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汉故事新编』硬脖子

  • 本章共 3.0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最后平定蜀地的大军回来那一年,汉光武已经四十三了。从他二十八岁起兵那年算起,在这十五年当中(公元22年—公元37年),他差不多没有一天不是过着军队生活。打仗打了这么多年,老百姓对于各地豪强争夺地盘的战争早已恨透了。汉光武决心让老百姓休息。不是碰到紧急的警报,他不愿意再谈军事。有这么一天,皇太子刘疆(郭皇后的儿子 )向他父亲讨教讨教打仗的方法。汉光武趁着机会,当着不少立过大功的将军们面前,回答他说:“从前卫灵公向孔子请教打仗的方法,孔子不回答他。这种事你还是不问的好。”

邓禹、贾复他们知道汉光武不愿意再用兵了。他当然用不着功臣们老带着大军住在京师里。他们两个人就首先请求汉光武让他们遣散军队,研究儒家的学问去。汉光武为了保全功臣们的爵位和封邑,就不再叫所有的功臣担任官职,免得他们可能在职务上犯过错。他废除了左右将军。接着,耿弇他们也交还了大将军和将军的印,各回各的封地去。封了侯的功臣当中,只有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和胶东侯贾复三个人还留在朝廷里,别的列侯都回到自己的封邑去,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不让他们参与朝政。汉光武要使用一切办法做到有始有终地保全功臣。他们当中即使有点小过失,也就宽容过去了。要是外地有什么进贡来的好东西,他就分赐给功臣们,宁可自己没有。在中国历史上,打天下的皇帝能够像汉光武那样不杀功臣的,的确太难得了。

有一回,汉光武和功臣们喝酒,他一个一个地问他们:“要是你们不碰到我,你们能够做什么呢?”功臣们就一个一个地回答他。其中最特别的是邓禹和马武两个人的话。邓禹回答说:“我曾经努力研究学问,要是不跟皇上在一起的话,也许可以在郡里做个文学博士。”汉光武说:“你太谦虚了。”马武也想说得虚心点,他说:“我只是个不怕死的大老粗,要是不碰到皇上的话,哪儿能够封侯、做将军?我也许可以做个郡守或是县尉,管管盗贼。”汉光武笑着说:“你自己能够不做盗贼就很不错了。”大伙儿全都哈哈大笑,马武也乐了。

打天下要靠武力,这是谁都知道的。所以像马武、吴汉他们,即使军队的纪律不好,甚至也掳掠财物,得罪了老百姓,他们还都是很有力的帮手。可是邓禹就说不能专靠武力,还得注重文教,现在天下太平了,文教和法令就显得特别重要。不过法令只能管理老百姓,要拿法令去约束皇亲国戚,那就难了。比方说,汉光武的大姐湖阳公主就认为法令对她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兄弟做了皇帝,不但她可以要怎么着就怎么着,连她的奴仆也是那么横行不法。皇亲国戚、豪门贵族大多住在洛阳,这洛阳令就不好做。那时候,陈留人董宣做洛阳令,他就没法到湖阳公主那儿去逮捕一个杀人的奴仆。要是湖阳公主的奴仆在外边杀了人,就可以不办罪的话,董宣还怎么能治理京师呢?他就天天等着那个奴仆。有一天,湖阳公主坐着车马出来,跟着她的正是那个奴仆。董宣上去要逮捕。湖阳公主竖起眉毛,沉下脸来,阴森森地说:“大胆的洛阳令,你有几个脑袋,敢拦我的车马?”董宣可没被吓倒,他拔出宝剑来往地下一划,当面责备公主不应当放纵奴仆杀人。他很严厉地叫衙役把那个奴仆拖下来,立刻把他杀了。

这一下,几乎把湖阳公主气昏了。她立刻赶到宫里,向汉光武哭哭啼啼地诉说董宣怎么欺侮她。汉光武听了,也怪董宣不该冲撞公主。他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左右拿着鞭子在湖阳公主面前责打董宣。董宣说:“用不着打,让我说完话,我情愿死!”汉光武怒气勃勃地说:“你还有什么话!”他说:“皇上是中兴之主,一向注重德行。现在皇上让长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够治理天下吗?用不着打我,我自杀就是了。”说着,他就挺着脑袋向柱子撞去,撞得头破血流。汉光武叫内侍赶快把他拉住,只吩咐董宣向公主磕个头、赔个错。董宣宁可把自己的头撞破或者让汉光武把他的头砍下来,可是怎么也不肯磕这个头。内侍把他的脑袋摁到地下去,董宜两只手使劲地撑住地,挺着脖子,不让他的头被摁下去。这内侍也真机灵,他明明知道汉光武不能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给汉光武和湖阳公主下个台阶,就大声地说:“回皇上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汉光武实在佩服董宣,只好笑了笑,让他去了。

