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本章共 9.6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昆虫草木略 【七】
禽类
兽类
○禽类
鸾瑞鸟一曰鸡趣见师旷禽经张华注云凤鸟之亚始生类凤久则五彩变易故字从变省礼斗仪曰天下太平安寍则见其音如铃峦峦
然也周之文物大备法车之上缀以大铃如鸾之声也后改为銮
鹓雏凤属山海经曰南禺之山有凤凰鹓雏
鹪■〈明鸟〉 【一作焦明】 凤属南方神鸟五彩备司马相如上林赋拂翳鸟捎凤皇捷鹓雏掩鹪■〈明鸟〉
桐花鸟一名么凤剑南彭蜀闲有之大如指五色毕具有冠似凤春暮集桐花极驯善
时乐鸟鸣云太平天下有道则见验其图丹首红臆朱冠绿翼莺领文背糅则五色见南海异物志
鹏大鸟也庄子云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臣)等谨按说文鹏即古凤字凤飞羣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经未有别言鹏者言鹏自南华始集韵谓大鹏鹍属考玉篇但称鹍
似鸡而大则迥非鹏之可比也
鹤一名仙禽一名胎禽鹤字篆文象翘首短尾之形一云白色■〈白隺〉■〈白隺〉故名性善警其状大如鹅长三尺脚青黑高三尺
余赤顶赤目喙长四寸余多纯白仓色者谓之赤颊常夜半鸣淮南子云鸡知将旦鹤知夜半其鸣高亮闻八九里雌者声差下 【明李明珍
曰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声交而孕亦啖蛇虺闻降真香烟则降其粪能化石皆物类相感也】 崔豹古今注鹤千载则变苍又千岁则变黑禽经
云鹤以声交而孕埤雅云雌雄相随如道士步斗履其迹而孕又名露禽禽经注云露下则鹤鸣也鹤之驯养于家庭者饮露则飞去
(臣)等谨按墨客挥犀云刘渊材好怪尝畜两鹤客至夸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此禽胎生语未毕园丁报鹤夜生一卵渊材呵之未几
鹤复诞一卵渊材叹曰吾乃为刘禹锡嘉话所误据此鹤实卵生考浮邱伯相鹤经所云千六百年胎化而产为仙人骐骥则惟千余岁之鹤乃
胎化耳
鹳一名负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灶一名皂裙诗鹳鸣于垤天将雨蚁封土为垤鹳鸣其上则雨将至也形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
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杯张华博物志云鹳俯鸣则阴仰鸣则晴伏卵时取礜石绕卵以助燥气故方术家以鹳巢中礜石为真物酉阳
杂俎云鹳影抱言抱卵以影也或云以声■〈目舌〉之陶弘景云鹳有二种似鹄巢树者为白鹳黑色曲颈者为乌鹳鹳亦多在殿阁鸱尾及
人家屋作窠禽经云鹳生三子一为鹤巽极成震阴变为阳震为鹤巽为鹳
(臣)等谨按诗疏鹳泥其巢傍为池含水满之取鱼置池中以食其雏若杀其子则一村致旱宋寇宗奭云鹳在楼殿吻上作窠并无作
池养鱼之说明李时珍云寥廓之大阴阳升降区区微鸟岂能使天壤赤旱况鹳乃水鸟可以候雨乎如此则取鹳子致旱之说亦未可信
