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本章共 5.8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后妃传
宋 【一】
○宋一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
太祖孝惠贺皇后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太宗淑德尹皇后
懿德符皇后明德李皇后
元德李太后真宗章怀潘皇后
章穆郭皇后章献明肃刘皇后
章懿李太后杨淑妃
沈贵妃仁宗郭
皇后
慈圣光献曹皇后张贵妃
苗贵妃周贵妃
杨德妃冯贤妃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定州安喜人也父爽赠太师后既笄归于宣祖治家严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 【按廷美传云
母陈国夫人耿氏则非杜太后所生也与本传异】 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周显德中太祖为定国军节度使封南阳郡太夫人及太祖
自陈桥还京师人走报太后曰点检已作天子太后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祖拜于堂上众皆贺太后愀然不乐左
右问故太后曰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吾所以忧也太祖再拜曰谨受教建隆
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
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
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于纸
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太后崩于滋德殿谥明宪葬安陵祔享太庙干德二年更谥昭宪合祔安陵 【按本纪及礼志宣祖
安陵在京城东南隅干德二年改葬河南府巩县西南故本传两言之】
△太祖孝惠贺皇后
太祖孝惠贺皇后开封人右千牛卫率府率景思长女性温柔恭顺动以礼法晋开运初宣祖为太祖聘焉周显德三年太祖为定国军节
度使封会稽郡夫人生秦国晋国二公主魏王德昭五年薨建隆闲追册为皇后葬安陵西北享于别庙神宗时与孝章淑德章怀并祔太庙
△孝明王皇后
孝明王皇后邠州新平人彰德军节度饶第三女孝惠崩聘为继室封琅邪郡夫人太祖即位建隆元年八月册为皇后常服宽衣佐御膳
慈仁恭勤事杜太后得其驩心干德元年崩葬安陵之北享于别庙太平兴国二年祔享太庙
△孝章宋皇后
孝章宋皇后河南洛阳人左卫上将军偓之长女孝明崩纳入宫为皇后性柔顺好礼太祖崩号开宝皇后居西宫雍熙四年移居东宫至
道元年崩祔葬永昌陵北
△太宗淑德尹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相州邺人滁州刺史廷勋女太宗在周时娶焉早薨及帝即位追册为皇后加谥葬孝明陵西北
△懿德符皇后
懿德符皇后陈州宛邱人魏王彦卿第六女周显德中归太宗建隆初封汝南郡夫人晋封楚国夫人太宗封晋王改越国开宝八年薨葬
安陵西北帝即位追册为皇后享于别庙真宗即位诏有司议太宗配宰相请以后配从之 【按王偁东都事略时宗正卿赵安易请以淑德
配礼官以明德在万安宫宜虚配位秘阁校理吴淑以为皆未允因请以元德配诏谓礼宜酌于人情特以懿德升配所载甚详附识于此】 升
祔太庙
△明德李皇后
明德李皇后潞州上党人淄州刺史处耘第二女开宝中太祖为太宗聘为妃太平兴国三年始入宫雍熙元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后性恭
谨庄肃抚育诸子及嫔御甚厚真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居西宫嘉庆殿咸平中别建宫居之仍上宫名曰万安 【按真宗纪及东都事略俱
不言建宫移居事岂以宫仍旧名故从略欤】 景德元年崩祔葬永熙陵礼官请以懿德明德同祔太宗庙室以先后为次从之
△元德李太后
元德李太后真定人干州防御使英之女太祖闻妃有容德为太宗聘之开宝中封陇西郡君太宗即位进夫人性恭肃有法度六宫推重
之生楚王元佐及真宗太平兴国二年薨真宗即位追封贤妃又进上尊号为皇太后祔葬永熙陵享于别庙大中祥符三年礼官赵湘请以后
