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托孤

  • 本章共 3.3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汉武帝轮台悔过以后,不再用兵,一心要信任忠良,减轻官差,使人民反抗朝廷的情绪能缓和一下。到了这时候,他才想起东方朔的好处。东方朔也像司马相如一样,临死还上书汉武帝。不过司马相如是迎合汉武帝当时的心意,请他封禅;东方朔是劝汉武帝远离小人,信任忠良,还说只会奉承讨好的不一定就是好人,能够直言劝告皇上的倒不是坏人。

汉武帝认为像田千秋那样的人虽然没像董仲舒、申公、辕固那样博学多能,也没像张骞、卫青、霍去病那样立过大功,可是他能够替太子申冤,劝皇上排斥方士,做事小心谨慎,待人和蔼可亲,那就很不错了。要信任忠良,田千秋就该重用。这么着,汉武帝就拜田千秋为丞相,还封他为“富民侯”,就是叫他想办法“使人民富足”的意思。不论怎么着,“富民”总要比派“绣衣使者”去屠杀农民好得多。

富民侯田千秋推荐了赵过为搜粟都尉,教导老百姓增加生产的办法。汉武帝这几年来,对于增加农业生产的兴趣越来越高。几年前(公元前95年 )大夫白公(姓白;他的名字已经不知道了 )上个奏章,建议挖掘水渠,利用泾水灌溉民田。汉武帝就吩咐白公全权办理。白公勘测了地形,从泾阳县西北的山谷口开始一直到栎阳两百多里地方开了三条水渠,可以灌溉泾阳、醴泉、三原、高陵四个县七十多万亩田地。老百姓把这三条渠叫白公渠,编了歌赞扬白公。那支歌说:

水从哪儿来?

远在山谷口。

郑国渠在前,

白公渠在后。

举锹成云彩,

放渠水足够;

泾河一石水,

肥土顶几斗;

浇地又当粪,

庄稼不用愁;

养活多少人?

几千万人口。

这会儿搜粟都尉赵过教导农民做三件改良耕种的事情。第一,每一亩地挖三条沟,每一条沟一尺宽、一尺深,地沟和地沟之间的土地分成三块,每年轮流留下一块让它休息。这样,土地不至于过分消耗力量,长了草,有草肥,庄稼就能长得更好。第二,他教农民在薅地(薅hāo,除去杂草 )的时候,拿土包住庄稼的根,根一深,就更能够耐风、耐旱。第三,改良农具,做到方便、灵巧,使用起来省力,还能够增加产量。老百姓采用了这些方法,庄稼长得欢,粮食打得多,大伙儿欢天喜地地把搜粟都尉赵过当作“神农氏”看待,还说:“白公、赵过、田千秋,丰衣、足食有盼头。”

汉武帝信任了田千秋和赵过,又拜桑弘羊为御史大夫。这三个都是文的。武的方面也有三个人是他最亲信的。一个是霍光,一个是金日,一个是上官桀。

霍光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兄弟。虽然不是一个母亲养的,霍去病待他像亲兄弟一样。汉武帝也挺看重他,叫他做了郎中,又从郎中连连升上去做了奉车都尉,又升为光禄大夫。霍光服侍汉武帝二十多年,小心谨慎,从来没犯过过失。汉武帝知道他忠厚可靠,一切事情完全信任他。

金日原来是休屠国的太子,因为汉武帝特别待他好,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直信任他,他也就决心忠于汉武帝。金日的母亲害病死的时候,汉武帝还把她的像画在甘泉宫里,给她写上“休屠王阏氏”几个字,作为纪念。

上官桀原来是给汉武帝看马的。有一回,汉武帝病了,上官桀乐得闲几天。赶到汉武帝病好了,到马房里一看,马都瘦得不像样子。汉武帝气得什么似的,骂着说:“你以为我不能再来看看马吗?”说着,就要把他办罪。上官桀连忙磕头,说:“我听说皇上病了,日日夜夜担心,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我我我实在没有心思看马。”说着,眼泪一行、鼻涕一行地流下来。汉武帝认为他这么关心着他,真是个大大的忠臣。打这儿起,就把他当作心腹。

汉武帝重用田千秋、赵过、桑弘羊、霍光、金日、上官桀这几个文武大臣,天下安定了一些,心里觉得舒坦得多了。

公元前88年,汉武帝七十大寿快到了。丞相田千秋约会了御史以下,两千石以上的文武百官要给他做寿,还请他听听音乐、养养神,祝他万寿无疆。汉武帝再一次下了道诏书:

我无德于天下,无恩于人民,无德、无恩,狂妄一生。为了木头人的案子死了多少人,左丞相和贰师阴谋叛逆又使人心不安。几个月来,我连饭都吃不下去,哪儿还有心思听音乐呢?到了今天,方士、女巫的祸患还没完全扑灭,国内、国外还不能安享太平。我只觉得很惭愧,还有什么大寿可庆祝呢?我恭恭敬敬地感谢丞相以下到两千石各位的一番好意,请你们都回去。只要你们不偏不倚、忠心为国,那就是我的造化了。做寿的事,请别再提!

