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平定七国

  • 本章共 2.6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窦婴还没动身,那个做过吴相国的袁盎来求见他,对他说:“打仗不一定能打赢,只要皇上采用我的计策,去了晁错,管保七国退兵。”窦婴也像袁盎那样,一向痛恨晁错,把他看得跟眼中钉一样。现在听到袁盎排挤晁错,高兴极了,当天晚上就去见汉景帝,说袁盎有平定七国的妙计。

汉景帝只怕晁错叫他去打仗,一听袁盎有妙计,立刻派窦婴叫袁盎进宫。袁盎到了宫里,瞧见晁错正在汉景帝跟前商议运输军粮。汉景帝问袁盎:“七国造反,你说怎么办?”袁盎说:“皇上可以放心!我是来献计策的,可是军情大事必须严守秘密。”汉景帝就叫左右退去,只有晁错还留在跟前。汉景帝等着袁盎说出他的计策来,袁盎只是看看汉景帝,又看看晁错,还是不说话,汉景帝只好叫晁错暂时退下去。晁错瞅了袁盎一眼,很不高兴地退到东厢房去了。

袁盎一见四面没有人了,才轻轻地对汉景帝说:“吴、楚发兵就是为了晁错一个人。他们说:‘高帝分封子弟,各有土地,现在奸臣晁错一心要削去同姓王的封地,这不是成心要削弱刘氏的天下吗?’因此,他们发兵前来,一定要惩办晁错。只要皇上斩了晁错,免了诸侯王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土地,臣可以担保他们就会向皇上请罪,撤兵回去的。”

汉景帝拿手托着下巴颏,慢慢地摸着,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如果能够这样,我又何必舍不得他一个人哪。”袁盎一瞧事情已经成功了,就赶紧卸责任,说:“我的话就说到这儿,究竟应该怎么办,还是请皇上自己拿主意。”

过了几天,就有当时的丞相、中尉和廷尉上本弹劾晁错,说他言论荒谬,大逆不道,应当腰斩。汉景帝把心一横,亲手批准了他们拿来的公文。可是晁错还在鼓里蒙着呢。他正在家里计划着怎么运输军粮,忽然有个大臣直到御史府,传达皇帝的命令,叫晁错跟着他上朝议事。晁错立刻穿上朝服,整了整帽子,跟着那位大臣上了车,急急忙忙地去了。晁错沿路看着不是往宫廷去的道,正要问个明白,车马已经到了东市。那个大臣拿出诏书来,说:“晁御史下车听诏书。”晁错还没下车,武士们一窝蜂地上来,把他绑上。御史大夫晁错为了巩固汉朝的天下,就这么穿着朝服,莫名其妙地给汉朝的皇帝杀了,全家还灭了门。

汉景帝就派袁盎和吴王刘濞的一个亲戚带着诏书去叫吴王刘濞退兵。吴王刘濞一听到汉景帝已经把晁错腰斩了,心里反倒大失所望。他已经打了几阵胜仗,夺了不少地盘,哪儿还肯退兵?他不愿意接见袁盎,只叫他的那个亲戚进去,对他说:“我已经做了东边的皇帝了,还接什么诏书?”他把那个亲戚留在营里,另外派五百名士兵围住袁盎,叫他投降。到了半夜里,袁盎逃出去。他还真有本领,转了几个弯,赶路往长安去向汉景帝回报去了。

汉景帝还以为袁盎到了吴王营里,准能叫他退兵。等了好几天,袁盎还没来,可来了个周亚夫的使者邓公,向汉景帝报告军事。汉景帝问他:“你从军营里来,知道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现在吴、楚是不是愿意退兵?”邓公说:“吴王成心要造反,已经几十年了。这次借晁错削地的因头发兵,哪儿真是为了他呢?想不到皇上竟把晁错杀了,这么一来,恐怕以后谁也不敢再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叹了一口气,说:“你说得对。我后悔也来不及了。”他叫邓公回去慰劳周亚夫,叫他用心主持军事。