阳乌出建州似鹳而小身黑颈长白
秃鹙一名扶老一名鴜■〈老鸟〉出南方有大湖泊处状如鹤而大青苍色张翼广五六尺举头高六七尺长颈赤目头项皆无毛其顶
皮方二寸许红色如鹤顶其喙深黄色而扁直长尺余其嗉下亦有胡袋如鹈鹕状其足爪如鸡黑色性极贪恶能与人鬬好啖鱼蛇及鸟雏禽
经云扶老强力古今注云扶老秃鹙也 【明李时珍曰凡鸟至秋毛脱秃此鸟头秃如秋毨又如老人头童及扶杖之状故名说文作秃■】
脯羞食之益人气力走及奔马也
■〈鸟蒙〉■〈鸟童〉一名越王鸟一名鹤顶一名■〈象鸟〉鵰出九真交趾大如孔雀喙长尺余黄白黑色光莹如漆南人以为饮
器竺法真登罗山疏云越王鸟不践地不饮江湖不唼百草不食鱼惟噉木叶粪似熏陆香南人得之以为香可入药
■〈父鸟〉鳼越鸟见玉篇
■〈宅鸟〉■〈牢鸟〉毛备五色见广韵
雁阳鸟也禽经曰鳱以水言自北而南■〈厈鸟〉以山言自南而北注鳱音雁随阳鸟也冬适南方集于江干之上故字从千■〈厈鸟
〉亦音雁中春寒尽雁始北向燕代尚寒犹集于山陆岸谷之闲故字从厈方言云雁自关而东谓之鴚 【音加】 鹅南楚之外谓之鹅或谓
之鸧鴚尔雅云鳬雁丑其足蹼其踵企脚指闲有幕蹼属相着故曰其足蹼飞则脚跟企直故曰其踵企古今注雁尝衔芦数寸以防缯缴雁从
风而飞以爱气力见淮南子雁行斜步侧身霜降南翔冰泮北徂其性恶热故中国始寒而北至见埤雅
鸿雁类亦阳鸟也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雁又有小鸿如鳬色亦白今人直谓鸿也博物志云鸿鹄千岁皆胎产鸿雁大略
相类以季秋而来宾一同也鸣如家鹅二同也进有渐而飞有序三同也雁色苍而鸿色白一异也雁多羣而鸿寡侣二异也雁飞不过高山而
鸿薄云表三异也毛有粗细形有大小
鹔鹴雁属罗愿尔雅翼云似雁而长颈绿色皮可为裘霜时乃来就暖故禽经云鹴飞则霜■〈雨鸟〉飞则雨■〈雨鸟〉即商羊也又
西方之凤亦名鹔鹴
鹄一名天鹅大于雁羽毛白泽其翔亟高而善步禽经云鹄鸣哠哠故谓之鹄庄子云鹄不日浴而白按淮南子览冥训鸿鹄鸧鹤莫不惊
惮伏窜左思吴都赋鸟则鹴鹄鶄鹤皆分鹄鹤为二罗氏谓鹄即鹤殊不然
鹢 【一作鶂】 善高飞似雁目相视而孕吐而生子其毛苍白春秋书六鹢退飞过宋都即此
鸨一名独豹似雁而虎文连蹄性不树止树止则为苦其飞也肃肃其食也齝郭璞曰鸨无后趾毛有豹文鸨性羣居有行列故从■〈七
上十下〉■〈七上十下〉相次也闽语曰鸨无舌兔无脾礼记不食鸨奥奥膍 【音脾】 胵 【音鸱】 也深奥之处也
鸳鸯鳬类一名黄鸭一名匹鸟南方湖溪中有之栖于土穴中大如小鸭其质杏黄色有文彩红头翠鬣黑翅黑尾红掌头有白长毛垂之
至尾交颈而感诗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张载注禽鸟并栖一正一倒戢左翼以依于内舒右翼以防患于外左不用而右便故也函史云浮游雄
左雌右宿雄翼右掩左雌翼左掩右埤雅云雄鸣曰鸳雌鸣曰鸯禽经注云朝奇暮偶
溪鷘一名溪鸭一名紫鸳鸯埤雅云溪鷘五色尾有毛如船舵小如鸭性食短狐在山泽中无复毒气盖溪中之敕邪逐害者故名说文作
溪■〈式鸟〉其游于溪左雄右雌似有式度者
鸀■〈玉鸟〉似鵁鶄山溪有水毒处即有之三辅黄图曰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司马相如赋■〈鸟加〉鹅鸀■〈玉鸟〉
