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本章共 5.2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唐 【五十】
○唐五十
张镒
姜公辅
武元衡【儒衡】
李绛【璋】
宋申锡
张镒
姜公辅
武元衡
李绛
宋申锡
△张镒
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国子祭酒后胤五世孙也 【吴缜纠谬云按后胤传末云孙齐邱厯监察御史朔方节度使终东都留守子镒别
有传则镒乃后胤之曾孙非五世孙也】 父齐邱朔方节度使东都留守镒以荫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表为元帅府判官累迁殿中侍御史
干元初华原令卢枞以公事谯责邑人齐令诜令诜宦人也衔之构枞罪镒按验当免官有司承风以死论镒不直之乃白其母曰今理枞枞免
死而镒坐贬默则负官贬则为太夫人忧敢问所安母曰儿无累于道吾所安也遂执正其罪枞得流镒贬抚州司户参军徙晋陵令江西观察
使张镐表为判官迁屯田右司二员外郎居母丧以孝闻大历初出为濠州刺史李灵耀反于汴镒团阅乡兵严守御有诏褒美擢侍御史兼缘
淮镇守使以最迁寿州刺史厯江西河中观察使不阅旬改汴滑节度使以病固辞诏留私第建中二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子
仪壻太仆卿赵纵为奴告下御史劾治而奴留内侍省镒奏言奴告主风不可长今纵下狱而奴留禁中尤情所不厌请念子仪功贷纵罪奴以
伸贵贱之分帝纳之贬纵循州司马杖奴死镒召子仪家僮数百暴示奴尸卢■〈木巳〉忌镒刚直欲去之时朱泚以卢龙卒戍凤翔帝择人
以代■〈木巳〉即谬曰凤翔将校班秩素高非宰相信臣不可镇抚臣宜行帝不许■〈木巳〉复曰陛下必以臣容貌蕞陋不为三军所信
恐后生变臣不敢自谋惟陛下择之帝乃顾镒曰文武兼资望重内外无易卿者其为朕抚卢龙士乃以中书侍郎为凤翔陇右节度使镒知为
■〈木巳〉阴中然辞穷因再拜受诏帝幸奉天镒罄家赀将自献行在而营将李楚琳者尝事朱泚得其心军司马齐映等谋曰楚琳必为乱
乃遣屯陇州楚琳稽故未行镒以帝在外心忧惑谓已亟去不为备楚琳夜率其党王汾李卓牛僧伽等作乱镒缒城走不及远与二子为候骑
所执楚琳杀之属官王沼张元度柳遇李溆皆死诏赠镒太子太傅
△姜公辅
姜公辅爱州日南人 【按旧书姜公辅不知何所人】 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为翰林学士朱泚之召还京师也公辅
谏曰陛下若不能坦怀待泚不如诛之不从俄而泾师乱帝自苑门出公辅叩马谏曰泚尝帅泾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夺之兵居常怫郁不自聊
请驰骑捕取以从无为羣凶得之帝仓卒不及听 【按新书本传此下有帝欲往凤翔倚张镒公辅以镒文吏所领皆朱泚部曲军且有变遂
之奉天不数日而凤翔果乱杀镒通鉴则以为萧复之言旧书公辅及复两传俱不载而新书复传又纪此事一事两属殊失精审复传又云以
是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考复与公辅以十月丁巳同日并命作相葢公辅以策朱泚事复以策张镒事各膺柄用不应事在前知皆以属之公
辅今删】 既至奉天帝知羣臣多劝泚奉迎乘舆者乃诏诸道兵距城一舍止公辅曰王者不严羽卫无以重威灵今禁旅单寡而士马处外为
陛下危之帝曰善悉内诸军泚兵果至乃擢公辅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即平贼
