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本章共 6.7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谥略 【中】
宋苏洵嘉佑谥法增多谥
苏洵嘉佑谥法新义
郑樵谥略增多谥
明通用谥法增多谥
○宋苏洵嘉佑谥法增多谥
(臣)等谨按谥法之书自周书独断而后见于隋唐宋志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者有刘熙谥法三卷沈约谥法十卷贺琛谥法五卷王
彦威续古今谥法十四卷李涪谥法三卷范正周沅编六家谥法二十卷苏洵嘉佑谥法三卷皇佑谥录二十卷刘熙之书久轶今不可考沈约
贺琛之书罗沁以为皆本于广谥晁公武谓沈约撰七百九十四条贺琛加妇人谥二百三十八条意其时去汉未远师承有自王彦威以下转
相祖述必有可观惜其书今皆不存惟苏洵嘉佑谥法三卷见于本集其皇佑谥录亦缺如矣考洵于嘉佑六年与姚辟等承诏编定周公春秋
广谥沈约贺琛扈蒙六家谥法八年上之意有所未尽乃又讲求六家外采今文尚书汲冢师春蔡邕独断诸书考其得失别为嘉佑谥法三卷
谥录三十五卷 【宋史志二十卷应是南宋亡失】 曾巩谓其谥法藏于有司宗孟谓世不得传中秘独有之则书虽一人所为实一代之经
制也今观其书于谥义多所增改如圣不可知曰神取之孟子穷理尽性曰圣取诸易系辞大而难名曰尧取诸论语仁圣盛明曰舜取之小戴
记见于自注者甚明至其所列谥字删去周书帝皇王公侯德殇甄胜悫誉度知糠丑惑推长缪等十九谥史记君僖慧抗四谥独断黄字一谥
增多贤禹章强以下七十谥郑樵云洵承诏编定六家谥法断然有所去取又云苏氏所取者百六十八谥所去者百九十八谥则其谥实一取
于古无有臆剙足备汉魏以来之轶典爰取其增多字逐一标列仍以厯代经用者附证如左
行义合道曰贤
宋太祖女魏国大长公主谥贤肃鲁国大长公主谥贤靖盖贤谥自宋始用之
渊原通流曰禹受禅成功曰禹
于尧舜外增多禹盖亦旧儒附会相传已久者
法度明大曰章敬慎高亢曰章出言有文曰章
后汉孝章帝始谥章本纪注引谥法温克令仪曰章应是沈贺诸家相传有此义苏洵删
和而不流曰强中立不倚曰强守道不变曰强死不迁情曰强自胜其心曰强
梁光禄大夫江革谥强
致果杀敌曰毅强而能断曰毅
梁尚书左丞江子四元帝时谥毅盖谥毅之始见史传者
胜敌克乱曰壮武而不遂曰壮
史表有广严壮侯召欧博阳壮侯陈濞并于高祖六年十二月甲申受封侯此前史谥壮之始
好力致勇曰果
汉更始将军廉丹始谥果后周谥襄国公李端唐谥定州刺史于匡济亦用此
肇敏行成曰真不隐无屏曰真
唐睿宗谥大圣真皇帝考史记鲁世家有真公濞索隐曰真音慎本亦作慎则鲁公濞本谥慎传写误真也
思虑不爽曰原
周书作思虑不爽曰愿愿与原古通本书既改周书愿作原而又以弱无立志训愿则分为两谥矣未知何据
综善典法曰暠
行见中外曰显
周三十五传为显王疑是周公谥法所有周书失去者
含和无欲曰元
唐天宝十三载加睿宗谥为元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德覆万物曰高
