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极极以为不可

  • 本章共 2.3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0

汉高祖看着太子盈天资平常,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小儿子如意聪明伶俐,说话做事很像自己,就打算废了太子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他倒不怕吕后泼辣,就怕大臣们引经据典地起来反对。尤其对御史大夫周昌,他简直有点害怕。有一次,周昌有要紧的事情跑到后宫去见汉高祖。刚巧汉高祖喝了酒,嘻嘻哈哈地正跟心爱的戚夫人闹着玩儿。周昌连忙退出去,可是已经给汉高祖一眼瞧见。

汉高祖扔下戚夫人,一面叫周昌站住,一面跑出来。周昌只好跪下。汉高祖正在兴头上,叉开两条腿,骑在周昌的脖子上,哈着腰问周昌:“你看我这个皇帝像什么皇帝呀?”周昌抬起头来,说:“皇上是是是桀纣!”汉高祖哈哈大笑,然后才让他起来,听了他的报告,可是从此汉高祖还真怕他三分。

这会儿汉高祖召集大臣们商议废太子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的事。大臣们都不赞成,周昌简直挂了火儿。他说:“不可!不不不可!”汉高祖问他:“为什么不可?”周昌本来说话结巴,又挂了火儿,越是心急,越说不出话来,把脸涨得绯红,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嘴说不出来,可是我极极以为不可。皇上要废了太子,我极极不敢遵命。”汉高祖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说:“好,好,好!算了,算了!”

散了朝,汉高祖和大臣们都走了。周昌气呼呼地落在后头。赶到他出来,迎面瞧见吕后过来。他正要上前行礼,想不到吕后猛一下子先跪下了,急得周昌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原来吕后在东厢房,周昌的话她都听见了。这会儿特意来向周昌下跪,谢谢他的好意。她说:“没有你,皇太子差点给废了。”

吕后感激周昌的帮助,可是戚夫人就把吕后和周昌看作了死对头。她挺伤心地哭着对汉高祖说:“我并不是要废去太子,可是我害怕的是我们娘儿俩的性命都在吕后手里。皇上总得替我们想个办法,救救我们。”汉高祖说:“慢慢儿再说吧。我反正不能让你们吃亏。”可是一生精明的汉高祖始终想不出办法来。他只能闷闷不乐地憋着气。实在憋不住了,就对着戚夫人哼着伤心的歌儿。

多少天了,汉高祖只是愁眉不展地哼着伤心的歌儿。大臣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老是这么哼哼着。有个年轻的大夫,叫赵尧,他对汉高祖说:“皇上这么闷闷不乐的,是不是因为赵王太年轻,皇后又跟戚夫人合不到一块儿,恐怕将来赵王吃亏,是不是?”汉高祖说:“不错,我就是替赵王担心,可是想不出办法来。”赵尧说:“皇上不如给赵王挑一个强有力的大臣,拜他为赵相国,这个人一定要是皇后和大臣们都尊敬的,那才顶事。”汉高祖说:“对呀,我也这么想,可是叫我挑谁去呀?”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顶合适。他为人又忠实又耿直,皇后、太子和大臣们对他一向尊敬。只有他顶得住。”汉高祖说:“对!我就派他去。”

汉高祖叫周昌进来,对他说:“我拜你为赵相国,请别推辞。”周昌听了,好像脊梁上泼了一桶冷水,他流着眼泪,说:“自从皇上起兵,我就跟着您,怎么半道上扔了我,叫我出去做赵相国呢?”汉高祖说:“我也知道,叫你去做赵相国,使你为难,可是我背地里直替赵王担心,除了你以外,谁也不能给我分忧。你去,我就放心了。请别再推辞。”周昌只好接受了命令,带着十岁的赵王如意上赵国去了。周昌的御史大夫的职位由赵尧接替。

就在这一年(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十年 ),太公死了。太公是农民出身,始终喜爱农民的生活。汉高祖做了皇帝,尊他为太上皇,请他住在长乐宫。他很不乐意,天天想念着老家和多年来一起干活儿的老哥们儿。连最富丽堂皇的未央宫,他也没到过几次。越是金碧辉煌的宫殿,他越不爱住。长乐宫在栎阳,原来是秦朝的兴乐宫,略略修理了一下,作为汉高祖临时的宫殿,改名为长乐宫。太公可不愿意住在长乐宫里,他老念叨着要回到丰乡(在江苏省徐州 )去。栎阳离丰乡多远哪,汉高祖怎么能让太公一个人回去呢?他就吩咐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胡宽在骊邑造了一个新丰乡,房屋、街道、菜园、豆棚什么都模仿着丰乡样子造。造好了以后又把太公熟悉的那一些老街坊都搬到骊邑来住。这么着,骊邑变成了第二个丰乡。新丰乡和旧丰乡的样子简直完全一样。据说,那些从丰乡运来的狗、羊、猪、鸡什么的,放在街道上,它们也都认识道儿,能够自己回家。太公住在这儿,就像住在本乡一样,左邻右舍都是老朋友,不但喝酒、聊天有了伴儿,而且还能浇浇菜、锄锄草,他这才高兴了。有时候汉高祖接他到栎阳去玩儿几天,可是他总觉得住在栎阳的长乐宫里还不如住在“丰乡”的庄园里那么舒服。

栎阳的长乐宫在太公看来已经是太高大了,可是在诸侯王看来,那只能算是皇帝的行宫,要作为正式的宫殿来说,未免太简陋些。萧何修理长乐宫原来也是作为行宫用的,所以他早已在咸阳正式造了一座未央宫,虽说比不上阿房宫,可是已经够壮丽的了。就因为未央宫的规模太大了,汉高祖曾经责备过萧何。他说:“天下还没安定,老百姓劳苦了这么些年,我们成功不成功还不敢确定,你怎么就这么耗费人力、财力,把宫殿造得这么壮丽呢?”萧何分辩着说:“正是因为天下还没安定,不修个壮丽的宫殿,不能显示天子的威严。”汉高祖虽然责备了萧何,可是宫殿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也就算了。赶到未央宫完了工,他就迁都到咸阳,把咸阳改名为长安(现在的咸阳和长安是两个地方 )。

诸侯王都到长安来庆贺,汉高祖就在未央宫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宴会,给太上皇上寿。汉高祖、诸侯王都向太上皇敬酒。大伙儿都乐开了,汉高祖尤其得意。他喝多了,说话随随便便,又变得和年轻时代一样了。他说:“从前大人老说我是个无赖,没有出息,不如二哥那么肯种庄稼。现在我的事业跟二哥的比一比,怎么样?”太公笑了,他说:“好,都好。”大臣们高呼“万岁”,跟着太公和汉高祖乐得什么似的。

太公回去以后,不到一年工夫,病了,还病得挺厉害。汉高祖把他接到栎阳来,没有多少日子太公死在长乐宫里。汉高祖下令大赦栎阳的囚犯,又把骊邑改名叫作新丰。太公安葬的那天,诸侯王都来送殡,赵相国周昌也来了,那个镇守代地的陈豨可没来,不知道代地出了什么岔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