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恩将仇报

  • 本章共 2.7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0

季布原来是个侠客,在楚地挺有名望。他答应人家的事情,没有不给人家办到的,所以楚人有这么一句话:“得到黄金千斤,不如季布答应一声。”他跟濮阳人周家(姓周,名家 )相好多年。后来季布投了军,就跟周家分开了。他在霸王手下做了大将,屡次追赶汉王,汉王差点死在他手里。这会儿汉王做了皇帝,一定要把他抓来剁成肉酱,才能解恨。

季布认为自己挺有才能,还想做一番大事,宁可忍辱偷生,不愿意轻易一死。霸王失败以后,季布躲在濮阳周家的家里。因为各处都在捉拿季布,风声挺紧,周家没法再把他窝藏下去,他就跟季布商量,劝他离开濮阳,去投奔当时顶出名的鲁地的一位侠客叫朱家(姓朱,名家 )的。季布就按照当时的规矩,削去了头发,留着一个罗锅圈,穿上粗布的短褂,做了奴隶。周家带了几十个奴隶,坐着大车,到了鲁地,把季布卖给朱家。朱家心里早已明白周家卖给他的那个奴隶准是季布,可是他只当作不知道,就叫季布到地里去干活儿,还嘱咐他的儿子,说:“庄稼活儿听这个奴隶管,吃饭跟他一块儿吃。”朱家嘱咐完了,自己就上洛阳去。

朱家到了洛阳去见滕公夏侯婴。夏侯婴早就知道朱家是鲁地顶出名的豪强,不敢得罪他,就挺殷勤地跟他喝酒谈心,做了朋友。有一天,朱家问夏侯婴,说:“季布到底犯了什么大罪,要这么雷厉风行地捉拿他?”夏侯婴说:“季布三番五次地追赶过皇上,皇上把他恨透了,所以一定要拿住他。”朱家又问:“您看季布是怎么样的人?”“是个好人。”“对呀!他是项羽的臣下,替主人尽力,那是他分内之事。项家的臣下杀得光吗?现在皇上刚得了天下,就不肯放过一个人,这不给天下人瞧着皇上的器量不够大吗?再说,像季布这么有才能的人,皇上这么急急地捉拿他,那他不是往北边去投奔胡人(指匈奴 ),就往南边去投奔越国。逼着有才能的壮士去帮助敌国,这就是伍子胥所以鞭打楚平王尸首的道理。您何不瞧着机会跟皇上说说?”夏侯婴一想季布准躲在他的家里。他答应了朱家去向汉高祖说情。

汉高祖依了夏侯婴,免了季布的罪,拜他为郎中。人们都说季布贪生怕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朱家救了季布,根本不跟他见面,倒是个热心人。

季布做了大官,季布的异父兄弟丁公得到了这个消息,急急忙忙地去求见汉高祖。原来季布从小死了父亲,季布的母亲再嫁给丁家,生了丁公。丁公是西楚的将军,曾经在彭城西边追上汉王,经汉王恳求,把他放了。丁公恐怕汉高祖忘恩负义,以怨报德,一直不敢露面。现在他听到逼迫过汉高祖的季布还做了大官,自己对汉高祖有过这么大的恩德,还怕汉高祖不好好报答他吗?

丁公到了洛阳,见了汉高祖,趴在地下,等汉高祖亲自去扶他起来。汉高祖想起了自己说过的话:“丁公,我是逃不了啦。可是,您是个好汉,我也是个好汉,好汉眼里识好汉,何必彼此迫害呢?您要是高高手,我绝忘不了您。”可是现在他做了皇帝,绝不能让他的臣下吃里爬外。他要借着丁公去劝诫所有的臣下,他突然变了脸,大声嚷嚷地骂丁公,对大臣们说:“丁公做了项家的臣下,不忠。使项羽失天下的就是他。快把他砍了!”

