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武功爵

  • 本章共 2.4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即汉武帝即位第十七年 ),卫青打败了匈奴,掳来了男女俘虏一万五千多名,匈奴小王就有十几个,还有不少牲口。汉武帝见他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就要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封为侯。卫青推辞着说:“几次打胜仗,全靠皇上的洪福和各位将士的功劳。我那三个孩子都还是小娃娃,什么事都没做过。要是皇上封他们为侯,怎么能够鼓励将士们立功呢?三个孩子绝不敢受封。”

汉武帝说:“我忘不了将士们的功劳。”他就封了公孙贺、公孙敖等七个将士为侯。卫青更加得到了他的手下将军和各方面的拥护和称赞,连他从前的女主人平阳公主,也对他另眼相看。

卫青原来是给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大姐 )看马的奴仆。平阳公主早已死了丈夫,这会儿托卫青的姐姐卫皇后做媒,再嫁给卫青。卫青和汉武帝就亲上加亲了。

第二年匈奴又来进攻。汉武帝再派卫青率领着六个将军和大队人马,去对付匈奴。卫青的外甥霍去病那时才十八岁,很有能耐,喜爱骑马、射箭。这次也跟着他舅舅卫青一起去打匈奴。

卫青派兵遣将,分头去打匈奴。各路兵马打败了敌人,一直追到匈奴地界,又往前进去了一百多里地。将军赵信原来是匈奴的小王,投降汉朝,封了侯。他比别人更熟悉道路,就跟将军苏建带着三千多骑兵,跑在头里。霍去病做了校尉,带领着八百名壮士作为一个小队。他是第一次出来打仗的小伙子,当然不肯落后。还有四个将军,公孙贺、公孙敖、李广、李沮各人带着一支兵马分头去找匈奴,一定要把他们打败才好。卫青自己守住大营,等候消息。

到了晚上,四路兵马都回来了。他们没碰到匈奴的大军,多的杀了几百个小兵,少的杀了几十个,也有一个敌人没找到,只好回来的。赵信、苏建和霍去病他们三队还没有信儿。卫青怕他们出了岔,连忙派别的将军去接应。

又过了一天一夜,还不见赵信他们回来,急得大将军卫青坐立不安。正在着急的时候,将军苏建跑回大营,半死不活地趴在卫青跟前直哭。卫青问他:“怎么啦?将军怎么弄成这个样儿?”苏建哭着说:“我和赵信一直往前跑去,突然给匈奴的大军围住了。我们打了一天,人马死伤了一大半。想不到赵信变了心,投降了匈奴。我只好带着几百个人拼着性命冲出来。匈奴不肯放松,追上来又杀了一阵,就剩下我一个人逃回来请罪。”

当时就有人说:“苏建全军覆没,自个儿逃了回来,应当砍头。”又有人说:“苏建以少数人对付大队敌人,他不肯跟着赵信投降敌人,直到全军覆没,他才拼命地逃回来。如果把他杀了,以后将士们万一打了败仗,谁还敢回来呢?”卫青说:“就说苏建有罪,也应当奏明皇上,我不能自作主张。”他就把苏建装上囚车,派人押送到长安去。

卫青派去接应赵信的将士们也都回来了。末了,霍去病才赶到大营,手里提着一颗人头,后面的士兵还押着两个俘虏。卫青瞧见外甥霍去病回来,已经够高兴,又见了人头和俘虏,连忙问他打仗的情形。霍去病指手画脚地说了个大概:他带着八百个骑兵往北跑去,一路上没瞧见匈奴。他们吃了些干粮,继续往前走去。一直走了几百里路,远远地望见了匈奴的军营,就偷偷地绕道抄过去,趁着匈奴没防备的时候,瞅准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一下冲了进去。霍去病手疾眼快,在帐篷里杀了匈奴的一个头儿,他的手下人又活捉了两个。匈奴兵做梦也没想到汉兵会钻到这儿来,他们全没做准备。霍去病的八百个勇士杀了两千多个匈奴兵,剩下的逃了个一干二净。

霍去病他们没等匈奴的救兵来到,立刻跑回来。路上问了问那两个俘虏,才知道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给霍去病杀了的是单于爷爷一辈的大王。卫青听了,觉得幸亏霍去病打了个大胜仗,这次出来总算还没吃亏。他就撤兵回去了。

汉武帝因为这次出兵,虽然杀了一万多匈奴兵,带来了单于爷爷的人头,活捉了单于的相国和叔叔,可是有两路兵马覆没了,赵信也走了。功过相抵,也差不多。只有校尉霍去病不能不赏,还有另一个校尉张骞(qiān)也有功劳。他就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封张骞为博望侯。

原来张骞曾经作为汉朝的使者到过西域(汉朝边疆以西的地区笼统地都叫西域,大部分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被匈奴逮去,扣留在那边十几年。后来他逃回来了。因此,他熟悉匈奴的地势,知道哪儿有水、哪儿有草。这次出兵,全靠他带道,人和马才不至于受渴、挨饿。卫青奏明了他的功劳,汉武帝就封他为侯。将军苏建免了死罪,罚做平民。

赵信回到匈奴,匈奴王特别优待他。那时候军臣单于已经死了,他的兄弟伊穉斜(穉zhì )轰走了军臣单于的儿子,自己做了单于。伊穉斜单于封赵信为王,还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

赵信劝单于,说:“咱们还是休养一个时期再说,现在不必再去进攻中原了。等到汉朝有了困难,汉兵疲劳不堪的时候再打进去,才不会吃亏。”伊穉斜单于听从赵信的话,汉朝的边界上暂时平静了一年。

汉朝自从计划在马邑活捉单于没成功以后,十年来差不多每年跟匈奴打仗,弄得府库也空了。这时候,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书,让有钱的人拿出钱来可以买爵位。这些钱是作为军费用的,这种爵位就叫“武功爵”。武功爵还有等级,起码一级十七万,以后每加一级,加钱两万。一万个钱等于一金。卖爵的诏书下去以后,一共收到了三十多万金。不论有本领的没有本领的,只要买到了什么等级就可以做什么官。

汉朝府库里增加了三十多万金,原来是想作为军费抵御匈奴用的。谁知道匈奴倒没打进来,国内先造起反来了。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经人告发,很快地都失败了。为了淮南王和衡山王两件案子,死了好几万人。他们倒是的确都有造反的打算和准备,可是并没发兵,也没打仗,怎么会死了这许多人呢?这是因为汉武帝所信任的张汤做了廷尉。他是最出名的酷吏,他的手下差不多也全是酷吏。因此,直接的、间接的、有点嫌疑的、完全受冤屈的,一股脑儿,就杀了好几万人。

国内平定了,太子也立了。他就想起西南方的大事应该及早解决。西南方自从司马相如安抚巴蜀、唐蒙开始筑路去通夜郎以来,因为工程浩大,气候潮湿,民夫死得很多,西南的部族时常发生叛变,发兵去征伐又太浪费。费了这么些年工夫,连条道儿都没造成。汉武帝为了建筑朔方城,专门对付匈奴,就听了御史大夫公孙弘的话,把西南方的事停下来。他欣赏博望侯张骞能探险的劲儿,就再派他到西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