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帝怒遂下迁太子左庶子以母丧解复为右庶子久不迁陆贽为相公辅数求官贽密谓曰窦丞相尝言为
公拟官屡矣上辄不悦公辅惧请为道士未报它日又言之帝问故公辅隐贽言以参语对帝怒黜公辅泉州别驾遣使赍诏让参顺宗立拜吉
州刺史未就官卒宪宗时赠礼部尚书
△武元衡
武元衡字伯苍曾祖载德则天皇后之族弟祖平一有名元衡举进士累为华原令畿辅镇军督将皆骄横挠政元衡移病去德宗知其才
召拜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以详整任职擢为御史中丞常对延英帝目送之曰是真宰相器顺宗立王叔文使人诱以党拒不纳
俄为山陵仪仗使监察御史刘禹锡求为判官元衡不与叔文滋不悦数日改太子右庶子会册皇太子元衡赞相太子识之及即位是为宪宗
复拜中丞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帝素知元衡坚正有守故眷礼信任异它相浙西李锜求入觐
既又称疾帝问宰相郑絪絪请听之元衡曰不可锜自请入朝诏既许之而复不至是可否在锜陛下新即位天下属耳目若奸臣得遂其私则
威令去矣帝然之遽追锜而锜计穷果反是时蜀新定高崇文为节度不知吏治帝难其代诏元衡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为剑
南西川节度使繇萧县伯封临淮郡公帝御安福门慰遣之元衡至绥靖约束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八年召还秉政李吉甫李
绛数争事帝前不叶元衡独持正无所违附吉甫卒淮蔡用兵帝悉以机政委之王承宗上疏请赦吴元济使人白事中书悖慢不恭元衡叱去
承宗怨数上章诬诋未几入朝出靖安里第夜漏未尽贼乘暗呼曰灭烛射元衡中肩复击其左股徒御格鬬不胜皆骇走遂害元衡批颅骨持
去帝震惊罢朝坐延英见宰相哀恸为再不食赠司徒谥曰忠愍诏金吾府县大索或传言曰无搜贼贼穷必乱又投书于道曰毋急我我先杀
汝故吏卒不穷捕兵部侍郎许孟容言于帝曰国相横尸路隅而盗不获为朝廷辱帝乃下诏急捕积钱东西市以募告者于是左神策将军王
士则左威卫将军王士平以贼闻捕得张晏等十八人言为承宗所遣皆斩之逾月东都防御使吕元膺执淄青留邸贼门察訾嘉珍自言始谋
杀元衡者会晏先发故藉之以告师道而窃其赏帝密诛之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盗杀宰相事出非常搜捕岂容刻缓乃所司惑于贼
人诡计竟尔观望迟疑使非许孟容剀切进言几欲置之不问及下诏大索又以士则妄告李代桃僵虽元膺购募山棚罪人斯得尚欲掩饰前
非不加穷治岂足以肃法纪而申国宪由是观之宪宗之平淮蔡葢幸耳非真能恢宏太宗之业者也】
从父弟儒衡
武儒衡
武儒衡
儒衡字廷硕以庄词正色见重于宰相郑余庆元衡殁帝待之益厚累迁户部郎中知谏议大夫事俄兼知制诰皇甫镈以宰相领度支剥
下以媚天子儒衡疏其状镈自诉于帝帝曰乃欲报怨邪镈不敢对儒衡议论劲正有风节且将大用宰相令狐楚忌之会以狄兼谟为拾遗楚
自草制引武后革命事盛推仁杰功以指切儒衡且沮止之儒衡泣见上曰臣祖平一当天后时避仕终老不涉于累帝慰勉之自是薄楚迁中
书舍人时元稹倚宦官知制诰儒衡鄙厌之会食瓜蝇集其上儒衡挥以扇曰适从何来遽集于此一坐皆失色疾恶太明终不至大任以兵部
侍郎卒年五十六赠工部尚书
△李绛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擢进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翰林学士俄知制诰会李锜诛宪宗将辇取其赀绛与裴垍谏
