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本章共 6.1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唐 【六十九】
○唐六十九
李渤
裴潾
李中敏
李甘
刘蕡
李渤
裴潾
李中敏
李甘
刘蕡
△李渤
李渤字浚之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之裔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渤耻之不肯仕刻志于学与仲兄涉偕隐庐山久之更徙
少室元和初户部侍郎李巽谏议大夫韦况交章荐之诏以右拾遗召渤上书谢昔屠羊说有言立三旌禄万锺知贵于屠羊然不可使吾君妄
施彼贱贾也犹能忘已爱君臣虽欲盗荣以济所欲得无愧屠羊乎不拜洛阳今韩愈遗书招之渤心善其言始出家东都每朝廷有阙政辄附
章列上元和九年讨淮西上平贼三术一曰感二曰守三曰战感不成不失为守守不成不失为战又上御戎新录乃以著作郎召渤遂起岁余
迁右补阙以直忤旨下迁丹王府咨议参军分司东都十三年上书言五事一礼乐二食货三刑政四议都五辨雠渤虽处外然志存朝廷表疏
凡四十五献擢为库部员外郎会皇甫镈辅政务剥下佐用度而渤奉诏吊郗士美丧在道上言渭南长源乡户四百今纔四十閺乡户三千而
今千它州县大抵类此推其敝始于均摊逃户十室五逃则未逃者五家摊税若抵石于井非极泉不止此聚敛之臣割下媚上愿下诏一赐禁
止计不三年人必归于农夫农国之本本立太平可议矣又言道路茀不治驿马多死宪宗得奏咨骇即诏出飞龙马数百给畿驿渤既以峭直
触要臣意乃谢病归穆宗立召拜考功员外郎岁终当校考渤自宰相而下升黜之上奏曰宰相俛文昌植陛下即位用为辅弼安危治乱一以
付之俛等不陈先王道德以沃君心又不举旧典以立教化且政之兴废在赏罚俛等未闻奖一人使在官有所劝黜一人使尸禄有所惧邪正
莫辨赏罚无章陛下比幸骊山宰相学士皆股肱心腹宜皆知之不先事以谏陷君于过俛与学士杜元颖等请考中下御史大夫李绛左散骑
常侍张惟素右散骑常侍李益谏幸骊山郑覃等谏畋游得事君之礼请考上下崔元略当考上下前考于翚上下而翚以赃败请降中中大理
卿许季同任翚者应考中下然顷陷刘辟弃家以归忠节着考中中少府监裴通职修举考应中上以封母舍嫡而追所生请考中下奏入不报
会渤请急冯宿领考功以考课止校岁中善恶而渤举旧事为褒贬且郎中校京官四品以下黜陟之由三品上为清望官岁进名听内考非有
司所得专请如故事渤议遂废会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表渤为副元颖劾奏渤狂躁卖直售名外交方镇不宜在朝出为虔州刺史渤奏还信州
务税钱二百万免赋米二万石废冘役千六百人观察使上状不阅岁迁江州刺史度支使张平叔敛天下逋租渤上言度支所收贞元二年流
户赋钱四百四十万臣州治田二千顷今旱死者千九百顷若徇度支所敛臣惧天下谓陛下当大旱责民三十年逋赋臣剌史上不能奉诏下
不忍民穷无所逃死请放归田里有诏蠲责渤又治湖水筑堤七百步使人不病涉入为职方郎中进谏议大夫时敬宗晏朝一日羣臣立紫宸
门外老病者几顿仆渤见宰相曰昨论晏朝事今益晚是谏官不能移人主意渤请出合待罪会唤仗乃止退上疏言今日入合陛下不时见羣
臣羣臣皆布路跛倚天跛倚形诸外则忧思结诸内忧倦既积灾衅必生又言左右常侍职规讽循默不事若设官不责实不如罢之俄充理匦
使建言事大者以闻次白宰相下以移有司有司不当许再纳匦妄诉者加所坐一等以绝冒越诏可时政移近幸纪律荡然渤劲正不顾患通
