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本章共 5.2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列传
五代 【十四】
○五代十四
郭延鲁
华温琪
苌从简
张筠
杨彦询
李周
刘处让
李承约
张希崇
相里金
张廷蕴
马全节
皇甫遇
安彦威
李琼
刘景岩
郭延鲁
华温琪
苌从简
张筠
杨彦询
李周
刘处让
李承约
张希崇
相里金
张廷蕴
马全节
皇甫遇
安彦威
李琼
刘景岩
△郭延鲁
郭延鲁沁州绵上人父饶以骁勇事晋数立军功为沁州刺史九年为政惠爱州人思之延鲁以善槊为将累迁神武都知兵马使朱守殷
反从攻汴州以先登功为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累迁复州刺史延鲁思继父志以廉平自励民甚赖之秩满州人乞留不许皆遮道攀号天福
中拜单州刺史卒于官时刺史皆以军功拜武夫恃功纵下为害不细延鲁父子特以善着焉
△华温琪
华温琪字德润宋州下邑人世本农家温琪身长七尺少从黄巢为盗巢陷长安以为供奉官都知巢败温琪走滑州自顾貌伟惧不容乃
投白马河流数十里不死人援而出之又自经于桑林辄枝折乃之胙县有田父见之曰子状貌堂堂非常人也匿于家居岁余濮州刺史朱裕
募兵乃往依之后事梁为开道指挥使累功为绛棣二州刺史棣苦河患温琪徙新州避之民赖其功又厯齐晋二州庄宗攻晋州踰月不能破
末帝嘉其善守升晋州为定昌军以温琪为节度使坐掠部民妻罢为金吾卫大将军左龙武统军寻迁耀州观察留后庄宗灭梁见温琪曰此
为梁守平阳者嘉之以耀州为顺义军即拜节度使徙镇雄武明宗时来朝愿留阙下以为左骁卫上将军踰年明宗谓枢密使安重诲曰温琪
旧人宜与一重镇重诲意不欲对以无员阙他日又语重诲曰可代者惟枢密使耳明宗曰可重诲不能答温琪惧称疾不出者累月已而以为
镇国军节度使废帝时以太子太保致仕天福元年卒赠太子太傅
△苌从简
苌从简陈州人世本屠羊从简去事晋为军校善用槊攻城多为梯头庄宗爱其勇累迁步军都指挥使庄宗与梁对阵梁军有执大旗出
入阵闲者庄宗望见之叹曰彼猛士谁能为我取之从简请往庄宗惜之不许从简潜率数骑驰入梁军夺其旗而还尝中流矢镞入髀骨命工
取之工欲凿其骨人皆以为不可从简遽使凿之工迟疑不忍下从简叱其亟凿左右视者皆若不胜而从简言笑自若然其为人刚暴难制庄
宗每优容之累迁蔡州防御使明宗时累徙麟汝汾金四州废帝反凤翔从简与诸镇兵围之兵溃被执废帝责其不降对曰事主不敢二心废
帝释之拜颍州团练使晋高祖起兵太原废帝将亲征召为招讨副使从至河阳拜河阳三城节度使废帝还洛阳从简即降晋厯镇忠武武寍
入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卒赠太师从简好食人肉所至潜捕民闲小儿以食许州富人有玉带欲之而不可得遣二卒夜入其家杀而取之卒夜
踰垣隐木闲见其夫妇相待如宾叹曰吾公欲夺其宝而害斯人吾必不免因跃出告之使速以带献遂踰垣去不知所之
△张筠
张筠海州人事时溥为宿州刺史梁太祖取宿州得筠以为四镇客将长直军使累拜宣徽使末帝分建昭德军以筠为节度使由是魏博
军叛附于晋晋王攻相州筠弃城走后以为永平军节度使梁亡事唐为京兆尹伐蜀为剑南两川安抚使蜀平拜河南尹徙镇兴元尝有疾不
见将吏副使符彦琳入问筠又辞彦琳疑筠已死即请出牌印筠怒命左右收彦琳下狱以反闻明宗知而释之阳徙筠为西京留守戒守者不
内筠至长安不得入乃朝京师以为左骁卫上将军筠弟籛当筠尹京兆以为牙内指挥使三白渠营田制置使筠西伐蜀留籛守京兆魏王继
