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博浪沙行刺
- 平定南北
- 沙邱遗恨
- 怨声载道
- 揭竿而起
- 天下响应
- 抢地盘
- 八千子弟
- 斩白蛇
- 立羊倌
- 骄兵必败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坑秦兵
- 约法三章
- 鸿门宴
- 火烧阿房宫
- 分封诸侯
- 追韩信
- 暗度陈仓
- 陈平归汉
- 兴兵发丧
- 美人和儿女
- 木罂渡军
- 绑架老母
- 收英布
- 销毁王印
- 挑拨离间
- 假投降
- 外黄小儿
- 分我一杯羹
- 踢脚封王
- 鸿沟为界
- 钻入敌营
- 四面楚歌
- 难见江东父老
- 汉高祖登基
- 五百义士
- 恩将仇报
- 巡游云梦
- “功狗”和“功人”
- 上朝的仪式
- 白登被围
- 和亲
- 极极以为不可
- 一笔勾销
- 平定南方
- 大风歌
- 白马盟约
- 把人当作猪
- 萧规曹随
- 太后临朝
- 汉文帝即位
- 废除连坐法
- 两封信
- 耕种的榜样
- 往边疆移民
- 废除肉刑
- 方士的诡计
- 有生必有死
- 削地
- 平定七国
- 金屋藏娇
- 绝食
- 排斥百家
- 金屋变为冷宫
- 滑稽大王
- 帮闲文人
- 马前泼水
- 反攻匈奴
- 灌夫骂座
- 夜郎自大
- 长门宫
- 飞将军
- 加强边防
- 武功爵
- 通西域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再通西域
- 求神仙
- 天下十三州
- 强求“天马”
- 扣留使者
- 苏武牧羊
- 李陵投降
- 司马迁受累
- 尧母门
- 挖掘木头人
- 轮台悔过
- 托孤
- 苏武回国
- 聪明的少帝
- 立昏君
- 废昏君
- 坐牢读经
- 霍家的败亡
- 国内要紧
- 称职的官吏
- 杀害大臣
- 赵充国和西羌
- 功臣画像
- 女使者
- 外戚和宦官
- 昭君出塞
- 攀断栏杆
- 谦恭下士
- 七亡七死
- 面面俱到
- 改朝换代
- 复古改制
- 绿林和赤眉
- 起义军的混合
- 昆阳大战
- 新朝的灭亡
- 一个算卦的
- 争取民心
- 整顿队伍
- 攀龙附凤
- 绿林的破裂
- 赤眉的流亡
- 帝王满天下
- 三分天下
- 钓鱼台
- 得陇望蜀
- 硬脖子
- 马革裹尸
- 云台二十八将
- 取经求佛像
- 生死朋友
- 投笔从戎
- 威震西域
- 宦官灭外戚
- 但愿生入玉门关
- 天知地知
- 豺狼当道
- 太学生罢课
- 宦官五侯
- 林宗巾
- 逮捕党人
- 太平道
- 作者原序
『前后汉故事新编』平定南方
- 本章共 2.9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0
彭越的肉酱送到淮南王英布那儿,英布知道在韩信、彭越以后,第三个要轮到他了。他就来个先下手为强,发兵叛变。他对将士们说:“汉帝已经老了,他不能亲自出战。从前几个大将只有韩信、彭越最有能耐,他们可都给汉帝害死了。别的将军都不是咱们的对手。只要诸君同心协力,夺取天下也没有什么困难。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请诸君努力吧。”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要夺取汉高祖的天下。先往东进攻荆地,杀了荆王刘贾。接着往西进攻楚地,楚王刘交打了败仗,逃到薛地。