章封无阙日天子虽幼昏亦感寤擢给事中赐金紫服五坊卒夜鬬伤县人鄠令崔发怒敕吏捕捽其一中人也释之帝大怒收发送御史狱会
大赦改元发以囚坐鸡竿下俄中人数十持梃乱击发败面折齿几死既而囚皆释而发不得原渤上疏曰县令曳辱中人中人殴御因其罪一
也然令罪在赦前而中人在赦后不寘于法臣恐四夷闻之慢倍之心生矣渤又诵言前神策军在幔城夺京兆进食牙盘不时治致宦人益横
帝以问左右皆曰无之帝谓渤有党出为桂管观察使它日宰相李逢吉等见帝言发母故宰相韦贯之姊年八十忧发成疾帝始免发犹夺其
官至文宗乃用发为怀州长史桂有漓水世言秦命史禄伐粤凿为漕马援讨征侧复治以通馈后为江水溃毁渠遂废浅每转饷役数十户济
一艘渤酾浚旧道舟楫利焉踰年以病归洛太和中召拜太子宾客卒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渤孤操自将不苟合于世人咸谓之沽激屡以言
斥而悻直不少衰守节者尚之
△裴潾
裴潾本河东闻喜人笃学善隶书以荫仕元和初累迁左补阙于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有曹进玉者尤恃恩倨甚
使者过至加捽辱宰相李吉甫奏罢之会伐蔡复以中人领使潾谏曰馆驿之务每驿皆有专知若复以宫闱臣领之则内人而及外事职分乱
矣太平至理澄本正名宜塞侵官之原出位之渐帝虽不用而嘉其忠擢起居舍人帝喜方士而柳泌为帝治丹剂求长年帝御剂中躁病渴潾
谏曰陛下以孝安宗庙以仁牧黎庶攘刬祅凶宾礼贤俊神功圣德前古所不及陛下躬行之天地宗庙必相陛下以亿万之永今乃方士韦山
甫柳泌等以丹术自神更相称引诡为陛下延年臣谓有道之士匿名灭景无求于世必不肯干谒贵近自鬻其伎今之至者自言飞炼为神以
訹权贵大言怪论取惊流俗伪穷情得不耻遁逃如此情状岂可保信夫三牲五谷禀自五行发为五味天地生之所以奉人圣人节调以致康
强若乃药剂所以御疾岂常进之饵哉况又金石酷烈而烧治积年包灾产毒未易可制礼君之药臣先尝之父之药子先尝之臣愿以所治剂
俾其人服之竟一岁以考真伪则自然明验矣帝怒贬江陵令穆宗立泌等诛召潾再迁刑部郎中前率府仓曹参军曲元衡杖民柏公成母死
有司以死在辜外推元衡父荫赎金公成受赇不诉以赦免潾议曰杖棰者官得施所部非所部虽有罪必请有司明不可擅也元衡非在官公
成母非所部不可以荫免公成取贿仇家利母之死逆天性当伏诛有诏元衡流公成论死久之繇给事中为汝州刺史越法杖人辄死以太子
左庶子分司东都迁左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改刑部侍郎为华州刺史召拜兵部侍郎出河南尹复还旧官卒赠户部尚书谥曰敬潾以道自
任悉心事上疾党附不为权近所持尝裒古今辞章续梁昭明太子文选自号太和通选上之当时文士非与游者皆不取世恨其隘宪宗竟以
药弃天下世益谓潾知言穆宗虽诛泌而后稍稍复惑方士有布衣张皋者上疏曰神虑澹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疹作古之圣贤务自颐养不
以外物挠耳目声色败情性则和平自臻非药物效也高宗时处士孙思邈达于养生其言曰人无故不用饵药药有偏助令人藏气不平夫寒
暑为贼节宣乖度有资于医尚当重慎故礼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庶士犹尔况天子乎先帝晚节喜方土累致危疾陛下素所详知不可更踵
前车自贻后悔帝善其言诏访皋不获