曰锜僭侈诛求六州之人怨入骨髓今元恶传首若因取其财恐非遏乱略惠绥困穷者愿锡本道代贫民租赋制可枢密使刘光琦议遣中人
持赦令赐诸道以裒馈饷绛请附度支盐铁帝尝称太宗玄宗之盛朕欲庶几二祖无愧宗庙何行而至此绛对甚切至帝嘉纳之诏绛与崔羣
钱徽韦弘景白居易等摉次君臣成败五十种为连屏张便坐绛见浴堂殿帝曰比谏官多朋党论奏不实皆陷谤讪欲黜其尤者若何绛曰此
非陛下意必憸人以此荧误上心自古纳谏昌拒谏亡夫人臣进言于上岂易哉人主虽开纳奖励尚恐不至今乃欲谴诃之使直士杜口非社
稷利也吐突承璀讨王承宗议者皆言古无以宦人统师者绛当制书固争帝不能夺诏宰相授敕承璀果无功还加开府仪同三司绛奏承璀
丧师当抵罪今宠以崇秩后有奔军之将蹈利干赏陛下何以处之又数论事自知言切且斥去悉取内署所上疏稾焚之以俟命帝果怒绛谢
曰陛下怜臣愚处之腹心之地而惜身不言乃臣负陛下若上犯圣颜旁忤贵幸因而获罪乃陛下负臣于是帝动容曰卿告朕以人所难言者
疾风知劲草卿当之矣遂繇司勋郎中进中书舍人翌日赐金紫亲择良笏与之乌重胤缚卢从史而承璀牒署昭义留后绛曰泽潞据山东要
害磁邢洺跨两河间可制其合从今辥竖就禽方收威柄遽以偏将莅本军纲纪大紊矣河南北诸镇谓陛下啖以官爵使逐其帅其肯默然哉
宜以孟元阳为泽潞而以重胤节度三城两河帝从之吴少诚病甚绛建言淮西地不与贼接若朝廷命帅今乃其时有如阻命则决可讨矣然
镇蔡不可并取愿赦承宗趣立蔡功时江淮大旱帝下赦令有所蠲弛绛言江淮流亡所贷未广而宫人猥积有怨鬲之思当大出之以省经费
岭南之俗鬻子为业可听非券剂取直者如掠卖法敕有司一切苛止帝皆顺纳后阅月不赐对绛谓大臣持禄不敢谏小臣畏罪不敢言管仲
以为害霸最甚今臣等饱食不言无履危之患自为计得矣顾圣治如何有诏明日对三殿帝尝畋苑中至蓬莱池谓左右曰李绛必谏不如且
止其见礼惮如此六年罢学士迁户部侍郎判本司帝每有询访随事补益所言无不听欲遂相之而承璀宠方盛忌其进阴有毁短帝乃出承
璀淮南监军翌日拜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邑男方江淮岁俭民荐饥有御史使还奏不为灾帝以语绛答曰方隅皆陛下大臣
奏孰不实而御史苟悦陛下耳愿出其名显责之李吉甫尝盛赞天子威德帝欣然绛独曰陛下自视今日何如汉文帝时帝曰朕安敢望文帝
对曰是时贾谊以为措火积薪下火未及然因以为安其忧如此今法令所不及者五十余州西戎内讧近以泾陇为鄙去京师远不千里烽燧
相接更加比水旱无年仓廪空虚诚陛下焦心销志求济时之略渠便高枕而卧哉帝入谓左右曰绛言骨鲠真宰相也魏博田季安死子怀谏
弱军中请袭节度吉甫议讨之绛曰不然怀谏乳臭不能事必假权于人权重则怨生将生患众所归必在宽厚简易军中素所爱者彼得立不
倚朝廷亦不能安惟陛下蓄威以俟之俄而田兴果立以魏博听命帝大悦吉甫复请命中人宣慰因刺其变徐议所宜绛独谓不如推诚抚纳
即假旄节毋俟使者持三军表来请帝重违吉甫故诏张忠顺持节往而授兴留后绛固请曰如兴万有一不受命即姑息复如向时矣由是即
拜兴节度使绛复请斥禁钱百五十万缗赐其军有言太过者绛曰假令举十五万众期岁而得六州计所转给三倍于费今兴天挺忠义首变
污俗破两河之胆可啬小费不以激劝人心哉从之帝患朋党以问绛答曰自古人君最恶者朋党小人揣知故常借口以激怒上心朋党者寻
之则无迹言之则可疑夫圣人同迹贤者求类是同道也非党也天下趋利之人常为朋比同其私也守正之人常遭构毁违其私也小人多谮
言常胜正人少直道常不胜可不戒哉吐蕃犯泾州掠人畜绛因言滨塞虚籍多实兵少今京西北神策镇军本防盛秋坐仰衣食不使战事至
之日乃先禀中尉夫兵不内御要须应变请分隶本道则号令齐一前战不还踵矣然士卒乐两军姑息宦者以为言议遂寝尝盛夏对延英帝
汗浃衣绛欲趋出帝曰朕宫中所对惟宦官女子欲与卿讲天下事乃其乐也帝尝问玄宗开元时致治天宝则乱何一君而相反邪绛曰治生
于忧危乱生于放肆玄宗尝厯试官守知人之艰难初任姚崇宋璟励精听纳洎林甫国忠得君于是上不闻直言嗜欲日滋天下骚动故治乱
