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博浪沙行刺
- 平定南北
- 沙邱遗恨
- 怨声载道
- 揭竿而起
- 天下响应
- 抢地盘
- 八千子弟
- 斩白蛇
- 立羊倌
- 骄兵必败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坑秦兵
- 约法三章
- 鸿门宴
- 火烧阿房宫
- 分封诸侯
- 追韩信
- 暗度陈仓
- 陈平归汉
- 兴兵发丧
- 美人和儿女
- 木罂渡军
- 绑架老母
- 收英布
- 销毁王印
- 挑拨离间
- 假投降
- 外黄小儿
- 分我一杯羹
- 踢脚封王
- 鸿沟为界
- 钻入敌营
- 四面楚歌
- 难见江东父老
- 汉高祖登基
- 五百义士
- 恩将仇报
- 巡游云梦
- “功狗”和“功人”
- 上朝的仪式
- 白登被围
- 和亲
- 极极以为不可
- 一笔勾销
- 平定南方
- 大风歌
- 白马盟约
- 把人当作猪
- 萧规曹随
- 太后临朝
- 汉文帝即位
- 废除连坐法
- 两封信
- 耕种的榜样
- 往边疆移民
- 废除肉刑
- 方士的诡计
- 有生必有死
- 削地
- 平定七国
- 金屋藏娇
- 绝食
- 排斥百家
- 金屋变为冷宫
- 滑稽大王
- 帮闲文人
- 马前泼水
- 反攻匈奴
- 灌夫骂座
- 夜郎自大
- 长门宫
- 飞将军
- 加强边防
- 武功爵
- 通西域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再通西域
- 求神仙
- 天下十三州
- 强求“天马”
- 扣留使者
- 苏武牧羊
- 李陵投降
- 司马迁受累
- 尧母门
- 挖掘木头人
- 轮台悔过
- 托孤
- 苏武回国
- 聪明的少帝
- 立昏君
- 废昏君
- 坐牢读经
- 霍家的败亡
- 国内要紧
- 称职的官吏
- 杀害大臣
- 赵充国和西羌
- 功臣画像
- 女使者
- 外戚和宦官
- 昭君出塞
- 攀断栏杆
- 谦恭下士
- 七亡七死
- 面面俱到
- 改朝换代
- 复古改制
- 绿林和赤眉
- 起义军的混合
- 昆阳大战
- 新朝的灭亡
- 一个算卦的
- 争取民心
- 整顿队伍
- 攀龙附凤
- 绿林的破裂
- 赤眉的流亡
- 帝王满天下
- 三分天下
- 钓鱼台
- 得陇望蜀
- 硬脖子
- 马革裹尸
- 云台二十八将
- 取经求佛像
- 生死朋友
- 投笔从戎
- 威震西域
- 宦官灭外戚
- 但愿生入玉门关
- 天知地知
- 豺狼当道
- 太学生罢课
- 宦官五侯
- 林宗巾
- 逮捕党人
- 太平道
- 作者原序
『前后汉故事新编』坑秦兵
- 本章共 2.3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0
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的信儿传到了楚营,项羽要趁着秦国的乱劲赶快打进去,就催动大军连夜行军。
项羽收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他们几个秦将,诸侯们也都同意,可是楚兵跟秦兵老合不到一块儿。打了胜仗的楚兵大多破破烂烂的,衣服和兵器都挺简陋;投降的秦兵反倒整整齐齐的,盔甲和刀枪都挺讲究。两两对比,谁也瞧不起谁。这种装备的不同还在其次。最严重的是意见不合、态度不好,碰在一块儿,有时候就吵闹起来。在这些新的诸侯和将士当中有不少人曾经在骊山或者咸阳做过苦工,受过秦兵的凌辱。这会儿他们打了胜仗,就把投降的秦兵当作奴隶看待,让他们尝尝味道。秦兵,尤其是军官,一向只知道欺压老百姓,哪儿受到过这种凌辱。他们就三三两两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我们的父母妻子都在关中,我们打了进去,受灾遭难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是打不进去,人家把我们带到东边去,我们的一家老小还不给朝廷杀光吗?”有的说:“章将军投降也许是个计。谁知道我们还有没有出头的日子。”