鶄■〈春鸟〉 【音精舂】 一名青翰一名青庄出薮泽似鹭而大青色鸄 【古厯反】 一名鶶鷵 【玉篇作唐屠】 见尔雅郭
璞云似乌苍白色三才藻异以为即阿滥堆骊山鸟也酉阳杂俎云鸄色黄一变为青鴘带灰色鴘之后乃至屡变横理相细臆前微微渐白又
曰白唐唐黑色也一变为白鴘
鹣鹣比翼鸟见尔雅郭璞云似鳬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山海经亦谓之■〈蛮鸟〉■〈蛮鸟〉
鵌 【音徒】 鸟鼠同穴之鸟也见尔雅郭璞云似鵽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
鹁鸠一名鹁■〈率鸟〉鸟今之鹁鸪也似斑鸠差小颈有白点斑声若布谷尔雅云鴩餔敊郭注未详通雅曰即鹁鸠俗呼鹁姑子
(臣)等谨按鸄以下四鸟郑志未载今补
鸡知时畜也一名时夜一名烛夜刘向云鸡者小畜生司时起居人扬雄方言云鸡陈楚宋卫之闲谓之鷿■〈鸟氐〉 【音避祗】 桂
林之中谓之割鸡或曰■〈隹从〉 【音从】 北燕朝鲜洌水之闲谓伏鸡曰抱 【房奥反】 江东呼蓲 【央富反】 爵子及鸡雏皆
谓之鷇 【恪遘反关西曰鷇音顾】 其卵伏而未孚始化谓之涅尔雅云鸡大者名蜀郭云今蜀鸡尔雅又云蜀子雓 【音余】 未成鸡
僆 【音练】 三尺为鹍郭注云阳沟巨鹍古之名鸡埤雅云鸡有蜀鲁荆越诸种越鸡小蜀鸡大鲁鸡又其大者庄子曰越鸡不能伏鹄卵鲁
鸡固能矣
竹鸡一名山菌子一名鸡头鹘一名泥滑滑 【李时珍曰菌子言味美如菌也蜀人呼为鸡头鹘南人呼为泥滑滑因其声也】 生江南
川广有之多居竹林形比鹧鸪差小褐色多斑赤文善啼见其俦必鬬捕者以媒诱其鬬因而网之又性好食蚁谚云家有竹鸡啼白蚁化为泥
杉鸡出闽越常居杉树下头有长黄毛冠颊正青色如垂缕见临海异物志
鹧鸪一名越鸡飞必南翥晋安曰怀南江左曰逐影见禽经生江南形似母鸡鸣云钩辀格磔者是自呼其名畏霜露早晚稀出夜飞则以
树叶覆其背
鸽一名鹁鸽一名飞奴鸠类性喜合其颈若瘿其色有二十余种两两相匹伏必二卵释法显佛国记名波罗越
青■〈隹鸟〉 【音隹】 一名黄褐侯状如鸠绿褐色声如小儿吹竿
伯劳一名伯鹩一名博劳一名伯赵一名鶪一名鴂形似鸲鹆鸲鹆喙黄伯劳喙黑月令候时之鸟左传云伯赵氏司至以夏至鸣冬至止
故以名主二至之官淮南子云伯劳之血涂金人不敢取
(臣)等谨按尔雅鶪伯劳也汉书以鶪为子规方言谓鶪为鹖鴠李肇国史补谓鶪为布谷者皆非郑志枭或说即今伯劳夫枭乃恶鸟
岂可以指伯劳其说亦误
鸜鹆一名鸲鹆一名哵哵鸟一名八哥一名寒皋 【李时珍曰此鸟好浴水其睛瞿瞿然故名哵哵其声也天寒欲雪则羣飞如告故曰
寒皋皋者告也】 似鶪而有帻色纯黑金眼穴居周礼云鸲鹆不踰济春秋书鸜鹆来巢即此淮南万毕术云寒皋断舌使语禽经云鸜鹆剪其
舌而语是也酉阳杂俎又云可使取火
(臣)等谨按鸜鹆非鸠类郑志以为鶌鸠者非
雀一名瓦雀一名宾雀短尾小鸟也觜颔皆黑身褐色爪趾黄白埤雅曰雀好内反禽经云雀交不一雉交不再又曰雀以猜瞿蒿雀似雀
青黑色在蒿闲塞外多有
石燕一名土燕乳于岩穴见郭义恭广记
鹖鴠 【诗作盍旦礼作曷旦】 一名独春一名寒号虫夜鸣求旦之鸟也鸣声似舂形似鸡五色冬无毛赤倮昼夜鸣故曰寒号方言云
自关西谓之鹖鴠自关而东谓之城旦谓之倒悬周魏齐宋楚之闲谓之独舂月令仲冬之月鹖鴠不鸣淮南子时则训作鳱鴠又禽经云毅不
知死注云鹖毅鸟也