汉太祖谥高
功格上下曰光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
后汉世祖皇帝谥光武章怀太子注引谥法曰能绍前业曰光唐上元元年追谥懿祖曰光皇帝
则天法尧曰大
三国吴孙权谥大皇帝
出类拔萃曰英
宋太宗女魏国大长公主谥英惠
多闻强识曰博
唐左武侯大将军窦抗本传谥密通典作谥博又秘书少监萧德言谥博
可以作圣曰睿
唐代宗沈皇后谥睿真穆宗谥睿圣
承命不迁曰世
治典不杀曰军
意深虑远曰赶
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
敏事以敬曰慎沈静寡言曰慎
周有慎靓王鲁卫陈皆有慎公
奉义顺则曰礼恭俭庄敬曰礼
制事合宜曰义见利能终曰义除去天地之害曰义先君后己曰义取而不贪曰义
后汉光武帝姊新野长公主建武三年追谥节义盖谥义之始见史传者
守命共时曰信出言可复曰信
汉海阳齐信侯摇母余昌武靖信侯单宁并高祖六年受封盖谥信之始见前史者武帝时塞侯直不疑亦谥信
质直而好义曰达疏通中理曰达
隋岐州刺史郑译开皇十一年谥达盖谥达之始见史传者
含光得众曰宽
梁宗室广信侯萧瑛谥宽
才理审谛曰理
梁浔阳太守到洽谥理后周骠骑大将军合阳伯辥寘亦谥理盖理谥始用于南北朝时
中心乐易曰凯
后梁萧詧中书监安丰公蔡大宝谥文凯
避远不义曰清
北魏骁骑大将军刁双兴和三年谥清穆盖谥清之始见史传者
迁善改过曰益取于人以为善曰益
德性温恭曰基
后周广成郡公段永天和四年谥基
视民如子曰慈
宋宗室高密郡王赵德恭明道中谥慈哲
追改前过曰鼎
秉心塞渊曰深
德性宽和曰温
梁鸿胪卿顾协侍中王训陈广德侯章景明尚书右仆射王劢唐绛州刺史孔祯并谥温
推功尚善曰让
唐睿宗长子寍王宪谥让皇帝考王莽谥王根为直道让公则谥让者始于莽之伪谥矣
追补前过曰密
北魏孝明杜皇后始谥密乐陵王元思誉唐左武侯大将军窦抗皖城郡公张俭并谥密
执一不迁曰介
宋右正言陈禾谥文介知邓州刘汲知麟州杨震父宗闵谥忠介介本美谥而郑志列之下谥之十九言谓将用之小人抑何诬也
中正精粹曰纯
宋忠州团练使赵仲恕谥纯熙程子于嘉定十三年谥纯
行见中外曰敌
达礼不达乐曰素
宋张举谥正素先生
卑而不可踰曰谦
宋刘虞谥谦静先生
睦于兄弟曰友
众方益平曰儆
元江西省参政全布延萨里 【旧作普庵撒里今改正】 死于陈友谅谥儆哀
追补前过曰摄
美化及远曰广所闻能行曰广
唐太宗增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言行不回曰淑
元定宗乌拉海额实 【旧作海迷失今改正】 后谥钦淑
献敏成行曰革
思愆深远曰惧
谋虑不成曰息
汉虚水侯刘爵五凤四年谥息
举事而迟曰舒
北齐河南王高孝愉谥康舒 【或作康献】
幼少短折曰冲
后汉孝冲皇帝纪注引谥法曰幼少在位曰冲晋有东海冲侯司马祗宋有临庆冲王刘休倩
质胜其文曰野敬不中礼曰野
后周宗室越王宇文盛大象二年为隋文帝所害谥野
菲薄废礼曰俭
刚克好胜曰伐