秦兵这些私底下抱怨的话也有给楚将听到的。他们挺着急,就向项羽报告。项羽召集英布和蒲将军他们商量商量。项羽说:“秦兵还有二十多万,他们心里不服,咱们就不好指挥。要是到了关中,他们一旦叛变,那咱们可就要吃大亏了。”英布和蒲将军说:“没有他们,咱们也能打到关中去;有了他们,咱们还得防备着叛变,反倒分散了兵力。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先下手哇。”项羽说:“为了全军的安全,不如光带着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一块儿进关,其余的就顾不得了。”商量下来,都觉得投降的人靠不住,自己军队的安全要紧。他们定下计划,起了杀心。大军到了新安城南(新安,在河南省渑池县东 ),在半夜里楚军趁着秦兵正睡得香的时候,突然收了他们的兵器。大屠杀就开始了。二十多万秦兵没有将领,又没有兵器,就在一个晚上全给楚军埋了。打这儿起,项羽的残暴出了名,秦人把他看作宰人的屠夫。
司马欣和董翳碰到英布,急切地问他这是怎么回事。英布说:“将军是全营的统领,营里发生了叛变,怎么还不知道?快去见过上将军,免得将军您也受累。”他们马上到了大营,瞧见章邯还在那儿,心里稍微安定点儿。项羽安慰这三个将军,说:“我们发觉了你们营里的士兵正准备着叛变,我只好忍痛地除了后患。这事跟你们三位不相干,我绝不怪你们,请你们不要多心。”他们还是可以做将军,这才放了心。
项羽杀了二十多万投降的秦兵,毫无顾虑地往西进军。沿路再也没有什么阻挡,一直到了函谷关(在长安东四百多里 ),才瞧见有兵守关,不能进去。可是守关的不是秦军而是楚军。楚军怎么不让楚军进去呢?项羽也纳闷,就叫英布去问个明白。英布大声地说:“我们是诸侯上将军的军队,快开关门,让我们进去。”守关的士兵说:“我们奉了沛公的命令,守在这里。沛公吩咐我们:不论哪一路军队都不准进来!”项羽这一气非同小可,他可不明白刘邦怎么反倒先进了关。
原来项羽受了楚怀王的命令,跟着宋义往北去救巨鹿的时候,在安阳就停留了四十六天,打败了王离的军队以后,又跟秦军的主力三番五次地展开了血战。刘邦就在这个时候从南路往西北进军。他到了昌邑(在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昌邑人彭越带着一千多人帮助他一同攻打昌邑,可没打下来。刘邦就跟彭越分手,让他去帮助魏王豹收复魏地,自己离开昌邑去进攻高阳(在河南省杞县西 )。
高阳有个儒家的老头子叫郦食其(Lìyìjī ),家境贫穷,又没有职业,不得已做了里监门(乡里的门监,相当于地保,也叫地方 )。他遇见了一个本地人,是刘邦手下的一个骑兵,就对他说:“听说沛公傲慢得很,可挺了不起的。我倒愿意投奔他。请你替我去说:‘我有个老乡郦先生,六十多了,人家都说他是个疯子,他自己说并不疯。他是个读书人,书读得挺多,很有学问,可以帮助您成大事。’你推荐了我,我忘不了你。”那个骑兵脑袋像摇拨浪鼓似的晃着说:“不行,不行。沛公最不喜欢读书人,有人戴着读书人的帽子去见他,您猜怎么着?他摘下人家的帽子,就在帽子里尿尿!他老说读书人没出息,您还去见他干吗?”郦食其央告他,说:“你就好歹去说说吧。”
那个小兵跟刘邦学说了一遍,刘邦就叫郦食其到驿舍里去见他。郦食其通报进去,就有人领他去拜见刘邦。他进了内室,瞧见刘邦正靠在床上叫两个女子替他洗脚。郦食其也不高兴下跪,光作了个揖,说:“您打算帮助秦国打诸侯呢,还是打算帮助诸侯打秦国呢?”刘邦骂他,说:“书呆子!天下吃秦国的苦头也吃够了,各路诸侯才联合起来打秦国,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打诸侯呢?”郦食其说:“要是您真打算联合诸侯去灭暴虐的秦国,就不该这么傲慢地接见年长的人!”刘邦连脚都来不及擦,整一整衣服,向他赔不是,请他上坐,说:“请先生指教。”
郦食其说:“将军的兵马还不满一万,就要去进攻强大的秦国,这是老虎嘴里掏东西吃。不行!依我说,不如先去占领陈留。陈留是个好地方,四通八达,来往方便,秦国的粮食有不少堆在那儿。用我的计策,准能把陈留拿下来。”刘邦正愁营里粮食不够,连忙说:“请问先生有何妙计?”郦食其是高阳有名的酒徒,刘邦要听听他的妙计,他可端起架子来了,鼻子连连扇动着,假装闻到了酒香,就说:“将军准能喝酒,而且一定是洪量。咱们一面喝,一面谈,好不好?”刘邦叫手下的人拿出酒来,两个人就喝开了。
郦食其一连喝了几杯,说:“我跟陈留的县令有点交情,将军派我去劝他投降,大概可以成功。要是他不答应,我就把他灌醉,在里面接应,将军从外面打进去,准能把陈留拿下来。”刘邦就派郦食其先去把县令缠住,自己偷偷地带着兵马埋伏着。这么里应外合地一来,陈留给夺了下来,粮食也有了。刘邦挺信任郦食其,封他为广野君。
郦食其有个兄弟叫郦商,他也招了四千人来归附刘邦。刘邦立他为将军,叫他带领着这四千人和陈留的兵马跟着他一同去进攻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