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汉故事新编』削地
- 本章共 2.9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晁错眼看分封的那些王势力越来越大,有的作威作福,已经不受朝廷的约束了。他怕这么下去,也许会发生变乱。有些诸侯的土地实在太多了,像齐王有七十多个城,吴王有五十多个城,楚王也有四十多个城。要是他们仗着这个势力,不服从朝廷,就会把汉朝的天下弄成四分五裂的局面。
晁错拿吴王刘濞作个例子,对汉景帝说:“吴王不来上朝,按理就该治罪。先帝赐给他几、杖,本来希望他改过自新。他反倒越来越傲慢了。他不但私自开铜山铸钱,烧海水煮盐,而且还招收了一些亡命徒,暗地里准备造反。要是不及早削去他一部分的土地,将来就没法对付他了。”
汉景帝也打算削弱这些同姓王的势力,可是他不敢动手。他说:“削去他们的封地,再好没有,就怕他们造反。”晁错说:“如果削去他们一部分的土地,他们就要造反,那么,就是现在不动他们的土地,到时候他们也会造反的。不如现在就动手,祸患还能小一点。现在不削地,将来他们造起反来,祸患那就更大了。”
汉景帝召集了几个近身的大臣,商议这件事情。大臣们都同意,就说有人不赞成的话,也因为晁错是皇上的红人,谁也不敢驳他。只有窦太后的侄儿窦婴,因为有撑腰的人,才毫无顾忌地反对晁错的主张。汉景帝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搁在一边。晁错因为窦婴的反对,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心里实在有点恨他。可是人家是皇亲国戚,怎么能跟他作对呢?恰巧梁王刘武来朝见汉景帝,晁错可有了机会。
梁王刘武和汉景帝是一奶同胞。这次来了,母子、兄弟相会,都很高兴。窦婴是梁王的表哥,也来凑热闹。大伙儿喝酒、聊天。窦太后素来喜欢小儿子,汉景帝又只有这么一个亲兄弟,大家对他就显着格外亲热。窦太后瞧着他们哥儿俩这么热乎乎的,就说:“皇儿待兄弟真好。”汉景帝因为多喝了点酒,又是喜欢小兄弟,又想讨母亲的好,就说:“将来我把皇位传给兄弟!”
梁王刘武明知道这不过是他哥哥闹着玩儿的,可是就这么随便说说,也够称心了。窦太后还真以为两个儿子都能做皇帝,那可多美呀。她正想抓住汉景帝叫他订约,想不到她的侄儿窦婴斟了一杯酒,端给汉景帝,对他说:“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皇位传给儿子是天经地义,怎么能传给梁王呢?皇上说错了话,请喝一杯。”汉景帝笑了笑,还真把那杯罚酒喝下去。梁王刘武只觉得窦婴讨厌,窦太后瞪了窦婴一眼,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了。窦婴就这么得罪了他的姑母窦太后。
第二天,窦婴上书辞职,托病回家。他一走,就没有人敢反对晁错了。晁错趁着这个机会又请汉景帝削去诸侯的封地。他对汉景帝说:“楚王刘戊(刘交的孙子;刘交是汉高祖的兄弟 )荒淫无度,上次太皇太后下葬的时候,他还跟宫女们胡闹。这种没廉耻的人应该处罚。”汉景帝就削去楚国的东海郡作为一种惩罚。
晁错又查出胶西王刘卬(汉高祖的孙子,刘肥的儿子;卬áng )接受贿赂,私自卖官鬻爵,汉景帝就削去胶西王的六个县城。赵王刘遂(汉高祖的孙子,刘友的儿子 )也因为犯了过失,削去赵国的常山郡。这三个同姓的王(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 )一时不敢反抗,只能怨恨晁错。
晁错正在同汉景帝商议着要削去吴王刘濞封地的时候,吴王刘濞已经派人到各国联络。别说汉景帝要削去他的封地,他要造反,就是早在汉文帝的时候,他已经不受朝廷的管束了。他自己始终没来朝见过汉文帝。只有一次,他派太子刘贤到过长安。吴太子刘贤也像他老子一样,自尊自大,目中无人。他和皇太子(就是汉景帝 )下棋,为了一个子儿,争起来。吴太子原来是惯坏了的,皇太子更不必说,从来没有人敢顶撞他。“钉头碰铁头”,两个淘气的家伙碰出火星来了。皇太子拿起棋盘砸过去,一下子就把吴太子砸死了。
