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凡例
- 职名
- 总目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 唐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 唐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 唐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 唐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 唐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十 唐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三 唐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十四 唐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唐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七 唐纪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十九 后梁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四 后周纪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五 宋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六 宋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八 宋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九 宋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 宋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五 宋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六 宋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七 宋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 宋纪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一 辽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二 辽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四 辽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六 辽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一 金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二 金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三 金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六 金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八 元纪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九 元纪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二 元纪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三 元纪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四 元纪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五 元纪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六 元纪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 元纪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三 后妃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五 后妃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六 后妃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七 后妃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八 后妃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九 后妃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二 氏族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六 氏族畧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七 氏族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八 氏族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九 六书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 六书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二 六书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八 天文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九 天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 天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 地理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五 礼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七 礼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一 谥略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二 器服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三 器服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七 乐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九 乐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 职官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职官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四 职官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职官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六 职官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八 职官略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 选举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三 选举畧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四 刑法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六 刑法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八 刑法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一 刑法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二 食货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 艺文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 艺文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 艺文略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金石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 金石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四 昆虫草木略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五 昆虫草木略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昆虫草木略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昆虫草木略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昆虫草木略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 昆虫草木略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三 宗室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七 宗室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九 宗室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宗室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八 宗室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九 宗室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一 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 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 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二 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三 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四 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五 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六 列传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七 列传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八 列传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 列传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 列传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 列传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一 列传一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 列传一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 列传一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 列传一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 列传一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 列传一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一 列传一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 列传二百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 列传二百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 列传二百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 列传二百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 列传二百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 列传二百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二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三
- 钦定绩通志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六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八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八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八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九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九十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 列传三百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一 外戚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 外戚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 外戚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 忠义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一 忠义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二 忠义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三 忠义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四 忠义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五 忠义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七 忠义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八 忠义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九 忠义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 忠义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一 忠义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四 孝友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五 孝友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六 孝友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八 独行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九 独行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一 