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新朝的灭亡

  • 本章共 2.9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更始派上公王匡去进攻洛阳,大将军申屠建、李松去进攻武关。王莽知道了,更加着急起来。新朝能够打仗的一些将军大多都在塞外对付着匈奴、西域和西南的部族,一时里不能撤回来,留在国内的主力已经给刘秀消灭了。王莽主要的根据地只剩下长安和洛阳两个大城。王莽急得吃不下饭,光是喝酒,吃鲍鱼,读兵书,累了就趴在几案上打盹儿,不再睡觉了。可是他的大臣刘秀(就是刘歆 )反倒高兴。刘秀眼看汉兵逼上来,王莽快完了,他就约定将军王涉,一起去谋杀王莽。他认为杀了王莽,再去迎接汉兵,他是汉朝的宗室,原来的地位高,又有杀王莽的大功,汉兵还能不立他为皇帝吗?想不到他这个如意算盘落了空。他和王涉还没动手,已经给王莽发觉了。他们逃也逃不了,都只好自杀。王莽临时把囚犯都放出来作为士兵,才凑成一支军队,往东去抵抗汉兵。

汉兵到的地方,县城纷纷投降。申屠建的一路人马很快地进了武关。王莽的士兵又都是临时凑数的,其中有不少还是刚放出来的囚犯。他们到了渭桥,就开始逃散了。弘农(郡名,在河南省洛阳市以西到陕西省商洛市以东的地区 )郡长王宪赶紧投靠新的主人,做了汉兵的校尉。他带着几百人先渡过渭河,各县的豪强大族起兵响应,自己都称为汉朝的将军,跟着王宪去打长安。除了王宪这一路以外,别的方面又来了不少“将军”和士兵。他们到了长安城下,都想立大功,争着要进城去。可是一下子不能全进去,他们就在城外先放起火来。城外烧着大火,照到城里,城里也有人放火。火烧到了未央宫,众人闹闹嚷嚷地都拥了进去。王宪他们跟着也进了宫。新朝的将军王邑、王林、王巡他们带着士兵四面抵抗。孝平皇后(就是王莽的女儿,嫁给汉平帝的 )哭着说:“我有什么面目去见汉家的人哪!”她跳到火里自杀了。

王莽穿着礼服,衣冠齐整地走到宣室前殿,手里拿着短刀,许多公卿、官员都跟着他在一起。王莽端端正正地坐着正位,死守着六十万斤黄金和珍宝,还自己安慰着自己说:“天理在我这儿,汉兵能把我怎么样?”别的人可没能像他那么镇静,有的叹气,有的流泪。这样挨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火烧到了前殿,大臣们扶着王莽躲到太液池里的一座楼台上去。那楼台叫渐台,四面是水,一面有桥,火是烧不到这儿来的。在渐台陪着王莽的还有一千多人。

王邑、王林、王巡他们日夜不停地抵抗着那些拥到宫里来的人群,累得有气无力,手底下的士兵儿郎们死伤得差不多全完了。王邑他们听说王莽在渐台,就到水池子那边去保护他。可是究竟人数太少,他们全给杀了。渐台周围全是人,围了好几层。台上的将士还往下射箭。大伙儿没法上去。直到台上的箭射完了,下面的人才渡过水,拥上台去。台上的将士拿着长枪、短刀继续抵抗,肉搏开始了。

太阳下山的时候,众人进了台上的内室,跟着王莽的几个大臣都死了。王莽只好使用手里拿着的短刀。有个商县人叫杜吴的,向王莽砍了一刀,结果了他的命。

王莽一死,大伙儿都来抢他的脑袋,就说抢不到脑袋,能够抢到一只手或者一条腿的,也可以立个大功。末了,有个校尉割下王莽的脑袋,拿去向王宪报功。王宪又找到了那颗镶了一只角的玉玺。他就自称为“汉大将军”。城里几十万士兵正乱糟糟地没有头儿,一听说王宪是汉大将军,自己就算是他的部下了。

弘农郡长王宪一下子当上了“汉大将军”,直乐得他头脑发昏。他把自己的一部分士兵留在宫里作为卫队,吩咐别的将士和小兵都驻扎在外边。他到了内宫,拿着玉玺,穿上王莽穿过的龙袍,戴上王莽戴过的冠冕,把王莽的后宫妃子都收下来作为自己的妃子。他就这么得意忘形地住在宫里过着皇帝瘾。过了两天,申屠建和李松到了。他们听说玉玺在王宪那儿,就向他要,可是他不给。他们查出王宪使用天子的旗子和车马,强奸宫女,就把他拿来砍了脑袋。他们把王莽的人头送到宛城去向更始皇帝刘玄报功。

