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滑稽大王

  • 本章共 2.8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那个反对汉武帝修上林苑的“滑稽大王”叫东方朔。他是平原厌次人(厌次,在山东省阳信县 ),从小用功读书,喜欢说笑话,人倒是个正派人。他知道汉武帝爱玩儿的脾气,认为跟他一本正经地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就使出他爱说笑话的才能来,采用滑稽的方式,去说那些正经的道理。人家把东方朔看作滑稽派,东方朔反倒认为滑稽的不是他,而是汉武帝和一班专门讨好的人们。当初他一到长安,就上书给汉武帝,要求皇上用他。他的那封自己推荐自己的信是这么写的:

我叫东方朔,从小死了爹娘,靠着我哥哥和嫂子养大的。十二岁读书,三年就学通了;十五岁学剑;十六岁学诗经、书经,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又读了二十二万字。我已经读熟了四十四万字了。今年二十二岁,身长九尺三寸,眼睛像一对夜明珠那么亮,牙齿像一排贝壳那么整齐、洁白;我的勇敢、灵活、讲廉洁、守信义像古时候最勇敢、最灵活、最讲廉洁、最守信义的人一样。像我这样的人总该可以做皇上的大臣了吧。

汉武帝一边读,一边笑,当时就吩咐下去,叫他暂时住在公车令处(相当于招待所 ),准备用他。东方朔就住在那儿等候任命。公家招待这种人,只供食宿,可没有薪俸。东方朔等了不少日子,还没见诏书下来,身边带着的钱已经花完了。这可把他急坏了。住在公车令处的还有一班矮子(供宫里玩儿的矮个儿,古文叫“侏儒” )。东方朔故意吓唬他们,说:“你们死在眼前,知道不知道?”他们说:“怎么啦?”“你们还不知道吗?朝廷把你们从各地找了来,说是叫你们去伺候皇上,其实是准备把你们全都杀了。你们这些人一不能做官,二不能种地,三不能当兵,什么活儿都不能干,光知道吃饭。所以朝廷把你们骗了来,单等你们进了宫廷,就暗暗地把你们杀了,为的是要节省粮食。”

他们听了,都吓得掉下眼泪来。东方朔替他们想个办法,说:“你们但等皇上坐着车马出来,就去磕头求饶。皇上问你们什么,你们都推在我东方朔身上,管保你们就没事了。”

这班矮子天天等着汉武帝出来,还真给他们等到了,就都上去向他哭诉。汉武帝怪纳闷儿。他问:“谁说我要杀你们?”他们说:“东方朔!”汉武帝回到宫里,派人召东方朔进去,要办他造谣生事的罪。

东方朔说:“矮子身长三尺,每月领一口袋粟,二百四十个钱;我东方朔身高九尺多,也不过领一口袋粟,二百四十个钱。他们吃得撑得慌,我可饿得要命。皇上征求人才,要用就用,不打算用就该放我们回去,别叫我们这些高个儿、矮个儿老在长安待着白费粮食!”汉武帝听了,大笑起来,就拜他为郎中,留在身边给他逗乐开玩笑。

有一个夏天,汉武帝传下命令,叫大臣们到宫殿里去领肉。按照那时候的规矩,肉是由一个专门管这件事的大官分给臣下的。大臣们按时刻到了宫殿里,就瞧见肉早已搁在那儿了。他们等着等着,可是那个分肉的大官还没来。从早晨等起,等到中午,天越来越热,汗越流越多,只见苍蝇进去,不见分肉的大官出来。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可是谁也不敢出去。

东方朔拔出宝剑来,自己动手,把肉割了一块,对大伙儿说:“三伏天气多热呀,不但我们应当早点回去休息,就是那肉再搁下去也快臭了。还不如自个儿动手,拿了肉回家去吧。”他一面说着,一面提着那块割下来的肉走了。

别的人心里也想这么干,可是谁也没有这份胆量。他们又等了半天,才瞧见那个大官大模大样地到了。他念了赐肉的诏书,按着名次,把肉分给大臣们,可就没见着东方朔。他问了一问,才知道东方朔自作主张,已经把肉拿了去了。那大官气得蹦起来。他想:“东方朔这小子没把我放在眼里,也就是不服从皇上的命令。要是让他这么无法无天地下去,还能有我吗?”他就奏明汉武帝要办东方朔不守规矩的大罪。

