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本章共 5.9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逆臣传
宋
○宋
(臣)等谨案张邦昌刘预苗傅宋史并入叛臣金史复系邦昌刘豫于列传考靖康之变邦昌豫并僭大号逆迹显然苗傅等劫君废立
罪无可逭今并编为宋逆臣其金史张刘二传则并从删削云
张邦昌
刘豫
苗傅【刘正彦】
张邦昌
刘豫
苗傅 【刘正彦】
△张邦昌
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举进士累官大司成以训导失职贬提举崇福宫知光汝洪三州政和末改礼部侍郎宣和元年除尚书右
丞转左丞迁中书侍郎钦宗即位拜少宰金人攻汴朝廷议割三镇俾康王及邦昌为质于金以求成既而以肃王为质邦昌从康王还进太宰
兼门下侍郎为河北路割地使初邦昌力主和议不意身自为质及行乃要钦宗署御批无变割地议不许时金兵再至上书者攻邦昌私敌社
稷之贼也遂黜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罢割地议其冬金人陷京师明年春吴幵莫俦自金营来以金帅令推立异姓召百官杂议众莫
敢出声适尚书员外郎宋齐愈至自外众问金人意所主齐愈书张邦昌三字示之遂定议以邦昌治国事孙傅张权夜不署状金人执之置军
中王时雍时为留守再集百官诣秘书省至即闭省门以兵环之俾范琼谕众以立邦昌众意唯唯幵俦持状赴军前邦昌入居尚书省金人趋
劝进遣人奉册宝至邦昌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僭号大楚拟都金陵遂升文德殿设位御床西受贺遣合门传令勿拜时雍率百官遽拜邦昌
但东面拱立外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耻屈节异姓首率内亲事官数百人皆先杀妻孥焚所居谋举义金水门外范琼诈与合谋令悉弃兵杖
乃从后袭杀百余人捕革并其子皆杀之是日风霾日晕无光百官惨沮邦昌亦变色惟时雍幵俦琼等欣然鼓舞以为有佐命功即以时雍权
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幵权同知枢密院事俦权佥书枢密院事吕好问权领门下省徐秉哲权领中书省邦昌见百官称子手诏曰手书独时
雍每言事邦昌前称臣启陛下劝邦昌坐紫宸垂拱殿吕好问争之乃止邦昌以嗣位之初宜推恩四方以道阻先赦京城选郎官为四方密谕
使金人将退邦昌诣金营祖别服柘袍张红葢所过设香案时雍秉哲幵俦皆从行士庶观者无不感怆金师即还邦昌降手书赦天下吕好问
谓邦昌曰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保如今日乎康王居外众所归心为今计者当迎元佑皇后请康王早正大位庶获保全
监察御史马伸贻书邦昌称为相公请奉迎康王书入邦昌气沮王时雍曰骑虎者势不得下所宜熟虑他日噬脐无及徐秉哲从旁赞之邦昌