△李中敏
李中敏字藏之系出陇西元和中擢进士第性刚峭与杜牧李甘善其文辞气节大抵相上下沈传师观察江西辟为判官入拜侍御史郑
注诬构宰相宋申锡天下以目太和六年大旱诏询所以致雨者中敏时以司门员外郎上言昔东海误杀一孝妇大旱三年宋申锡位宰相为
奸人所忌陷不测之辜狱不参验衔恨而没天下士皆指目郑注天之降灾殆有由然桑弘羊兴筦榷之利卜式请烹以致雨况申锡之枉天下
知之何惜斩一注以快忠臣之魂帝不省中敏以病告满归颍阳 【旧书作洛阳】 注诛以司勋员外郎召累迁谏议大夫为理匦使建言上
书者将纳于匦有司先审其副有不可辄却之臣谓匦朝出禁中日暮将入为下开必达之路广聪明直枉结也若有司先裁可否恐事不重密
非穷塞得自申意请今后但为引进可否断自中旨以明置匦之本诏可迁给事中仇士良以开府阶荫其中子敏判曰开府阶诚宜荫子谒者
监何由有儿士良惭恚繇是复弃官去开成末为婺杭二州刺史 【按通鉴李德裕亦以中敏为杨嗣复之党恶之出为婺州刺史是由给事
中出为刺史中闲未尝有弃官之事又通鉴纪此在武宗即位之后则中敏之厯婺杭二州亦不尽在开成末也】 卒于官中敏所善李款字言
源长庆初第进士为侍御史注自邠寍入朝款伏阙劾奏注内通敕使外结朝臣往来两地卜射赇谢帝不省后寖用事款被斥去注死繇仓部
员外郎累迁江西观察使终澶王傅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中官荫子至明季而弊极其实已滥觞于此中敏一判不烦言而切中窾珰
竖衔恨有志者方当力为主持德裕徒以门户之见辄加贬谪不顾是非不循法度惟报复私嫌是务可鄙甚矣】
△李甘
李甘字和鼎长庆末第进士举贤良方正异等累擢侍御史郑注侍讲禁中求宰相朝廷哗言将用之甘显倡曰宰相代天治物者当先德
望后文艺注何人欲得宰相白麻出我必坏之既而麻出乃以赵儋为鄜坊节度使甘坐轻肆贬封州司马而李训内亦恶注繇是注卒不相甘
终于贬始河南人杨牢有至行甘方未显以书荐于尹曰执事之部孝童杨牢父茂卿从田氏府赵军反杀田氏茂卿死牢自洛阳走常山二千
里号伏叛垒秃发羸骸有可怜状雠意感解以尸还之单缞冬月往来太行闲冻肤皲瘃衔哀雨血行路稠人为牢泣牢为儿践操如此未闻执
事门唁而书显之岂树风扶教意耶甘为人遇事慷慨皆此类牢后亦擢进士第
△刘蕡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客梁汴闲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沈健于谋浩然有捄世意擢进士第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建置天子在其掌
握威权出人主之右蕡常痛疾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帝引诸儒百余人于廷亲策之蕡对曰臣诚不佞有正国致君之术无位而
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常欲与庶人议于道商贾谤于市得通上听一悟主心虽被祅言之罪无所悔况逢陛下询求过关咨
访嘉谋制诏中外举直言极谏臣辱斯举专承大问敢不悉意以言至于上所忌时所禁权幸所讳恶有司所与夺臣愚不识伏惟陛下少加优
容不使圣时有谠言受戮者天下之幸也臣闻不宜忧而忧者国必衰宜忧而不忧者国必危臣以为陛下宜先忧者宫闱将变社稷将危天下
将倾四海将乱此四者国家已然之兆故臣谓圣虑宜先及之夫帝业艰难而成之固不可容易而守之太祖肇其基高祖勤其续太宗定其业
