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博浪沙行刺
- 平定南北
- 沙邱遗恨
- 怨声载道
- 揭竿而起
- 天下响应
- 抢地盘
- 八千子弟
- 斩白蛇
- 立羊倌
- 骄兵必败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坑秦兵
- 约法三章
- 鸿门宴
- 火烧阿房宫
- 分封诸侯
- 追韩信
- 暗度陈仓
- 陈平归汉
- 兴兵发丧
- 美人和儿女
- 木罂渡军
- 绑架老母
- 收英布
- 销毁王印
- 挑拨离间
- 假投降
- 外黄小儿
- 分我一杯羹
- 踢脚封王
- 鸿沟为界
- 钻入敌营
- 四面楚歌
- 难见江东父老
- 汉高祖登基
- 五百义士
- 恩将仇报
- 巡游云梦
- “功狗”和“功人”
- 上朝的仪式
- 白登被围
- 和亲
- 极极以为不可
- 一笔勾销
- 平定南方
- 大风歌
- 白马盟约
- 把人当作猪
- 萧规曹随
- 太后临朝
- 汉文帝即位
- 废除连坐法
- 两封信
- 耕种的榜样
- 往边疆移民
- 废除肉刑
- 方士的诡计
- 有生必有死
- 削地
- 平定七国
- 金屋藏娇
- 绝食
- 排斥百家
- 金屋变为冷宫
- 滑稽大王
- 帮闲文人
- 马前泼水
- 反攻匈奴
- 灌夫骂座
- 夜郎自大
- 长门宫
- 飞将军
- 加强边防
- 武功爵
- 通西域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再通西域
- 求神仙
- 天下十三州
- 强求“天马”
- 扣留使者
- 苏武牧羊
- 李陵投降
- 司马迁受累
- 尧母门
- 挖掘木头人
- 轮台悔过
- 托孤
- 苏武回国
- 聪明的少帝
- 立昏君
- 废昏君
- 坐牢读经
- 霍家的败亡
- 国内要紧
- 称职的官吏
- 杀害大臣
- 赵充国和西羌
- 功臣画像
- 女使者
- 外戚和宦官
- 昭君出塞
- 攀断栏杆
- 谦恭下士
- 七亡七死
- 面面俱到
- 改朝换代
- 复古改制
- 绿林和赤眉
- 起义军的混合
- 昆阳大战
- 新朝的灭亡
- 一个算卦的
- 争取民心
- 整顿队伍
- 攀龙附凤
- 绿林的破裂
- 赤眉的流亡
- 帝王满天下
- 三分天下
- 钓鱼台
- 得陇望蜀
- 硬脖子
- 马革裹尸
- 云台二十八将
- 取经求佛像
- 生死朋友
- 投笔从戎
- 威震西域
- 宦官灭外戚
- 但愿生入玉门关
- 天知地知
- 豺狼当道
- 太学生罢课
- 宦官五侯
- 林宗巾
- 逮捕党人
- 太平道
- 作者原序
『前后汉故事新编』白马盟约
- 本章共 2.7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0
吕后杀了韩信以后,汉高祖加封相国萧何五千户,另外再给他五百个士兵、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队。大伙儿都向萧何贺喜。他的一个手下人对他说:“淮阴侯身经百战,尚且灭了三族,相国的功劳未必真比韩信大得了多少。现在韩信刚给杀了,皇上就给相国加了封,外表上是尊敬相国,恐怕骨子里对相国已经不大放心了。”
萧何倒抽一口冷气,他说:“这这这,哎呀,这可怎么办呢?”那个手下人说:“相国不如光接受封号,别的什么都不要。皇上准会喜欢。另外,就是用最低的价钱去多买民田、民房,让人家说相国坏话,说您贪污,说您勒索。相国的威信不高,皇上就能放心了。”萧何一一照办,汉高祖果然不说话。甚至于老百姓向汉高祖控诉萧何强买民田、民房几千万,汉高祖全不在意,仅仅叫他向老百姓赔不是,把田价、房价补足就算了。当大臣们都反对更改太子的时候,萧何为了上林的土地(上林,圈作皇上游玩的林园 ),上了一个奏章。汉高祖这会儿可火儿了,马上把萧何下了监狱。
萧何因为长安居民多、土地少,圈作上林的土地可不少,大多都空着,一点用处都没有,他建议不如让农民去耕种,一来可以帮助穷人,二来公家还可以增加收入。汉高祖认为这明明是萧何向老百姓讨好,就说他受了土地商人的贿赂,替他们说话,把萧何上了刑具,下了监狱。
萧何已经上了年纪,再说做相国的哪儿受过监狱里的苦楚?他流着眼泪,直担心韩信、彭越、英布的命运轮到他头上来。过了十来天,幸亏有人替他分辩,汉高祖知道萧何已经服了,就免了他的罪。萧何从监狱里出来,就这么光着脚去向汉高祖赔不是。汉高祖对他说:“相国不必说了。你为老百姓请愿,我不答应。我是个暴君,你是个贤相。我把你关了这几天,好叫老百姓知道是我的不是。”萧何愣头磕脑地拜谢了汉高祖,仍然做他的相国,可是从此再也不敢随便开口了。
汉高祖这么处理了萧何,原来是给他一个教训,免得他也像韩信、彭越、英布那样仗着自己过去的功劳不肯老老实实地受朝廷的约束。萧何果然完全服了。谁知道按下葫芦瓢起来,汉高祖接到警报,他最亲信的燕王卢绾造反了。
卢绾也是丰乡人,他的父亲跟太公是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同一天生了两个孩子,就是汉高祖和卢绾。街坊送羊、送酒向他们两家贺喜。两个小孩儿长大了,同一天上了学,街坊又送羊、送酒向他们两家贺喜。汉高祖跟卢绾一向挺亲热,连萧何、曹参都比不上。赶到燕王臧荼反了,汉高祖明知道卢绾的才能差些,自己不好意思偏向着他,就暗暗地叫大臣们推荐卢绾,立他为燕王。