知人心不顺乃弗听时雍等而册元佑皇后曰宋太后入御延福宫遣蒋师愈赍书于康王自陈所以勉循金人推立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
也敢有他乎王报书邦昌邦昌寻遣谢克家献大宋受命宝复降手书请元佑皇后垂帘听政以俟复辟邦昌以太宰退处内东门资善堂寻遣
使奉乘舆服御物至东京既而邦昌亦至伏地恸哭请死王抚慰之王即皇帝位相李纲徙邦昌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纲上书极论
邦昌僭逆宜肆诸市朝以为乱臣贼子之戒时黄潜善犹左右之纲复力争高宗乃降御批曰邦昌僭逆理合诛夷原其初心出于迫胁可特与
免贷责授招化军节度副使 【按史传原作节度使今据东都事略改】 潭州安置初邦昌僭居内庭华国靖恭夫人李氏数以果宝奉邦昌
邦昌亦厚答之一夕邦昌被酒李氏拥之曰大家事己至此尚何言因以赭色半臂加邦昌身掖入福宁殿衣饰养女陈氏以进及邦昌还东府
李氏私送之语斥乘舆帝闻下李氏狱词服诏数邦昌罪赐死潭州李氏杖脊配车营务时雍秉哲幵俦等先己远窜至是并诛时雍
△刘豫
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人世业农至豫始举进士元符中登第少无行常盗同舍生白金孟纱衣政和二年召拜殿中侍御史为言者所击
帝不欲发其宿丑诏勿问未几累章言礼制局事帝曰种田叟安知礼制黜为两浙察访宣和六年判国子监除河北提刑金人南侵豫弃官避
乱仪真建炎二年用张悫荐除知济南府时盗起山东豫不愿行请易东南一郡执政恶之不许豫忿而去是冬金人攻济南遣人啖豫以利豫
惩前忿遂杀其将关胜缒城纳款三年金人以豫知东平府充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节制大名开德濮滨博棣德沧等州以其子麟知济南
府四年金人册豫为齐帝都大名府先是豫遣麟持重宝赂金左监军达兰求僭号达兰许之遣使即豫所部咨军民所宜立众未及对豫乡人
张浃越次请立豫议遂决乃命高庆裔韩昉备玺绶宝册以立之九月戊申豫即伪位赦境内奉金正朔称天会八年以张孝纯为丞相李孝扬
为左丞张柬为右丞李俦为监察御史郑亿年为工部侍郎王琼为汴京留守子麟为大中大夫提领诸路兵马兼知济南府豫还东平升为东
京改东京为汴京降南京为归德府以弟益为北京留守寻改汴京留守复降淮宁永昌顺昌兴仁府悉为州自以生景州守济南节制东平僭
位大名乃起四郡丁壮数千人号云从子弟册其母翟氏为皇太后妾钱氏为皇后钱氏宣和内人也习宫掖事豫欲有所取则故立之改明年
为阜昌元年初豫遣人说东京副留守上官悟降金悟斩之又招知楚州赵立立不发书斩其使博州判官刘长孺以书劝豫反正豫囚之豫大
索宋宗室承务郎阎琦匿之豫杖琦死召迪功郎王宠不至文林郎李喆尉氏令姚邦基皆弃官去朝奉郎赵俊书甲子不书僭年豫亦无如之
何国信副使宋汝为以吕颐浩书勉豫忠义豫曰独不见张邦昌乎业已然尚何言哉沧州进士邢希载上豫书乞通宋朝豫杀希载绍兴元年
张浚讨李成败之成逃归豫豫以麟为兵马大总管尚书左丞相置招受司于宿州诱宋逋逃十月豫入寇遣其将王世冲以蕃汉兵攻庐州守
臣王亨诱斩世冲大败其众叶梦得招降豫将王才伪秦凤帅郭振入寇王彦关帅古败之伪知海州嶭安靖及通判李汇以州来归二年知商
