将寘于法思诚言于朝皆释之拜礼
部尚书御史台奏为治书侍御史总裁辽金宋三史升侍御史会平章政事衮布巴勒不法监察御史劾之御史大夫额森特穆尔欲缓其章思
诚趣入奏衮布巴勒遂罢额森特穆尔衔之思诚即谒告去朝廷知思诚无他迁河东廉访使未几召为集贤侍遘学士兼国子祭酒寻授湖北
廉访使入拜中书参知政事升左丞转御史中丞劾奏清道官不尽职罢之再任左丞知经筵事提调国子监兼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
又又为枢密副使乃知经筵事复为中书左丞御史大夫纳琳诬参政孔思立受赇事或欲连中之纳琳曰吕左丞素有廉声难以相及遂止拜
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偰哲笃左司郎中武祺等建言更钞法以楮币一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钞为母而钱为子命廷臣集议思诚
曰中统至元自有母子上料为母下料为子岂有以故纸为母而立铜为子者乎又曰钱钞用法见为一致以虚换实也今厯代钱至正钱中统
钞至元钞交钞分为五项虑小民知之藏其实而弃其虚恐不利于国家偰哲笃曰至元钞多伪故更之思诚曰至元钞非伪人为伪尔交钞若
出亦为伪者矣且至元钞人犹识之交钞人未之识伪将滋多况祖宗成宪岂可轻改偰哲笃曰钱钞兼行何如思诚曰钱钞兼行轻重不伦何
者为母何者为子偰哲笃忿曰公有何策思诚曰我有三字策曰行不得丞相托克托见其言直颇狐疑未决御史大夫额森特穆尔曰吕祭酒
之言亦有是者但不当在庙堂上大声厉色尔已而监察御史承望风旨劾思诚狂妄左迁湖广行省左丞遣太医院宣使泰初即其家迫遣初
窘辱之不遗余力思诚不为动贻书参议龚伯璲曰去年许可用为河南左丞今年吕思诚为湖广左丞世事至此足下得无动心乎时武昌方
为贼据思诚抵城下语诸将曰贼与诸君相持久必不知吾来出其不意可以入城遂行诸将不获已随其后贼仓卒无备尽惊走思诚遂入乃
大会军民官吏告之曰贼去示吾弱也度将复来于是申号令修器械葺城郭明部伍先谋自守徐议出征苗军暴横素侵辱省宪思诚正色叱
之曰若等能杀吕左丞乎自是无敢复至未几召还复为中书左丞思诚去二曰城复陷移大司农俄得疾以至正十七年三月卒谥忠肃
△汪泽民
汪泽民字叔志徽之婺源州人宋端明殿学士藻七世孙也家贫力学通诸经成延佑五年进士授同知岳州路平江州事厯南安路总管
府推官镇守万户多尔济持官府短长郡吏王甲殴伤属县长官诉郡同僚畏多尔济托故不视事泽民独捕甲系之狱多尔济赂巡按御史受
甲家人诉欲出之泽民正色与辨御史沮怍夜竟去乃卒罪王甲湖州府判官钱珍以奸淫事杀推官梁楫事连广东廉访副使刘珍坐系者二
百余人委官鞫问皆顾忌淹延弗能白复檄泽民谳之狱立具人服其明厯平江路总管府推官有僧净广与他僧有憾久绝往来一日邀广饮
广弟子急欲得师财潜往他僧所杀之诉于官他僧不胜拷掠遂诬服泽民视其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人惊以
为神至正三年召除国子司业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未两月移书告老大学士和尚曰集贤翰林实养老尊贤之地愿以少留
以副上意泽民曰以布衣叨荣三品志愿足矣遂以礼部尚书致仕既归田里与门生故人相往返超然若忘世者十五年蕲黄贼犯宣州泽民
时居其地江东廉访使道通日就询守御计城得无虞明年长枪军索诺木巴勒等叛来寇城或劝之去泽民曰我虽无官守顾受国厚恩临危
爱死非臣子节留宣州筹划累败贼兵既而寇益众城陷泽民为所执使之降大骂不屈遂遇害事闻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