凉德薄礼曰虚
宠禄光大曰荣先利后义曰荣
宋宗室豫章王赵宗谔谥荣孝定王赵元良谥荣易吴王赵颢谥荣怀王赵宗晖谥荣穆此外谥荣者甚多盖宋代习用
好内远礼曰荡好智不好学曰荡狂而无据曰荡
后周晋公宇文护追谥荡
色取仁而行违曰闻
后周有滕闻王宇文逌
贪以败官曰墨
宋侍中钱惟演卒太常张瓖初请谥文墨后改文僖
言行相违曰僭自下陵上曰僭
后周赵王宇文招以谋诛隋文帝见杀谥僭
高而无民曰亢知存而不知亡曰亢
犯国之纪曰干
心隘不容曰褊
后梁明帝子萧瑀唐太宗以其性忌谥贞褊
违命自用曰专
唐太常博士张星议御史中丞宋庆礼之谥引谥法好功自是曰专后庆礼改谥敬
薄德弱志曰轻
烦酷伤民曰苛
以势致君曰要
○苏洵嘉佑谥法新义
(臣)等谨按苏洵嘉佑谥法增改旧谥义其书乃奉诏编定故终宋世行之下至明代亦依是为增损今取其谥与周书独断同而义异
者别为新义逐条标列其有一二字更改及移彼释此者亦为注明至于全不相关者仍不加辨焉
圣不可知曰神
行道化民曰圣穷理尽性曰圣
大而难名曰尧
云行雨施曰汤
施而中理曰文敏而好学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忠信接礼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
保大定功曰武刚强以顺曰武 【周书以顺作直理】 辟土斥境曰武折冲御侮曰武
礼乐明具曰成刑名克服曰成 【周书此句作武字义】 持盈守满曰成遂物之美曰成通达强立曰成
抚民安乐曰康温良好乐曰康 【周书抚民安乐作安乐抚民温良作温年别有温良好乐曰良】
向忠内德曰献 【周书作惠无内德考周书献谥有三义此书取其二其博闻多能一义别作宪谥义与史记正义同】
柔克有光曰懿 【周书作温柔圣善后文有柔克为懿】
体仁长民曰元
耆意大图曰景 【史记正义作耆意大虑独断作致志大图】
施而不私曰宣善闻周达曰宣诚意见外曰宣 【周书史记作圣善周闻施而不成】
任贤致远曰明总集殊异曰明独见先识曰明能扬仄陋曰明察色见情曰明
明德有功曰昭 【周书作昭德有劳】
畏天爱民曰敬斋庄中正曰敬夙夜就事曰敬 【周书就事作恭事】 受命不迁曰敬死不忘君曰敬陈善闭邪曰敬
卑以自牧曰恭不懈为德曰恭治典不易曰恭责难于君曰恭
严敬临民曰庄威而不猛曰庄履正志和曰庄 【周书后文有履亡为庄】
正己摄下曰肃
因事有功曰襄 【周书作甲冑有劳】
安民有功曰烈 【周书作有功安民】
克亟成功曰桓
赏劝刑怒曰威以刑服远曰威
率义共享曰勇
秉义行刚曰克爱民作刑曰克 【周书作爱民在刑】
兆民寍赖曰安
绝行不爽曰定 【绝行周书作纯行】 追补前过曰定 【与前密字摄字义同周书无此义有追补前过曰刚句】
治典不杀曰简正直无邪曰简 【治典不杀史记训祁谥独断训震谥此书既仍独断震谥义又以之释简谥可谓两歧无定矣】
固节干事曰贞图国忘死曰贞
谨行制度曰节
涅而不缁曰白
以法正国曰匡
中正无邪曰质
恭仁鲜言曰靖 【周书作恭己鲜言曰静】
慈和徧顺曰顺和比于理曰顺 【周书徧顺作徧服】
安民好靖曰夷 【周书作安心好靖】
