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本章共 5.6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忠义传
(臣)等谨案唐以后忠义大率死事者居多其有义烈彪炳万死一生虽未陨身志轻授命者并依史例登之闲有子孙事迹无可析传
旧史所附亦仍其例辽史无忠义门兹从列传采辑金元忠义间有散在列传中者今皆表而出之以从其类若其居官立朝名节暴着与夫出
身存亡系一代终始死事一节不足以尽之如唐之颜真卿段秀实宋之文天祥之类则仍依旧史系之列传焉
唐 【一】
○唐一
夏侯端
刘感
堂达
吕子臧【马元规】
王行敏【卢士叡 李玄通】
罗士信
张道源【楚金
】
李育德【李公逸
张善相】敬君宏【吕世衡】
李安静
高叡【仲舒】
安金藏
王同皎
李憕
卢奕
张介然【崔无诐】
夏侯端
刘感
常达
吕子臧 【马元规】
王行敏
罗士信
张道源 【张楚金】
李育德 【李公逸 张善相】
敬君宏 【吕世衡】
李安静
高叡 【高仲舒】
安金藏
王同皎
李憕
卢弈
张介然 【崔无诐】
△夏侯端
夏侯端寿州寿春人仕隋为大理司直大业中高祖讨贼河东表端为副端邃数术密语高祖曰玉床摇帝坐不安晋得岁真人将兴安天
下者其在公乎但上性沈忌宜早为计帝感其言义师兴端在河东吏捕送长安帝入京师释之引入卧内与语极欢擢秘书监李密之降端请
假节招谕关东乃拜大将军为河南道招慰使即传檄二十余州遣使顺附次谯州会毫汴降于王世充道塞无所归麾下二千人粮尽不忍委
端去端乃杀马宴众曰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吾丐若首持与贼以取富贵众号泣不忍视端亦泣欲自刎争持之乃止行五
日饿死十四三遇贼众溃从者纔三十余人 【通鉴作五十余人】 遂东走撷■〈豆〉豆以食端持节卧起叹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
时河南地悉入世充唯杞州刺史李公逸固守勒兵迎端世充遣人以淮南郡公尚书少吏部印绶召端解所服衣以赠端曰吾天子使宁污贼
官耶非持首去不可见即焚书及衣因解节旄怀之置刃于竿间道走宜阳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无复人状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
危困状帝悯之复拜秘书监出为梓州刺史贞观元年卒
△刘感
刘感岐州凤泉人武德初以骠骑将军戍泾州为嶭仁杲所围粮尽杀所乘马啖士而煮骨和木屑自食城垂陷长平王叔良救之贼乃解
与叔良出战为贼执 【按新旧书叔良传皆云仁杲扬言食尽遣高摭人伪降叔良遣感帅师赴之大战百里细川感为贼执是叔良未曾出
战也】 还围泾州令感约城中降感绐诺至城下大呼曰贼大饥亡在朝暮秦王数十万众且至勉之无苦仁杲怒执感理其半土中驰射之至
死詈益甚贼平高祖购得其尸祭以少牢赠瀛川刺史爵平原郡公封户二千谥忠壮诏其子嗣封爵赐田宅焉
△常达
常达陕州陕人仕隋为鹰击郎将尝从高祖征伐命为统军拜陇州刺史时嶭举方强达败其子仁杲于宜禄川举遣将仵士政绐降达不
疑士政伺隙劫之并其众归贼举指其妻谓达曰识皇后乎答曰彼瘿老妪何所道举奴张贵又曰亦识我否达瞋目曰若乃奴耳贵忿拔刀逐
之赵宏安为蔽捍乃免仁杲平帝见达劳日君忠节正可求之古人为执士政杀之赐达布帛三百段终陇西刺史
△吕子臧 【马元规】
吕子臧蒲州河东人隋大业末为南阳郡丞高祖入京师遣马元规慰辑山南独子臧坚守元规遣士讽晓子臧杀之及炀帝己弒帝更使
其壻嶭君倩赍诏谕子臧子臧发丧讫然后送款拜邓州刺史封南阳郡公武德初朱粲新衄子臧率兵与元规并力将击之谓元规曰贼新败