警报传到了长安,汉高祖为了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的事,正闷闷不乐,身子很不舒坦,准备派太子盈带领大军去征伐英布。
太子盈有四个年老的门客,怎么也不让太子盈出去。原来汉高祖要废太子盈的时候,吕后派她的二哥吕释之去见张良,逼着他想个计策。张良说:“现在天下安定,皇上要更改太子,骨肉之间,知子莫若父。我们虽然有一百多人反对,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吕释之威胁张良非想个计策不可。张良屈服了,他说:“说话是没有用的了。要么,这样吧:皇上一向所尊重的有四个人,他们都老了,不愿意做汉朝的臣下。皇上三番五次地去请他们,他们逃到商山(在陕西省商县东南 )隐居起来。要是你们能够请太子写封信,多花些金玉财帛,诚心诚意地把他们接了来,让他们老跟太子在一起。皇上见了,准能听他们的。”
吕后就叫吕释之准备了顶厚的礼品,派人去迎接那四个老头儿。那四个年老的隐士既然是品格极高、瞧不起汉高祖、不愿意做汉朝的臣下,难道他们见了金玉财帛和太子的信就愿意来做门客吗?别管这个,真的也罢,冒名顶替的也罢,反正吕释之带来的确实是白头发、白胡子的老头儿,而且人数也确实是四个。这四个老头儿就做了太子盈的门客。
这会儿,这四个老门客听到汉高祖要派太子盈去征伐英布,连忙去见吕释之,对他说:“太子带兵去打仗,有了功劳,还是个太子;没有功劳,恐怕从此不免遭殃。您何不快去告诉皇后,请她要求皇上别让太子去。英布是个出名的大将,善于用兵,绝不能轻看了他。我们的将军都是皇上这一辈的人,现在叫太子去率领他们,这不是叫羊去带领狼吗?他们怎么能听他的指挥?给英布知道了,他准加劲地打过来。皇上虽说不舒坦,只要他去,就是在车上躺着,将军们也不敢不卖力气。”
吕释之连夜把这话告诉了吕后,吕后就在汉高祖跟前哭哭啼啼,诉说了一番。汉高祖恨恨地说:“这小子就这么没出息,还得要老子亲自跑一趟!”
汉高祖亲自率领大军往东去,大臣们都到坝上送行。张良虽说不过问朝廷上的事情,这会儿也来送行。他对汉高祖说:“我本来应当跟着皇上一块儿去,可是这些日子身子实在不行,没法支持,请让我歇歇吧。楚人挺厉害,皇上千万要珍重。”汉高祖挺感激他,请他留在关中帮助太子。
汉高祖到了阵前一瞧,英布的军队十分整齐,一切阵法都跟项羽相像,心里非常不安。他在阵前还想劝告英布,说:“我封了你做王,你何苦还要造反?”英布说:“你不是也被项羽封过王吗?怎么又做了皇帝呢?”汉高祖这一气非同小可,他亲自指挥将士,拼命地杀过去。英布那边的箭好像成群的蝗虫似的直飞到这边来,汉高祖来不及闪躲,胸口上中了一箭。幸亏铠甲挺厚,那支箭只进到肉里去一寸左右,他受了伤,火儿更大了,使劲地指挥将士们往前冲。将士们不顾死活,冲破了英布的队伍,把淮南兵杀得七零八落,四散逃跑。汉军接连又追杀了几阵,英布只好带着一千来人往江南那边逃去。
英布逃到江南,正好长沙王吴臣(吴芮的儿子,英布的郎舅 )派人送信来,请他到长沙去避难。英布得到了小舅子的帮助,当然挺喜欢。他到了鄱阳,天已经黑了,就在驿舍里过夜。哪儿知道驿舍里早就埋伏着长沙王吴臣派来的几个武士。到了半夜里,英布正打着呼噜的时候,就给他们暗杀了。为这个,长沙王吴臣立了一个大功。
汉高祖杀了英布,平定了荆、楚,就立赵姬所生的儿子刘长为淮南王。楚王刘交从薛城回去,仍旧做楚王。荆王刘贾死在战场上,没有儿子,汉高祖把荆地改为吴国,立二哥刘喜的儿子刘濞(pì)为吴王。刘濞力气挺大,这次跟着汉高祖出来征伐英布,也立了功,因此汉高祖叫他镇守吴地。这么着,同姓子弟封王的有八个,就是:
齐王刘肥,