州董先以商虢二州叛附于豫襄阳镇抚使桑仲上疏请正豫罪朝廷命仲兼节制应援京城军马量度事势复豫所陷郡仍命河南翟兴荆南
解潜金房王彦德安陈规蕲黄孔彦舟庐寿王亨相为应援仲寻为其将霍明所杀霍兴进屯尹阳山豫患之使人招兴许以王爵兴戮其使豫
乃阴结兴麾下杨伟图之伟杀兴持兴首降豫豫迁都汴因奉祖考于宋太庙尊其祖曰徽祖毅文皇帝父衍祖睿仁皇帝亲巡郊祖是日暴风
卷旗屋瓦皆震士民大恐豫曲教汴人时河淮陕西山东皆驻北军麟籍乡兵十余万为皇子府十三军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
殆尽赋敛烦苛民不聊生孔彦舟叛降豫其将陈彦时率众千余来归直徽猷阁凌唐佐尚书郎李亘与宋汝为留伪庭久谋以蜡书疏豫虚实
事泄唐佐亘皆遇害豫以知东平府李邺为尚书右丞董先为大总府先锋将襄阳镇抚使李横败豫兵于扬石乘胜趋汝州伪守彭玘以城降
豫遣刘夔与金帅萨里罕侵蜀执进士嶭筇送豫筇勉豫早图反正豫怒欲兵之赖张孝纯获免三年李横破颍顺军伪守兰和降又败豫兵于
长葛引兵至颍昌府伪安抚赵弼固守急攻下之弼遁复颍昌河南镇抚司统制官李吉败豫将梁进于伊阳台殪之豫求援于金金遣乌珠赴
之豫亦遣李成率师二万逆战于牟駞冈横败绩复陷颍日虢州镇抚司统制官谢皋指腹示贼曰此吾赤心也自剖心以死明州守将徐文以
所部海舟六十艘官军四千余人 【金史刘豫传作军兵七百余人】 浮海抵盐城输款于豫文言沿海无备二浙可袭取豫大喜以文知莱
州益海舰二十俾寇通泰间朝廷遣韩肖冑胡松年使伪齐豫欲以臣礼见肖冑无以应松年曰均为宋臣遂长揖不拜豫不能屈因问帝意所
向松年曰必欲复故疆耳豫有惭色杨政遣川陕将官吴胜破豫兵于莲花城贼将李成陷邓州襄阳李横奔荆南知随州李道弃城走成据襄
阳陷郢州守臣李简遁贼将王彦先自亳引兵至寿春将窥江南刘光世驻军建康扼马家渡遣郦琼领所部驻无为军为濠寿声援贼乃还金
人遣李永寿王翊来报聘永寿等骄倨请还豫俘及西北士民之流寓者复要画江以益豫监广州盐税吴伸上书请讨豫谓敌使在廷宜阳许
而阴图之乘其不疑可一战擒也四年翰林学士綦崇礼言豫父子倚重金人且永寿等从豫所来画江之请必出于豫观其奸谋在窥吾境土
恐既通使人情必解弛宜戒将帅益置守备既而熙河路马步军总管关师古与豫兵战于左要岭败绩遂降贼洮岷之地尽归豫矣知寿春府
罗兴叛降豫舒蕲等州制置使岳飞复襄阳李成遁寻复唐州随州磔伪守王嵩复邓州豫闻夺民舟五百载战具以徐文为前军声言攻定海
遣子麟侄猊分道南侵复遣使请师于金金以宗辅权左副元帅达兰为右副元帅调渤海汉军五万应豫以乌珠尝渡江习知险易俾将前军
与豫兵渡淮楚州守臣樊序弃城走淮东宣抚使韩世忠自承州退保镇江诏张浚援世忠刘光世移军建康世忠复还扬州与解元连战皆捷
帝发临安下诏讨豫始暴豫罪恶士气大振淮西将王师晟张琦合兵复寿春执伪知州王靖岳飞遣将败金人于庐州金人退师遣使告麟麟
弃辎重宵遁五年淮西将郦琼复光州伪守许约降豫将商元攻信阳军知军事舒继明死之豫废明堂为讲武殿暴风连日陷光州六年豫聚
兵淮阳韩世忠引兵急围之贼守将连举六烽乌珠与刘猊合兵来援皆败筑刘龙城以窥淮西王师晟败之执华知刚俘其众而还豫闻帝亲
征告急于金领三省事宗盘曰先帝立豫者欲豫辟疆保境我得按兵息民也今豫进不能取退不能守兵连祸结休息无期从之则豫收其利