更始觉得这么一来,天下没有第二个皇帝,他的江山可以坐定了。既然做了天子,小小的宛城当然不配做都城。他就打算迁都到长安去。正好上公王匡那边的捷报也到了。王匡已经打下了洛阳,还把那个跟他同名同姓伤了一条腿的太师王匡也杀了。更始手下的将士们都是关东人,不愿意到西边去。他们说:“长安太远了,不如迁都到洛阳吧。”更始本来没有一定的主张,就听从了将士们的意见,决定迁都到洛阳去。可是洛阳刚打过仗,宫殿破坏了不少,得先修理一下才好。更始不敢重用刘秀,不让他去打仗,可是这修理房子的碎烦事儿不妨叫他去办。他就派刘秀为司隶校尉,带着一些人马到洛阳去修理宫殿。

刘秀往洛阳去修理宫殿,路过父城(县名,就是河南省宝丰县 )。父城的将军冯异出来迎接刘秀,还向他献上牛肉和酒。冯异是父城人,原来是新朝的将军,颍川郡的郡长。他平日喜欢读书,对《左传》和《孙子兵法》都有研究。他统管颍川郡五个县的时候,因为父城兵马不多,他亲自到邻近各县去招兵。想不到那时候刘秀进攻颍川,冯异在路上就给汉兵逮住了。刘秀问了他的来历,他毫不隐瞒地都直说了。刘秀喜爱他态度诚恳,为人正派,就把他当作君子那么尊敬他,劝他投降。冯异说:“我还有个年老的母亲在父城。要是将军能够放我回去,让我母子再见一面,我死了也感激将军。”刘秀一听,原来是个孝子。他挺豪爽地说:“那你就回去吧。可是用不着死,好好地供养母亲,投降不投降随你的便。”冯异非常感激,他说:“我愿意奉上五个县城来报答将军。”

冯异回到父城,对县长苗萌说:“新起来的将军们大多傲慢、贪财,只有刘将军到哪儿也不抢掠。听他的言语,看他的行动,不是个平常人。咱们不如去归附他吧。”苗萌同意了。他们两个人就率领着五个县城投降了刘秀。冯异归附刘秀之后,一心一意地帮着他。刘秀认为他是个孝子,人品好、能力强,把他当作心腹,要带着他一同到洛阳去。冯异又推荐了三四个很有本领的人给刘秀,其中有一个像猛虎似的壮士,浑身全是劲儿,个儿比别人高,脸相长得威武可怕,可是心眼好,说话算数。他是冯异的好朋友,名叫铫期(铫Yáo )。刘秀很高兴地把冯异、铫期他们全带到洛阳去。

刘秀到了洛阳,专门办理修理宫殿的事。他还是像在宛城那样,做事挺有精神,天天有说有笑的。可是到了晚上,他喜欢清静,一个人一间屋子,不让别人进去。只有冯异是例外,他曾经跟刘秀在小屋子里谈过一次话。刘秀的秘密给他发现了:刘秀的枕头湿着一大片。冯异趴在地下,磕着头,苦苦地央告刘秀别太伤心。刘秀苦笑一下摆摆手,对他说:“我没有什么可伤心的,你别乱说!”

刘秀在洛阳默默无声地修理宫殿,好像他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可是人们都说昆阳大战是促使新朝灭亡的紧要关键。这是因为自从刘秀在昆阳打垮了王莽号称百万的大军以后,新朝的天下就变成四分五裂的了。当时各地的豪强、大族,都起兵响应,有的自称为将军,有的自称为王,有的自称为帝。要是把几万人一伙、几千人一伙,甚至于几百人一伙的贵族、地主、大户、豪强都算起来,那简直多得没法说了。

这许多武装起来自己抢夺地盘的人也促使了新朝的崩溃,但是新朝灭亡以后,各地方都是王、都是帝,互相攻打,各抢各的地盘,反倒又害得老百姓叫苦连天。这么乱糟糟的天下究竟不是个了局。可是更始皇帝刘玄懦弱无能,他自己也并不想平定天下。破虏将军刘秀还是更始的臣下,再说他无权无势,自己还正因为死了哥哥,暗地里伤心着,他又能干什么大事呢?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出来了一个太学生。他自己说愿意给刘秀做军师。可不知道他真有这种能耐,还是只会说说大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