系时主所行无常治亦无常乱教坊使称密诏阅良家子及别宅妇人内禁中京师嚣然绛将入言吉甫曰此谏官事绛曰公尝病谏官论事此
难言者欲移之耶吉甫乃欲讽诏使止之绛以吉甫畏不敢谏遂独上疏帝曰朕以丹王等无侍者比命访闾里以赀致之彼不喻朕意故至哗
扰乃悉归所取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帝乃召承璀于淮南十年出为华州刺史承璀田多在部中主奴扰民绛捕系之会遣五坊使帝戒
曰至华宜自戢绛大臣有奏即行法矣州有捕鹞户岁责贡限绛以为言并劝止畋猎诏泽潞太原天威府并罢之入为兵部尚书母丧免还授
河中观察使河中故节制而皇甫镈恶绛故薄其恩镈得罪复以兵部召迁御史大夫穆宗数游畋绛率其属叩延英切谏不纳以疾辞退兵部
尚书历东都留守徙东川节度使复为留守宝历初拜尚书左仆射绛以直道进退冠一时屡为谗邪所中下迁太子少师分司东都文宗立召
为太常卿以检校司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四年南蛮寇蜀道诏绛募兵千人往赴不半道蛮巳去兵还监军使杨叔元者素疾绛
遣人迎说军曰将收募直而还为民士皆怒乃噪而入劫库兵绛方宴不设备遂握节登陴或言缒城可以免绛不从牙将王景延力战殁绛遂
遇害年六十七幕府赵存约辥齐皆死事闻谏官崔戎等列绛冤册赠司徒谥曰贞赙礼甚厚景延亦赠官禄一子大中初诏史官差第元和将
相图形凌烟阁绛在焉独留中绛所论事万余言其甥夏侯孜以授蒋偕次为七篇子璋
李璋
李璋
璋字重礼大中初擢进士第辟卢钧太原幕府迁监察御史奏太庙祫享复用宰相摄事进起居郎旧制设次郊丘太仆盘车载乐召羣臣
临观璋奏罢之咸通中累官尚书右丞湖南宣歙观察使
△宋申锡
宋申锡字庆臣史失其何所人少孤擢进士第累辟节度府后频迁起居舍人以礼部员外郎为翰林学士敬宗时拜侍讲学士文宗即位
再转中书舍人复为翰林学士帝恶宦官权宠震主再致宫禁之变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欲剟除本根思可与决大事者察申锡忠厚因
召对俾与朝臣谋去守澄等且倚以执政申锡顿首谢未几拜尚书右丞踰月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乃除王璠京兆尹密谕帝旨璠漏言而守
澄党郑注得其谋太和五年遣军候豆卢着诬告申锡与漳王谋反守澄持奏浴堂将遣骑二百屠申锡家宦官马存亮争以为当召南司会议
守澄乃止捕申锡亲吏张全真家人买子缘信及十六宅典史胁成其罪帝乃罢申锡为太子右庶子召三省官御史中丞大理卿京兆尹会中
书集贤院杂验反状翌日延英召宰相羣臣悉入初议抵申锡死于是左散骑常侍崔元亮给事中李固言谏议大夫王质补阙卢钧舒元褒罗
泰蒋系裴休窦宗直韦温拾遗李羣韦端符丁居晦袁都等伏殿陛请以狱付外帝震怒元亮固言执据愈切涕泣恳到帝稍解复召宰相入议
牛僧孺曰人臣不过宰相申锡复欲何求且申锡殆不至此注恐覆按诈觉乃劝守澄请止行贬黜 【按通鉴载牛僧孺救申锡语为得理及
郑注劝守澄亦能窥见其情今据以增入】 繇是议贷申锡于岭表京兆尹崔管大理卿王正雅苦请出着与申锡劾正情状帝悟乃贬申锡开
州司马从而流死者数十百人擢豆卢着兼殿中侍御史初申锡既归易素服俟命外舍其妻责谓曰公何负天子乃反乎申锡曰吾起孤生位
宰相蒙国厚恩不能鉏奸乱反为所陷我岂反者乎申锡自为近臣凡四方贿谢一不受既被罪有司验劾悉得所还问遗书朝野为咨闵七年
感愤卒有诏归葬开成元年追复右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兵部尚书录其子慎徽为城固尉会昌二年赐谥曰贞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