祔太宗庙室真宗曰此重事也俟令礼官议之六年秋相王旦与羣臣表请后尊号中去太字升祔太庙明德之次从之
△真宗章怀潘皇后
真宗章怀潘皇后大名人忠武军节度美第八女真宗在韩邸太宗为聘之封莒国夫人端拱二年薨真宗即位追册为皇后谥庄怀葬永
昌陵侧陵名保泰享于别庙旧制后谥冠以帝谥庆历中礼官言孝字连太祖谥德字连太宗谥遂改庄为章以连真宗谥云
△章穆郭皇后
章穆郭皇后太原人宣徽南院使守文第二女淳化四年真宗在襄邸太宗为聘之封鲁国夫人进封秦国真宗嗣位立为皇后景德四年
从幸西京还以疾崩后谦约惠下性恶奢靡族属入谒禁中服饰华侈必加戒勖有以家事求言于上者后终不许兄子出嫁以贫欲祈恩赉但
出装具给之上尤加礼重及崩上深嗟悼谥曰庄穆葬永熙陵西北享于别庙仁宗即位升祔真宗庙室改谥章穆
△章献明肃刘皇后
章献明肃刘皇后其先家太原后徙益州为华阳人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通第二女也后在襁褓而孤鞠于外氏善播鼗蜀人龚美者
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后年十五入襄邸王乳母秦国夫人性严因为太宗言之令王斥去王不得已置之王宫指使张耆家及即位入为美
人以其无宗族乃更以美为兄弟改姓刘大中祥符中为修仪进德妃自章穆崩真宗欲立为皇后大臣多以为不可帝卒立之李宸妃生仁宗
后以为己子与杨淑妃抚视甚至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传引故
实以对天禧四年帝久疾事多决于后宰相寇准密议奏请皇太子监国以谋泄罢相用丁谓代之既而入内都知周怀政谋废后杀谓复用准
以辅太子为杨崇勋所告怀政诛准贬衡州司马 【寇准传作道州司马】 于是诏皇太子开资善堂引大臣决天下事后裁制于内真宗崩
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谓等请太后御别殿太后不可于是请帝与太后五日一御承明殿帝位左太后位右垂帘决事议已
定太后忽出手书第欲禁中阅章奏遇大事召对辅臣其谋出于丁谓非太后意也谓既贬冯拯等三上奏请如初议帝亦以为言于是始同御
承明殿有司请制令称吾以生日为长寍节出入御大安辇鸣鞭侍卫如乘舆令天下避太后父讳羣臣上尊号曰应元崇德仁寿慈圣太后御
文德殿受册正旦郊祀帝率百官上寿范仲淹力言其非不听明道二年帝亲耕耤田太后亦谒太庙乘玉辂服袆衣九龙花钗冠斋于庙质明
服衮衣减宗彝藻去剑冠仪天前后垂珠翠十旒荐献七室加上尊号曰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太后是岁崩谥曰章献明肃葬永定陵
西北旧制皇后皆二谥称制加四谥自后始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习亦少所假借宫掖闲
未尝妄改作赐族人御食必易以扣器曰尚方器勿使入吾家也后性俭约常服絁繻练裙侍者见仁宗左右簪珥珍丽欲效之太后戒曰彼皇
帝嫔御饰也汝安得学先是小臣方仲弓上书请依武后故事立刘氏庙而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后掷其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
谨案通鉴辑览
御批章献不尝问鲁宗道以武后何如主乎且欲立刘氏七庙被天子衮冕皆何为者至进外家任宦者犹其过之小者耳
独于程琳之献图乃掷地诟之岂真乃心宋室盖亦知彼时势尚有不能而已史臣遂有过誉之谈盖必出于曾受其惠者之口】 有漕臣刘绰
者自京西还言在庾有出剩粮千余斛乞付三司后问曰卿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乎此四人岂因献羡余进哉后称制凡十一年自仁
宗即位乃谕辅臣曰皇帝听断之暇宜诏名儒讲习经史以辅其德于是设幄崇政殿之西庑而日命近臣侍讲读丁谓曹利用既以侮权贬窜
而天下愓然畏之晚稍进外家任内官罗崇勋江德明等势倾中外姻戚厮役拜官者数十人御史曹修古杨偕郭劝段少连论奏太后悉逐之
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帝春秋长犹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发闲隙焉其后言者多追诋太后时事帝曰
此朕所不忍闻也下诏戒中外毋辄言于是泰寍军节度使钱惟演请以章献章懿与章穆并祔真宗室诏三省与礼院议皆以为章穆皇后位
崇中壸已祔真宗庙室自协一帝一后之文章献章懿宜崇建新庙以奉慈为名同殿异室岁时荐飨一用太庙之仪庆历五年礼院言章献章
懿二后请遵国朝懿德明德元德三后同祔太宗庙室故事迁祔真宗庙序于章穆之次从之