谋虑不僭曰思念终如始曰思
大虑方行曰考 【周书后文有考成也】
保民畏慎曰胡称年寿考曰明 【周书作保民耆艾弥年寿考】
柔远能迩曰和号令悦民曰和不刚不柔曰和推让贤能曰和 【周书后文有和会也】
赏善罚恶曰宪博闻多曰宪行善可记曰宪 【周书无宪谥有献谥此博闻多能曰宪周书作献史记正义作宪】
磨而不磷曰坚
能养能恭曰孝继志成事曰孝干蛊用誉曰孝
盛襄纯固曰忠临患不忘国曰忠推贤尽诚曰忠廉公方正曰忠
尊明胜患曰智默行言当曰智推芒折廉曰智临事不惑曰智察言知人曰智择任而往曰智 【周书作知】
行归忠信曰周事君不党曰周
应事有功曰敏 【周书后文有敏疾也】
治乱守正曰直不隐其亲曰直 【周书止肇敏行成曰直无此二义】
敬事节用曰钦
小心敬事曰良
强毅敦朴曰厚
能修其官曰勤 【周书后文有勤劳也】
治定不陂曰祁 【史记作治典不杀】
失位而死曰怀
未中身夭曰悼 【周书作年中早夭】
怀情不尽曰隐
好更故旧曰易 【周书作好更改旧】
不主其国曰声 【周书作不生其国】
未及而动曰躁
动静乱常曰幽 【周书作动祭乱常】
暴慢无礼曰厉愎很遂过曰厉 【周书止杀戮无辜曰厉独断作暴虐无亲曰厉愎很遂过周书作剌谥义】
纵乐无度曰荒昏乱纪度曰荒
贼仁多杀曰桀
暴慢无亲曰剌
啬于赐予曰爱 【周书赐予作施与】
堕覆社稷曰顷震动过惧曰顷阴靖多谋曰顷
事君有党曰比
弱无立志曰愿 【周书作思虑不爽曰愿】
○郑樵谥略增多谥
(臣)等谨按郑樵作谥略序论五篇谥法三篇后论四篇序论言谥以讳事神为昭穆之次非美刺之法恶谥非所以加于君父桀纣是
名非谥幽厉桓灵皆非恶谥又言美恶即文而见不即说而见故所取谥只以一文见义苏氏不取周书帝皇王公侯君师长胥之称己亦不取
尧舜禹汤桀纣等字表里苏氏为典礼之大谥法言上谥百三十一用之君亲用之君子中谥十四用之闵伤用之无后者下谥六十五用之小
人皆所以备典礼后论言已与苏氏各有去取辨驳详尽实已深抉谥法之奥今即三类二百十言有文无义其已见于周书蔡氏苏氏诸篇者
不复赘录其增多未见者谨标而列之着于篇仍以厯代经用之谥疏证其下并撮序其论著之大略如此云
上谥法
中谥法
下谥法
△上谥法
絜 宋兵部侍郎司马朴谥忠洁礼部侍郎谭世绩高宗时不受张邦昌伪命谥端洁洁与絜古通
贲 汉戚侯季必孝文四年谥贲
逸
退
讷
偲
逑
懋
宜
哲
察
通 金宗室都元帅宗诰谥通敏
仪 唐宪宗女郑国公主谥温仪
经
庇
协
端 汉书表有煮枣端侯革朱乃高祖十二年功臣侯而史表作靖侯史表有范汤端侯代乃中元三年以匈奴王降侯者而汉书表作靖
端靖二字篆文相近故传写易讹然谥端谥靖未详孰是姑识之以备考
休 史记宋世家有休公田
悦
绰
容 北魏宗室广陵王欣恭帝时谥容此谥容之始见史传者
确 宋汾州守张克戬绍兴中为金人所攻力屈死谥忠确
恒
熙 后梁开平元年追谥曾祖妣范氏为宣熙皇后洽
右上谥法
△中谥法
■〈幽阝〉 无考
右中谥法
△下谥法
暴
虐
愎
悖
凶
慢
忍
毒
恶
残
奰 后周宗室代王宇文达与越王盛同遇害谥奰
攘
顽
昏
骄 梁神威将军萧子显大同三年敕以恃才傲物谥骄