岌班师至兴平籛断咸阳浮桥以拒继岌继岌乃自杀初筠代康怀英镇永平怀英死筠掠其家赀又于唐故宫掘得金玉偏将侯莫陈威尝与
温韬发唐诸陵分得宝赀筠以事杀而取之继岌死籛悉取其行橐庄宗遣宦者向延嗣杀王衍延嗣因尽得其珍宝明宗即位捕诛宦者延嗣
亡命籛又尽取其赀由是兄弟富皆巨万然筠为人好施予所至不为聚敛而籛嗜酒贪鄙厯沂密二州刺史晋出帝时以将军市马于回鹘坐
马不中式有司理其直籛郁郁而卒筠居洛阳拥赀以酒色声妓自娱天福二年徙居长安是岁张从宾作乱入洛阳筠遂以免卒赠太子少师
△杨彦询
杨彦询字成章河中宝鼎人少事王师范掌藏书颇见亲信师范降梁见杀彦询乃之魏事杨师厚为客将魏傅入于晋因留事庄宗为引
进副使奉使吴蜀常称旨厯德州刺史羽林将军晋高祖镇太原废帝疑其有贰志择诸将谨厚者佐之乃以彦询为太原节度副使高祖以疑
见徙欲拒命以问彦询彦询曰太原之力能与唐敌否公其审之高祖反意已决彦询亦不复敢言左右以为异议欲杀之高祖止之契丹立高
祖于太原以兵送至河上彦询为宣徽使 【按辥史高祖即位授齐州防御使检校太保欧史不载】 数往来帐中德光亦爱其为人明年拜
威德军节度使复入为宣徽使又拜安国军节度使天福七年徙镇镇国岁大饥为政有惠爱以病风罢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卒赠太子太师
△李周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邱人唐昭义军节度使抱真之后年十六为内邱捕贼将以勇闻时梁晋兵争山东羣盗充斥行者必以兵卫周乡人
卢岳徙家太原周送之至西山有盗从林中射岳中马周大呼曰吾在此孰敢尔邪盗闻其声曰李周也因去周送岳至太原岳知星且工相人
占晋必有天下而周且将相劝其留事晋周以母老辞归而梁方攻下邢洺晋王栅兵青山口路梗不知所归乃思岳言至青山归晋晋王以为
万胜黄头军使后从征伐常有功从战柏乡先登迁匡霸指挥使守杨刘梁兵来攻坚守久之闻母丧奔归庄宗遣他将代周守几为梁兵所破
遽追周还守之其后梁人已破德胜因复东击杨刘以巨舰绝河断晋饷援周遣人驰趣庄宗来救请日行百里以赴急庄宗笑曰周为我守何
忧日行六十里且行且猎比至周已绝粮三日庄宗以巨栰积薪沃油顺流纵火焚梁舰梁兵解去庄宗见周劳曰微公诸将为梁擒矣厯相蔡
二州刺史明宗时拜武信军节度使徙镇静难厯武寍安远永兴宣武四镇所至多善政晋高祖时复镇静难罢还出帝幸澶渊以周留守东京
还拜开封尹卒赠太师
△刘处让
刘处让字德谦沧州人少为张万进亲吏从入梁为其泰寍军牙将万进叛梁附晋梁遣刘鄩讨之遣处让求救于晋晋方与梁相拒未能
出兵处让于军门截耳而诉曰万进所以见围附晋故也柰何不顾其急苟不出兵请死晋王义之为发兵未渡河而万进为梁所败处让因留
事晋庄宗即位为客省使常使四方多称旨天成中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废帝时魏州军乱遣范延光招讨以处让为河北都转运使晋高祖立
厯宣徽南院使范延光反命杨光远为招讨使以处让参其军事巳而副招讨使张从宾叛于河阳处让分兵击破之还与光远攻邺逾年不能
下处让入城譬以祸福延光乃降唐制枢密使常以宦者为之自梁用敬翔李振唐庄宗始用武臣权重将相高祖时以宰相桑维翰李崧兼枢
密使处让与诸宦者心不平之光远之讨延光也以重兵在握举动多骄恣所求请高祖颇裁抑之处让为光远言此非上意皆维翰崧等嫉公
光远大怒兵还见高祖诉以维翰等沮己高祖不得巳罢维翰等以处让为枢密使处让在职所陈述多不称旨后丁母忧去高祖遂不复拜枢