百舌一名反舌一名鶷■〈葛鸟〉 【音辖轧李时珍曰按易通云能反复如百鸟之音故名鶷■〈葛鸟〉亦象声也】 状如鸲鹆而
小苍毛尖喙好食蚯蚓居树孔窟穴中立春后则鸣夏至后则无声十月后则藏蛰月令仲夏反舌无声即此
画眉似莺而小黄黑色其眉如画巧作千声如百舌
白头翁形似鹡鸰其飞似燕之鴶颃头上有白毛身苍色云
报春鸟如鸜鹆色苍每至正二月作声云春起也至三四月云春去也故名又名唤春鸟见顾渚山茶记
惜春鸟大不踰燕其声曰莫摘花果人谓之护山鸡见海录碎事
■〈扎上鸟下〉似百舌喙长善食鱼见类篇
练鹊一名带鸟一名拖白练似山鹊而小头上披一带尾长色白雌者短尾雄者长尾禽经曰冠鸟性勇缨鸟性乐带鸟性仁张华云带鸟
练鹊之类是也
慈乌一名慈鸦一名孝乌一名寒鸦乌字篆文象形鸦亦作鸦禽经鸦鸣哑哑故谓之鸦色纯黑小喙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广雅云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白项而羣飞者谓之燕乌燕乌白脰乌也雅乌鸒也禽经云慈乌反哺白脰乌
不祥巨喙乌善警哀乌吟夜
鹊一名飞驳鸟一名喜鹊一名干鹊 【李时珍曰鹊古文作舄象形鹊鸣唶唶故谓之鹊鹊色驳杂故谓之驳灵能报喜故谓之喜性最
恶湿故谓之干】 大如鸦而长尾尖喙黑爪绿背白腹尾翮黑白驳杂上下飞鸣以音感而孕以视而抱季冬始巢开户背太岁向太乙知来岁
风多巢必卑下故曰干鹊知来狌狌知往尔雅云鹊鶪丑其飞也翪 【音宗】 言其不能翱翔竦翅而己许氏说文以为翪敛足也尔雅又云
鸟鹊丑其掌缩飞缩脚腹下也
(臣)等谨按禽经云鸡鷽恶其类又云灵鹊兆喜明是二物且鷽丹觜鹊黑觜郑志以鷽为喜鹊者误
鹦■〈母鸟〉一名鹦鹉一名鹦哥一名干皋 【李时珍曰按字说云鹦■〈母鸟〉如婴儿之学母语故字从婴母熊太古云大者为
鹦■〈母鸟〉小者为鹦哥则■〈母鸟〉义取乎此师旷谓之干皋李昉呼为陇客】 有数种绿者出陇蜀而滇海交广近海诸地益多大如
鸟鹊数百羣飞红者紫赤色大亦如之白者出西洋南番大如母鸡五色者出海外诸国性慧利丹咮钩吻长尾赤足金睛深目上下睑皆能贬
动似人目舌如婴儿其趾前后各二异于众鸟梵书谓之臊陀
秦吉了一名了哥唐书作结辽鸟番音也出岭南容管廉邕诸州峒中桂海虞衡志云似鹦鹉绀色丹觜黄距目下连项有深黄文项毛有
缝如人分发能人言比鹦鹉尤慧鹦声如儿女吉了声如丈夫
乌凤出桂海左右两江峒中大如喜鹊绀碧色项毛似雄鸡鬃头有冠尾垂二弱骨长一尺四五寸至杪始有毛羽其形略似凤鸣声清越
如笙箫能度曲妙合宫商又能为百鸟之音见虞衡志
孔雀一名越鸟文禽也出广益诸州大如雁高三四尺不减于鹤自背至尾有圆文五色金翠相绕如钱头戴三毛长寸以为冠足有距迎
晨则鸣相和其声曰都护禽经云孔雀见蛇则宛而跃博物志云孔雀不匹偶但以音影相接而有孕亦与蛇偶又云因雷声而孕又云雄鸣上
风雌鸣下风而孕梵书谓之摩由逻
鹰一名角鹰一名鷞鸠 【李时珍曰鹰以膺击故谓之鹰其项有毛角故曰角鹰其性爽猛故曰鷞鸠考鹰与鸠同气禅化故得称为鸠
也】 鸷杀之鸟也金眼钩觜铁爪剑翮善撄搏尔雅云鹰隼丑其飞也翚鼓翅翚翚然疾也埤雅云一岁曰黄鹰二岁曰鴘鹰 【鹰色苍黄谓
之鴘】 三岁曰鸧鹰鹰类甚众惟角雕黄者以鹰名雕鹰角鹰食麞鹿诸兽黄鹰食水鹜雉鸡之属各随其力以相吞啖梵书谓之嘶那夜
鵰一名鹫一名鷻 【音团】 似鹰而大尾长翅短土黄色其飞上薄云汉其六翮乘风轻劲鸷悍多力皂鵰即鹫也鵰出辽东鹫出西南