汉文帝把皇太子责备了一顿,把吴太子的尸首入殓,派人运到吴国去。吴王刘濞见了儿子的灵柩,连鼻子都气歪了。他把灵柩退回去,说:“现在天下一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还送来干什么!”打这儿起,吴王刘濞一心一意准备造反,朝廷上的大臣们都要求汉文帝发兵去征伐,汉文帝抱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宗旨,下了一道诏书,好言好语地安慰吴王刘濞,还赐他几、杖,说他年老,不必入朝。吴王刘濞找不到起兵的名义,不能鼓动别人跟着他走,只好把造反的打算暂时搁下。
这回他一听到汉景帝削地削到他头上来,起兵有了名义,就决定造反了。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 ),他打发使者拿惩办晁错的名义去约会楚王、赵王和胶西王共同出兵。本来这三个王就因为没有人出来领头,才不敢发动,现在有了吴王刘濞替他们做主,胆儿就大了。
胶西、楚、赵这三个王国里面也有几个大臣反对的,可都给杀了。胶西王刘卬格外卖力气,他还去发动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一同起兵。齐王刘将闾(刘肥的儿子 )同意了,可是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吩咐将士们守住临淄,不让外面的军队进来。济北王刘志(刘肥的儿子 )因为要修理济北的城墙,腾不出手来,不能发兵。胶西王刘卬就率领着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四国的兵马围攻齐国。他打算先把临淄打下来,然后再跟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的大军会合在一起打到长安去。
那边吴王刘濞率领着二十多万兵马从广陵出发,他鼓动将士们说:“我今年六十二了,还自个儿做将军,我的小儿子刘驹才十四岁,也跑在头里。将士们年龄不同,可是最老的,老不过我,最小的,也小不过刘驹。诸君应当有进无退,大家出力。立了功劳,都有赏!”当时就浩浩荡荡地往淮水这边来了。
吴王刘濞的大军渡过淮水,跟楚王刘戊的军队合在一起,声势更大。吴王刘濞又通告各国诸侯,请他们发兵惩办奸臣、挽救刘氏的天下。那时候中原大大小小的诸侯有二十二个,除了吴、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七国以外,其余像齐、燕、济北、淮南、梁、代、长沙等十五国,有的坚决反对吴王刘濞,发兵抵御,有的还要等一等听听风声。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就先去进攻梁国。
这么着,东边是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围攻齐国;南边是吴王和楚王围攻梁国;北边是赵王在邯郸虚张声势,单等吴、楚大军一到,就准备南下。这时候,他打发使者去约会匈奴作为他们的后援。
齐王刘将闾、梁王刘武接连着打发使者赶到长安,火急求救。汉景帝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怎么去对付他们。大臣们谁都不说话。晁错出了主意,他请汉景帝亲自监督将士首先把守荥阳,堵住吴、楚那一头。关中由晁错自己镇守,然后再调动兵马一个一个地去对付七国。
汉景帝嘴里不说,心里有点不痛快。他想:“怎么叫我出去作战,你自己倒躲在京城里?”他正在为难的时候,忽然想起汉文帝临终时候的话来了:“将来国内要是有变乱,可以拜周亚夫为将军。”他就拜周亚夫为将军,把他升为太尉。周亚夫率领着三十六个将军和他们的兵马去对付吴王和楚王那一路。
汉景帝又派使者召窦婴入朝,要拜他为大将。窦婴因为反对汉景帝同梁王刘武说开玩笑的话,得罪了窦太后,已经辞了职,正在家里闲着。现在汉景帝把他叫来,还要拜他为大将,他推辞着说:“我本来没有才能,近来又老害病,请皇上另挑别人吧。”汉景帝劝他不要老记着过去的事,还说:“天下这么危急,你是自己人,难道还能站在旁边不出力吗?”窦婴只好答应。
汉景帝拜窦婴为大将去对付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那一路的叛军。窦婴又推荐了栾布和郦寄两个人为将军,汉景帝也同意了。窦婴派栾布带领一队兵马去救齐国,派郦寄带领另一队兵马去征伐赵王遂,自己准备去镇守荥阳,接应救齐和攻赵的两路兵马。
他正想动身的时候,来了一个人,愿意帮他出一口气。在有些人看来,私人的仇恨要比国家大事更重要,窦婴挺殷勤地招待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