密使居丧期年起复为彰德军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卒赠太师
△李承约
李承约宇德俭蓟州人少事刘仁恭为山后八军巡检使仁恭被囚承约以其兵奔晋晋王以为匡霸指挥使从破夹寨战临清以功累迁
洺汾二州刺史颍州团练使天成中邠州节度使毛璋有异志拜承约泾州节度副使往伺璋动静承约谕以祸福后朝廷遣人代璋璋实时受
代明宗大喜即拜承约黔南节度使承约以恩信抚诸夷落劝民农桑兴学校居数年当代黔南人诣京师乞留为许留一年召为左卫上将军
改左龙武统军拜昭义军节度使复为左龙武统军天福二年迁左骁卫上将军卒赠太子太师
△张希崇
张希崇字德峰幽州蓟人少通左氏春秋刘守光不喜儒士希崇因事军中为偏将将兵戍平州契丹入平州得希崇知其儒者以为卢龙
军行军司马明宗时卢文进自平州亡归契丹因以希崇代为节度使遣亲将以三百骑监之居岁余监兵稍怠希崇因率其麾下生口二万南
归明宗嘉之拜汝州防御使迁灵武节度使灵州地接蕃戍兵饷道常苦抄掠希崇乃开屯田教士耕种军以足食而省转馈招辑夷落自回鹘
瓜沙皆遣使入贡明宗下诏褒美居四岁上书求还内地徙镇邠寍晋高祖入立复拜灵武节度使希崇事母至孝朝夕立侍食必彻馔乃敢退
为将不喜声色好读书颇知星天福三年月掩毕口大星希崇叹曰毕口大星边将也我其当之乎明年正月卒赠太师
△相里金
相里金字奉金 【按朱彝尊集载相里金墓碑跋云金字国宝与史不同碑乃当时撰述似为可据】 并州人事晋为五院军队长从战
柏乡胡柳皆有功迁黄甲指挥使同光中拜忻州刺史时诸州皆用武人多以部曲主场务渔蠹公私以利自入金独禁部曲不与事厚其给养
使掌家事而已迁陇州防御使废帝起凤翔驰檄四邻未有应者独金首遣判官辥文遇来废帝德之即位拜保义军节度使晋高祖入立徙镇
建雄罢为上将军天福五年卒赠太师 【按碑作赠太子太师】
△张廷蕴
张廷蕴字德枢 【从辥史增】 开封襄邑人少为宣武军卒去事晋为军校尝从力战先登庄宗壮之以为帐前黄甲二十指挥步军都
虞候魏博三城巡检使庄宗在魏刘皇后从多纵其下扰人无敢言者廷蕴辄收斩之李继韬叛庄宗遣明宗为招讨使元行钦为都部署廷蕴
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将兵为前锋廷蕴至潞曰已暮即率兵百余踰濠登城遂破潞州明旦明宗与行钦始至明宗心颇慊之廷蕴以功累迁申
怀沂三州刺史金颍陇绛四州防御团练使左监门卫上将军开运中卒廷蕴武人所识不过数字而平生重文士尝从明宗破郓州获判官赵
凤以其儒人亟荐于明宗后凤为相数荐廷蕴于安重诲重诲屡言之明宗以破潞之隙衔之故终不秉旄节廷蕴素廉厯七州卒之日家无余
资
△马全节
马全节字大雅大名元城人唐同光中为捉生指挥使天成中厯博单郢沂四州刺史金州防御使废帝时蜀人攻金州州兵纔数百全节
散家财与士卒坚守城卒以全废帝召以为沧州留后晋高祖入立即拜横海军节度使徙镇安远代李金全金全叛附于李升使全节与安审
晖讨之金全南奔全节与昪守将李承裕战安州大败之承裕走审晖追至云梦执之将献于京师承裕谓全节曰吾城中所掠百万计将军皆
取之矣吾见天子必诉此而后就刑全节惧因杀承裕高祖置不问徙全节昭义安国义武诸镇自出帝与契丹交恶全节未尝不在兵闲开运
元年为行营都虞候契丹与晋军相拒澶魏闲全节别攻白团城破之克秦州降其守将晋廷谦四月契丹败于戚城引兵分道而北全节败之
于定丰执其将安晖七月徙广晋尹留守邺都十月杜重威为招讨使以全节为副大败契丹于卫村二年徙镇顺国未至而卒赠中书令全节
为人谦谨事母至孝其临政决事必问法如何初徙广晋过元城衣白襕谒其县令州里以为荣
△皇甫遇