夷黄头赤目五色皆备其翮可用为箭梵书谓之揭罗阇
鹗一名鱼鹰一名雕鸡鵰类也似鹰而大黄色深目好峙雌雄相得鸷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禽经云鸷鸟之善搏者曰鹗
鸢鸱也见禽经注 【此别一鸱禽经所谓鸱以贪顾是也非尔雅枭鸱之鸱】 尔雅鸢乌丑其飞也翔布翅翱翔也禽经云鸢不击而贪
注云不善搏击贪于攫肉禽经又云风翔则风注云风禽鸢类飞翔则天大风
鹘有二种一玉爪一黑爪又有鸦鹘金眼鸦鹘兔鹘之别埤雅云鹘拳坚处大如弹丸俯击鸠鸽食之鸠鸰中其拳坠空中即侧身自下承
之捷于鹰隼
隼鸷击之鸟也诗疏云鹞属齐人谓之击征或谓之题肩或谓之雀鹰春化为布谷方言曰齐鲁闲谓题肩为鴊鸟 【鴊一作征】 月令
季冬征鸟厉疾
(臣)等谨按禽经云鹰以膺之鹘以搰之隼以尹之鵰以周之言其捕击之异则是各为类而未有分晰伏读御制七十二候诗按语云
禽经于鹰鹞鵰鹘之属名类纠纷强为牵附且以小而鸷者为隼大而鸷者为鸠殊失实矣尔雅翼又云在北曰鹰在南曰鹞尤支离无据试以
鹰鹞各种言之鹰则用以取雉者也鹞小于鹰止能捕鹌鹑鹘较鹰为大善搏兔鹘又有一种捕野鸭者谓之鸭鹘惟鵰之大数倍于鹰鹘故狍
与麞皆可攫而致之隼则今无其名然曰小而鸷则于海东青为近其飞最高故能擒天鹅第产于黑龙江故注禽经者未之知耳仰见
圣制正名辨物格致精详谨识于此
金鸟色纯白口与足如金其鸣自呼见广州记
吉祥鸟出五台山形翅甚大其飞也有四黄鸟导之四鹊从之见山堂肆考
半部乐形如黄雀数十为羣音中宫商有如鼓瑟见事物绀珠
珊瑚鸟大于画眉好鬬出岭南巧声之鸟也见山堂肆考
竹林鸟出同州色正青如雀善啼见紫桃轩杂缀 【杜诗竹林为我啼青画句本此】
驼鸟一名驼蹄鸡一名食火鸡生西戎形高七尺张翅丈余其卵如瓮食铜铁后魏书云波斯国有鸟形如驼能飞不高食草与肉亦噉火
曰行七百里
鸩一名■〈云鸟〉一名同力鸟生南海有毒食之杀人尔雅翼云似鹰而大状如鸮紫黑色赤喙黑目颈长七八寸雄名运目雌名阴谐
食蛇及橡宝
冶鸟越中大鸟也越地深山有之其大如鸠青色穿树作窠大如五六升器口径数寸饰以土垩赤白相闲状如射侯伐木者见此树即避
之犯之则能役虎害人烧人庐舍时或作人形长三尺入涧中取蟹就人闲火炙食山人谓之越祝之祖见干宝搜神记
姑获鸟一名乳母鸟一名鬼鸟一名譩嘻一名隐飞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钩星能收人魂魄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云是产妇所化故胸
有两乳周礼庭氏以救日之弓救月之矢射天鸟即此
商羊 【一作■〈商鸟〉鴹】 一名山萧一名独足鸟闽广有之大如鹄文身赤口昼伏夜飞其色苍其声自呼如人啸将雨则飞鸣即
孔子所谓一足之鸟商羊是也
木客鸟大如雀数千百头为羣飞集大度不与众鸟相厕见广陵异物志
○兽类
麒仁兽也说文云麕身牛尾一角张揖云牡曰麒牝曰麟
■〈鹿外生内〉 【音生】 似鹿广韵云大如兔
麈一名荒郪县宣君山出麈尾埤雅云似鹿而大其尾辟尘说文麋属
(臣)等谨按麈之为兽前人多未详或以为麋属或以为似鹿古来博物家亦仅拘守成编沿袭故见而己葢南人目未见麈惟据纸上
陈言互相傅会北方之人又习而莫察无怪乎以讹传讹遂至误认麈为麋与鹿者纷纷矣伏读御制麈角解说始知冬至解角者非麋并知俗