而我实受獘奈何许之金主报豫自行始遣乌珠提兵黎阳以观衅豫于是以麟领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李邺行台右丞冯长宁行喜户部许清
臣兵马大总管李成孔彦舟关师古为将籍民兵三十万分三道入寇麟总十路兵由寿春犯庐州猊率东路兵取紫荆山出涡口以犯定远西
兵趋光州寇六安彦舟统之麟兵从淮西济众号十万次濠寿间江东安抚使张俊拒战诏并以淮西属俊命殿帅杨沂中至泗州与俊合刘光
世亦还庐州与沂中相应统制王德郦琼出安豊遇贼三将军皆败之猊兵为世忠所阻乃率众犯定远欲趋宣化以寇建康沂中遇猊兵于越
家坊破之又遇于藕塘大破之猊遁麟闻拔砦走金人闻麟等败诘豫罪状始有废豫意矣豫觉请立麟为太子以觇其意金人答豫曰徐当遣
人咨访河南百姓七年豫遣谍纵火淮甸燔刘光世帑藏又焚镇江豫自麟败意沮气夺中原遗民日望官军三月帝驻建康而统制郦琼执吕
祉杀之以兵三万叛降豫 【按金史郦琼传作率步骑十余万降于齐而续通鉴亦作帅全军四万降刘豫并与此互异】 豫授琼静难军节
度使知拱州琼劝豫入寇豫复乞师于金金人恐豫兵众难制欲以计除之乃佯言琼降恐诈命散其兵遂以女真万户苏布为元帅府左都监
屯太原渤海万户大托卜嘉为右都监屯河间令达兰乌珠伪称南侵至汴绐麟出至武城麾骑擒之因驰入城豫方射讲武殿乌珠从三骑突
进东华门下马执其手偕至宣德门强乘以羸马露刃夹之囚于金明池翼日集百官宣诏责豫废为蜀王以铁骑数千围宫门遣小校巡闾巷
间扬言曰自今不佥汝为军不取汝免行钱为汝敲杀貌事人请汝旧主少帝来此由是人心稍安置行台尚书省于汴以张孝纯权行台左丞
相伪丞相张昂知淄州李邺知代州李成孔彦舟郦琼关师古各予一郡以女真呼沙呼为汴京留守李俦副之诸军悉令归农听宫人出嫁豫
求哀达兰曰昔赵氏少帝出京百姓然顶炼臂号立之声闻于远迩今汝废无一人怜汝者何不自责也豫语塞迫之行愿居相州韩琦宅许之
后并其子麟徙于临潢封豫为曹王赐田以居之豫僭大号凡八年绍兴十三年卒
△苗傅 【刘正彦】
苗傅上党人康王建元帅府信德守臣梁扬祖以兵万人至傅与张浚杨沂中田师中皆隶麾下隆佑太后南渡傅为统制官以所部八十
人扈卫驻杭州刘正彦者不知何许人父法政和间为熙河路经略使死王事正彦由合门袛候易文资至朝奉大夫后以事责降会法部曲王
渊为御营都统制正彦归之渊荐于朝复知濠州擢御营右军副都统制渊分精兵三千与之以平丁进功进威州刺史赏薄觖望寻被命从六
宫皇子至杭州建炎三年二月高宗从王渊议由镇江幸杭州时诸大将皆分守要害独苗傅扈从内侍省押班康履颇用事肆为暴横傅等恨
之曰天子颠沛至此犹敢尔邪三月拜王渊同签书枢密院事众谓荐由内侍傅自负宿将疾渊骤贵正彦虽由渊进渊檄取所予兵亦怨之于
是与王世修张逵王钧甫马柔吉等谋作乱钧甫等皆燕人所将号赤心军傅部分既定乃绐渊以临安县有盗意欲吏渊出兵于外康履微知
其谋以告渊渊伏兵天竺明日刘光世进殿前都指挥使百官入听宣制贼党伏兵城北桥下俟渊退朝诬以结宦官谋反正彦手杀渊以兵围
履第分捕内官凡无须者尽杀之揭渊首引兵犯阙中军统制吴湛守宫门潜与傅通导其赏入奏曰苗傅不负国止为天子除害知杭州康允
之见事急请帝御楼谕之傅见黄屋犹山呼而拜帝凭阑呼二贼问故傅厉声曰陛下信任中官军士有功者不赏私内侍者即得美官黄潜善
