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博浪沙行刺
- 平定南北
- 沙邱遗恨
- 怨声载道
- 揭竿而起
- 天下响应
- 抢地盘
- 八千子弟
- 斩白蛇
- 立羊倌
- 骄兵必败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坑秦兵
- 约法三章
- 鸿门宴
- 火烧阿房宫
- 分封诸侯
- 追韩信
- 暗度陈仓
- 陈平归汉
- 兴兵发丧
- 美人和儿女
- 木罂渡军
- 绑架老母
- 收英布
- 销毁王印
- 挑拨离间
- 假投降
- 外黄小儿
- 分我一杯羹
- 踢脚封王
- 鸿沟为界
- 钻入敌营
- 四面楚歌
- 难见江东父老
- 汉高祖登基
- 五百义士
- 恩将仇报
- 巡游云梦
- “功狗”和“功人”
- 上朝的仪式
- 白登被围
- 和亲
- 极极以为不可
- 一笔勾销
- 平定南方
- 大风歌
- 白马盟约
- 把人当作猪
- 萧规曹随
- 太后临朝
- 汉文帝即位
- 废除连坐法
- 两封信
- 耕种的榜样
- 往边疆移民
- 废除肉刑
- 方士的诡计
- 有生必有死
- 削地
- 平定七国
- 金屋藏娇
- 绝食
- 排斥百家
- 金屋变为冷宫
- 滑稽大王
- 帮闲文人
- 马前泼水
- 反攻匈奴
- 灌夫骂座
- 夜郎自大
- 长门宫
- 飞将军
- 加强边防
- 武功爵
- 通西域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再通西域
- 求神仙
- 天下十三州
- 强求“天马”
- 扣留使者
- 苏武牧羊
- 李陵投降
- 司马迁受累
- 尧母门
- 挖掘木头人
- 轮台悔过
- 托孤
- 苏武回国
- 聪明的少帝
- 立昏君
- 废昏君
- 坐牢读经
- 霍家的败亡
- 国内要紧
- 称职的官吏
- 杀害大臣
- 赵充国和西羌
- 功臣画像
- 女使者
- 外戚和宦官
- 昭君出塞
- 攀断栏杆
- 谦恭下士
- 七亡七死
- 面面俱到
- 改朝换代
- 复古改制
- 绿林和赤眉
- 起义军的混合
- 昆阳大战
- 新朝的灭亡
- 一个算卦的
- 争取民心
- 整顿队伍
- 攀龙附凤
- 绿林的破裂
- 赤眉的流亡
- 帝王满天下
- 三分天下
- 钓鱼台
- 得陇望蜀
- 硬脖子
- 马革裹尸
- 云台二十八将
- 取经求佛像
- 生死朋友
- 投笔从戎
- 威震西域
- 宦官灭外戚
- 但愿生入玉门关
- 天知地知
- 豺狼当道
- 太学生罢课
- 宦官五侯
- 林宗巾
- 逮捕党人
- 太平道
- 作者原序
『前后汉故事新编』赤眉的流亡
- 本章共 4.0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邓禹从河东往西进军,军队的纪律比较好。他不准将士们抢劫财物,侮辱妇女,这就叫沿路的老百姓够满意了。长安和邻近长安的大户人家尽管早把粮食和财物分散到各地隐藏起来,还是被更始的将士们抢去了不少。他们对于迁都长安一年半来的更始政权很不满意,一见赤眉进了长安,又不抢劫,就认为以后可以安定些了。没想到过了没多久,赤眉兵也跟绿林兵一样出来抢粮。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邓禹这一支不抢劫的军队上。邓禹的将士们也请他快去进攻长安,他反倒带着军队越走越远了。这是为什么呢?邓禹对将士们说:“我们的人马虽说不少,可是能打仗的士兵究竟不多。再说,前面没有给养,后面运粮困难。赤眉刚进了长安,声势浩大。如果咱们马上去跟他们交战,准得吃亏。可是他们也因为人多粮少,粮草没有来源,他们在长安再待下去,迟早会发生变乱的,我探听到上郡、北地、安定三个郡粮食富裕,牲口多,咱们不如先到那边去。等到咱们拿下了这三个郡,有了粮食、马匹,长安那边也许已经维持不下去。这样,咱们准能打败赤眉。”
邓禹绕着大弯儿由东往北,转西向南,到了栒邑(在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这时候,长安的老百姓果然对赤眉军也很不满意了。他们认为新莽、更始、赤眉一样叫他们难过日子,有的甚至说赤眉不如更始,更始不如新莽。这么一比呀,就有人同情刘玄,想把他救出来。张卬听到了这个风声,很担心。他怕刘玄出来跟他算旧账,就叫谢禄把刘玄骗到城外,勒死了。