名长尾鹿为麈自此物类有分称名不混洵足辨谬证讹永垂格致之经而解千古之惑也
(臣)等又按以上三种郑志未载备录以补麋属之缺
獬豸神羊也 【广雅作■〈豸角〉■〈豸弟〉】 一名任法兽神异经东北荒中有兽如羊一角毛青四足似熊见人鬬则触不直闻
人论则咋不正又说文獬豸似山牛一角论衡云觟 【同解】 ■〈角虎〉 【同豸】 者一角之羊也
驺虞义兽也即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不食生物不履生草应信而至者也
白泽能言语出东望山有德明照幽远则至见山海经甪端鹿形马尾绿色独角角在鼻上日行万八千里圣主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
书至见宋书
虎一名鸟乌■〈虎兔〉 【音徒左传作于菟汉书作乌檡】 一名大虫又名李耳状如猫而大如牛黄质黑章锯牙钩爪须健而尖舌
大如掌生倒刺项短鼻齆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易通卦验云立秋虎始啸仲冬虎始交又云虎不再交孕七
月而生
(臣)等谨按虎之为兽郑志未详今补
象之为兽形体特诡身倍数牛目不逾豕鼻为口役望头若尾驯良承教听言则跪素牙至洁载籍所美服重致远行如邱徙有灰白二色
出交广云南及西域诸国鼻大如臂下垂至地鼻窍甚深可以开合中有小肉爪能拾针芥食物饮水皆以鼻春秋运斗枢云瑶光星散而为象
又援神契神灵滋液百宝为用则白象至又说文云象南越之大兽三岁一乳
豹似虎而小长脊白面毛赤黄文黑如钱惟尾最贵其性勺物而取程度而食故又名曰程列子云青寍生程是也又有金钱金线艾叶之
分惟艾叶尤贵
貔白狐其子豰见尔雅郭璞云一名执夷虎豹之属陆玑云似虎或曰似熊
豲 【音桓亦作■〈豸原〉】 豪猪也自为牝牡说文豕之逸也逸周书周祝解云豲有爪而不敢以獗
野猪一名獜 【音邻】 生山中似豕而大毛黄而疏皮坚而厚好践食豆稼大者重二百斤能以头触人色褐而肉赤三岁胆中有黄
狈前足短能知食所在狼后足短负之而行故曰狼狈酉阳杂俎曰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附狼而行失狼则狈不能动
犰 【音求】 狳 【音余】 似鱼蛇尾豕口见人则佯死
犼 【后】 北方兽似犬食人见集韵
狨 【戎】 似猴而大毛黄赤色生广南山谷闲皮可作鞍褥埤雅轻捷善缘木大小类猿甚爱其尾
玃 【矍】 似猕猴而大色苍黑能攫持人好顾盼尔雅云貜父善顾
独似猨而大其性独一鸣即止故谚云独一鸣而猨散食猨
獑猢 【说文作■〈鼠斩〉■〈鼠胡〉】 蝯蜼之属黑身白腰手有长毛蜀地志云似猴而甚捷在树上歘然腾跃若飞鸟也
猦 【风】 母状似猿玉篇猦■〈犭母〉兽名小打即死因风更生
狙玃属或曰猿属性狡黠伺物必伏而候之庄子云伐巧恃便亦谓狙之黠也果然猨属颊有髯髯黑性好理髯又爱其类取一果然数十
果然可得
(臣)等谨按狨以下七种皆猿猱类郑志未详载今补入以备参考
驴长颊广额磔耳修尾夜鸣应更性能旋磨及驮负一曰汉骊其子曰■〈马蒙〉低小不甚骏故称蹇驴一名为卫有褐黑白三色又有
海驴出海岛中入水不濡其皮可制雨具又滑国出野驴一角见南史
鸁视马略小视驴则大其形甚健其力在腰取以驾车耐远行而不困股有锁骨不能开故不孳乳五杂组鸁不见于三代至汉时始有之