循吏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七 孔氏后裔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 儒林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一 儒林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二 儒林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三 儒林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四 儒林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七 儒林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四 文苑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五 文苑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七 文苑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九 文苑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二 文苑传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三 文苑传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五 文苑传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八 隐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二 隐逸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七 宦者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八 宦者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九 宦者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四 艺术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五 艺术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八 佞幸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九 列女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 列女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一 列女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五 载记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七 载记四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八 载记五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 载记九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七 贰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 贰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一 贰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二 奸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三 奸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七 奸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 叛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一 叛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二 叛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三 叛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四 叛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五 四夷传一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六 四夷传二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七 四夷传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九 四夷传五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十 四夷传六
『续通志』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
- 本章共 4.8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隐逸传
宋 【二】
○宋二
王樵
张愈
黄睎
周启明
代渊
陈烈
孙侔
刘易
姜潜
连庶
章詧
俞汝尚
阳孝本
邓孝甫
宇文之邵
吴瑛
张举
松江渔翁
杜庄
顺
昌山人
南安翁
王樵
张愈
黄睎
周启明
代渊
陈烈
孙侔
刘易
姜潜
连庶
章詧
俞汝尚
阳孝木
邓孝甫
宇文之邵
吴瑛
张举
松江渔翁
杜生
顺昌山人
南安翁
△王樵
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居梓桐山博通羣书不治章句尤善考易与贾同李冠齐名学者多从之咸平中辽骑渡河举家被掠樵即挺身
入辽访父母累年不获还东山刻木招魂以葬立祠画像事之如生北望叹曰身世如此自比于人可乎遂与俗绝自称赘世翁唯以论兵击剑
为事一驴负装徒步千里晚年屡游塞下画策干何承矩耿望求灭辽复雠不用乃于城东南隅累礡自环谓之茧室铭其门曰天生王樵薄命
寡智材不济时道号赘世生而为室以备不虞死则藏形不虞乃备病革入室自掩户卒治平末职方郎中向宗道知淄州为作祠堂刻石以记
之
△张愈
张愈 【按东都事略作张俞】 字少愚益州郇人屡举不第宝元初上书言边事诏除试秘书省校书郎愈请授其父显忠而隐于家文
彦博治蜀为置青城山杜光庭故居以处之丁内艰盐酪不入口再暮植所持柳杖于墓忽生枝叶后合抱六召不应喜奕棋乐山水遇有兴虽
数千里辄尽室往遂浮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疑买石载鹤以归杜门著书末就卒 【按东都事略云有文集三十卷宋史不载】 妻蒲氏
名芝贤而有文为之诔
△黄睎
黄睎字景微建安人少通经聚书数千卷学者多从之游自号赘隅子着歔欷瑙微论十卷以谓赘隅者枿物之名歔欷者叹声瑙微者述
辞也石介在太学遣诸生以礼聘召睎走匿邻家不出枢密使韩琦表荐之以为大学助教致仕卒
△周启明
周启明字昭回其先金陵人后占籍处州初以书谒翰林学士杨亿亿携以示同列大见欢赏自是知名四举进士皆第一景德中举贤良
方正科既召会东封泰山言者谓此科本因灾异访直言非太平事遂报罢于是归教弟子百余人不复有仕进意转运使陈尧佐表其行义于
朝赐粟帛仁宗即位除试助教就加廪给久之特迁秘书省秘书郎改太常丞卒启明笃学藏书数千卷多手自传写而能口诵之有诗赋笺启
杂文千六百余扁
△代渊
代渊字蕴之 【按东都事略作字仲颜】 本代州人唐末避地导江 【按东都事略作永康人】 家世为吏有阴德渊性简洁事亲
以孝闻受学干李畋张达年四十乡人更劝举进士甲科得清水主簿叹曰禄不及亲何所为耶还家教授坐席常满安抚使举凤州团练推官
不就知益州杨日严又荐之除太子中允致仕迁太常丞着周易指要老佛杂说数十篇田况上其书优转祠部员外郎晚年自号虚一子长吏
岁时致问澹然与对略不及私嘉佑二年卒
△陈烈
陈烈字季慈福州侯官人性介特笃于第友居亲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举行端饬动遵古礼里人敬之从学者常数百贤父兄训子弟必
举烈言行以示之尝以乡荐试京师不中即罢举仁宗屡诏之不起人问其故应曰吾学未成也公卿大夫交章称其贤嘉佑中以为本州岛教授
欧阳修又言之召为国子直讲皆辞巳而福建提刑王陶言其为妻林氏所讼因诋烈贪诈乞夺所受恩谏官司马光言臣等每患士无名检故
举烈以励风俗烈平生操守出于诚实虽有迂阔不合中道犹为守节之士当保而全之愿委公正官吏通儒术识大体者覆实若止于夫妇不
相谐则听之杂绝毋使节行之士为横戽所挫陶说遂不行元佑初部使者申荐之诏从其尚以宣德郎致仕明年复教授本州岛在职不受廪俸
乡里问遗丝毫无所受家租有余则推以济贫乏以寿终
