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博浪沙行刺
- 平定南北
- 沙邱遗恨
- 怨声载道
- 揭竿而起
- 天下响应
- 抢地盘
- 八千子弟
- 斩白蛇
- 立羊倌
- 骄兵必败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坑秦兵
- 约法三章
- 鸿门宴
- 火烧阿房宫
- 分封诸侯
- 追韩信
- 暗度陈仓
- 陈平归汉
- 兴兵发丧
- 美人和儿女
- 木罂渡军
- 绑架老母
- 收英布
- 销毁王印
- 挑拨离间
- 假投降
- 外黄小儿
- 分我一杯羹
- 踢脚封王
- 鸿沟为界
- 钻入敌营
- 四面楚歌
- 难见江东父老
- 汉高祖登基
- 五百义士
- 恩将仇报
- 巡游云梦
- “功狗”和“功人”
- 上朝的仪式
- 白登被围
- 和亲
- 极极以为不可
- 一笔勾销
- 平定南方
- 大风歌
- 白马盟约
- 把人当作猪
- 萧规曹随
- 太后临朝
- 汉文帝即位
- 废除连坐法
- 两封信
- 耕种的榜样
- 往边疆移民
- 废除肉刑
- 方士的诡计
- 有生必有死
- 削地
- 平定七国
- 金屋藏娇
- 绝食
- 排斥百家
- 金屋变为冷宫
- 滑稽大王
- 帮闲文人
- 马前泼水
- 反攻匈奴
- 灌夫骂座
- 夜郎自大
- 长门宫
- 飞将军
- 加强边防
- 武功爵
- 通西域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再通西域
- 求神仙
- 天下十三州
- 强求“天马”
- 扣留使者
- 苏武牧羊
- 李陵投降
- 司马迁受累
- 尧母门
- 挖掘木头人
- 轮台悔过
- 托孤
- 苏武回国
- 聪明的少帝
- 立昏君
- 废昏君
- 坐牢读经
- 霍家的败亡
- 国内要紧
- 称职的官吏
- 杀害大臣
- 赵充国和西羌
- 功臣画像
- 女使者
- 外戚和宦官
- 昭君出塞
- 攀断栏杆
- 谦恭下士
- 七亡七死
- 面面俱到
- 改朝换代
- 复古改制
- 绿林和赤眉
- 起义军的混合
- 昆阳大战
- 新朝的灭亡
- 一个算卦的
- 争取民心
- 整顿队伍
- 攀龙附凤
- 绿林的破裂
- 赤眉的流亡
- 帝王满天下
- 三分天下
- 钓鱼台
- 得陇望蜀
- 硬脖子
- 马革裹尸
- 云台二十八将
- 取经求佛像
- 生死朋友
- 投笔从戎
- 威震西域
- 宦官灭外戚
- 但愿生入玉门关
- 天知地知
- 豺狼当道
- 太学生罢课
- 宦官五侯
- 林宗巾
- 逮捕党人
- 太平道
- 作者原序
『前后汉故事新编』废昏君
- 本章共 2.9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昌邑王刘贺即了位,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老师王式都没重用,因为这些大臣老说着讨厌的话,劝他守规矩,就是对于霍光,他也只是敬而远之。老师王式还老教他念《诗经》。《诗经》难字多、句子深,他觉得没有趣味。他是皇帝,又不是小学生,犯不着每天抱着书本子。他喜欢的是他从昌邑带来的那些跟他一块儿胡闹的臣下,包括车夫、厨师、看马的、养狗的,连养长鸣鸡的都在内。他在宫里闷得慌,只好叫手下的人陪着他喝酒作乐、说说笑话。瞧见美貌的宫女,他就拉着不放。
他还闹着要到外面玩去。左右的人说皇上不能随便出去。他们就陪着他到上林园去跑跑马,或者到兽园内去看看老虎、豹什么的。刘贺觉得老虎跟豹各管各地关在笼子里,太老实,不好看。他要管野兽的人把它们关在一起让它们打架,那才好玩儿哪。