刘玄有个手下人叫刘恭。他一知道他以前的皇上刘玄被谢禄勒死了,就在晚上偷偷地把尸首埋在一个不容易找到的地方。樊崇本来不愿意留着刘玄,死了也就算了。可是做将军的可以自作主张地杀害他们的主人所封的王,赤眉将士们的纪律也逐渐变坏了。像张卬那样的一些绿林投降的将士大大影响了赤眉军的纪律。他们原来朴实的习气和不杀人、不伤人、爱护老百姓的优良作风逐渐发生了变化。再说,正如邓禹所说的人多粮少,没法生活下去。他们也就开始抢劫,连樊崇也管不住他们。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即汉光武即位第二年 )元旦吉日,樊崇召集了大臣们开了一个拜年大会。刘恭在会上对大臣们说:“诸君立我的兄弟为天子,这情义我们是非常感激的。但是从他即位以来,一年多了,各处扰乱,不得安定,足见他是不能号召别人的,还不如让他做个平民,另外立个有德有才的人。请诸君多多包涵。”
樊崇赔罪,说:“这都是我们做臣下的不是。”刘恭再三恳求让刘盆子退位。有人起来反对,说:“大伙儿叫他做皇帝,你管得着吗?”刘恭吓得退下去。刘盆子下来,从脖子上摘下玉玺,向大臣们磕着头,说:“你们立我做县官(汉朝人把皇帝称为‘县官’,是一种代用的称呼 ),可是你们自己不能禁止抢劫,四方百姓怨恨,谁也不向着我们。我一点本领都没有。饶了我吧!”说着抽抽噎噎地哭起来了。樊崇带头,好几百人都趴在地下磕头,说:“这都是我们做臣下的不是,辜负了皇上。以后我们一定改过,不敢再放肆了。”
他们把刘盆子扶到原位上,把玉玺照旧给他挂上。不一会儿,他们送他回宫去歇歇。新年庆祝会就这么不欢而散。
将士们回到各营,立刻下了命令,不准士兵们再出去扰乱百姓。长安一带突然安定下来了。人们传着说元旦那天刘盆子责备将士们的话,都称赞天子聪明。那些已经逃出去的老百姓也有搬回长安来的。城里的人口一多,囤积粮食的富商和地主趁着机会出来,市面又热闹起来了。万没想到过了二十几天,城里挨饿的人和赤眉的士兵把粮食铺子里的粮食抢得一干二净。这一下,长安的混乱局面更加不可收拾了。
长安没有粮食,赤眉军不能再待下去,他们还能到哪儿去发展呢?邓禹的军队驻扎在栒邑,扼住赤眉军北上的道儿。洛阳已经建都,做了汉光武的大本营,扼住赤眉军东归的道儿。汉中王刘嘉(和汉光武刘秀平辈,更始封他为汉中王 )仗着自己雄厚的兵力,割据汉中,阻止赤眉军向南发展。东、南、北全是敌人,赤眉军要求生存只有往西一条路了。就在那年正月,樊崇带着几十万大军,号称一百万,向西流亡,他们并不打算夺取城邑,最紧要的是在多得粮食。赶到他们进了安定、北地,才知道这两个地方跟长安也差不了多少。粮食和牲口早已给邓禹的军队搜刮去了。
安定和北地粮食不多,没法供给几十万大军的口粮。赤眉军只好再往西过去。没想到这就碰上了地头蛇,割据天水的隗嚣派军队出来迎头痛击。赤眉军打了败仗,死伤了不少人马。樊崇只好避开天水那一头,往西北逃去。谁知道祸不单行,他们在番须谷中(在陕西省陇县西北 )正赶上暴风雪,冻死了不少人。他们还能流亡到哪儿去呢?在万不得已中,他们只好回到东边来。
就在那年九月,樊崇这一队赤眉军到了长安城外,才知道长安城已经给邓禹的军队占了。一来因为城里有邓禹的兵马守着,二来因为城里早已十室九空,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们就刨起坟来了。汉朝历代帝王和皇后、妃子等都葬在那一带,埋着不少金银、珠宝、玉器什么的。邓禹一听到,立刻发兵去攻打。想不到打了个败仗,还败得挺惨,连长安城也给赤眉军夺去了。邓禹带领一部分兵马想去跟赤眉军再比个输赢。他们到了云阳(在陕西省淳化县西北 ),赤眉军接着就追了上来。邓禹哪儿知道赤眉军虽然在这次流亡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时候人数还有三十万。邓禹又打了败仗,慌忙退到高陵。他怕军中粮草不够,只好向汉光武请求救兵。
汉光武知道邓禹的军队已经疲劳了,再说邓禹也不是打仗的行家,就派冯异带着一队兵马去代替他。汉光武亲自送冯异到河南(黄河以南,这里指洛阳东北的南岸,不是现在的河南省 ),送给他一辆车马,一口宝剑,嘱咐他,说:“长安一带遭受了王莽、更始、赤眉的兵灾,老百姓穷困到了极点。将军这次出去征伐,要是敌人肯投降的话,只要把他们的头子送到京都来,其余的士兵都可以让他们回家去种地、养蚕。征伐不一定要夺取土地,杀害士兵。最要紧的是除暴安良,安定人心。我看到许多将士,毛病不在于不能拼命打仗,而在于贪图财物,喜爱掳掠。你一向能够管得住将士,我才把这个重大的责任托给你。你得记住:争取民心最重要,不要叫郡县吃苦。”冯异接受了汉光武的嘱咐,带着军队和粮食往西去了。