酗
湎
侥
狃
侈
靡
弱
伪 陈侍中徐陵至德元年谥章伪
妄
讟
谄
诬
诈
谲
讻
诡
奸
邪
慝
蛊
危
圯
懦
挠
覆
败
斁
疵
饕
费
右下谥法
○明通用谥法增多谥
(臣)等谨按谥法自宋嘉佑而后全用苏氏元虽或更革未有成书至于明世颇加损益间着新义太祖谥中山王徐达曰寍非前书所
有盖规模又一变矣纪明之谥者有张志淳谥法二卷何三省帝后尊谥纪略一卷鲍应鳌皇明臣谥汇考二卷叶秉敬皇明谥考三十八卷郭
良翰皇明谥纪汇编二十五卷诸书皆不行惟王世贞谥法通纪全载本集自云徧考国史及秘阁诸籍参以家乘靡所不备然犹不如王圻谥
法考所载皇明通用谥较为明简圻之为谥法考也先编各书谥义次辑厯代经用谥其所辑各依正史纪传按次排比搜揽几于靡遗至所编
谥书于周公谥法取史记而不取汲冢独断而外于春秋广谥沈约贺琛诸家及左氏内外传注史记两汉书注所引古谥法绝无采取独取宋
苏氏郑氏于苏氏书又未见其本苏氏本一百六十八谥圻止列九十二谥内又窜入端通修恪敦容裕洁确九谥非洵书之所有谥义又多与
洵不合独所载明通用谥法首列文武成康等有谥义者六十八字次列寍慎冲淑善崇无谥义者六字别有当代经用谥义未备者恒淳高睿
等二十五字又于后文摭列事实补其缺遗视王世贞之书可谓详备矣今取其增多字逐一标列仍以史传经用者附证其下至其全文与苏
氏以上谥书同者不备列焉
强学好问曰裕
宋宗室侍中东平郡王德文仁宗时谥恭裕元成宗母鸿吉哩 【旧作宏吉刺今改正】 后谥徽仁裕圣至顺三年追封颜无繇为杞国
公谥文裕
勤其世业曰修
宋吏部尚书胡宗愈谥修简此谥修之始见史传者
敬共官次曰恪盛容端严曰恪温恭朝夕曰恪
唐文宗太子谥曰庄恪唐尚书右丞工部尚书杨昉谥恪杜佑曰恪字谥法所无考史记有牧邱恪侯石庆汉书作恬侯检谥法亦无恬字
史汉异同未详孰是据杜氏所言则唐以前未有谥恪者以昉为始 【以上三谥有义】
寍 明初谥中山王徐达
善 宏治中谥夫人项氏曰荣善
崇 汉宗室蠡吾侯刘翼桓帝之父帝即位谥为孝崇
皇洪武初谥合浦侯陈清曰崇武宏治中谥夫人胡氏曰崇善夫人姚氏曰崇敬 【以上三言脱去谥义】
(臣)等谨按明王圻谥法考所载明通用谥法大要本于王世贞谥法通纪其有释义者皆阁籍也有周书不为苏洵所取而兹取者如
于武则取刚强直理刑名克服于成则取安民立政之类有苏氏新创义而兹屏不取者如于明则不取能扬仄陋于恭则不取治典不易责难
于君之类惜所列止六十八谥于明史诸臣用谥良多未备终非全书今取其新增谥义照前代各书例逐一标列至其时经用为谥而义轶者
不另列焉
道德纯一曰元
敬顺事上曰恭正德美容曰恭
守礼执义曰端
物至能应曰通事起而辨曰通
明德有盛曰贤
施勤无私曰惠
柔克有光曰和 【周书后文有和会也苏洵谥法作柔克有光曰懿】
柔德教众曰静
临难不惧曰勇
致果杀敌曰刚强而能断曰刚 【此二义苏洵谥法作毅谥义】
胜敌志强曰壮叡圉见服曰壮死于原野曰壮兵甲亟作曰壮履征杀伐曰壮
表里如一曰悫
不污不义曰洁
无过为僖小心恭慎曰僖 【周书作有过为僖】
好学近智曰果
善行不怠曰毅温仁忠厚曰毅能纪国善曰毅
宽裕温柔曰容