其类有五为鸁为趹 【决】 騠 【提】 为馲 【它】 ■〈马百〉 【陌】 为■〈马啇〉 【谪】 ■〈马蒙〉 【蒙】 为
駏 【巨】 驉 【虚】 俗则通以骡呼之又尔雅翼蜀中县有牛交马而生者故川广皆产鸁生于广者蹄轻生于蜀者蹄重
橐驼一名骆驼因其负囊橐而驼物故名状似马头似羊长项垂耳脚有三节背有两峰有苍褐黄紫数色其声■〈囗外曷内〉 【碣
】 其食齝 【痴】 性耐寒恶热故夏至退毛至尽能知水脉过其处辄停不行其卧而腹不着地者曰明驼最能行远又于阗有风脚驼日
行千里吐蕃有独峰驼大月氐有一封驼俗呼封牛亦曰■〈牜庸〉牛穆天子传谓之物牛尔雅谓之犦牛又两脚驼出滑国见南史山海经
阳光之山其兽多橐驼
貘 【音陌】 似熊头小库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其齿骨极坚故又名囓铁埤雅貘兽象鼻犀目狮
首豺髲其皮辟湿以为坐毯则消膜外之气 【貘一作貊】
(臣)等谨按苏颂曰尔雅有白豹即貘也是以豹与貘为一种矣然郭璞曰貘能食铜铁说文云貘似熊黄白色南中志云貘大似驴状
似熊苍白色多力舐铁消千斤以及囓铁豻昆吾兔名虽不一并貘类也即尔雅注亦云豹白色别名貘疏云貘一名白豹由此观之葢豹亦有
貘之名貘亦有豹之称若竟混为一种非也
灵猫又曰香狸生南海山谷状似狸自为牝牡其气如麝刘郁西域记云香狸文似土豹其肉可食粪溺皆香似麝杨慎丹铅录大理府有
香猫其文如金钱豹楚辞乘赤豹兮载文狸王逸注为神狸葢即此也
猫捕鼠小兽处处畜之有黄黑白驳数色狸身虎面柔毛利齿以尾长腰短目如金银者为良性畏寒其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则暖一名
乌圆或云一名蒙贵清异录武宗十玩图谓猫为鼠将又有虦猫见尔雅葢诗经所谓有猫有虎之猫又一类也
(臣)等谨按尔雅云蒙颂猱状注即蒙贵也状如蜼而小紫黑色可畜健捕鼠胜于猫又考广东通志獴■〈犭贵〉有黑白黄狸状类
猫而大常猫见而避之葢蒙贵别是一种谓蒙贵即猫者非
獾形似家狗色黄而微黑尾短山陕辽东谓之狗獾吴越皆呼刁黄善为曲穴而避藏防人害也 【李时珍曰獾又作貆亦状肥钝之貌
蜀人呼为天狗】 本草纲目貒猪獾也獾狗獾也二种相似而略殊
獭似小狗足短头与身尾俱褊毛色若故紫帛大者长三尺余食鱼居水中亦休木上江湖多有之其大者曰獱 【宾】 曰猵 【编】
此水獭也又有山獭出广之宜州嵠峒及南丹州土人号曰插翘见虞衡志
海獭似獭而大如犬脚下有皮似骈拇着水不濡其肉可食又博物志注海獱头似马自腰以下似蝙蝠其毛似獭大者五六十斤可烹食
亦海獭类也
豫 【曲礼作与】 象属其性进退多疑犹兽亦然故喻人之多疑惑者曰犹豫
兀儿鼠出甘肃凉州似鼠有鸟名不周儿常与同穴而处尚书云鸟鼠同穴盖因此为名尔雅释鸟云其鼠为鶟
香鼠出河南密县长寸余香类麝
鼰鼠状似鼠而大苍色在树木上 【鼰音睍】
■〈鼠臭〉 【郥】 鼠似鼠而马蹄一岁千斤为物残贼尔雅疏云身似鼠有长须而贼害于物秦人呼为小驴
(臣)等谨按鼰鼠■〈鼠臭〉鼠俱载尔雅郑志误以鼰作■〈鼠臭〉音古觅切非是今别出之
鼲 【魂】 鼠一名礼鼠一名拱鼠一名貔狸皮可为裘时暖则出坐穴口则人则交前两足于颈拱立似揖乃窜入穴淮南子圣人师拱
鼠制礼是也
(臣)等谨按兀儿鼠以下五种郑志未载今补入
狗之属有田犬有吠犬有食犬四尺为獒五尺为豫多毛者庞吠不止者■〈犭兼〉 【槛】 短脰者猈 【薄蠏切】 黄白色者■