△章懿李太后
章懿李太后杭州人也父仁德终左班殿直初入宫侍章献太后庄重寡言真宗以为司寝生仁宗封崇阳县君进才人后为婉仪仁宗即
位为顺容从守永定陵章献太后使刘美张怀德为访其亲属得其弟用和补三班奉职初仁宗在襁褓章献以为己子二宗即位妃默处先朝
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明道元年疾革进位宸妃薨章献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丞相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
起有顷独坐帘下召夷简诘问且怒曰相公欲离闲吾母子邪夷简从容对曰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则丧礼宜从厚太后悟
遽曰且奈何夷简请治丧用一品礼殡洪福院夷简又谓入内都知罗崇勋曰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异时勿谓夷简未尝道及崇勋如
其言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 【王铚默记作章惠后语】 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
自责尊宸妃为皇太后谥庄懿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仁宗叹曰人言其可信哉遇刘氏加厚陪葬永定
陵庙曰奉慈又即景灵宫建神御殿曰广孝庆历中改谥章懿升祔太庙拜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
△杨淑妃
杨淑妃益州郫人祖瑫父知俨妃年十二入皇子宫真宗即位拜才人又拜婕妤进婉仪帝东封西祀凡巡幸皆从章献太后为修仪妃位
与之几埒而妃通敏有智思奉顺章献无所忤章献亲爱之故妃虽贵幸终不以为己闲后加淑妃真宗崩遗制以为皇太妃始仁宗在乳褓章
献使妃护视凡起居饮食必与俱所以拥佑扶持恩意勤备及帝即位尝召其侄永德见禁中欲授以诸司副使妃辞曰小儿岂胜大恩小官可
也更命为右侍禁章献遗诏尊为皇太后居宫中与皇帝同议军国事议者以帝春秋长习知天下情伪今始亲政事不宜使女后相继称制乃
诏删去同议军国事语第存后号后名其所居宫曰保庆称保庆皇太后景佑三年无疾而薨殡于皇仪殿帝思其保护之恩命礼官议加服小
功谥曰庄惠葬永定陵祔享奉慈庙 【原传不载谥号及祔葬事今据仁宗纪补入】 初仁宗未有嗣后每劝帝择宗子近属而贤者养于宫
中其选即英宗也英宗立言者谓礼慈母于子祭于孙止请废后庙瘗其主园陵英宗弗欲遽也诏下有司议会帝崩遂罢
△沈贵妃
沈贵妃宰相伦之孙父继宗光禄少卿大中祥符初选为人才厯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为人淑俭不华帝亦以妃家世故待之异众长秋
虚位帝欲立之有从中沮之者不果嘉佑末进贵妃熙寍九年薨谥昭静
△仁宗郭皇后
仁宗郭皇后其先应州金城人平卢军节度使崇之孙崇仪副使允恭女天圣二年立为后初帝宠张美人欲以为后章献太后难之后立
而颇见疏其后尚美人杨美人俱幸数与后忿争一日尚氏于帝前有侵后语后不胜忿批其颊帝自起救之误批帝颈帝大怒入内都知阎文
应因与帝谋废后吕夷简亦以前罢相怨后思倾之后遂废诏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长乐宫中丞孔道辅谏官御史范仲淹段
少连等十人伏合言后无过不可废俱被黜责 【谨案通鉴辑览
御批妻之于夫亦犹臣之于君子之于父耳妻批夫而无罪则臣批君
子批父亦可不罪乎仁宗之失在于宠二美人使之与后忿争既争而相鬬又失之自起相救耳然既已批及帝颈则罪在后矣即误亦不可而
况宫闱之秘所云误者出诸谁口然则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又可误批乎仁宗不能明正大义抵之以罪而顾谋之宦官谋之执政以至议论纷
然道辅仲淹反以黜而得名所为不益可笑哉】 景佑元年出居瑶华宫而尚美人亦废于洞真宫入道杨美人别宅安置又赐后号金庭教主
冲静元师后帝颇念之遣使存问赐以乐府后和答之辞甚怆惋帝尝密令召入后曰若再见召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属小疾遣文应挟医诊
视数日后暴薨中外疑阎文应进毒而不得其实帝深悼之追复皇后而停谥册祔庙之礼