汪伯彦误国犹未远窜王渊遇敌不战因交康履得除枢密臣立功多止作郡团练已斩渊首更乞斩康履蓝珪曾择以谢三军帝谕以当流海
岛可与军士归营且曰已除傅承宣使御营都统制正彦观察使御营副都统制贼不退遂命吴湛捕履傅即楼下腰斩之傅犹肆恶言谓帝不
当即大位渊圣来归可以处也帝使朱胜非缒楼下曲谕之傅请隆佑太后同听政及遣使与金议和帝许诺即下诏请太后垂帘贼闻诏不拜
曰自有皇太子可立颜岐曰得太后亲谕之则无词矣时寒甚门无帘纬帝坐一竹椅既请太后即起立楹侧太后御肩舆出立楼前二贼请立
皇子太后曰今强敌在外使吾一妇人抱三岁儿何以令天下正彦等号泣固请曰事久不决恐三军生变太后顾谓胜非曰相公何无一言胜
非不能答傅等语益不逊太后还入门帝遣人奏禅位是日帝幸显宁寺 【按史传讹作显忠去今据本纪及续通鉴改】 太后垂帘降赦号
帝为睿圣仁孝皇帝以显宁寺为睿圣宫留内侍十五人余悉编置改元明受赦至平江府张浚知有变不拜江宁制置吕颐浩遗浚书痛述事
变浚乃举兵御营前军统置张俊至平江浚谕以起兵俊泣奉命张浚遗书二凶奖其忠义以慰安之遣进士冯轓 【续通鉴及宋史纪事本
末俱作布衣冯轓】 赴行在请帝亲总要务复抵书马柔吉王钧甫宜早反正以解天下之惑浚既遣轓即檄诸路约吕颐浩刘光世会平江傅
以堂帖趋张浚赴秦州命赵哲领浚军哲不从改命陈思恭思恭亦不从以谏议大夫郑悫为御史中丞以武功大夫王彦为御营司统制悫面
折二凶彦佯狂致仕辛道宗谓张浚曰贼万一邀驾入海何以为计浚乃声言防遏海寇奏道宗为节制司参议官措置海船甲午贬曾择蓝珪
于岭南傅追斩择贼欲以所部代禁卫守睿圣宫又欲邀帝幸徽越张征胜非曲谕止之韩世忠兵至浚分张俊兵二千益之发平江冯轓还平
江浚复遣人责贼以大义谕以祸福傅等得浚书始悟见讨奏请诛浚诏责浚黄州团练使郴州安置郑悫上疏谓浚不当责密遣所亲谢向变
姓名告浚宜持重缓进贼当自遁浚然之是日贼遣苗瑀马柔吉将兵驻临平以拒勤王之师浚得谪命恐将士解体绐曰趋召之命也吕颐浩
率兵至平江与浚传檄四方声傅正彦之罪丙午浚颐浩总中军发平江以韩世忠为前军张俊翼之刘光世分兵殿后贼亦遣兵三千屯湘州
小林胜非召二凶至都堂议复辟率百官三上表以请夏四月帝还宫都人大悦帝御前殿诏尊太后曰隆佑皇太后立嗣君为皇太子徙传淮
西制置使正彦副之复建炎号颐浩浚军次临平苗翊马柔吉以兵阻河韩世忠率先锋力战俊光世乘之翊败走勤王兵进北关二凶诣都堂
取所赐铁券引精兵二千夜开涌金门遁颐浩浚引兵入城世忠手执王世修以属吏苗傅犯富阳统制官乔仲福追击之苗傅等又犯桐庐蔓
延至白沙渡所过燔桥以阻官军犯寿昌县黥民充军犯衢州守臣胡唐老拒却之犯常山世忠请任讨贼为江浙制置使白衢信追击贼犯玉
山县屯沙溪镇统制关师古自江东讨贼还与乔仲福王德会信州贼闻之还屯衢信间五月世忠发杭州贼党张翼斩钧甫及柔吉父子首以
降江浙制置使周望受之以闻贼寇浦城县夹溪而屯据险设伏以邀官军统制官马彦博死之贼乘胜犯中军世忠瞋目大呼挥兵直前生擒
正彦贼将江池擒苗翊降众悉解甲张逵收余兵入崇安乔仲福追杀之傅弃军变姓名夜遁建阳土豪詹标执送世忠槛车赴行在诏班师俘
傅正彦以献磔子建康市张逵苗瑀及傅二子俱前死诏释余党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