〈犭嚣〉 【嚣】 黄身黑头者■〈犭主〉 【注】 猛曰■〈犭卓〉狂曰猘 【制】 能逐虎者曰■〈犭开〉尾短者曰■〈犭召
〉 【貂】 恶而健者曰■〈犭册〉 【讪】
(臣)等谨按郑志于兽类终以狗之属而所列种类尚未详备今补载之
猾海中兽名无骨入虎口虎不能噬处虎腹中自内啮之其髓入油中油即沾水水中生火不可救止故曰水中生火非猾髓而莫能
猬 【尔雅作汇俗作猬】 状以鼠攒毛外刺似栗房野中时有之人犯之便藏头足毛刺人不可得又广韵云似猬而赤尾者曰暨居
彭侯状似黑狗无尾可烹食食之辟邪令人志壮按白泽图云木之精名曰彭侯
■〈犭几〉 【几】 似兔玉篇云兔喙而蛇尾
蟨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吕氏春秋曰北方有兽其名曰蟨按此即比肩兽也王者德及幽隐鳏寡得所则至
蛩蛩状似马山海经云平邱有素兽曰蛩蛩
距虚似马而有青色尸子曰巨虚不择地而走
(臣)等谨按山海经注云蛩蛩即巨虚也沈括谓蟨即蛩蛩巨虚刘勰亦谓蛩蛩巨虚其实一兽而论者又有蛩蛩前足长巨虚后足长
之分诸说不同录以备考
犴 【本作豻】 北方野狗似狐而小陆佃曰黑喙善守
■〈犭匊〉 【菊】 吠出江南武林山状似■〈豸师〉子苍黑色常瞑目耸耳一足攀林杪猿猴逢之辄不能动久则推一猴与食之
又杨慎外集云石■〈犭匊〉俗名尖孙食猴者又有石谷似狢而形短常捕取猿猴葢亦■〈犭匊〉之类也
猵狚一名獦牂猿狗头其雄喜与雌猿为牝牡见庄子注
狤■〈豸居〉出西域噉熏陆香身无毛见集韵
■〈犭毫〉 【蒿】 貉类白色尾小似狗北人谓之皮狐子亦曰■〈犭毫〉子见通雅
犺兽出暹罗之崛陇短小精悍目圆睛黄木食似猿猱山居者恒畜之以备驱使见黄衷海语
蒲牢海畔兽名性畏鲸每食于海畔鲸跃则鸣声似钟今人多铸其形于钟上斲橦为鲸形击之
夔奇兽也状似牛苍身一足能走出入水则风雨其音似雷帝王世纪云黄帝于东海流波山得之
蜚遽天上神兽也鹿头而龙身上林赋曰栎蜚遽即此猛氏状如熊而小毛浅有光泽出蜀中
射干似狐能缘木子虚赋云腾远射干
舍利性吐金故曰舍利西京赋曰舍利颬颬化为仙车■〈犭恙〉 【恙】 北方之兽状如狮子善食人吹人则病见神异经类状如狸
而有发自为牝牡食者不妬见神异经
竹■〈犭屯〉长一尺三寸在土穴中常食竹根味如鸭肉见徐京南方记
■〈毚,大代兔〉似兔青色大兔头而鹿足见说文
■〈豸渠〉 【渠】 ■〈豸叟〉 【搜】 兽名食猛兽见山海经
穷奇出封山状如牛而猬尾食人或云穷奇闻人鬬乃助不直者又神异经云穷奇状如虎有翼
浑沌出昆仑西状如犬有目不见有耳不闻有腹而无五脏有肠胃而不旋食而径过人有德行则抵触之人有凶恶则依凭之一名无耳
一名无心空居无常咋尾回转向天而笑见神异经
梼杌状似虎而大老毛长尺人面虎足有猪牙尾长一丈八尺食人见神异经
饕餮状似羊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似婴儿亦名狗鸮食人
周匝 【宋书作印】 神兽也知星宿之变化王者德盛则至见孙氏瑞应图
招贤兽出摩伽陀国性善不干人形似狮子若国人见贤良相访则出见天中记
草上飞西番兽也形大似犬身似斑猫性纯不恶狮豹等兽见之则伏于地此兽不恶而严见庶物异名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