(臣)等谨按周书合汲冢史记本共一百三十五谥经用者八十四谥苏洵谥法增多七十谥经用四十七谥郑樵通志增多七十一谥
经用十一谥而厯代史传所载己用谥不见于谥书者自共和以前鲁郑诸邦己有之战国两汉而后不可胜纪盖著作之始不过预定若干谥
原不能必后人之尽用而政教既衰王章渐废列国诸侯人自为政虽田赋职官之大多有不循乎周礼者况谥法乎况秦汉以下乎且又重以
鲁鱼亥豕之易讹国史家乘之歧出隶事者循其所采而不究其由来读书者专于一编而不博乎异本遂至书与谥各不相符亦势之所无如
何也臣等综观厯代用谥不见于谥书者仍博采之以补谥书之缺遗爰自周初迄于明代各依史传按次编列以备考焉
郑 燕有郑公
宫 蔡曹皆有宫伯
利 陈有利公
赧 周有赧王
于 汉景帝子胶西王端宗室安郭侯传富柳侯自为并谥于史记索隐广周书谥法优能其德曰于盖美谥也考苏洵别有犯国之纪曰
干而王圻谥法考遂以端等三人为谥干误矣传富史表作傅
纲 汉有清河纲王
令 汉有周吕令武侯吕泽史记索隐曰周吕国也令武谥也
终 汉酇侯萧何谥文终安国侯王斿秣陵侯刘缠什邡侯雍桓并谥终考汲绍侯公上不害史表亦作终侯
制 汉有高宛制侯丙猜剻成制侯周绁
祗 汉衍侯翟山槀侯陈锴并谥祗
中 汉羹颉侯刘信厌次侯元顷高胡侯陈夫乞并谥中元顷汉书表作爰类
谷 汉有祁谷侯缯贺史记索隐曰谥法行见中外曰谷
庆 汉邔侯黄荣盛谥庆
虒 汉有广陵虒侯刘裘史表作常侯刘裘考常谥亦诸家所未载
敷 汉有定敷侯刘越柳敷侯刘罢师史记索隐曰敷谥也说文云敷读如跃
恬 汉有牧邱恬侯石庆考史记作恪侯马端临封建考王圻谥法考俱从汉书表作恬
敦 汉宗室刘光元封六年谥敦此敦谥之始见于史传者
肥 汉常乐侯稠雕谥肥稠雕汉书卫青传作雕离
衍 汉邯会侯刘仁挟术侯刘昆景谥衍汉书表作扶■〈氵帚〉侯刘昆吾
昌 汉都昌侯朱充谥昌
刻 汉成安侯郭赏谥刻
■〈思阝〉 汉成安侯郭长谥■〈思阝〉长乃刻侯赏之子
道 王莽追谥王根为直道让公又北魏太祖谥道武皇帝
睦 王莽妻谥孝睦皇后
熹 后汉孝和帝邓皇后谥和熹北魏阴平王元列亦谥熹
太 魏谥曹嵩为太皇帝北魏世祖亦谥太武
禧 晋安帝王皇后谥禧
渊 宋洮阳侯宋悫谥渊
替 梁萧通明卒有司按谥法言行相违曰替
脱 陈周敷谥脱
惕 北魏南皮灵侯高佑初有司议谥惕诏以不遵上命谥灵
恺 北魏康成县公柳带韦谥恺
实 北魏沧州刺史尧杰谥实
闇 隋文帝谥岐国公斛斯征用之
纵 唐左卫大将军宇文士及初谥为恭刘洎驳之改谥纵
晟 宋黥卒魏汉津以铸九鼎赐号冲显处士卒谥为熹晟侯
柔 辽义宗后谥柔贞
默 金德祖谥渊默皇帝
济 金宗室郑国公们图珲 【旧作漫都河今改正】 谥定济京兆尹隋国公和尼 【旧作活女今改正】 谥贞济
杰 金太傅托卜嘉谥杰忠
亮 元永平郡公阿勒台 【旧作阿台今改正】
谥忠亮
嘉 元漆水郡公耶律希亮谥忠嘉
遂 元寍夏郡公安巴 【旧作暗伯今改正】 代国公鄂拓克齐 【旧作斡脱赤今改正】 并谥忠遂
淳 明太祖追谥考为仁祖淳皇帝
悊 明熹宗谥悊皇帝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