邓公刚出去,梁王刘武的使者又到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使者到了。他们要求皇上赶快发兵去救梁国。汉景帝就派人去催周亚夫进兵。周亚夫上书说明进攻的计划。汉景帝很信任他,下了道诏书,嘱咐他按计划做去。周亚夫接到了诏书,立刻从灞上动身,一直到了荥阳。

他连着接到梁王刘武求救的信,他只叫梁王守住睢阳,可是自己不发兵去救。他留下一部分人马守住荥阳,自己带领着大军退到昌邑。他吩咐将士们坚决遵守“只守不攻”的命令。这么一天天地过去,周亚夫的军队天天闲着。吴王和楚王瞧着周亚夫的大军已经到了,可就是不来跟他们交战。吴王刘濞对楚王刘戊说:“他不过来,咱们打过去吧。”他们就去进攻昌邑。吴、楚的将士三番五次地向周亚夫挑战,周亚夫叫将士们守住军营,不准出战。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反倒着起急来了。怎么这几天运粮队不来了呢?他们正打算派人去催,自己的探子一个个地回来报告,说:“周亚夫暗地里派了最有能耐的一队将士,抄到咱们的后路,早就把咱们运粮的道儿截断了。前些日子已经运来的粮草也全给他们抢去了。”吴王刘濞听了这个报告,急得连鼻涕都流出来。他说:“我们几十万人马,没有粮草怎么行呢?”楚王刘戊听了,只会翻白眼。

又过了三五天,吴、楚的士兵自己先乱起来。他们也不管队伍不队伍的,反正肚子饿了总得想办法去弄点吃的来。到了这个时候,周亚夫才亲自率领着将士们进攻。灌婴的儿子灌何和灌何家的勇士灌孟、灌夫爷儿俩,还有射箭的能手李广要算最卖力气了。灌孟阵亡,他儿子灌夫发疯似的冲进敌阵,杀散了敌人,负伤十几处还使劲地追杀敌人。李广凭他百发百中的箭法,专射将领,吓得吴王刘濞的将士不敢让他瞧见。周亚夫的大军像狂风刮霜叶似的把吴、楚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王刘濞带着他十四岁的儿子趁着黑夜逃跑。第二天,将士儿郎们找不到他们的头儿,都乱哄哄地散了。单丝不成线,楚王刘戊也只好逃跑。他带着一部分人马正想溜的时候,周亚夫的兵马早已把他们围住,大声嚷着说:“放下兵器,一概免死!”楚王刘戊知道已经逃不了啦,只好自杀了事。

周亚夫在这儿消灭了吴、楚的兵马,才派将士去救齐国。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四个王连着打了几阵败仗。齐王刘将闾和栾布他们趁着机会联合起来追赶那四国的兵马。到了儿,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自杀了。七国当中只有赵王刘遂还守住邯郸,抵御着郦寄。这会儿,六国已经平了,周亚夫和窦婴再发一些兵马去帮助郦寄,赵王刘遂就没法再抵抗。他向匈奴去求救兵,匈奴已经打听到吴、楚失败的消息,不肯发兵。赵王刘遂也只好自杀。

那个首先发动叛变的吴王刘濞逃到东越去,东越王一接到周亚夫的信,就把刘濞杀了。刘濞的儿子刘驹逃到闽越,就在那边住下。齐王刘将闾因为当初曾经答应过吴王刘濞随着他一同造反,后来虽然改变了主意,还是怕朝廷办他的罪,也自杀了。这么着,七国的叛变,打了不到三个月工夫,就全都平定下去了。

汉景帝还算厚道,灭了七国的王,还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着他们的祖先。不过经过这一番的变乱,各国诸侯以后只能在自己的地区内征收租税,不再干预地方行政,诸侯的势力大大削弱。汉朝能够加强政权的统一,晁错是有功劳的,可是他已经灭门三族了。

第二年(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四年 ),立皇子刘荣为皇太子,皇子刘彻为胶东王。汉景帝有十几个儿子,刘荣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年纪又小,为什么立他为皇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