元宗继其明至于陛下二百余载其闲圣明相因扰乱继作未有不用贤士近正人而能绍兴徽烈者也或一日不念则颠覆大器宗庙之耻万
古为恨臣谨按春秋继故必书即位所以正其始也终必书所终之地所以正其终也故为君者所发必正言所履必正道所居必正位所近必
正人春秋阍弒吴子余祭书其名疏远贤士昵近刑人有不君之道伏惟陛下思祖宗开国之勤念春秋继故之诫明法度之端杜篡弒之渐远
刀锯之贱亲骨鲠之直辅相得以颛其任庶寮得以守其官奈何以亵近五六人总天下大政外专陛下之命内窃陛下之权威摄朝廷势倾海
内羣臣莫敢指其状天子不得制其心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览复生于今日此宫闱将变也臣谨按春秋定公元年春王不言正月
者春秋以为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后君不得正其始故曰定无正也今忠贤无腹心之寄阍寺专废立之权陷先帝不得正其终致陛下不得正
其始况太子未立郊祀未修将相之职不归名器之宜不定此社稷将危也臣谨按春秋王札子杀召伯毛伯春秋之义两下相杀不书此书者
重其颛王命也夫天之所授者在命君之所存者在令操其命而失之者是不君也侵其命而专之者是不臣也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将
倾也臣谨按春秋晋赵鞅以晋阳之兵叛入于晋书其归者能逐君侧之恶以安其君故春秋善之今威柄陵夷藩臣跋扈或有不达人臣之节
首乱者以安君为名不究春秋之微称兵者以逐恶为义则典刑不繇天子征伐必自诸侯此海内之将乱也故樊哙排闼而雪涕袁盎当车而
抗辞京房发愤以殒身窦武不顾而毕命此皆陛下明知之矣臣谨按春秋晋狐射姑杀阳处父书襄公杀之者以其君漏言也夫上漏其情则
下不敢尽意上泄其事则下不敢尽言故传有造膝诡辞之文易有失身害成之戒今公卿大臣非不欲为陛下言之虑陛下不能用也忽而不
用必泄其言臣下既言而不行必婴其祸适足钳直臣之口而重奸臣之威是以欲尽其言则有失身之惧欲尽其意则有害成之忧裴回郁塞
以须陛下感悟然后尽启沃陛下何不以听朝之余时御便殿召当世贤相老臣访持变扶危之谋求定倾捄乱之术塞阴邪之路屏亵狎之臣
制侵陵迫胁之心复门户扫除之役戒其所宜戒忧其所宜忧既不得治其前当治于后既不得正其始当正其终昔秦之亡也失于强暴汉之
亡也失于微弱强暴则奸臣畏死而害上微弱则强臣窃权而震主伏见敬宗不虞亡秦之祸不翦其萌伏惟陛下深轸亡汉之忧以杜其渐则
宗祖之洪业可绍三五之遐轨可追矣臣谨按春秋书梁亡不书取者梁自亡也以其思虑昏而耳目塞上出恶政人为寇盗皆不知其所以然
以自取其灭亡也臣闻国君之所以尊者重其社稷也社稷之所以重者存其百姓也苟百姓不存则虽社稷不得固其重社稷不重则人君不
得保其尊故治天下者不可不知百姓之情夫百姓者陛下之赤子陛下宜令慈仁者视育之如保傅焉如乳哺焉如师之教导焉故人之于上
也恭之如神明爱之如父母今或不然陛下亲近贵幸分曹建署补除卒吏召致宾客因其货贿假以声势大者统藩方小者为守牧居上无清
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故人之于上也畏之如豺狼恶之如仇敌今海内困穷处处流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
得衣鳏寡孤独不得存老幼疾病不得养加以国权兵柄颛于左右贪臣聚敛以固宠奸吏因缘而弄法冤痛之声上达于九天下入于九泉鬼
