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博浪沙行刺
- 平定南北
- 沙邱遗恨
- 怨声载道
- 揭竿而起
- 天下响应
- 抢地盘
- 八千子弟
- 斩白蛇
- 立羊倌
- 骄兵必败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坑秦兵
- 约法三章
- 鸿门宴
- 火烧阿房宫
- 分封诸侯
- 追韩信
- 暗度陈仓
- 陈平归汉
- 兴兵发丧
- 美人和儿女
- 木罂渡军
- 绑架老母
- 收英布
- 销毁王印
- 挑拨离间
- 假投降
- 外黄小儿
- 分我一杯羹
- 踢脚封王
- 鸿沟为界
- 钻入敌营
- 四面楚歌
- 难见江东父老
- 汉高祖登基
- 五百义士
- 恩将仇报
- 巡游云梦
- “功狗”和“功人”
- 上朝的仪式
- 白登被围
- 和亲
- 极极以为不可
- 一笔勾销
- 平定南方
- 大风歌
- 白马盟约
- 把人当作猪
- 萧规曹随
- 太后临朝
- 汉文帝即位
- 废除连坐法
- 两封信
- 耕种的榜样
- 往边疆移民
- 废除肉刑
- 方士的诡计
- 有生必有死
- 削地
- 平定七国
- 金屋藏娇
- 绝食
- 排斥百家
- 金屋变为冷宫
- 滑稽大王
- 帮闲文人
- 马前泼水
- 反攻匈奴
- 灌夫骂座
- 夜郎自大
- 长门宫
- 飞将军
- 加强边防
- 武功爵
- 通西域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再通西域
- 求神仙
- 天下十三州
- 强求“天马”
- 扣留使者
- 苏武牧羊
- 李陵投降
- 司马迁受累
- 尧母门
- 挖掘木头人
- 轮台悔过
- 托孤
- 苏武回国
- 聪明的少帝
- 立昏君
- 废昏君
- 坐牢读经
- 霍家的败亡
- 国内要紧
- 称职的官吏
- 杀害大臣
- 赵充国和西羌
- 功臣画像
- 女使者
- 外戚和宦官
- 昭君出塞
- 攀断栏杆
- 谦恭下士
- 七亡七死
- 面面俱到
- 改朝换代
- 复古改制
- 绿林和赤眉
- 起义军的混合
- 昆阳大战
- 新朝的灭亡
- 一个算卦的
- 争取民心
- 整顿队伍
- 攀龙附凤
- 绿林的破裂
- 赤眉的流亡
- 帝王满天下
- 三分天下
- 钓鱼台
- 得陇望蜀
- 硬脖子
- 马革裹尸
- 云台二十八将
- 取经求佛像
- 生死朋友
- 投笔从戎
- 威震西域
- 宦官灭外戚
- 但愿生入玉门关
- 天知地知
- 豺狼当道
- 太学生罢课
- 宦官五侯
- 林宗巾
- 逮捕党人
- 太平道
- 作者原序
『前后汉故事新编』滑稽大王
- 本章共 2.8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那个反对汉武帝修上林苑的“滑稽大王”叫东方朔。他是平原厌次人(厌次,在山东省阳信县 ),从小用功读书,喜欢说笑话,人倒是个正派人。他知道汉武帝爱玩儿的脾气,认为跟他一本正经地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就使出他爱说笑话的才能来,采用滑稽的方式,去说那些正经的道理。人家把东方朔看作滑稽派,东方朔反倒认为滑稽的不是他,而是汉武帝和一班专门讨好的人们。当初他一到长安,就上书给汉武帝,要求皇上用他。他的那封自己推荐自己的信是这么写的:
我叫东方朔,从小死了爹娘,靠着我哥哥和嫂子养大的。十二岁读书,三年就学通了;十五岁学剑;十六岁学诗经、书经,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又读了二十二万字。我已经读熟了四十四万字了。今年二十二岁,身长九尺三寸,眼睛像一对夜明珠那么亮,牙齿像一排贝壳那么整齐、洁白;我的勇敢、灵活、讲廉洁、守信义像古时候最勇敢、最灵活、最讲廉洁、最守信义的人一样。像我这样的人总该可以做皇上的大臣了吧。
汉武帝一边读,一边笑,当时就吩咐下去,叫他暂时住在公车令处(相当于招待所 ),准备用他。东方朔就住在那儿等候任命。公家招待这种人,只供食宿,可没有薪俸。东方朔等了不少日子,还没见诏书下来,身边带着的钱已经花完了。这可把他急坏了。住在公车令处的还有一班矮子(供宫里玩儿的矮个儿,古文叫“侏儒” )。东方朔故意吓唬他们,说:“你们死在眼前,知道不知道?”他们说:“怎么啦?”“你们还不知道吗?朝廷把你们从各地找了来,说是叫你们去伺候皇上,其实是准备把你们全都杀了。你们这些人一不能做官,二不能种地,三不能当兵,什么活儿都不能干,光知道吃饭。所以朝廷把你们骗了来,单等你们进了宫廷,就暗暗地把你们杀了,为的是要节省粮食。”
他们听了,都吓得掉下眼泪来。东方朔替他们想个办法,说:“你们但等皇上坐着车马出来,就去磕头求饶。皇上问你们什么,你们都推在我东方朔身上,管保你们就没事了。”
这班矮子天天等着汉武帝出来,还真给他们等到了,就都上去向他哭诉。汉武帝怪纳闷儿。他问:“谁说我要杀你们?”他们说:“东方朔!”汉武帝回到宫里,派人召东方朔进去,要办他造谣生事的罪。
