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汉故事新编』天知地知
- 本章共 3.0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杨震是华阴人(华阴,在陕西省潼关县西,华山的北边 ),很有学问,家里穷,靠着教书和种菜过日子。弟子们替他种菜,他不让。他不让弟子们种菜,他们又不依。他就把弟子们种上的菜拔了,然后重新种过,说是免得他们再替他种,耽误自己的功课。他教了二十多年书。当时的读书人都说他道德高,学问好,因为他是关西人,就称他为“关西孔夫子”。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关西孔夫子”出了名。大将军邓骘听到了,推荐他为“茂才”(就是秀才 ),后来一级一级地升上去,做了荆州刺史,又由荆州刺史调任为东莱太守。他到东莱去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在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过了一宵。
昌邑县的县令王密原来是由杨震推荐为茂才的,也许为了感谢杨震,也许要托他提拔提拔,就在夜里去拜见他,献上十斤黄金。杨震对他说:“我了解您是怎么样的人,您怎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您先别说这个。我给您送点礼,您何必客气呢?反正半夜里没有人知道,您就收了吧。”杨震挺正经地对他说:“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连耳朵都红了。他只好臊模搭眼地拿着黄金回去。
杨震一生公正,不受任何私人的好处。做了多年的太守,两袖清风。子孙吃的是蔬菜,走路靠两条腿。有几个老朋友对他说:“为了子孙,您也该多少置点儿产业。”杨震笑着说:“让我的后世被人称为清官的子孙,这份遗产还不够阔气吗?”
杨震被召到京师,做了太仆,后来又升为太常。这会儿他做了司徒,大臣们谁都尊敬他。邓太后对他特别信任。朝廷上有了这么一个司徒,邓太后应该可以放心了吧。还有司空陈褒、太尉马英、大将军邓骘,这些人都还不错。就是剿乡侯郑众和龙亭侯蔡伦虽然是宦官,也都忠心耿耿,不敢为非作歹。朝廷上有了这么些大臣,汉安帝也已经二十六了,为什么邓太后还要自己临朝,不把朝廷的大权交还给皇帝呢?难道大臣当中就没有人去劝告太后吗?
邓太后的叔伯哥哥邓康也是个大官。他曾经上书请太后还政,邓太后把他革了职。还有郎中杜根早就上过奏章,请太后把大权还给年富力强的皇上。您猜太后怎么待他来着?她吩咐人把杜根装在口袋里,活活地把他打死,扔在城外野地里。半夜里他缓醒过来,逃到宜城山中,更名改姓,给一家做了十五年酒保。
为什么邓太后不肯让汉安帝管理朝政呢?她要抓权,这谁都明白,可是也有人说她有她的苦衷。当初邓太后因为听说汉安帝长得聪明伶俐,才立他为皇帝,万没想到汉安帝长大起来,越来越不像话,只知道荒淫,不知道上进。邓太后担心他太没有用,外面不说,内心很不高兴。她原来叫济北河间王的子女五岁以上四十多人和邓家近亲的子孙三十多人到京师里,给他们办了一个学馆,让他们学习经书。每回考试的时候,她亲自监考。河间王的儿子刘翼,人才出众。太后很重视他,立他为平原王。汉安帝的奶妈王圣怀疑太后打算立刘翼为皇帝,就勾结了李闰和江京两个内侍,帮她在汉安帝跟前给邓太后说坏话。汉安帝挺信任奶妈,对邓太后又恨又怕。
公元121年(汉安帝十四年 ),邓太后病了,还咯了血。可是她勉强起床,照常办事。那一年庄稼收成不好。邓太后听到老百姓没有饭吃,她怕他们起来反抗官府,怕汉朝天下保不住,还真整夜地睡不着觉,自己节衣缩食,还劝王公大臣都这么办,把节省下来的钱去救济灾民。她抱着病下了道诏书,大赦天下。到了春季完了,她也死了。临朝一十八年的邓太后,死的时候才四十一岁。邓太后一死,汉安帝就亲自掌权了。俗语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汉安帝掌了权,就有一批人交了运。一大批的大舅子、小舅子都做了大官,中常侍樊丰、刘安、陈达,还有内侍李闰、江京,奶妈王圣等一下子都参与了朝政。这一批人交了运,另一批人就倒霉。第一个倒霉的人是龙亭侯蔡伦。