神为之怨怒阴阳为之愆错君门万里不得告诉士人无所归化百姓无所归命官乱人贫盗贼并起土崩之势忧在旦夕即不幸因之以病疠
继之以凶荒陈胜吴广不独起于秦赤眉黄巾不独生于汉所以为陛下发愤扼腕痛心泣血也如此则百姓有涂炭之苦陛下何繇而知之乎
陛下有子惠之心百姓安得而信之乎臣闻汉帝即位之初更制七十余事其心甚诚其称甚美然纪纲日紊国祚日衰奸宄日强黎元日困繇
不能择贤明而任之失其操柄自陛下即位忧勤兆庶屡降德音四海之内莫不抗首而长息自喜复生于死亡之中也伏惟陛下慎终如始以
塞四方之望诚能揭国柄以归于相持兵柄以归于将去贪臣聚敛之政除奸吏因缘之害惟忠贤是近惟正直是用内宠便僻无所听焉选清
慎之官择仁惠之长敏之以利煦之以和教之以孝慈导之以德义去耳目之塞通上下之情俾万国欢康兆庶苏息即心无不达而行无不孚
矣臣谨按春秋齐桓公盟诸侯不日而葵邱之盟特以日者美其能宣明天子之禁率奉正官之法故春秋备而书之然则官者五帝三王之所
建也法者高祖太宗之所制也法宜画一官宜正名今又分外官中官之员立南司北司之局或犯禁于南则亡命于北或正刑于外则破律于
中法出多门人无所措繇兵农势异而中外法殊也臣闻古者因井田以制军赋闲农事以修武备提封约卒乘之数命将在公卿之列故兵农
一致而文武同方以保乂邦家式遏乱略太宗置府兵台省军卫文武参掌闲岁则櫜弓力穑有事则释耒荷戈所以修复古制不废旧物今则
不然夏官不知兵籍止于奉朝请六军不主武事止于养阶勋军容合中官之政戎律附内臣之职首一戴武弁疾文吏如仇雠足一蹈军门视
农夫如草芥谋不足以翦除奸凶而诈足以抑扬威福勇不足以镇卫社稷而暴足以侵害里闾羁绁藩臣干陵宰辅隳烈王度汨乱朝经张正
夫之威上以制君父假天子之命下以御英豪有藏奸观衅之心无仗节死难之谊岂先王经文纬武之旨邪臣愿陛下贯文武之道均兵农之
功正贵贱之名一中外之法还军卫之职修省署之官近崇贞观之风远复成周之制自邦畿以刑下国始天子而达诸侯可以制猾奸之强无
踰检之患矣昔晁错为汉削诸侯非不知祸之将至忠臣之心壮夫之节苟利社稷死无悔焉臣非不知言发而祸应计行而身缪葢痛社稷之
危哀生人之困岂忍姑息时计窃陛下一命之宠哉是时考官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餗库部郎中庞严见蕡封嗟伏以为过古晁董而
畏中官不敢取诏下物论嚣然称屈谏官御史欲论奏执政抑之于时被选者二十有三人所言皆冘龌常务类得优调河南府参军事李合曰
刘蕡下第我辈登科能无厚颜乃上疏以为蕡所对策汉魏以来无与为比有司以言涉讦忤不敢以闻自诏书下万口籍籍叹其诚鲠至于垂
泣且陛下以直言召天下士蕡以直言副陛下所问虽讦必容虽过当奖书于史策于古光明使万一蕡不幸死天下必曰陛下阴杀谠直结雠
海内忠义之士皆惮诛夷人心一摇无以自解况臣所对不及蕡远甚乞回臣所授以旌蕡直臣逃苟且之惭朝有公正之路陛下免天下之疑
顾不美哉不报令狐楚牛僧孺节度山南东西道皆表蕡幕府授秘书郎待以师礼而宦人深嫉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参军卒 【旧书及通
鉴皆云终使府御史恐未核】 及昭宗诛韩全诲等左拾遗罗衮上言蕡罹谴逐身死异土六十余年正人义夫切齿饮泣比陛下幽东内幸西
州王室几丧使蕡策早用则杜渐防萌逆节可消寍殷忧多难远及圣世耶帝感动赠蕡右谏议大夫访子孙授以官云合字子玄后厯贺州刺
史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