东方朔说:“矮子身长三尺,每月领一口袋粟,二百四十个钱;我东方朔身高九尺多,也不过领一口袋粟,二百四十个钱。他们吃得撑得慌,我可饿得要命。皇上征求人才,要用就用,不打算用就该放我们回去,别叫我们这些高个儿、矮个儿老在长安待着白费粮食!”汉武帝听了,大笑起来,就拜他为郎中,留在身边给他逗乐开玩笑。
有一个夏天,汉武帝传下命令,叫大臣们到宫殿里去领肉。按照那时候的规矩,肉是由一个专门管这件事的大官分给臣下的。大臣们按时刻到了宫殿里,就瞧见肉早已搁在那儿了。他们等着等着,可是那个分肉的大官还没来。从早晨等起,等到中午,天越来越热,汗越流越多,只见苍蝇进去,不见分肉的大官出来。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可是谁也不敢出去。
东方朔拔出宝剑来,自己动手,把肉割了一块,对大伙儿说:“三伏天气多热呀,不但我们应当早点回去休息,就是那肉再搁下去也快臭了。还不如自个儿动手,拿了肉回家去吧。”他一面说着,一面提着那块割下来的肉走了。
别的人心里也想这么干,可是谁也没有这份胆量。他们又等了半天,才瞧见那个大官大模大样地到了。他念了赐肉的诏书,按着名次,把肉分给大臣们,可就没见着东方朔。他问了一问,才知道东方朔自作主张,已经把肉拿了去了。那大官气得蹦起来。他想:“东方朔这小子没把我放在眼里,也就是不服从皇上的命令。要是让他这么无法无天地下去,还能有我吗?”他就奏明汉武帝要办东方朔不守规矩的大罪。
第二天,汉武帝责备东方朔,说:“昨天我赐肉给你们,诏书还没到,你怎么先自己割了肉,就这么回家去了?”东方朔摘了帽子,趴在地下,赔不是。汉武帝说:“你起来,自己责备自己吧。”东方朔就站起来,数落自己的不是,说: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
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动豪爽;
割肉不多,还算退让;
拿给细君,情义难忘;
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汉武帝不由得笑起来了,还赏给他一石酒、一百斤肉,叫他去送给他那个“情义难忘”的媳妇儿。
那时候,东都(就是洛阳 )献来了一个矮子,拜见汉武帝。那个矮个儿也挺怪,他瞧见东方朔这个高个儿站在旁边,好像跟他比高矮似的,就骂东方朔是个贼。东方朔挺生气。汉武帝也觉得奇怪,沉下脸来问他:“别胡说八道!他怎么是个贼?偷过什么?你说!”那个矮子见风转舵,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他是个贼。西方王母娘娘有个桃园,那里边的桃树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结的就是蟠桃。这个高个儿挺坏,蟠桃偷过三次了。”他说的原来是云山雾罩的笑话儿,可是汉武帝问东方朔,说:“你真偷过王母娘娘的蟠桃吗?”东方朔乐了乐,可不说话。
这会儿汉武帝听了那些专会奉承他的臣下的话,要修个极大的上林苑。东方朔在这个紧要关头上,不再嬉皮笑脸地逗乐了。他正经八百地说:“南山是座宝山,不但出产木料,而且金、银、铜、铁、玉石都有,工匠靠它供给材料,老百姓全靠它过活。南山一带,土地肥沃,稻、梨、栗子树、桑树、麻、竹子、生姜、芋头都种在那儿,水里出产很多的鱼、虾。贫穷的人全靠着这些土地和河流养活自己和一家老少。那儿的土地每一亩值一金。现在把南山和邻近的土地一股脑儿圈在上林苑里,对国家来说,是个损失,对农民来说,是个灾害。这是第一点。为了修上林苑,就得毁坏人家的坟墓,拆去老百姓的房屋。想想吧,伤心的人有多少,啼哭的人有多少。这是第二点。这么大的上林苑,光在四周砌起围墙来,工程已经够大了,哪儿还能够把这些地方都造成一片平阳呢?这里面没有可以跑车马的大道,别说高低不平,不能跑马,而且有的是乱石深沟。皇上为了玩儿,冒着翻车的危险,怎么说也不值得。这是第三点。再看看过去的历史吧:殷朝的君王建造九市宫,诸侯叛变;楚灵王建造章华台,楚人分离;秦朝建造阿房宫,天下大乱。我这么随口乱说,违反皇上的心意,真是罪该万死,不过希望皇上能够体察我的一片忠心。”
汉武帝觉得东方朔的话完全正确。他把东方朔称赞了一番,提升他为大中大夫,还赏给他一百金。可是滑稽的也就在这儿,汉武帝当时就下令动工,大修上林苑。东方朔觉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可是他知道汉武帝逞能、好胜的脾气,什么事情都不肯认输,大臣们大多只会顺着他,很少有劝告他的。东方朔认为他再不劝告还有谁去劝告呢?这次虽然没成功,可是还升了官职,受了赏赐,可见汉武帝对他还是挺尊重的。东方朔早已说过:“古时候的人有逃避人世躲到深山里去的,我就嘻嘻哈哈地躲在朝廷里吧。”
东方朔嘻嘻哈哈地又是唉声叹气地瞧着上林苑建造起来了,瞧着大批的民夫在鞭子底下拆毁自己的房屋,瞧着庄稼地变成了跑马、跑狗的场所。到了儿,上林苑完了工,就有人作诗、写文章来歌颂汉武帝修建上林苑的伟大事业。其中最叫汉武帝欣赏的一篇文章就是《上林赋》。那篇《上林赋》,谁都说写得好,简直一个字就顶得上一颗珍珠似的,可是在东方朔看来只不过是帮闲文人的臭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