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汉故事新编』飞将军
- 本章共 2.9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卫子夫自从进宫以来到汉武帝二十九岁那一年已经十一个年头了。她生了三个女儿,汉武帝可还没有儿子。这一年(公元前128年 ),卫子夫又要生产了,汉武帝默默地祈求着,希望上天给他一个儿子。果然,卫子夫生了个胖小子,汉武帝这份高兴就不用提了。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这个热闹劲儿连匈奴侵犯上谷的事也冲淡了。他叫文墨特别好的大臣们作诗、写祝文,给婴儿取个名儿叫“据”。卫子夫已经够造化了,想不到快乐上面又堆上快乐。她的兄弟卫青打了胜仗,立了大功。汉武帝这一下名正言顺,就立卫子夫为皇后。姐儿俩就这么越飞越高了。
汉武帝因为匈奴屡次侵犯边界,上年来得更凶,一直打到上谷,杀害了不少老百姓,抢去了许多财物,他就派了四个将军带领四万兵马,每人一万,分四路去对付匈奴。卫青从正面去救上谷,公孙敖从代郡出发,公孙贺从云中出发,李广从雁门出发。
匈奴的首领军臣单于探听到汉朝派了四个将军分四路打过来,就重新把人马布置了一下。匈奴最怕的是李广。四个将军当中,李广资格最老,本领最大。他是成纪人(成纪,在甘肃省秦安县北 ),在汉文帝的时候就做了将军,在汉景帝的时候,也跟着周亚夫平定七国内乱,立过大功。汉景帝曾经派他为上谷太守。他仗着自己有能耐,老冒着危险去跟匈奴作战。汉景帝怕他太鲁莽,白白地丧了命,就调他为上郡太守。他不但做过上谷太守和上郡太守,他也做过雁门太守、代郡太守和云中太守。他这么多年净在北方,防御着匈奴,在匈奴那边也出了名。
有一次,匈奴进了上郡,汉景帝派个得宠的大臣跟着李广去打匈奴。那个大臣带着几十个骑兵随便跑跑,越跑离开军营越远。他们一眼瞧见了三个匈奴兵,就追上去想占个便宜。匈奴兵回过头来射了几箭,那个大臣首先中了一箭,拼命地往回逃。半道上,碰到李广带着一百来个骑兵正在那儿巡逻,就向他说了个大概。李广是个急性子,马上带着几个骑兵追过去,一口气追了几十里地。那三个人跑不了啦。他们扔了马,往山上乱跑。李广拿起弓箭,射死了两个,活捉到一个。他把那个匈奴兵拴在马上,准备带回来。他们走了还没有多远,忽然瞧见在不很远的地方有好几千匈奴骑兵。这真太出乎意料了。
匈奴的大队兵马在这种地方瞧见了李广的一百来个人,直纳闷儿:要说李广是来进攻的,人数实在太少了;要说不是来进攻的,干吗到这儿来呢?匈奴的将领就断定这一小队的汉兵准是来引诱他们出去的。他立刻吩咐那几千个骑兵上了山,摆起阵势来,挺细心地观察着汉兵的动静。李广的一百来个人突然碰到这许多匈奴兵,都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李广对他们说:“咱们离开大营太远了。要是咱们一逃,他们准追上来。一百来个人马上就完蛋。不能逃。要是咱们上去,他们准怕咱们是去引诱他们的,他们一定不敢来打咱们。大家别慌,慢慢上去吧。”
李广带着这一小队兵马又往前走了二里地。他下个命令,说:“大家下马,把马鞍子也拿下来,消消停停地休息一会儿。”那些骑兵说:“匈奴兵马这么多,又这么近,要是他们打过来,怎么办?”李广说:“咱们一走,他们准下来,咱们还是安安静静地在草地上躺一会儿吧。”他们好像没事人儿似的把马也遛开了。匈奴的大军果然不敢下来。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带着几个士兵跑了过来,他想走近一点看个明白。李广立刻上了马,也带着十几个人,好像飞似的迎上去,只一箭,就把那个白马将军射倒了。他马上跑回原来的地方,下了马,卸下马鞍子,叫士兵们随便躺着。