△孙侔
孙侔字少述早孤事母尽孝忠于禄养故屡举进士及母病革自誓终身不求仕客居江淮间士大夫敬畏之刘敞知扬州言其孝弟忠信
足以扶世矫俗求之朝廷吕公着之流也诏以为扬州教授辞敞守永兴辟入幕府亦辞英宗时沈遘及王陶韩维运荐之授忠正军推官常州
判官皆不赴卒初侔与王安石曾巩友善安石为相过真州与相见侔待之如布衣交云
△刘易
刘易忻州人性介烈博学好古喜谈兵韩琦知定州上其所著春秋论授太学助教并州学说书不能屈志仕进寓居于虢之卢氏习辟谷
术赵抃复荐其行谊赐号退安处士易作诗琦每为书之石或不可其意辄涤去琦亦再书之尹洙帅渭延致尊礼狄青代洙遇之亦厚治平末
卒琦作文祭之云刚介之性天下能合者有几渊源之学古人不到者甚多其敬之如此熙宁时定户役诏易家如七品恩得减半示优礼云
△姜潜
姜潜字至之兖州奉符人从孙复学春秋用田况举召试学士院为明州录事参军以母思乡求致仕敕过门下知封驳司吴奎封还之而
与韩绛共上章以荐徙兖州录事参军从奎辟郓州教授奎荐为国子直讲韩王宫伴读谒宗正允弼吏引趋庭潜不答呼马欲去遂以客礼见
熙宁初诏举选人淹滞者与京官凡三十七人潜在选中神宗闻其贤召对延和殿访以治道对曰有尧舜二典在顾陛下致之之道何如知陈
留县至数月青苗令下潜出钱榜其令于县门巳徒之乡落各三日无应者遂撤榜付吏曰民不愿矣钱以是独得不散司农开封凝潜沮格各
使其属来验皆如令而条例司劾祥符住散青苗钱潜知且不免移疾去县人诣府请留之不得家居卒
△连庶
连庶字居锡安州应山人举进士调商水尉寿春令兴学尊礼秀民以劝其俗开濒淮田千顷县大治淮南王旧垒在山间会大水州守议
取其甓为城庶曰弓矢舞衣传百世藏于王府非为必可用盖以古之物传于今尚有典刑也垒因是得存以母老乞监陈州税尝送客出北门
见日暮风尘中冠盖往来不巳慨然有感即日求分司归久之翰林学士欧阳修龙图阁直学士祖无择言庶文学行义宜在台阁以知昆山县
辞不行累迁职方员外郎卒庶退居二十年守道好修非其人不交非其义秋毫不可污也弟庠亦登科敏于政事号良吏终都官郎中
△章詧
章詧字隐之成都双流人少孤鞠于兄嫂事之如父母博通经学尤长易太玄着发隐三篇蜀守蒋堂杨察张方平何郯赵抃咸以逸民荐
赐粟帛累命为州助教不就嘉佑中赐号冲退处士詧尊生养气忧喜是非不以挠其心里人范百禄从叩太玄詧为解述大旨曰人之所好而
不足者善也所丑而有余者恶也君子能强其所不足而拂其所有余太玄之道几矣此子云仁义之心子之于大玄也述斯而巳若苦其思艰
其言迂溺其所以为数而忘其仁义之大是恶足以语夫道哉熙宁元年卒子禩
△俞汝尚
俞汝尚字退翁湖州乌程人少时读书于鄣南之昆山为人温温有礼议论不苟澹于势利不以贫乏挠其怀闻人善言善行记之不忘时
时为人道之擢进士第涉厯州县无求进之心尝知导江县新繁令卒使者使承其乏将资以公田辞不许至则悉以周旧令之家熙宁初签书
剑南西川判官赵抃守蜀以简静为治每旦退坐便斋诸吏莫敢至唯汝尚来辄排闼径入相对清谈竟墓王安石当国患一时故老不同己或
言汝尚清望可寘之御史使以次弹击驿召诣京师既知所以荐用意力辞章再上得免亲故有责以不能与子孙为地者汝尚笑曰是乃所以
为其地也还家苦贫未能忘禄养又从赵抃于青州以屯田郎中致仕苏轼苏辙孙觉李常皆有诗文叹美之优游数年卒孙侔绍兴中敷文阁
直学士
△阳孝木
阳孝木字行先虔州赣人学博行高隐干城西通天岩苏颂蒲宗孟皆荐之苏轼自海外归过而爱焉号之曰玉岩居士以其不娶戏以为
元德秀之流孝本自言阳城之裔故轼诗有云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嘉之也隐遯二十年一时名士多从之游崇宁中举八行解褐为国子
录再转博士以直秘阁归卒
△邓孝甫
邓孝甫字成之临川人第进士积官奉议郎提点开封府界河渠坐事去官遂闭户著书不复言仕元符末诏求直言时孝甫年八十余矣
上书云乱天下者新法也末流之祸将不可胜言今宜以时更化纯法祖宗因论熙宁而下权臣迭起欺世悞国厯指其事而枚数其人蔡京嫉
之谓为诋讪宗庙削籍羁筠州崇宁去党碑释逐臣五十三人其五十人得归惟孝甫与范柔中封觉民独否遂卒于筠所著有太平策要等凡
二百五十余卷
△宇文之邵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转运使以轻缣高其价使县鬻于氏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无几方岁
俭饥羌人数扰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转运使怒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曰天下一家也祖宗创业守成之法具在陛下方居谅阴谄谀奸佞之
人屏伏未动正可念五圣之功德常若左右前后京师者四方之视效俗宜敦厚而浮侈是尚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以名节自励而势利相先
愿以节义廉耻风导之使人知自重千里之郡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转运使提点刑狱制之也百里之邑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郡
制之也前日赦令应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督之愈甚使上泽不下流而细民益困如择贤才以为三司之官稍假郡县以权则
民瘼除矣然后兴坠典拔滞淹远夸毘来忠谠凡所建置必与大臣共议以广其善号令威福则专制之如此刖太平可拱而俟也疏奏不报喟
然曰吾不可仕矣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时年未四十日与交友为经史琴酒之乐退居十五年而卒司马光曰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
不同视富贵如土芥今于之邵见之矣范镇亦称其学富而行笃云
△吴瑛
吴瑛字德仁蕲州蕲春人以父龙图阁学士遵路任补太庙斋郎累迁虞部员外郎治平三年上书请致仕公卿大夫知之者相与挽留之
不听皆叹服以为不可及归蕲有田仅足自给临溪筑室种花酿酒家事一付子弟宾客至必饮有臧否人物者不酬一语但益劝之饮人莫不
爱其乐易而敬其高视财物如粪土妹壻辄取家财贷人不能偿瑛哀之曰是人再母得无重忧召而焚其券哲宗朝有荐之者召为吏部郎中
就知蕲州皆不起崇宁三年卒
△张举
张举字子厚常州人登进士甲科以无他兄弟独养其亲不忍斯须去左右亲友强之仕乃调青溪主簿亦不之官闭户读书四十年手校
数万卷穷经著书至夜分不寐元丰中近臣荐其高行元佑时大臣复荐之起教授颍州辞不就孙觉胡宗愈范祖禹交章论荐苏轼言之尤切
诏拜秘书省校书郎敕郡县致礼敦遣竟不出举孝弟修于家忠信行子友蹈中守常为当时名流所慕崇宁四年卒明年诏以举隐德邱园声
闻显著赐谥曰正素先生
△松江渔翁
松江渔翁者不知其姓名每棹小舟游长桥往来波上扣舷饮酒酣歌自得绍圣中闽人潘裕自京师调官回过吴江遇而异焉起揖之曰
予视先生气貌固非渔钓之流愿丐绪言以发蒙陋翁曰吾厌喧烦处闲旷遯迹于此三十年矣幼喜诵经史百家之言后观释氏书今皆弃去
唯饱食以嬉尚何所事裕曰圣明在上盍出而仕乎笑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吾虽不能栖隐岩穴追园绮之纵窃慕老氏曲全之养且养志者
忘形形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心形俱忘视轩冕如粪土耳与子出处异趣子勉之裕曰敢问舍所在曰吾姓名且不欲人知况居室耶饮毕长
揖使裕返鼓枻而去
△杜生
杜生者颍昌人不知其名县人呼为杜五郎不出门者三十年黎阳尉孙轸往访之自陈村人无所能轸问何以不出门笑曰以告者过也
指门外一桑曰忆十五年前亦曾纳凉其下何谓不出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偶自不出耳何足尚哉问所以为生曰昔时居邑之南有田五十
亩与兄同耕迨兄子取妇度所耕不足赡乃尽以与兄而携妻子至此蒙乡人借屋遂居之唯与人择日又卖医药以给飦粥亦有时不继后子
能耕荷长者见怜与田三十亩使之耕尚有余力又为人佣耕自此食足乡人贫以医术自业者多念已食既足不当更兼他利由是择日卖药
一切不为问常日何所为曰端坐耳颇观书否曰二十年前曾有人遗一书策当时极爱其议论今忘之并书亦不知所在矣时盛寒布袍草屩
室中枵然而气韵闲旷言词精简盖有道之士也问其子之为人曰村童也然性质甚淳厚不妄言不敢嬉唯间一至县买盐酪可数行迹以待
其归径往径还未尝帝游一步也轸嗟叹留连久之乃去后至延安幕府为沈括言之
△顺昌山人
顺昌山人者不知姓名靖康末有避乱于顺昌山中者深入得茅舍主人风裁甚整即之语士君子也怪而问曰诸君何事挈妻孥至是耶
因语之故主人曰乱何自而起耶众争为言主人嗟恻久之曰我父仁宗朝人也自嘉佑末卜居于此因不复出以我所闻但知有熙宁纪年亦
不知于今几何年矣
△南安翁
南安翁者漳州陈元忠客居南海日尝赴省试过南安会日暮投宿野人家茅茨数椽竹树茂密可爱主翁虽麻衣草屦而举止谈对宛若
士人几案间有文籍散乱视之皆经子也陈叩之曰翁训子读书乎曰种园为生耳亦入城市乎曰十五年不出矣问藏书何用曰偶有之耳少
焉风雨暴作其二子归舍鉏揖客人物不类农家子翁进豆羹享客迟明别去陈以事留城中翌日见翁仓皇而行陈追诘之曰翁云十五年不
出城何为到此曰吾以急事不容不出问之乃大儿于关外鬻果失税为关吏所拘陈为谒监征至则巳捕送郡翁与小儿偕诣庭下长子当杖
翁恳白郡守曰某老钝无能全藉此子赡给若渠不胜仗则翌日乏食矣愿以身代之小儿曰大人岂可受杖某愿代兄大儿大以罪在已甘心
焉三人争不决小儿来父耳旁语若将有所请翁叱之儿必欲前郡守疑之呼问所以对曰大人原系带职正郎宣和闲累典州郡翁急拽其衣
使退曰儿妄言守询诰敕在否儿曰见作一朿寘瓮中埋于山下守立遣吏随儿发取果得之即延翁上坐谢释其子次日枉驾访之室巳虚矣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