蔡伦是桂阳人(桂阳,在湖南省 ),在汉章帝的时候就做了小黄门(由宦者充任 )。他很有学问,为人小心谨慎。可是皇上有什么过失,他倒不怕冒犯,也敢大胆地出来劝告。公元97年(汉和帝九年 ),他做了监工,领导工匠制造器械。他对于手工艺很有兴趣,喜欢研究。
那时候,文字的记载不是刻在竹简上就是写在绢上。写字用的绢就叫作“纸”。可是竹简太笨重,那种“纸”(就是绢 )又太贵。蔡伦老觉得最好能够有一种纸,比竹简轻,比绢便宜。他曾经见到过有一种用树皮和麻丝做成的“纸”,可是这种“纸”太粗,不能拿来写字。他就用心研究了好几年,试验了不知道多少次。末了,他把树皮、麻丝、破布、渔网什么的泡在水里,用石臼把这些东西捣得稀烂稀烂,变成了泥浆,然后再把泥浆摊成薄片,晒干了,就成为一种纸,还真可以写字。公元105年(汉和帝最后的一年 ),他上书给汉和帝,把他所发明的纸献了上去。汉和帝把蔡伦称赞了一番,就用他做的纸代替竹简和绢。打这儿起,大伙儿都用蔡伦的纸。公元114年(汉安帝八年 ),邓太后封蔡伦为龙亭侯。全国就把蔡伦造的那种纸称为“蔡侯纸”。
邓太后一死,有人告发蔡伦,说他从前奉了窦太后(窦宪的妹妹,汉章帝的皇后 )的命令,杀害了汉安帝的祖母宋贵人(就是废太子刘庆的母亲 ),汉安帝吩咐蔡伦自己去见廷尉。这位伺候过四个皇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 )的老大臣不愿意受到侮辱,就喝了毒药自杀了。
汉安帝原来怕邓太后要立平原王刘翼,当时是又恨又怕。这会儿奶妈王圣和内侍江京、李闰等又扇起小扇子来了。邓家的子弟还保得住吗?这时候,邓太后的兄弟一辈只有大将军邓骘还活着,其余几个兄弟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弟可都封了侯。汉安帝就把他们都废为平民,接着又逼他们自杀了事。邓骘和他儿子气愤得不愿意再活下去,索性不吃不喝,都绝食死了。平原王刘翼改封为侯,送回河间。幸亏他关着门跟谁都不往来,总算没再出事儿。
外戚邓家算是完了,新的外戚和宦官江京、李闰他们都封为侯。奶妈王圣和她的女儿伯荣在宫里直进直出,威风无比。汉安帝什么都不管,成天价跟这些人胡闹。宫廷里荒淫无度,秽气熏天。司徒杨震好几次上书劝告汉安帝,汉安帝就是不理他。就在这三四年里面(公元121年—公元124年 ),西羌进攻金城、武威;鲜卑进攻居庸关;北匈奴和车师进攻河西。汉安帝真是个宝贝,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够消消停停地吃喝玩乐。这还不够,他封奶妈王圣为野王君,下了一道诏书,给她修建高楼大厦;朝廷大事交给中常侍樊丰他们去办。司徒杨震屡次上书劝阻,汉安帝叫他做了太尉。司徒也好,太尉也好,杨震一个劲儿劝告汉安帝不该信任宦官,汉安帝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樊丰、周广、谢恽他们知道太尉杨震也只有这一手,就什么都不怕了。他们假传圣旨,动用国库,给自己大兴土木,修盖花园。杨震自然又是上书告发,樊丰他们把他恨透了,就请汉安帝免去杨震的官职,交还太尉的印绶。杨震只好住在京师,关上大门,谢绝宾客。樊丰又在汉安帝跟前咬着耳朵说:“杨震原来是太后的心腹,邓家受了惩罚,他一定怨恨皇上。依我说还不如送他回乡吧。”
这么着,杨震只好动身回到家乡华阴去。他的门生都去送他。他到了城西夕阳亭,对门生们说:“有生必有死,本来用不着难受;只是我受了皇恩,不能除灭奸臣,还有什么面目见人呢?我死以后,你们要用葬一般读书人的制度葬我,切不可铺张奢侈。”这位拿“天知、地知”提醒人的“关西孔夫子”就自杀了。门生们痛哭不必说了,连过路的人也没有不流眼泪的。
杨震一死,汉安帝清静得多了。他就带着年轻漂亮的阎皇后,国舅阎显,中常侍樊丰、江京等离开洛阳,浩浩荡荡地往南边游玩去。万没想到,这位荒唐的皇帝这一去呀,可就不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