燕国接近匈奴,臧荼的儿子臧衍和陈豨投降了匈奴,他们就劝卢绾跟匈奴联合起来,保卫燕国。汉高祖得到了这个消息,不愿意发兵去征伐,只派个使者去请卢绾回朝。说句天公地道的话,卢绾是不愿意投降匈奴的,可也不敢回长安去。他推说有病,一时不便动身。汉高祖就打发辟阳侯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尧到燕国去问候,再劝卢绾回去。
卢绾不跟他们相见,他对燕国的大臣们说:“当初分封诸王,不是姓刘的共有七国,到了今天只剩下了我和长沙王两个,其余全没了。皇上待我恩重如山,可是吕后阴险刻薄,我不能不防备着。当年韩信、彭越都死在她手里,现在皇上正病得厉害,吕后一定会自作主张。我要是回去,准会遭到她的毒手。且待皇上恢复了健康,我再亲自去赔不是,也许能够保全性命。”
有人把他的话转告了审食其和赵尧。赵尧不说话,心里还有点同情卢绾。审食其是吕后的人,当然偏向着吕后,痛恨卢绾,回去以后,就有枝添叶地说卢绾确实谋反了。
汉高祖一听卢绾果然谋反,火儿更大了,那胸脯上的伤口又冒出脓血来。他吩咐樊哙带领大军去征伐,接着就立皇子刘建为燕王。卢绾并不是真要造反,这会儿逼得没法分辩,只好带着几千人马驻扎在长城下面,还想等汉高祖病好了,再回到长安去谢罪。
汉高祖越是挂火儿,伤口就越厉害。他原来叫太子盈带兵去征伐英布,因为吕后不让太子盈去,他只好亲自出去,以至于中了一箭。现在伤口发作,病得不能起来,心里更加痛恨吕后和太子,有时候吕后和太子进来问病,还给他骂出去。有个伺候他的人偷偷地对汉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要等皇上百年之后,杀害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皇上不能不提防。”
汉高祖自己早已觉得吕后老自作主张,不成体统。可是一个妇道人家能干出什么来呢?现在跟她的妹夫樊哙串通起来,情况就严重了。他立刻叫陈平和周勃进来,对他们说:“樊哙跟吕后他们结成一党,巴不得我早点死。你们赶快去燕国,一到军营,立刻把樊哙斩首。”他还怕他们暗地里使花招,不敢杀樊哙,就又吩咐陈平尽快把樊哙的脑袋拿来,让他亲自验过,吩咐周勃为将军代替樊哙进攻燕地。最后他又嘱咐陈平,说:“快去快来,不得有误。”
陈平、周勃立刻动身去斩樊哙。在道上,陈平对周勃说:“樊哙是皇上的自己人,功劳大,又是吕后妹妹吕须的丈夫,地位这么高的皇亲国戚,咱们可不能自己动手斩他。这会儿皇上挂了火儿要斩他,万一他后悔了,怎么办?再说皇上病得这么厉害,咱们斩了吕后的妹夫,将来她能放过咱们去吗?”周勃说:“难道咱们能不听皇上的命令,把他放了吗?”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上了囚车,送到长安去,让皇上自己去办吧。”周勃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他们商量停当,就这么办。
陈平还没回来,汉高祖又在那儿生气了。他的脾气也真怪,病了,不愿意请大夫看。他见吕后带着一个大夫进来,就骂着说:“我平民出身,手提三尺剑,得了天下,这是天命所归,现在病得这个样子,也只能听天由命。你们给我出去!我有紧要的事和大臣们商量。”他们只好出去。汉高祖担心的不是他自己的病,而是他的天下。他仔细一想,光杀了樊哙,还不能削弱吕后他们的势力。因此,他召集大臣要他们起誓立约。
大臣们到了他跟前,汉高祖吩咐手下人宰了一匹白马,和大臣们歃血为盟。大伙儿依着汉高祖的话,起誓说:“从今以后,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违背这个盟约的,天下共同征伐他!”大臣们宣了誓,汉高祖这才放了心。吕氏家里有功劳的也只能封侯,可不能做王了。他还担心自己一死,各国可能趁着这个机会作乱,荥阳是最紧要的中心地区,更加不能不防备。
他马上派使者送诏书给陈平,吩咐他立刻到荥阳去,帮助灌婴小心镇守,樊哙的人头可以交给别人送来。这么布置好了以后,才叫吕后进去,嘱咐后事。吕后问他:“皇上百年之后,萧相国要是死了,谁做相国呢?”汉高祖说:“曹参可以。”“曹参以后呢?”“王陵也可以,可是王陵有点戆(gàng,傻的意思 ),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倒是够机灵的了,可是不能单独干事。周勃为人厚道,办事慎重,可是没有文墨。尽管这样,将来安定刘家天下的还是他,可以做太尉。”吕后又问:“还有谁可以做相国呢?”汉高祖说:“以后的事也不是你能够知道的了。”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 )四月,汉高祖在长乐宫里死了。他四十八岁(公元前209年 )起兵,五十五岁做了皇帝,在位八年,死的时候已经六十三了。他死了四天,吕后还没把消息传出去。她要把一切布置停当,才给汉高祖发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