楚王刘交,
赵王如意,
代王刘恒,
梁王刘恢,
淮阳王刘友,
淮南王刘长,
吴王刘濞。
其中除了楚王刘交是汉高祖的兄弟,吴王刘濞是他的侄儿以外,其余都是他亲生的儿子。不是同姓的王现在只有四个,就是:
燕王卢绾,
长沙王吴臣,
闽越王无馀,
南越王赵佗。
南越王赵佗原来是秦朝南海郡尉任嚣(xiāo)的属下。任嚣见二世昏庸,中原大乱,就统领百越,独霸一方,后来他病得厉害的时候,召来了龙川(广东惠州 )县令赵佗,对他说:“秦朝暴虐无道,天下痛恨。听说陈胜、吴广起兵,项羽、刘邦互相争夺,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下才能够太平。番禺(Pānyú,在广东 )有山有水,地势险要,南海东西有几千里,跟中原人士也有来往。我们不必跟中原诸侯相争,就在这儿足足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他就派赵佗为南海郡尉。任嚣死了以后,赵佗通令南方各地守住关口,不跟中原来往。他杀了秦朝的官员,兼并桂林一带地盘,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 ),汉高祖为了统一中原,可是又不能去攻打南越,他只好容忍一下,特意派使臣陆贾带着诏书、王印和礼物去见赵佗。赵佗已经不穿中原人的衣服了,他打扮得像当地的土人一样,露着半身,头上梳着一个髻,大模大样地让陆贾进去相见。
陆贾见他这个样儿,就说:“大王是中原人,父母、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赵地,原来叫东垣,属常山 )。到了今天,怎么改了习惯,帽子也不戴,腰带也不系,就仗着这么小小的一块南越土地,要跟中原的皇帝对抗吗?我怕大王长不了。皇上听到您在南越自立为王,本来就要发兵来征伐,因为他不愿意连累老百姓,特意派我送上王印来,正式立您为南越王。大王就应该用臣下的礼节来迎接诏书。如果大王抗拒皇上,那一定先掘了大王的祖坟,灭了大王的宗族,再派一个副将,不用多,只要十万兵马就可以把南越踩平了。大王到底是有教化的中原人呢还是不讲礼义的土人呢?”
赵佗究竟是中原人,他听了陆贾的话,就向他赔不是,说:“我住在这儿年代多了,就忽略了中原的礼节。”他接受了王印,承认是个汉朝的臣下。他就和陆贾一块儿喝酒、聊天。他问陆贾:“我跟萧何、曹参、韩信比起来,谁强?”陆贾微微一笑,说:“好像大王英明点儿。”他又问:“我跟皇上比,怎么样?”陆贾说:“那就没法比了。皇上从丰沛起兵,为天下除害,统一中原,地方万里,人口得用千万来计算。这儿的人口不过几十万,土地也不多,只能算是汉朝的一个郡,大王怎么去跟皇上比呢?”赵佗哈哈大笑,他说:“因为我不到中原去,所以在这儿做王;要是我住在中原,也不一定比不上皇上啊。”说着又大笑起来。
他留陆贾住了几个月,老跟他喝酒、聊天。赶到陆贾要回去了,赵佗说:“越中没有可以谈心的人,先生来了,我天天听到许多没听到过的东西。”他送给汉高祖几颗珍珠,还送给陆贾价值千金的礼物。打这儿起,赵佗做了汉朝的南越王;虽然跟中原的来往很少,可是他一直给中原防守着边界。
陆贾回到长安,向汉高祖回报了南越的情况,汉高祖非常高兴,夸奖了陆贾一番,提升了他的职位。就因为把赵佗封为南越王,所以不是同姓的王就有了四个。
汉高祖安抚了赵佗,平定了淮南、楚、荆等地区,这才动身回来。这时候,国内大体上已经安定下来,他就顺便到故乡沛县去看看父老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