第二天,汉武帝责备东方朔,说:“昨天我赐肉给你们,诏书还没到,你怎么先自己割了肉,就这么回家去了?”东方朔摘了帽子,趴在地下,赔不是。汉武帝说:“你起来,自己责备自己吧。”东方朔就站起来,数落自己的不是,说: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

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动豪爽;

割肉不多,还算退让;

拿给细君,情义难忘;

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汉武帝不由得笑起来了,还赏给他一石酒、一百斤肉,叫他去送给他那个“情义难忘”的媳妇儿。

那时候,东都(就是洛阳 )献来了一个矮子,拜见汉武帝。那个矮个儿也挺怪,他瞧见东方朔这个高个儿站在旁边,好像跟他比高矮似的,就骂东方朔是个贼。东方朔挺生气。汉武帝也觉得奇怪,沉下脸来问他:“别胡说八道!他怎么是个贼?偷过什么?你说!”那个矮子见风转舵,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他是个贼。西方王母娘娘有个桃园,那里边的桃树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结的就是蟠桃。这个高个儿挺坏,蟠桃偷过三次了。”他说的原来是云山雾罩的笑话儿,可是汉武帝问东方朔,说:“你真偷过王母娘娘的蟠桃吗?”东方朔乐了乐,可不说话。

这会儿汉武帝听了那些专会奉承他的臣下的话,要修个极大的上林苑。东方朔在这个紧要关头上,不再嬉皮笑脸地逗乐了。他正经八百地说:“南山是座宝山,不但出产木料,而且金、银、铜、铁、玉石都有,工匠靠它供给材料,老百姓全靠它过活。南山一带,土地肥沃,稻、梨、栗子树、桑树、麻、竹子、生姜、芋头都种在那儿,水里出产很多的鱼、虾。贫穷的人全靠着这些土地和河流养活自己和一家老少。那儿的土地每一亩值一金。现在把南山和邻近的土地一股脑儿圈在上林苑里,对国家来说,是个损失,对农民来说,是个灾害。这是第一点。为了修上林苑,就得毁坏人家的坟墓,拆去老百姓的房屋。想想吧,伤心的人有多少,啼哭的人有多少。这是第二点。这么大的上林苑,光在四周砌起围墙来,工程已经够大了,哪儿还能够把这些地方都造成一片平阳呢?这里面没有可以跑车马的大道,别说高低不平,不能跑马,而且有的是乱石深沟。皇上为了玩儿,冒着翻车的危险,怎么说也不值得。这是第三点。再看看过去的历史吧:殷朝的君王建造九市宫,诸侯叛变;楚灵王建造章华台,楚人分离;秦朝建造阿房宫,天下大乱。我这么随口乱说,违反皇上的心意,真是罪该万死,不过希望皇上能够体察我的一片忠心。”

汉武帝觉得东方朔的话完全正确。他把东方朔称赞了一番,提升他为大中大夫,还赏给他一百金。可是滑稽的也就在这儿,汉武帝当时就下令动工,大修上林苑。东方朔觉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可是他知道汉武帝逞能、好胜的脾气,什么事情都不肯认输,大臣们大多只会顺着他,很少有劝告他的。东方朔认为他再不劝告还有谁去劝告呢?这次虽然没成功,可是还升了官职,受了赏赐,可见汉武帝对他还是挺尊重的。东方朔早已说过:“古时候的人有逃避人世躲到深山里去的,我就嘻嘻哈哈地躲在朝廷里吧。”

东方朔嘻嘻哈哈地又是唉声叹气地瞧着上林苑建造起来了,瞧着大批的民夫在鞭子底下拆毁自己的房屋,瞧着庄稼地变成了跑马、跑狗的场所。到了儿,上林苑完了工,就有人作诗、写文章来歌颂汉武帝修建上林苑的伟大事业。其中最叫汉武帝欣赏的一篇文章就是《上林赋》。那篇《上林赋》,谁都说写得好,简直一个字就顶得上一颗珍珠似的,可是在东方朔看来只不过是帮闲文人的臭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