上下惶阻一战可禽若迁延其众稍集致死于我不可当也不纳子臧诸以所部兵独进又不许俄而粲得众复张元规婴城子臧扼腕曰谋不
见用坐公死矣贼围固会霖雨城坏或劝其降子臧曰我天子方伯且降贼乎乃率麾下赴敌死俄城陷元规亦死元规安陆人
△王行敏
王行敏并州乐平人隋末归高祖拜潞州刺史迁屯卫将军刘武周入并州寇上党取长子壶关刺史郭子武懦不支帝遣行敏驰往既至
与子武不叶贼围急储待空乏会有告子武谋反遂斩之州民陈正谦出粟千石济军由是人自奋贼乃去行敏又败实建德兵于武陟武德四
年督兵徇燕赵与刘黑闼战厯亭破之既而释甲不设备为黑闼所掩缚致麾下终不屈贼遂斩之时死事者又有卢士叡李玄通
卢士叡
李玄通
卢士叡
卢士叡客韩城隋乱结纳英豪高祖与之旧兵兴率数百人上谒汾阴又使兄子谕降剧贼孙华与刘宏基败隋将桑显和于饮马泉累擢
右光禄大夫为瀛州刺史黑闼遣轻骑破其郛士叡拒战众见亲属系累乃溃士叡为贼禽欲使说下城堡不从见杀
李玄通
李玄通蓝田人为隋鹰扬郎将高祖入关率所部自归拜定州总管为黑闼所破爱其才欲为将不听囚之故吏有饷饮馈者遂纵饮谓守
者曰吾能剑舞可借刀守士与之曲终仰天太息曰大丈夫抚方面不能保所守尚何视息耶乃溃腹死帝为流涕擢其子伏护大将军
△罗士信
罗士信齐州厯城人隋大业时长白山贼王薄左才相孟让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击贼士信年十四请自效须陀疑其不胜甲士信怒
被重甲左右鞬上马顾盼须陀许之击贼潍水上阵纔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抗须陀乘之
大破贼士信逐北每杀一贼辄劓鼻纳诸怀暨还验以代级须陀叹服遗以所乘马凡战须陀先登士信副以为常炀帝遣使图其阵法后须陀
为李密所杀士信与裴仁基归李密署总管俾讨王世充身被重伤见获世充爱其才厚遇之后得密将邴元真等士信耻与伍率所部千余人
来降 【通鉴士信有骏马世充兄子欲之世充夺以赐士信怒会世充遣士信寇谷州士信遂降】 高祖拜陕州道行军总管因谋世充师次
洛阳攻千金堡堡有恶言询军士信怒夜遣百人载婴儿啼噪堡下诈言自东都来奔罗总管既而阳悟曰非也此千金堡耳因散去堡兵开门
追掠士信伏入屠之无遗类贼平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从秦王击刘黑闼洺水上得一城遣士信据守贼悉众攻方雨雪救军不得进城陷黑
闼欲用之不屈而死年二十八 【旧书作年二十通鉴考异云士信始从张须陀击王薄等时年十四若死年二十八则在大业四年于时王
薄未为盗年二十则在大业十二年是岁须陀死按通鉴载击王薄事在大业九年城陷被执在武德五年则死时二十三岁也年皆不合今姑
从新书而附议之】 王隐悼购其尸以葬谥曰勇初士信为仁基所礼东都平葬之北邙以报德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张道源 【张楚金】
张道源并州祁人名河以字行年十四居父丧以孝称尝与客夜宿客暴死恐主人忽怖卧尸侧至曙乃告徒步护送还其家高祖兴署大
将军府户曹参军使守并州京师平遣抚慰山东下燕赵累封范阳郡公守赵州为窦建德所执会建德寇河南闲遣人诣朝请乘虚捣贼心胁
即诏诸将率兵引接贼平还拜大理卿时何稠得罪籍其家属赐羣臣道源曰祸福何常安可利人之亡取其子女自奉仁者不为也更资以衣
食遣之拜绵州刺史 【旧书寻转太仆卿厯相州都督】 卒赠工部尚书谥曰节道源虽官九卿无赀产比亡余粟二斛族孙楚金有至行与
兄越石皆举进士州欲独荐楚金固辞请俱罢都督李绩叹曰士求才行者也既能让何嫌皆取乎乃并荐之累进刑部侍郎仪凤初彗见东井
上疏陈得失武后时厯秋官尚书爵南阳侯有清槩然尚文刻当时亦少之为酷吏所构流死岭表
△李育德 【李公逸 张善相】