他在宫里的时候,就是喝喝酒、听听音乐、玩玩女人。老是这一套也挺腻烦的。他就独出心裁,把乐府里所有的乐器都搬出来,叫每人拿一件,自己也拿一件,就这么乱七八糟地吹吹打打,闹得宫里锣鼓喧天,好像要把房顶都轰塌了他才高兴似的。
说他年轻、不懂事,他可已经十九岁了。在汉昭帝丧事期内,就这么荒唐,怎么能叫大臣们不着急呢?龚遂他们流着眼泪,头磕出血来地劝告过他,他也不生气,可就是坚决不改。大臣张敞(chǎng)上书劝告他,说:“皇上刚即位,正在年轻有为的时候,天下的人都擦着眼睛、侧着耳朵要看看皇上的行动,听听皇上的教化。朝廷中辅助皇上,为国家出力的大臣都没受到表扬,从昌邑来的那批淫乱的小人反倒重用。这是最大的过错。请皇上远离小人,亲近君子,这是国家的造化,天下人的造化。”刘贺觉得亲近君子、远离小人多乏味儿,要是这样,还不如不做什么皇帝。
大臣当中最苦闷的要数霍光了,他瞧着新立的天子这个样子,他觉得对不起汉武帝。他偷偷地跟大司农田延年商量挽救的办法。田延年说:“大将军是国家的柱石,既然知道他不配做君王,为什么不禀告太后,另外选一个贤明的君王呢?”
霍光要强,他一心想做个像古时候那样忠心的大臣。因此,他一直小心谨慎,不敢有一点破坏规矩的行动。听了田延年的话,心里倒是同意了,可是他怕坏了规矩,就结结巴巴地说:“古时候有过这样的事吗?”田延年说:“怎么没有呢?从前伊尹做殷朝的相国,曾经轰走昏君太甲,安定宗庙、社稷。后世的人都称他为圣人。大将军如果也能够这样做,您就是汉朝的伊尹了。”
霍光又去跟车骑将军张安世(张安世由右将军升为车骑将军 )商议。张安世完全赞成霍光和田延年的主张。三个人一致决定废去昏君。霍光就派田延年去告诉丞相杨敞。杨敞倒是个忠厚人,就是胆儿小,掉个树叶怕打破头。这会儿他听了田延年的话,吓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是,是!哦,哦!”连连擦着脑门子上的汗珠。那时候正是伏天,田延年到里面去宽宽衣服。丞相杨敞的夫人是司马迁的女儿,很有见识。她趁着机会赶紧从东厢房跑到杨敞那儿,对他说:“这是国家大事。现在大将军能够这么决定,特意请大司农来告诉你,你怎么还这么吞吞吐吐的呢?你要是不跟大将军一条心,你就死在眼前了!”杨敞给他媳妇儿一说,吓得脊梁上的汗湿透了衣服。司马夫人来不及离开屋子,田延年已经回来了。她索性拜见了田延年,对他说:“情愿听从大将军的命令!”杨敞照着他夫人重复了一句,说:“情愿听从大将军的命令!’
田延年向霍光报告,霍光就叫田延年和张安世写奏章,准备请大臣们签名。第二天,霍光到了未央宫,召集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大夫、博士,还有典属国苏武等,商议大事。霍光先开口,说:“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社稷不保、天下不安,怎么办呢?”大伙儿听了,好像晴天打了个响雷,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地愣了一下,谁也不敢发言。
田延年站起来,拿着宝剑,走上一步,说:“先帝把孤儿托付给大将军,把天下托付给大将军,因为大将军忠心、贤明,能够保全刘家的天下。现在人心惶惶,国家将亡,要是大将军不快点决定大计,汉朝天下从此灭了,刘家宗庙从此毁了,就说大将军拼着一死,请问大将军有什么脸去见先帝?今天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做了汉朝的大臣不能帮助汉朝的就是不忠!谁敢不同心协力,我就先把他去了!”