汉光武回到洛阳,又接到邓禹的奏章。他说汉中王刘嘉的大将延岑在杜陵(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南 )打败了赤眉大将逄安的军队,消灭了十多万人;说刘嘉、延岑现在都归顺了朝廷;还说他和刘嘉联合起来,准能把赤眉消灭干净。汉光武已经派冯异去代替邓禹,就下了诏书,叫他马上回去。那诏书上还说:“千万别跟打败了的敌人死拼。赤眉没有粮食,一定会到东边来的。我这儿已经准备好了。你赶快回来,不要再冒险进军。”
果然不出汉光武所料,赤眉军担心粮食不够,不愿意留在长安。长安已经到了饿死人的地步。一斤黄金只换到五升豆子。樊崇只好带着大军往东来了。汉光武派侯进带领十万兵马驻扎在新安,派耿弇也带领十万兵马驻扎在宜阳,嘱咐他们说:“如果赤眉往东来,宜阳的军队马上赶到新安会齐;如果赤眉往南去,新安的军队马上赶到宜阳会齐。”两路兵马布置好了以后,一面吩咐冯异到华阴去把赤眉兵慢慢地引到东边来,一面吩咐邓禹马上回去。
冯异把赤眉军拖住在华阴六十多天。他用的方法是让赤眉军消耗粮食,同时劝告他们投降。邓禹因为打了几个败仗,还想立个功劳然后回到洛阳去。这位少年老成的大司徒,真所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他终于沉不住气,不听冯异的劝告,单独向赤眉进攻,给樊崇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再败,只剩下二十四个骑兵。他就带着这几个人向宜阳方面逃去,连冯异的军队也死伤了三千多人。
冯异用计策把八万多人的一队赤眉兵包围在崤山底下。冯异下了战书,跟赤眉军约定会战的日子和地点,一定要比个上下高低。忠厚老实的农民军不知道这是人家的计谋。他们到了指定的地点,就中了埋伏,全都慌了神。拼死抵抗,挣扎,一天下来,死的死、伤的伤,其余的人精神也很差。没想到就在这时候,冯异的第二批伏兵又起来了。这一批汉兵打扮得跟赤眉兵完全一样,略略混战了一下,就分不出谁是谁来。赤眉兵怕打伤了自己人,可又不能不招架。正在为难的时候,冯异叫将士们大声地劝告赤眉投降。当时就有大批服装跟赤眉相同的士兵互相嚷着:“投降!投降!”赤眉兵一见多数人投降了,全没了主意。军心一乱,这一支赤眉军都被解除了武装。
公元27年(建武三年 )一月,樊崇带着另一队十几万人往东向宜阳方面过去。冯异火速派人骑着快马去向汉光武报告。汉光武亲自率领大军到了宜阳,帮助耿弇去截击赤眉军。赤眉军从没碰到过这么厉害的敌人,再加上新安的军队也赶到了。三路大军以逸待劳,把赤眉军围困得没法动弹,好像鱼群被拉进了渔网一样。到了这步田地,樊祟只好派刘恭去向汉光武求和。
刘恭见了汉光武,说:“盆子率领百万大军向皇上投降,皇上准备怎么待他?”汉光武说:“不叫你们死就是了。”刘恭回去一说,刘盆子带着丞相徐宣、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农杨音等三十多个首领光着脊梁来见汉光武。刘盆子奉上了玉玺。赤眉的将士儿郎们都把铠甲和兵器堆在宜阳西门外。十多万人的铠甲和兵器差不多堆得像邻近的熊耳山那么高。
汉光武吩咐县里的厨师赶紧做菜、做饭,给十多万的赤眉兵吃一顿好的。第二天,汉军在洛水旁边布了阵势,带着刘盆子他们参观一下。完了,汉光武对樊崇他们说:“你们投降了,后悔不后悔?要是后悔的话,我就让你们回到自己的营里去,再来决个胜败,我不勉强你们投降。”徐宣磕着头,说:“我们今天能够归顺皇上,正像婴儿见到了慈母一样,只有欢喜,没有后悔。”汉光武说:“你是所谓铁当中的钢,人当中的精了。”
汉光武带着樊崇他们到了洛阳,给他们田地房屋,让各人和妻子住在一起。那时候,汉光武的叔父刘良已经封为赵王,就让刘盆子做了赵王的郎中,杨音封为关内侯,徐宣、谢禄和刘恭也各有官职。刘恭替更始报仇,把谢禄杀了,自己叫人绑着进了监狱。汉光武因为早已下过命令,“官吏、百姓有敢谋害淮阳王的,一概处死”,就把刘恭放了。樊崇和逄安是赤眉主要的首领,十多万赤眉还是向着他们。汉光武虽然不说话,大臣们总觉得留着他们太不妥当。没过了几个月工夫,就拿谋反的罪名把他们杀了。
推翻新朝统治的绿林和赤眉两支最大的农民起义军,到了这时候都给汉光武消灭了。可是各地割据一个地盘称帝称王的仍然不少,天下还正乱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