李育德赵州人祖谔仕隋通州刺史世富于财家僮百人天下乱私完械甲婴武陟城自保人多从之遂为长剧贼来掠不能克隋亡与柳
燮等归李密密为王世充所破以郡来降即拜陟州刺史兄厚德被贼执使招育德阳许之得不死贼帅段大师囚厚德守以兵阴得其驩乃与
州人贾慈行谋逐贼慈行夜登城呼曰唐兵登矣厚德自狱拥羣囚噪而出斩长史众不敢动大师缒城走即拜殷州刺史厚德省亲留育德以
守引兵拔贼河内堡三十一所世充怒悉锐士攻之城陷犹力战与三弟皆殁时死节者又有李公逸张善相公逸与族弟善行居雍邱以才雄
为众所归始附王世充策其必败乃献款高祖因其地置杞州即拜总管封阳夏郡公以善行为刺史世充遣其弟将徐亳兵攻之公逸请援未
报因使善行守身入朝言状至襄城为贼逻送洛阳世充曰君越郑臣唐何哉答曰我于天下惟闻有唐贼怒斩之善行亦死帝悼惜封其子襄
邑县公善相襄城人大业末为里长督兵迹盗为众附赖乃据许州奉李密密败挈州以来诏授伊州总管王世充攻之屡困贼遣使三辈请救
未报会粮尽众饿死善相谓僚属曰吾为唐臣当效命君等无庸死斩吾首以下贼可也众泣不肯曰与公同死愈于独生城破被执骂贼见杀
高祖叹曰吾负善相善相不负吾乃封其子襄城郡公
△敬君宏 【吕世衡】
敬君宏绛州绛人累功厯骠骑将军封黔昌侯以屯营兵守玄武门隐太子之死左右解散其车骑将军禡立与巢王亲将谢叔方率兵攻
玄武门殊死鬬君宏挺身出或曰事未可判当按兵待变不从与中郎将吕世衡呼而进皆战殁诏赠君宏左屯卫大将军世衡右骁卫将军 【
新书于本传下附载冯立谢叔方二人事实按君宏世衡以战殁入忠义立叔方既归太宗无缘并传今但载其缘起余并删】
△李安静
李安静尚书詹事纲之孙天授中为右卫将军武氏革命羣臣皆劝进安静独无所请及收系狱来俊臣问状安静曰以我为唐旧臣杀之
可也若诘其状吾谁欺俊臣遂诬杀之会昌中录忠臣后乃赠安静太子少师 【按安静传新书原附于其祖李纲传后今改列忠义】
△高叡 【高仲舒】
高叡京兆万年人隋尚书左仆射颎孙也举明经稍迁通义令有治绩人刻石载德厯赵州刺史平昌县子圣厯初突厥默啜入寇叡婴城
固守攻益急长史唐波若谋应贼叡觉之力不能制自经不死为虏执使降谕诸县不肯遂见杀赠冬官尚书谥曰节诏诛波若籍其家子仲舒
通故训学擢明经为相王府文学王器重之开元中累官中书舍人 【据旧书增辑】 与同僚崔琳为宋璟苏颋所礼常语人曰古事问高仲
舒时事问崔琳何复疑终太子右庶子
△安金藏
安金藏京兆长安人在太常工籍睿宗为皇嗣禁人私谒惟工优给使得进俄有诬皇嗣异谋者武后诏来俊臣问状左右畏惨楚欲引服
金藏大呼曰公不信我言请剖心以明皇嗣石反也引佩刀自剚腹中肠出被地眩而仆武后闻大惊舆致禁中命高医纳肠褫桑皮紩之阅夕
而苏后临视叹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尔之忠也即迢停狱睿宗乃安神龙初母丧葬南阙口营石坟地本卬燥泉忽涌流庐侧李冬有华犬
鹿相扰本道使卢怀慎上其事诏表阙于闾景云时迁右武卫中郎将玄宗追思忠节下制褎美擢右骁卫将军爵代国公诏镵其名于泰华二
山卒配飨睿宗庙庭大厯中赠兵部尚书谥曰忠中和中擢其远孙敬则为太子右谕德
△王同皎
王同皎相州安阳人长安中尚中宗女安定郡主拜典膳郎桓彦范等诛二张遣即东宫迎太子请曰逆竖反道显肆不轨诸将与南衙执
事刻期诛之须殿下到以系众望太子曰上方不豫得无不可同皎曰将相毁家族以安社稷柰何欲内之鼎镬乎太子尚犹豫同皎即扶上马
从至玄武门斩关入兵因奏太后诛易之等状帝复位擢右千牛将军封琅邪公主进封公主同皎驸马都尉迁光禄卿神龙二年复与张仲之
祖延庆周憬李悛冉祖雍谋须武后灵驾发伏弩射杀武三思会延庆妻乃宋之愻外妹之愻子昙得其实密语三思冉祖雍亦以其谋告三思
三思遣悛上急变言同皎欲拥兵阙下废皇后帝殊不晓大怒斩同皎于都亭驿籍其家同皎且死神色自如仲之延庆皆死憬遁入比千庙自