皇甫遇常山真定人事唐明宗为正胜军节度使所至苛暴诛敛晋高祖时厯义武昭义建雄河阳四镇罢为神武统军契丹入员州出帝
以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遇为马军右厢排阵使会青州杨光远反乃遣遇及李守贞分兵守郓州兵至马家渡而契丹方欲渡河助光远
遇等击败之以功拜义成军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开运二年契丹侵西山遣先锋赵延寿围镇州杜重威不敢出战延寿分兵大掠攻破栾城
柏乡等九县南至邢州出帝遣北面行营都监张从恩会马全节安审琦及遇等御之从恩等至相州阵安阳河南遣遇与慕容彦超率数千骑
前视敌渡漳河逢契丹兵数万转战十余里至榆林契丹围之遇马中箭而踣得仆杜知敏马乘之以战知敏为契丹所擒遇谓彦超曰知敏义
士也岂可失之即与彦超跃马入取之而还战自午至未解而复合契丹益出生兵势甚盛遇戒彦超曰今日之势战与走尔战尚或生走则死
也当死战报国张从恩与诸将怪遇无报皆谓遇已陷矣已而有驰骑报遇被围审琦将赴之从恩疑报者诈不欲往审琦曰吾属失皇甫遇复
何面目见天子即引骑渡河诸将皆从而北距十余里契丹望见救兵来即解而北去遇与审琦等收军而南时契丹兵已深入人马俱乏其还
也诸将不能追从恩因率遇等退保黎阳三年冬以重威为都招讨使遇为马军右厢都指挥使屯于中渡重威已阴送款契丹伏兵幕中悉召
诸将列坐告以降皆愕不能对重威出降表遇等俛首以次自书其名即麾兵解甲出降契丹遣遇与张彦泽先入京师遇行至平棘绝吭而死
△安彦威
安彦威字国俊代州崞县人少隶唐明宗麾下明宗镇天平宣武成德常以为牙将以谨厚见信及即位累迁捧圣指挥使领寍国军节度
使晋高祖入立拜彦威北京留守徙镇归德河决滑州命彦威塞之彦威出私钱募民治堤迁西京留守岁大饥加意赈抚饥民有犯法者宽贷
之以是不忍流去丁母忧哀毁过制出帝与契丹隳盟拜彦威北面行营副都统悉以家财佐军用以疾卒于京师彦威与安太妃同宗出帝事
以为舅彦威未尝言及卒太妃临哭人始知之当时益称其慎重
△李琼
李琼字隐光 【从辥史增】 沧州饶安人少为骑将与晋高祖俱隶唐明宗麾下同光二年契丹入边明宗出涿州与战不胜诸将各引
去晋高祖独战不已契丹渐围之琼引高祖衣与俱遯至刘李河追兵且及琼浮水先至南岸高祖至河中流马踣琼以长矛援出之又以所乘
马与高祖而步护之乃得免明宗兵南向琼从高祖以三百骑先趋汴州高祖为保义军节度使以为牙队指挥使高祖建国以为护圣都虞候
久之拜相申二州刺史出帝时为棣州刺史杨光远反以书招琼琼不纳迁洺州团练使又为护圣右厢都指挥使契丹入京师以琼为威州刺
史行至郑州遇盗见杀
△刘景岩
刘景岩延州人家素封以赀游豪俊闲事高万金为部曲后为丹州刺史 【通鉴作坊州】 晋高祖起太原唐废帝调民户每出一卒为
义兵延州节度使杨汉章发民赴京师将行景岩遣人激怒之义兵乱杀汉章迎景岩为留后晋高祖即位即拜节度使景岩从事熊皦多智阴
察景岩跋扈难制欲以利愚之因言边地不可久安邠泾多善出利百倍宜多市田射利自厚景岩信之岁余获甚多景岩使皦朝京师皦乃言
景岩不宜在边乃移景岩邠州皦入拜补阙而景岩又徙镇保义居未几又徙武胜景岩乃悟皦为卖已诬奏皦隐巳玉带皦坐贬开运三年景
岩以太子太师致仕契丹入京师以周密镇延州州人逐密立高允权允权妻刘氏景岩孙女也景岩良田甲第僮仆甚盛党项司家族畜牧近
郊尤富强景岩私与往来允权颇患之允权妻岁时归省景岩谓曰高郎一县令而有此州其可保乎允权意恶之又利其田宅乃诬其反而杀
之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