这道诏书一下去,人们都说汉武帝好,汉武帝也觉得挺痛快。到了那年夏天,他住在甘泉宫避暑。那边四周安静,正好养养神。有一天早晨,他还没起床,忽然听到卧室外面“砰”的一声怪响,接着又是叮叮咚咚好像音乐的声音。他坐起来,正纳着闷,又听到有人嚷着:“马……造反!”他连忙拿着宝剑出去,一瞧,两个人正扭成一团在地下打滚。金日死抱着一个人,嚷着说:“马何罗造反!”左右拔出刀来正要跑过去,汉武帝恐怕金日受伤,吩咐他们不要用刀。金日把马何罗举得高高的,使劲地往地下一扔,别人拥上去把他绑上。不费多大工夫,马何罗的案子就查问出来了。

原来马何罗是外殿里伺候汉武帝的一个内侍。他跟大胖子江充是一党。太子刘据起兵的时候,马何罗的兄弟马通帮着丞相刘屈犛打败太子,立了功劳,封了侯。赶到汉武帝后悔过来,把江充灭了门,马家的哥儿俩怕灾祸临到他们身上,就暗地里约定谋反。马何罗的行动给金日瞧出来了,可是无凭无据,不能把他怎么样。金日有意无意地老跟着他,弄得他不能下手。这会儿汉武帝到甘泉宫来避暑,马何罗就约定马通和他们的小兄弟马安成假传命令,连夜发兵埋伏在临近甘泉宫的地方。天刚亮的时候,马何罗袖子里藏着短刀从外面进来。刚巧金日因为肚子疼上厕所去。马何罗见了金日,有点心慌,急急忙忙地向汉武帝的卧室跑去。跑到外屋,眼睛往后瞧,身子贴着墙轻轻地向卧室溜过去,正碰着了挂在墙上的宝瑟。“砰”的一声,那个宝瑟掉到地下,叮叮咚咚地响个不停。马何罗吓了一大跳,正想把弦摁住,就给金日从后面抱住了。

汉武帝立刻派使者吩咐霍光和上官桀去捉拿马通和马安成。两兄弟正在宫外等着接应马何罗,想不到霍光和上官桀带着兵马把他们围上,好像逮小狗似的把他们都逮住了。

汉武帝经过这一次的惊吓,心里很不舒服,又想着太子死了以后,立谁做太子呢?昌邑王刘髆正月里害病死了。六个儿子现在只剩下三个。燕王刘旦和他的兄弟广陵王刘胥虽然都很勇敢,有力气,可是他们都是骄横惯了的,毛病很多,怎么也不能立他们为太子。这么说来,只有钩弋夫人的儿子弗陵了。弗陵今年七岁,身子长得挺结实,人又聪明,汉武帝不用说多疼他了。可是立这么一个小孩子做太子,他母亲又年轻,非得有个忠实可靠的大臣帮助他不可。他觉得大臣之中霍光顶靠得住。他又想起从前周公怎么帮助小孩子成王来着。周公背着成王让诸侯朝见。弗陵是个小孩子,正跟成王一样,可不知道霍光肯不肯做周公。他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霍光是个老实人,收到了这么一张图画,一看,只觉得画得挺好,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霍光可以做周公,弗陵可以做成王,可是弗陵这么年轻,钩弋夫人一定代他临朝,万一她也像吕太后那样抓住大权、杀害刘家的人、夺了刘家的天下,那可怎么办呢?他把心一横,决定先去了弗陵的母亲,消灭太后专权的可能性,然后才立他为太子。过了几天,他叫钩弋夫人自杀。钩弋夫人摘下簪子和耳环,趴在地上只是磕头。汉武帝吩咐左右把她带出去。钩弋夫人不说话,两只眼睛直瞅着汉武帝,那种可怜劲儿说也没法说。汉武帝只觉得她的水汪汪的眼睛好像两把尖刀扎在他的心上。他没有勇气再看下去,就闭上眼睛,捧着脑袋,说:“快走,快走!反正你活不了啦!”钩弋夫人就这么给逼死了。

第二年(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即汉武帝即位第五十四年 ),汉武帝病了,还病得很厉害。霍光、金日、上官桀他们进去问安。霍光流着眼泪,说:“万一皇上有个三长两短,谁继承皇位呢?”汉武帝说:“你还不明白那张图画的意思吗?立小儿子。你做周公。”霍光磕着头推辞,说:“我比不上金日。”金日说:“我是外族人,一来我比不上霍君,二来会叫匈奴把汉朝看轻的。”

当天就立八岁的弗陵为皇太子。第二天,汉武帝拜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三个人都接受了汉武帝的嘱咐,辅助小主人。还有御史大夫桑弘羊也一起在床前拜过了汉武帝。又过了一天,七十一岁的汉武帝死了。太子弗陵即位,就是汉昭帝。