刭谓人曰比千古忠臣神而聪明其知我乎可悬吾头国门见三思之败也后太子重俊诛三思睿宗立诏复同皎官爵谥曰忠壮诛祖雍悛等
先是许州司户参军燕钦融再上书斥韦后擅政且逆节已萌中宗召至廷扑杀之又博陵人郎岌亦表后及宗楚客乱被诛至是俱赠谏议大
夫备礼改葬赐钦融一子官同皎子县尚永穆公主生子潜字宏志幼庄重不喜儿弄以帝外孙补千牛元和中擢累将作监吏有籍名北军辄
骄惰不事者悉奏罢之监无公食而息钱旧皆私有至潜取以具食遂为故事迁左散骑常侍拜泾原节度使至镇缮壁垒构高屋偫粟兵利而
严遂引师自原州踰硖石取蕃将一人斥烽侯筑归化潘原二垒请复城原州度支沮议故原州复陷穆宗即位封琅邪郡公更节度荆南疏吏
恶榜之闾里杀尤纵者分射三等课士习之不能者罢故无冘军太和初检校尚书左仆射卒于官赠司空 【新书此下有吴保安传按忠义
传所载皆死节之士保安笃友谊与忠君死事不同今改入独行传】
△李憕
李憕并州文水人父希倩神龙初右台监察御史憕少秀敏举明经高第授成安尉 【旧书作咸阳尉】 屡调长安尉宇文融括天下田
表假监察御史厯迁给事中力于治有任事称明簿最下无敢绐失李林甫意出为河南少尹天宝初除清河太守举美政迁广陵长史民为立
祠赛祝以捕贼负徙彭城太守封酒泉县侯连徙襄阳河东并兼采访处置使入为京兆尹杨国忠恶之改光禄卿东京留守安禄山反玄宗遣
封常清募兵东京憕与留台御史中丞卢奕河南尹达奚珣缮城垒绥励士卒将遏贼西锋擢礼部尚书禄山薄城下常清兵皆白徒战不胜辄
北憕收残士数百裒断弦折矢坚守人不堪鬬达奚珣降贼 【新书不载达奚珣降贼今据通鉴增】 憕约弈吾曹苛国重寄虽力不敌当死
官部校皆夜缒去憕坐留守府弈守台城陷禄山执憕奕及官属蒋清害之诏赠司徒谥忠懿河洛平再赠太尉憕十余子江涵沨瀛等同遇害
唯源彭脱源八岁家覆俘为奴转侧民间及史朝义败故吏赎出之代宗闻授河南府参军迁司农主簿以父死贼手常悲愤不仕不娶绝酒荤
惠林佛寺者憕旧墅也源依寺居阖户日一食祠殿其先寝也每过必趋未始践阶长庆初年八十矣御史中丞李德裕表荐之穆宗下诏褎其
父忠子孝以源守谏议大夫赐绯鱼袋河南尹遣使者持诏书袍笏即赐又赐绢二百疋源顿首受诏即附表谢辞吐哀悫一无受寻卒敬宗时
擢憕孙为河南兵曹参军彭擢明经第天宝中选名臣子可用者自咸宁丞迁右补阙从天子入蜀后憕数年卒有孙景让景庄景温别传
△卢弈
卢弈黄门监怀慎少子也与兄奂齐名天宝初为鄠令积功擢给事中拜御史中丞自怀慎奂及弈三居其官清节似之时传其美俄留台
东都兼知武部选安禄山陷东都吏亡散弈前遣妻子怀印闲道走京师自朝服坐台被执将杀之即数禄山非徐顾贼徒曰为人臣者当识逆
顺我不蹈失节死何恨临刑西向再拜骂贼不绝口肃宗诏赠礼部尚书 【按旧书作玄宗闻而悯之赠兵部尚书】 谥曰贞烈子杞别有传
杞子元辅字子望少以清行闻擢进士补崇文校书郎拜左拾遗厯抗常绛三州刺史课尝最召授吏部郎中进累兵部侍郎为华州刺史卒元
辅端静介正能绍其祖故厯显剧而人不以杞之恶为累云
△张介然 【崔无诐】
张介然猗氏人本名六郎性慎愿长计划始为河陇支郡太守王忠嗣皇甫惟明哥舒翰踵领节度并署营田支度等使入奏称旨请得列
戟故里许之翰荐为少府监厯卫尉卿禄山反授河南节度采访使 【按旧纪以介然为东留太守河南节度采访使新纪贼陷陈留执太守
郭纳张介然死之则是纳为太守介然以节度统其事耳】 守陈留陈留据水陆居民孳伙久不知战介然到不三日贼己渡河旬有六日城陷
初有诏购贼首而暴诛庆宗状禄山入陈留见诏书抚膺大哭杀陈留降者万人以逞血流成川斩介然于军门 【按旧书载玄宗赠介然工
部尚书】 以伪将李廷望为节度使守陈留禄山己拔陈留则鼓而前无敢抗中宿攻荥阳太守崔无诐率众乘城与官属皆死贼首以伪将武
令珣戍焉无诐京兆长安人本韦后外家始娶萧至忠女至忠败被贬久乃为益州司马善杨国忠引为少府监守荥阳诏赠礼部尚书谥曰毅
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