武士们就把丁公推出去杀了。汉高祖又说:“我斩了丁公,好叫后世做臣下的别学他的样儿。”大臣们吓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作声。他们耷拉着脑袋,偷偷地瞅了瞅项伯。项伯可满不在乎,他不姓项,他已经姓了刘了。

汉高祖治死了丁公,好叫大臣们忠于主人,一辈子听他的指挥。可是张良反倒不愿意跟他在一块儿了。他央告汉高祖让他不再过问世上的事,他要跟着古代的仙人“赤松子”游山玩水去。汉高祖怎么能放他走呢?

张良一向多病多痛,倒是真的。由于身体不好,早就幻想着传说中不动烟火、长生不老做神仙的故事。可是他究竟太年轻,还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神仙故事不过是一种空想罢了。因此,在他青年的思想中“赤松子”是个幻想人物,而荆轲倒是他的理想人物。秦国灭了他的父母之邦,他要报仇。只要他能够打死秦始皇,他就满足了。怎么样才能够恢复韩国,在他年轻、天真的头脑里还没想到。赶到他懂得了人情世故,接受了圯上老人的教训,又经过十年的努力钻研,了解了天下大势,他才决心归附汉王。他要利用汉王,推翻秦朝残暴的统治,恢复韩国。只要他能够恢复韩国,他就满足了。赶到秦国灭了以后,他眼看着各地诸侯浑水摸鱼,各人抢夺各人的地盘,闹得连年打仗,鸡飞狗上屋,他才认识到把中国弄成四分五裂、七零八碎,又回到春秋、战国的旧路上去绝不是办法。他这才反对分封诸侯,连韩国也可以不计较,干脆帮助汉王去统一中国。最后,西楚灭了,大局已经安定,才又想起自己来。人生好比早晨的露珠,长不了。他也“不怕时光短,只怕一旦脏”,就借着“赤松子”的幌子,向汉高祖来辞行。

汉高祖要了他的命也不放张良走,他说:“先生不能半道上扔了我啊!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小的事情,我不敢麻烦先生;重大的事情,非先生指教不可,要是先生走了,叫我跟谁去商量呢?就在昨天,齐人娄敬到了洛阳,他劝我搬到关中去,还说了一大篇道理,挺不错的。我问了问大臣们,他们大多是山东人,都不愿意搬到西边去,都说洛阳好。我正想请教先生,您倒先说要走了。请先生千万看在咱们一见如故、几年来的交情上,再帮我几年吧!”张良见他这么诚恳,就答应他暂时留下。

张良说:“娄敬劝皇上把关中作为京城,我认为这是个好主意。洛阳固然也是个好地方,可是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关中左有函谷,右有陇西,几千里全是肥沃的土地,南、西、北三面是天然的屏障,单单留下东边一面可以控制诸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一点也不错。娄敬能够想到这一点,真了不起。”汉高祖就决定迁都长安(就是从前的咸阳 ),封娄敬为奉春君,还赐他姓刘,娄敬就叫刘敬了。

汉高祖带着文武百官到了关中,张良只好跟着他去。汉高祖因为咸阳房屋残缺不全,临时住在栎阳,吩咐丞相萧何去修宫殿。张良因为身体不好,吃不下饭去,汉高祖就让他休养休养,不必上朝。

就在这一年里头(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灭了西楚霸王,杀了临江王共尉,葬了田横和他的五百多名壮士,招收了季布,斩了丁公,迁都关中,总该天下太平了吧。可是霸王的大将钟离昧还没拿到,终究放不下心去。哪儿知道钟离昧并没出了什么事儿,燕王臧荼反倒首先造起反来了。

汉高祖亲自带领着大军去征伐燕王臧荼。中国已经接连打了八年仗,天下人都要求过几年太平日子。燕地居民不愿意再打仗,汉高祖就挺容易地杀了臧荼,平了燕地,立卢绾为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逃出北门,投奔匈奴。

第二年(就是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 )有人来报信,说:“钟离昧躲在下邳,由楚王韩信收留着。”汉高祖得到了这个消息,急得心惊肉跳。他一向怕韩信本领太大,不容易对付,又因为钟离昧是项羽手下的大将,怕他重整旗鼓,出来替项羽报仇。现在他最害怕的两个人连在一起。老虎长了翅膀,那要比项羽还厉害。他得想办法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