山上的匈奴兵看得清清楚楚的,汉兵横七竖八地躺着,没笼头的马甩着尾巴安安静静地在那儿吃草。天黑下来了,汉兵和汉马还是那个样子。快到半夜了,汉兵还在那儿等着。这一来,匈奴可着慌了。他们料定附近准有汉兵埋伏着,半夜里来个总攻击,那可不是玩儿的。山上的匈奴大军就偷偷地逃回去了。汉营里的将士们根本不知道李广上哪儿去了,他们找也找不到他,哪儿还能去接应呢?直到天亮,匈奴兵不见了,李广才擦着冷汗带着他那一百来个骑兵和那个活捉来的匈奴兵回到了大营。
以后,匈奴在李广手里又吃过几次亏。军臣单于一心想把李广收过来,他下了个命令,说:“抓李广,要抓活的,有重赏。”
这会儿,汉武帝吩咐李广带领一万兵马从雁门出发去打匈奴。军臣单于探听到汉朝四路兵马的情况。他知道这四个将军当中最难对付的是李广。他就把大部分的兵马集中到雁门,沿路布置了埋伏,准备活捉李广。李广打了一阵胜仗,不顾前后地往前追去。他哪儿知道匈奴是假装打败仗引诱他进去的。这一下子李广可倒了霉了,他给匈奴的伏兵活活地逮住。匈奴的将士们高兴得没法说。他们一见李广受了伤,就用绳子编成一只吊床模样的筐子,让他躺在上面,吊在两匹马中间驮着他,押到大营去献功。
他们一路走,一路跳着唱着歌。李广在吊床上纹丝儿不动,好像死了似的。大约走了几十里地,他偷偷地瞅着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李广使劲地一挣扎,猛一下子,跳上那匹好马,夺过弓箭来,把匈奴兵推下去,掉过马头来,拼命地往回跑。赶到匈奴的将士们一齐回过头来去追,李广已经跑在头里了。他一面使劲地夹住马肚子,使劲地逃,一面连着射死了几个跑在最前面的匈奴兵。匈奴的将士们瞧着李广越跑越远,只好瞪着白眼看着他逃回去。
公孙敖那一路的军队给匈奴大杀一阵,死伤七千多人,逃回去了。公孙贺那一路的军队没见到匈奴兵,等了几天听说雁门、代郡两路兵马打了败仗,不敢老待在那儿,也只好回去。只有上谷那一路卫青的军队一直到了龙城。匈奴兵大部分都到雁门去了,守在龙城的只有几千人,让卫青占了便宜,打了胜仗,逮住了七百来个匈奴兵,也回来了。
四个将军回到长安。汉武帝听了他们的报告:两路打了败仗,一路白跑一趟,只有卫子夫的兄弟卫青打了胜仗,他格外赏赐卫青,封他为关内侯。公孙贺总算没损失人马,没有功,也没有过。李广和公孙敖都定了死罪,应当砍头。好在汉朝已经有了一条规矩:罪人可以拿出钱来赎罪。他们两个人交了钱,赎了罪,打这儿起,做了平民。
李广做了平民,回到老家,打打猎、喝喝酒,倒也逍遥自在。第二年(公元前128年 )秋天,匈奴又打进来了,杀了辽西太守,掳去了两千多人。将军韩安国打了败仗,逃到右北平,守在那儿。过了几个月,他死了。汉武帝又起用李广,派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到了右北平,防守着边界,匈奴不敢进犯。匈奴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好,给他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右北平一带有老虎,时常出来伤害人。李广就经常出去打老虎。老虎碰见他,没有不给射死的。有一天,他回来晚了,天色半明半暗,正是老虎出来的时候。他在山脚下忽然瞧见草缝里蹲着一只老虎。他连忙拿起弓箭来,使劲地射了过去。凭他百发百中的箭法,当然射中了。他手下的人见他射中了老虎,就跑过去逮。他们走近了一瞧,喝!中箭的原来不是老虎,是一块大石头。箭进去很深,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奇怪得了不得,李广过去一看,也有点纳闷。他回到原来的地方,又射了一箭。那支箭碰到石头,迸出了火星儿,掉在旁边。他连着又射了两箭,箭头都折了,可没能射到石头里去。就那么一箭已经够了,人家都说李广的箭能射穿石头。这个消息传了开去,匈奴那边更不敢来侵犯右北平了。
匈奴害怕李广,在右北平那一溜儿不敢进来,可是在别的边界上,还是老来打击守在那儿的汉兵。汉武帝就再派卫青去跟匈奴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