△慈圣光献曹皇后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佑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
谷亲蚕善飞白书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 【续通鉴作颜秀等】 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帝闻变欲出
后闭合拥持趣乎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卫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翦其发谕之曰
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 【谨案通鉴辑览
御批观此所载仁宗曾一后之不如直是无丈夫气但所云剪发征赏岂
能尽识其人黠者将自翦发以邀功且不数月而以张美人为扈跸功更谓贼本起皇后合以前后相形而论则纪事之不实多诬概可知】 张
妃怙宠上僭欲假后葢出游帝使自来请后与之无靳色妃喜还以告帝曰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怿而辍英
宗方四岁育禁中后拊鞠周尽迨入为嗣子赞策居多帝夜暴疾崩后悉敛诸门钥召皇子入及明宰臣韩琦等至奉英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
帝感疾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东门小殿听政大臣日奏事有疑未决者则曰公辈更议之未尝出己意颇涉经史多援以决事柅曹氏及左
右臣仆分毫不以假借宫省肃然明年夏帝疾益愈即降手诏命撤帘还政神宗立尊为太皇太后名宫曰庆寿帝致极诚孝所以承迎娱悦无
所不尽后亦慈爱天至外家男子旧毋得入谒后春秋高后弟佾亦老帝数言宜使入见辄不许他日佾侍帝帝复为请乃许之因偕诣后合少
焉帝先起若令佾得伸亲亲意后遽曰此非汝所当得留趣遣出元丰二年崩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闲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吾闻民闲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帝
尝有意于燕蓟已与大臣定议乃诣庆寿宫白其事后曰储蓄赐予备乎铠仗士卒精乎帝曰固已办之矣后曰事体至大吉凶悔吝生乎动得
之不过南面受贺而已万一不谐则生灵所系未易以言苟可取之太祖太宗收复久矣何待今日帝曰敢不受教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
以为必死后违豫中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
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及崩帝哀慕毁瘠有司上谥曰慈圣光献葬于永昭陵祔享太庙
△张贵妃
张贵妃河南永安人父尧封为石州推官卒妻钱氏纳妃于章惠皇后宫寝长得幸有盛宠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庆历元年封
清河郡君迁修媛忽被疾曰妾姿薄不胜宠名愿为美人许之皇佑初进贵妃后五年薨仁宗哀悼之追册为皇后谥温成
△苗贵妃
苗贵妃开封人父继宗母许氏先为仁宗乳保妃以容德入侍生唐王昕福康公主封仁寿郡君拜才人昭容德妃英宗育于禁中妃拥佑
颇有恩既践祚酬其前劳进贵妃元佑六年薨谥曰昭节
△周贵妃
周贵妃开封人生四岁从其姑入宫张贵妃育为女稍长得侍仁宗生两公主帝崩妃日一疏食屏处一室昼夜诵佛书不解衣者四十年
连进至贤妃徽宗立加贵妃厯五朝勤约一致年九十三薨谥昭淑
△杨德妃
杨德妃定陶人天圣中以章献太后姻连选为御侍封原武郡君进美人端丽机敏妙音律组紃书艺一过目如素习父忠为禁侍仁宗欲
加奖擢辞曰外官当积劳以取贵今以恩泽徼幸恐启诐谒之端帝悦命徙居肃仪殿积与郭后不相能后既废妃亦遣出后复召为婕妤厯修
媛修仪熙寍五年薨赠德妃
△冯贤妃
冯贤妃东平人以良家女九岁入宫及长得侍仁宗生邢国鲁国二公主封始平郡君帝将登其品秩力辞不拜养女林美人得幸神宗生
二王而没王尚幼妃保育如己子累加才人婕妤修容在禁掖几六十年始终五朝动循礼度薨年七十七赠贤妃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