湖阳公主对汉光武说:“文叔(刘秀,字文叔 )做平民的时候,也暗藏过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门来搜查。现在文叔做了天子,你的威力反倒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洛阳令吗?”汉光武笑着说:“就因为我做了天子,不能再像做平民时候那么干了。”他一面劝他姐姐回去,一面称赞董宣,还赏了他三十万钱。董宣把这三十万钱都分给他手下的官吏。从此以后,董宣不怕豪门贵族的威望震动了整个京师。人们都称他为“强项令”(就是硬脖子的县令 )。

当时执法如山的官吏除了董宣以外,还有一个汝南人郅恽(Zhìyùn ),也是个硬汉。绿林和赤眉起兵的时候,郅恽曾经上书给王莽,劝他退位。王莽说他大逆不道,把他下了监狱。可是因为郅恽有点名望,王莽不敢杀害他,就嘱咐内侍去告诉他,说:“你只要说自己原来说话有点疯疯癫癫的,你就可以免罪。”郅恽可火儿了。他说:“我说的都是明白人的明白话。你们自己发疯,叫我也发疯吗?”后来赶上大赦,他才出了监狱,住在扬州。公元27年(汉光武三年 ),汉光武的将军傅俊到了那边,因为听到过郅恽的名望,就把他请来,向他求教。郅恽劝告傅俊首先必须整顿军队的纪律。他说:“将军的士兵掠夺财物、强奸妇女。他们得罪了活人还不够,还刨坟剥尸得罪死人。这样的军队是上天和百姓都不能容忍的。请将军首先率领士兵把尸首都埋起来,再向受害的百姓赔不是。这样,老百姓一定拥护将军。老百姓拥护将军,就容易打败敌人了。”傅俊听从他的话。果然,一路下去都打胜仗。郅恽帮着傅俊整顿军队以后,还是不愿意在军队里靠打仗立功。他就辞了职,过着教书的生活。后来郡里推荐他当了孝廉,叫他做个管洛阳上东门的小官。

公元37年(汉光武十三年 ),汉光武忙里偷闲地出去打猎,直到晚上才回来。到了上东门,城门早已关了。士兵们叫管城门的开门。郅恽拒绝了。汉光武亲自到了城下,让郅恽看个明白,吩咐他快开城门。郅恽回答说:“夜里看不清楚,不能随便开门。”汉光武碰了钉子,只好绕到东中门进了城。第二天,郅恽上书,说:“皇上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这么下去,国家社稷怎么办?”汉光武看了奏章,赏他一百匹布,还把那个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级。

过了四年(公元41年 ),汉光武把郭皇后废了,立阴丽华为皇后。当初汉光武曾经说过,“娶妻当娶阴丽华”,为什么后来他立郭道圣为皇后呢?汉光武本来要立阴丽华为皇后,因为那时候阴丽华还没有儿子,郭道圣已经生了个儿子,就是刘疆。阴丽华自愿地把皇后的地位让出来。汉光武这才立郭道圣为皇后,立她儿子刘疆为皇太子。郭道圣是富贵人家出身的,阴丽华是平民出身的。两个人的态度行为大不相同。后来阴丽华也生了个儿子,就是刘阳。汉光武不但喜爱阴丽华,而且特别喜欢小儿子刘阳。更重要的还在于阴家不是大族,她的叔伯辈也没有人做过大官、带过兵,势力不大。因此,他废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皇后。皇太子刘疆只知道自己很危险,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他向郅恽请教,郅恽就劝他辞去太子的地位,好好地奉养母亲。太子刘疆听了他的话,好几次向汉光武要求辞去太子的名位。过了几年,汉光武才立刘阳为皇太子,改名刘庄,封刘疆为东海王。东海王刘疆真能够听从郅恽的劝告,安安心心地奉养着母亲,总算没出什么事。

汉光武保全了功臣,改立了太子,还优待着东海王刘疆和他母亲,国内没出什么岔儿。中原勉强得到了安定,就不能再让边界上的部族老像以前那样来侵占土地,抢掠居民和财物了。因此,对付匈奴、西域、西南方的事又显得特别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