霍光拱了拱手,说:“大司农责备我,很对!朝廷弄得乱哄哄的,都应当怨我!”大臣们手摸胸膛想一想,觉得自己也应当受到责备。他们都趴在地下,磕着头,说:“天下万民全靠大将军。我们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丞相杨敞也说:“情愿听从大将军的吩咐!”
霍光就把田延年和张安世写好了的奏章念了一遍,大臣们听了,连连点头。当时就由丞相杨敞领衔,接着是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大司农田延年、典属国苏武等十几个大臣都签了名。他们一块儿去见上官皇太后,扼要地说明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皇太后就坐着车到了未央宫承明殿,吩咐卫士守住各处宫门,不准昌邑的那批臣下进来。
昌邑王刘贺听说皇太后到了承明殿,不得不去朝见。他一瞧不让昌邑的臣下进来,就问霍光是怎么回事。霍光跪着说:“是皇太后下的命令。”刘贺说:“就是有命令,干什么这么大惊小怪的?”
不一会儿,皇太后传出命令,吩咐昌邑王进去。昌邑王进了承明殿,就吓了一大跳。他望见:上官皇太后穿着最有气派的衣服,威风凛凛地坐着;左右站着卫士,手里拿着刀;殿下排列着一班拿着长戟的武士。昌邑王不由得哆嗦起来,跪在皇太后面前,听她的吩咐。旁边有个尚书令,拿着大臣们的奏章,开始宣读起来:
丞相敞等冒死上书皇太后陛下:孝昭皇帝晏驾,没有后嗣,特派使者去召昌邑王来主持丧事。不料他毫无悲哀之心,路上也不肯斋戒,反倒派人强抢民间妇女,在驿舍里荒淫无道。到了京师,立为皇太子,竟在孝子居丧期内,私买鸡、猪,大吃大喝。自作主张,带来了昌邑的人员二百多人,天天跟他们在一起玩乐。送殡回来,就把宗庙乐器胡乱吹打。连皇太后的车马,他也给官奴使用、玩儿。连孝昭皇帝的宫女,他也随便污辱。他还出了命令,谁敢泄露这种情况的一律腰斩……
别看上官皇太后年纪轻,她听到这儿,气得胸膛一鼓,吩咐尚书令停下。她大声责备刘贺,说:“做臣下的可以这么无法无天吗?”刘贺用膝盖走路倒退了几步,仍然趴在地下。尚书令继续读下去:
他把诸侯王和两千石的缎带送给昌邑官奴,把库房里的金钱、刀、剑、玉器、绸缎送给跟他玩乐的人。他即位才二十七天,就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应当做的事。他这么荒淫无道,失去了帝王的体统,破坏了汉朝的制度。臣敞等屡次向他劝告,他不但不肯改正过错,而且过错越犯越严重。这么下去,恐怕社稷不保,天下不安。宗庙、社稷比君王更重要,这样的君王不能继承宗庙,统治万民,应当废去。请皇太后下诏!
上官皇太后听他念完了,就说:“可以!”霍光就吩咐左右扶着刘贺下去。霍光还把他送到昌邑公馆,对他说:“大王自己不好。我宁可对不起大王,可不能对不起国家。希望大王自己保重,我不能再伺候大王了。”说着,他流着眼泪跟刘贺分别了。
大臣们请霍光把刘贺放逐到汉中去。霍光认为太重了。他请皇太后削去刘贺的王号,仍旧让他回到昌邑去,另外给他两千户作为生活供应。但是昌邑的那批帮闲的臣下害得昌邑王落到这么个下场,应当处斩。只有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老师王式可以免刑。皇太后一一照准。
霍光他们既然废去了刘贺,就得再选择一位像样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